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满洲里市介绍
满洲里市导游词

满洲里市导游词满洲里市导游词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俄蒙三国风情兼得的北疆跨国旅游胜地满洲里。
提到满州里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会认为这是从蒙语音译过来的,其实满洲里是俄语发音。
满洲里这个地方最初被称为“霍勒津布拉格。
据说在清朝年间,满洲里西北有一眼旺盛的清泉,当地的牧民称这眼泉水为霍勒津布拉格,所以,那时候满洲里也就随之得名。
但1901年中东铁路建成后,沙俄把进入中国的第一站称成为满洲里,俄语音译为满洲里亚,转译成中文时去掉了亚的发音而成为满洲里。
从此满洲里便取代了古老的名称霍勒津布拉格。
满洲里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北部,全市总面积726平方公里,据2014年统计市区流动人口为22万,居住着蒙、汉、回、满、俄罗斯、达斡尔、鄂温克等18个民族。
下辖国家级中俄沪市贸易区、边境经济技术合作区、国家大型煤炭基地扎赉诺尔矿区和自治区级东湖创汇农业区。
满洲里口岸地处欧亚第一大陆桥的交通要道,承担着中俄贸易60%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
满洲里地区还出土了珍贵的猛犸象化石、扎赉诺尔人头盖古化石、汉代鲜卑古墓群、辽代巨姆城遗址。
1992年3月,满洲里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
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满洲里视察工作。
满洲里建筑中西合璧,浪漫优雅。
市区是东西南北走向的井字形街道,方方正正像一个棋盘,是20世纪初俄国人设计的,已有百年历史。
1901年,满洲里车站建成,城市布局以车站站舍为中心。
铁道南和铁道北均按铁路线走向设计,道南为一至四道街,道北为一至六道街。
满洲里市的五道街,它是301国道的一部分,也是满洲里市的商业中心。
是市区的主干大道、满洲里只有五道街为双行线,其他四道街均为单行线,1.3道街的走向由西向东、2.4道街的走向由东向西,满洲里东至绥芬河,西接俄罗斯,全长1500多公里。
周围有国际商城、旺泉市场、富豪购物广场、北方市场、国际商贸中心等。
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国内外游客、商贾来这里参观。
满洲里简介

一、满洲里简介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为“旺盛的泉水”。
1901年因东清铁路的修建而得名,俄语为“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变成了“满洲里”,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素有“东亚之窗”的美誉。
满洲里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背靠我国东北和华北经济区,北邻俄罗斯,西连蒙古国。
全市总面积730平方公里,人口23万。
居住着蒙、汉、回、朝鲜、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20多个民族。
下辖国家级的中俄互市贸易区、边境经济技术合作区、国家大型煤炭能源基地扎赉诺尔矿区和自治区级东湖创汇农业区。
满洲里口岸地处亚欧第一大陆桥的交通要冲,是我国环渤海港口通往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和欧洲的最便捷、最经济、最重要的陆海联运大通道,承担着中俄贸易60%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
2002年喜获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城市殊荣,2003年,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三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市,荣获自治区七星级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
满洲里市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魅力无穷,被誉为“北疆明珠”。
绿草如荫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辽远无际;碧波荡漾的呼伦湖,纤尘不染;巍峨耸立的国门,庄严肃穆;热情奔放的蒙古风情,雄浑厚重;承继远古文明的扎赉诺尔文化,源远流长;中西交融的城市风格,独具魅力。
这一切编织成一幅幅自然生态与现代景观、远古文化与现代文明、民族文化与异域风情交融和谐的优美画面,令无数海内外游人心驰神往。
经过百年风雨洗礼和十年开放磨砺,满洲里市已经成为一个蜚声中外的口岸名城。
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满洲里是我党与共产国际的红色通道;四十年代,苏联红军从这里打响了欧洲战场支援太平洋战场的第一枪;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满洲里口岸曾把大批苏联军援物资运往前线;建国初期,面对帝国主义的海上封锁,满洲里作为共和国的主要外贸通道,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的经济建设。
1992年满洲里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沿边开放城市后,满洲里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边境贸易持续健康发展,与俄罗斯、波兰、匈牙利、日本、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关系;形成了贸易、金融、运输、仓储等综合发展的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体系;构建起了易货贸易、现汇贸易、旅游贸易、转口贸易并存的对外贸易格局。
满洲里市导游词

