水利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涵盖水库、水电站、灌区、码头、航道等兴水利、除水害的人造工程系统。水利工程的建设与运行要解决很多复杂的工程问题,其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技术问题的复杂性:水利工程建设要处理好固体、流体两方面的技术问题,譬如水工建筑物变形稳定与泄流消能,两者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影响。(2)非技术问题的复杂性:水利工程建设往往影响到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方面,这些因素有时反过来又会影响甚至制约工程建设。(3)功能效益的复杂性:水利工程效益主要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等,但有些效益相互冲突,通过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协调统一这些效益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都需要大量掌握扎实水利专业系统知识且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然而,长期“重理论、轻实践”的学术型工科教师培养导向使我国水利专业师资队伍表现出严重的“学术化”倾向,课程教学往往偏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讲授,不能紧扣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的实际问题展开,导致学生水利工程问题意识淡薄、解决水利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严重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很好满足水电企事业单位实际需求[1 ,2]。因此,必须深入剖析水利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探索相应的对策推动专业教师进行工程化训练,切实提高他们的工
程实践能力,为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水利专业技术人才服务。
一、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不强的原因探析水利工程的组成建筑物多、结构复杂、建设历时久,涉及水文水资源、水利水电、农田水利及港航等多个专业的知识,水利工程涉及的往往是复杂工程问题。
因此,水利工程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必须经过完整周期的实践训练,从业人员才能逐渐了解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与建设运营过程,切实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然而,因诸多主、客观原因,目前很多中青年水利专业教师虽然理论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强,但缺少足够的工程化训练,工程素养不够高[3-5] 。具体原因如下。
1.先天经历不足,后天精力与动力不够。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开设水利专业的高校快速增加,水利专业学生规模急剧增加,专业师资相对不足,亟需补充大量师资以满足教学要求。然而,引进的水利专业教师基本都是刚走出校门就直接到学校任教,他们学历高、科研能力强,但缺少企业实践经历,导致其工程实践能力“先天不足”。另一方面,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以及“重科研成果、轻实践能力”的高校教师职称晋升考核导向往往导致专业教师到水利企业进行工程化的“精力和动力不够”。
2.工程化实践平台数量有限,训练项目偏少。当前水利专业教师工程化平台主要有以实验室或工程中心为依托的校内实践基地、以企业为依托的校外实践基地,但数量有限,实践渠道欠畅通。然而,现有校内外实践基地往往结合水利专业课程教学需要设置训练目的单一的实验项目,更偏重本科生某方面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与教师综合性工程实践能力锻炼需求脱节,且训练项目偏少,不能很好满足水利水电专业教师工程化训练的要求。
3.教师工程化训练针对性不强。很多水利水电专业教师根本不知晓
解决水利工程问题所需工程素养的内涵,对自身工程素养缺陷类别(试验操作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课题科研攻关能力等)与缺陷程度(严重、一般)也不清楚。因此,在学院统一安排或教师自主选择工程化训练平台时针对性不强,盲目进行工程化实践项目,导致工程化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难以提高。
4.工程化配套制度跟不上。目前高校考核教师工程化的通用做法是规定教师工程实践经历的年限,缺乏教师工程化激励政策,且直接将工程化年限作为教师工程化合格与否的主要依据,而不是以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水平考核为依据。这些落后于实践的教师工程化配套制度往往导致教师工程化“动力不够”、教师消极工程化以满足规定的年限要求,教师工程化训练往往流于形式,工程实践能力训练提高效果欠佳。
上述四个方面的主客观原因极大地限制了教师们工程化的积极性和训练效果,亟需针对性应对措施来破解,以推动教师更自觉地参加水利
企事业单位的工程化训练,真正提高解决水利工
程复杂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针对上述影响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主、客观原因,笔者所在长沙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在近年来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中,总结了一套包括工程实践能力分类评级、工程化训练平台分类搭建、完善工程化配套制度等针对性措施在内的教师工程化培养机制,在水利水电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锻炼提升方面取得了良好训练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1. 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分类评级。成立了由水电行业专家、专业负责人、教学院长、系主任等组成的教师工程化训练评定小组来认定和考核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评定小组通过座谈、问卷调查、工程实践能力测试等多种方式掌握水电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现状,根据他们工程实践能力缺陷类别(①水利工程设计能力欠缺;②水利工程施工工艺流程不清楚;③工程课题科研攻关能力不足等)与缺陷程度(一般、严重)进行分类评级,帮助教师认清自己工程素养的实际状况,方便后续选择合适的工程化训练平台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师工程化训练方案。
2. 工程化训练平台分类建设。整合校院两级各类实践教学平台,联合水利行业企、事业单位,建立不同类型教师工程化训练平台。如依托教育部“长沙理工大学-五凌电力XX公司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湖南水运投资集团公司湖南省优秀实习基地、广东金东海集团- 长沙理工大学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建立水利工程施工过程、运行管理训练实践平台;联合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建筑分院、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永州市水利水电设计院、邵阳市水利水电设计院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实践平台与工程课题科研训练实践平台。这些工程化实践平台的分类建立为水电专业教师根据自身工程实践能力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程化训练内容奠定了基础。
3. 建立并完善工程化配套制度。工程化训练配套制度是解决专业教师后顾之忧,激励教师进行工程化训练的重要保障。因此,建立并完善了专业教师工程化的相关激励政策和考核制度。激励政策方面从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着手,将专业教师工程化训练经历与职称评定挂钩,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