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劳动生产率看中国近二十年来的工业发展及政策
二十年后的内蒙古提纲
二十年后的内蒙古提纲一、高速增长阶段的内蒙古经济发展路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本世纪初我国进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阶段以后,内蒙古顺应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市场需求趋势,充分利用资源禀赋等优势,一度走上了快速发展道路,工业化、城镇化取得了长足进展,并逐渐形成了具有内蒙古特点的经济增长特征。
(一)物质要素投入型这一时期,物质资本投入是内蒙古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是内蒙古的两大优势资源。
例如,内蒙古是全国煤炭资源探明储量最多的省份,在我国对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煤炭资源得到了大规模开发。
特别是在2001—2011年期间,内蒙古原煤产量以年均25%的速度增加,截至2018年全区原煤产量达到9.26亿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26.1%,居全国第1位。
以煤炭资源为基础,煤电、冶金、化工等产业迅猛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内蒙古工业化进程。
土地资源是支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从全区建成区面积的变化来看,城镇建成区面积由2001年656.69平方公里增加到2017年的1241.59平方公里,增长了1.89倍。
(二)投资拉动型投资是内蒙古经济增长的主要需求因素。
2001年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97%,到2017年这一比重上升到89.45%;资本形成率最高时曾达到2012年的84.6%。
但从2011年起,受到投资边际效应递减以及有效投资不足的影响,固定投资增速从20%以上高位持续下滑,特别是2017年和2018年出现了“断崖式”下降。
与此同时,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投资效果系数从2011年的0.25的下降到2017年的-0.14。
在投资这一传统动能逐渐减弱的情况下,内蒙古经济增速明显放缓,2017年经济增速跌至近20年来的“谷底”。
(三)重化工业支撑型依托矿产资源禀赋,内蒙古形成了以能源等重化工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2001年的60%上升到2016年的70%,形成了“重化工支撑”的路径锁定,18种产品产量居全国前3位、10种居全国第1位。
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
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报告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这个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提出的。
它高度概括了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和要求。
本文仅就基本实现工业化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关于我国工业化所处的阶段和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是十六大报告基于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客观分析和基本实现工业化目标的正确估量提出的任务。
新中国成立后,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我们已经为工业化奋斗了半个世纪,取得了重大进展。
我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大国,转变成为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国家。
但是,对照国际经验和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我国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
突出表现在:我国现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接近1 000美元;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2%;三次产业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同工业化国家相比明显不合理: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劳动力的50%,而服务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明显偏低。
因此继续完成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国际上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水平,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指标: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按照世界银行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提出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按汇率法换算为1998年美元,工业化初期人均GDP为1 200~2 400美元,中期为2 400~4 800美元,高级阶段为4 800~9 000美元。
人均GDP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富裕程度的综合指标,它和工业化水平有直接的关系。
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
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下面是店铺整理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的范文,欢迎阅读!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篇一一、成功经验1、坚持生命线地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事业的生命线。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中的作用。
2、坚持党的领导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党的理论创新,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干部群众的重大思想困惑。
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挑战和机会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4、坚持利益原则,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
5、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6、区分层次,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社会发展不平衡,认识问题和看待事物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要有针对性。
7、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新时代要树立载体意识,重视大众传媒的载体作用。
8、重视学科支撑,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道路。
大力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职化、现代化。
大学生思政的基本经验与显著成效1、坚持把大学生思政的正确导向放到第一位2、坚持德育为先思想。
3、坚持用改革开放成就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弘扬主旋律。
激发民族自豪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增强说服力,提升教育的实效性。
主旋律: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6、坚持全员育人的格局二、失误教训三、优良传统第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人们头脑的传统。
