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眼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眼科学基础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cc2c95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0.png)
眼科学基础教学大纲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为眼科学教学提供一个全面、系统、有序的大纲。
通过该大纲,学生能够了解眼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所有相关专业的学生,并且可根据特定学习目标和教学资源的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基本的眼科学知识和理论,包括眼部解剖和生理、视觉光学、眼科疾病的分类和诊断等。
2. 熟悉常见的眼科检查方法和技术,如视力检查、眼底检查、角膜地形图等。
3. 培养良好的实践能力,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眼科疾病的初步判断和诊断。
4. 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以便与患者、医疗团队和其他相关职业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
三、教学内容和知识点1. 眼部解剖和生理学a.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b. 视觉途径和视觉传导机制c. 调节和对焦机制2. 视觉光学a. 光线在眼内的传播和折射规律b. 眼球屈光度和屈光情况的测量c. 屈光不正的类型和矫正方法3. 常见眼科疾病a. 视力障碍和屈光问题b. 眼外伤和眼内疾病c. 眼部感染和炎症d. 眼底病变和视神经病变4. 眼科检查和诊断方法a. 视力检查和近视度数测量b. 眼底检查和眼球压力测量c. 角膜地形图和眼球成像技术5. 眼科治疗和干预方法a. 眼药物的使用和眼部手术b. 视力康复和辅助技术c. 预防眼疾和保护眼健康的方法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授课讲解: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讲解眼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眼科检查和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讨论和案例分析: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促进学生对眼科疾病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合作:倡导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促进信息共享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小测验:通过定期的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眼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眼科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期末考试:组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眼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掌握情况。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41c2e6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1.png)
《眼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眼科学》是医学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眼睛的结构、功能以及眼病的预防和治疗。
本课程将涵盖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和治疗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眼病防治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常见眼病的分类和症状。
2、理解眼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熟悉常见眼病的防治措施。
3、了解视力保健的基本知识,学会科学护眼,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4、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眼病防治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课程内容1、眼睛的结构与功能1、眼睛的解剖结构2、视觉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眼病的分类与症状1、常见眼病的分类与命名2、眼病的症状表现及其意义3、眼病的诊断与治疗1、眼病的诊断方法与流程2、眼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3、常用眼科药物及适用范围4、视力保健与护眼1、视力保健的基本知识2、科学护眼的方法与技巧3、特殊人群的视力保健(如近视、远视、老花眼等)5、眼病防治的实际操作技能1、眼科检查设备的操作与使用(如裂隙灯、眼底镜等)2、眼病防治的常用操作技术(如眼部用药、眼部清洁等)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将结合临床实习和网络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五、评估与考核1、课堂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
