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义复词专项练习

合集下载

文言文偏义复词练习

文言文偏义复词练习

文言文偏义复词练习文言文偏义复词练习找出下面句子中的偏义复词,并指出所取意义。

1.所以遣兵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偏义复词:取义:2.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记》)偏义复词:取义:3、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偏义复词:取义:4、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偏义复词:取义:5、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偏义复词:取义:6、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偏义复词:取义:7、逼迫有弟兄《孔雀东南飞》偏义复词:取义:8、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偏义复词:取义:9、君密奏请皇上结以恩遇,冀缓急或可救助。

《谭嗣同》偏义复词:取义:10、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琵琶行》偏义复词:取义:11、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

(曹操:《却东西门行》)偏义复词:取义:12、无羽毛以御寒暑。

《列子杨朱》偏义复词:取义:13、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德,国家之基也。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偏义复词:取义:14、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

(《史记·游侠列传》)偏义复词:取义:15、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诗经·邶风·绿衣》)偏义复词:取义:16、韩之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多人。

多人不能不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

(《史记·刺客列传》)偏义复词:取义:17、询谋得失,深遂夙愿。

(王冰:《内经素向经序》)偏义复词:取义:18、余刻此图,并非独出己见,评论古人之短长。

(《脏腑记叙》)偏义复词:取义:19、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偏义复词:取义:20、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杜甫:《石壕吏》)偏义复词:取义:21、所向天空阔,真堪托死生。

(《杜甫:《房兵曹胡马行》)偏义复词:取义:22、呜呼!死生,昼夜事也。

常见偏义复词汇编

常见偏义复词汇编

常见偏义复词汇编说明: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且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离开了特定语境,用作偏义复词的词就是两个独立的单音节词。

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2、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石壕吏》):“出入”偏义在“出”,“入”无义,在“出”字后作为陪衬语素。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4、韩之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史记·刺客列传》):“得失”根据上下文意偏指“失”,即差错,弊端,是偏义复词。

5、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孔雀东南飞》):偏义在“母”,“父”是衬字。

6、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7、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国”指天子统治的地方,“家”指诸侯统治的地方。

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8、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史记·游侠列传》):“缓”指“缓和”,“急”指“急迫”,偏重“急”。

9、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偏义在“饥”,“穰”是衬字。

“饥”,灾年;“穰”,丰年。

10、爪牙不足以供耆欲,趋走不足以避利害(《汉书·刑法志》):“利害”偏用“害”义,“利”无义,陪衬语素在前。

11、去来江口守空船(《琵琶行(并序)》):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12、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偏义在“深”,“浅”是衬字。

13、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传》):“去”和“留”意思相反,在这里只取“去”的意思。

14、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死生”偏在“死”义,“生”无义,陪衬语素在后。

15、奉使往来,无留北者(《〈指南录〉后序》):偏义在“往”,“来”是衬字。

指宋朝的使者北往,不指元军的使者南来。

古代汉语 偏义复词 简答题

古代汉语 偏义复词 简答题

古代汉语偏义复词简答题
古代汉语中的偏义复词是由两个具有相关意义的词组合而成的复合词。

其中一个词起主导作用,另一个词起修饰作用,用来表示程度、方向、方式、目的等等。

以下是对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偏义复词的简答解释:
1. 近义复词:由同义词组合而成,如思量、琢磨、心血、往返、反复等。

2. 标类复词:由一个意义明确的词和一个修饰词组合而成,修饰词起标志、特指、限定作用,如忽明忽暗、一心一意、干干净净等。

3. 褒贬复词:由一个褒义词和一个贬义词组合而成,表达褒贬情感,如恩威并施、慷慨解囊、执迷不悟等。

4. 动类复词:由一个动词和一个修饰词组合而成,修饰词起程度、方向、结果、方式作用,如高声大笑、密切关注、细细思忖等。

5. 名类复词:由一个名词和一个修饰词组合而成,修饰词起程度、特指作用,如自由自在、高山流水、朝朝暮暮等。

以上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偏义复词的分类和解释。

这些偏义复词在汉语表达中起到丰富和准确的修饰作用,让表达更具艺术性和文化特色。

古代汉语 偏义复词 简答题

古代汉语 偏义复词 简答题

古代汉语偏义复词简答题【原创实用版】目录1.偏义复词的定义和特点2.偏义复词的分类3.偏义复词在古代汉语中的应用和作用4.学习偏义复词的重要性正文古代汉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化内涵。

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特殊的词汇现象,那就是偏义复词。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偏义复词的相关知识。

偏义复词,顾名思义,是指由两个或多个词汇组合而成,其中一个词汇的意义在组合后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单纯词汇。

这种现象在古代汉语中十分常见,如“风雨”、“春秋”等词。

偏义复词在汉语中有其独特的特点,它们既能表达单一词汇无法表达的语义,又能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生动性。

