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爱故乡的杨梅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爱故乡的杨梅》——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杨梅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杨梅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1. 杨梅的生长过程和特点的理解。
2. 保护环境的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杨梅图片。
3. 小组讨论准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杨梅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杨梅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杨梅的了解。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 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杨梅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认为故乡的杨梅有哪些值得喜爱的特点。
2.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杨梅树和环境。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杨梅的特点和生长过程的问题。
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深入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绘杨梅的句子。
2. 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之情。
三、写作练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以“我喜爱的故乡杨梅”为主题,进行小练笔。
2.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杨梅树和环境。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杨梅的生长过程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意识和观察能力。
3.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六、课堂活动:杨梅知识问答活动目标:1. 巩固学生对杨梅知识的掌握。
2.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活动准备:1. 杨梅相关知识资料。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人教部编版
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仿写练习。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通过品词析句,感受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3)通过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仿写练习。
2.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2)仿写练习。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家乡的喜爱。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
2.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解决生字词。
(3)学生齐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
3.品词析句(1)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3)体会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4.仿写练习(1)展示杨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杨梅的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仿写练习。
(3)学生展示仿写作品,互相评价。
(1)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故乡的喜爱。
四、课后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2.仿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
3.家长签字确认作业完成情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课文、品词析句、仿写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正确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在仿写练习环节,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创作出富有感情的作品。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对生字词掌握不牢固,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故乡吗?你们的故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让你们难忘呢?生1:故乡是我出生的地方,我故乡有特别香的桂花。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爱故乡的杨梅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爱故乡的杨梅》(人教部编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掌握杨梅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杨梅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和关注家乡的自然资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本课是一篇描述家乡杨梅的散文,通过描绘杨梅的生长环境、外形、味道等方面的特点,表达了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2.2 生词卡片准备杨梅、故乡、生长、酸甜等生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词汇。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杨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它有什么特点?”3.2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辅导学生认读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3.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课文中描述的杨梅特点,如生长环境、外形、味道等,并分享讨论成果。
3.4 朗读练习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第四章:作业设计4.1 抄写生词学生抄写本课的生词,加强记忆。
4.2 绘画作业让学生画一画他们心中的杨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词的掌握情况。
5.2 作业检查检查学生的抄写和绘画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课内外结合教师可引导学生查阅关于杨梅的课外资料,如杨梅的种植技术、杨梅的营养价值等,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杨梅。
6.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采摘杨梅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杨梅的生长过程,增加对杨梅的认识和喜爱。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杨梅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等。
7.2 学生反馈教师可向学生询问对杨梅的学习感受,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第八章:单元总结8.1 单元内容总结本单元以“我爱故乡的杨梅”为主题,通过学习课文和相关的生词,让学生了解了杨梅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培养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生字新词。
2、了解杨梅的可爱特点,学习作者把事物观察仔细、把事物写细致的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描写杨梅树、果的特点的方法。
第一教时 学习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程序: 一、板书课题 1、读题,想:你是怎么理解题目中“爱”字的意思的?(引导学生用“爱”字组出适合题目的词语) 2、议论: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汇报后,教师作小结。