8300平方米的扎赉诺尔博物馆;16万平方米的金龙
湖;4000平方米的观光塔,3000平方米的儿童科技
馆;7.9万平方米的猛犸象群雕区;综合游乐场内设有
儿童嬉戏娱乐区、中老年健身休闲区、汽车越野运
动区和摩天轮、旋转木马、碰碰车、卡丁车赛场等
大型现代游乐设施。为广大游客提供集文化展示、
游乐体验、生态观光为一体的公益休闲场所和文化
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十大魅
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
悠久历史
• 满洲里地区历史文化厚重,是北方游牧 民族成长壮大的摇篮。二三万年前在这里繁 衍生息的“扎赉诺尔人”,创造了灿烂的“扎赉 诺尔文化”;蘑菇山旧石器遗址和庞大的猛犸 象骨骼化石,把人们引向远古的岁月;拓跋 鲜卑从这里挺进中原,建立北魏王朝,从而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曾在这里跃马扬鞭,统一蒙古草原,书写了 雄壮的英雄史诗。
通网络,对外连接着俄罗斯、蒙古国、
日本和韩国。对内连接着北京、广州、
深圳、海南、呼和浩特等地,成为连接
欧亚大陆经济的桥梁。
扎赉诺尔猛犸旅游区
•
扎赉诺尔猛犸旅游区位于内蒙古满洲里市扎赉
诺尔新区,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公园以猛犸象文
化为主题、人工湖景观观赏为特点,主要有林地康
乐类、草原生态类、休闲娱乐类三种空间类型,有
•
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及北美的阿拉斯加
半岛的冻土层中,都曾发现带有皮肉的完整
个体,胃中仍保存有当地生长的冻土带的植
物。我国东北、山东长岛、内蒙古、宁夏等
地区也曾发现过真猛犸的化石。科学家认为,
地球上的猛犸是死于突如其来的冰期,使得
死亡后的尸体即遭冻结,故未来得及腐烂。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俄罗斯风情街游览指南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俄罗斯风情街游览指南满洲里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中俄边境的重要口岸城市。
作为距离俄罗斯最近的中国城市,满洲里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其中,俄罗斯风情街是游客们必去的旅游景点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满洲里市俄罗斯风情街的详细信息,以便游客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该景点并进行游览规划。
一、景点概述满洲里市俄罗斯风情街位于满洲里市中心,是一条以俄罗斯文化为主题的商业街。
街道两侧建筑风格独特,仿照俄罗斯建筑风格搭建而成,给人一种置身于异国他乡的感觉。
街道上有许多俄罗斯特色的商铺、餐厅和咖啡馆,游客可以品尝到正宗的俄式美食、购买到独特的俄罗斯纪念品。
而且,街道上还有各种俄罗斯文化表演和艺术展览,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
二、交通指南1. 从满洲里市中心出发,乘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前往俄罗斯风情街。
街道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周围有多个公交车站和出租车站,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交通工具。
2. 如以自驾方式前往,可以在街道附近的有停车场,游客可以将车辆停放在那里,并步行前往俄罗斯风情街。
三、游览指南1. 游客可以沿着俄罗斯风情街慢慢漫步,欣赏街道两侧的俄罗斯建筑,感受异国风情。
2. 在街道上有许多特色商铺,游客可以购买到俄罗斯独特的纪念品,如传统手工艺品、俄罗斯套娃等。
3. 游客还可以品尝正宗的俄式美食,如俄式烤肉、俄式鱼子酱等。
街道上有许多俄式餐厅和咖啡馆,提供各类美食和咖啡供游客选择。
4. 不定期在街道上会有俄罗斯文化表演和艺术展览,游客可根据时间安排,欣赏这些精彩节目,了解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
四、注意事项1. 游客在游览俄罗斯风情街时,需要注意个人财物安全,尽量不要随身携带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
2. 游客在购买商品时,可以适当与商家进行讨价还价,但请注意与商家的友好交流,避免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3. 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不要随意触碰或破坏街道上的设施和建筑。
满洲里市俄罗斯风情街是了解和感受俄罗斯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游客们在满洲里市旅游的必访之地。
辉煌之城--满洲里

辉煌之城--满洲里满洲里是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县级市和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准地级市),代管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是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境内满洲里口岸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
满洲里市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西北部,东依大兴安岭、南濒呼伦湖、西临蒙古国、北接俄罗斯。
全市总面积732平方公里(含扎赉诺尔区);总人口(含扎赉诺尔区)32万,其中户籍人口17万,由蒙、汉、回、朝鲜、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20多个民族组成。
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旺盛的泉水”。
1901年因东清铁路的修建而得俄语名“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变成了“满洲里”。
满洲里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融合中俄蒙三国风情,被誉为“东亚之窗”。
满州里中温带大陆性草原气候,干湿区域类型为半干旱区。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春季干燥风大,秋季气温骤降,霜冻早。
年平均气温0.7℃,年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降水集中于7月~8月的植物生长旺期。
满洲里市处于呼伦贝尔高平原和大兴安岭边缘过渡地带,主要地形为波状起伏的丘陵。
霍尔津山脉呈东北一西南走向,横亘于市区中部,致使中部高、西部平缓、东部为沼泽洼地。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坡度比较平缓。
地貌特征分为丘陵和山间洼地两个地貌单元。
山间洼地位于市域东部的低洼地带,海拔高度在545~634米之间,地面坡度为3‰~4‰,堆积有较厚的第四系地层。
地下水位浅,又因低洼形成大片沼泽湿地,属堆积地貌。
丘陵区海拔高度在624~700米之间,地面坡高一般在2‰~3‰,最大坡度可达7‰以上。
陵顶部经过长期风化、剥蚀已成浑圆状;基岩埋藏较浅,有的直接裸露为侏罗纪凝灰岩,风化较严重成碎石状。
丘陵底部堆积较厚的新生界第四系洪积物。
满洲里市自然资源

满洲里市自然资源
满洲里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中国与俄罗斯、蒙
古国交界处,是中国重要的陆路口岸城市之一。
满洲里市自然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
地理位置为其赋予了独特的自然条件。
满洲里市位于大兴安岭东麓,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春暖花开,夏日温暖宜人,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
这种气候条件为满洲里市的自然资源开发
提供了有利条件。
森林资源是满洲里市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
市境内森林茂密,涵盖了多种珍贵树种,如红松、落叶松等。
这些森林资源不仅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木材资源,还为生态
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资源丰富是满洲里市的另一大特点。
境内有多条河流流经,其中额尔古纳河是
最重要的一条河流,为当地农业灌溉和人畜饮水提供了重要保障。
同时,河流还为满
洲里市的生态系统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草原资源丰富也是满洲里市的特色之一。
广袤的草原上生长着各类草本植物,为
牧民提供了丰富的牧草资源,支撑着当地畜牧业的发展。
草原还是众多珍稀动物的栖
息地,保护草原资源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满洲里市自然资源丰富多样,森林、水域、草原等资源相辅相成,为
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满洲里市将继续致力于自然资源的保护
和可持续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和谐统一。
呼伦贝尔旅游:满洲里概况、国门、互市贸易区