偏义复词可以根据其构成方式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偏义复词可分为以下几类:并列式、主从式、偏正式和补充式。

并列式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或多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汇并列组成,如“出入”、“黑白”等。

主从式偏义复词是由一个主要词汇和一个从属词汇组成,如“前后”、“左右”等。

偏正式偏义复词是由一个主要词汇和一个修饰词汇组成,如“高山”、“深水”等。

补充式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或多个词汇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意义,如“春夏”、“秋冬”等。

偏义复词在古代汉语中的应用和作用十分重要。

它们不仅能够丰富语言表达,提高语言的修辞性,还能够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表现力。

此外,偏义复词还是古代汉语词汇、语法和文化研究的重要对象,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汉语的语言规律和文化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偏义复词对于我们掌握古代汉语知识和提高汉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偏义复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诗词歌赋,更深入地领略古代汉语的魅力。

同时,学习偏义复词还能够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得心应手。

总之,偏义复词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独特的词汇现象,它们具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化内涵。

高考语文文言偏义复词专题练习

高考语文文言偏义复词专题练习

高考语文文言偏义复词专题练习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偏义复词并解释。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出师表》)答: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鸿门宴》)答: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答: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答:5.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孔雀东南飞》)答:6.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孔雀东南飞》)答:7.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孔雀东南飞》)答:8.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孔雀东南飞》)答:9.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答:10.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孔雀东南飞》)答:11.去来江口守空船。

(《琵琶行》)答:12.孰与君少长?(《鸿门宴》)答:13.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石钟山记》)答:14.死生,昼夜事也。

(《指南录后序》)答:15.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指南录后序》)答:16.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答:17.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答:18.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答:19.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非攻》)答:20.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白头吟》) 答:答案解析1.崩殂。

偏义在“崩”;“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

2.车骑。

偏义在“骑”。

3.出入。

偏义在“入”,进来。

4.存亡。

偏义在“亡”,灭亡。

5.父母、弟兄。

偏义在“母”“兄”,分别指刘兰芝的母亲、兄长。

6.父兄。

偏义在“兄”,指刘兰芝的兄长。

7.作息。

偏义在“作”,劳作。

状语“勤”只能修饰“作”,不能修饰“息”,因而“作息”偏指“作”。

8.公姥。

偏义在“姥”,婆婆。

9.国家。

偏义在“国”。

古代分封制时,诸侯有国,大夫有家。

10.女子。

偏义在“女”,闺女。

11.去来。

偏义在“去”,离开。

12.少长。

偏义在“长”,年龄大。

13.浅深。

偏义在“深”,深度。

14.死生。

文言文偏义复词学案及练习

文言文偏义复词学案及练习

文言文偏义复词学案及练习文言文偏义复词学案太康一高语文组王悦清一.学习目标了解文言文中偏义复词现象掌握中学课本中出现的偏义复词二有关偏义复词的知识偏义复词是文言实词运用的一种特殊现象。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有两个意义相近(关)或相对(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意义,只作陪衬,只具备语法作用。

偏义复词并不固定,它只是在一定语境中,为了句式的整齐或行文的需要,在本应用一个的地方用上了偏义复词。

如“昼夜勤作息” (《孔雀东南飞》)中的“作息”就是偏义复词,“作息”分别是“耕作、休息”的意思,但在此处,意义偏在“作”,“息”并不表示意义。

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如: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浅深”是反义词,此处只取“深”的意义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如: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之意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学习文言文时对此类的词的识别,主要是把它放入语境当中,联系上下文,看它是否符合语境,符合逻辑关系。

如“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这句话是用来描写刘兰芝的,刘兰芝是一个知书达礼、勤劳善良、忠于爱情的妇女形象,所以不分昼夜勤于的只能是“作”,耕作、劳作,而非休息,故此处只取“作”意,“息”只作陪衬,这样既合语境又合逻辑。

再如“刺诸县短长”中,“刺”是指责,指责的只能是“短”,而不能是“长”,故“长”在此不表意义,只取“短”意。

只得注意的是,在辨别偏义复词是一定要把两个语素相近的偏义复词与同义复词区别开来。

如:谨庠序之教,申之义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庠序”,同义复词,两者都是学校,只是时代不同叫法不同,故合译为“学校”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从许”,同义复词,都有“答应”之意,故合译为“答应或允许”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廉颇蔺相如列传》)——“恐惧”,同义复词,都有“害怕”之意,故译为“害怕或恐惧”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藩篱”,同义复词,都有“篱笆”之意,故译为“篱笆”,比喻边境的屏障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同义复词是几个词处于同一语法位置的固定结构,都表且共同表示一个意义。

偏义复词(中学文言实词复音词的偏义归纳)

