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地理分区知识点总结(人文地理)
中国地理全部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全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7e1337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0.png)
中国地理全部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地处东经73°33′至135°05′,北纬18°03′至53°33′之间。
东临太平洋,东北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邻朝鲜半岛、韩国和日本诸岛。
西接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蒙古国、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
南界缅甸、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北连蒙古国,西南与尼泊尔、不丹、印度接壤。
二、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分为高原、山地、盆地和平原。
中国地形以西北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及南部丘陵和广大的河流系统组成。
1. 西北高原:包括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
它是中国境内最重要的自然地理单位,占地面积约26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4。
2. 安集海、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横断山、秦岭、大巴山等山脉纵横交错,横亘中国地理版图,构成中国境内的重要山脉。
3. 平原和盆地: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四川盆地等一系列平原和盆地的形成,使中国南北平原和盆地占了很大的土地面积。
4. 沿海地区:中国沿海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多个海域。
中国的海岸线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之一,沿海地区属于典型的沿海平原地区。
三、气候环境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变化多样。
主要气候类型有寒温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等。
1. 寒温带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因地处高纬度,气候干燥寒冷,冬季漫长,夏季短暂。
2. 温带气候:包括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沿海地带等地区。
冬季寒冷,夏季温暖。
3. 亚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云贵高原等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4. 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和台湾岛等地区,气候炎热潮湿,雨量充沛。
中国的气候受季风影响明显,东亚季风和西北季风是中国主要的季风类型。
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 :第十九章 第3讲 中国地理分区+课件(97张)
![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 :第十九章 第3讲 中国地理分区+课件(97张)](https://img.taocdn.com/s3/m/1deca81552ea551811a6870b.png)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从地形、水文、气候方面分析运城盐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 (3)指出该区域主要生态问题, 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思维流程]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二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区域差异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南方地区 长江中下游工业带; 南部沿海外向型工 工 业带;西南地区轻纺 业 工业和有色金属工 业发达;“珠三角” 工业基地
北方地区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与京津唐 综合性工业基地形成了环渤 海工业带;山西能源基地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法体验] 考法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017· 高考全国卷Ⅲ)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 年 9 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 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 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 1~3 题。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青 藏 地 区
①青藏地区东南部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从东 南向西北降水逐渐减少,自然景观变化明显;东南部山 地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②青藏地区海拔高,适宜发展高寒畜牧业;在河谷地区, 海拔相对较低,气温较高,发展了河谷农业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法体验] 考法一 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
源于浙江,浙江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2019年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132中国地理分区 共79张PPT语文
![2019年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132中国地理分区 共79张PPT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e6665863be23482fb4da4cf2.png)
作用;既能增加降水下渗,又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利于 防旱保湿;可减少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 肥力。第(3)题,主要从荔枝的自身品质和上市时间进 行分析。合江县分布纬度最高,气温低,生长周期长,品 质最好;成熟期最晚,与其他产地大规模上市时间错开。 第(4)题,联系生活进行回答,问题①:荔枝直接口食一
