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个穴位定位与主治速记重新修改
80个常用穴位
中医技能:80个常用针灸穴位与操作1. 尺泽: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可咳嗽,气喘,咯血,潮热,咽喉肿痛,胸部胀满;急性腹痛吐泻;肘臂挛痛2. 孔最:前臂掌面桡侧,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直刺0.5~l寸肘臂挛痛,痔疾,咳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3. 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向上斜刺0.3-0.5寸可外感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痛;口眼歪斜,牙痛4. 鱼际: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直刺0.2~0.5寸,禁灸。
咽干,咽喉肿痛,失音。
咳嗽,咳血,小儿疳积。
5. 少商: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可咽喉肿痛,发热,咳嗽,失音,鼻衄;昏迷,癫狂;指肿,麻木手阳明大肠经6. 商阳: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可咽喉肿痛,齿痛,耳聋;热病,昏迷;手指麻木7. 合谷: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直刺0.5-1.0寸可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鼻衄,耳聋痄腮,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热病,无汗,多汗;经闭,滞产,腹痛,便秘;上肢疼痛,不遂8. 手三里: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直刺0.8-1.2寸可肩臂麻痛,上肢不遂;腹胀,吐泻;齿痛颊肿9. 曲池: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直刺1.0-1.5寸可热病,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头痛,眩晕,癫狂;上肢不遂,手臂肿痛,瘰疬;瘾疹;月经不调,腹痛吐泻10. 肩髃: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上臂平举肩部前方的凹陷直刺0.8-1.5寸可肩臂疼痛,上肢不遂,瘰疬;瘾疹11. 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鼻唇沟中平刺或斜刺0.3-0.5寸不鼻塞,鼻衄,鼻渊,口眼歪斜,面痒;胆道蛔虫症足阳明胃经12. 地仓:目正视瞳孔直下口角水平交界处直刺0.5寸或向颊车方向透刺1.0-2.0寸可眼睑瞤动,口角歪斜,流涎13. 下关:闭口取穴,颧弓下缘凹陷处,下颌骨髁状突前方直刺0.5-1.0寸可耳聋,耳鸣,聤耳;齿痛,口眼歪斜,面痛14. 头维: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向下或向后平刺0.5-0.8寸不可眩晕,头痛;目痛,迎风流泪,眼睑瞤动15. 天枢:脐中旁开2寸直刺1.0-1.5寸可绕脐腹痛,腹胀肠鸣,痢疾,泄泻,便秘;癥瘕,痛经,月经不调16. 梁丘:伸展膝盖用力时,筋肉凸出处的凹洼;直刺1~1.2寸。
常用穴位的定位及功能主治
常用穴位的定位及功能主治1. 头部与颈部穴位•百会穴:位于头顶部的最高点,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等问题。
•风池穴:位于颈椎第一椎间凹陷,主治头痛、颈肩痛、目赤肿痛等。
•天柱穴:位于颈椎第七椎的两侧凹陷处,主治颈背痛、肩膀僵硬等。
•听会穴:位于耳朵下缘,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等。
2. 上肢穴位•曲池穴:位于手掌尺侧头级横纹与尺骨头之间,主治肘臂疼痛、肩臂酸痛等。
•合谷穴:位于第一掌骨之间,主治头痛、眼痛、耳聋等。
•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腹侧,主治心悸、胸闷、失眠等。
•太宗穴:位于手背尺侧横纹的太白骨上方,主治肩背痛、上肢麻木等。
3. 腹部穴位•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主治腹胀、泄泻、消化不良等。
•关元穴:位于小腹部,主治月经不调、腹痛等。
•天枢穴:位于脐中上3寸,主治腹痛、消化不良等。
•中脘穴:位于脐中上1.5寸,主治呕吐、腹胀等。
4. 下肢穴位•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主治下肢麻木、腰酸腿软等。
•巨阙穴:位于大腿外侧上部,主治下肢水肿、腰痛等。
•委中穴:位于膝盖内侧凹陷处,主治脚肿、膝关节痛等。
•足五里穴:位于脛骨前外侧,主治下肢肿痛、腹泻等。
5. 背部穴位•膀胱俞穴:位于背部脊柱两侧,主治背痛、腰痛等。
•大椎穴:位于颈椎第七椎棘突下,主治肩颈痛、颈椎病等。
•肺俞穴:位于背部肩胛骨下角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主治呼吸困难、哮喘等。
•命门穴:位于背部腰椎下凹陷处,主治腰酸腿软、泌尿系疾病等。
以上列举了常用的一些穴位及其功能主治,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和治疗的效果。
不过,在进行穴位按摩前需要明确穴位的具体位置,并遵循正确的按摩方法。
此外,人体穴位按摩是一种辅助疗法,如果遇到严重的疾病应及时就医,并按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中医综合针灸学80穴主治歌诀
中医综合针灸学80穴主治歌诀1.尺泽:咳喘咽痛咯血肺,中暑吐泻儿惊风,肘臂挛痛局部病。
2.孔最:咯血咳喘咽肿痛,肘臂挛痛局部病。
3.列缺:咳喘咽痛肺系病,头项齿痛口眼歪。
4.鱼际:咳血咽痛肺失音,小儿疳积为第一。
5.少商:肺系实热热痛衄,昏迷癫狂少商寻。
6.商阳:五官齿咽热昏迷。
7.合谷:头目口齿鼻耳官,经闭滞产外感热。
8.手三里:上肢不遂臂无力,齿痛颊肿腹痛泻。
9.曲池:上肢热病高压癫,胃肠五官皮外科。
10.肩髃:上肢不遂肩臂痛,隐疹特色肩髃寻。
11.迎香:胆蛔口歪鼻塞衄。
12.地仓:口歪流涎三叉痛13.下关:齿病三叉口眼歪,耳鸣耳聋聤耳疾。
14.头维:头痛目眩与目痛。
15.天枢:痛胀秘泻痢疾肠,痛经经乱妇科病。
16.梁丘:下肢不遂膝肿痛,急胃乳痈与乳痛。
17.犊鼻:屈伸不利并膝痛,下肢麻痹关节病。
18.足三里:胃肠虚劳乳肠痈,癫狂神志肢痿痹。
19.条口:下肢痿痹与转筋,臂膀疼痛脘腹痛。
20.丰隆:头痛眩晕癫狂痰,腹胀便秘肢痿痹。
21.内庭:热病鼻咽齿五官,吐酸泻痢便秘肠,跖趾节痛足背痛。
22.公孙:痛吐泻痢胃肠病,失眠心狂气冲心。
23.三阴交:妇科产科脾胃虚,遗精阳痿遗尿泌,心悸失眠高血压,阴虚诸症下肢痿。
24.地机:经乱痛经妇崩漏,腹痛腹泻脾胃病,脾不运水癃水肿。
25.阴陵泉:水肿黄疸腹胀泻,小便不利与膝痛。
26.血海:经乱痛经与经闭,隐疹湿疹丹毒皮。
27.通里:暴喑舌强心悸忡,腕臂疼痛局部病28.神门:痛烦惊忘眠呆癫,胸胁疼痛高血压。
29.后溪:头项腰背指肘臂,耳目疟疾癫狂痫30.天宗:肩背损伤肩胛痛,气喘莫忘取天宗。
31.听宫:鸣聋聤耳与齿痛。
32.攒竹:眉棱头痛目睑病,呃逆治疗效果奇。
33.天柱:后头项强肩背腰,鼻塞癫狂与热病。
34.肺俞:咳喘咯血肺系病,阴虚盗汗骨蒸热35.膈俞:呕吐呃逆喘吐血,贫血潮热与盗汗,皮肤瘙痒如隐疹。
36.胃俞:痛吐胀鸣等胃疾。
37.肾俞:肾虚晕鸣聋腰酸,痿泄不育与遗尿,经乱带下不孕症。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80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
直刺寸
半握拳
孕妇不宜
手
里
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肘横纹下2寸
1上肢病证
2腹痛、腹泻
3齿痛,颊肿
直刺寸
曲
屈肘成直角,
1上肢病证
直刺寸
池
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
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2热病
3咼血压
4癫狂
5肠胃病
5五官热性病
6皮肤外科(瘾疹,湿疹,瘰疬)
肩
髃
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
间;
三角肌肉上部中央,
上臂平举肩峰前下方
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
1心病(心悸、怔忡)
2舌强不语,暴喑
3腕臂痛
直刺寸
不可深刺
留针不可屈腕
神
门
腕横纹尺侧端,
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
凹陷处
1心与神志病
2高血压
3胸胁痛
直刺寸
后
溪
微握拳,
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
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
肉际处
1腰以上筋骨痛证
(头项强痛、腰背痛、肘臂及手指
挛痛)
2耳聋、目赤
直刺寸
治手指挛痛可透
1胃肠病
2下肢痿痹
3神志病(癫狂)
4外科病(乳痈肠痈)
5虚劳(保健要穴)
直刺寸
保健温灸
条
口
在犊鼻下8寸 上巨虚穴下2寸
1下肢痿痹,转筋
2肩臂痛
3脘腹疼痛
直刺寸
丰
隆
外踝尖上8寸,
条口穴外1寸, 胫骨前嵴外2横指(中 指)
1头痛、眩晕
2癫狂
3痰饮病
4肠胃病(腹胀,便秘)
5下肢痿痹
直刺寸
内
(完整版)80个针灸最常用穴位定位及主治
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1、手太阴肺经(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2、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3、足阳明胃经(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4、足太阴脾经(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5、手少阴心经(通里、神门)6、手太阳小肠经(后溪、天宗、听宫)7、足太阳膀胱经(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8、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9、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大陵、中冲)10、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支沟、翳风)11、足少阳胆经(肩井、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12、足厥阴肝经(行间、太冲、期门)13、督脉(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14、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15、经外奇穴(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附录1:常用的取穴体表标志脊柱椎体定位时常用的几个标志:1、第7颈椎棘突:头俯下时,平肩处可摸到的显著突起。
(对应“大椎”)2、肩胛冈的内侧端:平第3胸椎棘突。
(对应“肺俞”)3、肩胛骨的下角:对第7肋或平第7肋间隙。
(对应“膈俞”)4、髂嵴:位于皮下,其最高点约平第4腰椎棘突。
(对应“大肠俞”、“腰阳关”)5、髂后上棘:在皮下脂肪较多的人身上,为一皮肤凹陷,瘦的人则为一骨性突起,此棘平对第2骶椎棘突。
((对应“次髎”)6、胸骨角:为胸骨柄与体交界处,略为隆起,其两侧接第2肋软骨,可依次查找其他肋和肋间隙。
胸骨角相当于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
