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统计学原理》选择题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347d4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7.png)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的总体是指:A. 所有可能的样本B. 所有可能的观测值C. 研究对象的全体D. 研究对象的一部分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内容?A. 集中趋势B. 离散程度C. 相关性D. 频率分布答案:C3.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的步骤?A. 收集数据B. 建立假设C. 计算样本均值D. 检验假设答案:C4. 随机抽样的特点是:A. 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概率相等B. 样本可以代表总体C. 样本容量必须很大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A5. 以下哪个是变量之间的关系?A. 正相关B. 负相关C. 无相关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6. 统计图的主要作用是:A. 展示数据的分布B. 进行假设检验C. 计算统计量D. 预测未来趋势答案:A7.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的常见分布?A. 正态分布B. 二项分布C. 泊松分布D. 均匀分布答案:D8. 以下哪个是检验统计量的计算公式?A. t = (x̄ - μ) / (s / √n)B. z = (x̄ - μ) / σC. χ² = Σ(Oi - Ei)² / Ei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9.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分析的目的?A. 预测未来趋势B. 描述数据的分布C. 进行假设检验D. 计算统计量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多元回归分析的特点?A. 只涉及一个自变量B. 涉及多个自变量C. 只涉及一个因变量D. 只用于描述性统计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区别是什么?答案:描述统计关注的是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展示,目的是对数据集进行总结和描述;推断统计则是从样本数据出发,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和检验,目的是对总体进行推断。
2. 请解释什么是正态分布,并说明其特点。
答案: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形状呈现为对称的钟形曲线。
其特点是数据集中在均值附近,分布的两端逐渐接近但不会触及横轴。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华东理工专升本)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华东理工专升本)](https://img.taocdn.com/s3/m/f19c619ec77da26925c5b079.png)
华东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2017年(下)半年《统计学》课程练习(二)一.单选题: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C )A.所有工业企业 B.每一个工业企业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D.工业企业的每台设备2.一组数据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0.4, 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B ) A.50 B.8 C.0.02 D.4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
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A )A.520 B. 510 C.530 D.5404.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C )A.5%×7%×9% B. 105%×107%×109%C.(105%×107%×109%)-1 D. (105%×107%×109%)+1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比为( B )A. –5%B. –4.76%C. –33.3%D. 3.85%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 , 回归系数b= -1.75表示( B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75个单位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1.75年时间D. 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A. 520公斤B. 530公斤C. 540公斤D. 550公斤8. 甲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70件, 标准差=5.6件;乙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90件, 标准差=6.3件;哪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 )A. 甲车间B. 乙车间C. 两个车间相同D. 无法作比较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C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10. 如果相关系数r=0 ,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C )A. 相关程度很低B.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二. 多选题:1. 下列数据中属于时点数的有(ABDE)A. 流动资金平均余额20万元B. 储蓄存款余额500万元C. 商品销售额80万元D. 固定资产300万元E. 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2. 在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测量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测度值是(BC)A. 均值B. 众数C. 中位数D. 几何平均数E. 调和平均数3.普查是(ACD )A . 全面调查 B. 非全面调查 C. 一次性调查D . 专门调查 E. 经常性调查4.根据分组整理后的数据计算加权均值(ABCD )A. 受各组变量值和权数两个因素影响B. 假定各组数据在各组中均匀分布C. 结果不如根据原始数据计算的简单均值精确D. 实际数据呈均匀对称分布时计算结果比较准确E. 结果不受极大值和极小值影响5.平均差与方差或标准差相比其主要缺点是(CD )A. 没有充分利用全部数据的信息 B. 易受极端值的影响C. 数学处理上采用绝对值,不便于计算D. 在数学性质上不是最优的E. 计算结果不够准确6.对居民收入(x )与消费支出(y)的几组不同样本数据拟合的直线回归方程如下,你认为哪个回归方程可能是正确的?( CD )A. y=1251-10x B. y=1050+8x C. y=1508-20x D. y=1574+6x 7.若变量x与y完全线性相关,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有(BD )A.相关系数r=1 B.相关系数|r| =1 C.判定系数r =1 D.估计标准误差Sy=0 E.估计标准误差Sy=1三. 填空题:1. 实际中常用的统计调查方法和方式主要有普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等。
统计学复习题含答案(专升本)
![统计学复习题含答案(专升本)](https://img.taocdn.com/s3/m/6bc6af0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0.png)
《统计学》复习题(专升本)一、单项选择题1、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正好等于相邻两组的上下限的数值时,一般将此值()。
A. 归于上限组B. 归于下限组C.归于上限组或下限组均可 D. 重新分组2、把两个地区的粮食产量相对比,所得到的相对指标是()。
A. 比例相对指标B. 结构相对指标C. 比较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 只受变量值大小的影响B. 只受权数大小的影响C. 受权数和变量值的双重影响D. 都无影响4、某企业计划规定产品单位成本降低6%,实际降低10%,则计划完成程度()。
A.97.94% B. 166.67 %C. 100.5%D. 95.74%5、某企业2010年A产品销售收入比上一年增长8%,其中由于价格上涨增加销售收入为3%。
那么,产量比上年增长()。
A. 5%B. 4.85%C. 11.24%D. 24%6、一个统计总体()。
A. 只能有一个标志B. 只能有一个指标C. 可以有多个标志D. 可以有多个指标7、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 工人年龄B. 工人性别C. 工人体重D. 工人工资8、每吨铸件的成本(元)与每一个工人劳动生产率(吨)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 c=270-0.5x,这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每提高一个单位(吨),成本就会()。
A. 提高270元B. 提高269.5元C. 降低 0.5元D. 提高0.5元9、判断现象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
A. 编制相关表B. 进行定性分析C. 绘制相关图D.计算相关系数10、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状况进行了解,统计总体是()。
A .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B .某个工业企业C .该地区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D .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11、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确定()。
A .变量值的大小B .组数C .组中值D .各组界限12、拉氏的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编制公式是()。
A .0001p q p q B.0010p q p q C .0111p q p q D .1011p q p q 13、构成总体的每个单位所有方面的特征是()。
《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附答案
![《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3d187c240c844768eaee0d.png)