2、作业与小组讨论:定期布置相关作业和小组讨论任务,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期中考试:通过笔试和口试的方式,考察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临床实习评估:在临床实习阶段,由带教老师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评价。
5、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一、课程概述《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f86a46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f.png)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眼科学基础[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 掌握眼球的解剖和生理特点;2. 掌握眼科学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学习的重点。
熟悉:1. 熟悉眼附属器的解剖、视路的解剖生理;2. 熟悉眼的生理生化及代谢;3. 熟悉眼科常用眼药剂型及给药方式。
了解:1. 了解眼的胚胎发育;2. 眼遗传学及流行病学。
[重点]1. 眼球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难点]1. 眼球的解剖和生理特点;2. 眼的生理生化及代谢。
[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内容]1.详细讲解:眼球的解剖和生理特点,眼附属器的解剖、视路的解剖生理,眼科常用眼药剂型及给药方式。
2.重点讲解:眼球的解剖和生理特点,眼附属器的解剖、视路的解剖生理。
3.一般讲解:眼的生理生化及代谢,眼的胚胎发育,眼遗传学及流行病学。
第三章眼科检查第四章眼睑病[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 麦粒肿、霰粒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2. 睑内翻及倒睫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熟悉:1. 睑缘炎的分类、临床诊断及治疗;2. 常见眼睑肿瘤的临床表现。
了解:1. 内眦赘皮、上睑下垂、睑外翻、眼睑带状疱疹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重点]1. 麦粒肿、霰粒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2. 睑内翻及倒睫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难点]1. 麦粒肿、霰粒肿的病因、临床表现;2. 睑内翻及倒睫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
[教学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1.详细讲解:麦粒肿、霰粒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睑内翻及倒睫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
2.重点讲解:麦粒肿、霰粒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睑内翻及倒睫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
3.一般讲解:内眦赘皮、上睑下垂、睑外翻、眼睑带状疱疹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第五章泪器病[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 流泪与泪溢的概念;2. 泪溢的诊断及治疗方法;3. 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表现急治疗原则。
熟悉:1. 急性泪囊炎的临床表现急治疗原则。
了解:1. 了解新生儿泪囊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2. 了解泪腺肿瘤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眼科学教学大纲(五年制)
![眼科学教学大纲(五年制)](https://img.taocdn.com/s3/m/3832a490daef5ef7ba0d3cc0.png)
第二章眼科学基础目的要求:从眼科学角度系统复习的解剖和生理。
教学内容:1、掌握眼求的组织解剖和生理:2、掌握眼附属器的解剖和生理(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眼眶);3、了解视路传导径路;4、了解眼的血液循环和神经支配。
教学方法:结合绪论讲授2小时,实习2小时,利用教学模型、挂图,结合多媒体示教。
第三章眼科检查目的要求:掌握眼科常用检查方法。
教学内容:1、病史采集:2、视功能检查:包括(一)心理物理学检查:视力、暗适应、色觉、视野、对比敏感度。
(二)视觉电生理重点要求掌握视力(远、近视力)检查。
、3、眼附属器及眼球检查(一)眼附属器检查①眼睑②泪器(包括泪道冲洗)③结膜(包括翻上眼睑及暴露上下穹窿)(二)眼前部检查①角膜②巩膜③前房④晓膜⑤瞳孔:直间接光反应⑥晶状体(三)眼底检查(直接眼底镜的作用)①皮璃体②视乳头、血管、视网膜、黄斑(四)眼球位置及运动(五)眼眶(六)眼压则量(正常眼压值)教学方法:一、实习2小时。
先由老师重点讲授,然后学生之间互相检查,并记录眼科检查结果(见门诊眼科检查记录单)二、检查内容:外眼(一)视力:中央视力:包括远、近视力。
周边视力:视野(对比法)。
(二)眼眶:双侧形状大小对称否、眼眶有无触压痛、凹陷、肿块。
(三)眼睑:位置有无下垂、内翻或外翻:皮肤有无红肿、瘢痕。
运动是否自如。
睑缘有无鳞屑、溃疡、倒睫等。
(四)泪器:泪点有无外翻,泪囊区皮肤有无红肿,手压后有无分泌物溢出或触痛。
(五)结膜:球结膜有无充血、水肿、出血、水泡。
睑结膜血管清晰否?有无肥厚、瘢痕、乳头、滤泡、结石、异物、肿块等。
(六)角膜:大小、形状,弯曲度和透明性,有无异物,新生血管及混浊,角膜后有无沉着物(KP)。
(七)巩膜:厚薄、颜色、弯曲度是否正常,有无压痛,有无充血。
(八)前房:中央和周边深度。
房水有无混浊,积血各脓等。
(九)虹膜:颜色和纹理,有无前后粘连。
