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合集下载

2016,中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与展望

2016,中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与展望

2016,中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与展望2016-04-14 10:00来源:前线网-《前线》作者:郭田勇段益瑞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等宏观经济数据,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2015年全年GDP增速自1990年以来首次跌破7%,同时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效果显著,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展现出了新特点。

目前来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旧明显,经济结构转型之路任重道远,推进结构性改革,寻求稳定经济增长和优化经济结构之间的平衡点,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仍将是2016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内外部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改革难度加大受到国内外条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在2016年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大了我国改革的难度。

一是短期内全球经济仍将维持疲软态势。

发达经济体稳步复苏,但基础不牢,政策敏感程度较高,仍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俄罗斯、巴西等国家陷入衰退。

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新兴市场国家汇率普遍深度贬值,股票市场大幅振荡,一些国家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

全球大宗商品多次持续大跌,包括农产品、能源、工业金属在内的商品价格低迷反映了供需面疲弱。

随着美联储加息和美元升值进程加快,全球经济形势将面临更多考验。

二是中国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效率较低,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将更加错综复杂。

2016年,我国经济发展仍将处于阶段更替、结构转换、模式重建、风险释放的关键时期,劳动力不足引发的“刘易斯拐点”现象、投资需求严重不足、政府债务负担过重等问题或将使经济运行呈现低增长、低通胀、高杠杆的局势。

此外,连续45个月的PPI指数持续下降,显示工业制造业领域压力较大。

三是中国资本账户将逐步实现完全开放,资本流动加剧。

加入SDR 货币篮子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阶段性成果,其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

入篮之后意味着中国央行要逐步放开对人民币汇率的管制,让其市场化波动。

短期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在中国经济不景气、美元走强的情况下,大量的国内外游资将会加速离开中国,稍有不慎则会出现金融动荡,给央行货币政策的选择带来极大的难度。

2016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与预测

2016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与预测

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预测现在,我把眼光回到今天,看一看今年中国经济的一些主要方面的变化。

增长的问题中国经济从增长的角度,从今年看未来,一个基本的结论是:有底,但是没有高度。

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很可能就像人们说的,是一个“L”形的发展态势,不会是一个“V”形的发展态势,也不会是一个“U”形的发展态势,也不会是“W”形的发展态势,它就是一个“L”形的发展态势。

它是一个有底部的增长态势,由底要往上走,在未来若干年都不是那么容易。

这个“底”在哪里?就是“十三五”提出来的“6.5%”左右,这是我们党提出来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实现的最基本的速度,也就是说今年也好、明后年也好,中国经济都将在 6.5%这个底线上面来增长。

不会明显跌破6.5%,也不会明显高于6.5%,从趋势上看,从时点上看,会围绕着6.5%小幅度地波动。

6.5%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最基本的目标,换句话说,是我们党和政府对全国人民的一种庄严的承诺,因此,政府网想方设法都要让这个“底”守住。

而中国又是一个相对独特的国家,它的独特性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它有一个很健全的行政组织体系,从中央到村一级,有一个很健全的行政组织体系,这在世界范围之内除了朝鲜都是少有的。

因此,一声令下,能够快速地在全国形成一个巨大的行政推力,这是别的国家所没有的。

如果只有这样一个组织体系可能还不行。

第二,中国是一个政府还掌握着相当要素资源的国家,从土地、银行到矿产,甚至到人——比如说我们中国所有的聪明人、能人,大多数掌握在政府的手上,哪怕是民营企业家都挂上了各种的社会职务,他也纳入到政府的体系里面。

所以,它能够运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运用自身所掌握的要素资源,来实现短期的发展。

这是别的国家所没有的,所以它不会轻易地让GDP增速跌破6.5%这个底部。

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一些政策面上来看,我们同样能够看到中国经济在政策面上还是有一定的控制力。

货币政策方面,虽然利率杠杆的使用是越来越接近天花板,但是在其他货币工具方面的使用还是有很大的空间,降准这是一个还有很大空间的工具,现在18%左右,你降到10%左右的正常水平还有8%,降到15%的安全线,稍微这里要宽松一点,也还有3%,每降1%就可以增加超过1万亿的商业银行的高能货币,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是有货币政策灵活运用的一定的空间。

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

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

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当前,中国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求十分迫切。

这是因为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发生变化,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越来越复杂。