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 (B )A.数量特征和客观规律B.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C.数量关系和认识客体D.数量关系和研究方法2、对总体中的全部或足够多数单位进行调查并加以综合研究的方法是 ( A )A.大量观察法B.综合指标法C.统计分组法D.归纳推断法3、某地区组织一次物资普查,要求1月5日至1月30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是( B )A.调查时间B.调查时限C.标准时间D.标准时点4、对企业职工按性别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工资水平分组,这种分组是 ( B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平行分组D.再分组5、某企业1995年完成利润100万元,1996年计划比1995年增长5%,实际完成110万元,1996年超额完成计划 ( B )A. 104.76%B. 4.76%C. 110%D. 10%6、某地区农村和城市人均收入分别为1200元和1900元,标准差分别为80元和170元,人均收入的变异程度 ( A )A. 城市大B. 农村大C. 一样大D. 不可比7、交替标志标准差的取值范围是 ( B)A. 0 ≤σ≤1B. 0 ≤σ≤0.5C. 0 ≤σ≤0.25D. 0.25 ≤σ≤0.58、在一定抽样平均误差的条件下,扩大极限误差 ( B )A.可以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B.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C.可以提高推断的精确程度D.推断的可靠程度不变9、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可靠程度为95.45%, 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 ( A )A. 576户B. 144户C. 100户D. 288户10、相关系数的正负号决定于 ( D )A. x 的标准差的正负号B. y 的标准差的正负号C.协方差的正负号D. x 和 y 的相关程度11、在线性相关的条件下,自变量的标准差为10,因变量的标准差为16,相关系数为0.9,则回归系数为 ( A )A. 1.44B. 0.56C. 0.16D. 14.412、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 ( A )A.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C.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D. 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13、简单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因素变动分析的主要特点是 ( C )A. 相对数分析和绝对数分析都必须使用同度量因素B. 相对数分析和绝对数分析都可不使用同度量因素C. 相对数分析可不使用同度量因素,绝对数分析则一定要使用同度量因素D. 相对数分析必须使用同度量因素,绝对数分析则可以不使用同度量因素14、在用按月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月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 C )A. 100%B. 120%C. 400%D. 1200%15、在综合统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归纳、推断和预测的方法是( D )A .大量观察法 C. 统计分组法C .综合指标法 D. 模型推断法16、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形成 ( C )A .复合分组 B. 层叠分组C .平行分组体系 D. 复合分组体系 17、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 ( A )A.一项数值B.二项数值C.三项数值D.四项数值18、两个相关变量呈同方向变动,则其相关系数 ( B )A. r <0B. r >0C.0=rD.1=r19、根据抽样的资料 (3%抽样),一年级优秀生比重为10%,二年级为20%,在抽样人数相等的条件下,优秀生比重抽样误差 ( B )A. 一年级较大B. 二年级较大C. 相同D. 无法得出结论20、如果已知两个企业报告期和基期某种产品的产量和单位成本资料,要计算平均单位成本的变动,应采用 ( C )A.综合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D.可变构成指数21、把各个时期的资金利税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这样形成的数列是 ( B )A.变量数列B.绝对数时间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22、按全国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 ( C )A.平均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23、对某市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其调查对象是 ( C )A.每台设备B.各工业企业全部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D.部分工业企业的设备24、研究某县乡镇企业生产工人状况,某乡镇企业的生产工人数是 ( B )A.数量指标B.数量标志C.数量标志值D.变量值25、 统计调查方案中的调查期限是指 ( A )A.调查工作的起迄时间B.搜集资料的时间C.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D.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26、变异是统计的前提,是指( B )A.统计总体中的各单位是不相同的B.标志和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C.对应于统计总体的指标名称各不相同D.总体中各单位有多个不同的统计标志27、标准差系数抽象了( B )A.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B.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C.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D.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28、若z代表单位成本,q代表产量,则公式Σz1q1-Σz0q1经济意义为 ( C )A.反映产量变化而引起的总成本变动的增减额B.反映产量变化的绝对额C.反映单位成本变化而引起的总成本变动的增减额D.反映单位成本变化的绝对额29、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误差范围扩大一倍时,抽样单位数( C )A.扩大一倍B.减少一倍C.只有原来的1/4D.只有原来的1/230、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是( A )A.同质性B.社会性C.大量性D.变异性31、若销售量指数下降,销售价格持平,则销售额指数必然( A )A.下降B.上升C.不变D.不确定32、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 D )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33、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B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34、每一吨铸铁成本(元)依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 = 56 + 8 x ,这意味着( C )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D.如果废品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35、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指的是 ( A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绝大的比重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单位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36、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B )A. 全面调查B. 抽样调查C. 典型调查D. 重点调查37、某工人月工资600元,“工资”是 ( D )A. 品质标志B. 变量值C. 指标D. 变量38、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 D )A. 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B. 组数的多少不同C. 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D. 选择分组标志的数量多少不同39、某厂计划规定工人出勤率达到98%,实际只达到95%,则工人出勤率计划完成程度为( C )A. 3%B. 103.16%C.96.94%D. 40%40、重复抽样平均误差 ( B )A. 总是小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B. 总是大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C. 总是等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二、多选选择题1、下面哪些是连续型数量标志 ( ABDE )A.住房面积B.商店的商品销售额C.高校的大学生人数D.人口的出生率E.工业增长速度2、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 ( ABDE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E.某地区近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3、下面哪几项是质量指标( BC )A.商品流转额B.平均亩产量C.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D.人口密度E.工人出勤率4、常见的抽样组织形式有 ( BCD )A.重复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E.不重复抽样5、统计研究运用的各种专门的方法,包括: ( ABCDE )A.大量观查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统计模型法E.归纳推断法6、下面时期指标有( BCDE )A.耕地面积B.播种面积C.扩大的耕地面积D.新建的住宅面积E.国民生产总值7、组距数列中,影响各组次数分布的要素有 ( ABCD )A.组距B.组数C.组限D.变量值E.总体单位数8、统计总体的特征是 ( BDE )A.科学性B.实用性C.大量性D.同质性E.变异性9、属于调查资料准确性检查对象的误差有 ( ABCD )A.计量误差B.记录误差C.计算误差D.抄录误差E.抽样误差10、统计表的结构,从内容上看,包括 ( ABC )A.标题B.横行和纵栏C.数字资料D.主词E.宾词11、典型调查是 ( BCDE )A.一次性调查B.专门组织的调查C.一种深入细致的调查D.调查单位有意识选取的调查E.可用采访法取得资料的调查12、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 ACDE )A.月末商品库存额B.劳动生产率C.历年产值增加额D.年末固定资金额E.某市人口净增加数13、重复抽样的特点是 ( ADE )A.各次抽选互不影响B.各次抽选相互影响C.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逐渐减少D.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E.各单位被抽中的机会在各次抽选中相等14、对比两个计量单位不同的变量数列标志值的离散程度应采用( BD )A.平均数B.平均差C.全距系数D.均方差E.标准差系数15、对连续型变量分组成 ( BCD )A.要用单项式分组B.要用组距式分组C.组限必须重叠D.组距必须是相等的E.首末两组必须采用开口组限16、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增加一成即增长 ( BC )A.百分之百B.0.1倍C.十分之一D.一倍E.百分之一17、平均数指数 ( D )A.是由两个平均数对比形成的指数B.是个体指数的简单平均数C.是按平均形式计算的总指数D.是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E.其计算特点是:先平均,再对比18、对离散变量值分组( BCD )A.可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B.也可采用组距式分组C.相邻组的组限不应重叠,但要相互衔接D.各组组距可相等也可不等E.要按"上限不在组内"原则处理与上限相同的变量值19、平均指标 ( BC )A.是代表总体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B.是反映总体分布集中趋势的度量C.是反映总体分布离中趋势的度量D.只能根据同质总体计算E.可用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20、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 ( ABCDE )A.普查B.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三、判断题1、数量指标和数量标志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而质量指标和品质标志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中南大学 专升本 《统计学原理》在线作业一参考答案 2