(十)瞳孔:形状、大小、对称否?光反应(直接与间接)(十一)晶状体:透明度和位置,有无震颤,瞳孔区前囊有无色素沉着。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83518f52af90242a995e511.png)
眼科学教学大纲(人卫第六版)眼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建立在学习《诊断学》、《内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临床科学。
其任务是研究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
学习眼科学的目的是初步掌握眼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眼科最常见、多发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方法,以及对急重眼病急诊初步处理,熟悉全身性疾病的眼病表现和需相互会诊的眼病、全身疾病的临床表现。
该课程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学内容包括: 绪论、眼的解剖、生理、眼检查法及各种眼病的发生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防治方法以及眼和全身病的关系。
每章节的大纲包括:1、目的要求(明确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种程度)。
2、教学内容。
3、实习(实验)内容和要求。
本大纲总学时为36学时,理论课为24学时,实验课为12学时。
一绪论0.5 眼的解剖 3 二眼科学基础 1.5 视功能检查 3 三眼科检查自学眼压外眼裂隙灯 3 四眼睑病 1 眼底检查 3 五泪器病 0.5 六眼表疾病 0.5 七结膜病2 八角膜病 1.5 九巩膜病自学十晶状体病 1 十一青光眼病 2 十二葡萄膜病 2 十三玻璃体病 0.5 十四视网膜病 2 十五视神经及视路疾病 1.51十六眼视光学 1.5 十七眼外肌病和弱视 1.5 十八眼眶病 0.5 十九眼外伤 2 二十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 1.5 二十一防盲治盲 0.51.了解眼科学的研究范围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2.了解现代眼科学的主要历史阶段以及近20年来我国眼科学发展3.熟悉通科医师学习眼科学的重要性与学习方法。
1.一般介绍眼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学科的原因2.一般介绍眼科学与其他临床学科及基础学科的联系3.介绍17世纪以来世界眼科学发展各阶段的主要象征,尤其近20年来我国眼科学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主要进展。
4.介绍学习眼科学的重要性与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1.掌握眼球的组织解剖。
2.熟悉眼球各组织的生理功能。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fc1f17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4.png)
眼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眼科学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与眼睛相关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治疗方法等内容。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眼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课程旨在系统介绍眼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临床应用,培养学生对眼科疾病和诊断治疗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眼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相关专业知识;2. 掌握眼科学的基本解剖、生理和病理特点;3. 熟悉常见的眼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4. 培养学生对眼科病因、发病机制和预防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5.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医学实践技能。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眼部解剖学:包括眼睛的各个部分、结构和功能;2. 眼球生理学:介绍眼球的生理功能和各个部分的工作原理;3. 眼科病理学:详细描述常见的眼科疾病的病理特点和机制;4. 眼科临床病史采集和眼部检查:介绍病人病史采集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眼部检查方法;5. 常见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重点介绍常见眼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6. 眼科手术:介绍常见的眼科手术和手术后的护理;7. 眼科疾病的预防措施和健康宣教:重点介绍眼科疾病的预防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授课:采用讲授的形式,结合幻灯片、图表和实例,讲解眼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2. 实验和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和眼科检查模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 病例讨论:通过病例的详细讨论和分析,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 小组讨论和演示:分成小组进行学习,让学生自主讨论和演示,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5. 教材阅读和文献查阅:指导学生从教材和相关文献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考核方式1. 