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以适应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1.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当前,我国正在面临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这是指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也就是从过去的量变推动发展,转变为质量和效益并重。

在新常态下,中国必须加强创新,提高产业链水平,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2.资源环境的压力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等进程的加速,我国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

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和过度开发,已经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避免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中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3.国际环境的影响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变数不断增加。

在此背景下,中国要增强国际竞争力,打造优势产业,推动进一步开放,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1.加强创新驱动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

要加强基础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提升科技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力度,推动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2.优化产业结构要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吸引更多优质资金向实体经济领域投资,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3.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节能减排社会,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

推进全民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普及,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4.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国要深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发展开放型经济,创造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全国2016年10月自考03349政府经济管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6年10月自考03349政府经济管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府经济管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34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政府经济管理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功能是(C)A、组织B、计划C、决策D、控制2、市场不能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因为市场的首要目标是(B)A、追求效益B、追求效率C、追求效果D、追求效能3、研究政府经济职能的基本依据是政府经济(C)A、管理方式B、管理制度C、管理功能D、管理范围4、对一国的发展前景产生深远影响的是(C)A、社会文化发展战略B、社会经济发展战略C、经济社会发展战略D、政治社会发展战略5、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求实现(B)A、生产的发展B、经济的发展C、社会的发展D、财富的增长6、宏观经济管理的依据是宏观经济(D)A、管理方法B、管理手段C、管理思想D、管理目标7、外商投资大量进入我国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的GNP明显(A)A、小于GDPB、等于GDPC、小于NNPD、大于GDP8、政府通过降低税收、增加支出来调控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是(C)A、紧缩性货币政策B、紧缩性财政政策C、扩张性财政政策D、扩张性货币政策9、根据2003年国家统计局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划分标准,下列行业中属于第一产业的是(C)A、燃气生产和供应业B、通讯设备制造业C、林业D、软件业10、工业化中期这一发展阶段对应着工业结构的演进阶段是(B)A、轻型结构阶段B、重化工业阶段C、轻化工业阶段D、高技术化阶段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区域”特征的是(D)A、空间性与可度量性B、层次性与开放性C、同质性与不重叠性D、异质性与重叠性12、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式从合作的主体划分,可以是(C)A、人才合作B、信息合作C、民间合作D、经营合作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出口退税原则的是(C)A、未征不退B、征多少、退多少C、未征先退D、彻底退税【解析】我国出口退税实行“征多少,退多少”、“未征不退”和“彻底退税”的原则。

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报告与预测

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报告与预测

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一、2016年中国经济预测预计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6.6%至6.8%,主要考虑是:第一,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在加快,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

第二,全球贸易低速增长,外部需求疲弱态势仍将持续;国投资基数已经十分巨大,投资增速将回归常态;消费总体仍将保持平稳。

第三,国将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力度,将加强稳健货币政策实施的灵活性和前瞻性。

总之,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在新常态下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业保持基本稳定,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

二、把“稳增长、增效益”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积极扩大国需求。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和通货紧缩压力持续。

在此形势下,2016年加大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十分必要。

应把“稳增长、增效益”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加强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需求方面的直接作用;适当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基建投资方面的先导作用和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适度扩大财政赤字规模;加快构建新的地方税体系,适度扩方财政税源;做好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工作,认真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1、财政收入增速创新低,积极财政政策面临新挑战。

2015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速继续下降。

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并非是一种短期、暂时的现象,而是同我国经济进入转型阶段有密切的关系。

在历经30多年的长足发展后,当前我国的资源、环境、生态对发展的约束性空前加大,以往粗放式发展模式不可持续,转变发展方式成为必然。

而中国庞大而复杂的经济要实现转型必然付出巨大的转型成本,财政收入增长受到较大影响是难以避免的。

在当前国外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客观上对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迫切性进一步加强。

财政收入增速显著下降,意味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难度在增加,因此积极财政政策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2、把“稳增长、增效益”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加强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需求方面的直接作用。

在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的形势下,如何实现“稳增长”是关键性的问题。

浅谈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作者:王梅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09期摘要:2015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在新常态下步入新阶段的一年,是发展比较艰难的一年,也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发展分化、微观存在变异、经济动荡开始加剧的一年。

2016年据预测会是我国经济继续进行探底的一年。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01一、2015年经济回顾根据发改委公布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015年的经济运行总体趋势是一个稳字,总体趋势是稳中趋缓,稳中有进,稳中有优,各个领域的分化加剧,在动力转换过程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

