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专插本《大学语文》归纳,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广东专插本考试 “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复习过程

广东专插本考试 “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复习过程

广东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广东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这些内容是我通过各年专插本试卷、样卷、冲刺题、培训资料整理出来的,除非突然改变指定教材,不然可以适应于每一年专插本考试。

红色部分为往年考过内容,所以考到的机率比较小,但不代表不会考,还是要认真复习,背诵,只要真正记住这些内容,考卷这部分很容易拿满分的。

祝各位考试成功!)《民贵君轻》【《孟子》】(重要篇目)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3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4.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大王您如果不怪罪年岁不好,这样天下的百姓都会到您这里来的。

民为贵,社稷次之。

【译】百姓为尊贵,国家次之,君主为轻。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1.与尓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翻译:交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遗愿。

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翻译: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吗?3.《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出处、默写、翻译)翻译:《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

”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楚天千里青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秋水》【《庄子》】重点篇目以天下之美尽在己【翻译】以为天下的所有美景全都集中在自己这里。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东面:方位词作动词,向东面。

以为莫己若者。

【翻译】认为没有比上自己的。

专插本《大学语文》50-60

专插本《大学语文》50-60

之世提醒人们注意世事、时局,表明对
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化用张载句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
发生;“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既写猛
兽,又影射政治凶煞,一语双关。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 诗反复出现了三次,有什么作用?
反复出现,一唱三叹,像一 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读 者的心弦。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 在各处有什么不同的作用?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领起全文,叹蜀 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
一 叹 蜀道来历 高 而 难 行 蜀道高峻
不与秦塞通人烟 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五丁开山故事、作用)
1、点染神 话色彩, 引人入胜 2、开辟蜀 道的艰难
虚实结合 反衬夸张
细节描写
六龙回日(神话)群山挡日 虚实结合 万仞深渊,急浪回旋 黄鹤不得过 反衬、夸张 猿猱愁攀援 青泥岭山路九曲,行旅艰难 细节描写 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
沉郁顿挫:
全诗感世伤己,感情悲凉,透出的是“沉 郁”;声韵铿锵低回,(押平声韵)似水 流冰下,凸显的是“顿挫”。
第52篇《蜀道难》(P385-387)
唐·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天宝 初,因吴均及贺知章推荐,曾供奉翰林, 但不久即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 最后病殁当涂。李白性格豪迈,其诗多 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 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 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 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 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 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 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 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 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专插本大学语文知识点PPT文档共87页

专插本大学语文知识点PPT文档共87页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完整word版,专插本大学语文复习总汇

完整word版,专插本大学语文复习总汇

1、《民贵君轻》(论说文)理解部分:1、出自《孟子》,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体现孟子的民本思想。

(考出处、默写)本文6段文辞,都是直接阐发民本思想。

2、《孟子》:儒家学说经典,主要记载孟子言行,由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编纂而成。

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即今山东邹县人)。

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学说,是孔子后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

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4、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孔子(创始人),孟子、荀子(孔孟思想核心:仁,仁者爱人)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语录体)→《孟子》(章节体)→《荀子》5、本文艺术特点:语言流畅、文采斐然、且善于用喻,说理深刻、给人以剧谈雄辩之感。

6、孟子的文章特点:1、善于采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辩论方法,2、善用比喻3、运用排偶句说理4、富有气势7、孟子在文中表达的政治主张有:施仁政、行王道、长幼有序8、孟子的民本思想在文中主要体现在:1、批判统治者横征暴敛、荒淫挥霍、无视人民利益。

2、强调人民的生存权,必须保证百姓“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

3、强调统治者首先必须获得民心,并进而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石破天惊的观念。

4、强调主政者应设身处地为民着想,忧民之忧,乐民之乐,把民本思想升华到一个相当自觉的政治道德境界。

翻译部分:1)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

4)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5)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8)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9)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10)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11)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12)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13)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4)庖.有肥肉,厩.有肥马。