课堂测验:定期进行课堂测验,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2. 实验报告:实验环节的实验报告,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3.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4. 学生表现:包括平时出勤情况、参与度和课堂表现等。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1256228482fb4daa58d4b8e.png)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0.5学时第二章眼科学基础 1.0 学时第三章眼科检查0.5学时第四章眼睑病0.5学时第五章泪器病0.5学时第六章眼表疾病自学第七章结膜病 1.5学时第八章角膜病 1.5学时第九章巩膜病自学第十章晶状体病 1.5学时第十一章青光眼 1.5学时第十二章葡萄膜疾病 2.0学时第十三章玻璃体病 1.0学时第十四章视网膜病 2.0学时第十五章视神经及视路疾病 1.0学时第十六章眼视光学 1.5学时第十七章眼外肌病和弱视 1.5学时第十八章眼眶病 1.5学时第十九章眼外伤 1.5学时第二十章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自学第二一章防盲治盲自学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眼科领域的成就,新进展。
2.了解目前我国眼病的现状,防盲治盲的任务。
3.对眼科学的内容有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1.讲授内容(1)眼科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眼作为最重要的感觉器官结构复杂,检查特殊与全身疾病不可分割。
(2)介绍眼科学的发展史。
(3)医学生尤其是口腔专业学习眼科学的重要性。
第二章眼科学基础【预习内容】眼的解剖和生理【目的要求】1.掌握眼球及附属器的基本解剖、组织结构与生理及临床意义。
2.了解眼的血管、神经支配。
【教学内容】1.讲授内容(1)眼球及附属器的局部解剖,组织结构,视路和瞳孔路径。
(2)眼球及附属器的生理功能和临床意义。
2.见习内容(1)解剖动物眼球,了解眼球的组成及各组织结构。
(2)观看录象片,了解眼球及附属器的解剖结构与生理。
3.自学内容(1)眼的血管及神经。
(2)眼的生理代谢。
第三章眼科检查【预习内容】正常眼球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目的要求】1.掌握正常与异常的鉴别。
2.熟悉眼科的常用检查方法及器械。
【教学内容】1.讲授内容(1)病史采集及眼病的主要症状。
(2)视功能检查:包括远近视力、视路、色觉、暗适应、立体视觉等。
(3)眼部的检查。
2.见习内容分組见习,结合实物边讲解,组织学生间互相练习,学会查视力,裂隙灯及眼底镜的使用。
眼科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
![眼科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61146271fe910ef12df8ef.png)
《眼科学基础》课程电子教案
第五讲:眼外肌病及眼屈光不正与老视
课标题:屈光不正
一、教学目标
授课班级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进行屈光不正的临床基本检测技术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屈光不正的基本治疗操作。
1、屈光不正的临床表现;
2、屈光不正诊断要点;
3、屈光不正的预防及健康宣教。
将眼镜检测发现,除了瞳距误差4mm外,其余各项均与病历相符合。
患者眼位等各项检查,均属正常,复方托品酰胺散瞳40分钟后,裸眼视力,右眼0.25,左眼0.3,检影度数右眼-4.25DS,左眼-4.00DS,瞳距为60mm,视力均达到1.0。眼底检查无异常。
讨论题:
1、该患者为何出现不舒服的症状?
2、验光处方有无问题?
屈光不正概述
1、眼的屈光系统
2、正常眼的调节
3、眼的集合
讲授
启发
提问
多媒体
课件
教学录像案例分析
个别回答观看演示
分组讨论
屈光不正
1、近视 2、远视
3、散光 4、屈光参差
5、老视 案例一、案例三
讲授
举例
启发
提问
多媒体
课件
图示
分析
个别回答观看演示
屈光检查方法
1、主觉检查法
2、他觉检查法
讲授
举例
启发
提问
多媒体
参考资料
1、《眼科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眼科全书》,人民卫生出版社
3、眼科彩色图谱,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网站
4、眼科中外期刊志
5、眼科中外相关网站
工具媒体
《眼科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
![《眼科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1f55bcb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c.png)
眼科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一、课程目标1、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眼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研究人体感觉器官之一的视器官疾病的一门学科,教学的内容是结合临床讲授视觉器官的解剖、生理、检查方法及各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知识,着重介绍我国常见、多发眼病、致盲病以及眼与整个机体的关系,教学内容充分反映国内比较成熟的新成就。
目的: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眼科学程序的基本知识、理论、技能,正确进行眼科常规疾病的诊疗。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眼作为视觉器官,是机体的一部分,与其他组织器官密切相关。
不少眼病可引起全身症状,如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引起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眶蜂窝组织炎引起头痛高热等全身感染症状。
