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原理》-教学整体设计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专业课程,旨在介绍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计算方法;3.了解常见工程结构的设计要求和规范;4.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结构设计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工程结构设计概述1.1工程结构设计的定义和分类1.2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1.3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2.结构荷载和荷载组合2.1结构荷载的分类和计算方法2.2结构荷载组合的原理和方法2.3结构荷载的概率分析方法3.结构材料与截面设计3.1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质3.2结构截面的设计原理3.3结构材料与截面设计的计算方法4.框架结构设计4.1框架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4.2框架结构的荷载计算和设计方法4.3框架结构的节点设计与构造方法5.梁和柱的设计5.1梁的设计原理和方法5.2柱的设计原理和方法5.3梁和柱的连接设计和构造方法6.平面结构设计6.1平面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6.2平面结构的荷载计算和设计方法6.3平面结构的节点设计和构造方法7.盖板和壳体的设计7.1盖板的设计原理和方法7.2壳体的设计原理和方法7.3盖板和壳体的连接设计和构造方法8.结构稳定与抗震设计8.1结构稳定的基本概念和原理8.2结构稳定分析和设计方法8.3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讲解和阐述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工程实例,加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计算实践:通过结构设计软件或编程,进行结构设计的计算实践;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实验报告:根据计算实践内容编写实验报告;3.期末考试:考核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本科四年制《土木工程专业》适用(48学时)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讲授钢结构的基本设计理论和方法。
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钢结构的特点、基本设计理论和方法,具有设计钢结构基本构件及其连接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要求学生根据结构的具体设计条件、工作环境和不同种类钢材的性能,正确地选用钢材,并提出相应的性能指标要求。
2.要求学生掌握焊接和螺栓连接的特点,能正确地选用合理的连接方法,并准确地设计连接。
3.要求学生掌握钢结构基本受力构件(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拉弯和压弯构件)的计算理论、设计方法和构造要求。
三、课程的安排说明本课程讲授过程中要求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结合多媒体教学,讲授实际工程中基本构件的设计和构造措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1. 钢结构的特点和目前钢结构的应用领域。
2. 钢结构的设计方法。
3. 钢结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最新发展动态。
第二章钢结构的材料1.钢结构所用钢材的要求。
2.钢材的塑性破坏和脆性破坏两种破坏形式。
3.钢材的主要性能、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4.复杂应力状态下钢材的屈服条件。
5.钢材的种类和钢材的规格。
第三章钢结构的连接1. 钢结构的连接方法以及各种连接方法的特点。
2. 焊缝的形式以及不同形式焊缝连接的构造要求和计算方法。
3. 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产生的原因以及减少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的措施。
4. 螺栓连接的构造要求、工作性能和计算方法。
第四章轴心受力构件1. 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计算。
2. 轴心受压构件的屈曲形式、整体稳定的概念以及整体稳定的计算。
3. 轴心受压构件的局部稳定的概念以及局部稳定的计算。
4. 实腹式和格构式轴心受力构件的截面设计。
5. 轴心受力构件典型柱头和柱脚的设计。
第五章 受弯构件1. 受弯构件强度和刚度的计算。
2. 梁的整体稳定的概念、影响梁的整体稳定的因素以及整体稳定的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辽宁工业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预应力混凝土T 梁、箱梁桥主梁预应力钢束设计 (标准跨径20m ,桥宽15m ) 开课单位: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022年3月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教研室:施工教研室学 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道桥181级课程设计(论文)题 目预应力混凝土T 梁、箱梁桥主梁预应力钢束设计课程设计(论文)要求与任务一、课设要求1、依据已知条件,完成主梁的预应力钢束设计。
2、完成相关设计图纸不少于3张(3#图纸)。
二、课设任务1、完成钢束估算,钢束线形设计。
2、预应力钢束的预应力损失计算。
3、主梁截面强度验算,挠度验算等,4、完成相关设计图纸不少于3张(3#图纸) 三、设计说明书要求1、计算过程完整,计算方法符合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要求。
2、课设论文成果格式符合要求,图纸绘制规范。
工作计划第一周 周一、布置课设任务、查资料;周二、钢束面积估算;周三、钢束布置周四、主梁截面特性计算,截面强度计算;周五、主梁截面特性计算,截面强度计算第二周周一、预应力损失计算;周二、预应力损失计算;周三、应力验算,挠度计算,下锚应力计算;周四、应力验算,挠度计算,下锚应力计算;周五、整理计算书,上交课设成果,答辩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成绩平时表现10% 计算书、图纸70%答辩成绩20%合计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学生签字:2022年03月18日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课,为了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相关规范条文的应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讲完有关课程内容后,安排2周的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
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顺利完成设计任务奠定基础。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案设计(第一讲)
XXX大学教案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绪论: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情况,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及其特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①就地取材。
