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检测技术实验一.doc

合集下载

《自动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自动检测技术》教学大纲

《自动检测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自动检测技术是自动化类一门综合性专业主干课程。

它的前修课程为“大学物理”、“普通化学”、“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接口技术”等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实践等环节,使学生能掌握各种常见机械、热工、成分等工程量的检测原理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前修课及本课程的知识,逐步掌握根据具体检测(控制)要求、主要技术性能设计出高性能价格比及先进实用的自动检测(控制)仪表及系统和方法与技术。

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或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1) 绪论和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介绍检测系统的一般组成及分类方法;掌握检测系统的静态与动态特性;理解检测系统误差的基本概念、性质、表达方法以及检测仪表(系统)的精度等级、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的特点、规律与处理方法。

(2) 力学量检测技术:介绍力学量定义、分类,压力、力和转矩的各种检测方法及工程上常见传感器;学习与掌握各类工程应用较多常用和先进的压力、力和转矩测量仪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

(3) 运动量检测技术:介绍运动量定义、分类,位移、速度、加速度、振动的各种检测方法及工程上常见传感器;学习与掌握各类工程与军工应用较多的位移、速度与加速度测量仪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

(4) 温度检测技术:介绍各种温标的由来与定义温度量值标定与传递方法,测温分类方法及其特点,热膨胀式测温方法,重点放在工业与国防应用最多的热阻式、热电式和辐射法测温原理、方法与常见(标准)传感器与测温仪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并以一定篇幅介绍新颖温度传感器及其温度测量方法。

(5) 物位检测技术:学习与掌握物位定义、分类方法;学习各种工况条件下的液位和料位检测方法,这些方法与对应的常见和先进的测量仪器和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与应用特点,概貌性学习了解相界面的检测原理与方法。

自动检测技术

自动检测技术

自动检测技术实验一应变片的粘贴工艺实验一、实验目的:熟悉掌握应变片的粘贴工艺及要求。

二、应变片的粘贴工艺及要求:应变片的粘贴工艺及质量直接影响着测量的精度与成败,因此必须按照粘贴工艺规程粘贴应变片,一般步骤为:1、应变片的检查(1)外观检查用放大镜(或投影仪)进行外观检查。

凡是金属丝栅不紊乱、布置均匀。

引线牢固,底基胶层均匀者可以认为合格。

(2)阻值分选用精密电桥测量应变片的阻值,一般不超过应变片名义阻值的±0.5%时,认为其合格。

但要根据实测电阻值分组包装使用。

在同一组中,各片之间的实测电阻值偏差最好不超过±0.1Ω。

当相差为±0.5Ω时上,电阻应变仪就不易平衡了。

2、粘贴表面的清理(即试件清理)一般对贴片表面的要求为:(1)完全去掉表面的氧化皮及污垢。

通常采用手提电动砂轮,钢刷、砂布等打磨。

测点表面最好用0#或1#砂布打磨到▽6即可,也不易太光滑。

打磨表面为应变片基底面积的2~3倍(2)用划针在测点表面轻画贴片位置的坐标线。

(3)用丙酮(或无水乙醇、甲苯)和脱脂棉清洗。

直到没有脏物为止,晾干后即可开始粘贴应变片。

3、贴片的具体步骤一般按使用粘贴剂所要求的工艺进行。

但应注意以下几点:(以使用KH一502粘贴剂为例)(1) 粘片前粘片的工具要准备齐全。

(2) 首先在应变片如背面和清理好的试件表面上都涂上—层很薄的粘贴剂、然后将应变片按试验要求的方位贴于试件上。

(3) 贴上后,在片上盖上—层玻璃纸。

一手提住引线,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轻轻滚压(主要用垂直压力,不要有推力)。

把多余的胶水与气泡挤出。

(4) 贴片完毕后,应变片应该整齐、干净,位置准确,胶层均匀。

4、应变片的干燥处理:在贴片完成后,应根据所用粘贴剂的干燥固化条件,进行干燥处理。

对KH一502粘贴剂。

一般可在干燥的空气中自然干燥,也可用热烘干燥,如用红外线灯烤,电吹风吹等。

5、粘贴质量的检查:对应变片粘贴质量应检查如下项目:(1)应变片粘贴位置是否准确;(2)胶水是否均匀。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教案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教案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自动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掌握各种自动检测技术的特点、原理及应用范围。