二、引入新课,初读课文 1、听录音朗读(或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哪些内容给你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说说写的是什么?) (2)点画课文的生字词语。
(3)遇到不懂问题在书中打上“?”,或学习课文还想知道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体会。
3、指名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教师小结后指导学习课文生字。
三、齐读课文,巩固认知,指导学生解决下面问题: 1、哪一节写的是杨梅树?哪几节写的是杨梅果? 2、课文重点写的是什么?(指导学生认识课文详写的是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心得后作汇报。
四、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情况后,进行语言文字巩固训练。
1、你对课文内容了解了什么? 2、组词练习、读读写写重点词语。
3、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教时 学习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程序: 一、简述上节的学习内容,点明本节的学习要求。
二、学习第一节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讨论:这节告诉了我们什么?(或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回答后,教师作小结,投影开头的方法和作用。
三、学习第二节 1、投影本节内容,指导学生朗读后思考问题:你读懂了(或知道)什么?哪些地方不明白的?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读书体会。
3、指名汇报读书心得后,教师板书:树枝绿叶长。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杨梅的特点。
2、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体会杨梅的可爱,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产,同学们知道的真多,是啊,就拿水果来说吧,河北有苹果、鸭梨;新疆有葡萄、哈密瓜;海南岛有香蕉、椰子…… 在江南北仑这个地方,有一种水果被誉为“江南奇珍、百果之王”,它就是杨梅(板书“杨梅”)2、杨梅色鲜、味美,很多人都喜欢吃杨梅。
有一位北仑籍的作家,名叫王鲁彦,他就特别喜爱北仑的杨梅,还特地写了一篇以杨梅为题的文章,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板书),一起把课题读一读。
想一想课题中哪个字体现了作者对故乡杨梅的感情?再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1、小小的杨梅,到底为什么能让作者如此喜爱呢?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至少读2遍)2、再读课文,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段序。
3、检查自学情况(1)读准字音。
细雨如丝贪婪吮吸甘露狭长细腻柔软汁水甜津津重点读音指导:吮汁津(2)指导理解词义。
4、按自然段读文,要求正确流利5、快速浏览课文,想想哪些自然段写杨梅树,那些自然段写杨梅?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1学习第2自然段(1)、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杨梅树充满活力?用横线画出来。
(2)、交流汇报:概括杨梅树的特点(3)、指导朗读:可爱、喜爱2、过渡:杨梅树如此可爱,那杨梅又是什么样的呢?3默读4、5、6自然段,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杨梅果的?(1)生默读课文。
(2)汇报交流:形状颜色味道读描写杨梅形状的句子。
(1)找到描写其形状的句子。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2)总结学习杨梅形状的方法。
先找写外形的句子;然后体会作者品尝时的感受;最后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我爱故乡的杨梅》∣人教(部编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家乡特产的美好回忆”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分析课文中“熟透的杨梅酸甜可口,吃一口就能甜到心里”等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词语运用: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用法,如“故乡”、“杨梅”、“熟透”等,能够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
-举例:让学生造句,如“我故乡的杨梅熟透了,颜色鲜艳,非常诱人。”
-写作技巧: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使文章生动形象。
2.情感教育的融入:在本次教学中,我尝试将情感教育融入课堂,让学生在讨论和写作过程中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情感教育的渗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学生参与度:在分组讨论和成果展示环节,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较为活跃。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现较为被动,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课堂参与度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尝试采用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生字词的运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家乡特产相关的主题,如“我家乡的……”。
2.写作练习: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短的写作练习。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和生字词,写一段关于自己家乡特产的描述。
《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案范文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三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故乡杨梅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体会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图片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展示杨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杨梅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对杨梅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齐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之情。
3. 小组讨论(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生了解了杨梅的外形特点,体会到了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杨梅的外形特点和作者的喜爱之情。
2. 深入学习课文(1)学生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师提问:为什么作者说“我爱故乡的杨梅”?(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3. 实践活动(1)学生以“我爱故乡的杨梅”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4.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并进行了写作练习。
五、课后作业1. 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内容,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本节课上的学习成果。
2. 家长协助学生查找有关杨梅的资料,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和保护意义。
3. 学生以“保护故乡的杨梅”为主题,进行手抄报制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故乡杨梅的热爱和保护意识的培养。
部编人教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目标1、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可爱这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的。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可爱这个意思写出杨梅特点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软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板书课题。
