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偏义复词以及兼词

合集下载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知识点解析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知识点解析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知识点解析文言实词绝大多部分具有多义性,有些实词古今意义已发生变化,古字通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现代汉语双音词占优势,再有的就是复词偏义现象。

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

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

“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偏义复词曾经在1996年全国高考题中出现:《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2分)A.为奸利无所忌B.每宴飨费千金C.刺诸县短长D.必条利病反复2003年上海高考题中,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难度并不高,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对偏义复词不甚了解,结果把“开合”这个偏义复词当作两个词处理,闹出了“张不开,闭不上”的笑话。

如果对课文中偏义复词的句子作过一番梳理的话,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把高中阶段文言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整理了一下。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6.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

指刘兰芝的兄长。

⒎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偏义在“目”,“耳”是衬字。

只要注意到“耳目之观”的“观”字就可知道。

另外,“芙蕖”即荷花。

⒏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⒐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⒑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⒒冀缓急或可救助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常见偏义复词汇编

常见偏义复词汇编

常见偏义复词汇编说明: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且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离开了特定语境,用作偏义复词的词就是两个独立的单音节词。

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2、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石壕吏》):“出入”偏义在“出”,“入”无义,在“出”字后作为陪衬语素。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4、韩之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史记·刺客列传》):“得失”根据上下文意偏指“失”,即差错,弊端,是偏义复词。

5、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孔雀东南飞》):偏义在“母”,“父”是衬字。

6、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7、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国”指天子统治的地方,“家”指诸侯统治的地方。

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8、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史记·游侠列传》):“缓”指“缓和”,“急”指“急迫”,偏重“急”。

9、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偏义在“饥”,“穰”是衬字。

“饥”,灾年;“穰”,丰年。

10、爪牙不足以供耆欲,趋走不足以避利害(《汉书·刑法志》):“利害”偏用“害”义,“利”无义,陪衬语素在前。

11、去来江口守空船(《琵琶行(并序)》):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12、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偏义在“深”,“浅”是衬字。

13、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传》):“去”和“留”意思相反,在这里只取“去”的意思。

14、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死生”偏在“死”义,“生”无义,陪衬语素在后。

15、奉使往来,无留北者(《〈指南录〉后序》):偏义在“往”,“来”是衬字。

指宋朝的使者北往,不指元军的使者南来。

高中文言文知识清单

高中文言文知识清单

文言文知识清单一、18个规定的文言虚词二、20个常见的文言实词三、30个常见的偏义复词四、80个常见的通假字五、90个常见的古语词六、90个常见的古今异义词七、特殊的文言句式八、词类活用九、古代文化常识十、乌有先生历险记——史上最牛的文言文一、18个规定的文言虚词1.而(1)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②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③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或不译。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④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或“却”,然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⑤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谓语。

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⑥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病梅馆记》)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掩口胡卢而.哭。

(《促织》)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2)代词。

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而.翁归。

(《促织》)(3)通“如”,好像,如同。

军悸而.坏都舍。

(《察今》)(4)复音虚词“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2.何(1)疑问代词。

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高中文言文知识偏义复词一览 偏义复词知识汇总

高中文言文知识偏义复词一览 偏义复词知识汇总

高中文言文知识偏义复词一览偏义复词知识汇总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的。

例如:《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两句中的“公姥”“父兄”只有“姥”“兄”表示意义。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

如:《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

在句子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作陪衬。

需要注意的是,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和同义词的重叠使用要区别开来。

例如:在《孔雀东南飞》中“举动自专由”“会有相从许”说“专由”就等于说“自专”或“自由”;说“从许”就等于说“相从”或“相许”。

中学课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很多,例如:①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作息”只有“作”的意义,没有“息”的意义。

②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利害”只有“害”的意义。

③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远近”只有“远”的意义。

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存亡”只有“亡”的意义。

⑤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只有“国”的意义。

等等。

那么,如何正确识别这种偏义复合词呢?区分偏义复合词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联系它前后的连带成分。

如:“昼夜勤作息”中的“勤作息”,说“勤苦地劳作”是通的,说“勤苦地劳作、休息”就不通了,即可认定“息”是只能作陪衬而不表示意义的语素。

因此,也就可以认定“作息”是偏义复词了。

2、从全句的意思上去理解。

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全句是说,不管是“宫中”(指皇宫)的人员,还是“府中”(指丞相府)的人员,都是一样的,在提升、惩处、表彰、批评方面,不应该有所不同。