3. 学会分析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4. 能够运用自动检测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自动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分类自动检测技术的定义自动检测技术的分类自动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2. 电阻检测技术电阻检测的原理电阻检测的方法及特点电阻检测的应用实例3. 电容检测技术电容检测的原理电容检测的方法及特点电容检测的应用实例4. 电感检测技术电感检测的原理电感检测的方法及特点电感检测的应用实例5. 温度检测技术温度检测的原理温度检测的方法及特点温度检测的应用实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加深对检测技术的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巩固理论知识。

四、教学资源1. 教材:《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2. 课件:PowerPoint3. 实验设备:电阻、电容、电感、温度传感器等4.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论文、技术资料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4. 课程论文:培养学生独立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包括理论课16课时,实验课16课时。

2. 授课方式:每周2课时,共8周完成理论课教学;实验课安排在第9周至第16周,每周2课时。

3. 教学进度安排:第1-4周:讲授自动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分类、电阻检测技术、电容检测技术、电感检测技术。

第5-8周:讲授温度检测技术、压力检测技术、流量检测技术、位移检测技术。

第9-16周:进行实验教学,包括电阻、电容、电感、温度、压力、流量、位移传感器的应用实验。

《自动检测技术》习题集及部分参考答案

《自动检测技术》习题集及部分参考答案

《自动检测技术》习题集及部分参考答案第一章传感器和测量的基本知识§1-1测量的基本概念复习思考题1.测量的定义及其内容是什么?2.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定义是什么?3.直接测量的方法有几种方法?它们各自的定义是什么?4.仪表精度有几个指标?它们各自的定义是什么?(学习指导p1)5.仪表分辨力的定义是什么?作业题1.测量是借助和和,取得被测对象的某个量的大小或符号;或者取得与之间的关系。

(专用技术;设备;实验;计算;一个变量;另一变量)2.测量是将被测量与通过专用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比表示测量结果时,必须注明(同性质的标准量;比较;标准量倍数;标准量某0的单位)3.直接测量是从事先间的函数关系,先测出,再通过相应的函数关系,被测量的数值。

(分度好的表盘;被测量;某种中间量;中间量;计算出)4.直接测量方法中,又分,和。

(零位法;偏差法;微差法)5.零位法是指在比较仪器中进行,让仪器指零机构,从而确定被测量等于该方法精度(被测量;已知标准量;比较;达到平衡(指零);已知标准量;较高)6.偏差法是指测量仪表用,直接指出被测量的大小。

该法测量精度一般不高。

(指针、表盘上刻度线位移)7.微差法是和的组合。

先将被测量与一个进行用测出。

(零位法;偏差法;已知标准量;比较;偏差法)8.测量仪表指示值程度的量称为精密度。

测量仪表指示值有规律地称为准确度。

(不一致;偏离真值)9.测量仪表的精确度简称,是和以测量误差的来表示。

(精度;精密度;准确度;相对值)10.显示仪表能够监测到被测量(最小变化)§1-2传感器的一般特性复习思考题1.试述传感器的定义及其在检测中的位置。

2.传感器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的定义是什么?3.传感器静态特性的技术指标及其各自的定义是什么?作业题1.传感器是与被测对象接触的环节,它将被测量转换成与机构。

它是检测和控制中最关键的部分。

(最初;被测量有确定对应关系;电量)2.通常用传感器的和来描述传感器输出-输入特性。

自动检测技术(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自动检测技术(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有关修改的说明红色字:建议删去的文字 绿色字:建议增加的文字黄色字:认为原稿中可能有问题的文字,请仔细考虑 灰色字:本人的说明性文字公式和图的带黄色的编号不用管他1.1 什么是检测装置的静态特性?其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答:静态特性是指检测系统在被测量各值处于稳定状态时,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特性。

静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有:线性度、精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分辨力、稳定性、可靠性等。

1.2 什么是检测装置的动态特性?其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答:动态特性是指动态测量时,输出量与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之间的关系。

动态特性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动态误差、响应时间及频率特性等。

1.3 不失真测试对测量系统动态特性有什么要求?答:①输入信号中各频率分量的幅值通过装置时,均应放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既幅频特性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②输入信号各频率分量的相角在通过装置时作与频率成正比的滞后移动,即各频率分量通过装置后均延迟相同的时间t ,其相频率特性为一过原点并有负斜率的斜线。