1、同学们见过和吃过杨梅吗?知道产地吗?2、看看本文作者是怎样讲他故乡的杨梅的。
3、板书课题。
二、指导检查预习。
1、初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要读准字音。
2、通过指名读,检查读音的正误。
三、自由读,想一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为什么要这样分?[可分三段,一(1);二(2);三(3-6)]四、讲读第一段。
1、集体读第一段。
2、这段告诉我们什么?有什么作用?(总起全文)五、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讨论:每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段主要讲了什么?(结合理解贪婪吮吸甘露伸展狭长等词语的意思。
)2、贪婪、吮吸、伸展、欢笑这些词语本来都是写人的行为动作和感情的,这里用来描写杨梅树,给你什么样的感觉?3、指导朗读。
六、讲读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写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2、齐读第三自然段,说说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端午节指什么时间,是什么节日?3、指名读描写杨梅形状的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说杨梅果是什么样的?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体会细腻柔软是什么感觉)4、指名读写杨梅颜色的自然段。
思考:作者是怎样讲杨梅颜色的?(先讲外边的,后讲里边的)哪些语句使你感到杨梅果非常惹人喜爱,为什么?5、指名读描写杨梅味道的自然段,想一想哪句话是讲杨梅味道的,哪几句是讲我爱吃杨梅的?6、3、指名读描写杨梅形状的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说杨梅果是什么样的?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体会细腻柔软是什么感觉)7、4、指名读写杨梅颜色的自然段。
思考:作者是怎样讲杨梅颜色的?(先讲外边的,后讲里边的)哪些语句使你感到杨梅果非常惹人喜爱,为什么?8、5、指名读描写杨梅味道的自然段,想一想哪句话是讲杨梅味道的,哪几句是讲我爱吃杨梅的?9、七、同学们读了课文,能和作者一样感受到故乡杨梅的可爱吗?你是怎样感受到的?八、小结:我们写作文也应该像课文的作者一样,先考虑好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是什么,并想好记叙的顺序,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我爱故乡的杨梅》的优秀教案
《我爱故乡的杨梅》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故乡杨梅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故乡杨梅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增强对故乡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故乡杨梅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细节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杨梅实物或图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内容。
(2)查阅有关杨梅的资料,了解杨梅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杨梅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查阅的杨梅资料,引入课文学习。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点评。
(2)针对课文细节,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5. 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式,激发了学生对故乡杨梅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以及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但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可以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个六、教学拓展:1. 开展“我眼中的杨梅”绘画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杨梅。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爱故乡的杨梅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爱故乡的杨梅》——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学习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杨梅的外形、味道和生长环境。
2. 过程与方法:a. 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感受杨梅的特点,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b. 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热爱故乡、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b. 学会感恩,懂得珍惜美好生活。
教学重点:1. 生字、新词的学习与理解。
2. 课文内容的感知与情感的体会。
教学难点:1. 生字、新词的正确书写与运用。
2. 课文深层次情感的理解与表达。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杨梅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杨梅图片或实物,引发对杨梅的兴趣。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杨梅的了解和印象。
二、生字新词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2. 教师讲解生字、新词,重点解释词语的含义。
3. 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三、课文内容学习(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杨梅的外形、味道和生长环境。
2. 学生讨论:他们为什么喜欢故乡的杨梅?3. 分享讨论成果,体会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四、情感体验与表达(10分钟)1. 学生闭眼想象故乡的杨梅,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2. 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3. 选取代表进行朗读,感受课文的美妙。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新词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珍惜自然资源,热爱故乡,感恩美好生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表达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杨梅,体会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积极讨论。
在情感体验环节,引导学生闭眼想象,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并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到故乡杨梅的美味和作者的喜爱之情。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爱故乡的杨梅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爱故乡的杨梅》——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3)学会根据上下文和生活经验推测词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2)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2)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2.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2. 课文中所描述的杨梅的特点和生长环境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2. 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3. 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杨梅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杨梅的特点;(2)引导学生回忆故乡的杨梅,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义;(3)学生跟读生字词,巩固记忆。