②节约钢材。
③耐久、耐火。
④可模性好。
⑤现浇式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好,刚度大。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缺点:①自重大②抗裂性差。
③施工的周期较长.④补强维修较难。
第一章材料的力学性能§1.1钢筋1.1.1 钢筋的品种和性能1.热轧钢筋(1)常用种类(2)热轧钢筋的力学性能①应力——应变曲线的一般特征s弹性变形e ee残余变形e热轧钢筋具有明显的屈服点和屈服台阶。
②塑性性能③强度及弹性模量2.中、高强钢丝和钢绞线 (1)类型(2)中、高强钢丝和钢绞线力学性能(3)热处理钢筋 3.冷加工钢筋1.1.2 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 1.强度高2.塑性好3.可焊性好1.1.3 钢筋的选用原则1. 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 钢筋,也可采用HRB335、HRBF335、HPB300、RRB400 钢筋;2.箍筋宜采用HRB400、HRBF400、HPB300、HRB500、HRBF500 钢筋,也可采用HRB335、HRBF335 钢筋;3.预应力筋宜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和预应力螺纹钢筋 。
§1.2混凝土1.2.1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强度1.混凝土的抗压强度(1)立方体抗压强度f cu,k -混凝土强度的基本代表值《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试件,在28d 或设计规定龄期以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
用符号f cu,k 表示。
, 1.645cu k f f f μs =- (2)轴心抗压强度f ck⎩⎨⎧复合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单向应力状态下的强度。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本课程主要介绍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总体设计原理、负荷计算方法、结构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等内容,旨在为学生提供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理解和掌握工程结构的总体设计原理和方法;3.能够进行结构的负荷计算和分析;4.理解并能够选择适当的结构材料;5.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概念与原理(2周)1.1工程结构设计的定义和分类1.2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3结构控制原理和应力分析的基本原理2.工程结构总体设计原理与方法(3周)2.1结构形式选择与优化设计原理2.2属性设计与平衡设计原理2.3结构刚度和稳定性设计原理2.4结构的动力特性与振动设计原理3.结构的负荷计算与分析(3周)3.1常见负荷类型与计算方法3.2建筑物加载与地震荷载计算3.3桥梁和隧道结构的负荷计算与分析4.结构材料的选择与使用(2周)4.1钢材、混凝土和木材等结构材料的特点与选择原则4.2结构材料的耐久性与维修保养5.工程结构设计的实践与创新(2周)5.1工程结构设计的规范与标准5.2工程实践案例的分析与评价5.3结构设计的创新思维和技术应用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以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讲解、实例分析、课堂讨论、案例研究等形式进行教学。
同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计算机仿真、虚拟实验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1.平时成绩(4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参与讨论等。
2.期中考试(30%):对前半学期的知识进行考核。
3.期末考试(30%):对全年的知识进行考核。
4.评分标准: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第四章 结构设计原理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第四章结构设计原理一、教学目标教学目的: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能对服装效果图的外形轮廓的准确审视。
掌握结构线是服装结构的具体表现,其特征以及相互间的吻合是结构设计的重要表现手法,熟悉结构线的各种画法。
教学要求:1.能准确审视服装效果图,掌握服装各部位的吻合、各部件的组合关系。
2.明确结构线是服装结构的具体表现,掌握结构线在结构制图中的正确使用。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服装效果图的审视与结构分解一、服装效果图的外形轮廓审视:服装设计效果图也有人称为服装画,是设计者对服装造型款式的具体形象的表达,是设计者的创造构思语言,是作为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
效果图的伸视包括对效果图的类别、(工艺型、具实型、夸张型、艺术型)款式的功能属性、(实用型、表演型、广告服装)平视与透视结构、(外部造型、部件之间相连、穿脱形式、各部位舒适量)结构的可分解性、(重点)材料性质与组成、(面、里、辅料的种类、纹样、色彩、毛向、布纹、可烫性、可缝性))工艺处理形式(装饰线、开口、开衩、辑明线及各种材料的组合)等内容。
(一)结构的可分解性:效果图所显示的服装能够通过立体构成和平面构成的方式,图解成基本衣片的特征称结构的可分解性。
设计合理的服装都具有良好的可分解性,如果服装某部位不能图解成衣片,则称该部位不可分解。
审视服装效果图时,应注意分析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服装外形轮廓:即服装结构必须适合人体穿着需要,不能阻碍人体活动规律。
其服装是紧身型还是宽松型的。
常需特别注意的部位有领口、下摆、袖口、腰围等部位,要分析其大小能否通过人体头部、肩部、臀部等部位,如不能则需观察该部位附近是否有开口、折裥、装松紧带等工艺形式,这些工艺形式所提供的宽松量加上原来部位的大小能否使穿脱方便和美观。
2.分析衣缝线条的结构性:款式造型图分解成平面的结构图后衣片相关的部位结构图之间是否存在着重叠部分,即使两者分离的结构形式(如省道、分割线)使两者在重叠部分消失的同时仍能保持衣片形状的完整性。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标准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性质《结构设计原理》是道路桥梁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测量专业、试验检测专业、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专业、市政工程等专业的一门职业能力通用课,在教学过程中,以中小型桥梁的施工为行动领域,贯彻公路(桥梁)行业标准,依据基于工作过程的思路进行课程教学,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道路桥梁工程中有关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圬工结构的材料及各结构的基本构成及其施工、设计时必要的计算验算等相关问题,掌握桥梁结构的设计基本原理,遵循设计规范,读懂施工图纸,使学生完成三大项目(钢筋混凝土梁、预应力混凝土梁及圬工结构)的设计、验算及施工的工作任务,达到懂设计、会验算、精通施工的目的,以使毕业生做到零距离上岗。