1.4 测量系统动态参数测定常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答:动态特性参数测定方法常因测量系统的形式不同而不完全相同,从原理上一般可分为正弦信号响应法、阶跃信号响应法、脉冲信号响应法和随机信号响应法等。

1.5 某位移传感器,在输入位移变化1mm 时,输出电压变化300mv ,求其灵敏度? 答:灵敏度可采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增量比表示,即3001300==∆∆=x u k mv/mm1.6 用标准压力表来校准工业压力表时,应如何选用标准压力表精度等级?可否用一台0.2级,量程0~25MPa 的标准表来检验一台1.5级,量程0~2.5MPa 的压力表?为什么? 解:选择标准压力表来校准工业用压力表时,首先两者的量程要相近,并且标准表的精度等级要高于被校表精度等级,至少要高一个等级。

题中若标准表是0.2级,量程0~25MPa ,则该标准表可能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为2.0)025(1max ⨯-=∆%=0.05MPa被校表是1.5等级,量程0~2.5MPa ,其可能产生的最大绝对误差为5.1)05.2(2max ⨯-=∆%=0.0375MPa显然1max ∆>2max∆,这种选择是错误的,因为虽然标准表精度等级较高,但是它的量程太大,故不符合选择的原则。

一般检查实验报告

一般检查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一般检查实验报告篇一:检测技术实验报告《检测技术实验》实验名称:院(系):姓名:实验室:同组人员:评定成绩:实验报告第一次实验(一、三、五)自动化专业:自动化xxxxxx 学号:xxxxxxxx实验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审阅教师: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仪器:应变传感器实验模块、托盘、砝码、数显电压表、±15V、±4V电源、万用表、导线等。

三、实验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组件,如图1-1所示,四个金属箔应变片分别贴在弹性体的上下两侧,弹性体受到压力发生形变,上面的应变片随弹性体形变被拉伸,对应为模块面板上的R1、R3,下面的应变片随弹性体形变被压缩,对应为模块面板上的R2、R4。

图2-1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图2-2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接线示意图图2-3单臂电桥工作原理通过这些应变片转换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如图1-2所示R5、R6、R7为固定电阻,与应变片一起构成一个单臂电桥,其输出电压e为电桥电源电压,式1-1表明单臂电桥输出为非线性,非线性误差为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图1-1应变传感器上的各应变片已分别接到应变传感器模块左上方的R1、R2、R3、R4上,可用万用表测量判别,R1=R2=R3=R4=350Ω。

2、从主控台接入±15V电源,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i短接,输出端uo2接数显电压表(选择2V档),调节电位器Rw4,使电压表显示为0V。

中南大学自动检测与控制实验报告1

中南大学自动检测与控制实验报告1
三、仪器及装置
1、标准镍铬—镍硅热电偶(分度号K)1支
2、被检镍铬—镍硅热电偶(自制)2支
3、UJ36型直流电位差计,0.1级(实际使用时应用0.05级)1台
4、精密数字测温仪XMTA-1001台
5、管状电炉220V,1KW,1000℃(带温控仪)1台
6、冰瓶(瓶中已经放入冰和水)1台
7、交流电压表,0~250V1台

自动检测与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院系XX专业XXXX班级
姓名XXX学号XXXXXXXXX同组者
实验日期20XX年X月X日指导老师
实验一电热偶的校正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热电偶测温原理和温度测量系统组成,学习热电偶测温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2、了解热电偶的制作原理;
3、掌握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4)重新升高电炉供电电压至200伏左右,使电炉温度在300℃,400℃,500℃等检定点时,按前述方法测出被校偶在这几个检定点温度下的电势值和标准偶“第二次读数”,并将结果一一记入表2。
五、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表2实验数据记录表
检定温度(℃)
200
300
400
500
对应名义值(mV)(查表)
实验用标准偶证书给出值
被检偶的偏差(mV)
被检偶允许偏差(mV)
检定结果
六、讨论
(2)接通炉子供电电源,将变压器输出电压调整至200V左右使电炉开始升温,接着观察检流计指针偏转方向(炉子升温过程中指针应向右即“+”方偏转),并不断地调整电位差计的测量盘,使检流计保持在“0”位,以便随时监视炉子升温速度和炉温。
(3)第一个点温度为200℃,校验规程要求在检定点温度时炉温变化速度不宜太快(不大于0.2℃/分钟),为此待炉温到达校验点还差0.5~0.8mV时速将炉子输入电压降至60~80伏左右(视校验点温度高低而定,校验点温度高时电压降低小些,反之则大些)。同时,将电位差计刻度盘调准到“第一次读数”值上,这时检流计指针在左边“一”方向,随着炉温继续升高,检流计指针将向“0”方向移动,一旦发现检流计回至“0”位即表示炉温已达校验点,此时立即将双倒开关扳至“被检偶”一边,读取被检偶的电势值并记入表2,然后再速将双刀开关扳回“标准偶”以便测出其电势,也将结果记入表2,至此该校验点温度下的测试工作已经完成。