(对应“膻中”)附录2:十四经脉的主治规律下面的图表是十四经脉主治规律列表,每一条经脉的功能和它的气血阴阳以及循行、脏腑等都是密切相关联的,这个表可以和具体的穴位功能来对应着比较和记忆,这样效果最好。
后面分经脉介绍穴位时还会再有所提及。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规律同样也是笔试的考试内容。
附录3: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腧穴的主治是第三站的一种主要题型,而这部分的背诵难度最大,所以有必要掌握其中的规律。
80常用腧穴定位
常用腧穴1、尺泽: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2、孔最: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 7 寸,尺泽与太渊连线上;3、列缺: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 1.5 寸,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 4、鱼际:在手外侧,第一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5、少商:在手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 0.1 寸;6、商阳:在手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 0.1 寸;7、合谷:在手背,第 1、2 掌骨间,当第 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8、手三里:在前臂,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 2 寸;9、曲池:在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10、肩髃:在三角肌区,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11、迎香: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12、地仓:在面部,口角旁开 0.4 寸;13、下关: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14、头维:在头部,当额角发际直上 0.5 寸,头正中线旁开 4.5 寸;15、天枢:在腹部,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 2 寸;16、梁丘:在股前区,髌底上 2 寸,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17、犊鼻:在膝前区,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中;18、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穴下 3 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19、条口:在小腿外侧,犊鼻下 8 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20、丰隆: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 8 寸,胫骨前肌外缘,条口旁开 1 寸;21、内庭:在足背,第 2、3 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22、公孙:在跖区,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23、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 3 寸,胫骨内侧缘后际;24、地机: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 3 寸,胫骨内侧缘后际;25、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踝下缘与胫骨内缘之间的凹陷中;39、次髎:在骶区,正对第 2 骶后孔中;40、委中: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41、秩边:在骶区,平第 4 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 3 寸;42、承山:在小腿后区,腓肠肌两肌腹与肌腱交角处; 26、 27、 28、 29、 30、 31、 32、33、34、35、36、37、 38、 血海 通里 神门 后溪 天宗 听宫 攒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 2 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在前臂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 1 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处; 在手内侧,第 5 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在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 在面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突之间的凹陷中; 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 在颈后区, 在脊柱区, 在脊柱区, 在脊柱区, 在脊柱区, 1/3 与下 2/3 交点凹陷中; 斜方肌外缘凹陷中,后发际正中旁开 3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7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12 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第 第 第 第 大肠俞:在脊柱区,第 1.3 寸; 1.5 寸; 1.5 寸; 1.5 寸; 1.5 寸;43、昆仑:在踝区,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44、申脉:在踝区,外踝尖直下,外踝下缘与跟骨之间凹陷中;45、至阴:在足趾,小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 0.1 寸;46、涌泉: 在足底, 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 (约当足底第 2、3 趾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 1/3 与后 2/3 交点凹陷中) ; 47、太溪: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48、照海:在踝区,内踝尖下 1 寸,内踝下缘边际凹陷中;49、内关: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 2 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50、大陵: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51、中冲:在手指,中指末端最高点;52、外关: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 3 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53、支沟:在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 3 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54、翳风: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55、风池:在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56、肩井:在肩胛区,第 7 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57、环跳:在臀部,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 1/3 与内 2/3 交点处; 58、阳陵泉:在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59、悬钟: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 3 寸,腓骨前缘;60、行间:在足背,第 1、 2 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61、太冲:在足背,第 1、2 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62、期门:在胸部,第 6 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 4 寸;63、腰阳关:在脊柱区,第 4 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64、命门:在脊柱区,第 2 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68、水沟:在面部,人中沟的上 1/3 与下 2/3 交界点处;69、印堂:在头部,两眉毛内侧端中间的凹陷中;75、膻中:在胸部,平第4 肋间隙,前正中线上; 76、四神聪:在头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 1 寸,共 4 穴; 77、太阳:在头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78、定喘:在脊柱区,平第 7 颈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 0.5 寸;79、夹脊:在脊柱区,第 1胸椎至第 5腰椎棘突下两侧, 后正中线旁开 0.5 寸,一侧 17穴;80、十宣:在手指,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 0.1寸,左右共 10 穴; 65、大椎 66、百会 67、神庭 在脊柱区,第7 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 寸; 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0.5 寸; 70、中极 71、关元 72、气海 在下腹部,脐中下 在下腹部,脐中下 在下腹部,脐中下 在脐区,脐中央; 在上腹部,脐中上 4 寸,前正中线上;3 寸,前正中线上;4 寸,前正中线上;。
针灸八十穴位主治速记法
58、阳陵泉:肝胆犯胃,膝下惊风
59、悬钟:颈下胸呆风医学教育网
十三、足厥阴肝经
60、行间:肝经风热头目病,妇科经带泌尿证,外加胸肋阴中痛
61、太冲:肝经郁热肝胃病,妇科经带泌尿证,外加下肢足肿痛
62、期门:肝胃奔乳
十四、督脉
63、腰阳关:男科妇科在腰下
64、命门:腰下妇科,男性痛泻
头维---额角发际直上0.5寸
梁门---脐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天枢---脐旁2寸
梁丘---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条口---上巨墟下2寸
丰隆---外踝高点上8寸,条口穴外1寸
内庭---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
厉兑---第二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
74、膻中:气机不畅胸乳病
75、四神聪:神志病,目疾
76、印堂:头晕鼻衄神志病,产后血晕子惊风
77、定喘:哮喘咳嗽肩落枕
78、太阳:头痛,目疾,面瘫
79、夹脊:上胸部:心胸上。下胸部:胃肠。腰部:腰腹,下
80、十宣:昏癫高手
手太阴肺经
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孔最---尽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25、阴陵泉:脾不运化水膝