(完整版)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完整版)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资料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一、特殊文体(一)古代散文:语录体:《论语》(《论语十则》)纪传体:《史记》(通史)、《汉书》(断代史);史传:《张中丞传后叙》(叙事散文)书信体:韩愈《答李翊书》、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史论体: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游记体: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小石潭记》寓言体:柳宗元《寓言二则》、《种树郭驼橐传》奏章体:李斯《谏逐客书》(二)古代诗歌1、古体诗:四言古诗(《诗经》体):《诗经》的《氓》(弃妇诗、叙事诗)、《关雎》、《蒹葭》(爱情诗);五言古诗:陶渊明《饮酒》、《归园田居》(田园诗)七言古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乐府古题、爱情诗)、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乐府旧题)杂言诗:屈原《渔父》、王粲《登楼赋》(借景抒情诗)、李白《行路难》(乐府旧题诗)楚辞体:屈原《离骚》、《国殇》乐府诗: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古题乐府(《行路难》、《春江花月夜》、王昌龄《出塞》)——新乐府(《游子吟》(五言古诗)歌行体:曹操《短歌行》、《春江花月夜》、白居易《怅恨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乐府旧题)、李白《行路难》3、歌行体:王昌龄《从军行》(七绝、边塞诗)、;曹操《短歌行》(四言诗);陆游《金错刀行》(爱国诗);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边塞诗、送别诗)4、乐府诗: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木兰辞》;乐府古题:曹操《短歌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白《行路难》、陆游《关山月》新乐府:白居易《卖炭翁》、《杜陵叟》;孟郊《游子吟》(五言诗)2、格律诗(近体诗、今体诗):(1)绝句(四句一首):五绝:李白《静夜思》七绝: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乐府古题)、张继《枫桥夜泊》李白《望天门山》、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送别诗)(2)律诗(八句或八句以上一首)五律:王维《山居秋暝》(山水田园诗)七律:杜甫《登高》、《秋兴八首》;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爱情诗)、《锦瑟》;陆游《书愤》(爱国诗)5、词的分类:(1)婉约词派:柳永《雨霖铃》、《八声甘州》;李清照《声声慢》;姜夔;周邦彦等。

(完整)广东专插本考试 “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

(完整)广东专插本考试 “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

(完整)广东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广东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广东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的全部内容。

广东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这些内容是我通过各年专插本试卷、样卷、冲刺题、培训资料整理出来的,除非突然改变指定教材,不然可以适应于每一年专插本考试。

红色部分为往年考过内容,所以考到的机率比较小,但不代表不会考,还是要认真复习,背诵,只要真正记住这些内容,考卷这部分很容易拿满分的。

祝各位考试成功!)《民贵君轻》【《孟子》】(重要篇目)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3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4.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大王您如果不怪罪年岁不好,这样天下的百姓都会到您这里来的。

民为贵,社稷次之。

【译】百姓为尊贵,国家次之,君主为轻。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1。

与尓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翻译:交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遗愿。

2。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翻译: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吗?3.《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专插本《大学语文》

专插本《大学语文》

复习策略
系统复习
建议考生在复习时,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系统地复习各 个知识点。可以先从基础知识入手,逐步深入学习,建立 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多做模拟题
做模拟题是检验复习效果的有效方法。通过做题,可以发 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查漏补缺。同时,做题也能提高 自己的应试技巧和时间管理能力。
注重积累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 活中,要多读、多写、多听,注重积累语言素材和文学素 养。
考试内容与分值分布
语言知识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汉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内 容,分值约占30%;文学常识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外文学史和文学名著的了解,分值
约占20%;阅读理解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分值约占 30%;作文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分值约占20%。
详细描述
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本质、特征、创作、接受和批评等方面 的基础理论,通过对文学理论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文 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批评 水平。
03
文本解读与鉴赏
诗歌鉴赏
总结词
诗歌鉴赏是《大学语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对诗歌的节 奏、韵律、意象、语言等方面的深入分析。
精读法
对文章进行深入阅读,理解其深层含义和语 言特点,适合经典文学作品。
略读法
快速浏览文章,把握大意和结构,适用于快 速了解文章内容。
批注阅读法
在阅读过程中对重点、难点进行标注和注释, 有助于加深理解。
主题阅读法
围绕某一主题选择多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 拓展思维和视野。
阅读理解
理解文章主旨
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观点,理解作者 的意图。

(word完整版)专插本大学语文作品及人物背景

(word完整版)专插本大学语文作品及人物背景

《大学语文》篇章知识简梳1、《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孔子维护封建制度,思想核心是“仁”“礼”,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在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背诵: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⑵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⑷君子去仁,恶乎成名2、《民贵君轻》:出自《孟子》。