伟大的社会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回顾党的历程,从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夺取全国政权,从长期的革命斗争到社会主义建设,由于我们党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启发人们的觉悟适时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时期,我们党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武装广大群众特别是党员、干部的头脑,注重理解其精髓,整体把握其实质,不断更新观念,廓清思想上存在的糊涂认识,真正解决深层次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战略
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战略发展中国家,又称“不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摆脱了殖民统治而获得政治独立,正在逐步发展的新兴国家。
发展中国家现在约有130多个,陆地面积约占世界的1/3,人口约占世界的3/4。
一、发展中国家的类型为数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产业结构各异,收入水平不同而形成类型的差别。
发展中国家按照经济结构和资源可分为:农矿原料生产国、石油输出国、出口加工国、综合发展国。
农矿原料生产国,占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属单一原料出口型经济。
大多数原料出口国严重依赖于农矿原料的生产和出口,严重依赖于发达国家市场,农矿原料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相当大的比重。
非洲的科特迪瓦素以生产和出口咖啡、可可闻名于世,整个国民经济依赖于可可、咖啡等经济作物的生产和出口。
1989年经济结构的构成,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工业占24%,服务业占39%。
非洲的扎伊尔以生产和出口铜、黄金、钻石和其他有色金属驰名于世,它的经济结构构成,1989年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为30%,工业占32%,服务业占30%。
一般说,原料生产国农业、产矿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占30%以上,在出口中占70%以上。
近年来,原料生产国的生产和出口呈多样化趋势。
石油输出国。
它们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大量生产和开采石油,石油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0%以上。
当前大量生产石油的发展中国家约有20多个,其中有13个参加了“石油输出国组织”。
1976年,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产量的51.3%,出口量占世界的84.4%。
进入80年代以来,这一比重有所下降。
1980年石油产量比重占到45%,出口量降至75%。
石油输出国经济的特点是单一的石油出口型经济。
自从1973年开展石油斗争以来,石油输出国收回了石油资源控制权和石油价格制定权,经济自主权大大增强。
80年代以后,石油输出国大力改变严重依赖石油生产和出口的片面性的经济结构,积极发展石油化工和其他工业,逐步形成以石油开采为主,石油化工为主导的工业生产体系。
新型工业化
百科名片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个概念是在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它是特指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并不是指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工业化是由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存在着一般的规律性;但在不同体制下,在工业化的不同阶全球化势头迅猛,国际间的要素配置和产业重组步伐加快。国际间资本流量增加。从直接投资看,我国已成为全球瞩目的外商直接投资首选地之一;从间接投资看,我国已取得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农发基金等国际金融机构的良好信誉,向中国贷款可按时取得好的回报。这有利于我国积极有效合理地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经济发展。世界范围内大跨度的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正在进行。跨国公司甚至一些中小企业,为寻求更大利润空间,加速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地方进行产业转移,其中制造业是转移的重点行业,有利于我们有选择的承接一些先进适用技术。 (2)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迅速崛起,为我国企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带来了良好机遇。 (3)我国改革开放以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新型工业化起步的良好条件。2001年底国内生产总值已达95533亿元人民币,比1989年增长近2倍,与1978年相比,年均增长9.4%,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具备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坚实物质基础。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为新型工业化的起步提供了技术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为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提供了良好的体制保障。 (4)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市场空间巨大。在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大国中,欧洲的英、法、德、意等国,人口规模与中国几个大省相近,至今不到1亿,美国有2亿多人口,日本则1亿多。中国人口接近13亿,如此众多的人口处在工业化中期,进入重要的工业和服务产品快速增长时期,形成的市场规模和带来的增长空间是极其巨大的,并且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且发展不平衡,结构转换所带来的增长空间很大,可使我国经济保持比其他国家更长的快速增长时期。 (5)中国具有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维持和制造业优势上升并存的竞争优势。中国经济在经历了轻纺工业、重化工业为重点的发展阶段后,正在进入以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的加工组装制造业为重点的发展阶段,正在逐步形成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的制造业优势。同时,中国地域广大,地价难以过快攀升;廉价劳动力源源不断,近于“无限供给”;具有大批素质较高而与国际水平相比收入相当低的熟练工人、技术和管理人员,使中国可以持续地保持人力资源总体上的低成本优势,没有形成一些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价格的显著上升的局面。日本经济产业省2000年的一项价格调查结果显示,与中国大陆相比,日本工业产品的价格为2.49倍,产业服务价格则高达8.44倍。中国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维持和制造业优势上升并存,有利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制造业生产能力转移到中国,我们可以有选择的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充分发挥大国比较优势,努力把中国建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之一。 (6)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成熟及现代化、工业化之后才发展知识经济,但在中国,现代化、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及信息化等同时进行,形成了多元转变的统一体,有望缩短追制约因素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及其历史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业化道路的选择及其历史发展东⽅论坛2012年第5期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业化道路,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然⽽,对于中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业化道路这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却少有⼈作详细的研究,致使⼈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停留在肤浅的层⾯上——或者认为,中国要搞社会主义,所以选择了社会主义⼯业化道路;或者认为,中国要搞⼯业化,于是照搬了苏联经验。