![中南大学 专升本 《统计学原理》在线作业一参考答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2e26dfa4d1f34693daef3ed3.png)
(一) 单选题1.英国的戈塞特(William Seely Gosset,1876~1937)用笔名Student发表了关于分布的论文。
该事件发生在( )。
(A) “城邦政情”阶段(B) “政治算术”阶段(C) “统计分析科学”阶段(D) “统计学帝国主义”阶段难度:较易分值:6.0 参考答案:C 学生答案:C 得分:6.02.统计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制定( )。
(A) 统计指标体系(B) 统计调查方案(C) 统计分析方案(D) 各种统计工作方案难度:较易分值:6.0 参考答案:D 学生答案:D 得分:6.03.按调查误差产生原因,统计调查误差分为工作误差和( )。
(A) 代表性误差(B) 人为误差(C) 方法误差(D) 源头误差难度:较易分值:6.0 参考答案:A 学生答案:A 得分:6.04.对中国大学教育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单位是( )。
(A) 中国的所有大学(B) 中国的每一所大学(C) 中国的每个大学生(D) 中国教育部难度:较易分值:6.0 参考答案:B 学生答案:B 得分:6.05.温度可以运用( )来测度。
(A) 定类尺度(B) 定序尺度(C) 定距尺度(D) 定比尺度难度:较易分值:6.0 参考答案:C 学生答案:C 得分:6.06.“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说明总体中个体具有( )。
(A) 全局性(B) 同质性(C) 大量性(D) 差异性难度:较易分值:6.0 参考答案:D 学生答案:D 得分:6.0(二) 多选题1.非随机抽样有( )。
(A) 方便抽样(B) 判断抽样(C) 配额抽样(D) 抽签难度:较易分值:4.0 参考答案:ABC 学生答案:ACB 得分:4.0 2.样本有自己的几个特点( )。
(A) 代表性(B) 客观性(C) 随机性(D) 排他性难度:较易分值:4.0 参考答案:ABCD 学生答案:ABCD 得分:4.0 3.总体必须同时具备的性质有( )。
(A) 全局性(B) 同质性(C) 大量性(D) 差异性难度:较易分值:4.0 参考答案:BCD 学生答案:BCD 得分:4.0 4.调查的时间的涵义是( )。
武汉理工大学专升本统计学原理题库
![武汉理工大学专升本统计学原理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478f55d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6.png)
一、单选( 每题参考分值2.5分)1、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A. 相关程度很低B. 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D. 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正确答案:【C】2、1997年某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
A. 总量指标B. 变异指标C. 平均指标D. 相对指标正确答案:【D】3、如果所有标志值的频数都扩大7倍,那么平均数()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不能预期平均数的变化正确答案:【C】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置信度(1-α)越大,则区间估计的()。
A. 抽样推断的精确度越高B. 抽样推断的置信区间越小C. 抽样推断的可靠性越高D. 抽样推断的极限误差越小正确答案:【C】5、在由3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A. 都固定在基期B. 都固定在报告期C. 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D. 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正确答案:【C】6、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主要健康指标目标是:人均期望寿命提高一岁;婴儿死亡率降低到1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到14‰;孕产妇死亡率降低至十万分之22。
其中孕产妇死亡率为()。
A. 动态相对指标B. 比较相对指标C. 结构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正确答案:【C】7、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若将抽样误差减少一半,则纯随机重复抽样单位数为原来的()。
A. 一半B. 2倍C. 3倍D. 4倍正确答案:【D】8、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
A. 简单随机抽样B. 类型抽样C. 等距抽样D. 整群抽样正确答案:【D】9、对电子元器件的寿命调查时,应该采用()A. 重点调查B. 典型调查C. 抽样调查D. 普查正确答案:【C】10、有一批灯泡共1000箱,每箱200个,现随机抽取20箱并检查这些箱中全部灯泡,此种检验属于()。
统计学复习题专升本答案
![统计学复习题专升本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7a4e8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b.png)
统计学复习题专升本答案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通过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数据来帮助人们做出决策。
以下是一份专升本统计学复习题的答案示例,供参考: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性统计学的主要功能?- A. 组织数据- B. 描述数据- C. 推断数据- D. 展示数据答案:C2. 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A. 总体参数是固定的,样本统计量是变化的- B. 总体参数是变化的,样本统计量是固定的- C. 两者都是固定的- D. 两者都是变化的答案:A3. 以下哪个是衡量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 A. 方差- B. 标准差- C. 平均数- D. 众数答案:C4. 在正态分布中,哪个数值的频率最高?- A. 均值- B. 众数- C. 中位数- D. 极差答案:A5. 以下哪个是统计推断的基本步骤?- A. 收集数据- B. 建立假设- C. 计算置信区间- D. 所有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统计学中的“中心极限定理”。
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指出,如果从总体中抽取足够大的样本,即使总体分布不是正态分布,样本均值的分布也会趋近于正态分布。
2. 解释什么是“置信区间”。
答案:置信区间是统计学中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一个范围。
它表示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下,总体参数落在这个区间内的概率。
3. 什么是“假设检验”?答案: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一种方法,用于检验关于总体参数的假设是否成立。
它通常包括零假设和备择假设,并通过计算p值来决定是否拒绝零假设。
三、计算题1. 给定一组数据:2, 3, 4, 5, 6, 7, 8, 9, 10。
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答案:- 平均数:(2+3+4+5+6+7+8+9+10)/9 = 55/9 ≈ 6.11- 中位数:(5+6)/2 = 5.5- 众数:由于数据中每个数只出现一次,没有众数。
2. 如果一个总体的均值为μ=100,标准差为σ=15,求样本均值x̄=95的95%置信区间。
统计学专升本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专升本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5062e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0.png)
统计学专升本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统计学中的总体?A. 某次考试的所有学生B. 某次考试的一名学生C. 某次考试的一半学生D. 某次考试的所有成绩2. 统计学中的样本是指:A. 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B. 总体中的所有个体C. 总体中的随机个体D. 总体中的非随机个体3. 描述集中趋势的度量包括: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极差4. 以下哪个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A. 均值B. 方差C. 众数D. 中位数5. 假设检验中的零假设(H0)通常表示:A. 研究者想要证明的假设B. 研究者想要拒绝的假设C. 研究者认为不可能的假设D. 研究者认为可能的假设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B. 0到1C. 1到无穷大D. -1到无穷大7. 在回归分析中,自变量是:A. 因变量B. 被预测的变量C. 预测的变量D. 无关变量8. 以下哪个是统计学中的随机变量?A. 年龄B. 身高C. 体重D. 所有上述选项9.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的参数估计方法?A. 点估计B. 区间估计C. 极大似然估计D. 回归分析10. 以下哪个是描述统计学中的离散程度的图形表示?A. 条形图B. 直方图C. 散点图D. 箱线图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的总体是指________。
2. 样本均值用符号________表示。
3.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________的度量。
