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芝的爱情诗大致可分为三类:

合集下载

爱情誓言

爱情誓言
泉都永不分离。西方爱情誓言诗也有这样的反映,如英
国诗人白朗宁夫人的《我是怎样的爱你》,我是怎样地
爱你?..我爱你,以满怀热情。就象往日满腔的辛酸;
我爱你.抵得上那似乎随着消失的圣者而消逝的爱慕。
我爱你以我终生的呼吸。微笑和泪珠——假使是上帝
的意旨。那么。我死了我还要更加爱你!(方平译)∽

一、现世的爱:与子偕老
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能有一份感情,可以相伴终生,
他们的要求不太高。只期望现世的幸福。希望有个知心
人能与自己携手同对苦乐。平淡到老。
<诗经.邶风.击鼓>是其中的代表。。??击鼓其镗,
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比较这两首爱情誓言诗。不难看出,在对待爱情和
婚姻上中西诗人都有着同样的愿望和责任。<击鼓>中
兵士给妻子许下携手相伴到老的誓言。叶芝给恋人许
下爱她到老的誓言。在叶芝心里,无论爱人容颜如何改
变。即便脸上长满皱纹,他将一直爱她。叶芝虽最终没
和毛特·冈妮结合,无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历史也
见证了这首爱情誓言诗歌的真实。叶芝在长达几十年
白朗宁和白朗宁夫人在现实世界中创造了美丽的
182聘‘I己支辱/2011.5下半月
爱情神话。在勃朗宁爱情雨露的滋润下,因年少坠马瘫
痪在床的勃朗宁夫人重新焕发生机.她不仅奇迹般恢
复了健康,而且结婚生子,在白朗宁夫人的诗歌里充满
了对丈夫深深的爱恋远远不够,她希望自己的爱永远
中西爱情誓言诗比较谈
熊芳
摘要:爱情是世界文学中永恒不变的主题,诗歌

爱尔兰诗人叶芝的简介

爱尔兰诗人叶芝的简介

爱尔兰诗人叶芝的简介叶芝是爱尔兰著名诗人、戏剧家和散文家,1923年获得了诺尔贝文学奖。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爱尔兰诗人叶芝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威廉;巴特勒;叶芝(英语:William Butler Yeats,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亦译“叶慈”、“耶茨”,爱尔兰诗人、剧作家,神秘主义者。

叶芝是爱尔兰凯尔特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的创建者之一。

叶芝早年的创作仍然具有浪漫主义的华丽风格,善于营造梦幻般的氛围,例如他在1893年出版的散文集《凯尔特的薄暮》便属于这种风格。

然而进入不惑之年后,在现代主义诗人伊兹拉;庞德等人的影响下,尤其是在其本人参与爱尔兰民族主义政治运动的切身经验的影响下,叶芝的创作风格发生了比较激烈的变化,更加趋近现代主义了。

爱尔兰诗人叶芝的生平叶芝不仅仅是艾比剧院的决策者之一,也曾担任爱尔兰国会参议员一职。

他十分重视自己的这些社会职务,他是爱尔兰参议院中有名的工作勤奋者。

叶芝曾于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理由是“用鼓舞人心的诗篇,以高度的艺术形式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精神风貌(inspired poetry,which in a highly artistic form that gives expression to the spirit of a whole nation)”。

被诗人艾略特誉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

在皓斯的时光是诗人重要的发展阶段。

皓斯周围是丘陵和树林,相传有精灵出没。

叶芝家雇了一个女仆,是一个渔人的妻子,她熟知各类乡野传奇,娓娓道来的神秘冒险全都收录在后来出版的《凯尔特黄昏》里。

1881年10月,诗人在都柏林的伊雷斯摩斯;史密斯中学(Erasmus Smith)继续他的学业。

他父亲的画室就在这所学校附近,于是诗人经常在那里消磨时光,并结识了很多都柏林城的艺术家和作家。

在这段时间里,叶芝大量阅读莎士比亚等英国作家的作品,并和那些比他年长许多的文学家、艺术家们讨论。

叶芝创作的三个阶段

叶芝创作的三个阶段

叶芝的诗歌创作生命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前期诗歌创作包括从1883年起在《都柏林大学评论》上发表的诗歌直到1899年出版的第三部诗集《芦苇中的风》。

这一时期影响他诗歌创作的因素如下:(1)雪莱的诗作特别是《阿拉斯特》和父亲约翰叶芝的影响,促使他对诗歌产生了兴趣,并从雪莱和斯宾塞等人的诗歌中吸收表现手法。

(2)19世纪浪漫主义的影响,但融进个人对爱尔兰乡间生活和民族神话的探索和思考,从中获取题材。

(3)唯美派诗人,特别是他同乡王尔德的影响,从他们那里学到的主要是音韵、字句的雕琢技巧,但他对这些技巧的局限性也作出了透彻的认识。

(4)布莱克的神秘主义,叶芝用四年时间编辑创作布莱克的作品,这四年的研究丰富了叶芝的思想,培养他诗歌创作中运用想象的能力,逐步建立起一套神秘的象征主义。

(5)爱尔兰民主主义情节的影响,他试图通过写作创建出一种民族思想,从而取得国家民族的独立;爱情诗中融入民族主义是他诗歌较鲜明的特征之一。

前期叶芝有代表性的爱情诗有《度人致所爱》、《叶落》、《蜉蝣》、《致时间十字架上的玫瑰》、《尘世的玫瑰》、《爱的叹惋》、《当你老了》、《白鸟》、《两棵树》、《恋人述说他心中的玫瑰》、《鱼》、《恋人伤悼》、《他记起遗忘了的美》、《他赠给爱人一些诗句》、《他记起遗忘了的美》、《他赠给爱人一些诗句》、《他愿所爱已死》、《他翼求天国的锦缎》。