偏义复词(中学文言实词复音词的偏义归纳)

偏义复词(中学文言实词复音词的偏义归纳)本文是关于偏义复词(中学文言实词复音词的偏义归纳),感谢您的阅读!对偏义复词有两种考查形式:1.判断是否为偏义复词如1996年全国高考题14:.《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2分)()A.为奸利无所忌B.每宴飨费千金....C.刺诸县短长D.必条利病反复....答案为C(解析见参考答案)2.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如2003年上海高考题中,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难度并不高,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对偏义复词不甚了解,结果把“开合”这个偏义复词当作两个词处理,翻译成了“张不开,闭不上”的错误答案。

又如2010年全国II卷第11题要求将“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译成现代汉语,其中的“面目”也是偏义复词:“面”,脸面,“目”,眼睛,此处偏用“面”的意思。

在古代诗文中偏义复词出现频率很高,是学生理解文言文和解答翻译题时的难点,准确识别并理解偏义复词有益于我们对文言文的解读。

知识梳理一、偏义复词的类型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的。

例如:《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

“公姥”只有“姥”表示意义。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

如:《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

在句子中只有“园”这个语素表示意义,“圃”只作陪衬。

二、偏义复词的识别识别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根据句子语境来判定。

如《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全诗之中,未言及兰芝有父,“父兄”一词的意义当偏指在“兄”这个语素上面,用以突出刘兄的蛮横与暴戾。

又如《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句中的“远近”,偏义在“远”,文章通过这个“远”字来表明诗人信步自适的心境。

2.根据语法关系来判定。

如《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中,状语“勤”只能修饰“作”,而不能修饰“息”,因而“作息”偏指“作”,“息”无义。

高中语文文言文偏义复词专项复习(常见偏义复词+练习和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偏义复词专项复习(常见偏义复词+练习和答案)

高中语文教材常见偏义复词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6.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

指刘兰芝的兄长。

7.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偏义在“目”,“耳”是衬字。

只要注意到“耳目之观”的“观”字就可知道。

另外,“芙蕖”即荷花。

8.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9.昼夜勤作息偏义在“作”,“息”是衬字。

状语“勤”只能修饰“作”,不能修饰“息”,因而“作息”偏指“作”,劳作;“息”无义,起陪衬作用。

10.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1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12.冀缓急或可救助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13.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偏义在“饥”,“穰”是衬字。

“饥”,灾年;“穰”,丰年。

联系下文禹汤遭受连年水灾旱灾,故“饥穰”当偏指“饥”,14.但欲求证煞费苦心,不复顾利害偏义在“害”,“利”是衬字。

15.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偏义在“女”,“子”是衬字。

16.去来江口守空船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17.孰与君少长?偏义在“长”,“少”是衬字。

意谓“谁的年龄大”18.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偏义在”深(深度)”,”浅”是衬字。

19.死生,昼夜事也偏义在“死”,“生”是衬字。

20.奉使往来,无留北者偏义在“往”,“来”是衬字。

指宋朝的使者北往,不指元军的使者南来。

21.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偏义在“实”,“虚”是衬字。

2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偏义在“异”,“同”是衬字。

23.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偏义在“巷”,“陌”是衬字。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知识点练习偏义复词(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知识点练习偏义复词(含解析)

文言文知识点练习-------偏义复词1.句子中加点词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便可白公姥B.昼夜勤作息C.剑阁峥嵘而崔嵬D.逼迫兼弟兄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孔雀东南飞》)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 C.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D.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下列选项中的加点词,全部都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①便可白公姥②五里一徘徊③昼夜勤作息④我有亲父兄⑤否泰如天地⑥本自无教训⑦逼迫兼弟兄⑧贵贱情何薄A.①③⑤⑥ B.①③④⑦ C.①⑤⑦⑧ D.③④⑥⑦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单位领导原班人马都在”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行李之往来C.所见无非牛者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全都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便可白公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B.我有亲父兄逼迫兼弟兄C.昼夜勤作息我有亲父母 D.否泰如天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高低冥迷,不知西东D.胜负之数,存亡之理7.下列各项中全含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B.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C.盛衰之理,虽曰天命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D.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A.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B.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A.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D.陟罚臧否,不宜异同1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C.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D.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1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不全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便可白公姥B.否泰如天地昼夜勤作息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其日牛马嘶D.我有亲父兄今有一人,入其园圃,窃其桃李12.下列各组画线词中,不全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便可白公姥昼夜勤作息B.我有亲父母否泰如天地C.逼迫兼弟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参考答案:1.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偏义复词的能力。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练习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练习

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练习高考文言文偏义复词练习(40例)所谓偏义复词,是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

