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
广东省高考语文必考60篇古诗文

广东省高考语文必考60篇古诗文名句名篇考察范围(18篇+42首)1、孔子语录(《论语》)(七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九下)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鱼我所欲也》(《孟子》)(九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020专插本大学语文背诵诗篇

xx专插本大学语文背诵诗篇高博专插本
1.樊迟、仲弓问仁(《论语》)
2.《老子》二章(《老子》)
3.晏子对齐侯问(《左传》)
4.史伯对桓公问(《国语》)
5.大同(《礼记》)
6.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7.谏逐客书(秦-李斯)
8.过秦论(上)(西汉-贾谊)
9.五代史伶官传序(宋-欧阳修)
10.哀郢(《战国-屈原》)
11.古风(其十九)(唐-李白)
12.秋兴八首(其一、其四)(唐-杜甫))
13.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宋-辛弃疾) 14.哀江南赋序(北周-庾信)
15.祖国土(苏联-阿赫玛托娃)
16.蒹葭(《诗经》)
17.长恨歌(唐-白居易)
18.鹊桥仙(纤云弄巧)(宋-秦观)
19.沈园二首(宋-陆游)
20.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元-睢景臣) 21.始得西山宴游记(唐-柳宗元)
22.正气歌并序(宋-文天祥)
23.念奴娇(过洞庭)(张孝样) 24.饮酒(其五)(晋-陶渊明) 25.赤壁赋(宋-苏轼)
这是《大学语文》的指定篇目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广东专插本考试 “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复习过程

广东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广东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这些内容是我通过各年专插本试卷、样卷、冲刺题、培训资料整理出来的,除非突然改变指定教材,不然可以适应于每一年专插本考试。
红色部分为往年考过内容,所以考到的机率比较小,但不代表不会考,还是要认真复习,背诵,只要真正记住这些内容,考卷这部分很容易拿满分的。
祝各位考试成功!)《民贵君轻》【《孟子》】(重要篇目)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3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4.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大王您如果不怪罪年岁不好,这样天下的百姓都会到您这里来的。
民为贵,社稷次之。
【译】百姓为尊贵,国家次之,君主为轻。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1.与尓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翻译:交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遗愿。
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翻译: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吗?3.《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出处、默写、翻译)翻译:《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
”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楚天千里青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秋水》【《庄子》】重点篇目以天下之美尽在己【翻译】以为天下的所有美景全都集中在自己这里。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东面:方位词作动词,向东面。
以为莫己若者。
【翻译】认为没有比上自己的。
专插本《大学语文》50-60

之世提醒人们注意世事、时局,表明对
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化用张载句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
发生;“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既写猛
兽,又影射政治凶煞,一语双关。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 诗反复出现了三次,有什么作用?
反复出现,一唱三叹,像一 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读 者的心弦。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 在各处有什么不同的作用?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领起全文,叹蜀 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
一 叹 蜀道来历 高 而 难 行 蜀道高峻
不与秦塞通人烟 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五丁开山故事、作用)
1、点染神 话色彩, 引人入胜 2、开辟蜀 道的艰难
虚实结合 反衬夸张
细节描写
六龙回日(神话)群山挡日 虚实结合 万仞深渊,急浪回旋 黄鹤不得过 反衬、夸张 猿猱愁攀援 青泥岭山路九曲,行旅艰难 细节描写 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
沉郁顿挫:
全诗感世伤己,感情悲凉,透出的是“沉 郁”;声韵铿锵低回,(押平声韵)似水 流冰下,凸显的是“顿挫”。
第52篇《蜀道难》(P385-387)
唐·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天宝 初,因吴均及贺知章推荐,曾供奉翰林, 但不久即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 最后病殁当涂。李白性格豪迈,其诗多 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 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 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 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 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 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 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 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和 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广东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整理