相反亦有全身性疾病引起眼病,如风湿病引起的虹膜睫状体炎;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引起视网膜病变等。
对于一个眼病患者来说,可能是独立的眼病,或是眼病及其所致的全身病,或是全身病及其所致的眼病,是同时存在不相干的眼病与全身病等。
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学习以整体观为主的眼科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个眼科工作者须以整体观为出发点,全面观察,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方案。
其他各科人员对眼科亦应该有所了解,因心血管,内分泌,血液等系统的疾病,颅脑外伤,妊娠毒血症,小儿麻疹,脑炎与脑膜炎,脑肿瘤,梅毒,艾滋病,癔病等,在眼病或可有一定的症状表现。
故具有必备的眼科知识,对临床各科人员提高水平大有裨益。
二、课程学时分配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践教学(实验0学时或实训0学时或见习0学时、其他(注明)0学时), 习题及讨论0学时。
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附:课程学时分配表三、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1.教材(宋体五号加粗)1. 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第七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年6月2.主要参考书(宋体五号加粗)1.曾庆华中医眼科学第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年6月四、课程考核(黑体小四号)考核方式采取课堂测验、平时作业及期考试,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末。
眼科学大纲汇总
![眼科学大纲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7e6aa9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8.png)
《眼科学》(第八版)教学大纲Ophthalmology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43A04D学分数:1.5 总学时:29 学时分配:理论22/实验7课程性质:必修课程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先修课程: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外科学总论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学习视器的临床解剖与生理及眼科检查方法,讲述眼睑病、泪器病、眼表疾病、结膜病、角膜病、晶状体病、青光眼、眼底病、眼外肌病和弱视、眼视光学、眼外伤等。
通过眼科学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部分检查法及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熟悉引起急性和慢性视力减退的眼病,理解全身病在眼部的表现。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0.5学时)一、目的要求(一)了解:国内外眼科学创立及发展的历史。
(二)了解:眼科学的研究范围及医学领域中的地位。
(三)了解:我国眼科学的发展现状及通科医师学习眼科学的重要性,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教学内容(一)一般介绍:国内外眼科学发展简史及我国眼科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发展现状。
(二)一般介绍:眼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原因及与其他临床和基础学科的联系。
(三)一般介绍:眼科学的研究范围及分支学科的概况。
第二章眼科学基础(0.5学时)一、目的要求(一)掌握:眼球的组织解剖。
(二)了解:眼球各组织的生理功能及血液循环、神经支配系统;眼球的胚胎发育、遗传及流行病学;眼科用药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一)结合眼科临床需要重点讲解眼部解剖。
(二)一般介绍眼部各组织的生理功能、眼部的血液循环及神经支配。
三、自学内容(一)眼部的胚胎发育及临床意义。
(二)眼遗传学概况。
(三)眼科流行病学。
(四)眼科药物动力学、用药剂型及给药方式。
第三章眼科检查(1学时)一、目的要求(一)掌握:视功能检查。
(二)熟悉: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的使用;眼科病史采集及一般常用检查法。
(三)了解:眼科常用检查法的原理、记录方法及对疾病诊断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视力、视野、色觉、暗适应、立体视觉、对比敏感度、视觉电生理的检查原理、方法及临床诊断意义。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47a74ddd15abe23482f4dfa.png)
第二章眼科学基础1.掌握视觉器官的组织解剖和生理生化。
2.了解眼的胚胎发育。
3.了解眼科学与遗传学、药理学和流行病学等基础医学和方法学的相互渗透。
第三章眼科检查1.熟悉眼病的主要症状和病史采集方法。
2.掌握外眼和内眼的基本检查方法,了解相关的特殊检查方法。
3.掌握常用的视功能检查方法,了解视觉电生理检查的方法和意义。
4.熟练掌握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眼镜及眼压计的检查技术。
第四章眼睑病1.掌握睑皮肤病、睑腺炎、睑板腺囊肿、睑缘炎、和眼睑位置异常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2.掌握睑闭合不全时保护角膜的措施。
3.了解睑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第五章泪器病1.掌握流泪和泪溢的概念,了解泪溢的原因及检查方法。
2.掌握慢性泪囊炎诊断方法及处理原则。