• 战斗机广场:这是1998年任沈阳空军司令员刘 顺尧同志检查满洲里雷达部队工作时,了解到满洲 里的光荣历史,便赠送了这架歼六战斗机。因为这 架战斗机是1950年全国人民支援抗美援朝,满 洲里人民捐款买的飞机,所以,就在这架战斗机退 役后把它送给了满洲里人民留作纪念。
• 第五代国门总投资约8200万元,总长105米,宽 46.6米,高43.7米,过桥高16.9米,总建筑面积 6000平方米,建筑风格为后工业时代风格。该工程 建设历时仅100天,竣工的当天吴邦国委员长就登 上了国门成为第一位登上该国门的中央领导人。满 洲里第五代国门目前是中国陆路口岸最大的国门, 正在申请批复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 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旅 • 双方公民凭借两国政府 游区(AAAA)满洲里— 认可的证件随时出入。 —后贝尔加尔斯克互市 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 贸易区(简称中俄互市 位于边境线上的“北方 贸易区)是中俄两国政 第一门”,是满洲里中 府共同协商建立的特别 俄互市贸易区景区的标 开发开放区域,是我国 志性建筑。待俄方一侧 第一家边境互市贸易区。 互贸区开通后,中俄两 国的商家、旅游者就会 • 满洲里中俄互市贸易区 通过这座门来往。 位于国门的东北面,横 跨两国双方区域,整体 • 中俄互市贸易区中方一 侧已于1996年11月单方 封闭,中间由通道连接 各自领土,互市贸易区 启动运营,主要设有商 入口处设海关、边检等 贸服务、购物、餐饮娱 联检机构。 乐、经贸洽谈等项目。
(二)国际贸易旅游城—满洲里
• 全市总面积730平方公里,人口23万,居住着蒙、 汉、回、朝鲜、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20多 个民族。 • 下辖国家级的中俄互市贸易区、边境经济技术合 作区、国家大型煤炭能源基地扎赉诺尔矿区和自 治区级东湖创汇农业区。 • 满洲里口岸地处亚欧第一大陆桥的交通要冲,是 中国环渤海港口通往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和欧洲 的最便捷、最经济、最重要的陆海联运大通道, 承担着中俄贸易60%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 • 满洲里市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魅力无穷,被誉 为“北疆明珠”。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简介满洲里市,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东北部,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口岸城市之一。
满洲里市地处辽宁省、黑龙江省、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交汇处,是连接中国和俄罗斯的重要门户。
下面就为您介绍满洲里市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以及旅游资源。
一、地理位置满洲里市坐落于额尔古纳河中游,处于黑龙江中下游平原的北端,北邻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接黑龙江省宁安市和佳木斯市,南界呼伦湖,西接鄂伦春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满洲里市地理位置独特,被誉为中国东北的明珠。
二、历史文化满洲里市历史悠久,是满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早在清代,满洲里就是满洲贵族的聚居地,是清代满洲族著名将领李鸿章的故乡。
在满洲里市的境内,保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址和古建筑,例如明清古建筑群、古城墙等。
这些历史文化遗迹见证了满洲里市的辉煌过去。
三、经济发展满洲里市是中国重要的口岸城市,是中国与俄罗斯进行贸易、合作的重要窗口。
自1992年对外开放以来,满洲里市取得了长足的经济发展。
满洲里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农业、畜牧业和工业是当地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
主要农产品包括大豆、玉米、小麦、马铃薯等。
此外,满洲里市还发展了一些特色产业,例如石墨、稀土等。
四、旅游资源满洲里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
其中,额尔古纳河是游览的热门景点之一,游客可以乘船在河上畅游,欣赏美丽的河景。
此外,满洲里市还有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李鸿章故居、额尔古纳古城遗址、恩格尔冰雪大世界等,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总结:满洲里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一个重要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
经过多年的发展,满洲里市在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
未来,满洲里市将继续加强与俄罗斯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发展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中心城市。
呼伦贝尔满洲里夜市 夜晚的狂欢与美食

呼伦贝尔满洲里夜市夜晚的狂欢与美食呼伦贝尔满洲里夜市夜晚的狂欢与美食呼伦贝尔满洲里夜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是这座边境城市最独特鲜活的一幅夜晚风景。
夜市上人来人往,灯火辉煌,美食琳琅满目,每天夜晚都是一场狂欢的盛宴。
夜幕低垂时,满洲里夜市逐渐变得热闹起来。
丰富的美食摊位立在人流密集处,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来自各地的游客和当地居民纷纷涌向夜市,寻找属于自己的味觉之旅。
沿着夜市街道,人们可以尝到各地的特色小吃。
比如,“炸糕”,外酥里嫩,炸得金黄酥脆,咬上一口,香甜可口;“烧烤”,串串物长,有羊肉串、猪肉串等多种选择,肉质鲜嫩,香气四溢;“臊子面”,面条拉得筋道有嚼劲,配上浓郁的牛肉汤,美味无穷。
各式各样的美食让每一位品味者都能得到满足。
而满洲里夜市的特色并不仅仅体现在美食上,还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
在夜市的舞台上,各类节目轮番上演,让人目不暇接。
有歌舞表演、杂技表演、魔术表演等,活力四溢的演出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让人们在美食之余,能够享受到艺术的独特魅力。
除了美食和娱乐,满洲里夜市还有一种特殊的氛围。
夜晚的满洲里边境激起了人们无尽的遐想。
满洲里是连接中国与俄罗斯的重要口岸,夜幕下,满洲里的边境线透露着一种神秘而充满吸引力的魅力。
站在夜市的边缘,人们可以向俄罗斯的方向张望,俄罗斯的灯火点缀在夜空中,与满洲里夜市的灯火相互辉映,给人一种跨越国界的错觉。
在满洲里夜市,美食和狂欢不仅仅是一种温暖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融合。
夜市上可以听到来自不同地方游客的各种语言,人们在这里尽情享受美食和节目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碰撞与交流。
满洲里夜市成为了一座文化的桥梁,将中俄两国的文化融合展现给世人。
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远道而来的游客,都会沉浸在满洲里夜市的狂欢氛围中。
夜晚的满洲里因为夜市而更加繁荣和热闹,人们在美食与娱乐中度过美好的夜晚。
而满洲里夜市也积极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成为这座边境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
满洲里资源状况