这些观点,不⽆道理,但失之简单。
在此,试图作⼀番研究,从中架起⼀座沟通历史与现实的桥梁,以便深⼊地认识这个问题。
⼀、可供选择的两条不同的⼯业化道路所谓⼯业化,通俗地说,就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将以农业⽣产为主转变为以⼯业⽣产为主,同时以机器⽣产代替⼿⼯劳动,推动社会⽣产⼒快速发展。
实质上,就是由农业⽂明变为⼯业⽂明,是⼀场⽣产⼒的⾰命。
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决定迈开⼯业化步伐的时候,从世界上已实现⼯业化的国家所经历的实践看,可给中国提供两条不同的⼯业化道路,⼀条是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和美国等)实现⼯业化的道路,⼈们将其谓之资本主义⼯业化道路,⼀条是社会主义国家(如苏联)实现⼯业化的道路,⼈们将其谓之社会主义⼯业化道路。
从实践结果来看,这两条⼯业化道路都是成功的或⽐较成功的。
资本主义⼯业化⼤踏步地实践始于18世纪中叶英国的⼯业⾰命(亦称产业⾰命)。
早在14⾄15世纪,在欧洲地中海沿岸的⼀些城市,如⽶兰、佛罗伦萨等,稀疏地出现了使⽤雇佣劳动者的⼿⼯作坊为主的⽣产经营,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随后,它作为⼀种新的⽣产⽅式迅速地发展起来。
与此同时,⼿⼯作坊主阶层迅速发展成为资产阶级,并登上历史舞台,逐步主宰了历史的发展。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资本主义时代。
随后,北美英属殖民地、法国等国家的资产阶级相继⾰命,并获得成功,步⼊了资本主义⾏列。
18世纪中叶⾄19世纪,从英国开始然后迅速发展到欧美各国的⼯业⾰命,使⼤机器⽣产取代了⼿⼯⼯场劳动。
谈现代工业工程在中国制造业中的应用
谈现代工业工程在中国制造业中的应用摘要工业工程于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主要用于研究提高工厂效率、质量和降低成本,称之为经典IE。
后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IE兼收并蓄运筹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等理论与技术,形成了解决制造企业整体效益的完整工程技术体系。
本文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据此论述了工业工程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及工业工程在制造业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工业工程;制造业;应用1 引言半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制造产品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多变的特征。
面对来自四面八方不断增强的竞争,我国生产制造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全球经济和市场的迅速发展,促使用户对制造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成本、交货期和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生产制造业的市场开始由大量生产的竞争环境向订货化的竞争环境转变。
如何发挥好工业工程在生产制造业中的作用,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研究课题。
2 工业工程在我国制造业发展中应用的必要性2.1 何为工业工程工业工程学科最早产生在美国,它指的是对设备、物料、人员、信息、能源相互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改善、设计和优化的一门学科。
通常情况下,它主要是利用社会科学、物理学、数学等方面的技术和知识,借助于工业设计原理和工程技术分析,对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价、预测和确定,进而为制造业的有效运行、效率提高、质量提升奠定重要的基础。
源于20世纪初期的工业工程,主要就是为了提高工厂运行的效率和节约生产的成本,随着新技术的日益推进和发展,工业工程逐步强化了与信息科学、系统科学和运筹学的融合,逐步形成了解决制造企业整体效益的完整工程技術体系[1]。
2.2 工业工程在我国制造业发展中应用的必要性从当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情况看,近些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体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与美英日等国家来比差距还挺大,总体看我国制造业的产品竞争力还不足,所以加强工业工程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势在必行。
从劳动生产率看中国近二十年来的工业发展及政策
从劳动生产率看中国近二十年来的工业发展及政策中国近二十多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所伴随而来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举世瞩目的。
正如世界银行在《中国2020》中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正从一个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与此同时,中国正从一个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中国在未来二十年左右初步完成上述两个转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先决条件。
一、中国改革时期经济增长的特点及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综合西方所给出的结论,改革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是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二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基本上保持在8%左右。
2000年GDP相当于1980年的6倍以上,达10000亿现价美元,列世界第六位。
按PPP(实际购买力)法计算,则中国2000年GDP约达42000亿美元,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第二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全方位性,从沿海到内地,增长速度都是空前的。
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如果把中国的三十个省份作为独立经济体,那么在1978和1995年间,世界上二十个增长最快的经济全部在中国。
第三,中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平均每年的贡献约30%(1978-95)。
也就是说每年8%的增长有%来自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二、西方经济学增长理论的启示那么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我们理解中国改革时期经济增长的特点有什么启示呢?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一直试图以西方经济学中的行为模型来指导前指令性经济国家的转型,诸如,以市场为前提的新古典经济学厂商模型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产权理论。
尽管这些理论与模型在不同程度上解释了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经济行为,但它们在转型经济国家的应用确实不是很成功甚至造成了极大的负面效果,如前苏联。