结构上有两种情况:1.由词义相近的两个词构成。

例如:①噌竑(hóng)如钟鼓不绝。

②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

《孔雀东南飞》③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非攻》例句中“钟鼓”“公姥”“父兄”“园圃”四个词,其词义分别偏向“钟”“姥”“兄”“园。

(种树为园,种花为圃)”。

2.由词义相反的两个词构成的。

例如:①冀缓急或可救助。

《谭嗣同》②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孔雀东南飞》③世有饥穰,天之行也。

例句中“缓急”“作息”“饥穰”三个词,其词义分别偏向“急”“作”“饥”。

练习:给下列偏义复词的偏指义项加点并解释。

1. 崩殂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

2. 存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 异同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 作息昼夜勤作息。

5. 出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6. 少长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7. 公姥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8. 父母弟兄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9. 往来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10. 虚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11. 死生死生,昼夜事也。

12. 休祲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

13. 远近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14. 缓急冀缓急而可救助。

15. 车骑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16. 首领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17. 饥穰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18. 耳目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19. 动静牢城里都没动静。

/ 却不见孔明动静。

20. 国家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1. 利害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22. 浅深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23.园圃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24.成败得失大凡忧之所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一曰忧得失。

高中阶段偏义复词一览表[1]

高中阶段偏义复词一览表[1]

高中阶段偏义复词一览表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翻译: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

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翻译:其中体弱年老的有的去世了。

)6、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

指刘兰芝的兄长。

7、是芙蕖者也,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偏义在“目”,“耳”是衬字。

只要注意到“耳目之观”的“观”字就可知道。

(翻译:荷花,这种东西,没有一时一刻不适于观赏。

)8、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9、昼夜勤作息。

偏义在“作”,“息”是衬字。

状语“勤”只能修饰“作”,不能修饰“息”,因而“作息”偏指“作”,劳作;“息”无义,起陪衬作用。

10、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翻译:您现在就可以去禀告婆婆把我遣送回娘家。

)1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12、冀缓急或可救助。

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13、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

偏义在“饥”,“穰”是衬字。

“饥”,灾年;“穰”,丰年。

联系下文禹汤遭受连年水灾旱灾,故“饥穰”当偏指“饥”。

14、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偏义在“害”,“利”是衬字。

15、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偏义在“女”,“子”是衬字。

16、去来江口守空船。

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17、孰与君少长?偏义在“长”,“少”是衬字。

意谓“谁的年龄大”18、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偏义在”深(深度)”,”浅”是衬字。

19、死生,昼夜事也。

偏义在“死”,“生”是衬字。

20、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偏义在“往”,“来”是衬字。

(指宋朝的使者北往,不指元军的使者南来。

古代汉语 偏义复词 简答题

古代汉语 偏义复词 简答题

古代汉语偏义复词简答题摘要:1.偏义复词的定义与特点2.偏义复词的类型与用法3.偏义复词的意义与价值4.偏义复词的现代汉语对应词汇正文:古代汉语中的偏义复词是一种特殊的词汇现象,它是由两个或多个具有相关或相反意义的字组成的词语,其中一个字的意义在语境中被另一个字所吸收,使得整个词语只取其中一个字的意义。

这种现象在古代文献中非常常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语言风格。

偏义复词的类型与用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并列式: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字并列组成,如“利弊”、“强弱”等。

这种类型的偏义复词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广泛使用,且用法与古代汉语相似。

2.修饰式:由一个字作为另一个字的修饰成分,如“山清水秀”、“人才济济”等。

这种类型的偏义复词在现代汉语中也很常见,但与古代汉语不同的是,现代汉语中的修饰式偏义复词更多地体现了形象、生动的描绘手法。

3.偏义式: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字组成,但在语境中只取其中一个字的意义,如“父子”、“君臣”等。

这种类型的偏义复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出现,但在古代汉语中具有重要的语法和语义功能。

偏义复词在古代汉语中的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了词汇表达:偏义复词的使用使得古代汉语的词汇更加丰富多彩,有助于表达更加细腻、复杂的意义。

2.体现了语言风格:偏义复词是古代汉语的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反映了古代汉语的独特风格和韵味。

3.具有历史价值:研究偏义复词有助于了解古代汉语的发展演变,为汉语史研究提供宝贵的材料。

现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和类型与古代汉语有一定的差异,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例如,“利弊”对应现代汉语的“利益与弊端”,“父子”对应现代汉语的“父亲与儿子”等。