⼴东专插本考试“⼤学语⽂”整理1、《民贵君轻》(论说⽂)理解部分:1、出⾃《孟⼦》,孟⼦⽈:“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体现孟⼦的民本思想。
(考出处、默写)本⽂6段⽂辞,都是直接阐发民本思想。
2、《孟⼦》:儒家学说经典,主要记载孟⼦⾔⾏,由孟⼦和他的弟⼦万章、公孙丑等编纂⽽成。
3、孟⼦:名轲,字⼦舆,战国时邹⼈(即今⼭东邹县⼈)。
他继承并发展了孔⼦的思想学说,是孔⼦后先秦儒家的代表⼈物。
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4、儒家学派代表⼈物:孔⼦(创始⼈),孟⼦、荀⼦(孔孟思想核⼼:仁,仁者爱⼈)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语录体)→《孟⼦》(章节体)→《荀⼦》5、本⽂艺术特点:语⾔流畅、⽂采斐然、且善于⽤喻,说理深刻、给⼈以剧谈雄辩之感。
6、孟⼦的⽂章特点:1、善于采⽤“欲擒故纵,引君⼊彀”的辩论⽅法,2、善⽤⽐喻3、运⽤排偶句说理4、富有⽓势7、孟⼦在⽂中表达的政治主张有:施仁政、⾏王道、长幼有序8、孟⼦的民本思想在⽂中主要体现在:1、批判统治者横征暴敛、荒淫挥霍、⽆视⼈民利益。
2、强调⼈民的⽣存权,必须保证百姓“不饥不寒”“养⽣丧死⽆憾”。
3、强调统治者⾸先必须获得民⼼,并进⽽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破天惊的观念。
4、强调主政者应设⾝处地为民着想,忧民之忧,乐民之乐,把民本思想升华到⼀个相当⾃觉的政治道德境界。
翻译部分:1)数罟不⼊洿池,鱼鳖不可胜⾷也。
数罟(cù gǔ)细密的鱼⽹。
数:细密。
罟:鱼⽹。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庠序:古代地⽅学校。
颁⽩者:须发半⽩的⽼⼈。
负戴:背负、头顶东西。
泛指肩挑⼿提⼀类的⾟苦劳作。
3)民之归.仁也,犹⽔之就.下。
4)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变置:更换,改⽴。
5)不违农时,⾕不可胜.⾷也。
胜⾷:吃不完。
胜(shēng):尽。
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者可以⾐..帛矣。
⾐:名词⽤作动词,穿⾐。
7)狗彘⾷⼈⾷⽽不知检.,涂.有饿莩.⽽不知发。
(完整)专插本《大学语文》归纳,推荐文档

专插本《大学语文》归纳一、议论文部分(一)《孔子论修身》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提倡“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
在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性,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2、本文属于语录体性质的散文,内容侧重与增进学业和修养人格方面。
孔子认为,增进学问,要有实事求是的为学态度和将学习与思辨结合起来;修养人格,贵在从善如流,见贤思齐,贵在以身作则,贵在经得住考验,要时刻维护仁义。
3、恶乎(怎么可能);然后(这样才能);造次(匆忙、紧迫);颠沛(挫折、磨难)。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起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民贵君轻》1、孟子,名轲,字子舆;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是孔子之后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被后世尊为“亚圣”;《孟子》是儒家学说经典;《孟子》主要记录孟子言行,由孟子及弟子编纂而成,共七篇。
孟子的文章中,论辩技巧高超,比喻形象富有说服力,排偶句对称整齐,气势恢弘,具有极强的逻辑性。
.2、本文是一篇优秀的论说文,选段中直接阐发了民本思想:第一,批判统治阶级征占无度,无视人民利益;第二,强调人民的生存权;第三,强调主政者应设身处地为民着想。
3、胜(尽)食;洿池(深池);斑(通“斑”)白者(头发花白的老人);涂(通“途”)有饿莩(通“殍);尔也(如此而已);申(再三申明开导)之以孝悌之义。
4、“五亩之宅(房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丝织的衣服)矣”;“民为贵,社稷(国家)次之,君为轻”;“王无罪(归罪于)岁(年成),斯天下之民至(到)焉(这里)”。
(三)《秋水》(节选)1、庄子,名周,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后世并称“老庄”;《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学派的经典;庄子散文一般采用寓言的形式,构思精巧,想象丰富,文笔恣肆,辞藻瑰丽,善用连类比喻,说理形象生动,气势磅礴,极富浪漫色彩。
专插本大学语文复习必看