一、地理位置 满洲里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西部,西起东经117°12′至 117°53′,南起北纬49°19′至49°41′。东临新巴尔虎左旗,南、西与 新巴尔虎右旗相邻,北与俄罗斯联邦接壤。 满洲里市是呼伦贝尔市行政区划内的一个准地级市,是一座边 境口岸城市。全市东西最长50公里,南北最宽34公里,呈不规则的狭 长地带,总面积为732.44平方公里。 中俄边境满洲里管段全长101.1公里,其中满洲里辖区内的国境线全 长54公里(包括水界12.7公里)。
旅游资பைடு நூலகம்:
满洲里作为陆路口岸有百余年的历史。满洲里铁路东通哈尔滨,西连俄罗斯后贝加 尔斯克,是欧亚大陆桥的枢纽。有俄罗斯宽轨(1520毫米)客、货车站场和标准轨 (1435毫米)站场之分,为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 国门景区:占地面积13平方公里,包括国门、和平之门主题雕塑和浮雕、41 号界碑、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遗址、红色旅游展厅、火车头广场、战斗机广场等景 观。 中俄满洲里一后贝加尔斯克边民互市贸易区与国门相连,既是4A级旅游景区, 也是购物好场所。 满洲里市天然草场资源丰富,草群茂密,植被覆盖率高,呼伦湖水域及环湖草 原沼泽地带生长着大片芦苇,有呼伦贝尔“第二森林之称”,蔚为壮观。 位于东湖区的二子湖,湖水清漪,景色秀美。 位于扎区西南郊的灵泉,泉水清澈甘洌,含有放射性元素氡(Rn),是天然疗养 胜地。 城市周围无际的草原构成了民俗风情旅游资源,蒙古族牧民的包房、热闹的婚 礼场面、盛况空前的“那达慕”大会、牧民的饮食文化无一不极具吸引力。 满洲里市的城市建筑不但有欧亚建筑风格相融合的高楼大厦,而且有本世纪初 建造的俄罗斯式木刻楞房舍、哥特式建筑等,与现代建筑相互烘托,构成别具一格 的建筑风貌。 蘑菇山旧石器遗址、扎赉诺尔人头骨化石、鲜卑墓群、金代边壕等可使游人感 受到人类生存历史的进程。 满洲里市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旅游景点(区)5处,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二子湖观 光度假村、小河口旅游度假村。
内蒙古满洲里导游词

内蒙古满洲里导游词【篇一】满洲里市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东依兴安岭,南濒呼伦湖,西邻蒙古国,北接俄罗斯。
全市总面积732平方公里。
气候属于寒温带气候。
满洲里市总人口30万,居住着蒙、汉、回、朝鲜、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20多个民族,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独领中俄蒙三国风情、中西文化交融的口岸城市。
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下辖的准地级计划单列市,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
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素有“亚洲之窗”之称。
套娃广场-——满洲里套娃广场是满洲里标志性旅游景区,广场集中体现了满洲里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域特色和三国风情交融的特点。
主体套娃内部为俄式餐厅和演艺大厅。
洲里套娃广场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是以俄罗斯传统工艺品——套娃为主题的旅游休闲娱乐广场,体现出满洲里作为中俄蒙三国交界城市独有的地域特征。
广场的主体建筑是一个由三个侧面组成的巨型套娃雕塑,高达30米,建筑面积达3200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套娃。
这个巨大套娃内部设有浓郁俄罗斯风格的餐厅和演艺大厅;其外部漂亮的彩绘分别由汉、蒙古、俄罗斯三族少女的形象组成。
在主体套娃周围还有8个功能性套娃、200个代表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小套娃,个个精美可爱。
广场上最突出最醒目的就是在广场中心有一个高30米的大套娃。
它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套娃,同时广场也于20xx年5月份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象形建筑造型群;20xx年10月份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
西面蓝墙金顶的俄式建筑是俄罗斯艺术博物馆,它是内蒙古第一个以展览俄罗斯艺术品为主的博物馆,整个展馆最有特色的就是室内墙壁上全部都是俄罗斯和欧洲风格的大型壁画。
展厅内还展出了20xx余件俄罗斯不同时期的珍贵艺术展品。
让您不用步出国门,就能够饱尝俄罗斯艺术大餐。
同时广场还有28尊雕塑构成的东欧异韵风情园。
园区内全部选用东欧国家著名雕塑为原形,在做工与选材上力求体现原作的艺术品位,园区的主题雕塑是一尊高32米的名为《祖国——母亲的召唤》的雕塑。
满洲里市旅游攻略

满洲里市旅游攻略
满洲里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是中俄蒙三国交界处的重要口岸城市。
作为中国重要的陆路口岸,满洲里市是连接中俄蒙三国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
游览满洲里市,您将有机会领略独特的边境风情,感受异域文化的魅力。
下面将为您介绍满洲里市的旅游攻略。
自然风光:满洲里市地处辽阔的大草原上,四季分明,风景宜人。
您可以在那里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壮丽,欣赏草原上的奔跑的骏马,聆听风吹草动的声音。
不妨在清晨或黄昏时分去草原上漫步,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民俗文化:满洲里市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蒙古族、鄂温克族、汉族等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
您可以参观当地的蒙古包,品尝正宗的蒙古奶茶和烤全羊,体验蒙古族的生活方式。
此外,还可以欣赏民间舞蹈表演,了解当地独特的传统文化。
购物美食:满洲里市是中俄边境贸易重镇,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商品供应。
您可以在边境市场购买到俄罗斯的奢侈品、蒙古国的特色商品,感受不同文化的碰撞。
除了购物,当地的美食也是不可错过的,尝试当地的烤羊肉串、奶酪和烤鱼,满足您的味蕾。
旅游注意事项:在游览满洲里市时,建议提前了解当地的气候情况,做好防晒和保暖准备。
另外,在边境地区旅行需要注意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保持环境整洁。
在购物时注意辨别商品的真伪,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总的来说,满洲里市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旅游目的地,希望您在此享受愉快的旅行体验!。
全程内蒙古满洲里为伴词语