2.目的和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能遵循和运用《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等规范来进行三大项目(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及受压构件、预应力混凝土梁及圬工结构)的设计、验算及施工的工作任务。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四、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时分配教学重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焊接钢筋骨架的认识与设计;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焊接钢筋骨架的认识与设计;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材料及施工方法;圬工结构的基本概念、材料及施工方法。
运用现行的公路桥涵规范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砖石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强度计算和设计,并且掌握各结构的构造施工要求。
教学难点:运用现行的公路桥涵规范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砖石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强度计算和设计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五、相关课程的衔接该课程在《高等数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道路建筑材料》、《结构力学》、《道路工程制图》课程之后开设,其后续课程为《桥梁工程技术》。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实施方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实施方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2.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养成规范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混凝土结构的材料性能和力学性能3.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和设计计算4.混凝土结构的构造设计和施工要求5.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2.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深入讲解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设计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理论讲授a.介绍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讲解材料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相关知识。
b.进行混凝土结构的受力分析和设计计算,并讲解设计的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
c.引导学生了解混凝土结构的构造设计和施工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d.介绍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养成学生的规范意识。
2.案例分析与讨论a.提供一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b.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a.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综合性设计项目。
b.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设计方案的制定和计算分析。
c.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提出改善和完善设计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d.学生进行设计报告的撰写和展示,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
4.综合性设计项目a.引导学生进行一个综合性设计项目,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
b.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方案和计算分析,并进行设计报告的撰写和展示。
c.学生进行设计方案的评审和改进,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结构设计原理》说课稿
4、二年级的学生大多开始懂事,求知欲、主动性都有所增 强。
劣势:
1、建筑力学知识掌握不牢;
2、空间想象能力较差;
3、工程实践经验不足。
精选课件
10
基于上述的学情,并参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其他相 关专业教学计划、《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标准、教育 学和心理学等理论依据,进行教学过程的安排。
2、教学效果考试、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理论考试+实训考核+平时作业与出勤
理论考试:60%
实训活动:20%(实验与参观实习)
平时作业与出勤:20%
3、教学效果评价
学生测评;
同行听课和校内督导组考核;
精选课件
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
13
谢谢
恳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精选课件
14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示法、尝试法、实验法为主;理解新
知时,以讲解法、讨论法为主;形成
技能时,以练习法为主。
精选课件
6
精选课件
7
学法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 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么样 学习。基于这一教学理念,根据《结 构设计原理》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我们应教给学生自学为主的学习方 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学时)
前修课程:《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构造》、
《建筑材料》
后续课程:《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
《建筑工程概预算》
精选课件
2
说课内容
教材 教学目标 教法 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的评估和评价
结构设计原理ppt课件
乌巢河桥位于湖南省凤凰县沱江源头的乌巢河峡谷的县道上。乌
巢河大桥全长241m,该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综合应用和发展 了中国近20多年来建设石拱桥的经验,建成桥宽8m、主跨为120m 的双肋石拱桥。主拱圈由两条分离式矩形石肋和8条钢筋混凝土横 系梁组成。拱轴线为m=1.543悬链线,拱矢度1/5,拱肋为等高变宽 度。采用20MPa的小石子混凝土砌100kPa的块石;肋宽2.5m,高 1.6m。该桥结构轻盈,造型美观,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径石拱桥记 录的保持者,于1990年建成通车。
钢-混凝土组合板
钢-混凝土组合梁
总论
钢-混凝土组合(混合)结构(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Hybrid)Structures)
返回
总论
纤维混凝土(Fiber Concrete )
总论
总论
返回
总论
0.1 各种工程结构的特点及使用范围
1.混凝土结构(Concrete Structures)
总论