《大学语文》篇章知识简梳原创:湛师插本群2群主1、《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孔子维护封建制度,思想核心是“仁”“礼”,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在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背诵: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⑵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⑷君子去仁,恶乎成名2、《民贵君轻》:出自《孟子》。
文体:论说文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人,被称“亚圣”,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宽刑薄税。
代表作是《孟子》。
3、《晏子对齐侯问》:出自《左传》。
文体:文言散文背诵:君臣亦然。
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又称《春秋左传》或《左氏春秋》。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
大体上可认定为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大多数篇章堪称先秦叙事性散文的代表作。
4、《召公谏厉王弭谤》:出自《国语》。
文体:文言记叙文背诵:⑴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⑵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⑶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
历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说撰。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事时间从西周中期到春秋战国之交。
《国语》偏重记言。
5、《秋水》(节选):选自:《庄子》。
文体:说理性议论文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人(河南商丘),中国古代思想家,与老子并称“老庄”,主要思想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
《庄子》也称《南华经》文章大多想象丰富,辞藻华丽,并采用语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背诵:且乎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6、《五代史伶官传序》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专升本语文必背60篇

专升本语文必背60篇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更多的人选择通过专升本来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提升自身的学历水平。
而对于专升本考生而言,语文是必不可少的一门科目。
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专升本语文必背的60篇材料,以引导大家更好地复习备考。
首先,我们要明确这60篇材料的分类。
它们分别包括:1. 古诗词2. 现代诗歌3. 文言文4. 现代散文5. 古文经典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一类材料的背诵重点。
一、古诗词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风格而备受人们喜爱。
下面是必背的18篇古诗词:1.《静夜思》2.《登高》3.《春思》4.《长恨歌》5.《临江仙》6.《梅花》7.《相思》8.《锦瑟》9.《池上》10.《破阵子》11.《卜算子》12.《夜泊牛渚怀古》13.《赋得古原草送别》14.《浪淘沙·北戴河》15.《赋得七律·长征》16.《游园不值》17.《行行重行行》18.《赋得古莲》二、现代诗歌现代诗歌是20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文学形式,既传承了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代社会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以下是必背的13篇现代诗歌:1.《黄鹤楼》2.《桃花源记》3.《江雪》4.《登高望远》5.《将进酒》6.《沁园春·雪》7.《世事洞明》8.《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9.《锄禾》10.《北京的冬天》11.《面朝大海,春暖花开》12.《心上人》13.《乡愁》三、文言文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满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
以下是必背的14篇文言文:1.《论语》2.《大学》3.《中庸》4.《道德经》5.《史记》6.《资治通鉴》7.《离骚》8.《庄子》9.《易经》10.《孟子》11.《礼记》12.《周易》13.《书经》14.《诗经》四、现代散文现代散文是一种以自由散漫的形式表现人生感悟和社会现实的文学形式,它运用了丰富的现代语言和表现手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专插本考试“大学语文”60篇重点默写内容(个人整理)(这些内容是我通过各年专插本试卷、样卷、冲刺题、培训资料整理出来的,除非突然改变指定教材,不然可以适应于每一年专插本考试。
红色部分为往年考过内容,所以考到的机率比较小,但不代表不会考,还是要认真复习,背诵,只要真正记住这些内容,考卷这部分很容易拿满分的。
祝各位考试成功!)《民贵君轻》【《孟子》】(重要篇目)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3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4.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大王您如果不怪罪年岁不好,这样天下的百姓都会到您这里来的。
民为贵,社稷次之。
【译】百姓为尊贵,国家次之,君主为轻。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1.与尓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翻译:交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遗愿。
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翻译: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吗?3.《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出处、默写、翻译)翻译:《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
”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楚天千里青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秋水》【《庄子》】重点篇目以天下之美尽在己【翻译】以为天下的所有美景全都集中在自己这里。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东面:方位词作动词,向东面。
以为莫己若者。
【翻译】认为没有比上自己的。
语句出处:望洋向若而叹曰(望洋兴叹)-《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贻笑大方)-《秋水》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多于水乎?【翻译】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像你刚才因河水上涨而自我夸耀一样吗?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只以为博。
《孔子论修身》【《论语》】考默写或翻译出默写并翻译的有①②③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惘,迷惑。
殆:危险。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由,交给你的东西弄明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明智的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选择他们优秀的东西去学习,选择他们不好的东西去改善。
子在川上曰:③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孔子站在河岸上说:“流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昼夜不停。