4. 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________,表示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越强。
5. 假设检验中的备择假设用符号________表示。
6. 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表示________。
7. 统计学中的随机抽样是指________。
8. 统计学中的参数估计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9. 箱线图可以展示数据的________、中位数、四分位数以及异常值。
10. 统计学中的方差用于衡量数据的________。
专升本《统计学》-试卷-答案
![专升本《统计学》-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82d59314791711cd791710.png)
专升本《统计学》一、(共75题,共150分)1. 一个统计总体()。
(2分)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可以有多个标志C.只能有一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指标标准答案:D2. 若有某公司所属十个企业全部职工的工资资料,要观察十个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2分)A.十个企业B.十个企业每个职工工资C.十个企业职工的全部工资D.十个企业的全部职工标准答案:D3. 要了解某班级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2分)A.50名学生B.5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标准答案:A4. 对银行职工的文化程度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2分)A.所有银行B.所有银行职工C.每个银行D.每个银行职工标准答案:B5. 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2分)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报告单位标准答案:B6. 某工业主管局要求各企业上报第一季度的生产情况,季报呈报时间规定在4月10日,则调查期限为()。
(2分)A.一日B.一旬C.一季D.一季零十日标准答案:B7. 统计分组时,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
(2分)A.组距越大,组数越多B.组距越大,组数越少C.组距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无关D.组距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正比例关系标准答案:B8. 一般地,划分离散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
(2分)A.相等 B.不等 C.重叠 D.衔接标准答案:D9.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2分)A.正确计算各组组距B.正确确定组数和组距C.正确选择分组标志D.正确选择分配数列的种类标准答案:C10. 如果某企业为总体,研究该企业职工的工资状况,则()。
(2分)A.企业职工人数是总体单位总量B.工资总额是总体单位总量C.企业职工人数是总体标志总量D.企业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均是总体标志总量标准答案:A11. 下列指标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2分)A.商品销售量B.固定资产增加额C.国民生产总值D.商品库存量标准答案:D12. 下列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是()。
专升本《统计学》考试及答案.doc
![专升本《统计学》考试及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417fecf7c281e53a5902ff1c.png)
[试题分类]:专升本《统计学》_07000950 [题型]:单选[分数]:21.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出勤率B.人口总数C.商品销售额D.产品产量答案:A2.如果价格降低后可多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A.87%B.无法确定C.85%D.没有变化答案:A3.对总体按某个标志进行分组,得到的统计表属于()。
A.简单分组表B.整理表C.复合分组表D.简单表答案:A4.每一吨铸铁成本(元)倚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F = 56 + 8x ,这意味着()。
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B.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D.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答案:C5.在回归分析中,对应的两个变量()。
A.是对等关系B.不是对等关系C.都是随机变量D.都不是随机变量答案:B6.抽样调查中()。
A.既无登记性误差,也无代表性误差B.只有代表性误差,没有登记性误差C.既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D.只有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答案:C7.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A.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B.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C.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答案:D8.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比上年降低5%,实际降低8%,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A.3%B.102.86%C.103.24%D.96.84%答案:D9.重复抽样误差与不重复抽样误差相比()。
A.两者相等B.后者大于前者C.前者大于后者D.两者无关答案:C10.设有六个工人的日产量(件)分别为5、6、7、8、9、10,则这个数列中(A.7是众数B.8是众数C.没有众数D.7.5是众数答案:C11.统计整理的关键在()。
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D.编制统计表答案:B12.计算结果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专升本统计学原理练习题
![专升本统计学原理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44c177a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d.png)
专升本统计学原理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统计学是研究()A. 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B. 自然现象的数量特征C. 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数量特征D. 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非数量特征2. 统计学中,总体是指()A. 研究对象的全体B. 研究对象的一部分C. 研究对象的个体D. 研究对象的样本3. 统计学中,样本容量是指()A. 样本中个体的数目B. 总体中个体的数目C. 样本中个体的总和D. 总体中个体的总和二、多项选择题1. 统计数据的来源包括()A. 直接调查B. 间接调查C. 观察法D. 实验法2. 描述统计中常用的数据整理方法有()A. 频数分布表B. 条形图C. 折线图D. 饼图三、简答题1. 简述统计学中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的概念。
2.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四、计算题1. 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随机抽取了10个零件,其直径分别为:20.1cm、20.2cm、20.3cm、20.4cm、20.5cm、20.6cm、20.7cm、20.8cm、20.9cm、21.0cm。
计算这批零件直径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五、分析题1. 某公司为了了解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为85%,对薪酬的满意度为75%,对公司文化的满意度为80%。
请分析这些数据,并给出可能的结论。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2. A3. A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CD三、简答题1. 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目。
2. 描述统计主要关注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而推断统计则侧重于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
四、计算题1. 平均值 =(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 / 10 = 20.5cm标准差= √[(Σ(xi - 平均值)^2) / n] =√[(0.16+0.04+0.01+0.09+0.25+0.36+0.49+0.64+0.81+1.00) / 10] ≈ 0.5cm五、分析题1. 根据调查结果,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最高,对薪酬的满意度最低。
《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附答案
![《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6aae5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c.png)