3.了解泪腺炎和泪腺肿瘤的诊断和处理原则第六章眼表疾病1.掌握眼表、眼表泪液疾病的概念,熟悉泪膜的生理生化。
2.掌握干眼症的定义,熟悉其分类、检查方法、诊断和治疗原则。
3.了解角膜缘干细胞的概念及临床意义,了解眼表疾病的分类和治疗原则。
4.了解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第七章结膜病1.掌握常见结膜炎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临床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
2.熟悉沙眼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
3.熟悉翼状胬肉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4.了解常见结膜肿瘤的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
第八章角膜病1.掌握常见角膜炎的病因、分类、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临床检查与实验检查)、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
2.了解角膜变性和角膜营养不良的概念及常见类型。
3.了解其他角膜先天异常和常见角膜肿瘤的治疗原则。
第九章巩膜病1.了解巩膜炎症和巩膜葡萄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第十章晶状体病1.掌握白内障的检查方法,了解白内障的分类。
2.掌握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分类、分期;了解白内障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
3.了解常见的晶状体先天异常、异位和脱位。
第十一章青光眼1.掌握眼压的概念、青光眼的定义、分类、发病机制和检查方法,强调青光眼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医学院
《眼科光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温州医学院教务处编
2010年4月
课程负责人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日期:日期:
《应用光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课程总学时48(理论总学时 40/实践总学时8)周学时3(理论学时2/实践学时1)学分 2.5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适用专业:眼视光学本科
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应用光学在光学领域中是一门实践性和针对性都较强的基础学科,因而,本课程——《应用光学基础》则是眼视光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结合眼视光学的特点,系统而又有重点地学习和研究应用光学的主要基础知识和一些实用技术。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眼视光学专业五年制大学本科生,教学内容包括几何光学部分(第一~五章)、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知识(第六章)、光学像差及像质评价(第七章)、几种典型光学
系统(第八章)以及眼科激光技术基础知识(讲座课)。
学习《应用光学基础》课程的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应用光学中的基本成像概念、规律和公式、以及一些最基本的实用光学技术,并要求学生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来正确地进行各种成像计算和作图、简单的光路计算以及相应的光路图绘制。
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次课后都给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和习题作业,并向学生介绍一些必要的课外参考书。
平时作业成绩计入个人本课程学习总分(占15%)。
另外,为加强学生对应用光学中有关重要概念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从事光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他们严密的科学工作能力和良好的工作作风,我们特安排一定数量的实验课。
学生每次实验后,需交实验报告,其实验成绩计入本课程学习总分(占15%)。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本课程侧重几何光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将为更好地学习其他后续课程如《眼视光器械学》、《眼镜学》、《隐形眼镜学》等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光学基础。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陶育华主编,应用光学基础,温州医学院自编教材,2010年8月修订版(2)参考书:李晓彤、岑兆丰主编,几何光学·像差·光学设计,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2版
张以模主编,应用光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第3版
郁道银、谈恒英主编,工程光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6月第2版
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1)考试成绩:期末卷面考试(占总成绩70%)
(2)实验成绩:实验到课率、实验报告(占总成绩15%)
(3)作业成绩: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15%)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1)透镜焦距的测量
(2)光学像差实验
(3)光学演示实验
二、教学内容纲要
绪论