26、血海:妇科、血热性皮肤病
五、手小阴心经
27、通里:心舌暴腕
28、神门:心神高胸
六、手太阳小肠经
29、后溪:头腰手肘,耳目狂疟
30、天宗:肩胛背气喘
31、听宫:耳疾齿痛
七、足太阳膀胱经
32、攒竹:头眉眼呃逆
33、天柱:后头鼻狂热
34、肺俞:肺疾,骨盗汗
35、膈俞:膈上瘾,盗血
80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
悬钟
外踝尖上3寸、
腓骨前缘
1髓海不足证(痴呆、中风)
2颈项强痛3胸胁满痛
4下肢痿痹
直刺0.5-0.8寸
行间
足背,
当第1、2趾间趾蹼上方纹头处
1肝经风热所致头目病(中风,癫痫,
头痛,目眩,目赤痛,青盲,口 )
2妇科经带病3阴中痛,疝气
4泌尿系统(遗尿,癃闭,五淋)
5胸胁满痛
直刺0.5~0.8寸
2男科病证(遗精、阳痿)
3腰骶痛、下肢痿痹
向上斜刺0.5-1寸,
多用灸法
命门
后正中线上,
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1腰脊强痛、下肢痿痹
2男科(泄泻。遗精、阳萎)
3妇科
4小腹冷痛、腹泻
向上斜刺0.5-1寸,
多用灸法
大椎
后正中线上,
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1外感病证(热病、疟疾、感冒)
2骨蒸潮热
3神志病
4项强、脊痛
1昏迷
2癫痫
3高热、咽喉肿痛
4手指麻木
直刺0.1-0.2寸,
或点刺出血
向上斜刺0.5-0.8寸
鱼际
第1掌骨中点桡侧,
赤折肉际处
1肺系热性病(失音)
2小儿疳积
直刺0.5~0.8寸
小儿疳积用割治法
少商
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1肺系实热证(咽喉、鼻、高热)
2昏迷、癫狂
浅刺0.1寸
或点刺出血
商阳
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1五官疾患(齿痛、咽喉肿痛)
2急证(热病、昏迷)
浅刺0.1寸
直刺0.5-0.8寸
常用灸法、外敷
太溪
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中
常用穴位定位及主治
经典66个穴位定位及主治一、手太阴肺经1.鱼际(Yújì)荥穴【定位】第1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主治】①咳嗽,咳血;②咽干,咽喉肿痛,失音;③小儿疳积2.太渊(Tàiyuān)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定位】在掌后腕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主治】①咳嗽,气喘;②无脉症;③腕臂痛。
3.列缺(Lìeqūe)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疾患4.尺泽(Chizé)合穴【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等肺疾;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
少商:简便定位: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或侧掌,微握掌,拇指上翘,手拇指爪甲桡侧缘和基底部各作一线,相交处取穴。
功效:清肺利咽,开窍醒神。
主治病证:咽喉肿痛、咳嗽、气喘、鼻衄;发热、中暑呕吐、心下满;中风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手指麻木。
二、手阳明大肠经5.合谷(Hégǔ,)原穴【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又名虎口。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②诸痛症;③热病,无汗,多汗;④经闭,滞产。
6.曲池(Qūchí)合穴【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②热病,高血压,癫狂;③腹痛,吐泻;④五官疼痛;⑤瘾疹,湿疹,瘰疬7.肩髃(Jiānyú)【定位】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
臂外展或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人体的穴位图及功能主治
人体的穴位图及功能主治穴位图人体的穴位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们是人体上特定位置的一些敏感点,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缓解疾病症状。
下面是一张常用的人体穴位图,图中标示了一些常用的穴位和它们对应的功能主治。
头部穴位•百会穴(Bai Hui):位于头顶正中线的后发际正中点,可以提神醒脑、舒缓头痛、眩晕等症状。
•印堂穴(Yin Tang):位于两眉间的凹陷处,可以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失眠等问题。
面部穴位•迎香穴(Ying Xiang):位于鼻翼两侧的凹陷处,可以缓解鼻塞、鼻窦炎等鼻部问题。
•四白穴(Si Bai):位于面部侧线与头骨上缘的交点,可以缓解面部疼痛、痤疮等问题。
上肢穴位•曲池穴(Qu Chi):位于肘横纹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可以缓解手臂疼痛、肩周炎等问题。
•内关穴(Nei Guan):位于手腕横纹与掌横纹之间的凹陷处,可以调节心脏功能、缓解心悸、胸闷等症状。
躯干穴位•涌泉穴(Yong Quan):位于足底正中线最后一个趾骨之下的凹陷处,可以帮助入眠、缓解焦虑等。
•气海穴(Qi Hai):位于脐中下方1.5寸,可以缓解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
下肢穴位•足三里穴(Zu San Li):位于小腿前外侧突起边缘,可以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功能等。
•太冲穴(Tai Chong):位于足背第一、二蹠骨之间的凹陷处,可以缓解失眠、焦虑等问题。
穴位的功能主治•百会穴:调节神经系统、改善记忆力、缓解头痛、头晕等。
•印堂穴:平衡心情、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头痛、眩晕、失眠等。
•迎香穴:通鼻窦、缓解鼻塞、鼻炎、鼻窦炎等问题。
•四白穴:缓解面部疼痛、口腔溃疡、痤疮等。
•曲池穴:缓解手臂疼痛、肩周炎、关节疼痛等。
•内关穴:调节心脏功能、缓解心悸、胸闷等症状。
•涌泉穴:帮助入睡、缓解焦虑、失眠、健脑。
•气海穴:缓解消化不良、腹泻、胃胀等问题。
•足三里穴:增强免疫力、改善消化功能、缓解疲劳等。
•太冲穴:缓解失眠、焦虑、月经不调等。
人体经络穴位使用图解大全
人体经络穴位使用图解大全人体经络穴位使用图解大全一、穴位:脾经(脾土)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 100,300 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二、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 200,400次。
?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 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图解:三、穴位:肾经(肾水)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 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四、穴位:肝经(肝木)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 100,200 次。
?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 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图解:五、穴位:心经(心火)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 100,200 次。
?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 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
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
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
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常见病穴位按摩 :1.扁桃腺疼痛指压“合谷”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对于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
“合谷”是将拇指和食指张成 45 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
2.治疗便秘的穴位与指压法先卧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在第 4、5 腰椎中间向左右二指幅处强压到稍有疼痛感。
80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带图)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80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穴位定位主治操作图解尺泽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1肺系实热证2肘臂挛痛3急证(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孔最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1肺系病证2肘臂挛痛。
直刺0.5~l寸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纺上1.5寸1肺系病证2头项部疾患(头、牙、项部、口眼)向上斜刺0.5-0.8寸鱼际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折肉际处1肺系热性病(失音)2小儿疳积直刺0.5~0.8寸小儿疳积用割治法少商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1肺系实热证(咽喉、鼻、高热)2昏迷、癫狂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商阳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1五官疾患(齿痛、咽喉肿痛)2急证(热病、昏迷)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合谷手背第1、2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1头面五官诸疾2外感3热病(无汗或有汗)4妇产科病(经闭、滞产)直刺0.5-1.0寸半握拳孕妇不宜手三里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1上肢病证2腹痛、腹泻3齿痛,颊肿直刺0.8-1.2寸曲池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1上肢病证2热病3高血压4癫狂5肠胃病5五官热性病6皮肤外科(瘾疹,湿疹,瘰疬)直刺0.5-1.0寸肩髃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肉上部中央,上臂平举肩峰前下方凹陷处1上肢病证2瘾疹直刺0.8-1.5寸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鼻唇沟中1局部病证(鼻塞,鼻衄,口歪)2胆道蛔虫症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寸地仓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局部病证(口角歪斜,流涎、三叉神经)刺或平刺0.8寸,可向颊车穴透刺下关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颧弓与下颌切迹形成的凹陷中,闭口取穴1面口病2耳部疾病直刺0.5-1.0寸,留针时不可张口头维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头目病(头痛,目眩,目痛)平刺0.5-1.0寸天枢脐中旁开2寸1胃肠病2妇科病直刺1.0-1.5寸孕妇不可灸梁丘屈膝,在客前上棘与髌骨上缘连线上,髌骨上缘上2寸1急性胃病2下肢病3乳疾(乳痈、乳痛)直刺 