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的传承关系和演变规律。

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

• 高考题:《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 高考题: 孔雀东南飞》 昼夜勤作息” 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 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 加横线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 • A.为奸利无所忌 B.每宴飨费千金 • C.刺诸县短长 D.必条利病反复
(答案:C) “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 昼夜勤作息” 孔雀东南飞》 答案:C) :C 这句话是用来描写刘兰芝的, 这句话是用来描写刘兰芝的,刘兰芝是一个知书达 勤劳善良、忠于爱情的妇女形象, 礼、勤劳善良、忠于爱情的妇女形象,所以不分昼 夜勤于的只能是“作”,耕作、劳作,而非休息, 夜勤于的只能是“ 耕作、劳作,而非休息, 故此处只取“ 只作陪衬, 故此处只取“作”意,“息”只作陪衬,这样既合 语境又合逻辑。再如“刺诸县短长” 语境又合逻辑。再如“刺诸县短长”中,“刺”是 指责,指责的只能是“ 而不能是“ 指责,指责的只能是“短”,而不能是“长”,故 在此不表意义,只取“ “长”在此不表意义,只取“短”意。
• • • • • • • • • • • • • • •
现代汉语也有偏义复词: 现代汉语也有偏义复词: 名词 国家”偏指“ 义消失; “国家”偏指“国”,“家”义消失; “人物”偏指“人”,“物”义消失; 人物”偏指“ 义消失; 质量”偏指“ 义消失; “质量”偏指“质”,“量”义消失; 舟楫”偏指“ 义消失; “舟楫”偏指“舟”,“楫”义消失; 狐狸”偏指“ 义消失; “狐狸”偏指“狐”,“狸”义消失; 妻子”偏指“ 义消失。 “妻子”偏指“妻”,“子”义消失。 动词: 动词: 忘记”偏向“ 义消失; “忘记”偏向“忘”,“记”义消失; 死活”偏向“ 义消失;( ;(反动派不管人民的 “死活”偏向“死”,“活”义消失;(反动派不管人民的 死活。) 死活。) 离合”偏指“ 义消失; “离合”偏指“离”,“合”义消失; 好歹”多指“ 一方, 义消失; “好歹”多指“歹”一方,“好”义消失; 缓急”多指“ 义消失。 “缓急”多指“急”义,“缓”义消失。 它们的特点是把两个语素并列起来,让一个语素的意义消失, 它们的特点是把两个语素并列起来,让一个语素的意义消失, 这就造成了所谓偏义词,消失的那个语素在构词上只起陪衬 这就造成了所谓偏义词, 作用。 作用。

必修下册(二) 整合迁移4 偏义复词

必修下册(二) 整合迁移4 偏义复词

整合迁移4 偏义复词一、连点成线,基础整合1.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无误的一项。

(1)(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尚且) 为.击破沛公军(替,给)秦时与臣游.(游玩) B.⎩⎪⎨⎪⎧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素善.留侯张良(交好,友善) C.⎩⎪⎨⎪⎧ 朝济.而夕设版焉(帮助)道芷阳间.行(秘密地)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D.⎩⎪⎨⎪⎧夫晋,何厌.之有(满足)度.我至军中(估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全,都) 答案 B 解析 A 项游:交往。

C 项济:渡河。

D 项具:详细。

(2)( )A.⎩⎪⎨⎪⎧ 晋军.函陵(驻扎)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从)拔剑撞.而破之(敲击) B.⎩⎪⎨⎪⎧ 辞.曰:“臣之壮也……”(说,讲)许.君焦、瑕(答应)张良出,要.项伯(同“邀”,邀请) C.⎩⎪⎨⎪⎧ 既东封.郑(疆界)范增数.目项王(屡次,多次)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D.⎩⎪⎨⎪⎧ 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要)答案 D 解析 A 项从:率领,带领。

B 项辞:推辞。

C 项封:使……成为疆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行李..之往来越国..以鄙远 B.⎩⎪⎨⎪⎧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所以..遣将守关者 C.⎩⎪⎨⎪⎧ 吾不能..早用子今者有小人..之言 D.⎩⎪⎨⎪⎧约为婚姻..沛公居山东..时 答案 C解析 C 项“不能”古今义相同,均指不能够,没能。

“小人”古今义相同,均指人格卑鄙的人。

A 项“行李”,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越国”,古义,越过别国;今义,中国古代的一个国家名。

B 项“夫人”,古义,那个人,这里指秦穆公;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指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D 项“婚姻”,古义,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今义,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014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偏义复词练习

2014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偏义复词练习

2014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偏义复词练习高考语文文言文偏义复词: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

1. 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②昼夜勤作息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2. 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园圃:偏义复词,果园。

②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③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Ⅳ综合小练习:区别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不过:不超过,现为转折连词。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从而:跟随而且,现在是承接连词。

③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运输、邮政等部门。

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祖父:祖辈和父辈,现指父亲的父亲。

⑤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偏义复词,进入。

非常:不寻常,意外,现指很、极,程度副词。

⑥属余作文以记之作文:写文章,现指学生的写作练习。

高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偏义复词班级:姓名:座号:找出下面句子中的偏义复词,并指出所取意义。