畜饲料需求;同时,积雪融水和降水多,水资源补给充足。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食盐运输过程中,要从西藏西 部和西北部运输到藏东南的拉萨地区,沿途气候多变, 路途艰险;运输牲畜队伍庞大;食物补给困难;海拔高, 缺氧且紫外线强烈;地质灾害多;食盐装卸过于耗时。
答案:(1)该地区多内流湖,湖水盐度高,气候干旱;太阳 辐射强;多大风天气,水分蒸发强烈,因而多盐。 (2)该季节气候温暖,利于人类活动;夏半年沿途地区草 料茂盛,满足牲畜饲料;积雪融水和降水多,水资源补给 充足。
(2)人文地理特征。
降水
贺兰山
河套
宁夏
(3)环境问题:_荒__漠__化、水土流失、沙尘暴。
【知识链接】西北地区农牧业的分布及发展条件 (1)牧场分布:西北地区的高山牧场主要集中在天山、 阿尔泰山等地,夏季牧场主要分布在山坡林带以上,冬 季牧场则分布在山麓地带。
(2)新疆发展绿洲农业的条件。 ①有利条件:盆地边缘有绿洲,附近水源丰富;光热充足, 昼夜温差大。 ②不利条件:荒漠广布;降水少,蒸发旺盛,总体上水资 源匮乏。
是说明荔枝的质量好,二是深加工的效益不大。 问题②:荔枝果汁等精深加工厂较少可从荔枝的产销特 点和深加工的效益两个角度分高(有霜 期短甚至无霜,减少霜冻危害),夏季降水丰沛。 (2)夏季可减少光照直射地面,降低土温,冬季可减少地 面热量损失,起到保暖作用;既能增加降水下渗,又能减 少土壤水分蒸发,利于防旱保湿;可减少杂草生长,增加 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肥力。
中国地理常见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总结
![中国地理常见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9753e8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0.png)
中国地理常见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总结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地理和悠久人文地理的国家。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互交织,塑造了中国独特的地理特点和人文景观。
本文将对中国的常见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进行总结和概述,以展示中国独特的地理魅力。
一、自然地理中国拥有广阔的土地,几乎涵盖了各种自然地理类型。
以下是中国常见的自然地理特征。
1. 高山中国地处亚洲大陆板块的交汇处,拥有众多的高山地区。
西部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之一,其中包括珠穆朗玛峰,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此外,中国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高山,如神农架、昆仑山和秦岭等。
2. 平原河流是中国平原形成的重要原因。
中国有很多著名的平原,如华北平原、松辽平原和四川盆地等。
这些平原以广阔的土地、肥沃的农田和丰富的资源而闻名,也是中国人口集中的地区。
3. 河流中国拥有众多重要的河流,其中最著名的是长江和黄河。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对中国的经济和交通起着重要的作用。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4. 湖泊中国有众多著名的湖泊,如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等。
其中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它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
湖泊在环境与旅游资源方面对中国具有重要的贡献。
二、人文地理中国的人文地理是丰富多样的,几千年的历史和多民族的聚居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
以下是中国常见的人文地理特征。
1. 古城镇中国有许多古城镇,这些古老的城镇保存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例如,丽江古城是中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保留了纳西族的传统建筑和文化风情。
其他像乌镇、平遥和古城西安等地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2. 名胜古迹中国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其中一些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例如,长城是中国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故宫是中国明清时期的皇宫,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
其他著名的名胜古迹还包括兵马俑、颐和园和西湖等。
中国地理笔记总结(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笔记总结(区域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7f23bf4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1d.png)
中国地理笔记总结(区域地理).doc中国地理笔记总结(区域地理)摘要:中国是一个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的国家,其区域地理特征丰富而独特。
本文旨在对中国的区域地理进行总结,涵盖中国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发展、区域差异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地理,区域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发展一、引言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中国的地理环境多样,从北方的严寒到南方的热带气候,从东部的沿海平原到西部的高原山地,构成了独特的区域地理特征。
二、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有辽阔的内蒙古高原,也有东部的丘陵和平原。
气候类型:中国的气候类型多样,从寒带到亚热带,包括了几乎所有的气候类型。
河流水系:中国的河流众多,长江和黄河是最著名的两条河流,对中国的文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分布: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而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
民族构成: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文化多样性:中国的地域文化丰富多彩,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四、经济发展概况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近年来通过国家政策的支持,经济发展也在加速。
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曾是中国的工业基地,目前正在经历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五、区域差异与协调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国的区域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合作:通过区域合作,加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资源共享。