加工中心工件自动检测功能编程实验报告

加工中心工件自动检测功能编程实验报告

加工中心工件自动检测功能编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对加工中心工件的自动检测功能,能够识别并判断工件是否符合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实验原理加工中心是一种集铣削、钻削、攻牙、镗削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多轴数控机床。

在加工过程中,工件被固定在工作台上,刀具在加工中心的控制下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加工。

我们可以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对加工中心工件的自动检测功能。

在编程实现中,主要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来对工件进行识别和判断。

首先,将加工中心的摄像头与计算机连接,可以通过调用摄像头的接口实时获取工件的图像。

然后,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出工件的轮廓和特征信息。

利用图像处理算法,可以对工件进行分割、边缘检测、形状匹配等操作,获取工件的形状和尺寸信息。

最后,根据预先设定的检测标准和要求,对提取的特征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判断工件是否符合要求。

三、实验过程1.准备工作1)安装并配置好加工中心的摄像头与计算机的连接。

2)安装图像处理相关的开发环境和库,如OpenCV。

3)编写程序的开发环境搭建和配置。

2.图像获取与处理1)通过调用摄像头接口实时获取工件的图像。

2)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处理,包括图像增强、噪声去除、二值化等操作,以便后续的特征提取和分析。

3.特征提取与分析1)利用图像处理算法,对工件进行分割和轮廓提取。

2)对提取的轮廓进行形状匹配,判断工件的形状是否符合要求。

3)获取工件的尺寸信息,如长、宽、直径等。

4)根据预先设定的检测标准和要求,对提取的特征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

4.结果输出与反馈1)根据工件的检测结果,输出相应的信息,如“合格”、“不合格”等。

2)根据不同的判断结果,可以选择进行相应的处理,如修复、报废等。

3)将检测结果反馈给加工中心的控制系统,以便进行后续的加工处理或调整。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编写程序,我们可以实现对加工中心工件的自动检测功能。

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我们可以对工件的轮廓和特征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判断工件是否符合要求。

实验1_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及电子元器件的检测

实验1_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及电子元器件的检测

实验1_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及电子元器件的检测引言:电子技术是现代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电子仪器是电子技术发展的基础与支撑,它们在数据测量与分析、信号处理与传输、控制与自动化等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和熟练运用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对于掌握电子技术实践操作和电子元器件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并学习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技术。

实验目的:1.了解及掌握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2.学习并掌握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电子元器件的测量与检测方法;3.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加强实践能力。