1.所以遣兵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偏义复词:取义:2. 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记》)偏义复词:取义:3、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偏义复词:取义:4、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偏义复词:取义:5、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偏义复词:取义:6、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偏义复词:取义:7、逼迫有弟兄《孔雀东南飞》偏义复词:取义:8、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偏义复词:取义:9、君密奏请皇上结以恩遇,冀缓急或可救助。

《谭嗣同》偏义复词:取义:10、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琵琶行》偏义复词:取义:11、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高一文言文偏义复词专项训练

高一文言文偏义复词专项训练

高一文言文偏义复词专项训练阅读下面的两个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

(一)夫人肖天地之貌,怀五常之性,聪明精粹,有生之最灵者也。

爪牙..不足以供耆欲......,.趋走..不足以避利害,无毛羽以御寒暑..,必将役物以为养,用仁智而不恃力,此其所以为贵也。

故不仁.爱.则不能群,不能群则不胜物,不胜物则养不足。

群而不足,争心将作,上圣卓然先行敬让博爱之德者,众心说而从之。

从之成群,是为君矣;归而往之,是为王矣。

(节选自《汉书·刑法志》)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全都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A.⎩⎪⎨⎪⎧爪牙..不足以供耆欲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B.⎩⎪⎨⎪⎧趋走..不足以避利害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无毛羽以御寒暑..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D.⎩⎪⎨⎪⎧故不仁爱..则不能群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爪牙不足以供耆欲,趋走不足以避利害,无毛羽以御寒暑,必将役物以为养,用仁智而不恃力,此其所以为贵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