文体:论说文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人,被称“亚圣”,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宽刑薄税。

代表作是《孟子》。

3、《晏子对齐侯问》:出自《左传》。

文体:文言散文背诵:君臣亦然。

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又称《春秋左传》或《左氏春秋》。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

大体上可认定为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大多数篇章堪称先秦叙事性散文的代表作。

4、《召公谏厉王弭谤》:出自《国语》。

文体:文言记叙文背诵:⑴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⑵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⑶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

历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说撰。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事时间从西周中期到春秋战国之交。

《国语》偏重记言。

5、《秋水》(节选):选自:《庄子》.文体:说理性议论文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河南商丘),中国古代思想家,与老子并称“老庄”,主要思想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庄子》也称《南华经》文章大多想象丰富,辞藻华丽,并采用语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背诵:且乎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6、《五代史伶官传序》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2021插本大学语文CB398文学常识

2021插本大学语文CB398文学常识

的总论,论列史实以简明正确为旨归,时称 "
,;。 有《魏徵集))。
13、欧阳修, 字永叔,字号
,吉州永丰人,卒谥 ''
"。 北宋著名文学家、 史
学家、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为人耿直、敢千谏诤,晚年官至

,反对宋初绮艳文风,倡导效法
。 其文章主张 。唐宋八大家之一。散
文取得很大成就。代表作: 《欧阳文忠公集))、 《新五代史))和《新唐书))(与宋祁合撰)被誉为 “北宋文坛的
露了统治阶级的剥削丑行,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感情。艺术上《诗经》以四言为主,节奏简约明快;常用重
章叠旬,情致回环往复;多用比兴手法,意蕴丰赡含蓄。
3
<兼霞>是<诗经》中历来备受赞赏的抒情诗。
全诗洋溢着诗人对 “伊人” 的真诚向往、执着追求以及追寻不得的失望惆怅心情。

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本诗所冞用的重章叠旬的形式, 不仅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而且有层层推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
编纂,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
交方面的一些事件。 <赵威后问齐使):清代金圣叹称 “章法越整齐,越参差;越参差,越整齐。真为奇绝之文。”
3、 黄宗羲, 学者称 家" :
, 浙江余姚人。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 家、史学家、 文学家。 “清初三大思想 。曾被南鲁王任命为左副都御史。代表作有《明夷待访录》、

。代表作有《离骚))、 《九歌))(十一篇)、 《天问))、《九章》。
(九篇),另有《远游》、 《卜居》、 《渔夫》、 《招魂))、 《大昭))。其作品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腐败污浊,表
现出作者进步的政治理想、 高尚的人格情操、 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和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诗中采用大

14.专插本《大学语文》-

14.专插本《大学语文》-

田文镜督河南严,提、镇、司、道以下,受署惟谨, 无游目视者。鲁效力麾下。一日,命摘中牟李令印, 即摄中牟。鲁为微行,大布之衣,草冠,骑驴入境。 父老数百扶而道苦之,再拜问讯,曰:“闻有鲁公 来替吾令,客在开封知否?” (课本P.299)
2015年《大学语文》真题
句子翻译每题2分,共12分)-2015年(A卷) (二)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物观物,无我之境。
练习:一、二、三
2013年《大学语文》真题
句子翻译每题2分,共10分)-2013年(A卷) (二)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6.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6.在这种隐逸生活中蕴藏着人生的真正意义,即使想 辩说也忘记该怎么说才好了。
语出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
与人格美浑然一体,多处用典。
练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1.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所
叙写景色的节令是( C )P298

A.清明 B.端午 C.中秋 D.春节
题目源于课本,在“课文”或“作品评析”部分
与哲理性统一,江水、清风、明月。
练习:一、二、三、四
2015年《大学语文》真题
句子翻译每题2分,共12分)-2015年(B卷) (一)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三、古文翻译题(本题共8小题,解释加点的字每题1分,
19.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往。
语出苏轼《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2015年《大学语文》名句默写
三、名句默写题(本大题共7小题,任选5题,多选只按
前5题计分,每空1分,共5分)-2015年(B卷) 损有余而补不足 道路以目