(二)叶芝诗歌创作的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这一时期他的诗歌因受到爱尔兰民族自治运动以及艾兹拉庞德的影响,诗风有了变化,他摆脱了唯美主义的倾向,用象征手法表达现实内容,现实主义因素大大增强。

在诗集《在七座森林里》(1903)和《绿盔》(1910)中,叶芝逐渐摆脱了凯尔特和神秘主义的一些影响。

在1914年问世的诗集《责任》中,他早期抒情诗中超俗、迷幻的气氛消失了、表现出的是日趋成熟的精炼和坦诚,这以后叶芝的象征主义体系才日趋完善。

1917年发表的诗集《库尔德野天鹅》使叶芝登上创造的顶峰。

爱尔兰诗人叶芝关于爱情的诗句

爱尔兰诗人叶芝关于爱情的诗句
十二年后,我把那个印象写进诗里: 花已暗淡,她摘下暗淡的花 在飞蛾的时节把它藏进怀里。” 或许叶芝的一生都在为这句话作诠解吧。
读过叶芝作品的人,就必须牢牢铭记一个人——茉德冈,这位爱尔兰名冠一时的美人,不但带领叶芝领略灵魂的感性美而且影响叶芝一生都在这爱尔兰民族独立解放奋斗终身。“象征主义的光芒在叶芝手上完成了极其灿烂的内爆和燃烧,毫无遗憾地冉冉熄灭了圣火。
从丽达到天鹅,从玫瑰再到苹果花,是怎样的力量让诗人爱得如此义无反顾。丽达、天鹅、玫瑰、苹果花一直是叶芝诗作里的喻体,也是诗人今生唯一爱恋的象征,其象征主义手法的应用往往渗透了唯美的浪漫主义。
《苇间风》是一部合编诗集,因而其风格也反映了诗人的思想转变。“出于对自然界生命的热切关注和对神秘现象的心醉神往,叶芝早期的诗歌创作呈现出强烈的象征色彩,朦胧而甜蜜,忧伤中带有几分唯美,词藻美丽。
因为叶芝的名字,使象征主义成为永驻的星辰③。”在诗集中,叶芝用苹果花象征了茉德冈的纯洁、勇敢、光芒、妖媚。
苹果花在叶芝的咏叹里拒绝凋谢,它在思想的深层灵魂里以茉德冈灿烂的笑靥俯瞰当权者的黑暗,所有的苦痛与愉悦都在诗人笔下缔结单方面的海誓山盟,即使在茉德冈嫁作人妻,叶芝依然为她写一下了《冰冷的天空》,诗人用混乱、冰冷、伤心、无辜的词句来控诉心中恋人没有遵守誓言的心情,那种被寒冷彻底定型的痛苦,诗人用冰冷的冰块来反衬现实无法拥用的苦闷。叶芝只能用青春与生命承受一切的伤害,用自己的生命来抵抗这股寒流的侵袭。
早期的叶芝,对缪斯充满着无限的向往,抒发了爱情的不幸,感慨时光的逝去,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他写道:在那里岁月会遗忘我们,悲哀不再来临;转瞬就会远离玫瑰、百合和星光的侵蚀,只要我们是双白鸟,亲爱的,出没在浪花里。
然而这种追求总是那么空茫,那么充满浪漫蒂克,还没有承担起丰富人生的痛苦和普遍的真理。 叶芝的伟大也许就在于此:他不断地突破自己,并且追求道德上的完善,在美好、道德、信仰、希望、爱上面追求拯救之路。

叶芝诗集大全

叶芝诗集大全

叶芝诗集大全叶芝,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

他的诗有着浪漫主义的色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当你老了》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意朦胧,在炉前打盹,请取下这本诗篇,慢慢吟诵,梦见你当年的双眼那柔美的光芒与青幽的晕影;多少人真情假意,爱过你的美丽,爱过你欢乐而迷人的青春,唯独一人爱你朝圣者的心,爱你日益凋谢的脸上的哀戚;当你佝偻着,在灼热的炉栅边,你将轻轻诉说,带着一丝伤感:逝去的爱,如今已步上高山,在密密星群里埋藏它的赧颜。

2、《柯尔庄园的天鹅》树木披上了美丽的秋装,林中的小径一片干燥,在十月的暮色中,流水把静谧的天空映照,一块块石头中漾着水波,游着五十九只天鹅。

自从我第一次数了它们,十九度秋天已经消逝,我还来不及细数一遍,就看到它们一下子全部飞起。

大声拍打着它们的翅膀,形成大而破辞的圆圈翱翔。

我凝视这些光彩夺目的天鹅,此刻心中涌起一阵悲痛。

一切都变了,自从第一次在河边,也正是暮色朦胧,我听到天鹅在我头上鼓翼,于是脚步就更为轻捷。

还没有疲倦,一对对情侣,在冷冷的友好的河水中前行或展翅飞入半空,它们的心依然年轻,不管它们上哪儿漂泊,它们总是有着激情,还要赢得爱情。

现在它们在静谧的水面上浮游,神秘莫测,美丽动人,可有一天我醒来,它们已飞去。

哦它们会筑居于哪片芦苇丛、哪一个池边、哪一块湖滨,使人们悦目赏心?3、《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岛》我就要起身走了,到茵尼斯弗利岛,造座小茅屋在那里,枝条编墙糊上泥;我要养上一箱蜜蜂,种上九行豆角,独住在蜂声嗡嗡的林间草地。