1.0-1.2寸犊鼻屈膝,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中下肢病向后内斜刺0.5-1.0寸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棘外1横指处1胃肠病2下肢痿痹3神志病(癫狂)4外科病(乳痈肠痈)5虚劳(保健要穴)直刺1.0-2.0寸保健温灸条口在犊鼻下8寸上巨虚穴下2寸1下肢痿痹,转筋2肩臂痛3脘腹疼痛直刺 1.0-1.5寸丰隆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中指)1头痛、眩晕2癫狂3痰饮病4肠胃病(腹胀,便秘)5下肢痿痹直刺1.0-1.5寸内庭足背第2、3趾间横纹端1五官热性病2热病3肠胃病4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直刺或斜刺0.5-0.8寸公孙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1脾胃肠腑病2神志病(心烦失眠,发狂)3冲脉病(奔豚气)直刺0.6~1.2寸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1脾胃虚弱诸证2妇产科病3泌尿系统病4心病(心悸、失眠、高血压)4下肢痿痹5阴虚诸证直刺1.0-1.5寸孕妇禁针地机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1妇科病2脾胃病3脾不运化水湿病(小便不利、水肿)直刺1.0-2.0寸阴陵泉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1脾不运化水湿病(腹胀、腹泻、小便不利、水肿)2膝痛直刺1.0-2.0寸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骨内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1妇科病2血热性皮肤病(湿疹、瘾疹、丹毒)直刺1.0-1.5寸通里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1心病(心悸、怔忡)2舌强不语,暴喑3腕臂痛直刺0.3-0.5寸不可深刺留针不可屈腕神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1心与神志病2高血压3胸胁痛直刺0.3-0.5寸后溪微握拳,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1腰以上筋骨痛证(头项强痛、腰背痛、肘臂及手指挛痛)2耳聋、目赤3癫狂4疟疾直刺0.5-1.0寸治手指挛痛可透刺合谷穴天宗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1局部病证(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2气喘直刺或斜刺0.5-1.0寸遇阻不可强刺听宫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张口呈凹陷处1耳聋,耳鸣,聤耳2齿痛直刺1.0-1.5寸留针须张口攒竹眉头凹陷中,约在目内眦直上1目部疾病2头痛、眉棱骨痛3呃逆向眉中或眼眶平刺或斜刺0.5~0.8寸。
(完整版)80个针灸最常用穴位定位及主治讲解
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1、手太阴肺经(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2、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3、足阳明胃经(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4、足太阴脾经(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5、手少阴心经(通里、神门)6、手太阳小肠经(后溪、天宗、听宫)7、足太阳膀胱经(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8、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9、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大陵、中冲)10、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支沟、翳风)11、足少阳胆经(肩井、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12、足厥阴肝经(行间、太冲、期门)13、督脉(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14、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15、经外奇穴(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附录1:常用的取穴体表标志脊柱椎体定位时常用的几个标志:1、第7颈椎棘突:头俯下时,平肩处可摸到的显著突起。
(对应“大椎”)2、肩胛冈的内侧端:平第3胸椎棘突。
(对应“肺俞”)3、肩胛骨的下角:对第7肋或平第7肋间隙。
(对应“膈俞”)4、髂嵴:位于皮下,其最高点约平第4腰椎棘突。
(对应“大肠俞”、“腰阳关”)5、髂后上棘:在皮下脂肪较多的人身上,为一皮肤凹陷,瘦的人则为一骨性突起,此棘平对第2骶椎棘突。
((对应“次髎”)6、胸骨角:为胸骨柄与体交界处,略为隆起,其两侧接第2肋软骨,可依次查找其他肋和肋间隙。
胸骨角相当于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
(对应“膻中”)附录2:十四经脉的主治规律下面的图表是十四经脉主治规律列表,每一条经脉的功能和它的气血阴阳以及循行、脏腑等都是密切相关联的,这个表可以和具体的穴位功能来对应着比较和记忆,这样效果最好。
后面分经脉介绍穴位时还会再有所提及。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规律同样也是笔试的考试内容。
附录3: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腧穴的主治是第三站的一种主要题型,而这部分的背诵难度最大,所以有必要掌握其中的规律。
中医80个穴位定位与主治【速记歌诀】
中医80个穴位定位与主治【速记歌诀】一、手太阴肺经穴【5个】: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1、尺泽【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咳喘咽痛咯血肺,中暑吐泻儿惊风,肘臂挛痛局部病。
2、孔最【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①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肘臂挛痛。
咳喘咽痛咯血肺,肘臂挛痛局部病。
3、列缺【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咳喘咽痛肺系病,头项齿痛口眼歪4、鱼际【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②小儿疳积。
咳血咽痛肺失音,小儿疳积为第一5、少商【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鼻衄、高热等肺系实热证;②昏迷、癫狂。
肺系实热热痛衄,昏迷癫狂少商寻二、手阳明大肠经穴【6个】: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1、商阳【定位】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热病、昏迷。
齿痛咽痛五官病,昏迷热病商阳寻。
2、合谷【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法:以一手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③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头目口齿鼻耳官,经闭滞产外感热3、手三里【定位】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主治】①手臂无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②腹痛,腹泻;③齿痛,颊肿。
上肢不遂臂无力,齿痛颊肿腹痛泻4、曲池【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完整)80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推荐文档
直刺或斜刺0.5-1.0寸
遇阻不可强刺
听宫
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
张口呈凹陷处
1耳聋,耳鸣,聤耳
2齿痛
直刺1.0-1.5寸 留针须张口
攒竹
眉头凹陷中, 约在目内眦直上
1目部疾病
2头痛、眉棱骨痛
3呃逆
向眉中或眼眶平刺 或斜刺0.5~0.8寸。 禁灸
天柱
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 旁开1.3寸 斜方肌外侧凹陷中
平刺0.5-1.0寸
天枢
脐中旁开2寸
1胃肠病
2妇科病
直刺1.0-1.5寸 孕妇不可灸
梁丘
屈膝, 在客前上棘与髌骨上缘 连线上, 髌骨上缘上2寸
1急性胃病
2下肢病
3乳疾(乳痈、乳痛)
直刺1.0-1.2寸
犊鼻
屈膝, 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下肢病
向后内斜刺0.5-1.0寸
足三里
犊鼻穴下3寸, 胫骨前棘外1横指处
向上斜刺0.5-0.8寸
鱼际
第1掌骨中点桡侧,
赤折肉际处
1肺系热性病(失音)
2小儿疳积
直刺0.5~0.8寸
小儿疳积用割治法
少商
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
0.1寸
1肺系实热证(咽喉、鼻、高热)
2昏迷、癫狂
浅刺0.1寸 或点刺出血
商阳
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
0.1寸
1五官疾患(齿痛、咽喉肿痛)
2急证(热病、昏迷)
浅刺0.1寸 或点刺出血
4癫狂5肠胃病
5五官热性病
6皮肤外科(瘾疹,湿疹,瘰疬)
直刺0.5-1.0寸
肩髃
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 间; 三角肌肉上部中央, 上臂平举肩峰前下方凹 陷处
80个常用针灸穴位汇总
4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直刺或斜刺0.5-0.8寸
公孙
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赤白肉际处
1脾胃肠腑病
2神志病(心烦失眠,发狂)
3冲脉病(奔豚气)
直刺0.6~1.2寸
三阴交
内踝尖上3寸,
胫骨内侧面后缘
1脾胃虚弱诸证
2妇产科病3泌尿系统病
4心病(心悸、失眠、高血压)
4下肢痿痹
5阴虚诸证
直刺1.0-1.5寸
浅刺0.1寸,
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外关
腕背横纹上2寸,
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1热病2头面五官病
3瘰疬4胁肋痛
5上肢痿痹不遂
直刺0.5-1寸
支沟
腕背横纹上3寸,
尺骨与桡骨之间