实际上,这些理论在中国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在近几年的改革实践中),但在改革初期所起的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改革一方面尽量吸收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成果,但另一方面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采取了相对谨慎的做法。
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与要求
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与要求“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深入研究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
由于以机器技术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是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因此本文首先从以机器技术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方面阐述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趋势的四个方面。
一、以机器技术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的趋势个体手工业的技术基础是经验技术,而以机器技术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要以科学技术为基础。
社会化大生产要使用机器以及相应的动力、原材料和加工工艺,因此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就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来发明新机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从而推动社会化大生产的历史性大跨越。
自从英国产业革命开始,发生了多次科学技术大革命,使社会化大生产实现了多次历史性大跨越。
如以蒸汽机等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建立了近代机器大工业,社会化大生产开始了机械化时代。
以发电机、电动机和内燃机等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社会化大生产开始了电气化时代。
战后初期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社会化大生产开始在一般机电技术基础上的半自动化时代。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电脑、网络、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第四次科学技术革命,社会化大生产开始全自动化、信息化时代。
社会化大生产的巨大变革源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重大突破,特别是依靠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
邓小平同志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
……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
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生产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里被创造出来。
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技术基础上的。
……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巨大的进步。
关于中国劳动力优势的简要分析【毕业论文,绝对精品】
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关于中国劳动力优势的简要分析作者:专业:工商管理指导老师:2012 年 2 月关于中国劳动力优势的简要分析内容提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币的升值,平均工资的增加,让中国劳动力成本是否还有优势的话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有人认为,我们一直作为招商引资“卖点”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消失。
在本文中,我从中国劳动力的历史出发,深度剖析了中国劳动力的历史和现状,探讨了中国劳动力优势降低的原因并以成本较低的东南亚各国的劳动力成本为例,力求探索出一条解决中国劳动力优势降低的道路。
关键词劳动力优势原因成本对策第一章研究的动因以及意义中国作为世界的工厂,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富足一直是我国的优势,与劳动力息息相关的工业和制造业,中国所占比例一直居高不下,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突出贡献,随着印度的人口急剧增加,东南亚劳动力的低廉价格,使得东南亚劳动力价格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准上,尤其在印度,人口增长较快,年轻劳动力储备充裕,预计到2030 年,印度年轻劳动力的储备量将超过中国,而且作为英语是官方语言的他们在国际化大趋势下,他们更具有英语方面的优势,在教育方面,印度的总体教育水平并不次于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 年底我国60 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7.3,比上年提高了0.47 个百分点,但是15-64 岁的劳动人口略微下降0.1个百分点。
该怎么来看这一组数据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人口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处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下降意味着劳动力短缺现象越来越严重,从今年的春节以后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劳动力短缺。
中国拥有着世界最庞大的制造业劳动力大军因此任何有关劳动力的变化都可能对国内乃到全球经济带来重要的影响。
过去我们通常关注于短期内通货膨胀、利率以及汇率的变化,现在是时候把关注重点放在能影响中国经济趋势的长期因素上。
第二章中国劳动力的历史和现状2.1 劳动力供需失衡 2.1.1 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剩随着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改组和结构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大量的劳动力被释放出来.据估计2000 年底包括登记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新下岗职工机构改革中分流农转非等几项指标在内的我国未处于就业状态的劳动力数量约为2800 万3000 万人;此外农村约有 1.3 亿一1.5 亿剩余劳动力.未来10 年我国农业领域每年要转移850 万剩余劳动力城镇每年要安置200 万富余职工每年还有900万左右的新增劳动力加人劳动大军.不考虑城镇公开登记失业人口上述三者合计每年就有1950 万人需要就业而我国未来10 年伴随经济增长每年平均新增劳动力需求仅在675-1031 万之间即使劳动力需求达到最高预测值短年劳动力供给超过劳动力需求也有900 多万。
我国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及其方向
我国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及其方向摘要:从我国工业化进程来看,在不同历史阶段,根据不同时期的国情和发展需要,历经了多个发展阶段,体现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及其方向。