《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附答案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 (B )A.数量特征和客观规律B.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C.数量关系和认识客体D.数量关系和研究方法2、对总体中的全部或足够多数单位进行调查并加以综合研究的方法是 ( A )A.大量观察法B.综合指标法C.统计分组法D.归纳推断法3、某地区组织一次物资普查,要求1月5日至1月30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是( B )A.调查时间B.调查时限C.标准时间D.标准时点4、对企业职工按性别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工资水平分组,这种分组是 ( B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平行分组D.再分组5、某企业1995年完成利润100万元,1996年计划比1995年增长5%,实际完成110万元,1996年超额完成计划 ( B )A. 104.76%B. 4.76%C. 110%D. 10%6、某地区农村和城市人均收入分别为1200元和1900元,标准差分别为80元和170元,人均收入的变异程度 ( A )A. 城市大B. 农村大C. 一样大D. 不可比7、交替标志标准差的取值范围是 ( B)A. 0 ≤σ≤1B. 0 ≤σ≤0.5C. 0 ≤σ≤0.25D. 0.25 ≤σ≤0.58、在一定抽样平均误差的条件下,扩大极限误差 ( B )A.可以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B.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C.可以提高推断的精确程度D.推断的可靠程度不变9、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可靠程度为95.45%, 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 ( A )A. 576户B. 144户C. 100户10、相关系数的正负号决定于 ( D )A. x 的标准差的正负号B. y 的标准差的正负号C.协方差的正负号D. x 和 y 的相关程度11、在线性相关的条件下,自变量的标准差为10,因变量的标准差为16,相关系数为0.9,则回归系数为 ( A )A. 1.44B. 0.56C. 0.16D. 14.412、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 ( A )A.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C.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D. 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13、简单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因素变动分析的主要特点是 ( C )A. 相对数分析和绝对数分析都必须使用同度量因素B. 相对数分析和绝对数分析都可不使用同度量因素C. 相对数分析可不使用同度量因素,绝对数分析则一定要使用同度量因素D. 相对数分析必须使用同度量因素,绝对数分析则可以不使用同度量因素14、在用按月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月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 C )A. 100%B. 120%C. 400%15、在综合统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归纳、推断和预测的方法是( D )A .大量观察法 C. 统计分组法C .综合指标法 D. 模型推断法16、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形成 ( C )A .复合分组 B. 层叠分组C .平行分组体系 D. 复合分组体系 17、采用三项移动平均修匀时间数列所得修匀数列比原数列首尾各少 ( A )A.一项数值B.二项数值C.三项数值D.四项数值18、两个相关变量呈同方向变动,则其相关系数 ( B )A. r <0B. r >0C.0=rD.1=r19、根据抽样的资料 (3%抽样),一年级优秀生比重为10%,二年级为20%,在抽样人数相等的条件下,优秀生比重抽样误差 ( B )A. 一年级较大B. 二年级较大C. 相同D. 无法得出结论20、如果已知两个企业报告期和基期某种产品的产量和单位成本资料,要计算平均单位成本的变动,应采用 ( C )A.综合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D.可变构成指数21、把各个时期的资金利税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这样形成的数列是 ( B )A.变量数列B.绝对数时间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22、按全国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 ( C )A.平均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23、对某市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其调查对象是 ( C )A.每台设备B.各工业企业全部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D.部分工业企业的设备24、研究某县乡镇企业生产工人状况,某乡镇企业的生产工人数是 ( B )A.数量指标B.数量标志C.数量标志值D.变量值25、统计调查方案中的调查期限是指 ( A )A.调查工作的起迄时间B.搜集资料的时间C.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D.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26、变异是统计的前提,是指( B )A.统计总体中的各单位是不相同的B.标志和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C.对应于统计总体的指标名称各不相同D.总体中各单位有多个不同的统计标志27、标准差系数抽象了( B )A.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B.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C.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D.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28、若z代表单位成本,q代表产量,则公式Σz1q1-Σz0q1经济意义为 ( C )A.反映产量变化而引起的总成本变动的增减额B.反映产量变化的绝对额C.反映单位成本变化而引起的总成本变动的增减额D.反映单位成本变化的绝对额29、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误差范围扩大一倍时,抽样单位数( C )A.扩大一倍B.减少一倍C.只有原来的1/4D.只有原来的1/230、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是( A )A.同质性B.社会性C.大量性D.变异性31、若销售量指数下降,销售价格持平,则销售额指数必然(A )A.下降B.上升C.不变D.不确定32、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D )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33、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 B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34、每一吨铸铁成本(元)依铸件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 =56 + 8 x ,这意味着( C )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64元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D.如果废品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35、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指的是 ( A )A.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绝大的比重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单位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36、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B )A. 全面调查B. 抽样调查C. 典型调查D. 重点调查37、某工人月工资600元,“工资”是 ( D )A. 品质标志B. 变量值C. 指标D. 变量38、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 D )A. 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B. 组数的多少不同C. 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D. 选择分组标志的数量多少不同39、某厂计划规定工人出勤率达到98%,实际只达到95%,则工人出勤率计划完成程度为( C )A. 3%B. 103.16%C.96.94%D. 40%40、重复抽样平均误差 ( B )A. 总是小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B. 总是大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C. 总是等于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二、多选选择题1、下面哪些是连续型数量标志 ( ABDE )A.住房面积B.商店的商品销售额C.高校的大学生人数D.人口的出生率E.工业增长速度2、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 ( ABDE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E.某地区近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3、下面哪几项是质量指标( BC )A.商品流转额B.平均亩产量C.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D.人口密度E.工人出勤率4、常见的抽样组织形式有 ( BCD )A.重复抽样B.简单随机抽样C.类型抽样D.整群抽样E.不重复抽样5、统计研究运用的各种专门的方法,包括: ( ABCDE )A.大量观查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统计模型法E.归纳推断法6、下面时期指标有( BCDE )A.耕地面积B.播种面积C.扩大的耕地面积D.新建的住宅面积E.国民生产总值7、组距数列中,影响各组次数分布的要素有 ( ABCD )A.组距B.组数C.组限D.变量值E.总体单位数8、统计总体的特征是 ( BDE )A.科学性B.实用性C.大量性D.同质性E.变异性9、属于调查资料准确性检查对象的误差有 ( ABCD )A.计量误差B.记录误差C.计算误差D.抄录误差E.抽样误差10、统计表的结构,从内容上看,包括 ( ABC )A.标题B.横行和纵栏C.数字资料D.主词E.宾词11、典型调查是 ( BCDE )A.一次性调查B.专门组织的调查C.一种深入细致的调查D.调查单位有意识选取的调查E.可用采访法取得资料的调查12、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 ACDE )A.月末商品库存额B.劳动生产率C.历年产值增加额D.年末固定资金额E.某市人口净增加数13、重复抽样的特点是 ( ADE )A.各次抽选互不影响B.各次抽选相互影响C.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逐渐减少D.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E.各单位被抽中的机会在各次抽选中相等14、对比两个计量单位不同的变量数列标志值的离散程度应采用( BD )A.平均数B.平均差C.全距系数D.均方差E.标准差系数15、对连续型变量分组成 ( BCD )A.要用单项式分组B.要用组距式分组C.组限必须重叠D.组距必须是相等的E.首末两组必须采用开口组限16、今年的收入比去年增加一成即增长 ( BC )A.百分之百B.0.1倍C.十分之一D.一倍E.百分之一17、平均数指数 ( D )A.是由两个平均数对比形成的指数B.是个体指数的简单平均数C.是按平均形式计算的总指数D.是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E.其计算特点是:先平均,再对比18、对离散变量值分组( BCD )A.可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B.也可采用组距式分组C.相邻组的组限不应重叠,但要相互衔接D.各组组距可相等也可不等E.要按"上限不在组内"原则处理与上限相同的变量值19、平均指标 ( BC )A.是代表总体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B.是反映总体分布集中趋势的度量C.是反映总体分布离中趋势的度量D.只能根据同质总体计算E.可用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20、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 ( ABCDE )A.普查B.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三、判断题1、数量指标和数量标志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而质量指标和品质标志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2b7e4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3.png)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统计学中,下列哪一项是描述数据分布中心位置的最佳指标?A.标准差B.均值C.方差D.众数答案:B.均值解释:均值是描述数据分布中心位置的最佳指标。