预计2015年的全年GDP同比增长6.9%,创1990年以来GDP涨幅最低;就业形势比较平稳,预计开放二胎政策后全年新增人口在1300万人左右;物价增长幅度较平稳,全年CPI同比上涨1.4%;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比经济增长快,前三季度增长7.7%。

二、2016年经济问题2015年的总体经济运行趋势是稳,但GDP增速创历史最低,预计2016年GDP上涨也在6.5%左右。

2016年的经济增长主要困难在于:1.外部环境差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传递,新兴经济体系加剧动荡,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复苏缺乏活力。

外部环境很复杂且不稳定性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0月份的报告中预计2016年发达经济体的复苏会减弱,但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速度会在16年有所回升,同时由于政策环境可能优化并且基数低所以出口方面可能会增速,进口方面低速增长。

2015年的藉口出现负增长是由于大量商品价格下降,进口数量变动幅度较小。

预估计,16年进口方面,进口数量会小幅度下降,受价格影响会小,进口低速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5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率进行了四次调整,经济增长率由年初的3.8%下降到了现在的3.1%,创造了2009年以来全球经济最小的增长速度。

全球贸易增长速度连续三年来低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么多年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长率第一次低于发达国家的贸易增长率:发展中国家贸易增长率2015年仅为1.4%,而发达国家贸易增长率达3.05%。

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中研网2016-06-17 00:26:53近几年来,特别是2012年以来,受国际经济形势总体复苏较慢、我国经济三期叠加的压力以及结构性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下行的态势,那么,2016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会是如何呢?一、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回顾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严峻挑战,中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成效显著,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民生事业持续进步,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

1、国民经济平稳发展。

2015年,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增长6.9%,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三季度增长6.9%,四季度增长6.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首次超过50%,达50.5%,比2014年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

2、农业经济持续向好。

中国政府加大“三农”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全年粮食总产量62143万吨,比2014年增加1441万吨,增长2.4%,实现历史性的“12连增”。

其中,夏粮产量14112万吨,增长3.3%;早稻产量3369万吨,下降0.9%;秋粮产量44662万吨,增长2.3%。

谷物产量57225万吨,比2014年增长2.7%。

棉花产量561万吨,比2014年下降9.3%。

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

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

不 仅标 志 着
年 来 的 新低


GD P 增 速 的





非 金 融 性 行中 国 宏 观 经 济 存 在 过剩 的 储 蓄

同 时 也表 明 内 需 回

业 增速 的
入的




现 价 工 业 增 加 值 和 主 营 业 务 收 落 速 度要 远 大 于 外 需 回 落 的 速 度

货 币 政策 和 金 融 政策 在 现 有 的 利 益 格 经 到 来

同 时 也意 味 着 中 国 经 济 在 疲 软 中 开 始 孕 育

局 和监 管 体 系 下 不 仅不 能 达 到 既定 的



反 而 成 新 的 生 机
在 艰难 期 之 中 曙 光 已 现


在不 断 探 底 的
从居 民 角 度 来 看

收 人 分 配 政 策 的 加 速 和 维 稳 求 的 进

步 回落
国 际 大 宗商 品 的 持 续 下 滑 以 及 全

政策 的加 码 保证 了 居 民 收 人 增 速暂 时 没 有 随 着

GDP 球 制 造 业 前期 错 配 带 来 的 深层 次 问 题 的 显 化


中 国 经济 在 总 体
房价 的 飙 升 以 及 第 二 季 度 以 来债 市 的 繁 荣


转型 成 功 省 市 的繁 荣与 劳

明 中 国 流 动 性 困 局 已 经 出 现 转 型 停滞 省 份 的 低 迷

年时事政治论文我国经济的发展

年时事政治论文我国经济的发展

2016年MBA招生复试时事政治论文题目: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挑战准考证号 243675姓名张海2016年3月摘要随着我国新的经济方向,我国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世界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

在如此复杂的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底线思维,保持定力,一方面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有针对性进行预调微调,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着力推进各领域的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红利,以“简政放权”等举措不断激发市场活力,经济发展质量得以提升。