本文简述了我国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及其方向,同时对我国工业化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简析了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关键词:工业化;发展阶段;发展模式;发展道路;新型工业化1 引言所谓工业化,主要是指工业在一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至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中国实现工业化的任务,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来的,从“一五”计划算起,我国为实现工业化已经奋斗了半个世纪,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成为拥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达到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但是,中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工业化的任务不完成,现代化就难以实现。
因此,继续完成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①为此,研究我国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及其方向,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明确未来的奋斗目标,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2 改革开放之前的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阶段1950~1978年)中国大规模工业化的起步,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其标志就是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以“156项”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它是中国工业化的基石与里程碑。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当时可供选择的战略有两种,一种是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即先发展轻工业,待积累了大量资金后,再发展重工业;另一种是苏联模式,即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较短的时间里使国家迅速工业化。
这两种战略各有利弊,但我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这一选择符合当时的基本国情。
通过实行中央集权控制的计划经济体制,抑制了消费,并以农补工、以轻补重,从而使我国从一个工业十分落后的农业国较快步入工业化国家行列,这一阶段的工业化发展突出地表现出以下特征:重工业优先。
未来十年中国劳动力供应依然充裕
目前,第一产业在中国就业总人数中所占比例仍然过高,说明农村和农业的劳动力过剩仍然十分明显。2008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例高达35%。尽管与10年前的45%和20年前的55%相比,这一比例已经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但是与韩国和日本处于与当前中国同一发展阶段时的数据相比,仍是韩国的1.7倍和日本的2.0倍。
我们估计约有8000万至1亿农村劳动力可以转移至非农业产业或城市地区。具体而言,根据对农业产值和生产力水平的分析,我们估计实现2008年的产值大约需要1.97亿劳动力。也就是说,按2008年的农业活动水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3.13亿。这部分劳动人口可以留在农村从事非农业生产,也可以去别的地方寻找就业机会。2008年,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总数约1.24亿人。其中包括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寻找工作的人,且其数量也不少,但如果我们假设所有外来务工人员都是来自于农村地区,则有1.89亿劳动力可以在当地或进城从事非农业工作。就年龄结构而言,大多数调查显示劳动大军中年龄较大的通常都留在农村,因此有理由假设1.4亿年龄在50-64岁的劳动力将成为上述维持农业生产所需的1.97亿中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进一步假设剩下的5700万人年龄在30-49岁之间,则还有3.13亿劳动力可以从事非农业工作(1.45亿年龄在15-29岁之间,1.68亿年龄在30-49岁之间)。同样,假设所有15-29岁的农民工以及一半30-49岁的农民工愿意外出务工,则很容易计算出约有8000万至1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进城从事非农业工作。
未来十年中国劳动力供应依然充裕
摩根士丹利 王庆 荒”以来,有关中国人口过渡的辩论及其对劳动力供应的影响就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未来几年人口抚养比的见底回升以及劳动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不可避免,因此这些担忧似乎正在成为现实的威胁。事实上,劳动人口增长速度的骤然下降预期似乎已经成了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增长大幅度减速最有力的论据。我们认为,劳动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不大可能成为中国总体经济扩张的阻力,2020年前平均GDP增长应当可以达到8%。
中国经济未来十年的九大预测
遇, 以至 于丧失 机 遇 。未 来 十年 的机 遇 中国 以前 没
今世 界 主要 国家 却 因为 “ 客 经 济 模 式 ” 政 客 出 政 即
到 底有 多 少 人 知 道 洛 基 山 脉? 这 样 遥 远 的 品 牌 定 位, 怎能引起 消 费者 的兴趣 ?实 在让 人摸 不着 头脑 ,
臭 牙膏 市场 , 舒齿 达牙 膏要做 第一 品牌 ! 作 为中高端功效牙膏 , 对其 口感 和使 用效果 的要 求 与普通牙膏 是不 一样 的。舒 适 达牙 膏 的抗 过 敏效
驶 的乐趣 ; 驰 定位 在乘 坐— —元 首 座 驾 。 高端 产 奔
品 的品牌 定位 一定 要 非 常 清 晰 准确 , 中低 端 产 品 在 常见 的模 仿 跟风是 完全 行不 通 的。舒适 达是 抗 敏感
牙膏第 一 品牌 !舒 齿达 要做 除 口臭牙 膏第一 品 牌 !
根 据我 国 2 0 0 6年 针 对普 通 人 群 的一 项 流 行 病
实。 ,
在人们 的印象 中 , 国崛起 必 然 对 其 他 国家 构 中 成 挑 战 , 历 史 并 不 是 这 样 的 。 因为 除 了 “ 战 式 但 挑
崛起 ” 外 , 有 一 种 崛 起 方 式 为 “ 救 式 崛 起 ” 之 还 拯 。
同样 , 国 的崛 起 也 不 是 通 过 “ 战 式 崛起 ” 现 美 挑 实
大家 不要 再预 测 第 四次科 技 革 命 , 因为 第 四次 十多个亿 !双方本 不 是一个 数量 级 的选手 , 如今 , 圣 峰无论 是在 销量 上 、 还是市 场地 位上 , 却反 而与 牙博
林毅夫:展望未来20年中国经济发展格局
林毅夫:展望未来20年中国经济发展格局2012年1月15日,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的“2012朗润思•辩圆桌——学者与媒体对话”论坛在朗润园万众楼举行,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出席,并发表了题为《展望未来20年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讲话,以下为该讲话的整理内容,经林毅夫教授本人确定。
全球经济可能陷入疲软“新常态”现在正值年初,大家都非常关注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
在此,我阐述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对于国际经济形势,我比较悲观。
我认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整个国际经济很可能会危机四伏。
国际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很可能会像日本当年一样,陷入比较长期的发展相对缓慢、政府债务不断积累、货币政策相对宽松的一个时期。
目前大家比较关心的是欧债危机,学界普遍的看法是那些主权债务危机比较严重的国家如果不进行结构性改革,提高他们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任何短期的金融稳定方案只能是赎买时间,就像吃止痛药一样,仅能见效一时,一段时间之后,这些问题都会再卷土重来。
所谓结构性改革就要减少社会支出、减少政府赤字和债务、金融去杠杆。
但是我们知道,这些结构性改革的共性,基本上都是减少需求、减少资金供给,这会使失业率上升,放缓经济增长速度。
其他国家也发生过类似的金融经济危机,过去在碰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其实是整个现代宏观经济学主流框架,会建议这些国家在进行结构改革时,同时通过货币贬值增加本国产品出口竞争力,由外需拉动来补偿内需不足,为结构改革创造空间。