1便秘
2耳鸣,耳聋3暴喑
4瘰疬5胁肋痛人卫医学考试网
6热病
直刺0.5-1寸
翳风
乳突前下方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1耳疾(耳鸣、耳聋)
2面口证(口眼歪斜、面风、牙关紧闭、颊肿)
(头项强痛、腰背痛、肘臂及手指挛痛)
2耳聋、目赤
3癫狂
4疟疾
直刺0.5-1.0寸
治手指挛痛可透刺合谷穴
天宗
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
约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
1局部病证(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
2气喘
直刺或斜刺0.5-1.0寸
遇阻不可强刺
听宫
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
张口呈凹陷处
1耳聋,耳鸣,聤耳
直刺0.5-1寸
大肠俞
第4腰椎棘突下
旁开1.5寸
1腰腿痛
2胃肠病证
直刺0.8~1.2寸
次髎
在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第2骶后孔中
完整版)80个针灸最常用穴位定位及主治讲解
完整版)80个针灸最常用穴位定位及主治讲解水肿、乳房病、肌肉病肺病、咳嗽、哮喘、胸痛、气喘心脏病、胸痛、失眠、抑郁症心脏病、胸痛、失眠、抑郁症三焦病、头痛、目痛、耳病、喉病大肠病、便秘、腹泻、腹痛、肠痉挛头痛、颈项痛、耳病、目病头痛、牙痛、耳病、喉病、目病本经特点肝病、月经病、阴虚病、脚气病心脏病、胸痛、呕吐、腹泻、消化不良肝病、月经病、胸胁痛、腹痛、脚气病肾病、遗尿、尿频、遗精、阳痿、不育三经相同膝痛、下肢痛、足部病、泌尿病、遗尿胃病、呕吐、腹泻、消化不良、便秘胆病、黄疸、胸胁痛、目病、头痛膀胱病、尿频、尿急、尿不尽、遗尿、遗精、阳痿、不育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掌握常用针灸穴位是针灸研究的基础,以下是常用的十四个经脉和经外奇穴的穴位。
手太阴肺经包括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手阳明大肠经包括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足阳明胃经包括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足太阴脾经包括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手少阴心经包括通里、神门;手太阳小肠经包括后溪、天宗、听宫;足太阳膀胱经包括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足少阴肾经包括涌泉、太溪、照海;手厥阴心包经包括内关、大陵、中冲;手少阳三焦经包括外关、支沟、翳风;足少阳胆经包括肩井、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足厥阴肝经包括行间、太冲、期门;督脉包括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任脉包括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经外奇穴包括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穴位,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取穴体表标志。
例如,第7颈椎棘突是大椎的对应穴位,肩胛冈的内侧端是肺俞的对应穴位,肩胛骨的下角是膈俞的对应穴位,髂嵴是大肠俞和腰阳关的对应穴位,髂后上棘是次髎的对应穴位,胸骨角是膻中的对应穴位。
最后,需要了解十四经脉的主治规律。
人体全部穴位分寸定位助记歌诀
人体全部穴位分寸定位助记歌诀此是根据古本中医人体腧穴分寸歌诀改编的,原歌诀中有个别穴位的定位不准,现一一根据国标改正,大家可以放心记诵,为了押韵上口,有得穴位定位还不太精确,大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穴,一、督脉穴位分寸歌(28穴)尾骨尖端是长强,二一椎下腰俞藏。
十六阳关十四命,十三悬枢细推详。
十一椎寻脊中穴,十椎中枢穴需量。
第九椎是筋缩穴,七椎之下即至阳。
六灵五神三身柱,一椎之下陶道当。
一椎之上大椎穴,入发五分哑门行。
风府哑上五分取,脑户府上寸半量。
强间后顶两个穴,相距俱做寸五量。
百会颅顶中央取,向前寸半前顶张。
顖会百前三寸是,上星入发一寸量。
神庭入发五分处,素髎乃在鼻尖上。
水沟鼻下唇上纪,兑端上唇正中央。
龈交门齿微上取,二十八穴已章详。
二、任脉穴位分寸歌(24穴)任脉会阴两阴间,曲骨耻骨之上缘。
中极脐下四寸取,脐下三寸是关元。
石门脐下二寸是,气海乃在寸半间。
阴交脐下一寸是,脐窝中央神阙传。
脐上上行各一寸,水分下脘建里参。
中脘上脘与巨阙,气穴行至鸠尾边。
中庭膻中下寸六,膻中位在两乳间。
玉堂紫宫华盖穴,上行俱做寸六看。
璇玑华盖上一寸,天突胸骨上凹探。
廉泉喉头节上陷,承浆唇下窝中间。
三、手太阴肺经穴位分寸歌(11穴)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穴起于中府,华盖平去六寸处。
云门璇玑旁六寸,锁骨之下外端处。
天府腋下三寸取,侠白泽上五寸渚。
尺泽肘中横纹是,孔最腕上七寸属。
列缺食指交叉尽,经渠腕后五分处。
太渊腕后横纹头,鱼际红白肉界处。
少商大指甲根旁,喉痛刺之可除苦。
四、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分寸歌(20穴)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商阳食指内侧端,二间寻来本节前。
三间节后陷中取,河谷虎口歧骨间。
阳溪腕上两筋陷,偏历溪上三寸端。
温溜偏历上二寸,溜上一寸下廉堪。
再上一寸上廉穴,池下二寸三里辩。
曲池曲肘纹头陷,池上一寸肘髎探。
池上三寸手五里,臂臑池上七寸观。
肩髃最好举手取,前后凹陷穴在前。
巨骨肩锁两端间,天鼎扶突下寸端。
十四经脉361个穴位的详细定位(最新版)
十四经脉361个穴位的详细定位(最新版)一、手太阴肺经穴位定位手太阴肺经穴,归属于手太阴肺经的腧穴,共11个穴位。
主治咳、喘、咳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胸到拇指为肺经,手臂内侧属阴经;呼吸免疫掌控中,缺水敏感鼻不通;体热出汗背有痘,干燥痰多下咽痛;感冒发冷体内空。
1.中府:在胸外侧部,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
《针灸甲乙经》:云门下一寸,乳上三肋间陷者中,动脉应手,仰而取之。
2.云门:在胸外侧部,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针灸甲乙经》:在巨骨下,气户两傍各二寸陷者中,动脉应手。
3.天府: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
《针灸甲乙经》:在腋下三寸,臂臑内廉动脉中。
4.侠白: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
《针灸甲乙经》:在天府下,去肘五寸。
5.尺泽: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在肘中横纹上动脉。
6.孔最: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针灸甲乙经》:去腕七寸。
7.列缺: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简便取穴: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针灸甲乙经》:去腕上一寸五分。
8.经渠: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
《针灸甲乙经》:寸口陷者中。
9.太渊: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针灸甲乙经》:掌后陷者中。
10.鱼际:在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针灸甲乙经》: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
11.少商: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针灸甲乙经》: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二、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定位手阳明大肠经穴,归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腧穴。
主治:头面五官疾患、咽喉病、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等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80个针灸最常用穴位定位及主治
经常使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把持技能之勘阻及广创作1、手太阴肺经(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2、手阳明年夜肠经(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3、足阳明胃经(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4、足太阴脾经(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5、手少阴心经(通里、神门)6、手太阳小肠经(后溪、天宗、听宫)7、足太阳膀胱经(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年夜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8、足少阴肾经(涌泉、太溪、照海)9、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年夜陵、中冲)10、手少阳三焦经(外关、支沟、翳风)11、足少阳胆经(肩井、风池、环跳、阳陵泉、悬钟)12、足厥阴肝经(行间、太冲、期门)13、督脉(腰阳关、命门、年夜椎、百会、神庭、水沟)14、任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15、经外奇穴(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附录1:经常使用的取穴体表标识表记标帜脊柱椎体定位时经常使用的几个标识表记标帜:1、第7颈椎棘突:头俯下时, 平肩处可摸到的显著突起.(对应“年夜椎”)2、肩胛冈的内侧端:平第3胸椎棘突.(对应“肺俞”)3、肩胛骨的下角:对第7肋或平第7肋间隙.(对应“膈俞”)4、髂嵴:位于皮下, 其最高点约平第4腰椎棘突.(对应“年夜肠俞”、“腰阳关”)5、髂后上棘:在皮下脂肪较多的人身上, 为一皮肤凹陷, 瘦的人则为一骨性突起, 此棘平对第2骶椎棘突.((对应“次髎”)6、胸骨角:为胸骨柄与体交界处, 略为隆起, 其两侧接第2肋软骨, 可依次查找其他肋和肋间隙.胸骨角相当于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对应“膻中”)附录2:十四经脉的主治规律下面的图表是十四经脉主治规律列表, 每一条经脉的功能和它的气血阴阳以及循行、脏腑等都是密切相关联的, 这个表可以和具体的穴位功能来对应着比力和记忆, 这样效果最好.后面分经脉介绍穴位时还会再有所提及.同时, 需要说明的是, 这些规律同样也是口试的考试内容.眼病附录3: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腧穴的主治是第三站的一种主要题型, 而这部份的背诵难度最年夜, 所以有需要掌握其中的规律.腧穴的治疗规律依照传统的描述是“经络所通,腧穴所在,脏腑所属,主治所及.”“经络所通”是指穴位主治会涉及到所在经脉循行的分歧部位, 也就是归经作用;“腧穴所在”是指其能治疗穴位所在位置附近的病症, 也就是局部作用;“脏腑所属”是指穴位治疗所在经脉对应的脏腑的病症, 比如肺经的穴位治疗肺系病症, 也就是脏腑作用.从这几方面入手, 再看一个穴位的主治, 或许就不是那么纷乱无序了.腧穴的主治规律基本可以被下面五点涵盖.