一些中国企业转型与创新的表现大有“刮目相看”之感,如,中国高铁制造和建设企业后来居上,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发展速度最快、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高铁开始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形象;阿里巴巴、京东相继上市,在规模上已经是全球领先的电子商务公司,他们的创新不仅引发了商品流通方式的变革,也推动了制造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中国企业发展与挑战机遇变革1.国际体系转型对于中国企业的机遇1.1目前中国市场的现状新中国的企业已经从传统的制造大国逐渐转型,正如电梯行业,之前中国的电梯行业大多被欧美等发达国家垄断,但逐渐随着中国企业的迅速发展,国产品牌渐渐的占领了一席之地,也开始和跨国大品牌展开了较量。

这和中国的政治环境是分不开的。

1.2世界市场的环境在政治上,世界格局在20 世纪末21 世纪初出现令人瞩目的“和平转型”,世界进一步呈现出多极化趋势,关系的主题也从超级大国之间不可调和的竞争和近于零和的游戏转变成为民族对民主、和发展的关注。

1.3中国发展的机遇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际地位提高;欧洲一体化进程取得了重大进展,开始实施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俄罗斯在稳定国内政局和恢复经济上取得进展,努力保持其大国地位;日本力求成为政治大国,并在进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印度、巴西、东盟等新兴大国和国家集团在国际上都十分活跃,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有了很大的增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重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重点)

解读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遴选考试要点一、形势:新常态下基本面向好但也面临困难挑战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改革开放向纵深迈进,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大局总体稳定。

今年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标志着“十二五”规划可以胜利收官,使我国站在更高的发展水平上。

同时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国内外条件变化,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化解。

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潜力大,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

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面对挑战需要加快改革创新:必须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理论上作出创新性概括,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二、2016年经济工作总体思路及目标做好经济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战略上坚持持久战,战术上打好歼灭战,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投资有效性,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2016中国经济发展总结

2016中国经济发展总结

2016中国经济发展总结1. 概述2016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年。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的背景下,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宏观调控政策,加强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将对2016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进行综合总结和分析。

2. 国内经济形势在2016年,中国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6.7%,符合政府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

该增长率虽然略低于2015年的6.9%,但仍然位居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首,并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中国经济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投资增速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8.1%,较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

消费增速也出现了一定的下滑,尤其是汽车销售和房地产市场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面临这些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稳定经济,促进增长。

3. 宏观调控政策为了稳定经济增长,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

其中,货币政策的调整是最为重要的一项。

中国央行多次降息和降准,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增长。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以刺激经济增长。

另外,中国政府还加大了结构性改革的力度。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产能过剩行业的去产能工作,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此举将有助于提高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

4. 外贸和对外投资2016年,中国外贸继续面临下滑的压力。

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影响,中国出口额较2015年下降了7.7%。

尽管如此,中国尚未放弃对外开放的战略,积极参与全球贸易和投资合作。

与此同时,中国对外投资保持了高速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到1702亿美元,同比增长44.1%。

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大型投资项目不断增多,为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5. 人民币汇率波动2016年,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一定的波动。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在年初大幅贬值,引发了市场的不安。

最新中国国内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

最新中国国内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

2016中国国内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形势与政策》论文学号:1503140214班级:机电1521任课教师:张彬时间:2016年6月4日星期六2016中国国内经济形势与政策内容提要:关键词:世界经济环境,经济、2016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内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日前提醒,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令人失望且不平稳”。

世界银行也预测,面对多项周期性和结构性不利因素,全球经济增速在2016—2017年将只有“小幅度改善”总体判断复苏乏力态势难改2016年世界经济仍将呈现复苏乏力态势。

发达经济体总需求不足和长期增长率不高现象并存,新兴经济体总体增长率下滑趋势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方向不一致,大规模跨境资本流动,外汇与金融市场动荡,地缘政治变化和自然灾变等,都可能对世界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干扰。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预计2016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可能仅为3.0%左右。

全球物价形势也将持续低迷。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总需求不足,是2015年主要国家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的原因。

大宗商品价格在2016年仍将低位震荡,总体来看可能只有小幅度上行,难以推动全球物价水平上涨。

美联储加息不仅抑制本国需求扩张,而且将降低欧元区、日本和其他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放缓局面仍将持续,经济金融风险加大还将进一步抑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需求扩张。