那儿安宁会降临我,安宁慢慢儿滴下来,从晨的面纱滴落到蛐蛐歇唱的地方;那儿半夜闪着微光,中午染着紫红光彩,而黄昏织满了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起身走了,因为从早到晚从夜到朝我听得湖水在不断地轻轻拍岸;不论我站在马路上还是在灰色人行道,总听得它在我心灵深处呼唤。

4、《基督重临》在向外扩张的旋体上旋转呀旋转,猎鹰再也听不见主人的呼唤。

叶芝的情诗

叶芝的情诗

叶芝的情诗
叶芝抒情诗篇一: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思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摘自袁可嘉译《叶芝抒情诗精选》
叶芝抒情诗篇二:
《嘈乱的树林》
呵,快点,去那林中的水湄
步履轻盈的牡鹿和它的情侣频频叹息
当它们面面相向注目各自的倩影——
恍若从未有人爱过,除了我和你
你是否听过天空中那皎洁
骄傲的女王晶莹银鞋的滑移
当太阳掀开他金色的冕旒探视——
哦从未有人爱过,除了我和你
呵,快点,去那嘈乱的林子
我将在那里赶出所有别的情侣
高喊,啊,我的天地,啊,金黄的秀发真的从未有人爱过,除了我和你
叶芝抒情诗篇三:
《少女之心》
哦,这小小的房间对我有什么意义,虽然里面充盈着祈祷和安谧。

他已把我邀进了夜色,
我和他的胸脯已贴在了一起。

哦,妈妈的关心对我还有什么意义,虽然那也是赐我安全和温馨的屋子。

我的头发就是那有荫影的花丛,
将在凄厉的风雨中把我们遮蔽。

哦,披覆的长发,露水的眼睛,
我从此不再挂念是生还是死,
他温暖的心窝上,叠化着我的心儿,我的呼吸也已融进了他的呼吸。

《当你老了》课文赏析

《当你老了》课文赏析

《当你老了》课文赏析《当你老了》课文赏析《当你老了》是叶芝献给女友毛特·冈妮热烈而真挚的情诗篇。

诗歌语言简明,但情感丰富真切。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当你老了》课文赏析,希望大家多多阅读!《当你老了》课文原文When you are old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当你老了》译文:当你老了(袁可嘉译)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叶芝的爱情诗歌

叶芝的爱情诗歌

叶芝的爱情诗歌叶芝的爱情诗歌(一)
一件无可言喻的遗憾,
深深藏在爱情的心中:
那些在买卖东西的人们,
那些在头顶上赶路的云,
那又冷又潮地紧吹的风,
还有荫影幽暗的榛子林,
那里,鼠灰色的水流急涌,
威胁着我热爱的那个人。

叶芝的爱情诗歌(二)
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意朦胧,
在炉前打盹,请取下这本诗篇,
慢慢吟咏,梦见你当年的双眼
那柔美的光芒与青幽的晕影;
多少人真情假意,爱过你的美丽,
爱过你欢乐而迷人的青春,
唯独一人爱过你朝圣者的心,
爱你日益凋谢的脸上的哀戚;
当你佝偻着,在灼热的炉栅边,
你将轻轻诉说,带着一丝伤感,
逝去的爱,如今以步上高山,
在密密星群里埋藏着它的赧颜。

叶芝的爱情诗歌(三)
我用充满敬意的手给你带来
我的无穷无尽的梦的书本,
激情的折磨使得女人苍白,
像潮水磨得沙子灰而微红;
呵,从苍白的时间之火中传来的
号角声,但更古老的是我的心,
因为无穷无尽的梦而苍白的
女人,我向你献上激情的音韵。

叶芝的爱情诗歌(四)
他给他爱人的诗韵
用一枚金色的发针把你的头发系紧,把每一绺散开的秀发轻轻扎起,
我命令我的心塑造这些可怜的韵:一天又一天,心在韵上工作不已,
从那往昔的战斗中
塑造一个悲伤的纯洁。

你只需把一只珍珠般洁白的手抬高,
扎好你长长的秀发,叹息长长;
所有男人的心呵,都得燃烧、剧跳;
暗色的沙滩上,泡沫象蜡烛一样
星星爬上夜空,夜空中露珠轻掉,
星星亮着,只是为了把你的纤足照亮。

浅析叶芝诗歌中“玫瑰”意象

浅析叶芝诗歌中“玫瑰”意象

4浅析叶芝诗歌中“玫瑰”意象■程航华/西京学院外国语学院摘 要:本文基于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一书中对于隐喻、意象、象征三者相互联系的观点,以叶芝中期诗作《恋人述说他心中的玫瑰》中的“玫瑰”意象为分析文本,旨在探究诗人笔下“玫瑰”意象的隐喻性和象征性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玫瑰 意象 隐喻性 象征性叶芝的创作生涯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即以诗集《芦苇中的风》为代表的早期诗歌创作;第二阶段作品多以抒发爱国情怀和表达对恋人毛德·冈的爱为主,以《恋人述说他心中的玫瑰》等诗歌为代表;在诗人创作的后期,由于诗人接触到了通灵学说和超自然冥想的方法,其作品多以死亡和爱情为题,以表达某种明确的情感和对现实的思考。