这里要注意实践技能考试和口试的区别:实践考试基本回答出前3项的部份就可以拿到主要分数, 而口试主要考的是第5项的穴位的特异性或特点性作用.1、本经腧穴均能治疗本经及所属脏腑病症;2、内外经腧穴能治疗互为内外两经病症;3、局部经穴均能主治局部和邻近病痛;4、四肢上的经穴不单能治局部疾患, 甚至具有全身性调节作用;5、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 还有些腧穴具有相对特异性作用.附录4:针刺的体位体位是实际入手演示时可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 相比较力简单, 只是体位的名称头脑里要有个印象, 能在需要的时候表达出这种标准的体位名称就好.1、仰卧位:前身部-头面, 颈部, 胸腹, 四肢2、侧卧位:侧身部-侧头, 胁肋, 侧腰, 臀部, 四肢正面3、俯卧位:后身部-头项, 背, 腰, 臀, 下肢背侧4、仰靠坐位:头面, 颈, 胸, 四肢5、侧伏坐位:侧头, 面颊, 耳, 颈侧, 上肢6、俯伏坐位:头顶, 后头, 项, 肩, 背, 上肢经常使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把持技能说明:1、穴位名称后面列出了其所属的特定穴, 目的一, 是帮手理解记忆穴位主治(特定穴在主治上是很有规律的), 应对第三站;目的二, 特定穴是口试中必考的内容, 随手提前复习不吃亏.2、本篇末尾, 依照穴位在身体的部位进行了二次归纳, 这种背诵方法和我们一般的按经脉归属背诵相辅相成.而且在穴位后面做了精简的部位提示, 帮手考生方便直观的背诵年夜纲要求的十四经脉的穴位, 年夜家复习过一遍之后可以进行检验考试.3、建议复习方式:口中读作声(尽量学着用标准的解剖用语来进行定位), 手要同时对着自己的身体做演示, 或者想象考试时的现场, 做同步的模拟.这样调动人觉、视觉、触觉、肢体运动、语言、思维同步练习, 记忆快, 而且记得牢固.1、手太阴肺经本经主治:肺系疾患, 如咳喘、咯血、咽喉痛, 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定位:肘横纹中, 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取法:手掌向上, 微屈肘, 在肘横纹上, 肱二头肌桡侧缘处取穴.主治:肺系实热病;肘臂挛痛;急性吐泻, 中暑, 小儿惊风.定位:在前臂掌面挠侧, 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 腕横纹上7寸.主治: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肘臂挛痛,痔疾.(附:太渊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 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膈)定位:桡骨茎突上方, 腕横纹上 1.5寸, 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 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 指尖下凹陷中是穴.主治:肺系病证;头痛、牙痛、项部强痛、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 赤白肉际处.主治: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等肺系热性病;小儿疳积.定位:在手拇指末节桡侧, 距指甲根角0.1寸.主治:咽喉肿痛、鼻衄、肺系实热证;昏迷、癫狂.2、手阳明年夜肠经本经主治:头面、五官疾患, 热病, 皮肤病, 肠胃病, 神志病, 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定位:在手食指末节桡侧, 距指甲根角旁0.1寸.主治:齿痛、咽喉肿痛五官疾患;热病、昏迷等热证、急证.定位:在手背, 第1、2掌骨间, 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 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 当拇指尖下是穴.主治:头面五官诸疾;发热恶寒等外感;热病无汗或多汗;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定位: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肘横纹下2寸主治:上肢病证;腹痛、腹泻;齿痛, 颊肿.(附:阳溪穴定位:在腕背横纹桡侧, 手拇指向上翘时, 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定位:屈肘, 成直角, 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主治:上肢病证;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等胃肠病;五官热性病;瘾疹, 湿疹, 瘰疬等皮外科疾患.定位:肩峰端下缘, 当肩峰与肱骨年夜结节之间, 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举时, 肩部呈现两个凹陷, 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主治:肩臂挛痛, 上肢不遂等肩、上肢病症;瘾疹.迎香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寸, 当鼻唇沟中.主治:鼻塞, 鼻衄, 口眼歪斜;胆道蛔虫症.3、足阳明胃经本经主治:胃肠病, 头面五官病, 神志病, 皮肤病, 热病, 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地仓定位:口角旁约寸, 上直对瞳孔.主治:口角歪斜、流涎、三叉神经痛等局部病证.下关定位:耳屏前, 下颌骨髁状突前方, 杜口取穴.主治:面口病;耳部疾病.头维定位:当额角发际上0.5寸, 头正中线旁4.5寸.主治:头痛, 目眩, 目痛等头目病.天枢(年夜肠之募穴)定位:脐中旁开2寸.主治:腹痛, 腹胀, 便秘, 泄泻, 痢疾等胃肠疾患;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病.梁丘(郄穴)定位:屈膝, 在年夜腿前面, 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真个连线上, 髌骨外上缘上2寸.主治:急性胃病;膝盖肿痛、下肢不遂等下肢病症;乳痈、乳痛等乳疾.定位:屈膝, 在膝部, 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主治:膝痛, 下肢麻痹, 屈伸晦气, 脚气.定位:犊鼻穴下3寸, 胫骨前棘外1横指.主治:胃肠病;下肢痿痹;癫狂等神志病;乳痈肠痈等外科病;虚劳, 强壮保健穴.定位:在小腿前外侧, 当犊鼻下8寸, 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主治:下肢痿痹, 转筋;肩臂痛;脘腹疼痛.定位:外踝尖上8寸, 条口穴外1寸, 胫骨前嵴外2横指.主治:头痛, 眩晕;癫狂;痰饮病;腹胀, 便秘;下肢痿痹.定位: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主治:齿痛, 咽喉肿痛, 鼻衄五官热性病;热病;吐酸, 泄泻, 痢疾, 便秘等胃肠病;足背肿痛, 跖趾关节痛等局部病症.4、足太阴脾经本经主治:脾胃病, 妇科, 前阴病, 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公孙(络穴, 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定位: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赤白肉际处.主治:脾胃肠腑病;心烦失眠, 发狂等神志病;逆气里急, 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三阴交定位:内踝尖上3寸, 胫骨内正面后缘.主治:脾胃虚弱诸证;妇产科病;泌尿生殖系统病;失眠、多梦、高血压;中风;下肢痿痹;阴虚诸证.地机(郄穴)定位:在小腿内侧, 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 阴陵泉下3寸.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病;腹痛、泄泻等脾胃病;小便晦气、水肿等脾不运化水湿病症.阴陵泉(合穴)定位: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主治:水湿病症, 去湿要穴:腹胀, 腹泻, 水肿, 黄疸, 小便晦气等;膝痛.血海定位:屈膝, 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简便取穴法:患者屈膝, 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 二至五指向上伸直, 拇指约呈45度斜置, 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法仿此.主治:月经病;瘾疹, 湿疹, 丹毒等血热性皮肤病.5、手少阴心经本经主治:心, 胸病;神志病,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通里(络穴)定位:腕横纹上1寸, 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主治:心悸、怔忡等心病;舌强不语, 暴喑;腕臂痛.神门(原穴, 输穴)定位:腕横纹尺侧端, 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主治:心与神志病(心痛、心烦、惊悸、怔忡、不寐、健忘、聪慧、癫狂等);高血压;胸胁痛.6、手太阳小肠经本经主治:头面五官病, 热病, 神志病,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后溪(输穴, 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定位:微握拳, 第5掌指关节前尺侧, 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主治:耳聋, 目赤;癫狂痫;疟疾;头项强痛, 腰背痛、手痛.定位: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 约当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取穴.主治:肩胛痛、肩背部损伤;气喘.定位:耳屏前, 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 张口时呈凹陷处取穴.主治:耳鸣, 耳聋, 聤耳;齿痛.7、足太阳膀胱经本经主治:头面五官病, 项、背、腰、下肢病;神志病,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定位:眉头凹陷中, 约在目内眦直上.主治:眼部疾病;呃逆.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寸, 在项部年夜筋(斜方肌)外缘外缘凹陷中, 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主治:后头痛, 项强, 肩背腰痛痹证;鼻塞;癫狂痫;热病定位:第3胸椎棘突下, 旁开寸.主治:肺疾;冷汗, 骨蒸潮热等阴虚病.膈俞(八会穴之血会)定位:第7胸椎棘突下, 旁开寸.主治:呕吐、呃逆、气喘等上逆证;贫血;瘾疹, 皮肤瘙痒;潮热, 冷汗.胃俞定位:在背部, 当第12胸椎棘突下, 旁开1.5寸.主治: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胃疾.肾俞定位:第2腰椎棘突下, 旁开寸.主治:肾虚病证;泌尿生殖系统病;妇科病年夜肠俞定位:第4腰椎棘突下, 旁开寸.主治:腰腿痛;胃肠病证.次髎定位:第2骶后孔中, 约当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主治:妇科病;小便晦气;遗精阳痿, 疝气;腰骶痛;下肢痿痹.委中(合穴, 膀胱下合穴)定位:腘横纹中点, 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主治:腰背及下肢病证;腹痛, 急性吐泻;小便晦气, 遗尿;丹毒.定位:在臀部, 平第4骶后孔, 骶正中嵴旁开3寸.主治:腰骶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便秘, 痔疾;小便晦气;阴痛.