但是目前发生债务危机的欧洲国家,如希腊、意大利、爱尔兰、西班牙等,根本就没有自己的货币。
所以这些国家没有降低汇率以提高出口竞争力的选项。
当然欧元区整体可以进行贬值,以提高欧元区整体的出口竞争力。
可是目前面临的现实条件是,不仅欧元区存在当前这种结构性问题,美国、日本也存在类似问题。
而且,目前不仅欧元区失业率高企,美国失业率也始终居高不下,日本失业率相对于欧洲和美国确实低一点,但是相对日本自身长期的历史水平又高出许多。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与发展重心的转移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与发展重心的转移电子商务Q1141 曾瑶 11150284[摘要]新中国成立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到协调发展的两个转变,相应的从空间特征看,我国的经济发展重心经过了从沿海向内地转移,再从内地转向沿海,然后转向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几个阶段。
[关键字]经济发展战略、战略时期、经济重心、移动一、经济发展战略的定义所谓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的时期内,例如五年十年二十年,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及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着力的重点、所要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要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
现在普遍被认可的是中国近几年的发展战略也是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是从所谓的传统的发展战略,即以国民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的战略,过渡到所谓的新的发展战略,即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为主要目标的战略。
但是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少数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并且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因此这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的演变必然有许多独特的地方。
二、经济发展战略时期划分从20世纪50年代到八十年代,我国的经济发展可以划分为以下的四个战略时期。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可以初步划定为时间段为一九五三年之一九五七年,这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体现在一九五三年八月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一五”计划就是这个总路线的总任务的具体化,其战略目标包括: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发展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为实现上述目标当时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措施有:优先发展重工业;相应发展轻工业和农业;正确处理建设和生活、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注意综合平衡等。
实践最好的验证了一五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正确性,一五计划的许多人物都超额提前完成,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都有很大的增长。
我国粮油工业的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
我国粮油工业的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一、我国粮油工业的基本情况中国不仅是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粮食、油料的生产大国、粮油消费和粮油,加工大国。
正常年景我国年产稻谷2亿吨左右,小麦1亿吨左右,玉米0.9亿吨左右;年产油料5500?6000万吨,加上近几年每年进口油料2000万吨左右,这些丰富的粮油资源为我国粮油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就粮油加工而言,我国的粮油加工能力之大、企业之多均属世界之最。
粮油加工是指对原粮、油料等基本原料进行处理制成成品粮油及其制品的过程。
主要包括:稻谷加工、小麦制粉、玉米及杂粮加工、植物油加工和粮油加工机械设备的制造。
粮油加工业是粮油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行业,是粮油产业化经营(或者说粮油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活粮油经营,提升粮油附加值的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也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工业,粮油加工的产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一个永不衰败的朝阳工业。
我国的粮油加工遍及城乡,小型分散,经典型调查及推算,我国大大小小的粮油加工企业和加工点多达二十多万个,其中大米加工企业和加工点就有十万多个。
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加工企业的比例相对较少。
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统计,2004年,全国入统规模以上[注: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是指:大米加工厂日处理稻谷加工能力在30吨以上(含30吨),小麦粉加工厂日处理小麦加工能力在50吨以上(含50吨),食用植物油加工厂日处理油料加工能力在30吨以上(含30吨)]粮油加工企业8546个,其中,日加工能力100~200吨的1401个,日加工能力200~400吨的466个,日加工能力400~1000吨的207个,日加工能力1000吨以上的72个。
在所有制方面,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949个,占22.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05个,占l. 2%;民营企业6492个,占76%。
入统企业现价工业总产值2459亿元,利润总额17,5亿元,资产总计1394亿元,年末从业人数34.8万人。
读论十大关系后心得感想
读论十大关系后心得感想1956年毛泽东发表了闻名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在讲话中,毛泽东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了我国的经验,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提出要调动国内外一切直接和间接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以此为起点,开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最初有益的探索。
《论十大关系》涉及我国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各方面,本文主要从毛泽东探索有别于苏联的经济模式这一方面谈一点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建国初期,因为国内国外、主观客观等一系列因素,我们学习和模拟苏联的经济模式来搞我国建设。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学习与模拟带有一定的必然性,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是二、三十年代苏联实行“一五”“二五”计划中逐步形成的,是在国际形势日益恶化,新的世界大战日益逼近,严重威胁社会主义苏联的生存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斯大林在十月革命后有限的实践经验和对社会主义的熟悉主要来自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关设想的基础上形成的。