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主要经济体还有陷入通货紧缩的风险。

当然,巴西和俄罗斯等少部分新兴经济体处于物价高涨和GDP负增长并存的滞胀阶段,这些国家需要付出较大代价调整,较长时间后才能恢复到物价和经济增长同时稳定的局面。

全球贸易低增长局面难以得到根本扭转。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货物出口增长率曾于2010年—2011年间恢复到20%左右。

2012年开始,世界货物出口增长率急剧下跌,2012年—2014年间,基本保持在3%左右。

2015年全球贸易低迷状况进一步恶化,全球货物出口出现较大幅度的负增长。

2016形势与政策一带一路论文

2016形势与政策一带一路论文

2016形势与政策一带一路论文D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

1、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我们亟需资本、技术和管理模式。

因此,当初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以引进外资、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主。

有数据显示,1979至2012年,中国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763278个,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2761.08亿美元。

不可否认,这些外资企业和外国资本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管理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大作用。

可以说,这是一次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性产业大转移。

而今,尽管国内仍然需要大规模有效投资和技术改造升级,但我们已经具备了要素输出的能力。

据统计,2014年末,中国对外投资已经突破了千亿美元,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一带一路”建设恰好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新趋势。

“一带一路”战略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将中国的生产要素,尤其是优质的过剩产能输送出去,让沿“带”沿“路”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2、顺应了中国与其他经济合作国家结构转变的需要中国早期的对外开放可以说主要针对的是发达国家和地区。

而今,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全面转型升级的重任。

长期建设形成的一些产能需要出路,而目前世界上仍然有许多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却面临着当初中国同样的难题。

因此,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比如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他们发展一些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家电、甚至汽车制造、钢铁、电力等,提高他们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生产能力,就顺应了中国产业技术升级的需要。

[1]3、推动多边合作一带一路战略将是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中日韩自贸区等国际合作的整合升级,也是我国发挥地缘政治优势,推进多边跨境贸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各种机遇1、产业创新带来的机遇。

产业创新涉及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等带来的红利。

当前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

当前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

当前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作者:袁航来源:《商情》2016年第27期【摘要】随着国际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等挑战的现实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竞争阻力也逐步加大。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经济如何认清自己的发展优势,掌握正确的经济发展趋势,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管理的科学水平,以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经济发展优势一、国际经济形势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发展较大依赖于国际经济环境。

目前,国际经济环境较不稳定,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外部形势的发展趋势,才能对我国的经济形势有正确的把握,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如下:(一)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困境在全球爆发了金融危机之后,虽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形势表面上趋于稳定,但是整体的金融体系仍然处在重建时期,同时实体经济萎缩,失业率高涨,某些地区国家失业率已高达百分之三十,失业率高必将会引起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冲突。

另外,由于各国的地方贸易保护政策,在利益冲突时将对部分有效因素进行制约,难以形成多国互利的局面。

(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缓慢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更多的依赖国际经济的发展,由于现阶段发达国家的经济萎靡,在经历了初期的经济快速增长之后,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经济结构不完善、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在逐步放慢。

(三)国际经济结构洗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国际经济结构也随着国际市场的需求进行大洗牌。

首先是发达及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重新规划,贸易结构重新调整,各国之间重塑贸易收支平衡的状态。

其次,进行全球经济系统的重建,更加强调监督、监管以及重大经济事件发生后的应对预案。

最后,资源重新分配,在网络经济不断发展,实体经济疲软的当今,劳动力、资本金等各项资本生产要素都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重新分配,以求资源的使用平衡。

二、我国的经济形势2015年,国际经济处在缓慢恢复中,根据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的增速为3.0%,在2016年有希望增长百分之十。

2016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2016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2016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核心提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落幕,2016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就是要在做好短期与长期衔接上,选准突破口,推动各项改革顺利进行。

目前,中国经济已悄然进入新“拐点阶段”,进入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这使得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更趋复杂,挑战来自“增长减速”和“结构调整”,来自内部和外部等多个方面,经济运行中不确定性、不平衡性和脆弱性凸显。

2016年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元年,但也必定是改革与风险相互交织新阶段的开始,因为改革之路绝非一帆风顺。

我们必须认识到,改革未必直接惠及短期增长,中国经济将不可避免经历转型阵痛期,这使得在2016年宏观政策目标的平衡中,“控风险”的重要性增加。

中长期看,随着改革政策的落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将会逐步提高。

然而,短期看,一些领域的改革反而会对短期经济增长和价格带来冲击。

此外,真正实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就意味着政府必须放开对资源要素的过度垄断,政府主导投资驱动模式将有所弱化,如果在一段时期内生增长的接力棒不能有序交接,那么,就很可能出现经济增长动力的“空档期”。