定位:委中与昆仑连线之中点.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处.主治:腿痛拘急, 疼痛;痔疾.定位: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主治:后头痛, 项强, 腰骶痛, 足踝肿痛;癫痫;滞产.定位:外踝直下方凹陷中.主治:头痛, 眩晕;癫狂痫, 失眠等神志病;腰腿酸痛.定位: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寸.主治:胎位不正、滞产;头痛, 目痛;鼻塞, 鼻衄.8、足少阴肾经本经主治:妇科病, 前阴病, 肾脏病及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及咽喉病、舌病.涌泉(井穴)定位:足底前1/3凹陷处.主治:急症及神志病;头痛, 头晕, 目眩, 失眠;咳血、咽喉肿痛、喉痹等肺系病;年夜便难, 小便晦气;奔豚气;足心热.太溪(输穴, 原穴)定位: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中.主治:肾虚证;阴虚性五官病;肺病;腰脊痛, 下肢厥冷;消渴, 小便频数, 便秘;月经不调.照海(八脉交会穴通于阴蹻脉)定位: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主治:失眠, 癫痫等精神、神志病;五官热性病;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科病;小便频数、癃闭等肾脏病.9、手厥阴心包经本经主治:心、心包、胸、胃病, 神志病,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内关(络穴, 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定位:腕横纹上2寸,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疾(心动过速或过缓);胃腑病;中风;失眠、郁证、癫狂等神志病证;眩晕等.年夜陵(原穴, 输穴)定位: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 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痛、心悸、胸胁满痛;胃腑病;惊悸、癫狂、痫证等神志病证;肘臂腕关节挛痛.中冲(井穴)定位: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主治:急症(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10、手少阳三焦经本经主治:头、目上、耳、颊、咽喉病;胸胁病,热病,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外关(络穴, 八脉交会穴于于阳维脉)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 尺骨与桡骨正中间.主治:热病;头面五官病;瘰疬;胁肋痛;上肢痿痹不遂.支沟(经穴)定位:腕背横纹上3寸, 尺骨与桡骨之间.主治:便秘;耳鸣, 耳聋;暴喑;瘰疬;胁肋痛;热病.翳风定位:乳突前下方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 面风, 牙关紧闭, 颊肿;瘰疬.11、足少阳胆经本经主治:肝胆病, 侧头、目、耳、咽喉病, 胸胁病.风池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平风府穴.主治:内风、外风所致的病证;颈项强痛.肩井定位:在肩上, 前直乳中, 当年夜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主治:颈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等局部病症;难产, 乳痈, 乳汁不下等妇产科及乳房疾患;瘰疬.环跳定位:股骨年夜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主治:腰胯疼痛, 下肢痿痹, 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风疹.阳陵泉(合穴;胆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主治:肝胆犯胃病证;膝肿痛, 下肢痿痹及麻木;小儿惊风.悬钟(八会穴之髓会)定位:外踝高点上3寸, 腓骨前缘.主治:髓海缺乏证;颈项强痛, 胸胁满痛, 下肢痿痹.12、足厥阴肝经本经主治:肝、胆、脾、胃病证;妇科、少腹、前阴病证.行间(荥穴)定位:足背, 当第1、2趾间趾蹼上方纹头处.主治:中风, 癫痫, 头痛, 目眩, 目赤痛, 青盲, 口;妇科经带病;阴中痛, 疝气;遗尿, 癃闭, 五淋等;胸胁满痛.太冲(输穴, 原穴)定位:足背, 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主治:中风, 癫狂痫, 小儿惊风, 肝经风热病;妇科经带病;肝胃病;遗尿, 癃闭;下肢痿痹, 足跗肿痛.期门(肝之募穴)定位:乳头直下, 第6肋间隙, 前正中线旁开4寸.主治:呕吐, 吞酸, 呃逆腹胀等肝胃病;奔豚气;乳痈.13、督脉本经主治:神志病, 热病, 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证腰阳关定位:后正中线上, 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妇科病症;男科病证;腰骶痛, 下肢痿痹命门定位:在腰部, 当后正中线上, 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经闭、不孕等妇科病症;男性肾阳缺乏病证(遗尿、尿频、泄泻、遗精、白浊、阳萎、早泄等);腰骶痛, 下肢痿痹;小腹冷痛、腹泻.年夜椎定位:后正中线上, 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热病, 疟疾, 外感病;骨蒸潮热;神志病;项强、脊痛;风疹, 痤疮.百会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主治:神志病;头风, 头痛, 眩晕耳鸣等头面病证;气不固摄所致下陷性病证.神庭定位:前发际正中直上寸.主治:癫狂痫, 失眠, 惊悸;头痛, 目眩, 目翳, 鼻渊鼻衄水沟定位: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主治:急危重证;神志病;面鼻口部病;闪挫腰痛.14、任脉本经主治:腹、脘、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 及相应内脏病.部份腧穴有强壮作用, 或可治疗神志病.中极(膀胱之募穴)定位:前正中线上, 脐下4寸.主治:泌尿系病;男科病;妇科病.关元(小肠之募穴)定位:前正中线上, 脐下3寸.定位:前正中线上, 脐下寸.主治:各类气虚病证;肠腑病;疝气;妇科病证;男科病;泌尿病.强壮穴.定位:脐窝中央.主治:元阳暴脱;肠腑病;水肿, 小便晦气., 八会穴之腑会)定位:前正中线上, 脐上4寸.主治:脾胃病;黄疸;癫狂, 脏躁., 八会穴之气会)定位:前正中线上, 平第4肋间隙主治:咳嗽、气喘、胸闷、噎膈、呃逆等胸中气机不顺畅的病证;乳少、乳痈、乳癖乳部疾患15、经常使用奇穴定位:头顶部, 百会前后左右处1寸, 共4穴.主治:中风, 头痛, 眩晕失眠, 癫痫, 狂乱;目疾.定位:额部, 当两眉头的中间.主治:聪慧, 痫证, 失眠, 健忘;头痛, 眩晕;鼻渊, 鼻衄;小儿急慢惊风;产后血晕、子痫.太阳定位:在颞部, 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 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主治:头痛;目疾;面瘫.定喘定位:在背部, 当第7颈椎棘突下, 旁开寸.主治:哮喘、咳嗽;落枕、肩背痛.夹脊定位: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 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 左右共34穴.主治:心肺、上肢病;胃肠病;腰腹及下肢病.十宣定位:在手十指尖端, 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个穴位.主治:昏迷, 晕厥, 高热, 中暑, 癫痫, 癔病,小儿惊厥.附录6:针灸穴位方便记忆法(按身体局部部位汇总表)1、手部穴位(8个)手太阴肺:少商(拇指桡), 鱼际(1掌骨中)手阳明年夜肠:商阳(食指桡), 合谷(1-2掌骨中)手厥阴心包:中冲(中指尖)年夜陵(腕中-掌长-桡屈)手少阴心:神门(腕-尺屈桡凹)手太阳小肠:后溪(5掌指前尺)2、上肢穴位(9个)手太阴肺:孔最(腕7), 列缺(腕 1.5), 尺泽(肱二桡)手阳明年夜肠:曲池(肘外-肱外-中), 手三里(阳-曲-肘下2)手少阴心:通里(腕上1-尺屈桡凹)手厥阴心包:内关(腕上2-掌长-桡屈)手少阳三焦:外关(腕背上2-尺桡)支沟(腕背上3-尺桡)3、肩、背、颈项穴位(14个)手阳明年夜肠:肩髃(肩峰-肱结-三角肌-前凹陷)手太阳小肠:天宗(岗下窝中-1/3)足少阳胆:肩井(年夜椎-肩峰-连线中), 风池(斜方-胸锁-上凹)足太阳膀胱:肺俞(胸3)、膈俞(胸7)、胃俞(胸12)肾俞(腰2)、年夜肠俞(腰4)次髎(骶2)、秩边(骶4)督脉:命门(腰2)、年夜椎(颈7)、腰阳关(腰4)4、头面穴位(11个)手阳明年夜肠:迎香(翼外0.5-鼻唇沟)足阳明胃:地仓(角外0.4-瞳孔)、头维(额发上0.5)下关(颌突前-闭)手太阳小肠:听宫(颌突后-张口)手少阳三焦:翳风(乳突前下-下颌角)足太阳膀胱:攒竹(眉头凹), 天柱(后发际中旁1.3)督脉:神庭(前发中上0.5), 百会(后发上7), 水沟(上1/3)5、胸、腹穴位(8个)足阳明胃:天枢(脐中旁2)足厥阴肝:期门(乳下肋6)任脉:中极(脐下4)、关元(脐下3), 气海(脐下1.5)、神阙,中脘(脐上4)、膻中(4肋)6、下肢穴位(14)足阳明胃:梁丘(髂前-髌底-上2)犊鼻(髌-髌韧带-外凹)、足三里(犊3横1)条口(犊下8)、丰隆(踝上8)足太阳膀胱:委中(腘中-股二-半腱), 承山(腓肌凹顶)足少阳胆:悬钟(外踝3腓前缘)、阳陵泉(腓小前下), 环跳(股年夜-骶裂-外1/3)足太阴脾:三阴交(内踝3胫内)、阴陵泉(胫内髁下凹)血海(髌内上缘2)、地机(阴陵下3)、7、脚、踝穴位(10个)足阳明胃:内庭(2-3趾缝)足厥阴肝:行间(1-2趾间)、太冲(1-2跖结合部前凹)足太阴脾:公孙(1跖前)足太阳膀胱:至阴(足小趾外), 昆仑(外踝-跟)、申脉(外踝下)足少阴肾:涌泉(底前1/3 ), 太溪(内踝-跟)、照海(内踝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中执技能】常用腧穴【80个】【穴位定位与2006国标一致】一、手太阴肺经穴【5个】: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1、尺泽合穴【2015、2014、2013、2012、2011】【定位】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咳喘咽痛咯血肺,中暑吐泻儿惊风,肘臂挛痛局部病。
2、孔最郗穴【2015、2013、2011】【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连线上。
【主治】①咯血、鼻衄、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肘臂挛痛。
③痔血咳喘咽痛咯血肺,肘臂挛痛痔鼻衄。
3、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2015、2012】【定位】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
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面部疾患。
③手腕痛咳喘咽痛手腕痛,头项齿痛口眼歪。
4、鱼际荥穴【2015、2013】【定位】在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②掌中热;③小儿疳积。
咳血咽痛肺失音,小儿疳积掌中热。
5、少商井穴【2015、2014】【定位】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鼻衄等肺系实热证;②高热、昏迷、癫狂。
③指肿、麻木肺系实热热痛衄,昏迷癫狂指肿麻。