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

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

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

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义复词专项练习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D.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B.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C.去来江口守空船 D.孰与君少长?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树影斑驳. B.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C.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D.陟罚臧否,不宜异同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B.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C.臣请就汤镬D.今有一人,入其园圃,窃其桃李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B.永之人争奔走焉C.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D.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晚年宾客请见者亦多,谢以病. 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C.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D.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沐猴而冠带,智小而谋强 B.女子先有誓,老妪岂敢言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B.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上赏.C.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钴钅母潭西小丘记柳宗元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钅母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①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氵营氵营②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鄂、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注〗①嵚(qīn)然:形容山高的样子. ②氵营氵营(yíng):形容水流声.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石之突怒偃蹇. 偃:仰面倒下.B.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殆:几乎,差不多.C.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 嘉:美好的.D.农夫渔父过而陋之. 陋:粗俗,不文明.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B.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C.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 /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D.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 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的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烈火而焚之. B.由其中以望.C.鸟兽之遨游. D.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前两段写景夹以记事,不仅生动地描写了山石的奇异形状和小丘的美丽景致,而且也兴意盎然的叙述了自己发现、购买小丘并欣赏独特风光的经历.B.最后一段在前两段融情入景的描写的基础上,以“噫”领起,转入议论,含蓄隽永的语言中透露出自己怀才不遇并希望被人援引的心曲.C.文章托物言志,自伤自吊,借小丘的际遇流露自己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和对遭受打击的不平,也似乎透露出希望被重新起用的心意.D.文章运用形象的比喻,以动写静,使丘上群石神态活现,情状可掬;又运用生动的拟人排比句,描写开辟经营后的小丘,景色宜人,赏心悦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叶嘉传苏轼叶嘉,闽人也.少植节操,游见陆先生①,先生奇之,著其行录传于时.上读其行录而善之,敕建安太守召嘉.天子见之,曰:“吾久饫②卿名,但未知其实尔,我其试哉! ”因顾谓侍臣曰:“视嘉容貌如铁,资质刚劲,难以遽用,必槌提顿挫之乃可.”遂以言恐嘉曰:“砧斧在前,鼎镬在后,将以烹子,子视之如何?”嘉勃然吐气,曰:“臣山薮③猥士,幸惟陛下采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少选间,上鼓舌欣然,曰:“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令人爱之,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书》曰‘启乃心,沃朕心’,嘉之谓也.”于是封嘉钜合侯,位尚书,曰:“尚书,朕喉舌之任也.”后因侍宴苑中,上饮逾度,嘉辄苦谏.上不悦,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 ”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嘉既不得志,退去闽中.上以不见嘉月余,劳于万机,神苶④思困,颇思嘉.因命召至,恩遇如故.居一年,嘉告老,上曰:“钜合侯,其忠可谓尽矣.”遂得爵其子.又令郡守择其宗支之良者,每岁贡焉.赞曰:今叶氏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惟乐山居.氏于闽中者,盖嘉之苗裔也.天下叶氏虽夥,然风味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嘉以布衣遇天子,爵彻侯,位入座,可谓荣矣.然其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节选自《苏东坡全集》)[注]①陆先生:陆羽,唐朝人,著《茶经》,被后人称为“茶圣”.②饫(yù):饱食,这里引申为听闻.③山薮:深山密林.④苶(nǐ):疲困的样子.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上读其行录而善之择其善者而从之B.我其试哉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因顾谓侍臣曰因河为池D.嘉既不得志既自以心为形役14.下列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体现皇帝对叶嘉的赏识的一组是①少植节操②幸惟陛下采择至此③上鼓舌欣然④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⑤其忠可谓尽矣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⑤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薮猥士”“嘉以布衣遇天子”写出叶嘉出身低微.B.