因此,2016年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平衡中长期改革与短期增长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结构调整与防控风险之间的关系,这是摆在中国经济面前的新挑战。

在宏观经济目标上,2016年中央工作经济会议并未提及。

不过,从“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的表述来看,似乎释放了一定信号。

尽管新一届政府对经济增长减速的容忍度提高使得经济增速的上限下移,但要保证实现2020年GDP翻一番的目标,增长底线在6.8%左右,7%很可能被确定为2016年宏观经济的增长目标,而这也是未来五年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均衡水平。

经济增速下一个台阶,关键是要质量上一个台阶,这需要寻找增长动力转换的“平衡艺术”,推动“体制改革-结构调整-稳定增长”进入良性循环。

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姓名:学号:专业:学院:机械学院日期:2016年12月17日摘要当前国际形势跌宕多姿,变幻莫测。

世界各种力量粉墨登场,加紧角逐,纵横捭阖,分化组合。

各国忙于本国经济尽快企稳回升,并为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布局谋篇,力争在国际舞台上占据有利地位。

全球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在此形势下,中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总体来看,机遇大于挑战。

关键词:国际形势;中国发展;机遇;挑战目录摘要 (2)1. 中国当今所处的发展阶段 (4)2. 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 (5)2.1 世界多极化更趋明朗,并导致国际格局深刻调整演变。

(5)2.2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并导致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加深。

(5)2.3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并导致国际安全挑战更加复杂多样。

(6)2.4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 (7)2.5 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导致价值观念与发展道路的交锋交流同步上升。

(7)3.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9)3.1 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仍是我国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

(9)3.2 绿色产业在全球的兴起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契机。

(10)3.3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10)4.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挑战 (11)4.1 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11)4.2贫富差距挑战 (12)4.3 社会局部不稳定的挑战 (12)4.4 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 (12)4.5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13)4.6 领土主权问题带来的挑战 (14)4.7 “中国威胁论”舆论带来的挑战 (14)5.如何处理好发展的有关问题 (15)参考文献 (17)1. 中国当今所处的发展阶段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人民生活大幅改善,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无疑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从经济学来看,中国经济现处于最好的发展阶段

从经济学来看,中国经济现处于最好的发展阶段

从经济学来看,中国经济现处于最好的发展阶段当前,人们热议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不确定因素较多。

微观主体似进入一片悲情氛围。

各项宏观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似乎面临众多风险的挑战。

按照惯常思维,目前中国经济似履薄冰。

实际上,从经济学和历史学的眼光看,中国经济目前处于最好的发展阶段!从短期经济运行看。

2016年中国经济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物价水平等几个核心指标看,仍处于高增长和低通胀的最佳组合状态。

对这个判断,有几个问题可能会引起争议。

第一是对经济增长态势的看法。

2016年经济增长%,到底是高还是低?从中国经济自身纵向对比,与过去7%的年增长目标和高于7%的年实际增长率对比,2016年的经济增长是处于较低水平状态。

但这种简单的朴素对比未必科学,对这个问题应科学地判断。

判断一个增长率是否适度,不是简单地看其数值的高低,而是要根据产出缺口来进行评估:高增长率有可能预示经济过热,资源紧张;低增长率有可能预示经济过冷,资源闲置。

通过一些经济指标综合判断,2016年中国的产出缺口逐步缩小,经济处于趋优的增长态势。

中国经济总量早已稳居世界第二,在基数继续快速扩大的情况下,经济增势放缓完全符合规律。

就是2016年这个放缓的增长率,与世界一些经济大国比较,仍处于鹤立鸡群的状态。

因此,从产出缺口揭示的资源利用水平和全球经济增长对比看,说中国经济仍处于中高位增长,是无须质疑的。

第二是对货币供应量的看法。

近年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一度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加。

在经济总量达五六十万亿元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早已超百万亿元,货币供应总量几近经济总量的一倍,于是人们惊呼:货币供应量太多了,银行流动性过剩,钱多了不值钱了。

从绝对数量看货币供应量的多少,似带有较浓的感情色彩,应找一个科学的参照物。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判断货币供应量的多少,一般用物价和利率这两个指标较为合理。