全程内蒙古满洲里为伴词语摘要:1.内蒙古满洲里的简介2.内蒙古满洲里的历史与文化3.内蒙古满洲里的自然风光4.内蒙古满洲里的经济发展5.内蒙古满洲里的未来展望正文:【内蒙古满洲里简介】内蒙古满洲里,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带,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也是中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
全市总面积45 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 万。
满洲里市区分为新旧两个城区,旧城区以俄罗斯建筑风格为特点,新城区则以现代化建筑为主。
【内蒙古满洲里的历史与文化】满洲里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清朝时期,满洲里地区被纳入清朝版图,设立了“满洲里镶黄旗”。
20 世纪初,随着中俄贸易的繁荣,满洲里逐渐发展为重要的商贸重镇。
1992 年,满洲里被设立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文化方面,满洲里融汇了中西文化,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
这里的建筑、艺术、饮食等方面都受到了俄罗斯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保留了蒙古族、汉族等多民族的特色文化。
【内蒙古满洲里的自然风光】满洲里地处高原,地势较为平坦,自然风光秀丽。
这里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呼伦湖、套娃广场、国门景区、扎赉诺尔矿区等著名景点。
呼伦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鱼产丰富;套娃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套娃主题公园,吸引了大量游客;国门景区是中俄边境的重要标志,见证了中俄两国的友好历史;扎赉诺尔矿区则是世界著名的煤矿产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内蒙古满洲里的经济发展】满洲里是中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经济发展迅速。
这里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煤炭、森林、草原等。
在产业结构上,满洲里以煤炭、木材加工、进出口贸易为主导产业,同时发展旅游、金融、物流等产业。
近年来,满洲里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加强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合作,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内蒙古满洲里的未来展望】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满洲里正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国际陆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满洲里市导游词

•
2012年8月广西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 验区建设工作会议》标志着试验区建设正式 启动,2013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加快推进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 若干意见》(以下简称“38条”)出台,“38条” 支持政策落户满洲里,2013年3月内蒙古自 治区“8337”发展战略确定,试验区再添助推 力。满洲里百年名城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 史机遇和挑战,试验区建设如火如荼,2013 成为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强势开 局之年。
• 青少年宫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三层建筑,
就是满洲里市青少年宫。楼前宽阔的广场上 有16个白色大理石浮雕柱,上面雕刻着爱因 斯坦、鲁迅、贝多芬等中外名人的形象。它 不仅是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更 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在这里, 青少年宫的孩子们与俄罗斯的少年儿童可以 进行文化艺术等方面交流。每年6月,我市 与俄罗斯红石市互派儿童代表团进行交流学 习。青少年宫也成为满洲里市对外文化宣传 与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
满洲里名字的由来
• 满洲里名字由来已久,相传在清朝年间, 满洲里西北有一眼旺盛的清泉,当地的牧民称 之为“霍勒金布拉格”,意为“旺盛的泉水”。满洲 里地名也随之被称为“霍勒金布拉格”。1901年 沙俄在这里建成东清铁路的一个车站,站名定 为“满洲站”,“满洲”二字是指满洲族的名称,即 今满族,也是满洲族的发祥地——今东北地区的 代称。因为当时此车站是进入中国境内的第一 站,所以定站名为“满洲”,意为从此处便进入 中国东北地区了。俄语译音为“满洲里亚”,当 转译为中文时去掉了末尾发音很轻的“亚”而成 为“满洲里”。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个车 站的名称“满洲里”便取代了古老的名称“霍勒金 布拉格”,而沿用至今。
•
满洲里市是集口岸、草原、湖泊、 界河、湿地于一体的中国最大陆路口岸 城市,中俄蒙三国的文化交融给这座边 陲小城带来具有异国风情的草原文化。 满洲里城市不大,人口不多,但是每年 接待的中外游客达到500万人次,接待 国外入境游客50多万人次,其中入境 过夜游客占全国入境游客的21%,占内 蒙古自治区入境游客的91%。
内蒙古兴安盟满洲里市满洲里博物馆展品介绍

内蒙古兴安盟满洲里市满洲里博物馆展品介绍满洲里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的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口岸城市之一。
作为中国东北的边境口岸城市,满洲里市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满洲里博物馆作为该市的重要文化场所,收藏了大量有关满洲里市历史和文化的展品。
本文将针对满洲里博物馆的展品进行介绍,让读者对满洲里市的历史和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满洲里市历史展品满洲里市历史悠久,博物馆中的展品展现了满洲里地区的发展变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展品之一是满洲里古城的模型。
满洲里古城是现代满洲里市的前身,其建立可以追溯到明朝。
博物馆中展示的满洲里古城模型使人们可以了解到这座城市的建筑特色和规模。
此外,博物馆中还有关于满洲里市古代城池布局的展品。
这些展品包括古代城墙遗址的模型和城池规划图,展示了满洲里古城的防御设施和城市规划的特点。
通过观察这些展品,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满洲里市在古代的城市布局和建筑风格。
二、满洲里市民俗文化展品满洲里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
博物馆中的展品向人们展示了这些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其中包括了来自不同民族的民族服饰、工艺品、乐器等展品。
例如,来自蒙古族的民族服饰展品展示了蒙古族人民的传统服饰风格和制作工艺。
这些服饰绚丽多彩,精致细腻,反映了蒙古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此外,博物馆中还收藏了蒙古族传统乐器,如马头琴等,让人们可以欣赏到独特的音乐文化。
除了蒙古族的展品,满洲里市的博物馆还收藏了其他民族的民俗文化展品,如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等。
通过观赏这些展品,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满洲里市作为一个多民族地区的文化多样性。
三、满洲里市现代历史展品满洲里市作为边境口岸城市,也承载了许多现代历史事件。
博物馆中收藏了一些与满洲里市现代历史相关的展品,使人们可以回顾这些历史事件并思考其对当地发展的影响。
一个重要的展品是满洲里城火车站的模型。
满洲里城火车站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陆路口岸,也是中俄两国之间重要的交通枢纽。
魅力之城满洲里