文章刻画了叶嘉外貌似铁、威武不屈、敢于直谏、忠心报国的形象.C.“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既暗喻茶质苦劣,又写出“喉舌”的职责.D.文中的“叶嘉”可以理解为人名—,也可以理解为对茶的赞誉,即“茶叶嘉美”.16.下列对原文的写作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写法别具一格,以拟人的手法写茶,以人喻茶,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来表现茶的品质.B.本文还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既以人喻茶,又以茶喻人,虚实相生,人中有茶,茶中有人.C.苏轼为叶嘉作传,叙述茶的功德,目的在于表达个人对高洁刚正,恬淡飘然的品格的追求.D.苏轼借茶言志的写法,还表现在通过对叶嘉命运沉浮的描写,含蓄表达出作者的怀才不遇.1—16题答题卡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17.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先生奇之,著其行录传于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视嘉容貌如铁,资质刚劲,难以遽用,必槌提顿挫之乃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氏于闽中者,盖嘉之苗裔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偏义复词专项练习·参考答案1.【C】根本:同义复词,树的根部.A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B偏义在“亡”.D偏义在“兄”,指刘兰芝的兄长.2.【B】败北:同义复词,失败.A偏义在“姥”.C偏义在“去”.D偏义在“长”,意谓“谁的年龄大”. 3.【A】联绵词,纷乱,错杂.B偏义在“深(深度)”.C偏义在“往”,指宋朝的使者北往,不指元军的使者南来.D偏义在“异”.4.【D】A坏运气和好运气.B田,通“畋”,打猎,“田猎”是同义复词.C汤:开水;镬:古代蒸煮食物的一种大铁锅.“汤镬”是古代的一种酷刑,把犯人放进开水锅里烹死.D“园圃”在古代有区别,种树曰“园”,种菜曰“圃”.现代则泛指种植果树蔬菜的地方.在本句中,看句后有“窃其桃李”,可知“园圃”在此仅指种树的地方.5.【D】是说荷花一年四季都适合观赏,“耳目之观”中“耳”明显是衬字.A《板》和《荡》分别是《诗经·大雅》中咏周厉王暴虐无道的篇名,后以“板荡”比喻社会动荡,政局不宁,是同义复词.B“奔走”是同义复词,为某种目的而急行.C“比邻”也是同义复词,近邻.6.【B】偏义在“兵”.A同义复词,客人.C内城之墙叫城,外城之墙叫郭,泛指城市.D表示时间短,很快.7.【C】A“沐猴而冠带”系化用《史记·项羽本纪》一文中“沐猴而冠”一语,可见“冠带”之“带”仅为凑音节需要而连带提及.B“女子”偏在“女”,“子”是衬字.C“婚姻”,在古代亲家之间,女方的父亲为“婚”,男方的父亲为“姻”.这里指刘邦和项伯结为儿女亲家.D“图牒”由后面的“言”可知,意义偏在“牒”,“图”是衬字.8.【A】A早晚.B偏指“市”.C偏指“国”.D偏指“马”.9.【D】“陋”,意动用法,认为……粗劣,丑陋.10.【C】而:都作连词,表转折,相当于“但,却”.A第一个“若”表比喻,“好像”的意思;第二个“若”作代词,“如此”的意思.B.第一个“之”作助词,相当于“的”;第二个“之”作代词,相当于“它”,指所著《史记》;D第一个“所以”表凭借,相当于“用来”;第二个“所以”表原因,相当于“……的原因”.11.【C】游,游历.A烈火:点燃火,烧火,“烈”作动词,如《窦娥冤》“烈些纸钱”;今义猛烈的火.B 其中:它们中间,即竹木山石间,“其”作代词,作后面方位词“中”的定语;今义那里面.D异地:景色奇异的地方;今义他乡,外乡.12.【B】主要不是“议论”,是抒情结合议论;也不是“怀才不遇并希望被人援引”,这与C矛盾.注意结合作者被贬永州的经历,整体把握.13.【B】A认为……好;好的.B均解释为“一定”.C于是,就;凭借.D……以后;既然.14.【B】①②未能体现皇帝对叶嘉的赏识.15.【C】既未暗喻茶质,又没写职责.16.【D】“怀才不遇”牵强附会.17.(1)先生认为他很奇特,记下他的言行并在当时传颂.(2)看到叶嘉外貌像铁一样,禀性刚劲,难以急用,必须用棰子不断敲打捣碎才可以.(3)住在福建中部的,是叶嘉的后代.【参考译文1】寻到西山以后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探行二百步,又探得了钴铒潭.潭西二十五步,正当流急水深处筑有垒土阻水,开缺张网的鱼梁.梁上有个小土丘,丘上生长着竹子树木,丘石或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或仰面倒下,或侧歪参差,破土而起,竞相形成奇奇怪怪形状的,几乎数都数不清;有的倾侧堆垒而趋下,就像牛马在溪边饮水;有的又猛然前突,似乎较量着争向上行,就像熊罴在山上攀登.这小丘小得不足一亩,似乎可以装进袖子里去一般.我向小丘的主人打听情况,他回答说:“这是唐姓某家废弃的土地,标价出售却卖不出去.”我又问地价多少,答道:“仅仅四百两银子.”我同情小丘的不遇而买下了它.当时,李深源、元克己与我同游,都十分高兴,以为是意想不到的收获.于是就又取来了一应用具,铲除败草,砍掉杂树,燃起了熊熊大火焚烧去一切荒秽.(顿时),佳好的树木似乎挺立起来,秀美的竹林也因而浮露,奇峭的山石更分外显突.由竹木山石间望出去,只见远山高峙,云气飘浮,溪水流淙,鸟兽在自由自在地游玩;万物都和乐怡畅地运技献能,而呈现在这小丘之下.铺席展枕躺在丘上,山水清凉明爽的景状来与双目相亲,瀯瀯的流水之声又传入耳际,悠远空阔的天空与精神相通.深沉至静的大道与心灵相合.我不满十天中却得到了二处胜景,即使是古时喜嗜风景的人,也未必能有此幸运啊!唉,凭着这小丘的美景,如果放到长安附近沣、镐、鄂、杜等地,那么爱好游乐的贵族人士竞相争购的,将逐日增价一千两,也愈来愈不能购得.现在弃置在这永州,农人渔夫相经过而看不起它,求价仅四百两,却多年卖不出去,而我与深源、克己偏偏喜爱并获得了它.这难道是确实有所谓遭际遇合吗?我将得丘经过书写在石上,用来庆贺与小丘的遇合.【参考译文2】叶嘉,福建人.年轻时就注重培养好的气节品行,出游时遇见陆羽先生,先生认为他很奇特,记下他的言行并在当时传颂.皇帝读了有关他的言行的记录,认为很好,就下令建安太守召见叶嘉.皇帝看到了叶嘉,说:“我很久以前就听过你的大名,只是不了解你的真实情况,我一定要试试看!”于是就回头对大臣们说:“看到叶嘉外貌像铁一样,禀性刚劲,难以急用,必须用棰子不断敲打捣碎才可以.”就用话来吓唬叶嘉:“砧板斧子在你面前,锅鼎就在你的背后,将要烹煮你,你觉得怎么样?”叶嘉勃然吐了一口气,说:“我只是住在深山密林的卑贱之人,有幸被你采摘到这里,能够造福他人,即使粉身碎骨,我也不会推辞.”一会儿之后,皇帝高兴地咂了咂舌头,说:“刚才我看到叶嘉并没有多大好感,回味他的话,让人珍爱啊,我的精神不知不觉就轻松而清醒了.《尚书》说‘敞开你的心扉,滋润我的心田’,说的就是叶嘉啊.”于是封叶嘉为钜合侯,位居尚书,并说:“尚书是专管我的喉舌的.”后来因为在花园侍宴,皇帝饮用过量,叶嘉苦苦劝谏.皇帝很不高兴,说:“你专管我的喉舌,却用难听的话忤逆我,我怎么受得了呢!”就唾弃他,命令侍从把他打倒在地上.叶嘉仕途不顺之后,就隐退到福建中部.皇帝因为一个多月没有看到叶嘉,又在国事上操劳受累,神情倦怠思维困顿,很想念叶嘉.就下令把他召来,还像以前一样恩宠他.过了一年,叶嘉请求让他告老回乡,皇帝说:“钜合侯,对我可真是尽忠了.”就封赐爵位给他的儿子.又下令郡守选择他家族中好的品种,年年上贡.评论说:现在姓叶的分散在天下各地,他们都不喜欢住在城县里,只喜欢住在山中.住在福建中部的,是叶嘉的后代.天下姓叶的虽然很多,可是品德芳香被世人看重的,都比不上福建的.叶嘉以平民百姓的出身受到皇帝礼遇,被封为最高的侯的爵位,位居八大职位的行列,可说是相当荣耀了.可是他正直的本色、苦苦劝谏的精神,尽心尽力报效国家、不替自己考虑的品行,那是很值得学习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