但这两个指标也使人们感到茫然,那么我们接下来再看这两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作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国内外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未来发展走势都十分关注。

面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分析看待中国经济形势,既要纵向比较,也要横向对比;既要看到增速变化,又要看到结构变动;既要观察运行状况,更要把握发展走势。

从整体上看,“形有波动,势仍向好”,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的预期目标。

前三季度经济在波动中实现平稳增长,继续处于合理区间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其中,第一季度、二季度同比增长均为7%,发展平稳,而第三季度增长6.9%,虽有所回落,但稳中有进,仍然是在年初预计的7%左右目标内,符合全年增长预期目标。

纵向比较看,这个6.9%,是在我国经济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情况下实现的,虽然增速比过去两位数时低一些,但实际增量已远超过去。

从其他指标看,一是就业形势“稳”。

前三季度新增就业已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目标,9月份调查失业率5.2%左右,虽比前两个月稍有上升,但主要的25-60岁就业人员调查失业率是稳定的。

二是居民收入“稳”。

经济虽有波动,但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持续改善,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增长9.2%,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3个百分点。

其中,连续3个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三是物价涨幅“稳”。

前三季度,物价总水平(CPI)呈现前低后高态势,平均增长1.4%,既没有通货膨胀压力,也没有出现很多人担心的通货紧缩问题。

横向比较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虽继续增大,但与多数国家比,依然有许多亮点。

前三个季度,世界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国际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动荡加剧。

世界银行、IMF、经合组织等主要国际组织都相继下调了今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期值。

IMF在10月份最新预测中,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由此前的3.3%下调至3.1%。

今年第一、二季度,美国经济环比折年率分别增长0.6%、2.3%,而去年全年增幅是2.4%,今年能否达到去年增速尚存较大不确定性。

10月14日,摩根大通将美国第三季度GDP预期由增长1.5%下调至增长1.0%。

相比之下,中国经济以6.9%的增长率,依然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实属不易。

前三季度,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在30%左右,仍是世界经济的“稳定之锚”。

总体来看,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比较平稳,增速换挡比较平顺,继续处于合理区间,与年初设定的预期总量目标相比较,符合发展预期,第四季度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当然,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要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充分考虑经济运行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短期困难,长期基本面依然向好从传统统计数据和分析方法来看,当前经济运行的一些指标彼此间有些不匹配、不同步。

比如,经济增速虽逐步放缓,但新增就业总体平稳;工业用电量增速较低、铁路货运量略有下滑,但工业增速仍然相对较高;货币信贷增速相对较高,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也比较快,但经济增速却逐步回落。

这些数据的不匹配看似不好理解,但实则是我国经济新常态具有的新阶段特征,恰恰是经济结构出现转机和长期基本面向好的重要迹象。

首先,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当前,经济运行的最大特点是行业间、区域间出现了明显分化走势,粗钢、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行业亏损严重,利润下降和价格下降的“双降”特征十分明显。

而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却增长势头强劲,这正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的良好迹象。

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1.4%,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8个百分点,这是我国“三产”结构的一个重大变化。

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其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持续提升,前三季度已超过10.7%。

从产业投资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主要制造业中增长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更是呈翻倍的爆发性增长态势。

其次,结构调整出现短期的阵痛。

为了优化产业结构,一些行业难免受到较大冲击,有些企业甚至会逐渐萎缩,这些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就是结构调整中的“阵痛”。

美国经济近来温和复苏,以大数据、生物科技、页岩气等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再次站到了世界经济的前沿,主动的结构调整为美国新兴产业的崛起赢得了先机。

对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中国经济来说,结构调整是大势所趋,必须痛下决心。

这些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发展背后也面临着很多问题,积累了大量矛盾,能源、原材料供给约束加剧,传统劳动力红利逐步衰减,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所以,在这个时候推动结构调整是非常痛苦的,必然要经历“凤凰涅槃”的过程,由此造成对经济增速的短期冲击在所难免。

再次,经济下行受到前期刺激政策的影响。

经济增速面临下行压力,是消化前期刺激政策,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必经阶段。

为了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及时采取拉动内需和产业振兴等一揽子刺激政策,使我国经济率先走出危机,并对世界经济起到了“压舱石”作用。