本篇主要以诗人中期代表作《恋人述说他心中的玫瑰》中的玫瑰意象为切入点,分析诗人在这一阶段的所思、所感、所悟。

一、意象、隐喻、象征美国比较文学奠基者勒克、沃伦(René Wellek & Austin Warren )在其作品《文学理论》一书中将隐喻、意象、象征这三组概念做了重点剖析,即:“一个意象可以被转换成隐喻一次,但如果它作为呈现或再现不断重复,那么它就变成了一个象征,甚至是一个象征系统的一部分。

且作为背景的意象很容易具有象征性甚至会变成气氛、情调,进而被看作是对人物的转喻性或隐喻性表现[1]。

”(一)象征与意象作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叶芝常用各种具有鲜明代表性的自然意象来抒发内心情感,从早期的“树林”和“玫瑰”到后来的“天鹅”、“拜占庭”和“塔”等意象,叶芝的作品均展现出了托物言志、深刻隽永这一层次的美感。

因此,优秀的象征主义文学作品与鲜明的意象是分不开的,由此意象便具有象征性而象征也同样离不开意象[2]。

(二)隐喻与意象美国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 &Johnson )提出:“隐喻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在语言中而且也在思维和行动中[3]。

”其次,在韦勒克、沃伦看来,意象、隐喻、象征这三组概念在现代诗歌中是相互关联的,具体来说,在现代诗歌中,一般的过程是意象变隐喻,隐喻再变成象征。

叶芝经典诗歌文章赏析

叶芝经典诗歌文章赏析

叶芝经典诗歌文章赏析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是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涵盖了各种主题,包括爱情、宗教、历史、政治等。

以下是几首叶芝的经典诗歌及其赏析。

1.《湖水中的天鹅》(The Wild Swans at Coole)《湖水中的天鹅》是叶芝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描述了一个冷峻、孤独和永恒的自然景观。

诗人在一片湖水中看到了一群天鹅,它们优雅地在水中游弋,象征着自由和永恒。

通过这个景象,叶芝传递了人类对美和宁静的渴望,以及时间的无情流逝。

2.《降伏》(The Second Coming)《降伏》被广泛认为是叶芝最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之一。

诗中通过描绘一个崩溃的世界,预示了一种灾难性的变革即将来临。

叶芝将这种变革比作“第二次来临”,暗指新一代力量的兴起。

诗中充满了悲怆和恐惧的氛围,表达了叶芝对人类道德沦丧、社会混乱的忧虑。

3.《蓝衣人》(The Man in the Blue Coat)《蓝衣人》是叶芝的一首关于爱情和信仰的诗。

诗中描绘了一个神秘的蓝衣人,他坚定地守护着自己的信仰和爱情。

诗人通过描述蓝衣人的形象,强调了坚持、信仰和自我牺牲的重要性。

这首诗以它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风格闻名,表达了叶芝对爱情和信仰的追求和坚守。

4.《琴与月亮》(Aedh Wishes for the Cloths of Heaven)《琴与月亮》是叶芝最著名的爱情诗之一,也是其最短的作品之一。

诗中,叶芝以温柔、浪漫的语言,表达了对心爱之人的深深迷恋和祝福。

诗中的“几方布料”象征着无尽的浪漫和美好,而拥有它们的能力则象征着对彼此的真爱和不可分割的关系。

这些经典诗歌文章不仅展现了叶芝丰富的想象力和诗歌技巧,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类存在、爱情与信仰的思考和追求。

这些作品在西方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深受读者的喜爱和赞赏。

叶芝《当你老了》赏析

叶芝《当你老了》赏析

叶芝《当你老了》赏析叶芝的《当你老了》,用朴素、平淡的语言表达出了那种情人间最真挚的爱。

这首诗中,作者对爱情的阐述,可以说是他个人情感经历和整个西方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

诗人描写的是一位老年情侣,而实际上这是一个年轻的心灵,只不过自己已经沧桑、颓废,变得孤独、悲观,才让别人以为自己也已暮年。

全诗分为三节。

第一节是叙述时间概念的形成,第二节与第一节意境类似,用华丽的词藻去赞美当前之景,并展开遐想,最后描绘回忆,突出重点,感受温馨。

第三节抒发对爱情的理解,把浪漫的生活画面及古典诗句融入其中,真切动人。

全诗大部分采用对称的结构方式,将当前和过去的意象融合起来,从而深刻地表达出对爱情的忠诚。

第二节,看似不经意,却令读者动容。

“他仍然在大海里捕鱼,而我呢?在大海里变老。

”这里写到诗人每天都要在海边捕鱼,每日都会进行工作,尽管有些劳累,但还是会按照自己的心愿去捕鱼,随心所欲,没有束缚。

在这里,诗人再次提到他的年龄,已经“苍老”,身体也显得十分衰弱,生命正逐渐走向终点。

在诗人的眼中,这样的生活或许是世界上最好的生活吧!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是多少人都渴望拥有的啊!在第三节,诗人直抒胸臆:“但是当你在炉边打盹,请取下这本书,慢慢读,梦会短一些;当你坐在公园里,打盹,请取下这本书,慢慢读,日子会长一些;当你站在炉边,疲倦,请取下这本书,慢慢读,时光会漫长一些。

”在诗人看来,这是一个最舒服、最惬意的时刻,阳光温暖、灯光迷离,周围的空气中充满着诗香,多么温馨、美妙的时刻啊!生活不就是如此吗?读着书,品着茶,享受着生活,悠闲、安逸,恬静、舒适,简直就是“神仙般的生活”。