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二)熟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涉及的光学领域范围、以及与眼科、视光学的紧密联系。
(三)了解:应用光学的发展历史、研究范围及未来研究方向。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应用光学与眼科、视光学的紧密联系。
光的本质。
(二)一般介绍:光学发展历史,现代光学技术应用。
第一章几何光学相关基础知识
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折射率,光线与光束、完善成像的概念。
(二)熟悉:发光点与发光体,光学零件与光学系统,物空间与像空间。
(三)了解:光波与波面,费马原理。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几何光学基本定律,光线与光束,光程,折射率,完善成像概念。
(二)一般介绍:发光点与发光体,光波与波面,费马原理。
光学零件与光学系统,物空间与像空间。
第二章平面系统成像
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平面镜成像,平行平板的近轴光成像特征,反射棱镜的种类与等效作用,折射棱镜,光楔。
(二)熟悉:反射棱镜系统的成像方向判断,反射棱镜展开,棱镜色散。
(三)了解:光学材料的种类及其技术参数。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镜像,一致像,平面镜旋转特性,双平面镜系统,平行平板的等效光学系统,反射棱镜,折射棱镜的偏向角,光楔,平均折射率,平均色散,阿贝常数。
(二)一般介绍:周视瞄准仪光学系统,棱镜色散,部分色散,相对色散,冕牌玻璃,火石玻璃,光学玻璃色散公式,光学晶体,光学塑料,金属材料。
第三章球面系统成像
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符号规则;单球面近轴区的成像性质。
(二)熟悉:共轴球面系统的光路计算方法;球面反射镜的成像性质。
(三)了解:共轴球面系统成像的一般规律。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符号规则,单球面近轴区的成像性质,光线经单球面的折射及两折射面之间的过渡。
(二)一般介绍:共轴球面系统,球面反射镜的成像特性。
第四章理想光学系统
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理想光学系统的各基点、基面及光焦度的概念、学会用作图法求像及简单光路图的绘制。
系统各种成像关系的计算。
掌握薄透镜与薄透镜组合。
(二)熟悉:理想光学系统的性质;系统放大率及其相互关系;系统的光组组合;透镜成像性质。
(三)了解:光束聚散度,镜片的顶焦距和顶镜度。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主点、焦点、节点)、基面(主平面、焦平面、节平面)。
系统的物象关系(分作图法求像和解析法求像);系统的光组组合。
(二)一般介绍:理想光学系统的性质;系统放大率及其相互关系;透镜成像性质,顶焦距,顶焦度。
(三)实验内容:
分别用自准直法、物距像距法及共轭距法测量透镜的焦距。
第五章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光学系统中孔径光阑和视场光阑及其作用。
光学系统的景深与焦深
(二)熟悉:主光线;视场角;相对孔径。
(三)了解:渐晕。
远心光路。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孔径光阑和视场光阑定义与作用;入瞳、出瞳与孔径光阑的关系及其在光学系统中的作用;入窗、出窗与视场光阑的关系及其在光学系统中的作用。
主光线;
视场角;相对孔径。
光学系统的景深与焦深。
(二)一般介绍:渐晕现象。
远心光路。
照相系统中的光阑,望远镜系统中的成像光束选择,显微镜系统中的光束限制。
第六章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知识
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辐射量和光学量及其单位,光传播过程中光学量的变化,颜色的分类与表观特征,颜色混合定律,色度学基本概念。
(二)熟悉:成像系统像面的光照度,光学系统的能量损失,颜色匹配。
(三)了解:光源色和物体色,CIE标准色度学系统。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辐射能通量,光通量,视见函数(光谱光效率函数),发光强度,光照度,光出射度,光亮度,余弦辐射体。
光照度的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像平面上的光照度;
光学系统的能量损失。
颜色的定义、分类、表观特征,颜色混合方式,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颜色匹配,三原色,三刺激值。
(二)一般介绍:发光效率,黑体,光源色和物体色,CIE1931标准色度学系统,CIE色度学系统表示颜色的方法,色品坐标及色品图;颜色方程式。
第七章几何像差概述
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七种几何像差的成因、定义、性质及影响因素。
(二)熟悉:波像差的基本概念;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分辨率法。
(三)了解:光学系统光路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及点列图。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球差,彗差,像散,像场弯曲(简称场曲),畸变,色差。
像质评价方法。
(二)一般介绍:简述光学系统的光路计算(光线追迹)法;点列图。
波像差。
(三)实验内容:光学像差实验。
第八章几种常用光学仪器
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放大镜、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光学原理及其成像特性。
(二)熟悉:摄像系统(如照相机);投影系统(如幻灯机);两种主要照明方式的特点。
(三)了解:目视光学仪器的一般特性;目镜的光学特性。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摄像系统,仪器的照明方式。
(二)一般介绍:目视光学仪器的一般特性,目镜。
投影系统。
(三)实习内容:光学演示实验。
实验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