六、未来发展趋势可持续发展:中国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区域一体化: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区域一体化将成为未来中国区域发展的一个趋势。
中国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282e5c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68.png)
中国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人文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人文地理知识主要是指涉及到中国人类活动和文化活动对对地理空间
及其环境造成的定量或定性影响,其内容有以下几点:
1、中国人文地理的历史发展。
从汉唐以来,中国的地域边界及其人文景观、社会结构、历史文化均有重大变化;它以不同方式推动了社会发展,影响
着中国地理空间的结构形态。
2、中国人文地理的板块组成。
由山川、平原、盆地、海岸、热带、寒带、草原、湖泊、岛屿等多种地质构成,呈锯齿状,极大地扩展了中国人类活动和
文化传播的空间跨度。
3、中国人文地理的环境背景。
中国曾经是一个特殊的“箱子”,它被孤
岛化,被蕴藏在更宏大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通过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吸引众多人类文明的活动。
4、中国人文地理的分区格局。
中国的分区格局由行政区划、城乡关系、
气候区域、水文区域、植被区域、人口分布、地质地区等多种要素组成,其丰
富的格局使中国发育成一个复杂多变、思想文化多元一体的社会体系。
5、中国人文地理的经济空间。
中国自古以来,经济发展速度之快令世界
瞩目,人们不仅在自然地理空间扩展,更在经济空间开拓,形成以城市、劳动
力网、产业区和物流网络为主的配套设施,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中国的人文地理知识参差复杂,涉及到诸多学科,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地理等,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中国地理学系统,理解中国现代地理
发展,让我们更为深刻地认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
地理中国知识点整理归纳
![地理中国知识点整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969d0e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1c.png)
地理中国知识点整理归纳中国地理知识点整理归纳一、中国地理位置和边界中国位于东亚,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东临太平洋,西濒帕米尔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南界南海,北界蒙古国、俄罗斯、朝鲜。
中国的陆地边界总长度超过2.2万公里。
二、中国地理区域划分中国地理区域划分主要有东部沿海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等七个主要地理区域。
每个地理区域都有其独特的地形、气候和人文特点。
三、中国地理特征1. 地形特征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包括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昆仑山、秦岭、太行山、巴山等。
此外,中国还有广阔的平原、高原和盆地,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等。
2. 气候特征中国气候多样,主要有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气候。
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冬季漫长且严寒;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夏季长而潮湿,冬季较短且温和。
四、中国主要山脉和高原1.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中国西南边境,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也是中印边界的分界线。
2. 昆仑山:位于中国西部,是中国重要的山脉之一,横跨新疆、西藏和青海三省区。
3. 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也是中国主要的滑雪胜地。
4.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
五、中国主要河流和湖泊1. 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全长约6300公里,是中国的母亲河。
2. 黄河:中国第二长的河流,全长约5500公里,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泥沙最多的河流。
3. 淡水湖泊:中国有众多的淡水湖泊,如鄱阳湖、洞庭湖、太湖、酒泉湖等。
其中,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
六、中国主要城市和省份中国有许多重要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
此外,中国还有众多的省份,如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efe7fd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0.png)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地理概况一、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1.优越的地理位置中国地处北温带和热带交界处,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地理位置优越。
2.辽阔的疆域中国国土辽阔,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疆域广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丰富。
3.优越的地理位置带来的好处中国疆域广阔,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广,国防回旋余地大,利于国防安全。
濒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同时,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人民友好往来。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陆上直接往来交流。
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济。
4.众多的邻国中国陆地接壤14个邻国,海上隔海相望6个邻国。
5.行政区划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二、我国的地形、地势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主要山脉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祁连山、阿尔泰山、贺兰山和横断山脉。