广东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

广东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

广东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广东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这些内容是我通过各年专插本试卷、样卷、冲刺题、培训资料整理出来的,除非突然改变指定教材,不然可以适应于每一年专插本考试。

红色部分为往年考过内容,所以考到的机率比较小,但不代表不会考,还是要认真复习,背诵,只要真正记住这些内容,考卷这部分很容易拿满分的。

祝各位考试成功!)《民贵君轻》【《孟子》】(重要篇目)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3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4.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大王您如果不怪罪年岁不好,这样天下的百姓都会到您这里来的。

民为贵,社稷次之。

【译】百姓为尊贵,国家次之,君主为轻。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1.与尓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翻译:交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遗愿。

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翻译: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吗?3.《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出处、默写、翻译)翻译:《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

”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楚天千里青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秋水》【《庄子》】重点篇目以天下之美尽在己【翻译】以为天下的所有美景全都集中在自己这里。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东面:方位词作动词,向东面。

以为莫己若者。

【翻译】认为没有比上自己的。

专插本《大学语文》03版

专插本《大学语文》03版

《纪念傅雷》P347-9
作者简介:
施蛰存(1905-2003),原名施德普,字蛰存,浙江 杭州人。先后就读于之江大学、上海大学、震旦大学。 历任上海水沫书店、现代书局编辑,云南大学、厦门 大学、暨南大学、沪江大学教授。解放后任华东师范 大学教授。 施蛰存在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创作,是中国最早的 “新感觉派”的代表。他在古典文学研究、碑帖研究、 外国文学翻译等方面也均有很大成就。主要作品有散 文集《灯下集》、《待旦集》,短篇小说集《上元 灯》,专著《唐诗百话》、《水经注碑录》、《北山 集古录》、《词学名词释义》等。


叙后评议的内涵: 文章前面叙述两人的交往,文章的最后两 段,是作者因傅雷之死引发的关于“刚者” 的议论,指出傅雷的“怒”非止于一般的 个人脾性,在他思想成熟之后成为具有浩 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是极为难得的刚直 品德。作者写作此文不仅是怀念自己与傅 雷的友谊,更是为了对傅雷的崇高品德表 示深深的敬意,并希望他的这种精神“永 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这才是对傅雷 最好的纪念


文章的记叙顺序:
文章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记叙的。 作者选取自己与傅雷交往27年中的若干片 断,依次写来,显得层次井然。在回忆傅 雷时,又突出了他的个性,将傅雷的性格 写得鲜明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章短小精悍,语言朴实无华,但饱含深 情,有时还显出机趣和幽默。

《看蒙娜丽莎看》P428-434


译文: 就象左丘明没有了视力,孙膑断了双脚,终于不能被人 重用,便退而著书立说来抒发他们的怨愤,想留下没有 实行的文章来表露自己的本心。我私下里也自不量力, 近来用我那不高明的文辞,收集天下散失的历史传闻, 粗略地考订其事实,综述其事实的本末,推究其成败盛 衰的道理,上自黄帝,下至于当今,写成表十篇,本纪 十二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一共一百 三十篇,也是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 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之言。刚开始草创还没有完 毕,恰恰遭遇到这场灾祸,我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因 此便接受了最残酷的刑罚而不敢有怒色。我现在真正的 写完了这部书,打算把它藏进名山,传给可传的人,再 让它流传进都市之中,那么,我便抵偿了以前所受的侮 辱,即便是让我千次万次地被杀戮,又有什么后悔的呢! 但是,这些只能向有见识的人诉说,却很难向世俗之人 讲清楚啊!

《大学语文》专插本复习考试科 共19页PPT资料

《大学语文》专插本复习考试科 共19页PPT资料

(9)反诘
为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 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 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1)互文
指古代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 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 意思的修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二、文学基本知识
1、各类文体知识 中国古典诗歌包括诗、词、曲 诗包括古体诗(古体和乐府)和近
(4)名词作状语
4、修辞格
(1)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 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 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格
结构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辛弃疾《水龙吟》“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
分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作用:生动形象具体
(2)比拟
分类:拟人、拟物 作用:色彩鲜明、描绘形
(5)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到今的历 史事件。《史记》
(6)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 的历史。《汉书》
可怜:古义:(1)可爱(2)值得 同情