2007年12月份获得国家4A级景区这一殊荣。
呼伦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又名达赉湖。呼伦湖湖面呈 不规则斜长方形,轴为东北至西南方向,长度为93公里,最 大宽度为41公里,湖周长447公里,湖水面积2339平方公里。 平均水深5.7米,最大水深10米。呼伦湖水的补给来源一是承 接大气降水,二是克鲁伦河、乌尔逊河、达兰鄂罗木河的注 入。
广场内的火车头是1940 年的日制蒸汽机车头, 下面的铁轨是1925年苏 联制造的43铁轨,所说 的43铁轨,是因为它每 一延长米是43公斤而得 名。毛泽东主席在1949 年赴前苏联莫斯科途经 满洲里时,乘坐的火车 就是在这辆火车头牵引 下驶出国门的。
主体套娃周围有8个高5米的功能性套娃和192个观赏性小套 娃及28个异型套娃和复活节彩蛋,在广场音乐喷泉周围还有 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12生肖和代表西方占星运势的12星座。
姓名:宋莹 学号:20111103034
满洲里市位于内蒙古呼伦 贝尔大草原的腹地,东依 兴安岭,南濒呼伦湖,西 邻蒙古国,北接俄罗斯, 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口 岸城市,因地处欧亚大陆 桥咽喉要地,素有“亚洲 之窗”的美誉。满洲里是 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
国门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年接待游客 200万人次。原有的第四代国门始建于1989年,随着中俄两国经贸关 系的不断升温和铁路货运量的持续攀升,原有国门已经不能适应中俄 两国贸易快速发展的需求。满洲里第五代国门目前是中国陆路口岸最 大的国门,正在申请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呼伦贝尔草原属于北方温带半干旱区,气候寒冷干燥,冬长夏 短,多风沙,一片茫茫草原中的呼伦贝尔湖。湖水从11月上 旬封冰,至次年5月初才解冻,冰层厚可达1m以上,是我国封 冻期较长的一个湖
湖中共有鱼类30多种,主要有鲤鱼、鲫鱼、鲇鱼等鱼类。此 外,湖中还盛产白虾。呼伦湖也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鸟类 栖息地和东部内陆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
满洲里作品名称

满洲里作品名称满洲里,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
作为中国、俄罗斯和蒙古国的三国交界处,满洲里素有“亚洲之心”之称。
本文将从满洲里的概述、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经济发展和未来展望五个方面对其进行全面介绍。
一、满洲里概述满洲里原为内蒙古的一个小镇,始建于1901年,当时被称为“胪滨府”。
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满洲里逐渐发展为一座重要的商贸城市。
1950年代,满洲里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口岸,成为中国对苏联(现俄罗斯)贸易的主要通道。
如今,满洲里已成为一座拥有10万人口、面积1000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城市。
二、满洲里的特色文化满洲里融合了中俄蒙三国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中俄蒙艺术家的精彩表演,感受到三国风土人情的同时,体验浓厚的民俗风情。
此外,满洲里的建筑风格也颇具特色,中俄蒙三国风格的建筑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三、满洲里的旅游资源满洲里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国门景区、套娃广场、俄罗斯风情园、猛犸公园等。
国门景区是满洲里的标志性景点,游客可以在此领略到祖国的雄伟壮观。
套娃广场以俄罗斯传统的套娃形象为主题,充满了童话气息。
俄罗斯风情园则让您仿佛置身于俄罗斯乡村,感受俄罗斯民族的质朴与热情。
四、满洲里的经济发展满洲里作为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近年来,满洲里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扩大与俄罗斯等国家的合作领域。
同时,满洲里还着力发展旅游产业,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满洲里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五、满洲里的未来展望展望未来,满洲里将继续发挥地理优势,深化与中俄蒙三国的经贸往来,打造国际化的经贸平台。
同时,满洲里将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满洲里有望成为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
总之,满洲里是一座具有独特魅力和广阔发展前景的城市。
满洲里,蜚声中外的口岸、旅游城市