即句中体现的“不宜异”,那么“异同”一词中,只取“异”的意义,而“同”就只作陪衬了。

3、纵观全篇,从文章大局的角度来理解。

如:《孔雀东南飞》中的“我有亲父兄”“逼迫有弟兄”,全诗之中,未言及兰芝有父有弟,故知“父兄”“弟兄”皆为偏义复词,偏在“兄”。

高考文言文中常见偏义复词

高考文言文中常见偏义复词

高考文言文中常见偏义复词文言实词绝大多部分具有多义性,有些实词古今意义已发生变化,古字通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现代汉语双音词占优势,再有的就是复词偏义现象。

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

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

“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2)昼夜勤作息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3)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种树的地方称园,种菜的地方叫圃。

既是窃桃李,当然是入园,“圃”无义。

②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③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文言文中常见的偏义复词如下: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偏义在“崩”,“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 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6.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

指刘兰芝的兄长。

⒎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偏义在“目”,“耳”是衬字。

注意到“耳目之观”的“观”字就可知道。

另外,“芙蕖”即荷花。

⒏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⒐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⒑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⒒冀缓急或可救助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⒓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偏义在“饥”,“穰”是衬字。

常见的偏义复词以及兼词【共20张PPT】

常见的偏义复词以及兼词【共20张PPT】
• 11. 奉使往来,无留北者。(?〈指南录〉后序 ?) “往来〞偏义在“往〞,指宋朝的使者北
• 往,不指元军的使者南来。
兼词
• 有些文言词语用法很特别,兼词就是其中 的一种。所谓兼词,就是指一个单音词兼 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它往往由两个字 快读而合成,所以也叫作合音词,如“诸〞“ 盍〞“焉〞“旃〞“叵〞“耳〞等。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存亡〞偏义在“亡〞,灭亡。
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崩殂〞:“崩〞指皇帝死,“殂〞
“存亡〞偏义在“亡〞,灭亡。 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3.登斯楼也,那么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
3.根据词语照应来判定。
• 如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 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巷陌〞偏义在“巷 〞,“陌〞是衬字,这从后面的“住〞字可以 判定。
• 〔巷 : 巷 xiàng胡同,里弄:小巷 • 陌 : 陌 mò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田间小
路〕
识别的本卷须知:
• 1.偏意复词中的陪衬语素没有固定的位置 ,可前可后。例如?鸿门宴?中“所以遣将守 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一句,句 中“出入〞 偏义在“入〞,“出〞字陪衬在前 ,译为:防范别的强盗闯进和意外的变故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杜甫?石 壕吏?)中的“出入〞偏义在“出〞,“入〞字 陪衬在后。译为:有子女在母亲没有再嫁 ,出门没有一件好衣服。
• 7.孰与君少长? (司马迁?鸿门宴?) “少长〞 偏 义在“长〞,年龄大。

• 8.去来江口守空船。(白居易?琵琶行?) “去来 〞偏义在“去〞,意为离开。

高中阶段偏义复词一览

高中阶段偏义复词一览

高中阶段偏义复词一览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的。

例如:《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两句中的“公姥”“父兄”只有“姥”“兄”表示意义。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

如:《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

在句子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作陪衬。

需要注意的是,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和同义词的重叠使用要区别开来。

例如:在《孔雀东南飞》中“举动自专由”“会有相从许”说“专由”就等于说“自专”或“自由”;说“从许”就等于说“相从”或“相许”。

中学课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很多,例如:1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作息”只有“作”的意义,没有“息”的意义。

2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利害”只有“害”的意义。

3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远近”只有“远”的意义。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存亡”只有“亡”的意义。

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只有“国”的意义。

等等。

那么,如何正确识别这种复词偏义的词语呢?辨别偏义复词的办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联系它前后的连带成分。

如:“昼夜勤作息”中的“勤作息”,说“勤苦地劳作”是通的,说“勤苦地劳作、休息”就不通了,即可认定“息”是只能作陪衬而不表示意义的语素。

因此,也就可以认定“作息”是偏义复词了。

2、从全句的意思上去理解。

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全句是说,不管是“宫中”(指皇宫)的人员,还是“府中”(指丞相府)的人员,都是一样的,在提升、惩处、表彰、批评方面,不应该有所不同。