《当你老了》有着一种伤感的、美丽的情怀,它能够吸引人,带给人心灵上的震撼,让人沉浸在那种优雅的境界之中。

这首诗不仅富有哲理性,更饱含浓郁的诗情。

诗人使用的两组镜像对比,无论是“大海里”与“炉边”,抑或是“苍老”与“年轻”,都十分耐人寻味。

最后两节中,诗人还用了一系列特殊词汇来暗示美好生活的过往和现在,使得每一个词都极具渲染力。

william butler yeats诗歌鉴赏

william butler yeats诗歌鉴赏

william butler yeats诗歌鉴赏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是爱尔兰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歌清新而又富有感情,写出了爱尔兰历史上的变革和悲剧,表达了他对爱尔兰的热爱和热情。

叶芝的诗歌体现了他对爱尔兰文化的理解,以及他对人生、宗教、神秘主义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他一生创作了许多经典诗歌,如《绿野仙踪》、《塞纳河的童话》、《风中的女王》等,充满着浪漫主义情怀和幻想空间。

叶芝的诗歌有三种不同的诗体,即“九行诗”,“长诗”和“短诗”。

其中,“九行诗”是他最常用的诗体,用精练而深邃的语言吐露着他的心声,犹如一首诗歌。

他的“长诗”比较清新明快,语言流畅,抒发出深刻的思想感情,而“短诗”则是他最个人化的诗体,充满了他的思想和感受。

总之,叶芝的诗歌在抒发他的思想感情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体验,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爱尔兰文化,感受古典文学的精髓。

爱的四种境界——四首爱情诗

爱的四种境界——四首爱情诗

爱的四种境界——四首爱情诗爱的四种境界——四首爱情诗第一种境界:《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泰戈尔)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而是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却装作毫不在意;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枝无法相依,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而是尚未相遇,便注定无法相聚;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亲爱的,如今,你就在我身边,我们却不能在阳光下相爱。

第二种境界:《致橡树》(舒婷)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第三种境界:《见与不见》(仓央嘉措活佛)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第四种境界:《当你老了》(叶芝)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思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和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垂下头来,在红火闪耀的炉子旁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在头顶上的山上它缓缓地踱着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幸与不幸的纠结——叶芝爱情诗赏析

幸与不幸的纠结——叶芝爱情诗赏析
作家评 论 . ! . 墨 !叶芝 爱情 诗赏析
朱奕 霏
叶芝是 爱尔兰著名 诗人 ,1 9 2 3 年诺 贝尔文学 奖得主 。他 的诗 歌世人传 颂 ,尤其 是爱情 诗更是被称 为世界 诗歌宝库 中 的瑰 宝 ,长 久 以来 成 为 文 学 界 研 究 的重 要 主 题 。 本 文 摘 选 其 中四首最著 名的爱情 诗篇仔细解 读 ,品味诗人 心中凄美 、圣 洁又亘 古不 变的伟大爱情 。 年的夏 日,叶芝与毛德 ・ 冈同游厚斯涯 。当一对海鸥飞过他们 头顶时 ,毛德・ 冈深情 地说 ,假如转世能再生为鸟 ,她会选 择 做一只海鸥 。叶芝 听后默默 地记 在心里 。三天后 ,毛德・ 冈便 收到 了叶芝寄给她 的 《 白鸟》一诗。 亲爱的,但愿我们是浪 尖上一双 白鸟!
我心 头萦绕着 无数 岛屿和妲娜 湖滨 , 在 那 里 岁 月会 遗 忘 我 们 , 悲哀 不 再 来 临 ; 转 瞬 就 会 远 离玫 瑰 、 百合 和 星 光 的侵 蚀 , 只 要 我 们 是 双 白 鸟 , 亲 爱 的 , 出 没在 浪 花 。 《白鸟 》一 诗是 叶 芝爱 情诗 中的代表 作 。在 本诗 中 , 诗人 表达 出对 美好 爱情 的向往和 深 切祝 愿 。诗人 借用 “ 百 合”、 “ 玫瑰 ”等美好 的意 象来象征 自己的心上 人,用浪尖 上翩翩起舞 的 “白鸟 ”这一 充满 无限遐想 的意象传递 出诗人
愿 与 心 上 人 化 作 白鸟 自 由潇 洒 地 比翼 双 飞 于 海 天 之 间 的美 好 夙愿 。本诗最后 一节 中萦绕 在诗人心头 的 “ 无数 岛屿和妲娜 湖滨 ”是爱尔兰神 话 中众神 的住 所 ,它们象征 了诗人心 中的 美好 、爱情和艺术的完美之境 。 但这完美 的境界却反衬 出梦 境的虚幻 。当清晨 的 日光照进 心房 ,再美好 的梦 境也会化为 乌有 。的确 ,诗中所展现 的一切 美好与期待都 因为现实 中心 上 人 的 回绝 而 终 止 ,意 象 愈 加 美 好 就 愈 加 反 衬 出 诗 人 现 实 中 的苦恼 。 本 诗字字句句释放着诗人压抑 的心境 ,营造 出对美 好爱情 的无 限向往 ,却又无奈地让浪花带走一切幻想 。 随后不久 ,在首次 向毛德・ 冈求婚遭拒后 ,叶芝怀着痛苦 无奈 的心情与对爱 的执着 ,写下 了一 首赞美毛德・ 冈美貌 的诗 歌 ,诗名 叫作 《 尘世 的玫瑰 》。 谁 曾 梦 见美 如 梦般 匆 匆而过 ? 为 了那 些 带 着 悲 伤 之 骄傲 的 红唇 , 它 们 悲伤 是 为 没 有 新 的 奇迹 如 潮 涌现 , 特 洛 伊 在 一 场 耀 眼 的 丧 葬 之 火 中湮 灭 , 而尤什那的 儿郎也 已安 眠。 我 们 和 这 个 辛 劳 的 尘世 亦 匆 匆而过 : 在人 们之魂 中,摇 曳着 ,如同苍 白的水, 在它们寒冬的 节律 之间退去 , 在这 些 匆 匆而过 的 群 星 ,以 及 天 空之 沫下 , 存 活在 这 些孤 独 的 面容 之 上 。 敬 礼 ,天 使们 ,在 你们 朦 胧 的居 所 ; 在你 们存 在之 前,抑 或任何一颗 心跳 动之前 , 疲倦 而仁 慈者 已在 他 的 宝座 边徘 徊 ; 他 把 世 界 创 造 成 一 条青 草遍 生 的道 路 , 在她流浪 的脚踪之下 。