满洲里,蜚声中外的口岸、旅游城市
来到满洲里(2018.7.25)
满洲里是呼伦贝尔市代管的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县级市和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准地级市),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旅游试验区,是中俄边境5A 旅游景区。
满洲里全市人口32万,户籍人口17万,由蒙、汉、俄等20多个民族组成。
满洲里早期发展受沙俄殖民影响,加之对俄对欧的口岸性质,俄罗斯文化影响较深。
街头随处可见俄文和俄罗斯游客。
2016年,满洲里进出境人数70.3万,中方出境9.4万人,俄方入境60.9万人。
百年口岸满洲里融合中、俄、蒙三国风情,有“东亚之窗”美誉。
满洲里也是一个旅游热点城市。
2016年满洲里国内旅游人数54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6亿元。
2016年满洲里获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城市。
蜚声中外的口岸旅游城市满洲里 1
蜚声中外的口岸旅游城市满洲里 2
蜚声中外的口岸旅游城市满洲里 3
满洲里火车站
蜚声中外的口岸旅游城市满洲里 4
蜚声中外的口岸旅游城市满洲里 5
蜚声中外的口岸旅游城市满洲里 6
霞满西天满洲里满洲里之夜 1
满洲里之夜 2
满洲里之夜 3
满洲里之夜 4
满洲里之夜 5
满洲里之夜 6
满洲里之夜 7 满洲里之夜 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洲里市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东依兴安岭,南濒呼伦湖,西邻蒙古国,北接俄罗斯,是我国最大的沿边陆路口岸。全市总面积730平方公里。气候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满洲里市总人口26万,居住着蒙、汉、回、朝鲜、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20多个民族,是一座独领中俄蒙三国风情、中西文化交融的口岸城市,素有“东亚之窗”的美誉。
如今,每天从早到晚,口岸边都排满了等待过境的游客和商人,装满了货物的汽车川流不息。口岸附近,是中俄互市贸易区。
如今,满洲里口岸过货能力大大提高。在中俄两国的国门边上,不时有一趟趟国际列车在两国之间行驶。每一趟列车经过,游客们都欢呼起来,争相将火车穿越两国国门的景象摄入里,各个行业协会也应运而生。2001年3月,满洲里市成立了全市首个行业商会——外来投资者协会。随着满洲里市口岸木材贸易的逐年增多,特别是2003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满洲里市资源加工园区后,越来越多国内外从事木制品行业的企业到满洲里市投资兴业,2004年12月,满洲里市木材行业协会应运而生。截至目前,满洲里市已经有包括外来投资者协会、货运代理行业协会、木材行业协会、出口菜果协会等近十家行业协会。2008年,满洲里的外贸进出口企业也突破了500家,与俄罗斯、日本、美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贸易联系。
机场大厅,一群金发碧眼的俄罗斯少女穿着俄罗斯的民族服饰,手捧列吧和鲜花在迎候着客人,有动作快的记者迫不及待地跑上前,拿起相机一阵“狂轰滥炸”,当地工作人员劝解:“俄罗斯美女满大街都是,一会儿再拍吧。”可记者们仿佛没听见,只管端着相机
狂拍。
在满洲里领略俄罗斯风情
内蒙古海拉尔这个城市的规划和整洁已令我称奇,不料,到了边境城市满洲里,更让人感到惊愕:满洲里位于中、俄、蒙三国交接处,被称为“一鸡鸣三国”。
8月下旬,我们利用年休假时间到边陲小城满洲里观光。初来乍到,我们惊愕于这座城市怎么比俄罗斯还“俄罗斯”?满洲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只是俄罗斯风情,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俄罗斯式城市。所有的建筑都是俄式的,所有商店的牌匾也都是中俄双语;商店里陈列的商品琳琅满目,有工艺奇特的套娃,有不同倍数的望远镜,有各式各样的刀具,也有名扬于世的俄罗斯油画。但一路陪行的当地司机告诉我们一个公开的“秘密”———这些物品其实大多产自义乌。
风情满洲里 鸡鸣三国闻
来源: 南国早报 2009-08-22 特别报道
一座小城,却很大气;它是一座边城,却充满朝气;它是一座经济富裕的城市,却没有浮躁之气……满洲里,一个“鸡鸣三国”的口岸城市,融三国文化风情、闻名中外的“东亚之窗”。中央电视台2006年度中国魅力城市评选委员会用这样的语言概括满洲里。8月12日,当来自广西、内蒙古、西藏、新疆和宁夏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记者踏上满洲里的土地时,立刻就被当地浓郁的风情所陶醉。
从第一脚踏进这座城市开始,眼前掠过的一座座尖顶圆塔和黄色、蓝色的建筑,满街金发碧眼的人群,无一不让人怀疑,自己到底身在何处:是不是不小心出国了?
这是一座充满俄罗斯风味的城市。行走于大街小巷,映入眼帘的都是风格各异、式样别致的建筑,色彩鲜艳的木屋、俄罗斯套娃广场、俄罗斯博物馆,还有街两旁拔地而起的现代建筑,无论色彩和造型都富有浓厚的俄式风情。
五代国门,见证了边城满洲里的风雨历程和沧桑巨变:
满洲里从上世纪20年代初至1937年间,曾经是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和共产国际联系的交通线,被誉为“红色的国际桥梁”。中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如李大钊、陈独秀、王明、刘少奇、瞿秋白、周恩来、李立三等,都曾经由满洲里出入中苏国境。他们去苏俄考察十月革命的经验、学习马克思主义,以及去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的会议,都由国际交通线护送。
与新国门相比,前四代国门显得有些寒酸:第一代是双面鹰,第二代是一根粗粗的木桩,第三代是水泥做的“门”字形国门,上书“无产阶级万岁”,第四代国门比前几代先进了一点。
别看满洲里的国门经历过五次“变脸”,但它可不是简单的“形象工程”。无数游人千里迢迢,驻足国门,仰望国旗、国徽的那种自豪的神情,足以说明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已经渗透到了神州的每一个角落。
相关历史
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为“旺盛的泉水”。 1901年因东清铁路在此建成车站而得名,俄语为“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变成了“满洲里”,1907年,满洲里正式开设商埠,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因地处欧亚大陆桥咽喉要地,素有“亚洲之窗”的美誉。满洲里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背靠我国东北和华北经济区,北邻俄罗斯,西连蒙古国。