喜马拉雅山是中国和世界最高的山脉。
三、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中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
1.四大高原中国的四大高原包括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分布于雅鲁藏布江和湟水谷地,人口稀少。
内蒙古高原海拔1,000米左右,地面坦荡,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到荒漠,主要以草原畜牧业为主,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也发展较快。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则以丘陵山地为主,农业和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2.四大盆地中国的四大盆地包括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巴里坤盆地和东北平原盆地。
人文地理主要知识点总结
![人文地理主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14dc5b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7.png)
人文地理主要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人类地球是人类活动的舞台。
地球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球的形状、大小、自转、公转、赤道和子午线等地理要素对人类定居、移民、生产和文化活动产生了影响。
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比如,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农作物种植方式、居住方式、服装食物等均有所不同;而低纬度地区气候炎热,农作物生长丰富,居住方式和文化的特征也有所不同。
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不同的地形地势条件决定了人类活动的类型和方式。
比如,山地地区交通不便,土地利用受限;平原地区地势开阔,适合农业生产等。
二、人口与城市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和迁移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城市是人类集聚的地方。
城市的发展与人口增长、工业化、商业化、资本积累、信息交流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城市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也成为了人文地理的研究内容。
在人文地理的研究中,我们需要了解城市的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规律,城市的社会文化、经济结构与空间结构、城市的功能与地位等。
三、聚落与农业聚落是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基本单位。
聚落的分布与形态是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之一。
不同的聚落类型和分布特点反映了不同的地区环境、资源利用和人类活动的规律。
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经济活动。
农业种植方式、农田布局、水利建设、农作物种植与养殖、农业技术等都是人文地理的研究内容。
四、交通与通讯交通是连接世界各地的纽带。
交通网络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了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人文地理的研究也需要了解不同地区的交通运输方式、交通网络的组织与发展等。
通讯技术的发展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类社会结构。
在人文地理的研究中,我们需要了解通讯技术的发展对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五、文化与意识形态人类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地区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人文地理的研究中,我们也需要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征、传统风俗、语言、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人文地理知识点内容整理归纳
![人文地理知识点内容整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5541db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f3.png)
人文地理知识点内容整理归纳人文地理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人文地理知识点内容整理归纳,供大家阅读参考。
人文地理知识点内容整理归纳一.发展简史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知识积累、学科形成和理论演变、学科分化,以及理论和方法的革新等过程。
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
古代阶段古代阶段是人文地理知识的积累时期,以片断记述为主,出现了各种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
在中国古籍中,载有许多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其中既有《礼记·王制》篇中“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这种带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又有《孟子·公孙丑下》中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定胜天的思想;也有东汉时期王充的《论衡·明雩》篇中“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的主张人、地各有规律,反对人地关系绝对化的思想。
不过中国古代并没有产生系统表述人地关系思想的人文地理著作来。
在西方,地理学一直是把地球作为人类的家乡来研究,古希腊、罗马学者如希罗多德、斯特拉波等,都在其著作中对各地的人文地理现象作过论述。
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一些相互隔离、闭关自守的君主制国家,经济、文化处于衰落状态,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相应处于停滞状态。
与此同时,阿拉伯国家的地理学获得较大发展,伊德里西等学者在著作中记述了不少人文地理现象。
近代阶段15~17世纪,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线以及“发现”新大陆后,欧洲各国陆续出版了各种地理著作,其中有不少篇幅是关于世界各地人文地理的描述,大多偏重于种族、聚落等方面的研究,对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现代阶段在19世纪里,地理学开始形成自然和人文两大分支,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奠基人洪堡德和李特尔,分别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创立了早期理论。