叶芝的爱情诗大致可分为三类:

叶芝的爱情诗大致可分为三类:

二、叶芝的xx 大致可分为三类:(一)年轻时的叶芝对爱情充满自信、激情和向往,尤其是遇到一见钟情的毛德冈时,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活力。

尽管叶芝的深深爱慕一再遭到拒绝,但他始终向追求真理一样追求着心中神圣的真爱。

这一时期,他创造的爱情诗大都充斥着诗人对美好爱情亘古不变的终极向往与追求,及对爱人无限深情,如《白鸟》、《他祈求锦绣天衣》、《诗人致其所爱》等。

他祈求锦绣天衣要是我有锦绣天衣,交织着xx 的光彩,那XX、暗淡和深黑的锦衣,为黑夜,xx 和晨昏穿戴,我愿把它铺在你脚下;但我:穷,只能有美梦,我把我的梦铺在你脚下,轻点踩,因为你踩着我的梦。

袁可嘉译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充满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了得到心上人的芳心,诗人愿摘下天上的锦绣铺在爱人的脚下,后半部分诗仿佛从美好的憧憬中回到现实,现实中诗人一穷二白,但他并没有放弃。

本诗从头到尾贯穿了充满活力的青春气息。

年轻的诗人不畏惧任何挑战和失败,他愿为心上人付出自己所有,无尽的青春气息跃然纸上,诗人毫不隐晦地表达自己的爱情,纯真且浪漫,又带有些许深沉。

虽有想象与现实的反差,但没有宿世的烦恼,没有猥琐的胆怯,全诗传达出的都是诗人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勇气和冲动。

(二)伴着年华的流逝和岁月的打磨,诗人冷静地对爱情和人生从新做了理性的思考。

这时的爱情诗中退出了年少轻狂,而多了对生活的哲思和对永远追求不到的爱情的无奈。

例如《绝不献上整颗心》、《呵别爱的太久》、《亚当所受的诅咒》等。

决不献上整颗心决不要,决不要献上整颗心,因为在那些狂热的女人眼中,如果爱情是想当然,就仿佛不值得一想,她们从未想过爱情会在一个到另一个的亲吻中消失,因为每一件可爱的事都只是短暂的,梦幻的,亲切的欢心。

决不要,决不要直接献上心,因为那些女人,尽管xx 多伶俐,掏出她们的心,只是为了游戏。

但是到底谁能玩得够精彩,如果是因为爱情又哑又聋又瞎?他这样做的,现在把代价认清,因为他献出而又丧失了整颗心。

当你老了四个字概括三节诗

当你老了四个字概括三节诗

当你老了四个字概括三节诗摘要:1.引言:介绍叶芝的诗篇《当你老了》以及诗歌的主题2.诗歌的第一节: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沉沉3.诗歌的第二节:当你老了,眼眉低垂,倦坐在炉边4.诗歌的第三节:当你老了,会如何回忆自己的青春5.总结:诗歌传达了对衰老和回忆的思考,以及对爱情的美好期许正文:叶芝的诗篇《当你老了》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

诗篇通过描绘一个人老去时的景象,引发了我们对衰老、回忆和爱情的思考。

接下来,我们将从三节诗中分别探讨诗歌的主题。

诗歌的第一节:“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沉沉”,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进入老年后的日常景象。

随着年华逝去,人的精力不再旺盛,生活的节奏变得缓慢。

诗句中的“睡意沉沉”更是强调了老年人在生活节奏上的改变。

这一节诗提醒我们珍惜时光,因为衰老是人生不可避免的过程。

诗歌的第二节:“当你老了,眼眉低垂,倦坐在炉边”,这节诗进一步描绘了老年人的生活状态。

眼眉低垂代表着老年人对世界的观察角度发生了改变。

他们或许不再关注外界的纷扰,而更关注内心的平静。

炉边的景象则象征着家庭的温暖,让人感受到在衰老过程中,家人和亲情的支持是多么重要。

诗歌的第三节:“当你老了,会如何回忆自己的青春”,这节诗引导我们思考衰老与回忆之间的关系。

当我们老了,会如何看待自己的青春岁月?诗篇告诉我们,无论年华如何老去,我们都应该珍惜曾经的美好回忆。

同时,这也是对青春时光的怀念和致敬。

总结:《当你老了》这首诗歌通过对衰老和回忆的描绘,传达了对人生、爱情和家庭的思考。

在诗篇中,叶芝提醒我们要珍惜时光,感慨衰老的同时,也要看到衰老背后的美好。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应该心怀感激,珍惜眼前的人和事。