二、手阳明大肠经穴【6个】: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1、商阳井穴【2015、2014、2013、2012】【定位】在手指,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热病、昏迷等热证、急症。
③手指麻木齿痛咽肿手指麻,昏迷热病商阳寻。
2、合谷原穴【2015、2013、2011】【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法:以一手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③热病无汗或多汗;④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⑤上肢疼痛、不遂。
⑥牙拔除术、甲状腺手术等口面五官及颈部手术针麻常用穴。
头目口齿鼻耳官,经闭滞产外感热,上肢疼痛不遂主。
3、手三里【2015、2014、2013、2011】【定位】在前臂,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主治】①肩臂痛麻、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②腹痛,腹泻;③齿痛,颊肿。
上肢不遂肩臂麻,齿痛颊肿腹痛泻。
4、曲池合穴【2015、2014、2012、2011】【定位】在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②热病;③眩晕,癫狂;④腹痛、吐泻等肠胃病证;⑤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⑥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患。
上肢热病眩晕癫,胃肠五官皮外科。
5、肩髃【2015、2014、2011】【定位】在三角肌区,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
简便取穴法:屈臂外展,肩峰外侧缘呈现前后两个凹陷,前下方的凹陷既是本穴。
【主治】①肩臂挛痛、上肢不遂等肩、上肢病证;②瘾疹。
上肢不遂肩臂痛,瘾疹特治肩髃寻。
6、迎香【2015、2014】【定位】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主治】①鼻塞、鼽衄等鼻病;②口歪、面痒等面部病证;③胆道蛔虫症。
口歪面痒鼻塞衄,特治胆道蛔虫症。
三、足阳明胃经【10个】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1、地仓【2014、2012、2011】【定位】在面部,口角旁开0.4寸(指寸)【主治】①口歪、流涎、面痛等面局部病证。
②眼睑瞤动口歪流涎眼睑动。
2、下关【2015、2014】【定位】在面部,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凹陷中。
【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宜闭口取穴。
】【主治】①牙关不利、面痛、齿痛、口眼歪斜等面口病证;②耳聋、耳鸣、聤耳等耳疾。
齿病面痛口眼歪,耳鸣耳聋聤耳疾3、头维【2014】【定位】在头部,当额角发际直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主治】头痛、眩晕、目痛等头目病证。
头痛眩晕与目痛4、天枢大肠募穴【2015、2014、2013、2011】【定位】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①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痛胀秘泻痢疾肠,痛经经乱妇科病5、梁丘郗穴【2015、2013、2012、2011】【定位】屈膝,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
【主治】①膝肿痛、下肢不遂等下肢病证;②急性胃痛;③乳痈、乳痛等乳疾。
下肢不遂膝肿痛,急胃乳痈与乳痛6、犊鼻【定位】在膝前区,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主治】膝痛、屈伸不利、下肢麻痹等下肢、膝关节疾患。
屈伸不利并膝痛,下肢麻痹关节病7、足三里合穴;胃之下合穴【2015、2014、2013、2012】【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主治】①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证;②下肢痿痹;③心悸、眩晕、癫狂等神志病;④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⑤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
胃肠虚劳乳肠痈,癫狂神志下肢痿8、条口【2014、2013、2011】【定位】在小腿外侧,犊鼻下8寸,胫骨前肌外缘,条口旁开1寸。
【主治】①下肢痿痹,转筋;②肩臂痛;③脘腹疼痛。
下肢痿痹与转筋,肩臂疼痛脘腹痛9、丰隆络穴【2015、2014、2012、2011】【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肌外缘,条口旁开1寸。
【主治】①头痛、眩晕、癫狂;②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③下肢痿痹;④腹胀,便秘。
头痛眩晕癫狂痰,腹胀便秘下肢痿10、内庭荥穴【2015、2014】【定位】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鼻衄等五官热性病证;②热病;③吐酸、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胃病证;④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热病鼻咽齿五官,吐酸泻痢便秘肠,跖趾节痛足背痛四、足太阴脾经【考5个】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1、公孙络穴;八脉交会穴,通冲脉【20105、2014、2013、2011】【定位】在跖区,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脾胃肠腑病证;②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病证;③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痛吐泻痢胃肠病,失眠心狂气冲心。
2、三阴交【2015、2013、2012、2011】【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主治】①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证;②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证;③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④心悸,失眠,眩晕;⑤下肢痿痹;⑥阴虚诸证。
⑦湿疹、瘾疹等皮肤疾患。
妇科产科脾胃虚,遗精阳痿遗尿泌,心悸失眠兼眩晕,阴虚诸症下肢痿,湿疹瘾疹皮肤病。
3、地机郗穴【2015、2014、2013、2011】【定位】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主治】①痛经、崩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证;②腹痛、腹泻等脾胃病证;③小便不利、水肿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
④下肢痿痹经乱痛经妇崩漏,腹痛腹泻脾胃病,脾不运水下肢痿。
4、阴陵泉合穴【2015、2013、2011】【定位】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①腹胀、腹泻、水肿、黄疸等脾湿证。
②小便不利、遗尿、尿失禁等泌尿系统疾患;③膝痛、下肢痿痹等下肢病证。
④阴部痛、痛经、带下、遗精等妇科、男科病证。
水肿黄疸腹胀泻,小便不利泌尿病,男妇膝痛下肢痿。
5、血海【2014、2013、2012、2011】【定位】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简便取穴法: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第2~5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是穴。
对侧取法仿此。
【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妇科病证;②瘾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肤病。
③膝股内侧痛。
经乱痛经与经闭,瘾疹湿疹丹毒皮,膝股内侧血海主。
五、手少阴心经穴【2个】通里神门1、通里络穴【2015、2014、2012、2011】【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主治】①心悸、怔忡等心病;②舌强不语,暴喑;③腕臂痛。
暴喑舌强心悸忡,腕臂疼痛局部病2、神门输穴,原穴【2015、2014、2013、2012、2011】【定位】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主治】①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痫等心与神志病证;②胸胁痛。
痛烦惊忘眠呆癫,胸胁疼痛找神门。
六、手太阳小肠经穴【3个】后溪天宗听宫1、后溪输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2015、2013、2011】【定位】在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
【主治】①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②耳聋,目赤;③癫狂痫;④疟疾。
头项腰背指肘臂,耳目疟疾癫狂痫2、天宗【2015】【定位】在肩胛区,肩胛骨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
【主治】①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等局部病证;②乳痈。
③气喘。
肩背损伤肩胛痛,气喘乳痈取天宗。
3、听宫【2015、2014、2013、2012、2011】【定位】在面部,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状突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①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②齿痛。
鸣聋聤耳与齿痛七、足太阳膀胱经【14个】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1、攒竹【2013】【定位】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
【主治】①头痛,眉棱骨痛;②眼睑瞤动、眼睑下垂、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等眼疾;③呃逆。
眉棱头痛目睑病,呃逆治疗效果奇2、天柱【2015、2014、2011】【定位】在颈后区,横平第2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主治】①后头痛、项强、肩背腰痛等痛证;②鼻塞;③癫狂痫;④热病。
后头项强肩背腰,鼻塞热病癫狂痫。
3、肺俞肺之背俞穴【2015、2014、2011】【定位】在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疾;②骨蒸潮热、盗汗等阴虚病证。
③皮肤瘙痒、瘾疹等皮肤病咳喘咯血肺系病,阴虚盗汗骨蒸热,皮痒瘾疹皮肤病。
4、膈俞八会穴之血会【2012】【定位】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主治】①呕吐、呃逆、气喘等上逆之证;②贫血、吐血、便血等血证;③瘾疹,皮肤瘙痒等皮肤病证;④潮热,盗汗。
呕吐呃逆喘吐血,贫血潮热与盗汗,皮痒瘾疹皮肤病。
5、胃俞胃之背俞穴【2014、2013】【定位】在脊柱区,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