今义:值得怜悯
或:古义:(1)有的人(2)也许
(3)
有时
今义:或者,也许
3、语法现象和句式
(1)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 “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2)意动用法:形容词名词带宾语 用如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 样”。
孟尝君怪之
(3)名词作动词:函梁君 臣之首
(5)夸张
为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 特征、程度作有意义的扩大 或缩小。
李白:《蜀道难》
(6)层递
也叫递进,表达一层进一层 的意思。
(7)反复
为表达强烈的感情需要, 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 句子或句组

一、专转本大学语文之文学常识汇总

一、专转本大学语文之文学常识汇总

大学语文:120分钟、150分分值15分 300字主观写作诗词鉴赏【唐诗宋词、现当代诗歌】30分 300字主观写作应用文写作【常见文体】70分 800字材料话题作文、指定文体【议论文、散文】15分语言文化基础【文化常识】20分现代文、文言文阅读【说明、简易,客观选择】专题一文学文化常识【考点: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作家、作品、内涵、风格、流派、现象】一、古代文学线索一:文学四分法,诗歌(节奏韵律)、散文(真实、形散神不散)、小说(虚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戏剧(多重手段综合)线索二:古代四阶段,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1、先秦诗歌:“风骚”风,《诗经》“国风”,取材民间、现实主义【诗六义:风,民间地方音乐;雅,官方正统音乐;颂,宗教祭祀音乐;赋,陈述;比,比拟;兴,欲言此物先言他《关雎》。

】骚,《离骚》(离,罹,遭遇;骚,忧愁),直抒胸臆、浪漫主义【自比“香草美人”:渴望得到君王的赏识重用;“上下求索”:“美政”,指明君贤臣的政治理想。

】2、先秦散文:诸子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诸子百家的作品,表达学说,说理为主。

《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荀子》《韩非子》《墨子》历史散文:记载历史的作品,记录事件、叙事为主。

【“春秋三传”(《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国语》、《春秋》、《战国策》】·《吕氏春秋》,吕不韦,杂家,诸子散文。

下列重在说理的是A《左氏春秋》B《春秋》C《吕氏春秋》D《战国策》下列重在叙事的是A《论语》B《道德经》C《春秋》D《吕氏春秋》3、先秦小说:神话寓言·生产力极不发达,象征先人渴望战胜自然的决心;富于想象、浪漫主义。

·先秦神话寓言是古典小说的萌芽阶段。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人物出现、情节简单、环境交代】4、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1)汉乐府:乐府,专门整理采集民间音乐的机构,取材民间、现实主义。

以《孔雀东南飞》为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插本《大学语文》归纳一、议论文部分(一)《孔子论修身》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提倡“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

在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性,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2、本文属于语录体性质的散文,内容侧重与增进学业和修养人格方面。

孔子认为,增进学问,要有实事求是的为学态度和将学习与思辨结合起来;修养人格,贵在从善如流,见贤思齐,贵在以身作则,贵在经得住考验,要时刻维护仁义。

3、恶乎(怎么可能);然后(这样才能);造次(匆忙、紧迫);颠沛(挫折、磨难)。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起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民贵君轻》1、孟子,名轲,字子舆;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是孔子之后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被后世尊为“亚圣”;《孟子》是儒家学说经典;《孟子》主要记录孟子言行,由孟子及弟子编纂而成,共七篇。

孟子的文章中,论辩技巧高超,比喻形象富有说服力,排偶句对称整齐,气势恢弘,具有极强的逻辑性。

.2、本文是一篇优秀的论说文,选段中直接阐发了民本思想:第一,批判统治阶级征占无度,无视人民利益;第二,强调人民的生存权;第三,强调主政者应设身处地为民着想。

3、胜(尽)食;洿池(深池);斑(通“斑”)白者(头发花白的老人);涂(通“途”)有饿莩(通“殍);尔也(如此而已);申(再三申明开导)之以孝悌之义。

4、“五亩之宅(房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丝织的衣服)矣”;“民为贵,社稷(国家)次之,君为轻”;“王无罪(归罪于)岁(年成),斯天下之民至(到)焉(这里)”。