1.1 基本概念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主桥为钢塔钢箱梁双索面五跨连续斜拉桥。索 塔为“人”字形塔,塔柱外侧圆曲线部分半径720m,高215m,设 4道横梁。其中下塔柱及下横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为C50混凝土。 其他部分为钢结构,采用Q370qD钢 。
总论
钢管混凝土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参考书目: 《钢管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实践》第2版, 韩林海著,科学出版社,2007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计算与应用》,蔡 绍怀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预制T形主梁设计学院: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课程名称:结构设计原理任课老师: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T形主梁设计目录第一章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预制T形主梁设计资料 (2)1.1 主要概况 (2)1.2 计算参数 (2)1.3 材料要求 (2)第二章作用效应组合 (2)2.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作用效应组合 (2)第三章截面尺寸拟定 (3)3.1 1f'h、2f'h、h的拟定 (3)3.2 翼缘板的计算宽度b′f (4)第四章主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4)4.1 截面设计 (4)4.2 截面复核 (5)第五章主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6)5.1 截面尺寸检查 (6)5.2 检查是否需要根据计算配置箍筋 (6)5.3 设计剪力图分配 (7)5.4 箍筋设计 (8)5.5 弯起钢筋及斜筋设计 (8)第六章全梁承载力复核 (11)6.1 正截面和斜截面抗弯承载力校核 (11)6.2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复核 (13)第一章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T 形主梁设计资料1.1 主要概况标准尺寸:20.00m ;计算跨径:L =19.50m ;主梁全长:L 0=19.96m ; 结构安全等级:二级;Ⅰ类环境等级。
γ0 =1.0。
1.2 计算参数(1)弯矩包络图满足曲线方程:)41(222/,,d Lx M M l d x -= 跨中截面计算弯矩(标准值):结构重力弯矩:m k 72.8102/1⋅=N M 恒 汽车荷载弯矩:m k 28.6972/1⋅=N M 汽 (已计入汽车冲击系数) 人群荷载弯矩:m k 08.752/1⋅=N M 人(2)剪力包络图满足直线方程:Lx V V V V l d d l d x 2)(2/,0,2/,,d -+= 支点截面计算剪力(标准值):结构重力剪力:N V k 75.172=恒 汽车荷载剪力:N V k 80.165=汽(已计入汽车冲击系数) 人群荷载剪力:N V k 60.18=人 跨中截面计算剪力(设计值):N V l d k 50.762/,=汽车冲击系数1+μ=1.2921.3 材料要求主筋:HRB335级 f sd =280MPa ;箍筋:R235级 f sd =195MPa ;%18.0)(min sv =ρ;焊接骨架;混凝土:C30 f cd =13.8MPa f td =1.39MPa ;f cu,k =30MPa ;第二章 作用效应组合2.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作用效应组合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1·6条规定: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采用的基本组合为永久作用的设计值效应与可变作用设计值效应相组合,其效应组合表达式为:)(211100∑∑==++=nj QjK Qj C K Q Q m i GiK Gi d S S S S γψγγγγ跨中截面弯矩组合设计值:)(211100∑∑==++=nj QjK Qj C K Q Q m i GiK Gi d S S S M γψγγγγ=1.0×(1.2×810.72+1.4×697.28+0.8×1.4×75.08)=2033.15kN ·m带入方程: )41(222/,,d Lx M M l d x -= 可得:(x 指任意截面至跨中截面距离) 4/,l d M =1524.86kN ·m ; 0,d M =0 ;支座中心处截面的剪力组合设计值:)(211100,0∑∑==++=nj QjK Qj C K Q Q m i GiK Gi d S S S V γψγγγγ=1.0×(1.2×172.75+1.4×165.80+0.8×1.4×18.60)=460.25kN带入方程: Ll V V V V l d d l d l 4/2)(2/,0,2/,4/,d ⋅-+= =76.5+(460.25-76.5)×2×l/4÷l=268.38kN所以跨中截面:2/,l d M =2033.15kN ·m ; 2/,l d V =76.50kN ;4/l 跨截面:4/,l d M =1524.86kN ·m ; 4/,l d V =268.38kN ; 支座中心截面:0,d M =0 ;0,d V =460.25kN ;第三章 截面尺寸拟定3.1 1f 'h 、2f 'h 、h 的拟定梁肋宽度b 常取150~200mm,所以可取b=190mm ;预制的T 形截面梁,其截面高度h 与跨径L 之比一般为h/L=1/11~1/16,所以可取h=1/15L=1300mm ;T 形截面梁翼缘悬臂端厚度1f 'h 不应小于100mm ,所以可取1f 'h =100mm ; 梁肋处翼缘厚度不宜小于梁高h 的1/10,所以可取2f 'h =140mm ;3.2 翼缘板的计算宽度b′f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4·2·2条规定:T 形截面受弯构件位于受压区的翼缘计算宽度,应按下列三者中最小值取用。
浅析《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现状与创新改革方法
浅析《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现状与创新改革方法一、课程教学现状《钢结构设计原理》是针对工程结构专业学生设置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钢结构设计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在目前的教学现状中,这门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理论知识授课:教师会介绍钢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相关法规标准、材料性能和结构构造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钢结构设计的理论基础。
2. 工程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各种实际工程案例,帮助学生了解钢结构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
3. 设计计算实践:通过设计计算实践,引导学生掌握钢结构设计的计算方法和流程,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 毕业设计项目:结合毕业设计项目,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提高他们的设计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当前的教学现状下,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钢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现知识掌握不牢和应用能力不足的情况,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对钢结构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