从此,人文地理学出现一系列理论,各分支学科陆续建立并形成了体系。
中国地理常见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常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a0f705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01.png)
中国地理常见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世界上陆地面积第三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地理资源和多样的地理环境。
中国地理常见知识点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部分,下面将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环境、水文资源、植被动物、人口分布、经济地理等方面进行总结。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南濒南海,东南临东海,西靠西伯利亚、蒙古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北邻俄罗斯、蒙古国、朝鲜和哈巴河地区。
中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连接东亚、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的重要枢纽。
中国地理位置的优势为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外交关系提供了便利条件。
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地貌多样,包括高山、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和河流湖泊等。
中国高原主要有青藏高原、西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其中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中国盆地主要有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盆地、鄂尔多斯盆地、西昆仑山-喀喇昆仑山盆地等。
中国平原主要有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等,其中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最大的两个平原。
中国丘陵地带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
中国河流湖泊众多,以长江、黄河、珠江、淮河为主要河流,洞庭湖、太湖、鄱阳湖、鄱阳湖等为主要湖泊。
气候环境中国的气候环境不仅多样,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中国主要有寒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四大气候区域。
中国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北方气候寒冷干燥,西藏高原气候严寒天气条件恶劣,所以成为世界屋脊。
中国气候环境的多样性是中国生态环境丰富多彩的原因之一。
水文资源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着丰富的河流湖泊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中国主要河流包括长江、黄河、珠江、淮河等,主要湖泊包括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鄱阳湖等。
中国的水文资源为中国的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了保障。
植被动物中国的植被和动物资源也非常丰富,拥有着上万种植物和动物资源。
中国南方植被多样,主要有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等,北方植被类型相对简单,以针叶林为主。
中国的人文地理特征知识点总结
![中国的人文地理特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0367b8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62.png)
中国的人文地理特征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人文地理特征的国家,其地理环境与人文背景相互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中国的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相互关联中国的人文地理特征与其广阔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中国地理环境多样,包括高山、平原、河流和湖泊等多种地貌特征。
因此,不同地区和地域拥有各自独特的人文地理特征。
1. 北方平原:中国北方平原地广人稠,土地肥沃。
这里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农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北方平原是中国大部分粮食的主要生产地,农业在社会经济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此外,北方平原还孕育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例如中原文化。
2. 长江流域:长江流域地势平缓,气候湿润,这里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人口密集和经济繁荣。
长江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同时也拥有许多大城市,如上海和重庆。
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吸引了大量人口和投资。
3.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植被繁茂。
这里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多元的民族文化和生态保护。
西南地区是中国多民族的聚居区,各个民族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俗和传统文化。
此外,西南还拥有许多珍贵的生物资源和自然景观,需要进行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二、区域差异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的人文地理特征导致了不同地区和地域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差异。
这些差异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解决。
1.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这里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早期的改革开放政策。
而中国的西部和中部地区相对欠发达,这里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相对贫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