威廉·巴特勒·叶芝有着怎样的写作特点?创作风格是怎样

威廉·巴特勒·叶芝有着怎样的写作特点?创作风格是怎样

威廉·巴特勒·叶芝有着怎样的写作特点?创作风格是怎样本文导读:年轻时代的叶芝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其早期诗歌多取材于爱尔兰本土的传奇与民谣。

叶芝是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的参加者,因此政治是他诗中的一大主题;而与叶芝的民族主义激情紧密相连的是他对献身于爱尔兰文化复兴的杰出女演员莫德·冈的爱情,因而爱情对于叶芝也是个终生的主题。

他与格雷戈里夫人的合作亦对爱尔兰戏剧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叶芝的这一连串人生经历同其诗歌有着紧密的联系。

凭着他那能创造神话的想象力,叶芝将生活中许多平凡事件化为美妙的诗句,再在他的诗中创造出具有叶芝风格的象征主义。

而且,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在叶芝的许多诗中亦得到了表现。

在创造他的艺术、他的象征主义的同时,叶芝似乎也急欲为历史画像。

也许是受到了神秘主义(包括布莱克的神秘主义)的影响,这一幅神秘的历史画像颇具悲剧色彩。

人的命运是由外在力量所控制的,历史的轮盘不停地旋转,已现的必将重现。

《丽达与天鹅》与《基督重临》描述的正是这一主题。

多样性的人生,多样性的主题,多样性的风格与技巧,时隐时现的历史影子,构成了叶芝诗歌的伟大所在。

正是由于这种多样性,后世的评论家一般将叶芝的诗歌分为三个时期。

叶芝的早期诗歌创作包括他从1883年起在《都柏林大学评论》(Dublin University Review)上发表的诗歌,直到1899年出版的《芦苇中的风》(The Wind Among the Reeds)为止。

初入诗道,叶芝接受的是后期浪漫主义的传统。

对他深具影响的是前拉斐尔派诗人及其后继者,其中的威廉·莫里斯可以说是叶芝的最主要的影响者。

莫里斯是叶芝的朋友,他对叶芝的影响在《莪相的漫游及其他》(The Wanderings of Oisin and Other Poems,1889)中最为明显。

布莱克和雪莱也对叶芝早期的诗歌产生过影响,因为叶芝曾编选过布莱克的诗集(1893)。

叶之和他的当你老了

叶之和他的当你老了

为其初恋女友、爱尔兰民族解放志士莫德・龚因所写的诸多抒情诗中最脍灸人口的一首。这首诗的特点之 一是诗人把对莫德的爱同对爱尔兰民族之爱融合在一起, 因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 中图分类号 〕 +#"( 〔 文献标识码 〕 , 〔 文章编号 〕 #""* —!($* & !""# )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参考文献〕
〔 傅洁 @ 叶之抒情诗全集 〔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B〕 !CCD@ 〔 王家新 @ 朝圣者的灵魂: 抒情诗・诗剧 F 叶之文集卷 E〕 一G〔 B〕 @ 东方出版社, !CCH@ 〔 孙绍先、 周宁 @ 外国名诗鉴赏辞典 〔 I〕 A〕 @ 中国工人出 版社, !CJC@
F 责任编辑
《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SD/4-<H D9 T0U0.<4 1-023450A7 & V.0W RD6 R60 )
!""# 年 ’ 月 R3EA3OF34> !""#
叶之和他的《 当你老了》
邹 颉
& 安徽大学, 安徽 合肥 !$""*$ )
〔 “ 关键词 〕 叶之; 永恒的爱尔兰诗魂 ” ; 朝圣者的灵魂 〔 摘 要〕 叶之是现代英国和现代爱尔兰的著名诗人, 享有 “ 永恒的爱尔兰诗魂 ” 的美称。 《 当你老了 》 是叶之
李 维G
!"#$% #&’ ()%* +("& !,- ./" 01’ 2
304 5)" & ,-./0 1-02345067, 83930 !:#""*$ ;.0-< )

叶芝的诗有什么特点

叶芝的诗有什么特点

叶芝的诗有什么特点叶芝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最具有浪漫主义的伟大诗人。

叶芝早年所创作的诗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他擅长于营造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他的诗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叶芝的诗特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叶芝的诗的特点叶芝的诗歌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创作是指从1883年到1899年,象征性的代表作有《度人致所爱》、《白鸟》、《他记起遗忘了的美》、《他赠给爱人一些诗句》等作品,这阶段的创作主要受到唯美派和神秘主义的影响,同时叶芝还受到了爱尔兰民族主义的影响,在爱情诗歌中融入民族主义是他在这阶段创作的鲜明的特点。

第二阶段是指20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这一阶段他的创作受到了民族主义以及庞德的影响,他的诗歌的特点有了明显的变化,他摆脱了之前得唯美主义,反而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现实主义进一步增强。

比如,在诗歌《责任》中,那些迷幻、脱俗的氛围消失了,更多的是展现出了诗歌成熟和真诚。

第三阶段是指1919年到20世纪30年代末期。

这个阶段,他的象征主义最终形成,同时他将象征性手法与写实手法进行自然的结合,将哲学思想与个人情感进行融合。

这一时期他的代表作有《残破的梦》、《狂放的老坏蛋》、《一个女人的青年和老年》等。

叶芝的诗叶芝的诗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叶芝早年所创作的诗歌《走过柳园》代表着他早年的创作风格。

叶芝在遇到自己心仪的女子茅德·冈之后,他的诗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首《走过柳园》据说也是想给这位女子的。

