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校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摘要: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条件,我们要树立“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的管理思想,尊重教师的人格,正确对待学生的个性,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谐校园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从教育的作用来看,在启迪心智、传播知识、确立人生价值、实现人类的进化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因此,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何谓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和谐校园并非是校园里“你好我好”式的一团和气.也不是个性被压抑、矛盾被掩盖、问题被搁置的“稳定局面”。和谐校园的“和谐”源于协调和默契,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协调各方面利益。我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其实质就是倡导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那么,怎样才能构建和谐校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以人为本实现教育管理观念的转变

构建和谐校园不仅是各级政府的重大职责,也是全体师生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完成这项工作,学校在管理上应该着力实现三种转变:

(一)人与制度的和谐——刚柔相济,从“管理”走向“教化”

魏书生说过:“管理是集体的骨架”。可是管理只是一种手段,它是“硬”的,有限的;而学校又是一个小社会,师生的人性是“软”的,无限的。如果以"硬"而有限的管理驾驭“软”而无限的人性,难免鞭长莫及;且会导致管理的表面化、形式化。可见任何忽略或轻视师生“人性”的教育管理都不会成功或隔靴搔痒。当今社会、公众对学校的期望值非常高。但工作中还有一些不利于学校发展的因素。因此,管理者必须转换自己的角色,淡化“管理者”意识,克服管理实践过于注重形式。管理工作必须从浅表走向深层,从外在走向心灵,从管理走向教化,推动学校的和谐发展。

随着学校的不断壮大,学校的管理压力也在增加,而“重心下移”是缓解学校管理压力的有效途径, 因此, 我们确定了“管理重心下移,领导工作下沉”的管理思路。树立管理就是决策,管理就是协调,管理就是体验,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并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完善一套健全的工作、检查、考核和奖惩制度,即——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方案、教职工量化考核方案、教师师德考核方案、教师绩效工资发放方案、年级组考核方案,让教师在参与管理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协调发展。

(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和谐——以诚相见,从“说教”走向“身教”

《礼记》云:“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说的是教育者必先了解受教育者,走进受教育者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真诚的关切,这是和谐发展的一般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的各个品质都会获得真正的意义。”可见教育需要真诚,

管理更需要真诚,沟通必须从“心”开始,用“心”为之。当然改变少数人身上不和谐的东西是不容易的,这就需要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进行“心心相印”的沟通,现代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进一步表明,对被管理者有良好的期望和鼓励,促进被管理者克服心理和现实的种种障碍,会取得令人吃惊的业绩。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必须努力做到:一是以诚相见,平等待人,增强感染力。真诚而朴素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能准确地把握被管理者的思想脉搏,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心灵的谐振,思想上的同步和情绪上的共鸣。

二是既用人之长,又用人之“短”。一校之长要想让每位教职工愉快地工作,仅靠用人之“长”是远远不够的。当然,用人之“短”也应当成为每位校长的“必修课”。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校管理实效。

三是委婉含蓄,方式得当,增强渗透力。作为管理者应是“藏颖其间,锋露言外”,借用委婉隐蔽的语言,用弦外之音表达意愿,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而得之,可收到如同“春风润物细无声”之功效。

构建和谐校园需要一种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党支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龙头。工会是黏合剂、润滑剂、催化剂、清洁剂。把广大教职员工凝聚在工会组织中,团结在行政与党支部周围,完善和发展和谐的教职工集体,消除不良影响,建立积极的舆论导向,为教职工参加教育教学和社会活动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教职工也能在活动中联络感情,施展才华,汲取营养,扬长避短,相得益彰。

(三)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和谐——师生互动,从“传道者”走向“合作伙伴”

教师热爱学生主要出自于对所从事的事业的热爱,出自于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教育,更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