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需要通过改革和政策调整来缩小。
2. 城乡差距:中国城乡差距较大,这里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农村地区的资源相对匮乏和农业劳动力的过剩。
城乡差距在农村地区导致了社会问题,如农民工问题和留守儿童问题。
中国地理笔记整理
![中国地理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450bf0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0.png)
中国地理笔记整理:一、中国地理概述1. 中国地理位置和疆域-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公里。
2. 中国地理分区-中国地理分区包括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等。
二、中国自然地理1. 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多样,包括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
-中国有许多著名的山脉和河流,如喜马拉雅山脉、长江、黄河等。
2. 气候特点-中国气候复杂多样,包括温带、亚热带、热带等气候类型。
-中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3. 自然资源-中国自然资源丰富,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稀土和磷矿生产国之一。
三、中国经济地理1. 农业地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之一,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
-中国农业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东部平原地区。
2. 工业地理-中国工业门类齐全,包括钢铁、机械、化工等产业。
-中国工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3. 交通地理-中国交通网络发达,包括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运输方式。
-中国交通干线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交通网。
四、中国人文地理1. 人口与民族-中国人口众多,民族多样,共有56个民族。
-中国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东部平原地区。
2. 文化与历史-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多元文化。
-中国有许多著名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等。
总结中国地理知识点
![总结中国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ad32c7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e.png)
总结中国地理知识点中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景观。
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有壮丽的山脉、广袤的平原、丰富的水域和独特的气候。
本文将总结中国地理知识点,包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内容。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西临欧亚大陆,南临印度洋,北濒北冰洋。
东、南、西三面环海,南海、东海和黄海是中国主要的海域。
中国还与14个国家接壤,包括朝鲜、俄罗斯、越南、蒙古等国家。
自然地理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非常明显,从地貌、气候、水系等方面都表现出多样性。
地貌中国的地貌非常多样,主要可分为高原、平原、盆地和山地等。
中国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也有雪域高原、水草丰美的内蒙古大草原和风景秀丽的丹霞地貌。
气候中国的气候类型也非常多样,从亚热带、温带到寒带等气候区域都有。
中国的气候地带横跨东西六千公里,南北五千公里。
中国东部地区气候温和湿润,西部地区气候干燥寒冷。
中国南方雨水充沛,北方雨量较少。
中国还有明显的四季变化,春夏秋冬分明。
水系中国的水系非常发达,拥有丰富的江河湖泊资源。
中国有长江、黄河、珠江、辽河等重要河流,还有洞庭湖、鄱阳湖、巴音布鲁克等大型湖泊。
中国还有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赛里木湖,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青海湖。
人文地理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赋予了中国丰富的人文资源,包括多元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农耕文明和现代的城市文化等。
民族文化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服饰、饮食和传统习俗。
其中汉族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其他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的边疆地区。
农耕文明中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就已经出现了灿烂的文明。
中国的农耕文明形成了丰富的农业、手工业和贸易,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城市文化中国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
这些城市不仅是现代化的经济中心,也是文化、教育和旅游的重要地区。
中国地理分区
![中国地理分区](https://img.taocdn.com/s3/m/ccbd9a6227284b73f24250b1.png)
曹妃甸工业区地理位置
中国最大的填海造陆工程-曹妃甸
曹妃甸需填海建设的总面积达三百一十平方公里,这相当 于半个新加坡大,这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填海造地工程。
曹妃甸工业区的区位优势
1、毗邻京津唐工业基地:产业布局集中,区位 优势十分明显。 2、资源组合条件好:煤炭、石油、铁矿石、原 盐等资源丰富,适合大规模、高密集发展现代重 化工业。 3、水陆交通便利:曹妃店大型天然深水良港, 适宜矿石、能源的输入和产品输出;铁路、公路 交通便捷,形成海陆一体化的交通网络。 4、有广阔的滩涂地和盐碱地:工业发展可不占 用耕地,土地价格低廉。
地形成因分析
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黄土高原—— 风力沉积 流水侵蚀(地貌)
流水沉积
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 —断裂下陷、 泰山 ——断裂上升 (块状山地)
三 气 候 特 征
中温带
暖温带季风气候 冬寒冷干燥、春干燥多风 夏高温多雨,秋凉爽晴朗 半湿润区 雨热同期 光照较东北强
湿润半湿润区
暖温带 半湿润区
华北水 文特征:
京哈线 京包线
哈大线
京沪线 京广线
陇海线
京九线
秦皇岛
天津
大连
烟台
青岛
连云港
十、北京城市区位 北 京 城 市 形 成 和 发 展 的 区 位 条 件
描述北京市的地理位置 说明北京主要的城市职能
分析北 京建城 和发展 的地理 条件有 哪些?