它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数量。
2、如果一组数据的分布是钟形的,那么这组数据最有可能是?A.负偏态分布B.正偏态分布C.对称分布D.非对称分布答案:C.对称分布解释:正态分布的曲线呈钟形,因此如果一组数据的分布是钟形的,那么这组数据最有可能是对称分布。
3、在假设检验中,我们通常会犯哪种类型的错误?A.第一类错误B.第二类错误C.第三类错误D.第四类错误答案:A.第一类错误解释:在假设检验中,我们通常会犯第一类错误,即拒绝正确的假设。
二、简答题1、请简述什么是统计学中的偏态。
答案:偏态是指数据分布的偏斜程度。
如果数据分布向左或向右偏斜,则分别称为负偏态和正偏态。
解释:在统计学中,偏态是指数据分布的偏斜程度。
如果数据分布向左或向右偏斜,则分别称为负偏态和正偏态。
例如,如果一组数据的分布偏向左侧,那么这组数据的偏态就是负的;如果一组数据的分布偏向右侧,那么这组数据的偏态就是正的。
2、请简述什么是统计学中的标准差。
答案:标准差是描述数据分布散度的最佳指标。
它表示的是每个数据点与均值之间的平均距离。
解释:标准差是统计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描述数据分布散度的最佳指标。
简单来说,标准差可以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点与均值之间的平均距离。
如果一组数据的标准差较大,说明这组数据的分布比较分散;如果一组数据的标准差较小,说明这组数据的分布比较集中。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是统计学在医学研究中的主要应用?A.临床试验设计B.诊断试验评估C.流行病学调查D.患者治疗过程监控正确答案:D.患者治疗过程监控2、在医学研究中,下列哪一种数据类型不属于定量数据?A.身高B.体重C.血压D.年龄正确答案:C.血压3、下列哪一种方法是医学统计学中常用的参数检验方法?A.卡方检验B. t检验C. F检验D.方差分析正确答案:B. t检验4、在临床试验设计中,下列哪一种设计类型不属于随机对照试验?A.平行对照试验B.交叉对照试验C.自身对照试验D.前后对照试验正确答案:D.前后对照试验5、下列哪一种情况适合使用泊松分布?A.描述连续型变量的分布情况B.描述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情况C.在临床试验中评估诊断试验的准确性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描述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情况二、简答题1、请简述在医学研究中,为何要进行统计学假设检验?答案:在医学研究中,统计学假设检验是用来判断样本数据是否来自同一总体或是否具有某种特定特征的过程。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自考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自考](https://img.taocdn.com/s3/m/9e460f81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b.png)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自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描述性统计学的研究内容?A. 数据的收集B. 数据的分类C. 数据的解释D. 数据的展示答案:C2. 在统计学中,总体是指:A. 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B. 研究对象的一个样本C. 研究对象的一部分个体D. 研究对象的统计量答案:A3. 以下哪个统计量是衡量数据集中趋势的?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极差答案:C4. 一个变量的方差越小,说明该变量的:A. 波动性越大B. 波动性越小C. 均值越大D. 极差越大答案:B5. 在正态分布中,均值、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A. 均值 > 中位数 > 众数B. 均值 < 中位数 < 众数C. 均值 = 中位数 = 众数D. 均值与中位数无关答案:C6.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抽样误差?A. 抽样过程中的随机误差B. 抽样方法不正确C. 抽样比例不适当D. 数据录入错误答案:A7.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到 1B. 0 到 1C. 1 到正无穷D. -∞ 到+∞答案:A8. 下列哪项是推断统计学的主要任务?A. 描述数据特征B. 预测未来数据C. 推断总体特征D. 计算统计量答案:C9. 在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表示:A. 自变量每变化一个单位,因变量的平均变化量B. 自变量的个数C. 因变量的标准差D. 因变量的均值答案:A10.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假设检验的步骤?A. 提出原假设B. 选择显著性水平C. 计算检验统计量D. 确定样本容量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下列哪些是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类型?A. 分类数据B. 顺序数据C. 计数数据D. 测量数据答案:A, B, C, D12. 在进行假设检验时,以下哪些因素需要确定?A. 原假设B. 备择假设C. 显著性水平D. 样本容量答案:A, B, C13. 下列哪些统计图可以用来展示分类数据的分布?A. 条形图B. 饼图C. 直方图D. 散点图答案:A, B14.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A. 总体均值B. 总体方差C. 样本容量D. 抽样方法答案:B, C, D15. 下列哪些是时间序列数据的特点?A. 数据按照时间顺序排列B. 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C. 数据可以进行回归分析D. 数据可以进行季节性分析答案:A, B,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请简述其特征。
中南大学 专升本 《统计学原理》在线作业三参考答案 4
![中南大学 专升本 《统计学原理》在线作业三参考答案 4](https://img.taocdn.com/s3/m/0dc60ddf84254b35eefd34d3.png)
(一) 单选题1. 双因素相对数变动分析关系式是( )。
(A)(B)(C)(D)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A学生答案:A得分:4.02. 的估计模型为( )。
(A) (B) (C) (D)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D学生答案:D得分:4.03.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A学生答案:A得分:4.04. 按统计指数采用的形式,统计指数分为( )。
(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 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C)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D) 时间性指数和空间指数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B学生答案:B得分:4.05. 按统计指数的对比基期不同,统计指数分为( )。
(A)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B) 时间性指数、空间指数和计划完成指数(C) 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D)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难度:较易 分值:4.0 参考答案:A 学生答案:A 得分:4.06. 某单位今年上半年职工人数如表所示,该上半年职工人数是( )。
(A) 440人(B) 441人(C) 442人(D) 443人难度:较易 分值:4.0 参考答案:B 学生答案:B 得分:4.07. 年距增长量的计算公式为( )。
(A) 年距增长量=年末水平-年初水平(B) 年距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C) 年距增长量=报告期水去年同期水平 (D) 年距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上年同期水平难度:较易 分值:4.0 参考答案:D 学生答案:D 得分:4.08. 方差分析的基本方法就是利用( )分布进行假设检验。
(A) (B)(C)(D)难度:较易 分值:4.0 参考答案:A 学生答案:A 得分:4.09. 某城市猪肉价格6月为10元/斤,8月为8元/斤,则( )。
(A) 上升80%(B) 下降80% (C)上升(D) 下降20%难度:较易分值:4.0参考答案:D学生答案:D得分:4.01 0 . 样本相关系数的定义公式是( )。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专升本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专升本](https://img.taocdn.com/s3/m/23f3c70a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5.png)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专升本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用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是()。
A. 方差B. 均值C. 标准差D. 极差答案:B2.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数据的来源?()A. 实验B. 调查C. 观察D. 猜测答案:D3.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A. 方差B. 均值C. 众数D. 中位数答案:A4. 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强度的统计量是()。