即句中体现的“不宜异”,那么“异同”一词中,只取“异”的意义,而“同”就只作陪衬了。

语文高中阶段偏义复词一览

语文高中阶段偏义复词一览

语文:高中阶段偏义复词一览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的。

例如:《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两句中的“公姥”“父兄”只有“姥”“兄”表示意义。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

如:《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

在句子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作陪衬。

需要注意的是,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和同义词的重叠使用要区别开来。

例如:在《孔雀东南飞》中“举动自专由”“会有相从许”说“专由”就等于说“自专”或“自由”;说“从许”就等于说“相从”或“相许”。

中学课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很多,例如:①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作息”只有“作”的意义,没有“息”的意义。

②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利害”只有“害”的意义。

③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远近”只有“远”的意义。

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存亡”只有“亡”的意义。

⑤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只有“国”的意义。

等等。

那么,如何正确识别这种复词偏义的词语呢?辨别偏义复词的办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联系它前后的连带成分。

如:“昼夜勤作息”中的“勤作息”,说“勤苦地劳作”是通的,说“勤苦地劳作、休息”就不通了,即可认定“息”是只能作陪衬而不表示意义的语素。

因此,也就可以认定“作息”是偏义复词了。

2、从全句的意思上去理解。

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全句是说,不管是“宫中”(指皇宫)的人员,还是“府中”(指丞相府)的人员,都是一样的,在提升、惩处、表彰、批评方面,不应该有所不同。

即句中体现的“不宜异”,那么“异同”一词中,只取“异”的意义,而“同”就只作陪衬了。

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

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②昼夜勤作息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园圃:偏义复词,果园。

②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③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三古今异义词往往旦日,卒中往往语(《陈涉起义》) 处处,到处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起义》) 会,聚会;计,商议何苦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怎怕,怕什么垄断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愚公移山》) 山川阻隔自信宁信度,无自信(《郑人买履》) 相信自己结束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 整装实弹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冯婉贞》) 装上弹药不好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 不美(指相貌)即使即使吏卒共抱大巫投之河中(《西门豹治邺》) 即,就;使,让留意先生可留意矣(《中山狼传》) 考虑老子遥见老子杖藜而来(《中山狼传》) 老人丈人愿丈人一言而生(《中山狼传》) 老人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 长辈牺牲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祭祀的牛羊等可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可,可以;以,凭,烈士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有志节操守的男子无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更不用说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与世隔绝的地方扶老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辞》) 指拐杖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出身低微,行为鄙鲁开张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扩大感激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感动奋激深入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 长距离进入有意将军岂有意乎(《隆中对》) 有某种打算乃有意欲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客孟尝君》) 愿意有时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论积贮疏》) 按一定时间鞠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恭敬,谨慎我鞠躬不敢息(《中山狼传》) 弯下身子中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中间夹杂着稍稍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渐渐无赖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活泼玩皮纵士卒无赖(《段太尉逸事状》) 为非作歹于是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在此,在这上大风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 麻疯病小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年轻人虽然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必取宋(《公输》) 虽然如此,但是……中心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叶公好龙》) 心里以为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把……看作作文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写文章不避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论贵粟疏》) 不亚于、不次于人情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论贵粟疏》) 人的通常情况县官今募天下人入县官,得以拜爵(《论贵粟疏》) 朝廷或者或者曰:……(《封建论》) 有的人,有些人指示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指出来给……看约束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信约前进于是相如前进缶(《廉颇蔺相如列传》)前,上前;进,进献因而不如因而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趁机美人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嫔妃以往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从这里到那里宣言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扬言亲戚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父母兄弟地方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其实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它的果实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他实际上横行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纵横驰骋,所向无敌北面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面朝北,指臣服殷勤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赤壁之战》)关切、问候中国率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赤壁之战》)指现在中原地区不过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矣(《赤壁之战》)不超过形成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形势形成从事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官名妻子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妻子儿女初一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刚刚开始所以入叩所以(《狱中杂记》) 缘故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原因的虚词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用来,靠它来……风流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杰出、英俊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繁华景象,流风余韵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咏怀古迹》) 学问才华,雍容风度具体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形体齐备故事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所以,事情……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旧例口舌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代指言辞无聊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处境困窘,没有依靠慷慨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指南录〉后序》) 理直气壮,意气激昂山东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崤山以东祖父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六国论》)祖辈与父辈智力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六国论》)智慧和力量至于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终于达到某种程度自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孔雀东南飞》)自作主张处分处分适兄意,哪得自专由(《孔雀东南飞》)安排,处置逢迎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迎接交通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交接相连生人生人作死别,恨恨哪可论(《孔雀东南飞》)活着的人可怜东家有贤女,可怜体无比(《孔雀东南飞》)可爱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 可叹秋天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日的天空因为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因此写作突出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骤然冲出。