由于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教学过程可能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二、创新改革方法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创新改革方法来提升《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1. 引入新型教学手段:在传统的理论授课基础上,增加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和实验教学等新型教学手段,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2. 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和环节,如工程案例实践、模拟设计项目、实地考察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深化对钢结构设计的理解和应用。
3. 培养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科技创新和工程实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工程实践,培养他们的工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跨学科融合: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如材料力学、结构动力学等,打破学科界限,促进跨学科融合和交叉学科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T1330021课程中文名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英文名称:Design Theory for Concrete Structure总学时:56 讲课学时:52 实验学时:4授课对象:土木工程学院本科生先修课程:工程制图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荷载与作用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之一,是理论密切联系实践的工程类课程,所学内容与其它各门结构课程的学习紧密联系,也是工作中应用最多、最广的专业知识,并对学生在专业方向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反映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质量。
本课程特点是以理论分析为依据,注重科学试验,但其理论的严密性较差。
因此,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构件的力学性能及设计方法的同时,要密切联系工程实践,逐步培养学生应用理论性和逻辑性很强的数学、力学知识来分析、解决工程中的具体问题,能灵活掌握影响结构性能的主要因素。
此外,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培养学生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不断进取、努力创新的钻研精神。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共2学时)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概念及其特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概况及其应用。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任务及学习方法。
第一章材料的力学性能(共6学时)钢筋:钢筋的成分、种类和级别,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钢筋的塑性性能。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复杂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的变形:混凝土一次短期加载时的应力--应变性能,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及不同加载速度时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混凝土的横向变形系数。
混凝土的变形模量。
混凝土在重复荷载下的变形性能。
混凝土的徐变,混凝土的收缩。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粘结应力。
第二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共4学时)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结构的极限状态,结构设计方法概述。
最新《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及教材编写大纲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结构设计原理》是道桥与市政工程专业及其专业群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要求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专业必修课程。
是研究各种结构构件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设计各种构件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工程结构的基本知识,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圬工结构和钢结构的各种基本构件的受力特性及其变形规律,并能根据有关设计规范和资料进行构件的设计,为其桥梁课程学习、桥梁结构设计以及道桥与市政工程施工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学习情境1结构设计基础知识1.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知识点:(1)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2)结构上的作用及其代表值。
(3)极限状态的基本概念及其荷载效应组合。
(4)钢材、混凝土及圬工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5)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机理。
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理解: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机理;极限状态法的基本概念。
掌握:极限状态法计算原则及其荷载效应组合。
2.重点和难点重点:结构上的作用及其代表值;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其共同工作机理;极限状态法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原则。
难点:运用极限状态法的计算原则计算由荷载对结构产生的组合效应值。
使学生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熟悉钢材、混凝土及圬工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理解理解极限状态法的基本概念,掌握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原则。
能够确定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合理选择其代表值,并运用极限状态法的计算原则计算出由荷载产生对结构的组合效应值。
学习情境2钢筋混凝土结构1.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知识点:(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2)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