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C. 标准差D. 方差5.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概率分布?()A. 正态分布B. 二项分布C. 泊松分布D. 均匀分布答案:D6.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的偏态程度的度量?()A. 偏度B. 峰度C. 均值D. 方差答案:A7.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的峰态的度量?()A. 偏度B. 峰度C. 均值D. 方差答案:B8.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假设检验的步骤?()A. 建立假设B. 收集数据C. 计算检验统计量D. 做出决策答案:D9.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的度量?()B. 均值C. 标准差D. 极差答案:B10.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的度量?()A. 方差B. 均值C. 众数D. 中位数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选项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A. 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ABC2. 以下哪些选项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A. 方差B. 标准差C. 极差D. 均值答案:ABC3. 以下哪些选项是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度量?()A. 偏度B. 峰度D. 方差答案:AB4. 以下哪些选项是假设检验的步骤?()A. 建立假设B. 收集数据C. 计算检验统计量D. 做出决策答案:ABCD5. 以下哪些选项是概率分布?()A. 正态分布B. 二项分布C. 泊松分布D. 均匀分布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统计学中的中心极限定理。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华东理工专升本)
![统计学原理试题及答案(华东理工专升本)](https://img.taocdn.com/s3/m/1dfa18beff00bed5b9f31dc0.png)
华东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2017 年(下)半年《统计学》课程练习(二)一.单选题: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C )A .所有工业企业B.每一个工业企业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D .工业企业的每台设备2.一组数据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0.4, 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B )A.50 B.8 C.0.02 D.4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 500 以上”。
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A )A .520 B. 510 C.530 D.5404.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C )A. 5%x 7%x 9%B. 105%x 107%x 109%C. (105%x 107%x 109%)—1D. (105%x 107%x 109%)+15. 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比为(B )A. - 5%B. - 4.76%C. - 33.3%D. 3.85%6. 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 回归系数b= —1.75表示( B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75个单位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1.75 年时间D. 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 个单位7.某乡播种早稻5000 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A )A. 520 公斤B. 530公斤C. 540公斤D. 550公斤8. 甲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70件, 标准差=5.6件;乙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90 件, 标准差=6.3 件;哪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 A )A. 甲车间B. 乙车间C. 两个车间相同D. 无法作比较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C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 1”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10. 如果相关系数r=0 ,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C )A. 相关程度很低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二.多选题:1. 下列数据中属于时点数的有(A. 流动资金平均余额20 万元C. 商品销售额80 万元E. 企业职工人数2000 人B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ABDE )B. 储蓄存款余额500万元D.固定资产300万元2. 在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测量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测度值是(BC )A. 均值B. 众数C. 中位数D. 几何平均数E. 调和平均数3.普查是(ACD )A . 全面调查B. 非全面调查C. 一次性调查D . 专门调查E. 经常性调查4.根据分组整理后的数据计算加权均值(ABCD )A. 受各组变量值和权数两个因素影响B. 假定各组数据在各组中均匀分布C. 结果不如根据原始数据计算的简单均值精确D. 实际数据呈均匀对称分布时计算结果比较准确E. 结果不受极大值和极小值影响5.平均差与方差或标准差相比其主要缺点是(CD )A. 没有充分利用全部数据的信息B. 易受极端值的影响C. 数学处理上采用绝对值,不便于计算D. 在数学性质上不是最优的E. 计算结果不够准确6•对居民收入(x )与消费支出(y)的几组不同样本数据拟合的直线回归方程如下,你认为哪个回归方程可能是正确的?(CD )A. y=1251-10xB. y=1050+8xC. y=1508-20xD. y=1574+6x 7.若变量x 与y 完全线性相关,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有(BD )A.相关系数r=1B.相关系数|r| =1C.判定系数r =1D.估计标准误差Sy=0E.估计标准误差Sy=1三.填空题:1. 实际中常用的统计调查方法和方式主要有普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等。
专升本《统计学原理》选择题
![专升本《统计学原理》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2db54f1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f.png)
专升本《统计学原理》选择题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2)①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②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③统计信息、统计咨询、统计监督;④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统计技能。
2.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1 )①方法论的社会科学;②方法论的自然科学;③实质性的科学;④既是方法论又是实质性的科学。
3.社会经济统计认识社会的特点有( 4 )①数量性、科学性、社会性、具体性;②数量性、总体性、连续性、经常性;③科学性、群众性、社会性、准确性;④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
4.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3 )①该企业的全部职工;②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③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④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6.下列总体中,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4 )①全国的人口总数;②水塘中所养的鱼;③城市年流动人口数;④工业中连续大量生产的产品产量。
7.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2 )①学生的性别;②学生的年龄;③学生的专业;④学生的住址。
8.某工人月工资150元,则“工资”是( 1 )①数量标志;②品质标志;③质量指标;④数量指标。
⒒变异是指(1 )①标志的具体表现不同;②标志和指标各不相同;③总体的指标各不相同;④总体单位的标志各不相同。
⒓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3 )①大中型企业个数;②大中型企业的职工人数;③大中型企业的利润额;④大中型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
⒔统计工作的职能包括(4 )①统计调查职能、统计整理职能和统计分析职能;②反映现状、反映过去和反映未来的职能;③信息职能、服务职能、预测职能;④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
⒕统计工作过程现在划分为以下阶段(1 )①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②统计调查、统计咨询、统计监督;③统计调查、统计分组、统计综合;④统计调查、统计汇总、统计分析报告。
⒖一个统计总体(4 )①只能有一个标志;②只能有一个指标;③可以有多个标志;④可以有多个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2)①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②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③统计信息、统计咨询、统计监督;④统计理论、统计方法、统计技能。
2.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1 )①方法论的社会科学;②方法论的自然科学;③实质性的科学;④既是方法论又是实质性的科学。
3.社会经济统计认识社会的特点有( 4 )①数量性、科学性、社会性、具体性;②数量性、总体性、连续性、经常性;③科学性、群众性、社会性、准确性;④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
4.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3 )①该企业的全部职工;②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③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④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6.下列总体中,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4 )①全国的人口总数;②水塘中所养的鱼;③城市年流动人口数;④工业中连续大量生产的产品产量。
7.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2 )①学生的性别;②学生的年龄;③学生的专业;④学生的住址。