偏义复词含义

偏义复词含义

偏义复词: 定义、分类及用法偏义复词的定义偏义复词的分类偏义复词的用法偏义复词是一种在汉语中很常见的词类,它由两个或更多的字组成,具有独特的含义和语言特点。

偏义复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被广泛用于文学作品中,也被用于日常对话和书面表达中。

那么,偏义复词到底是什么呢?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字组成的词,它们的含义与单独使用每个字的含义不同。

例如,"黑白分明"这个偏义复词由"黑"和"白"两个字组成,它的含义是"非常明确或清楚",而不是单独使用"黑"和"白"这两个字的含义。

偏义复词可以分为几类。

其中,最常见的是形容词偏义复词和动词偏义复词。

形容词偏义复词通常用来形容人或物,例如"黑白分明"、"红颜薄命"等。

动词偏义复词则通常表示一个动作,例如"折腾"、"闹着玩儿"等。

偏义复词的用法也很常见。

在日常对话中,我们经常使用偏义复词来表达我们的想法和感受。

例如,当我们想表达某件事情非常明显时,我们可以说"这件事情黑白分明";当我们想表达某人非常困扰时,我们可以说"这个人被折腾得死去活来"。

偏义复词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也很常见。

作家通常会使用偏义复词来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并使用偏义复词的独特的含义来增强文学作品的表达效果。

例如,在著名的古代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经常使用偏义复词来描述人物的性格和心情。

总的来说,偏义复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词类,它们由两个或更多的字组成,具有独特的含义和语言特点。

偏义复词可以分为形容词偏义复词和动词偏义复词等几类,并在日常对话和文学作品中广泛使用。

必修常见偏义复词例

必修常见偏义复词例

必修常见偏义复词例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必修1-5常见偏义复词33例【出入】例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司马迁《鸿门宴》)说明:“出入”本指出去和进来,反义关系,偏取“入”。

【少长】例句: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司马迁《鸿门宴》)说明:“少长”本指岁数小和岁数大,反义关系,偏取“长”。

【车骑】例句: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司马迁《鸿门宴》)说明:指随从人员。

“车”指战车,“骑”指骑兵。

“车骑”是近义关系,偏取“骑”。

【作息】例句:昼夜勤作息。

(《孔雀东南飞》)说明:“作息”本指操劳和休息,反义关系,偏取“作”。

【公姥】例句: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孔雀东南飞》)说明:“公姥”本指公公和婆婆,近义关系,偏取“姥”。

【父母、弟兄】例句:我有亲父母,逼迫兼父兄。

(《孔雀东南飞》)说明:“父母”、“弟兄”都是近义关系,偏取“母”、“兄”。

【父兄】例句: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孔雀东南飞》)说明:“父兄”近义关系,偏取“兄”。

【女子】例句: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孔雀东南飞》)说明:偏义在“女”,“子”是衬字。

【去来】例句:去来江口守空船。

(白居易《琵琶行》)说明: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舟楫】例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说明:偏义在“舟”,“楫”是衬字。

【多少】例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说明:“多少”是反义关系,偏取“多”。

【巷陌】例句: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说明:偏义在“巷”,“陌”是衬字。

【国家】例句: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说明:“国家”本指“国”和“家”,偏取“国”。

【归去】例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

偏义复词的分类

偏义复词的分类

偏义复词的分类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字组成,其中一个字有明显的主导地位,另一个字则起到修饰、补充或强调的作用。

在中文中,偏义复词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包括日常生活、商务谈判、文学创作等领域。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偏义复词进行分类,分别探讨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我们来看看描述人物特征的偏义复词。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像“善良”、“聪明”、“勤劳”等词语来形容他人。