3.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3)学生相互交流阅读感悟。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概括杨梅的特点;(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描述的杨梅生长环境;(3)学生分享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所学内容;(2)学生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故乡杨梅;(3)学生交流画作,分享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对故乡杨梅的学习,不仅提高了语文素养,还培养了热爱故乡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我爱故乡的杨梅》优秀教案设计(通用12篇)
《我爱故乡的杨梅》优秀教案设计《我爱故乡的杨梅》优秀教案设计(通用12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爱故乡的杨梅》优秀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爱故乡的杨梅》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要求:1、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3、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
掌握“贪婪、吮吸、甘露、狭长、触到、细雨如丝、甜津津”等词语。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杨梅的可爱,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谁知道开封的特产都有哪些?前几天,中央电视台来了一个摄制组,要拍一个片子,把开封的这些特产介绍给全国的电视观众。
他们听说呀,开封的小学生特别聪明,所以就想考一考大家,就把写解说词的任务分给我们了。
想看看你们对家乡了解多少,对家乡的土特产了解多少。
这些东西呀,你们回去以后可以通过查找资料来解决。
为了让咱们同学把文章写得更好一些,我们先来看一篇别人写的介绍自己家乡土特产的文章——《我爱故乡的杨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思考:看了作者介绍的杨梅,你最想说的是什么?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1、感受杨梅果,学习4、5、6自然段①整体感知杨梅果的特点⑴杨梅是一种十分好吃的果子,相信大家都吃过被食品加工厂加工好的杨梅,但是鲜杨梅更好吃,你们想知道鲜杨梅是什么样子的吗?它什么味儿呀?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些自然段介绍的是杨梅果?分别介绍了杨梅果的什么?(板书:形状、颜色、味道)⑵文章用了三段介绍了杨梅果的特点,你看过了作者的介绍有什么感受?⑶作者是怎样让你产生这样的感受的呢?他是怎么写的?让我们一段一段的来看。
②、研读4、5、6自然段⑴、第四自然段ⅰ、齐读,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三个特点。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习作《我爱故乡的杨梅》人教部编版
1.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重点
-描述技巧:学生能够学会课文中的具体描述方法,如使用形容词、动词来描绘杨梅的特征,以及如何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情感表达:学生能够理解并模仿作者通过对杨梅的描写来表达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学会在写作中融入个人情感。
-写作结构:学生掌握文章的开头、中间描述、结尾的基本结构,能够组织一篇条理清晰、内容连贯的短文。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孩子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兴奋地讨论着自己喜爱的水果,尝试用学到的方法进行描述。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在语言表达上的进步,也发现了他们在情感融入方面的尝试。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写作时仍然存在词汇贫乏、修辞手法运用不当的问题。
反思今天的课堂,我认为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举例:课文中“杨梅红透了,甜津津的,吃一口,满嘴都是酸酸甜甜的味道。”这句话中,描述技巧和情感表达的结合是教学的重点,教师需引导学生分析并模仿这种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
-词汇运用:学生在写作时往往词汇量有限,如何选用恰当的词汇来描绘事物的特征,是学生需要突破的难点。
-修辞手法:理解并灵活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通过实例进行详细讲解和指导。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如何通过描述来表达个人情感。描述是通过词汇和修辞手法来描绘事物的过程,它能够使我们的文字更加生动有趣。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杨梅的描述。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形容词和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以及如何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来表达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词汇的选择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例句和进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学教案
《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和特点,以及故乡的地理和文化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直观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杨梅的外貌特征和生长环境。
(2)运用比较、分类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杨梅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3)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个人经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2.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并通过游戏、练习等方式巩固记忆。
3. 杨梅的特点:教师通过图片、实物等展示杨梅的外貌特征,引导学生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和习性。
4. 杨梅的种类与分布:教师介绍不同种类的杨梅以及它们的分布情况,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分类。
5. 故乡的地理与文化:教师介绍故乡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故乡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杨梅的特点、种类和分布情况。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对杨梅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和分类。
(3)理解课文中的故乡情感,培养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直观展示法: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方式展示杨梅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个人经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杨梅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实物展示:准备杨梅实物,让学生观察和触摸。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爱故乡的杨梅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我爱故乡的杨梅》(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特点以及故乡的风土人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采用小组讨论、分享个人经验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增强对故乡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特点以及故乡的风土人情。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杨梅生长环境、特点的深入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杨梅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大意。
(2)观察身边的杨梅树或杨梅果实,积累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杨梅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关于杨梅的知识和经验。