(3)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
(4)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
(5)钢筋混凝土应力、裂缝及变形验算。
了解:受弯、压、拉及扭构件的截面形式与基本构造要求。
理解:受弯、压、拉及扭构件受力的全过程、破坏特征及其承载力计算原则;受弯、压、拉及扭构件的计算公式、适用条件及计算方法;受弯构件的应力、裂缝和变形计算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设计原理》教学整体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结构设计原理2.课程类别:专业平台课3.课程编码:0310504.学时:60(理论:40学时;实训:20学时)5.适应专业:铁道(单招)工程二、教学设计1.学习基础分析本学习领域立足于学生整体素质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对学习领域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学习领域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学习领域内容和学习领域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经过行业、企业专家的分析,本学习领域最终确定了以下学习项目: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构按极限状态设计的原则;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材料。
这些项目将主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其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工作任务不是每个建筑工程项目都完全具有的,而是根据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选择相应的工作任务。
例如:某些建筑物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而有些建筑物则采用的是钢结构,还有一些建筑物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又有钢结构。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实际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去指导施工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通过以上学习领域内容的训练学习和证书考试,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将不同类型的知识综合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以便有效地完成建筑施工岗位上相应的工作任务。
本学习领域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
本学习领域确定的是以建筑力学与结构典型任务作为载体的设计思路,情境中的教学单元设计的典型性既要有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普遍应用的含义,又有能最为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达到本学习领域目标,同时还要兼顾学生获取“双证书”的要求,当然,也要考虑学生毕业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由于建筑结构千差万别,建筑工程项目也是种类繁多,建筑工程施工方案各不相同,不同建筑工程项目的建筑施工过程有较大差异,必须选择不同类型的任务来保证建筑结构知识与技能的完整性。
本学习领域设计的学习单元必须能够满足多方面的要求,而且每个学习单元都是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整个学习领域内容编排上,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先安排建筑结构的材料与构件,后安排建筑结构,由浅入深,实现能力的递进。
能力的递进不是根据流程的先后关系确定的,而是按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确定的。
总体内容编排顺序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构按极限状态设计的原则;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设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材料。
2.学习目标本学习领域立足于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突出受力基本性能和设计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
其总体目标是:通过本学习领域学习,具备指导建筑结构施工与管理的能力。
即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利用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进行基本构件的设计,同时能够设计简单结构(如板、单层厂房、楼梯和雨篷的设计),并满足工程实际所需的构造要求;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使其具备结构施工图的识读能力及分析工程结构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勤奋工作的意识以及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为今后从事施工生产一线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实现具有创新能力的土建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的目的。
(1)能力目标1)能根据计算及规范要求正确地选择和配置构件中的各种钢筋及绘制设计图。
2)能在工程施工中正确的理解结构设计意图。
3)能合理选择钢筋混凝土梁、板、柱的截面尺寸,进行受力钢筋计算并布置。
4)具有利用所学习与施工及工程质量有关的结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正确、熟练运用结构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6)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初步建立结构设计、施工、经济全面协调统一的思想和进一步建立建筑工程师的责任意识。
(2)知识目标1)能说出各类结构材料的特点并能正确选用结构材料种类及级别。
2)能说出规范给出的实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中各参数含义。
3)熟练地掌握各种构件和结构设计方法与计算步骤。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3.教学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本学习领域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典型的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注重“教”与“学”的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重合同守信用意识,掌握本学习领域的职业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建筑结构性质与分类、质量控制等要点。
4)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趋势,贴近生产现场。