国门的开放、独特的风情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新建成的套娃广场、欧式观光婚礼宫等经典旅游产品,使旅游成为满洲里的经济新增长点。8月12日,我们踏上满洲里时,当地的同行告诉我们,现在满洲里“每天空降5000人,有十几个航班到达这里”,来的都是世界各地的游客。据了解,今年1~7月,满洲里市旅游总人数达257.7万人次,其中国内旅游人数达194.3万人次。满洲里国门景区日均接待游客达9000人次,单日最高达12000人次。
浪漫满城 风情无限
满洲里从1901年建城,至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以前,这里是游牧民族的理想牧场。当时,现今的市北区四道街西部有一个四季喷涌不止的泉眼。因为此泉眼位于霍勒金山的北部,牧民们便称此泉为“霍勒金布拉格”,意思就是“旺盛的泉水”,并成为当时满洲里市区这一带的地理名称。1901~1902年东清铁路在霍勒金布拉格地区建成车站后,便把站名定为“满洲里亚”。“满洲”是指“满洲族”,即今满族,也是满洲族的发祥地——今东北地区的代称。后来,俄语译为汉语时,便去掉了发音很轻的尾音“亚”,而成为“满洲里”,它逐渐取代了古老的“霍勒金布拉格”,而作为这座边城的名称。
街上,来往的车流中,随处可见挂着俄罗斯牌照的汽车;路上,金发碧眼的俄罗斯人似乎比中国人还多,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与“老外”撞个满怀。很多俄罗斯人都拎着大包小包,据当地人介绍,他们大都是来采购中国货的。
街旁小店的喇叭叫卖声也是“双语”的,即俄语和汉语;满街都是琳琅满目的俄罗斯纪念品,招牌常常用3种文字标示:汉字、蒙文以及俄文;展示商品的橱窗里,标价用的是卢布;街头的灯箱广告,很多是俄文的,且没有“汉译版”。最令人惊讶的是,推着三轮车游走的小商贩,别看穿着很普通,个个却满嘴流利的俄语。
历了五次“变脸”。新一代国门有十几层楼高,白色的墙体显得庄重和神圣,“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巨大的国徽悬挂在国门中间,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上空,楼下是两座中国特色的白色雄师石雕,整个画面由红、白两种颜色组成,产生动静结合的效果,非常壮观。我们登上了国门,看见从俄罗斯国门那边驶来了一辆火车货车,车头还是古老的那种。据说,对面是俄罗斯赤塔州的一个小城,叫后贝加尔斯克,位于中蒙俄三国交界地带,人口只有9000人。
我们在满洲里只能算是“走马观花”,但记住了造型各异的尖屋顶,记住了傲然耸立的国门,记住了夜色中漂亮的巨型套娃,记住了俄罗斯俊俏青年的风情表演,还记住了这样一句话:中国人到满洲里就像是出了国,俄罗斯人到满洲里就像是到了家。
重要地位
满洲里夜景
满洲里口岸地处亚欧第一大陆桥的交通要冲,是我国环渤海港口通往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和欧洲的最便捷、最经济、最重要的陆海联运大通道,承担着中俄贸易60%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满洲里曾5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殊荣,连续3届获得“全国文明口岸”称号,是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城市(2002年)。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3年)、CCTV2006中国十佳魅力城市称号、内蒙古自治区五星级文明城市和卫星城、全国文明城市(2009年)。
投资热土 寸土寸金
这个边境小城的繁华,已经丝毫不逊色于大都市。当地一位同行说,前几年,随着边境的开放,经商是满洲里市人最快最好的致富路,毫不夸张地说,这里除了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外,剩下的人都在经商。她感叹说:“满
洲里市现在是寸土寸金。有时候,一个五六十平方米的空间会被分割成几块,分别租给了几个人,开各种各样的店中店,如打字复印、卖茶叶、干洗织补、日用百货。”
在大街上,与你擦肩而过的基本上是俄罗斯人。他们穿梭于店铺之间,似乎成了这座城市拉动内需的主力。到了晚上,华灯初上,所有的城市建筑都被绚丽多彩的霓虹灯所覆盖,酒吧里的喧嚣、街舞的时尚、游人的悠闲、霓虹灯的迷离,组成了一幅异域风情图。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亲身感受了满洲里的国门。它其实是与俄罗斯接壤的陆路海关,这个国门已经经
满洲里街道呈“井”字型,名字也很有意思——“一道街、二道街、三道街、四道街、五道街”。街道两侧的建筑风格各异:华丽的巴洛克式、复古的法国古典式、神秘灵动的哥特式、庄重典雅的俄罗斯式……
漫步街市,隐约可以听见优美的俄罗斯民歌,顺声寻去,原来是从俄罗斯音乐主题酒吧内传出的。推开木门,浓浓的俄罗斯气息迎面扑来,让你没有可以躲闪的余地。在温柔的灯光下悄悄地坐下,喝一杯咖啡或一杯俄罗斯伏特加,一边欣赏舞台上俄罗斯姑娘、小伙的表演,使人如入梦境。
开放口岸 点石成金
满洲里与蒙古、俄罗斯毗邻,素有“一眼望俄蒙,鸡鸣闻三国”之说,这也令满洲里独具特色,特别是满洲里北部距中俄边界线仅有3公里,是国内最大的陆路口岸。有人笑曰:在满洲里可不要随便喝醉酒,喝醉了摔一跤就有可能摔出了国门。
在满洲里的国门景区,展示着满洲里的五代国门。满洲里第一代国门始建于清末,由俄国人设立,距现在的国门10余公里处。第一代国门是一根木桩,高丈余,民国初年已不复存在;第二代国门建于1920年,为木制拱形,面对中国方向用汉字书写着“中苏门”3个大字,1949年被前苏联单方面拆除;第三代国门建于1968年。国门为铁木结构,是一座横跨铁路的“门”字形铁架“栈桥”,正上方嵌有醒目的红色标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国门两侧各有一架铁梯,沿梯而上可以俯视过往车辆;第
烈士的后代、中共领导人的子女经由这里,前往莫斯科学习生活,成为继承革命的“红色后代”。上世纪40年代,苏联红军从这里进入,打响欧亚战场支援太平洋战场的第一枪,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全面胜利的步伐。上世纪40~50年代,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这里又是苏联军援物资的运输线,为共和国诞生和主权维护作出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后,面对帝国主义海上经济封锁,这里又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补给线,改革开放以来继而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之一。骄人的红色史实和它在我国革命与建设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使满洲里成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