(3)简介课文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段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探讨杨梅(1)小组讨论:杨梅的生长环境、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3)引导学生思考杨梅与故乡风土人情的关联。
五、作业布置1. 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故乡杨梅的短文。
3. 观察身边的杨梅树或杨梅果实,记录下它的生长过程。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合作交流能力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和短文的写作水平。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习作《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新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习作《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篇:三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习作《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新人教版《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例文是《我爱故乡的杨梅》,阅读和分析作者描写小狗、杨梅的方法。
重点是通过分析课文,懂得留心、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总结观察方法。
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细致观察会很有收获。
2.初试身手,讲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其他同学交流。
3.学习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总结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通过分析课文,懂得留心、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总结观察方法。
2.学会观察,写下自己观察到的眼中的生活。
3.学会抓住事物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留心所观察到的周围的事物,细致观察会很有收获。
2.初试身手,讲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这一组课文,都展现了作者的观察能力及细致的描写观察到的事物的能力,现在,我们也来交流观察,学习描写观察。
【设计意图】:老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小伙伴一起来解决问题。
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交流平台1.留心观察(课件出示2)(1)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留心观察,作者认识到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顺风船”的翠鸟。
(2)窗前的草地对作者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作者稍加留意,却发现了奇妙的变化。
学生阅读交流,说说从中明白了什么?(课件出示3)留心周围的事物,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
2.细致观察(课件出示4)(3)翠鸟的美在于它有艳丽的色彩和敏捷的“身手”。
(4)草地的色彩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原来是因为蒲公英的花有时张开有时合拢。
学生阅读交流,说说从中明白了什么?(课件出示5)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3.交流观察方法。
(1)小组同学交流自己平时积累的观察方法,小组长做好记录。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我爱故乡的杨梅》优秀教学设计
课程设计:《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目标1.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和特点;2.学习杨梅的饮食价值和食用方法;3.通过描写诗歌,感受和表达对故乡的热爱之情;4.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并记忆关于杨梅的相关知识;2.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并表达文中人物的情感;3.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字中隐含的情感和意境;2.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和自我表达。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引入本节课,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
新课讲解(3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杨梅的产地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2.教师介绍杨梅的饮食价值和食用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杨梅的营养价值,并掌握一些简单的杨梅食用方法。
3.教师通过诵读杨梅咏诗,让学生感受杨梅的诗意和意境,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阅读活动(15分钟)1.让学生分小组阅读《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并在阅读过程中找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2.在阅读完成后,让每个组在班内分享阅读后的收获,同时可以让学生谈谈当地的名特产品和有关传统文化。
视频欣赏及口语表达(15分钟)1.介绍杨梅的相关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教师对视频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引导提问,在讨论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
作文活动(30分钟)1.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感悟,写出自己对故乡杨梅的感受。
2.学生在完成作文后可以相互交流和改正,以便更好地提高个人的写作水平。
小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概括,并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让学生进行总结性发言,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进行教学的调整;2.反复阐述杨梅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3.鼓励学生在口语表达和作文活动中进行发言与交流;4.针对学生的水平,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教学反思本节课充分发掘了学生们对于故乡杨梅的热爱之情和想要了解的渴望,让学生了解了杨梅的生长环境和特点,进而了解它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以及如何通过阅读与写作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小学语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2培养学生珍惜家乡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家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1.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2掌握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一颗杨梅,引导学生观察杨梅的特点。
1.2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特产,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课文朗读2.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生字词学习3.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3.2学生组内交流,互相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3.3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
4.课文解析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主题。