它的主要特点是:1、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实行了以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存为前提,以重工业包括国防工业优先发展为核心的高速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2、在经济制度上,消灭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实行与之相适应的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3、在经济治理体制上,实行由国家行政手段调节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在运行机制上排斥商品生产和市场机制。
这一模式在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战中曾显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1940年初步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用10年左右时间,跑完了欧美先进工业国家100年的工业化路程,并在50年代初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强国。
这更增强了对我国的吸引力。
因而我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化三改”过程中引进了苏联的经济模式。
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基本形成了,它明显带有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
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的目标与苏联相同即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以行政调节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劳动生产率看中国近二十年来的工业发展及政策中国近二十多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所伴随而来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举世瞩目的。
正如世界银行在《中国2020》中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正从一个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与此同时,中国正从一个指令性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中国在未来二十年左右初步完成上述两个转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先决条件。
一、中国改革时期经济增长的特点及劳动生产率的贡献综合西方文献所给出的结论,改革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是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二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基本上保持在8%左右。
2000年GDP 相当于1980年的6倍以上,达10000亿现价美元,列世界第六位。
按PPP(实际购买力)法计算,则中国2000年GDP约达42000亿美元,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第二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全方位性,从沿海到内地,增长速度都是空前的。
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如果把中国的三十个省份作为独立经济体,那么在1978和1995年间,世界上二十个增长最快的经济全部在中国。
第三,屮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了(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平均每年的贡献约30% (1978-95)。
也就是说每年8%的增长有2. 4%来自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二、西方经济学增长理论的启示那么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我们理解中国改革时期经济增长的特点有什么启示呢?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一直试图以西方经济学中的行为模型来指导前指令性经济国家的转型,诸如,以市场为前提的新古典经济学厂商模型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产权理论。
尽管这些理论与模型在不同程度上解释了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经济行为,但它们在转型经济国家的应用确实不是很成功甚至造成了极大的负面效果,如前苏联。
实际上,这些理论在中国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在近几年的改革实践中),但在改革初期所起的作用往往是潜移默化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改革一方面尽量吸收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成果,但另一方面在政策实施过程中采取了相对谨慎的做法。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描述性模型的确在对中国经济的经验研究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Solow增长模型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Solow增长模型是建立在资本,劳动和产出之间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基础上的。
该模型显示在资本劳动比很低的国家(如中国),资本投入的增加会大幅度增加人均产出。
另外,技术进步也会通过(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人均产出。
中国二十年来的实践与该模型的结论是相当一致的。
据世界银行的估算,1978 95年间,中国经济实物资本存量年平均增长8.8%,而劳动人数增长为2. 4%。
资本存量高速增长的背后是由农业向丄业的高速经济转型以及迅猛的技术进步。
其最终结果导致人均GDP 在改革后的18年里翻了两翻。
Solow增长模型里面所提及的资本增长,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讲也就是指工业化投资。
由于工业化需要积累大量的资本,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保持一个高储蓄率用于进行对基础工业的投资。
Solow增长模型显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资本稀缺的工业化初期,人为地提高储蓄率虽然会增加产出,但消费水平却会有一个大幅度的下降。
但经过一个时期后,消费水平会逐渐地超过提高储蓄率之前的水平。
这一经济学描述实际上与中国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极其相近。
三、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背后及其与改革的关系Solow增长模型显示在推动人均GDP增长的两个要素,资本和生产率之间,资本驱动型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也就是说,在资本劳动比达到一定水平后,人均GDP的增长会出现停滞。
尽管进一步增加储蓄率可以打破这一停滞,但经过一个时期后仍会在另一个人均GDP水平上出现新的停滞。
这是由于在此类模型中人们通常假定资本的边际产出率递减。
更为主要的是储蓄率不可能无限地增加。
而由不断地提高生产率来带动的增长则是可持续性的。
这是因为从理论上讲生产率的提高可以是无限的。
那么生产率的增长是由那些部份组成的呢?一个是技术进步(如新机器的采用),二是技术效率(如管理效率的提高和生产经验的积累),三是规模效益(组建和管理大企业乃至大国经济的能力以及知识本身,诸如知识产业等)。
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改革政策对上述三个生产率组成部份的影响。
中国的技术进步实际上是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由政府主导的产业及技术政策推动的,其中包括引进外资和先进设备,对重点部门实行重点投入等。
技术效率的提高则是在市场竞争的前提下由乡镇企业所引发的并加之以国企的改革措施。
而规模效益恐怕是与政府为开发大国经济对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重视与投入分不开的。