(三)《秋水》(节选)1、庄子,名周,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后世并称“老庄”;《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学派的经典;庄子散文一般采用寓言的形式,构思精巧,想象丰富,文笔恣肆,辞藻瑰丽,善用连类比喻,说理形象生动,气势磅礴,极富浪漫色彩。

2、本文是一篇文言说理性议论文,它运用寓言的艺术形式和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融入比喻、排比、反诘等等修辞手法,说明在无限的宇宙中,任何个人的认识和作用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启发人们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我满足,应不断学习,不断前进。

其中,(“井底之蛙”、)“望洋兴叹”和“贻笑大方”均出自此文。

3、东面(朝向东)而视;少(小看);轻(轻视);自多(自我夸耀);方(正)存乎见少;不可为(用)量(数量)数(计算);4、“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四)《晏子对齐侯问》1、《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又称《春秋左转》或《左氏春秋》,大体认定为我国史学史上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2、本文是一篇记言性质的文言散文。

它以问答的形式,从国家政治的角度双重设喻反复论证了“和”与“同”的本质区别。

晏子认为,君臣之间的“和”,不是不分黑白、混淆是非的和稀泥,而是要承认矛盾存在的客观性和不同意见的合理性。

而“同”是否定不同,回避矛盾,不允许不同意见、不同的认识的存在,助长了君王的专制思想。

这也启示我们,无论君王还是一般人,都要善于和勇于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保持自己的立场。

艺术特点是:双重比喻反复论证,说理形象精辟,语言精当富有哲理。

3、如是(就像这样);和如羹(调和汤)也;造(前往)焉。

4、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指出)其否以成(使···更完备)其可;若琴瑟之专一(老弹一个调),谁能听之(听下去)?(五)《召公谏厉王弥谤》1、《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相传为左丘明所撰,是我国最早一部国别体史书。

附:选文属一篇文言记叙文。

文中首先提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中心论点,继而用类比进行论证,告诫厉王要广开言路,从而了解百姓的想法,知道为政的得失,体现了儒家的崇礼重民的思想。

语言深厚精辟、说理形象生动、辞格(排比比喻)多样贴切。

2、民不堪(忍受)命(厉王的政令)矣;吾能弥(消弭、制止)谤矣;是(这样做)障(阻拦)之也;其所以阜(增加)财用衣食者也;胡(怎么)可壅也.3、“国人莫敢言,道路(在道路上相遇)以目”;“防(防范、堵塞)民之口,甚于防川”;“口(百姓用嘴)之宣言(发表意见)也,善败(政事的好坏)于是乎兴(体现出来)”。

(六)《五代史伶官传序》1、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本文是一篇有名的史论,通过欲扬先抑的手法,用庄宗成败的典型事例作强烈对比,说明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文风雄健而有气势,行文跌宕顿挫。

3、原(推究);举(全、所有);莫(没有谁);为(被);忽微(细微的事物);所溺(沉溺迷恋的事物);抑本(考察)其成败之迹;而皆自(由于)于人欤。

4、“与尔三矢,尔其(希望)无忘乃父之志”;“《书》曰:‘满招损,谦得益(收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绳子),函(用木匣子装)梁君臣以首。

”(七)《与友人论学书》1、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和语言学家。

顾炎武学术的最大的特色是反对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的玄学,强调文学的社会教育作用,强调客观的调查研究,认为“诗主性情,不贵奇巧”,开一代风气。

2、好古敏(勤勉)学;烑(超越)东鲁而直接二帝之心;不技(嫉妒)不求(贪求)。

3、“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

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

4、本文旨在谈论为学之道,顾炎武先用古(出处、去就、辞受、取予)今(心、性、天、命、对比的手法,深刻批判了宋明之际“言心言性”之学,提倡“博学于文”和“行已有耻”的为学态度;此“道”包括“学”与“用”两个方面;“学”就是研究什么学问,“用”就是怎样立身处世。

(八)《字谕纪泽儿》1、曾国藩,字伯涵,清代著名学者、大臣,被誉为大清帝国的“中兴名臣”。

2、本篇是谈论为人治学的两封书信。

在信中,曾国藩阐述了为人治学的道理,重点概括了读书与作诗的方法,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淳淳教导之情,同时也表现了曾国藩本人善于思考、严谨治学的态度。