4.2学生分段落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4.3教师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小组讨论5.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问题1:课文中的杨梅具有哪些特点?问题2:作者为什么如此喜爱家乡的杨梅?问题3: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作用?5.2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6.2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出保护家乡资源的建议。
7.作业布置7.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7.2家长签名确认作业完成情况。
四、课后反思2.学生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1.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2.生字词卡片3.杨梅图片4.课后作业纸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学生对课文修辞手法的认识和应用。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精选18篇)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精选18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精选18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篇1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 13 个,认识生字 3 个。
能正确读写“狭长、嘴唇、甜津津、酸味、虽然”等。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贪婪、吮吸、甘露、细腻”等词语的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通过感情朗读、背诵,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体会爱故乡,爱杨梅的情感,与此同时,注意积累语言。
4 .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
2 .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我国的江南盛产一种水果——杨梅。
这是一种圆圆的小果子,遍身生着小刺,果子是紫红色的,味道又酸又甜。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写杨梅的文章——《我爱故乡的杨梅》。
二、初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读前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为什么喜爱杨梅?是从几方面来写杨梅的?找出课文中有关的自然段。
读后明确:因为故乡的杨梅有着它的可爱之处,所以,从杨梅树、杨梅果这两方面写出了对杨梅的喜爱。
第二自然段写杨梅树,三至六自然段写杨梅果。
三、再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1 .字的交流。
( 1 )指名认读生字,注意强调“腐”的字形结构。
( 2 )区别字形组词:汁一汗狭一峡2 .词的交流。
( 1 )指名读生词。
( 2 )引导学生理解。
细雨如丝:指春雨轻轻的、细细的、象头发丝一样。
细腻:精细光滑。
甘露:原指甜美的露水。
在本文中比喻春雨的甜美。
伸展:原指向一定方向延长、扩展。
本文指杨梅树得到雨水浇灌,枝叶生长迅速。
贪婪:本文指杨梅树不知满足。
( 3 )归类。
对于词语的理解可按三种方法进行:①先理解单个词,再理解词语。
如:细雨如丝、细腻。
②先查字典,再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甘露”等。
③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四、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
1 .讲读第一自然段。
( 1 )指名读,思考:这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开门见山地点出我的故乡所在地及我爱故乡的杨梅,在全文起强调、突出的作用)。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教案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外形特点、味道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掌握杨梅的生长环境、外形特点、味道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杨梅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知识面。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杨梅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杨梅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杨梅的生长环境、外形特点、味道以及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3. 精讲细读: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杨梅的认识,以及家乡的杨梅文化。
5. 分享成果: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观点,促进课堂互动。
6. 拓展延伸:出示相关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杨梅的价值和作用。
7. 总结发言: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画一幅杨梅的画。
2. 写一篇关于家乡杨梅的短文。
3. 调查身边的同学,了解他们对杨梅的认识和看法。
4. 回家后,向家人介绍杨梅的知识,传承家乡的杨梅文化。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利用多媒体展示杨梅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深入体验家乡的杨梅文化。
七、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质量评估,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与理解“贪婪、狭长、细腻、甜津津、细雨如丝”等词语;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学会简单运用。
3.理解与体会杨梅的可爱,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与体会杨梅的可爱之处,体会作者喜爱杨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并学会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设想:
一、回顾导入,揭示课题。
1、师:我们上学期学过关于思念故乡的古诗,还记得吗,请谁来背背?
指名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师:这首诗里,诗人想起了故乡的“茱萸”,便以此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喜爱之情。
有个著名作家叫王鲁彦,他也想念自己的故乡,所以写了一篇关于故乡的杨梅的文章,那让我们跟着他走进《我爱故乡的杨梅》吧!
二、认读生词,检查预习。
[小黑板出示]
贪婪吮吸甘露平滑
细腻柔软狭长渐渐
又酸又甜细雨如丝甜津津
四季常绿新鲜红嫩豆腐
请小老师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的故乡是指哪里?(江南)
2、杨梅上市大概是什么时候?(什么时候可以吃杨梅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
)
3、给各段落标上序号,想想哪几个自然段写杨梅树,哪几个自然段写杨梅?
四、深入课文,接近杨梅。
(一)、学习课文4——6自然段
、故乡的杨梅是什么样的?课文哪几段是在写杨梅果的?
、思考: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分别是什么样的?相机理解词语“细腻、甜津津”
(讲到形状时,拿杨梅实物做道具,请一位学生尝尝。
)
3、杨梅的味道真是鲜美啊!那么,这么美味的果子是长在哪里的呢?(杨梅树上)让我们找一找课文哪一段是在写杨梅树的?
(二)、学习课文第2段
、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一段?
、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杨梅树充满生机活力?在书上划一划。
、品读语句
(1)“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
(2)“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
这句话让你感觉到了什么?(拟人的手法,写出杨梅树像孩子一样很可爱)
指导学生朗读。
、春天到了,细雨如丝,杨梅树在春雨中欢笑着,来,杨梅树们,摆动你们狭长的枝条,快乐地舞动起来吧!你为什么这么快乐啊?
、杨梅树就像孩子一样可爱,你喜欢他们吗?请你用朗读来表达你对他们的喜爱之情!
(三)为什么作者会对杨梅和杨梅树有这么深刻的印象,能够如此细腻的描写呢?
(是因为作者对故乡有一种喜爱之情)读第一段
四、说写结合,拓展练习。
、通过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你对江南的特产杨梅是不是有了更多的了解呢?现在你在这里生活、上学,你就是一个江南人。
你愿意面对着大家来介绍一下你们江南的杨梅吗?