这叶芝的诗中能够看出诗人对她的爱慕与崇拜,读者会被文中的字词所吸引,让人印象深刻。

这首诗歌同样也是叶芝自己十分喜爱的作品,诗歌的语言尽管简单朴素,但还是很耐人寻味,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诗人在诗中写道说自己在柳园中与自己心爱的女子相遇,在诗中用“纤足雪白”就把女子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让人能够联想到在柳园中遇到了一个光着雪白的脚丫走在花丛中的女子的形象,作者善于用一个很小的细节,来衬托出这位女子的美丽、机灵,寥寥几笔便能够勾画出一副美丽的轮廓。

叶芝早期诗歌中的浪漫主义情结

叶芝早期诗歌中的浪漫主义情结

作者: 胡佩佩
作者机构: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出版物刊名: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26-28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6期
主题词: 叶芝;浪漫主义情结;早期诗歌
摘要: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著名诗人、戏剧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他曾被T.S.艾略特誉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诗人"。

虽然叶芝一直被认为是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但青年叶芝深受布莱克、华兹华斯、雪莱等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其早期诗歌的总体风格是浪漫主义的。

纵观叶芝的早期诗歌,可以看出有三种浪漫主义情结贯穿其中,即浪漫主义的思乡情结、浪漫的爱情以及浪漫的民族主义情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叶芝的爱情诗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年轻时的叶芝对爱情充满自信、激情和向往,尤其是遇到一见钟情的毛德冈时,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活力。

尽管叶芝的深深爱慕一再遭到拒绝,但他始终向追求真理一样追求着心中神圣的真爱。

这一时期,他创造的爱情诗大都充斥着诗人对美好爱情亘古不变的终极向往与追求,及对爱人无限深情,如《白鸟》、《他祈求锦绣天衣》、《诗人致其所爱》等。

他祈求锦绣天衣
要是我有锦绣天衣,
交织着金和银的光彩,
那蔚蓝、暗淡和深黑的锦衣,
为黑夜,白昼和晨昏穿戴,
我愿把它铺在你脚下;
但我:穷,只能有美梦,
我把我的梦铺在你脚下,
轻点踩,因为你踩着我的梦。

袁可嘉译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充满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了得到心上人的芳心,诗人愿摘下天上的锦绣铺在爱人的脚下,后半部分诗仿佛从美好的憧憬中回到现实,现实中诗人一穷二白,但他并没有放弃。

本诗从头到尾贯穿了充满活力的青春气息。

年轻的诗人不畏惧任何挑战和失败,他愿为心上人付出自己所有,无尽的青春气息跃然纸上,诗人毫不隐晦地表达自己的爱情,纯真且浪漫,又带有些许深沉。

虽有想象与现实的反差,但没有宿世的烦恼,没有猥琐的胆怯,全诗传达出的都是诗人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勇气和冲动。

(二)伴着年华的流逝和岁月的打磨,诗人冷静地对爱情和人生从新做了理性的思考。

这时的爱情诗中退出了年少轻狂,而多了对生活的哲思和对永远追求不到的爱情的无奈。

例如《绝不献上整颗心》、《呵别爱的太久》、《亚当所受的诅咒》等。

决不献上整颗心
决不要,决不要献上整颗心,
因为在那些狂热的女人眼中,
如果爱情是想当然,
就仿佛不值得一想,
她们从未想过
爱情会在一个到另一个的亲吻中消失,
因为每一件可爱的事都只是
短暂的,梦幻的,亲切的欢心。

决不要,决不要直接献上心,
因为那些女人,尽管巧嘴多伶俐,
掏出她们的心,只是为了游戏。

但是到底谁能玩得够精彩,
如果是因为爱情又哑又聋又瞎?
他这样做的,现在把代价认清,
因为他献出而又丧失了整颗心。

裘小龙译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爱情受挫后的真实感受,诗中夹杂着对爱人的些许怨恨,对自己爱情的失望和无奈,以及对爱情看法的根本转变。

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激情过后的无限哀伤。

让人感到无尽的遗憾和惋惜,但也正因为爱情的挫折给诗人带来更多、更深刻的人生感悟,从而激发诗人更浓热的创造热情。

(三)当激情与失落散去,诗人在欢乐和痛苦之后重归平静,进入暮年的叶芝创作“更为深刻,而且更加坚实”[3],他此时的爱情诗中体现出更强烈的哲学意识,具有玄学意味。

他在爱情诗中尤其热衷于探讨辩证、相对的哲学命题,如生与死、青春与老年等。

在他看来,正是它们构建了现实中的悲剧。

还有一部分爱情诗似看破红尘,心如止水,却像陈年的酒,让人回味无穷。

失去的东西
我歌唱失去的东西,惧怕赢得的东西,
我漫步在重打一遍的战役中,
我的王是失去的王,我的人是失去的战士;
双脚也许会向那升起和降落飞奔,
它们永远踩踏着那同一块小石子。

傅浩译毛德冈对叶芝而言既是“丧失的东西”,又是“赢得的东西”。

因为终身的苦恋是痛苦的“丧失”,而由此收获的诗行又是不朽的“赢得”。

赢得与丧失一组不可调和的行为矛盾,歌唱与惧怕两种水火难容的情感对立,构成了此诗的哲学思考。

一方面现实的叶芝因为终身渴望的“丧失”,只能在理想国中虚拟性地完成他的“赢得”;另一方面,诗人又对一旦兑现了现实的“赢得”充满恐惧与忧虑。

因为这种“赢得”恰恰构成了另一种“丧失”,而后一种丧失对一个诗人来说是生命活力与原创生机的枯竭。

于是诗人只能处在得到与丧失的拉锯战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