北京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
北京始建于西周,建城历史近 3050 年,北京城后来在 东周蓟城基础上发展起来。历史上建都的朝代:辽、 金、元、明、清 1、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 地形:位于山麓地势高爽的永定河冲积扇上,地势 平缓,受不到洪水威胁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风迎风坡、 冬季风背风坡 水源:永定河等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水源 交通:地处历史上北方交通要冲 —— 永定河渡口附 近,向南通往中原地区,向北通过峡谷和隘口到达 北部高原和山地 农业:东南部平原农业为城市提供农产品来源
人文地理的知识点
![人文地理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6bc2ec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c.png)
人文地理的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人文地理的知识点人文地理知识在高考中这部分知识直接出现的概率很小。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fc2104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66.png)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复习方法:同学们边看图边看讲义进行复习。
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国地理区域地理考点总结一、我国自然地理重要界线1. 地势三级分界线:第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第二三级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 季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 内外流区域分界线: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
4. 干湿区的界线:(1)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3)半干旱区与干旱区分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5. 南北方分界线:秦岭-淮河。
二、我国三大自然区区域差异和季风影响1. 三大自然区区域差异自然区地形气候人类活动及其利用方向东部季风区平原丘陵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广泛深刻,是我国主要农耕区,以粮食生产为主,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副业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高原盆地大陆性显著,太阳辐射较强,日照较长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小,畜牧业为主,合理发展绿洲农业青藏高原高寒区高原高寒,风大,太阳辐射强,日照长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弱,畜牧业为主,适当发展农、林业2. 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及成因自然区主要差异因素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热量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西差异水分青藏高原高寒区垂直差异海拔高度3. 季风对我国降水量的影响(1)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规律:集中在夏秋季节(5-10月),南方雨带到来早退得迟,雨季长,北方相反。
(3)夏季风强的年份,易出现南方干旱北方洪涝的灾害;夏季风弱的年份,则相反。
三、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区域形成原因及区域协调发展1. 三个经济地带的形成原因经济带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东部经济地带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
气候湿润,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
地势低平,利于开发产业结构相对优越,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生产力水平较高人们思想观念较开放,有较强的竞争危机感和紧迫感。
中国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396eea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c.png)
中国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部,东临太平洋,陆地接壤14个国家,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二、中国地理环境1. 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主要由平原、丘陵地带和高原、山地带组成。
其地貌以山地为主,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南沿海地带和东北地区。
2. 河流湖泊:中国拥有中国最长的黄河和长江,以及神农架、泸沽湖等数百个湖泊。
黄、长江是中国主要的水系,对中国的经济和交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 气候特点:中国气候多样,南方多雨、四季分明,北方干旱、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根据气候差异,中国被划分为南北气候差异明显的南北气候带,东西气候由于地形和海洋等因素多样性大。
三、自然资源1. 土地资源:中国的土地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耕地和草原资源。
但由于耕地不足,水土流失等问题依然严重。
2. 矿产资源:中国的矿产资源丰富,拥有铁、煤、铜、铝、锌等70多种矿产资源,是全球重要的矿产资源国家。
3. 水资源: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则较缺乏,将南水北调工程作为重要的水资源供给。
4. 森林资源:中国的森林资源也相当丰富,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高。
然而也存在森林砍伐、滥伐等问题。
四、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
中国城市群发展迅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大城市繁荣发展。
2. 文化地理: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汉唐文化、丝绸之路文化等。
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故宫、长城、承德和都江堰等。
3. 交通与通讯:中国交通发达,铁路、公路、航空、水运方式便捷。
通讯设施也发达,移动支付、5G通讯等技术领先。
五、地理区划中国行政区划划分包括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和县级行政区。
全国共划分出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六、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国民族的精神家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中国地理分区知识点总结(人文地理)
2018中国地理分区知识点总结(人地理)
【考点】
1了解我国的人口状况。
2识记并理解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3认识了解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及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4熟悉掌握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地区分布。
【知识点】
一、人口和民族
中国人地理概况
2.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大牧区。
3.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挑战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
#p#副标题#e#【问题思考】
1.现阶段,为什么我国还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维持低生育水平?
尽管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很大,每年净增的人口仍很多,人口压力依旧很大,所以我国仍要继续维持低生育水平。
,
2.影响我国东部水产业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水产业分布受自然条(主要是水域面积)、人口、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1)自然条东南部临海,水域宽广,大陆水域的3/4在东南部。
(2)人口东南部人口稠密,居民有食鱼的爱好。
(3)社会经济条城市多,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
(4)技术水产捕捞、加工的技术水平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