“④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译】自身行为端正,没有命令也有人服从实行。
自身行为不端正,即使命令人们也不听从。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恶乎:怎么可能君子背离了仁爱,怎么可能成名呢?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然后:在这之后。
《离骚》【屈原】长泰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尔:如此。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前赤壁赋》【苏轼】1.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翻译: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饮泣。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知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3.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翻译:流逝的事物就象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象这月,终究又何尝盈亏。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尽挹西江(夸张),细斟西江(比喻),万象为宾客。
《采薇》【《诗经》】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翻译】采薇草采薇草,薇菜刚刚长出。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燕歌行》【高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肥,孤城落日斗兵稀。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藓北空回首。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锦瑟》【李商隐】背诵诗句,艺术手法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声声慢》【李清照】重点背诵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回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陌上桑》【《汉乐府》】重点此诗选自《汉乐府》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鬓,耳中明月珠。
【翻译】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耕者、锄者归来后互相抱怨耽误了劳作,只是因为贪看罗敷。
(但:只是。
坐:因为。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谢:问。
不:同“否”。
*可值.千万余直:通“值”,价值《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别赋》【江淹】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长恨歌》【白居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沈园二首》【陆游】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沁园柳老不吹绵。
《张中丞传后叙》【韩愈】【翻译】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收卫一座城市,可以巩固天下,任凭千百个濒于死亡的士卒,去迎战日益增加的百万大军。
【翻译】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坐拥有强大的军队却坐视不救的人,一个接一个排成一圈。
【翻译】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
贺兰嫉妒张巡、许远的声威功绩超过自己,不肯出兵相救。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征帆去dao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龚自珍】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蜀道难》【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重湖叠巘(音眼)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左忠毅公逸事》【方苞】覆:盖。
户:门窗。
及.左公下厂狱及:等到微.使左公处微:暗中因.摸地上刑械因:接着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倚:倚靠或劝以少.休或:有的人。
少:稍微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
躬造:亲自拜访往来于桐城,一定亲自到张光斗的府宅拜访。
为突出形象,使用方法:纪事写人细节描写《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国人莫不敢言,道路..以目.。
【翻译】道路,名词作状语,在路途上/在道路上。
以:用。
目:名词作动词国人不敢开口说话,在路上遇到事就用目光示意。
《秦晋殽之战》【《左传》】△穆公访诸.蹇叔:诸,兼词,之于。
穆公去拜访蹇叔△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翻译】你懂得什么?如果你活到中等的寿命,你坟墓上的树木就长得可以合抱了。
△秦师遂东.:东,向东进发△秦师轻而无礼,必败。
轻.则寡谋,无礼则脱.。
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翻译】秦国军队轻慢并且没有礼貌,一定会失败。
轻慢就是缺少谋略,无礼就是不谨慎,进入危险境地又不谨慎,又不能谋略,能不失败吗?(轻:轻慢。
脱:不谨慎。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翻译】郑穆公派人到客馆去巡视,就看见扎束行装、磨砺兵器、喂饱战马。
△以间.敝邑间:通“闲”,休闲。
△我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出处】△堕军实而长寇雠(仇),亡无日矣!【翻译】毁坏了军队的战果,助长了敌人的气焰,距离亡国的日子不长了!△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次:等候。
郊次:在郊外等候。
乡:同“向”。
△以辱.二三子辱:使……受辱△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眚(省):眼力障碍,比喻小过错。
《李将军列传》【司马迁】中贵人走.广走:跑。
中贵人奔逃到李广那里。
【翻译】是必射雕者。
这几个人一定是匈奴的射雕手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乃,于是。
遂,于是。
李广于是就...带了一百名骑兵去追赶那三个人三人亡.马步行:亡:失去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通“阵”)【翻译】见了李广,以为是诱敌的骑兵,都惊慌起来,上山摆开了阵势。
吾去.大军数十里去:离开,距离【翻译】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向前进到在距离匈奴阵地..,停下来。
..约有两里左右的地方../.军队【翻译】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那些骑兵说:“敌人很多而且距离我们很近,假如有紧急情况,怎么办?”【翻译】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这时候恰逢....,不敢出击。
..黄昏,匈奴兵始终感到奇怪【翻译】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大部队不知道李广的去向,所以没有办法跟从接应。
咸.乐为之死咸:都【翻译】士卒亦多李广而苦程不识士兵也大都以跟从李广为乐而以跟从程不识为苦。
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睨(音逆):斜视,偷看。
暂腾:突然跳起【翻译】吏当广所失亡..多执法官吏判决李广损失伤亡....的士兵多【翻译】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当今的将军尚且不得夜行,何况你是以前的将军呢!度.不中不发度(音duo):估计【翻译】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封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