2、介绍自己家乡的水果,模仿课文的语言来写。
(选择一个角度——水果树,水果形状、颜色、味道等)
五、板书设计
我爱故乡的杨梅
贪婪欢笑
杨梅树
杨梅
圆甜
红
教学反思
《我爱故乡的杨梅》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选学课文。
这是一篇状物的文章,写了杨梅树和杨梅果,重点写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热爱故乡杨梅的思想感情。
文章脉络清晰,词句优美,耐人回味。
根据文本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生动、形象的摹状、描绘手法,品味其中的喜爱之情。
而体会作者思念故乡,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我的教学思路为:一、图片导入,介绍杨梅。
二、品读“杨梅”,学习描摹。
三、聚焦“爱”,体会喜爱之情。
四、拓展原作,体悟爱乡之情。
从课堂实施的过程来看,本课的教学目标达成,教学重点也较突出,教学难点也得以突破。
我觉得较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1、品读“杨梅”,学习描摹,这一重点突出。
课文第四到六自然段具体地描写了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条理清楚,是指导学生写观察作文的最好范例。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找到文中直接描写杨梅的句子,交流后出示相关句子,让学生思考作者分别从哪几方面介绍了杨梅?然后引导学生精心研读,掌握写法,明白作者是怎样把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写清楚的?我想这样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让学生学习作者的描摹方法,是很有实效的。
2、注重学生的自主读悟,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感悟,以学生的自我感悟来理解课文,体会感情。
在聚焦“爱”,体会喜爱之情这一板块中,我围绕“请大家再来读读直接写杨梅以外的句子,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这一个主问题,先让学生自由读,在交流、理解的过程中进行指名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最后指导感情读。
从学生的朗读中可看出他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杨梅树这一小节中,我运用了创设对话的方法,效果也不错,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之
外,也帮学生理解的个别难以理解的词语。
3、在突破难点这一环节上,处理得较好。
为了能让学生比较自然地体会作者思念故乡,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我在上课过程中向学生提供了有关作者的资料和相关的历史背景。
这样拉近了学生与作者,与本文的距离。
在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板块,我还向学生介绍了本文的创作背景,并且拓展了原文中的一个片段资料。
有了这些资料的铺垫,学生学到最后水到渠成地感受到了其实作者是爱着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他是把爱家乡的一切浓缩为爱故乡的杨梅。
当然,这节课中也存在不足之处,学生的感情朗读今后还要加强指导。
让学生抓关键词品读句子,如何能增强趣味性值得深思。
新修订的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朗读训练,目的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而要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努力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的教学,我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怎样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入情入境,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用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学生引入课文中所创设的情境,以读代讲,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们年级组安排的教学内容是《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
而杨梅这种生长在江南的水果,在我们的身边并不常见,因而对学生来讲,由于感性认识的缺乏,相应的学习兴趣也必然会大打折扣,针对这篇课文的特点,我在老师的课堂语言上字斟句酌,狠下功夫,力求通过老师的语言魅力将学生引入课文中所创设的情境。
如本节课的导语我是这样设计的: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跟随作者走进江南,对杨梅进行深入的了解,看看作者将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首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细雨中的杨梅树林去感受一下吧!老师一番优美的开场白将学生领入了江南水乡,这就使学生感性认识十分缺乏这个本课学习的最大障碍在不知不觉中反而成了优势,因为正是因为学生在以前对江南,对杨梅的了解甚少,所以此时此刻才更想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迫不及待地想尽快一览雨中杨梅树林的美丽和可爱,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由此可见,一节课教师是否能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导语的设计是十分关键的,虽然它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却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本节课对导语的设计就充分考虑到了其重要作用,使它确实为学生入情入境的学习下面的课文创设了良好的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够带着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来学习下面的内容。
二、运用电教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入情入境。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本文的难点,学生对于“贪婪”“吮吸”“欢笑”等重点词语的理解需要教师的适当点拨,因而在本段的教学中我们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首先,请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受文章所描绘的场景,接下来请学生抓住给自己感受最深刻的词语谈出自己的感受及体会,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引导,并且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以朗读的方式展示出来。
最后,在学生充分领悟到作者此时此刻的感受,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的时刻,教师适时播放一段优美柔和的音乐,从而使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在柔美音乐的配合下通过朗读表达的淋漓尽致。
虽然只是一段柔和的音乐,但此时它对学生的感染力却是超乎想象的,它不但帮助学生突破了文章的难点,而且使学生能够保持极大的热情来学习下面的内容。
三、运用时比读的方式,使学生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情境,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分析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杨梅的外形及特点)这部分内容时,我采取了对比朗读的方式,将书中的描写改为:杨梅是圆的,遍身长刺,等到熟了,刺会变平、变软,味道很。
请学生将此段话与书中的描写进行对比,
而后谈出自己的感受,从而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这篇文章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者对杨梅的喜爱,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与作者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