这些偏义复词既可以是褒义词,也可以是贬义词,取决于具体的语境。

比如,“心狠手辣”就是一个带有贬义的偏义复词,用来形容那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而“善解人意”则是一个褒义的偏义复词,表示一个能够理解他人心思并给予帮助的人。

我们可以看看描述情感状态的偏义复词。

在情感表达中,偏义复词起到了丰富和强化情感的作用。

比如,“悲喜交加”用来形容心情复杂,既有悲伤又有喜悦的情感。

而“欢天喜地”则表示心情愉悦、充满喜悦。

这些偏义复词通过巧妙的组合,使情感表达更加生动、具体。

偏义复词还可以用来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态。

比如,“红红火火”用来形容繁荣昌盛的景象,通常用于形容生意兴隆、局势繁荣等情况。

而“清清楚楚”则表示清晰明了,没有任何疑惑或模糊之处。

这些偏义复词通过对事物特征的描述,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我们来看看描述行为和动作的偏义复词。

在描写动作时,偏义复词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现出动作的特点和情感。

比如,“轻轻地”表示动作轻柔、细致,往往用于描写柔和的动作,如轻轻地拭去泪水。

而“狠狠地”则表示动作狠毒、猛烈,常用于描述激烈的打斗或报复行为。

这些偏义复词通过对动作的描写,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总的来说,偏义复词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广泛的应用场合。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偏义复词进行分类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语言现象,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启发,引起大家对偏义复词的重视和研究。

让我们一起努力,用更加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让沟通更加生动、精彩!。

偏义复词 讲解加例子

偏义复词 讲解加例子

高中阶段偏义复词一览
•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 义在“崩”,“殂”是衬字。】 •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 【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偏义在“入”,“出”是衬字。句意为:防备 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 5.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 • 【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高中阶段偏义复词一览
• 25.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 【偏义在“钟”,“罄”是衬字。】 • 26.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 【偏义在“作”,“息”是衬字。状语“勤”只能修 饰“作”不能修饰“息”因而“作息”偏指“作”, “息”无义起陪衬作用。】 • 27.今有一人,入其园圃,窃其桃李 • 【“园圃”在古代有区别,种树曰“园,种菜曰“圃。 现代则泛指种植果树蔬菜的地方。在本句中,看句后 有“窃其桃李”,可知“园圃”在此仅指种树的地 方。】 • 28.曾不吝情去留 • 【“去”和 “留”意思相反,在这里只取“去”的意 思。】
5应或允许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廉颇蔺相如列传恐惧同义复词都有害怕之意故译为害怕或恐惧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藩篱同义复词都有篱笆之意故译为篱笆比喻边境的屏障高中阶段偏义复词一览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 义
——偏义复词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 近(或相关)、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 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 意义,只作陪衬。
再如“刺诸县短长”中,“刺”是指责,指责的只 能是“短”,而不能是“长”,故“长”在此不表意 义,只取“短”意。
偏义复词与同义复词的区别

高中阶段偏义复词一览

高中阶段偏义复词一览

高中阶段偏义复词一览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的。

例如:《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两句中的“公姥”“父兄”只有“姥”“兄”表示意义。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

如:《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

在句子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作陪衬。

需要注意的是,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和同义词的重叠使用要区别开来。

例如:在《孔雀东南飞》中“举动自专由”“会有相从许”说“专由”就等于说“自专”或“自由”;说“从许”就等于说“相从”或“相许”。

中学课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很多,例如:1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作息”只有“作”的意义,没有“息”的意义。

2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利害”只有“害”的意义。

3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远近”只有“远”的意义。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存亡”只有“亡”的意义。

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只有“国”的意义。

等等。

那么,如何正确识别这种复词偏义的词语呢?辨别偏义复词的办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联系它前后的连带成分。

如:“昼夜勤作息”中的“勤作息”,说“勤苦地劳作”是通的,说“勤苦地劳作、休息”就不通了,即可认定“息”是只能作陪衬而不表示意义的语素。

因此,也就可以认定“作息”是偏义复词了。

2、从全句的意思上去理解。

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全句是说,不管是“宫中”(指皇宫)的人员,还是“府中”(指丞相府)的人员,都是一样的,在提升、惩处、表彰、批评方面,不应该有所不同。