8.某工人月工资150元,则“工资”是( 1 )①数量标志;②品质标志;③质量指标;④数量指标。
⒒变异是指(1 )①标志的具体表现不同;②标志和指标各不相同;③总体的指标各不相同;④总体单位的标志各不相同。
⒓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3 )①大中型企业个数;②大中型企业的职工人数;③大中型企业的利润额;④大中型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
⒔统计工作的职能包括( 4 )①统计调查职能、统计整理职能和统计分析职能;②反映现状、反映过去和反映未来的职能;③信息职能、服务职能、预测职能;④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
⒕统计工作过程现在划分为以下阶段( 1 )①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②统计调查、统计咨询、统计监督;③统计调查、统计分组、统计综合;④统计调查、统计汇总、统计分析报告。
⒖一个统计总体(4 )①只能有一个标志;②只能有一个指标;③可以有多个标志;④可以有多个指标。
二、多项选择题1.对某地区工业生产进行调查,得到如下资料,其中,统计指标有( 245 )①某企业亏损20万元;②全地区产值3亿元;③某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④全地区职工6万人;⑤全地区拥有各种设备6万台。
2.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概括为( 1345 )①数量性;②同质性;③总体性;④具体性;⑤社会性。
7.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35 )①性别②工种③工资④民族⑤年龄⒐在工业普查中( 1235 )①机器台数是统计指标;②机器台数是离散变量;③工业总产值5亿元是统计指标;④工业总产值是离散变量;⑤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第二章统计设计与调查一、单项选择题⒈某地区对小学学生情况进行普查,则每所小学是( 3 )①调查对象②调查单位③填报单位④调查项目2.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2 )①各百货商店;②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③一个百货商店;④每位工作人员。
3.对某停车场上的汽车进行一次性登记,调查单位是( 2 )①全部汽车②每辆汽车③一个停车场④所有停车场4.在统计调查阶段,对有限总体(3 )⒈只能进行全面调查;⒉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⒊既能进行全面调查,也能进行非全面调查;⒋以上答案都对。
5.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 3 )①普查②典型调查③抽样调查④重点调查6.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6 )①重点调查②普查③抽样调查④典型调查7.统计报表大多属于(2 )①一次性全面调查②经常性全面调查③经常性非全面调查④一次性非全面调查8.目前我国进行的职工家庭收支调查是(4 )①普查②重点调查③全面调查④抽样调查9.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1 )①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②具体确定调查单位③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④为了统一调查时间、一齐行动。
10.假设人中普查的标准时点为7月1日零点,7月2日调查员在各家调查时,得知王××家6月30日出生一小孩,李家7月1日出生一小孩,则这两个小孩如何登记?(3 )①两家小孩均应登记;③王家的小孩应予登记,李家小孩不应登记;②两家小孩均不予登记;④王家小孩不应登记,李家小孩应予登记。
11.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4 )①一致的;③是无关联的两个概念;②是无区别的;④一般是有区别的,但有时也一致。
12.在统计调查中,填报单位是(3 )①调查项目的承担者;②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③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④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单位。
13.区别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标志是(3 )①调查单位数目不同;②搜集资料方法不同;③确定调查单位标准不同;④确定调查单位目的不同。
14.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是( 3 )①重点调查;②典型调查;③抽样调查;④非全面统计报表。
15.统计调查时间是(2 )①调查工作的时限;②调查资料所属时间;③调查登记的时间;④调查期限。
⒗问卷法属于(2 )①直接观察法;②询问法;③报告法;④一次性调查。
⒘某地区为了解轻纺工业生产情况,要进行一次典型调查,在选择调查单位时,应选择(2 )①生产情况较差的企业;②生产情况中等的企业;③生产情况较好的企业;④差、中、好各类企业。
二、多项选择题1.普查是( 235 )①非全面调查②专门调查③全面调查④经常性调查⑤一次性调查2.非全面调查形式有:( 1234 )①重点调查②抽样调查③典型调查④非全面统计报表⑤统计报表6.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可以分为( 135 )①采访法;②抽样调查法;③直接观察法;④典型调查法;⑤报告法。
第三章统计整理一、单项选择题1.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标志划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统计方法是(4 )①统计整理②统计分析③统计调查④统计分组。
2.统计整理的资料(3 )①只包括原始资料②只包括次级资料③包括原始和次级资料④是统计分析结果。
3.反映统计对象属性的标志是( 2 )①主要标志②品质标志③辅助标志④数量标志。
4.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分组的统计方法是(2 )①品质标志分组②复合标志分组③混合标志分组④数量标志分组。
5.统计分配数列(3 )①都是变量数列②都是品质数列③是变量数列或品质数列④是统计分组。
6.国民收入水平分组是(4 )①品质标志分组②数量标志分组③复合标志分组④混合标志分组。
7.将25个企业按产值分组而编制的变量数列中,变量值是( 3 )①产值②企业数③各组的产值数④各组的企业数。
8.一般情况下,按年龄分组的人口死亡率表现为(3 )①钟形分布②正J形分布③U形分布④对称分布。
9.按同一数量标志分组时(4 )①只能编制一个分组数列②只能编制一个组距数列③只可能编制组距数列④可以编制多种分布数列。
10.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是(1 )①选择分组的标志②划分各组界限③区分事物的性质④对分组资料再分组。
11.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和划分离散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3 )①必须重叠③前者必须重叠,后者可以间断②必须间断④前者必须间断,后者必须重叠。
12.在分组时,凡是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下上限数值时,一般是( 2 )①将此数值归入上限所在组②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的组③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或下限所在组均可④另立一组。
13.有12名工人分别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按以上资料编制变量数列,应采用(1 )①单项式分组②等距分组③不等距分组④以上几种分组均可。
14.简单分组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4 )①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 ②组数的多少不同③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④选择分组标志的数量多少不同。
15.在等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3 )①正比 ②等比 ③反比 ④不成比例。
16.说明统计表名称的词句,在统计表中称为( 4 )①横行标题 ②主词 ③纵栏标题 ④总标题。
17.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1 )①520 ②510 ③500 ④490。
二、多项选择题5.分布数列的两个组成要素为( 45 )①品质标志 ②数量标志 ③分组 ④次数 ⑤分组标志。
⒍统计分组( 235 )①是全面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重要方法②可将复杂社会经济现象分类③可分析总体内部结构④可采用多种标志分组⑤利于揭示现象间依存关系。
⒎分组标志的选择( 235 )①是对总体划分的标准 ②要根据统计研究目的进行③要适应被研究对象的特征 ④必须是数量标志⑤必须考虑历史资料的可比性。
第四章 第五章 综合指标一、单项选择题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4 )①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 ②总体总量和时期指标③标志总量和时期指标 ④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 3 )①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②时期指标和标志总量③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 ④总体总量和时点指标。
3.某厂的劳动生产率计划比去年提高5%,执行结果提高8%,则劳动生产率计划执行提高程度为( 4 )①8%-5%=3% ②5%+8%=13% ③%78.2%100%108%105-=- ④%86.2%100%105%108=-。
4.在5年计划中,用水平法检查计划完成程度适用于( 2 )①规定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②规定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③规定5年累计应达到的水平 ④规定计划期内某一时期应达到的水平。
5.总量指标是( 1 )①有计量单位的; ②没有计量单位的;③无所谓有无计量单位的; ④有的有计量单位,有的无计量单位;⑤抽象的无什么经济内容的数字。
6.比例相对指标是用来反映总体内部各部分之间内在的( 4 )①计划关系; ②质量关系; ③强度关系; ④数量关系;7.在相对指标中,主要用名数表示的指标是( 2 )①结构相对指标; ②强度相对指标; ③比较相对指标; ④动态相对指标。
8.某厂1991年的工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606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632万元,该厂1992年工业总产值实际为652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完成当年计划的102%,则该厂1992年计划工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应该是( 2 ) ①02.1652606632÷⨯ ②02.1652632606÷⨯ ③02.1606652632÷⨯ ④02.1652632606÷⨯。
9.某种产品按五年计划规定,最后一年产量应达到450万吨,计划执行情况如下:①提前一年完成; ②提前9个月完成; ③提前半年完成;④提前3个月完成; ⑤按计划要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