实验器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电阻、电容、电感。

实验步骤:1.示波器的使用(1)将示波器插头的黄色端接地线连接到实验台的地线上,并将示波器的插头插入电源插座。

(2)按下示波器的开关,待示波器预热完成后,调整亮度和聚焦旋钮,使示波器屏幕显示清晰。

(3)使用示波器的探头,将探头的黑色插头插入示波器的CH1插孔,探头尖端(即红色插头)可用于检测电路信号。

(4)调整示波器的TIME/DIV旋钮和VOLTS/DIV旋钮,可以控制波形时间上的缩放和电压上的幅度变化。

(5)通过示波器观察电路中的信号波形。

2.信号发生器的使用(1)将信号发生器的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并按下开关。

(2)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幅度和波形等参数,可以通过旋钮或按键进行调整。

(3)通过信号发生器可以产生不同波形的信号,如正弦波、方波、脉冲波等,可以用于电路测试和信号调试。

3.万用表的使用(1)将万用表的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并按下开关。

(2)选择电阻测量档位,将红色万用表探头连接到待测电阻的一端,黑色探针连接到另一端,读取万用表上显示的电阻值。

(3)选择电容测量档位,将红色探头连接到待测电容的正极,黑色探针连接到负极,读取万用表上显示的电容值。

(4)选择电感测量档位,将红色探头连接到待测电感的一端,黑色探针连接到另一端,读取万用表上显示的电感值。

清华自动化系检测技术系列实验Asi部分实验报告

清华自动化系检测技术系列实验Asi部分实验报告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检测技术系列实验实验报告(2014年春季学期)实验名称:第二项 AS-i技术特性研究报告人姓名:马嘉利班级:自16 学号:201101142 9同组人姓名:谭蛟瀛班级:自16 学号:201101142 2报告内容1 实验名称/实验系统简述/实验现象/实验现象结论/分析2 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及思考题回答3 签过字的原始实验数据声明:实验报告没有抄袭他人实验数据,也没有抄袭他人的实验报告。

报告人签名:马嘉利日期:2014.4.4实验报告评分(以下内容由教师填写)评分细则得分总分1 实验报告内容正确(50%)2 实验报告分析透彻(40%)3 实验报告文字通畅、叙述简洁、逻辑结构清晰(10%)综合评语:评阅教师签名:日期:实验一AS-i 总线技术(V3.0)特性研究实验系统概述AS-i 总线实验系统(V3.0),每套由1 个AS-i 主站、5 个AS-i 从站、6 个传感器、1 个AS-i 专用电源、1 个辅助电源、1 个手持编程器、1 台计算机以及1 个PROFIBUS/ RS232 转换器组成。

(1) AS-i 主站是一个AS-i/PROFIBUS 网关(型号为VBG-PB-K20-D),该网关作为AS-i 主站与多种不同类型的AS-i 从站连接,完成AS-i 主站和从站之间的数据交换;同时作为PROFIBUS-DP 的从站与上层PROFIBUS-DP 主站进行数据交换。

(2) AS-i 从站包括五种不同类型的I/O 模块以及下面分别连接的6 个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从站设备明细见表2.1 所示。

(3) AS-i 总线供电单元,一个是AS-i 专用电源(30VDC),为AS-i 网络中主站、从站提供电源。

另一个是辅助电源(24VDC),可向I/O 模块中的输出提供功率电流。

(4) AS-i 传输系统,使用专用扁平电缆(黄色和黑色),黄色扁平电缆连接AS-i 主站和各个从站,它即传输数据又提供AS-i 电源,黑色扁平电缆用于输出模块与辅助电源的连接。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设计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设计

自动检测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自动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其工作原理及分类。

2. 使学生了解自动检测技术在工业、医疗、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3. 引导学生掌握自动检测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自动检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进行自动检测设备操作、调试和故障排除的技能。

3. 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情感态度。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创新。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知识,对自动化技术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具体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自动检测技术基本概念: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组成部分,及其在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作用。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自动检测技术概述2. 自动检测技术分类及原理:介绍各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光电式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3. 自动检测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分析工业、医疗、环保等领域中的应用案例。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自动检测技术的应用4. 自动检测设备安装与调试:讲解设备安装、接线、调试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 自动检测设备的安装与调试5. 自动检测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介绍设备维护保养方法,分析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 自动检测设备的维护与故障排除6. 检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教授使用相关软件处理检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图形展示。

现代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现代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NANCHANG UNIVERSITY现代检测技术实验报告专业:自动化班级:自动化163班学号: 6101216090 学生姓名:王劲昌2019年12月目录实验一差动变压器的应用——电子秤实验二热电偶的原理及分度表的应用实验三热敏电阻测温演示实验实验四霍尔式传感器的静态位移特性—直流激励实验一差动变压器的应用——电子秤实验目的:了解差动变压器的实际应用所需单元及部件:音频振荡器、差动放大器、移相器、相敏检波器、低通滤波器、V/F表、电桥、砝码、振动平台。