即句中体现的“不宜异”,那么“异同”一词中,只取“异”的意义,而“同”就只作陪衬了。

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

• 16暴通曝,曝晒,如:虽有槁暴,不 复挺者。 • 17直通只,只是,如: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 18止通只,仅仅,不过,如:其为时 止十有一月耳。
• 19景通影,1影子,如:天下云集响应,赢 粮而景从;2日光,如:景翳翳以将入。 • 20取通娶,娶亲,如:令壮者无取老妇。 • 21阳通佯,假装,如:皆阳应曰。 • 22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如:距 关,毋内诸侯。 • 23要通邀,邀请,如:张良出,要项伯。 • 24蚤通早,尽早,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 谢项王。
• 庾:谷仓。 • 瘐:瘐死:(囚犯)死在狱中。 • 穿窬:也作“穿逾”:穿壁翻墙(窬: 洞。) • 穿窬之盗

通假字
• 1.共通供,供给,如“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 2.阙通缺,侵损,如“若不阙秦,将 焉取之”。 • 3.说通悦,心服,如“秦伯说,与郑 人盟”。 • 4.知通智,聪明,如“失其所与,不 知”。 • 5.蚤通早(早一些)例:旦日不可不 蚤来谢项王。”
• 众人:一般人,如“今之众人,其下 圣人也亦远矣” • 不必:不一定,如“弟子不必不如师” 从事:随从人员,名词,如“则遣 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 其实:它的实际(真相),如“自以 为得其实”
• 方丈:一丈见方,如“室仅方丈,可 容一人” • 往往:到处,如“墙往往而是” • 颜色:脸色,如“断头置城上,颜色 不少变” • 不行:不能走路,如“臣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 • 成立:成人自立,如“零丁孤苦,至 于成立”
• 60绌同黜,罢免官职,例:屈平既绌, 其后秦欲伐齐。 • 61罢通疲,疲惫,如:仆虽罢驽,亦 尝侧闻长者之遗风。 • 62具通俱,全,都,例:愿伯具言臣 之不敢倍德也。”
• 63乡通向,如:北乡自刭。 • 64诎通屈,屈曲,如:其次诎体受辱。 • 65枪通抢,触,如:当此之时,见狱 吏则头枪地。 • 66质通贽,见面礼,如:厚币委质事 楚。 • 67见通现,表露,如:退而论书策, 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文言文翻译常见的几点技巧

文言文翻译常见的几点技巧

文言文翻译常见的几点技巧一、文字文字之前结绳记事,图画记事,都不是文字。

1、造字法六书: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转注字——假借字(后两种是用字法)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独体字:一个偏旁组成的文字,即象形和指事,而指事字只有二十几个(也有版本是36个),其余都是象形字。

合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组成的文字,即会意和形声,80%以上的汉字是形声字,少数是会意字。

2、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行书——草书。

口诀:殷商甲骨西周钟(钟鼎文、金文),秦朝前后篆不同(大-小)秦至汉朝手写隶(失去图画意),东汉楷书因毛笔。

隶书草写为章草,演变之后今、狂草,草、楷之间普及行。

3、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中学课本把这三种字都叫做通假字,“同”为古今字,“通”为通假字。

二、词汇1、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扩大的,例如:江(长江)、河(黄河)、菜(蔬菜)、鸣(鸟叫)缩小的,例如:谷(粮食的总称)、丈夫(男子)、臭(气味)转移的,例如:股(大腿)、涕(眼泪)、烈士(壮烈的勇士)、穷(政治上失意)2、词的本义、基本义、比喻义、引申义本义:是汉字的最初意义。

基本义:就是词的常用义,一般来讲,古代汉语字典上的第一个义项是词的本义,现代汉语词典上的第一个义项是词的基本义。

比喻义:是通过修辞的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

词的比喻义是固定的,修辞上的比喻是临时打比方。

引申义:是在本义的基础上通过引申的方法而产生的词义。

3、偏义复词(偏义词):由两个单音词组成,一个有实际意义,另一个陪衬。

例如:昼夜勤作息、今晚没动静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例如:卑鄙、明哲保身、复辟、爪牙、衣冠禽兽、乖、谤、祥等。