作者结合自身体会现身说法,感情亲切真挚,比喻形象生动,说理形象说服力强。

3、“虚心涵咏”,作者概括的读书方法,按作者的说法“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咏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

总括来说,“虚心涵咏”就是诚心潜神、咀嚼品味:“切己体察”即是自己深入感悟体察。

所谓“天籁”、“人籁”,是作者作诗的两个境界。

“天籁”愿意是指天上的音乐,这里是指声调“琅琅可诵”,能“玩其味”且有“兴会”的好诗。

“人籁”是指作诗只注重词句、声调而不能“玩其味”,没有“兴会”的诗;体现了作者对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注,值得今人学习。

(九)《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1、鲁迅,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五四时期用“鲁迅”笔名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主要著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

2、本文是一篇著名的杂文,发表于《太白》半月刊,后收入《且介亭杂文》集。

本文通过批驳“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论点,揭示了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的深刻原因,颂扬了“民族脊梁”们坚忍不拔的意志。

本文最大的艺术特点是寓逻辑性与形象之中(如比喻形象,如“脊梁”、“筋骨”等,语言形象,如“自信力”、“自欺力”等模拟的修辞手段),同时,有破有立,论证严密。

3、文中的“他信力”是指:信“地”,信“物”,信国联;“自欺力”体现在信“地”,信“物”,信“国联”,求神拜佛;“民族的脊梁”是指:“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十)《容忍与自由》1、胡适,率先从事白话新诗和文学史的写作,成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一位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的白话诗集。

2、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杂文,文中提出了一个论点: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人们面对客观世界定会有各种各样的认识。

不能由于认识不同,就不能容忍对方,否定或者诛杀对方,这实际是专制思想的一种表现。

(十一)《我的世界观》1、阿尔贝特·爱因斯坦,十二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

附:本文是一篇演讲词,属议论文。

文章从人生观、政治理想、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三个方面讲述了自己的世界观,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思想深远而语言朴实,见解独到而态度谦逊,坦率自然又真情涌现。

2、在第一段中,作者先提出“人是应当为别人而生存的”,然后用演绎法,最后得出结论,人应该过“俭朴的生活”。

二、记叙文部分(一)《秦晋殽之战》1、本文选自《左传》,叙写了春秋中叶时期,秦国袭郑而爆发在秦晋之间恶一场战争,组这否定了非正义战争,批判了秦穆公“以贪勤民”的罪行;语言简洁,脉络清晰,形象生动。

2、本文叙写殽之战,重点不在描写战争经过和战争场面,二十就诶是秦军所以失败的原因(劳师袭远、以贪勤民、出师不义、背弃盟约),因而对战争本身略写,而将笔墨用来交代战争酝酿阶段多方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以及道义、民心、策略、士气等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影响,以揭示战争胜负的必然性。

写“秦违蹇叔”既写出了殽之战必败的原因(劳师袭远),又揭示秦君刚愎自用,为殽之战秦军的失败做了铺垫。

3、郑使告于(汇报给)秦;轻(轻狂)则寡谋;无礼而脱(不谨慎);以间(通“闲”,休息)敝邑;秦伯素服郊次(郊外);乡(通“向”)师而哭;以辱(使受辱)二三子(你们);不以一眚(眼疾、比喻小过错)掩大德;余收尔骨焉(兼词,于之);晋于是始墨(动词,流行穿黑色衣服的风俗)。

4、“公使谓(咒骂)之曰:‘而何知(你懂什么),中寿(指中等的寿命),尔墓之木拱(两臂合抱)矣!’”;“郑穆公使(派人)视(巡视)客馆,则束(扎束)载(行装)、厉(磨砺)兵(兵器)、抹(喂饱)马(马匹)矣”;“吾闻之,一日(一旦)纵敌,数世(几代人)之患也”;“勤而无所(劳而无功),必有悖心(叛变之心)”(二)《冯谖客孟尝君》1、《战国策》,又名《国策》、《国事》和《长书》等;西汉著名学者刘向整理编订,定名为《战国策》;《战国策》属国别体杂史著作和古代优秀的散文集。

《战国策》记叙生动、写人传神、推理透彻、笔调夸张、善用寓言及比喻;“战国四公子”分别指:信陵君(魏)、春申君(楚)、平原君(赵)、孟尝君(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