目前,虽然刺激政策逐步退出,但政策“累积效应”和“溢出效应”还在发挥作用,使当期宏观政策选择受到掣肘。

这些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相互影响,一方面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另一方面又危中存机,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政策发挥空间。

实际上,评判经济形势,不能单看速度,也不能单看短期,要全面分析“形”,更要把握“势”。

短期经济增长状况是“形”,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和经济增长质量是“势”。

我们必须看到,在经济增速换挡同时,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同步转换,经济增长质量也在同步提高。

这些好的迹象未来将推动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更稳、结构更优、质量更好、效率更高的发展新轨道。

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加速积聚,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有坚实基础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新动力正在加速积聚,各种有利因素正在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

可以预期,今年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完成全年各项经济预期目标。

从需求方面看,“三驾马车”动力在积聚。

一是消费驱动力在增强。

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模仿型排浪式特征,“你有我有全都有”,“羊群效应”明显,一浪跟着一浪。

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前9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0.5%,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

其中,虽然汽车销量有所减少,但住房销售持续增加,带动家具、家电、家装等相关领域消费回升。

养老家政健康消费、信息消费、旅游休闲消费、绿色消费、住房消费、教育文化体育消费等消费热点正在加速形成,尤其是网络消费、电子金融等消费新业态方兴未艾。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25914亿元,同比增长36.2%,显示了对经济增长的强大拉动力。

二是投资增长有望缓中趋稳。

今年前三季度,企业普遍加大了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力度,投资增长正在由规模扩张型向注重内涵型转变。

从城镇化角度看,按户籍人口计算,我国城镇化率仅为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还有巨大提升空间。

从工业化角度看,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中期,还远未完成工业化进程。

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加速融合,巨量投资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是外部增长有望整体回升。

在全球贸易普遍下滑背景下,前三季度,我国船舶、金属加工机床等部分高端制造产品出口增速均在20%以上。

随着“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的加快推进,上海、广东、天津、福建等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加快建设,新时期“走出去”战略的加快实施,国际产能合作的加快推进,我国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与产品综合国际竞争力正在大幅提升,有效出口需求也在得到显著提高。

从供给方面看,“创业创新”动力孕育兴起。

一方面,大众创业提供增长新动力。

经济新常态下,随着简政放权的推进以及商事制度的改革,我国正在兴起新的创业热潮,草根创业、创客、众创空间等新的形式层出不穷。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全国市场主体、市场监管、消费维权有关情况》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685.1万户,同比增长15.4%,截止到6月底,全国实有各类市场主体7419.6万户,市场活力进一步得到激发。

大众创业形成的千万个微观市场主体,虽然目前力量还很微弱,但伴随着财税金融政策的扶持、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完善等创业土壤的改良,这些企业就有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某个行业或产业的领头羊,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另一方面,万众创新提供增长新动能。

过去三十多年我国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发展路子,目前单纯依靠土地、劳动力等要素驱动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要素供给结构正逐步从传统要素供给向人力资本、科学技术等新的要素供给转变。

借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正掀起一个“万众创新”的新浪潮,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正在换代升级,动力更加强劲。

从政策保障面看,政府仍有很大的助力空间。

随着我国宏观调控水平的不断提升,政府在稳定经济增长方面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回过头看,我国有效应对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2010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宏观调控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党中央、国务院在宏观调控方向、力度和时机的把握上,在调控手段和工具的运用上,积累了丰富经验。

同时,我国宏观政策仍具备较大空间,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余额均处于安全线内,并远低于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

银行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较高,有足够多调节流动性的手段和工具。

此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胸怀全局、主动作为、不畏困难、讲求实效,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不断出新招、出实招、出硬招,不断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在工作实践中创造出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随着这些经验和做法在国家层面的推广,必将会给全年的经济工作带来新的气象和格局。

综合来看,这些条件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考虑到经济政策有一定的滞后影响,今年以来出台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和改革举措,在第四季度还会继续发挥稳定支撑作用。

消费需求会继续保持稳定,基础设施投资、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可以预计,我们有把握实现年初确定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的预期目标。

继续保持和增强战略定力,以改革创新落实好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走进新常态的中国,正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矛盾、新问题和新挑战,这都是正常现象。

只要我们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保持和增强战略定力,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政策措施,做稳增长的促进派、改革的生力军,坚持“五力齐发”,就一定能够完成既定年度任务和预期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