5、名称说法改变:目——眼睛,日——太阳。

6、单音词变为复音词:例如:前——前面,敌——敌人。

三、词法1、名词名词活用为动词:翻译时①译为状语+动词。

例如: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

②译作一个相应的动词。

例如:徐庶见先主,先主器(器重)之。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一览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一览

高中阶段文言文偏义复词一览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的。

例如:《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两句中的“公姥”“父兄”只有“姥”“兄”表示意义。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

如:《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

在句子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作陪衬。

需要注意的是,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和同义词的重叠使用要区别开来。

例如:在《孔雀东南飞》中“举动自专由”“会有相从许”说“专由”就等于说“自专”或“自由”;说“从许”就等于说“相从”或“相许”。

中学课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很多,例如:①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作息”只有“作”的意义,没有“息”的意义。

②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利害”只有“害”的意义。

③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远近”只有“远”的意义。

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存亡”只有“亡”的意义。

⑤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只有“国”的意义。

等等。

那么,如何正确识别这种复词偏义的词语呢?辨别偏义复词的办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联系它前后的连带成分。

如:“昼夜勤作息”中的“勤作息”,说“勤苦地劳作”是通的,说“勤苦地劳作、休息”就不通了,即可认定“息”是只能作陪衬而不表示意义的语素。

因此,也就可以认定“作息”是偏义复词了。

2、从全句的意思上去理解。

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全句是说,不管是“宫中”(指皇宫)的人员,还是“府中”(指丞相府)的人员,都是一样的,在提升、惩处、表彰、批评方面,不应该有所不同。