总体上来说,中国劳动生产率在改革时期的增长是与政府的政策紧密相关的,这其中甚至包括乡镇企业的发展。
四、中国改革战略的内在逻辑改革政策,生产率,人均收入这样一条主线的确体现了中国改革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综合西方有关文献,中国改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这一渐进过程是由以下三个要素来体现的,即:可选择性,可逆性和尽可能的确定性。
中国的经济改革开始子农业,取得显著成效后,即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后,工业的改革也已起步。
1980年代工业改革的侧重点有两个,在微观水平上是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在制度水平上是市场机制的建立。
这一时期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回避了企业所有权问题。
这可以理解为在当时政府对不具有可逆性的改革措施的有意回避。
从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来说,政府及有关方面制定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案供企业选择试用,充份体现了可选择性。
在市场机制的建立上,价格双轨制的实行体现了政府对价格改革的不确定性具有充份的思想准备。
在新的价格体制出现失控时,保留的原有的那部分计划体制仍然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同时也为在极端情况下回复到原有体制留有很大余地,充份体现了可逆性。
后来的改革实践似乎表明,这种改革方略的内在逻辑与中国改革时期市场经济以及工业的发展基本上来说是协调的。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释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收入的增加也使得对非农产业的投资成为可能。
由于这两方面条件的成熟,加之政策的引导,中国的乡村工业在1980年代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在国企方面,管理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价格双轨制的实行初步形成了市场,为国有,集体,及乡镇企业共同参与竞争创造了前提条件。
人们注意到,从1980年代初到19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需求带动的。
尽管在此期间各类企业从产权到管理都有许多不规范,但企业的生产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为下一步的改革提供了经验教训,物质准备,和理论准备及其所需要的时间。
自1995年左右开始的工业结构调整及企业重组似乎与中国经济当时即将从短缺经济转向过剩经济相呼应。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随之而来的通货紧缩更导致了大批的下岗与失业。
但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与经济发展,中国的服务行业的发展被带动了起来,吸收了部分下岗人员,为再就业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结构调整所导致的下岗与失业的社会问题迫使相关领域的改革加快了步伐,如社会保障制度和再就业中心的建立。
与此相关的企业所有权问题也被提到了更重要的地位上来了。
这是因为,一方面效益好的企业经过近二十年的经营,开始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涉及到企业职工干部自身长远经济利益等问题有所考虑。
另一方面,效益不好的企业己经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不堪重负的包袱。
因此,相当部份的中小国有和集体乃至乡镇企业的民营化改制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但人们很快就注意到,企业改制这一重大改革措施再一次地将许多相关领域的改革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如,税收,劳保,公司治理结构,金融与融资体制,收入再分配机制,产业政策以及证券市场中国有股减持的公平于公正。
五、中国现行工业结构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的宏观经济结构,经过近30年的指令性经济,再加上20年的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已经具有了向中等工业化国家迈进的雏形。
今后二十年的发展趋势,仍然是工业和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加大以及农业比重的减少。
这就意味着资本劳动比重和劳动生产率会进一步提高。
与发达国家甚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工业比重会高一些。
这是因为中国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具有适合进一步发展制造业这一优势。
中国发展制造业的好处在于,它可提供劳动密集型行业以扩大就业。
另一方面,制造业中也有资本相对密集和劳动生产率相对高的行业,可进一步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科技含量。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领域的挑战是来自其它发展中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的竞争以及如何对待环境和工业布局等问题。
就目前中国现行经济结构从资本密集度上来讲,根据Solow增长模型来预测,以工业实物资本的较高积累,来促进经济增长在未来十年到二十年内还是可行的。
如果再加上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益这两个因素,在十五期间(2001 2005)实现年均7%的增长应该是可行的。
今后10年,如果中国经济预期年均增长7%左右,2010年GDP将比2000年增长1倍。
但中国经济的发展应该避免单纯追求增长速度,同时也应该注意各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
虽然上面提到的宏观经济结构没有明显的问题,但就工业本身而言,许多行业存在着相当严重的生产能力过剩的现象。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现有的工业投资体制不合理所造成的。
因此,如何搞好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改革工业投资融资体制是中国工业正面临的两六、结语最初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的的中国工业改革,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并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角度来评价,中国政府这一时期在宏观水平上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的努力是相当成功的。
许多西方学者对于中国改革战略的内在逻辑性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但另外一方面,在微观水平上,西方有关文献(包括笔者所参与的一些研究在内)显示,大多数企业的技术效率仍然不够高,一些中小企业的规模效益也有待改善。
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要从粗放型增长(仅靠增加投入)向效率型增长转变。
诸多国企的技术进步恐怕在很大程度上属政府行为,这一方面是政策的成绩,但同时也反映出企业自主技术进步的激励机制还有待加强。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以市场为前提的新古典经济学厂商模型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产权理论在现今企业改制的讨论中是两个十分值得借鉴的分析框架。
这是由于在产业结构改变的同时,中国工业的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私有企业已从1978年的占工业产出的0. 2%达到1999年的33%。
另外国有企业的非国有成份也在公司化和股份化的过程中逐步扩大。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中国企业的公司化和规范化己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企业改制的最终结果仍然应该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一点可从中国企业的技术效率普遍偏低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