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3.教学内容项目一: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项目二:结构按极限状态设计的原则;项目三: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项目四: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项目五: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设计;项目六:实训4. 教学方法理论教学(1)启发式教学和导学法。
课堂教学除采用讲授法外,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导学法。
启发式教学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并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维空间,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
我们要求教师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论和讨论”的思路,组织好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启发式教学,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通过导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共同探讨,分析解决,既有总体教学内容的宏观控制,又帮助学生进行细致及微观分析,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引入教学,介绍给学生,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工程现场教学。
通过多媒体教学、工程现场教学、启迪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认知能力。
随着教学进程内容的要求,教师有计划的带领学生到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结构构件位置、钢筋位置、受力、搭接、构造、结构识图等内容,在这种亲身体验工程实际的环境中,学生掌握了课堂理论知识,学起来更具体和容易。
(3)互动教学方法。
....实行教学互动,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要有对话和交流,同时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响应。
实现教学互动,首先要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我们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不同阶段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其次是要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响应,要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
在互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
(4)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对混凝土结构设计部分,以“构件截面设计”为主线;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课,以“结构整体设计”为主线。
在讲授时,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上一部分内容自然过渡到下一部分内容,使学生思路清晰,易于掌握。
(5)应用现代教育手段。
课程教学中教师利用flash、3dmax、ppt、网页制作完成了该课程的电子教案、电子课件、习题指导、题库、教学素材库等网络教学资源。
形成了助教系统、助学系统、自测系统。
教师可以利用助教系统进行网上备课、网上教学、网上答疑。
学生可利用助学系统进行课后复习、完成作业、网上提问、进行学习测试等。
这一教学手段的应用提高了学生课后灵活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的促进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6)校企合作。
充分利用我校的校外实训基地,聘请大学、设计院、建筑施工企业的知名专家做好该课程的实践、实验、课程设计等教学指导工作,提高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本技能能力。
例如聘请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生产实习的指导教师,以他们的工程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实习,使学生较快的掌握了课堂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聘请建筑业知名专家到校进行学术讲座,提高了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认识、扩大了知识面,增强了专业学习的信心。
实践教学演示实验、录像:我国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议有条件的学校《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做三个实验,即受弯构件和受压构件破坏实验,但随着我院招生人数的增加,实施比较困难。
按照现在的学生情况,为了进行实验,每年需要制作约120根梁,现有条件和财力无法满足。
我们通过动画、图片、录相进行演示实验,增强感性认识,实践效果良好。
现场教学:结合课堂教学要求,带学生到施工现场就钢筋位置、受力、搭接、结构的连接构造、焊缝形式、结构识图等进行现场教学,提高感性认识。
技能训练:平时作业的综合题,.通过训练掌握基本构件公式的应用,增强对基本构件概念和构造的理解。
课程设计――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计算方法、结构图绘制。
结合建筑工程实践模拟结构设计或采用真题,正确应用结构设计规范规程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对“整体式梁板结构设计”,做到每班“一生一题”,并要求保留传统手算和图板手工画图训练,同时要求完成一定量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绘图内容,进行两种方法设计结果的比较。
这样手算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计算机设计可使学生达到与设计院实际工程设计接轨,熟悉常用软件的应用及锻炼计算机应用能力,又有利于对计算机辅助设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实践证明,这样对学生理解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非常有益。
顶岗实习:通过生产实习到建筑施工企业或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钢筋、混凝土工种的实习,强化钢筋和混凝土的知识。
通过顶岗实习、教学使学生消化了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由学生自己动手,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学习主动性增强,教学也从教师为主转变为学生为主,提高了学生的课程基本知识、工程实践能力、结构设计能力。
增强了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近年来就业率较高也充分反映了这一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
认识实习部分:采用建筑工地现场教学,为期1天,教学效果良好。
顶岗实习部分,通过生产实习到建筑施工企业或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钢筋、混凝土工种的实习,强化钢筋和混凝土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