即句中体现的“不宜异”,那么“异同”一词中,只取“异”的意义,而“同”就只作陪衬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8.去来江口守空船。(白居易《琵琶行》) “去来”偏义在“去”,意为离开。 • 9.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孔雀东南 飞)“进退”,“进”,指“进来”,“退” 指“退出”,义偏“进”。 10.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异同”偏义在“异”, 不同。 • 11. 奉使往来,无留北者。(《〈指南录〉后 序》) “往来”偏义在“往”,指宋朝的使者 北
• • “偏义复词”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 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翻译时,将 “陪衬意”去掉,把表示意义的那个语素翻 译出来即可。如张溥《五人墓碑记》“亦以 明死生之大”中“死生”偏义在“死”,意 为死难。这句话可译为为: • 也以此来表明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 •
三、偏义复词的翻译
四、常见偏义复词梳理
一、偏义复词的类型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的。例如:《孔 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公姥”只 有“姥”表示意义。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如:《墨子· 非攻》: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园”是 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子 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 作陪衬。
二、偏义复词的识别
2.根据语法关系来判定
如《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 辛”中,状语“勤”只能修饰“作”,而 不能修饰 • “息”,因而“作息”偏指“作”,“息” 无义。又如《礼记》“士功不兴,大夫不 得造车马”中,因“车”与“造”构成动 宾关系,与“马”不搭配(一般而言,我们 不能说造“马”),故“马”无义,起陪衬 作用,“车马”偏指“车”义。 •
二、 盍
• “盍”是“何不”的合音,其中“何”是 疑问代词,“不”为否定副词。例如: • ①、 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 • ②、 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盍 以免其父召之?(《史记楚世家》) • 上例中的“盍”即为“何不”的合音,可 译作“为什么不”。
三、 焉
• 1、 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例 如: • 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 ②、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 ③、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 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 上述例中的“焉”可分别译作 • “在其中”“从这里”“在这件事上”。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存亡”偏义在“亡”,灭亡。 • 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 《出师表》)“崩殂”:“崩”指皇帝死, “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 是衬字。 • 3.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 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 记》)“宠辱”偏义在“辱”, 此处可译为 “遭贬谪的不幸”。 •
• 2、 相当于“于何”,译作“在哪里”“从 哪里”等。 • 例如: • ①、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 ②、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齐桓晋文之事》)
四、 旃zhān
• “旃”为“之焉”的合音,其中“之”是 代词,“焉”是语气词。例如: • ①、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诗经唐风 采苓》) • ②、 无其殃之也,其将聚而歼旃。(《左 传襄公二十八年》)
• 2. 偏义复词中的两个语素结合得不够稳定, 具有临时性。偏义复词的陪衬语素,只有在 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显露出来,一旦脱离 了那个特定的语言环境,其临时性便随即消 失。因此,对于偏义复词不能死记硬背,要 结合语境来识别,在一个语言环境中是偏义 复词,而换一个语言环境就不一定是偏义复 词。如:“逼迫兼弟兄” (《孔雀东南飞》) 这句中的“弟兄” ,从文中内容知道,逼迫 刘兰芝的是她的哥哥, “弟兄”是偏义复词。 但“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孟子 《庄暴见孟子》)这句中的“兄弟”不是偏义 复词。
• 3.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和同义词 的重叠使用要区别开来。同义复词是几个 词处于同一语法位置的固定结构,都表且 共同表示一个意义。而偏义复词虽是两个 词复用,但意义只落在一个词身上,另一 个只作陪衬,且结构一般是不固定的。如: 在《孔雀东南飞》中“举动自专由”“会 有相从许”说“专由”就等于说“自专” 或“自由”;说“从许”就等于说“相从” 或“相许”。 •
五、 叵
• “叵”为“不可”的合音,可直接译为 “不可”。例如: • ①、 白云叵揽撷,但觉沾人衣。(范成大 《黄罴岭》) • ②、 马岱曰:“曹操心怀叵测,叔父若往, 恐遭其害。”(《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
六、 耳
• “耳”为“而已”的合音词,可译作“罢 了”。例如: • ①、 荆州之民附曹者,逼于兵势耳。 (《赤壁之战》) •,是“之乎”的合音,“之” 为代词,“乎”是句末表疑问的语气词。 例如: • ①、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 见孟子》) • ②、 闻强氏授甲攻子,子闻诸?(《左传 昭公八年》) • 上例中“诸”用于句末,是“之乎”的合 音,“之”代前文所说之事,“乎”表疑 问语气,相当于“吗”。
兼词
• 有些文言词语用法很特别,兼词就是其中 的一种。所谓兼词,就是指一个单音词兼 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它往往由两个字 快读而合成,所以也叫作合音词,如 “诸”“盍”“焉”“旃”“叵”“耳” 等。
最常见的兼词
1.焉=“于之”。如“积水成渊,蛟龙 生焉”。蛟龙生“于之”,即 生在那 里。《劝学》 2.诸=“之于”。如“放诸山下”,等 于“放之于山下”,即“把它放在山 下”。《黔之驴
3.根据词语照应来判定。
• 如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巷陌”偏 义在“巷”,“陌”是衬字,这从后面的 “住”字可以判定。 • (巷 : 巷 xiàng胡同,里弄:小巷 • 陌 : 陌 mò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田间小 路)
识别的注意事项:
• 1.偏意复词中的陪衬语素没有固定的位置, 可前可后。例如《鸿门宴》中“所以遣将 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一句, 句中“出入” 偏义在“入”,“出”字陪 衬在前,译为:防备别的强盗闯进和意外 的变故。“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 裙。”(杜甫《石壕吏》)中的“出入”偏义 在“出”,“入”字陪衬在后。译为:有 子女在母亲没有再嫁,出门没有一件好衣 服。 •
• 一、 诸 • 1、 用于句中,为“之于”的合音,其中 “之”为代词,“于”是介词。例如: • ①、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 山》) • ②、 穆公访诸蹇叔。(《崤之战》) • 以上两例中“诸”是“之于”的合音,例① 中“之”代“土石”,“于”当介词“到” 讲。例②中“之”代秦师袭郑这件事,“于” 当介词“向”讲。
• 4.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司马迁《鸿 门宴》)“置”,丢弃。“车骑”:“车”, 车马,“骑”,骑士,偏义在“骑”。 • 5.我有亲父母。(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 飞》) “父母”偏义在“母”,指刘兰芝的 母亲。 • 6.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 汉乐府民歌 《孔雀东南飞》)“女子” 偏义在“女”, 女儿。 • 7.孰与君少长? (司马迁《鸿门宴》) “少长” 偏义在“长”,年龄大。 •
识别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 1.根据句子语境来判定。 • 如《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 雷”,全诗之中,未言及兰芝有父,“父兄” 一词的意义当偏指在“兄”这个语素上面, 用以突出刘兄的蛮横与暴戾。又如《桃花源 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句中的“远 近”,偏义在“远”,文章通过这个“远” 字来表明诗人信步自适的心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