有关旋钮初始位置:音频振荡器调至4KH Z,V/F表打到2V档。

实验步骤:(1)按图1接线,组成一个电感电桥测量系统,开启主、副电源,利用示波器观察,调节音频振荡器的幅度旋钮,使音频振荡器的输出为V P-P值为lV。

图1 接线图(2)将测量系统调零,将V/F表的切换开关置20V档,示波器X轴扫描时间切换到0.1~0.5ms(以合适为宜),Y轴CHl或CH2切换开关置5V/div,音频振荡器的频率旋钮置5KHz,幅度旋钮置中间位置。

开启主、副电源,调节电桥网络中的W1,W2,使V/F表和示波器显示最小,再把V/F表和示波器Y轴的切换开关分别置2V和50mv/div,细条W1和W2旋钮,使V/F表显示值最小。

再用手按住双孔悬臂梁称重传感器托盘的中间产生一个位移,调节移相器的移相旋钮,使示波器显示全波检波的图形。

放手后,粱复原。

(3)适当调整差动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使在称重平台上放上一定数量的砝码时电压表指示不溢出。

(4)去掉砝码,必要的话将系统重新调零。

然后逐个加上砝码,读出表头读数,记下实验数据,填入下表;Wq(g)0 20 40 60 80 100V P-P(V)-0.837 -0.790 -0.747 -0.706 -0.660 -0.621(5)去掉砝码,在平台上放一重量未知的重物,记下电压表读数,关闭主副电源。

(6)利用所得数据,求得系统灵敏度及重物重量。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报告(打印4个)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报告(打印4个)

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实验报告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前言本实验适用于实验中心购置的“CSY-2000型传感器实验台”,是《传感器原理》课程的实验教学部分。

内容包括:电阻应变片式特性实验、差动变压器的性能试验以及转速测量实验等。

前两个实验共4学时,最后一个实验属于综合性实验。

传感器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前应复习教科书有关章节,认真研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项目、方法与步骤,明确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按照实验项目准备记录相关数据等。

实验前应写好预习报告,经指导教师检查认为确实做好了实验准备,方可开始做实验。

CSY-2000传感器实验台简介一、实验台的组成二、电路原理三、使用方法四、仪器维护及故障排除五、注意事项一、实验台的组成CSY-2000系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台由主机箱、温度源、转动源、振动源、传感器、相应的实验模板、数据采集卡及处理软件、实验台桌等组成。

1.主机箱提供高稳定的±15V、±5V、+5V、±2V一±l0V(步进可调)、+2V-+24V(连续可调)直流稳压电源;音频信号源(音频振荡器)1KHz~l0KHz(连续可调);低频信号源(低频振荡器)1Hz~30Hz (连续可调);气压源0-20KPa(可调);温度(转速)智能调节仪;计算机通信口;主机箱面板上装有电压、频率转速、气压、计时器数显表;漏电保护开关等。

其中,直流稳压电源、音频振荡器、低频振荡器都具有过载切断保护功能,在排除接线错误后重新开机恢复正常工作。

2.振动源振动台振动频率1Hz-30Hz可调(谐振频率9Hz左右)。

转动源:手动控制0-2400转/分;自动控制300-2400转/分。

温度源:常温-180℃。

3.传感器基本型有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扩散硅压力传感器、差动变压器、电容式位移传感器、霍尔式位移传感器、霍尔式转速传感器、磁电转速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光电转速传感器(光电断续器)、集成温度(AD590)传感器、K型热电偶、E 型热电偶、Pt100铂电阻、Cu50铜电阻、湿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共十八个。

东华大学自动检测技术实验答案实验报告附上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

东华大学自动检测技术实验答案实验报告附上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

东华大学自动检测技术实验答案实验报告附上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实验要有两次的。

好好做吧,加油哦。

楼主来自东华。

这年头就业压力大,自动化一定要学好数电模电单片机arm。

知道了吗。

加油!!!下面是实验指导书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电子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把人类带到了信息时代,各种电器设备充满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相当大一部分的电器设备都应用到了传感器件,传感器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中主要技术之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据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工农业生产领域,工厂的自动流水生产线,全自动加工设备,许多智能化的检测仪器设备,都大量地采用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它们在合理化地进行生产,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避免有害的作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家用电器领域,象全自动洗衣机、电饭褒和微波炉都离不开传感器。

医疗卫生领域,电子脉博仪、体温计、医用呼吸机、超声波诊断仪、断层扫描(CT)及核磁共振诊断设备,都大量地使用了各种各样的传感技术。

这些对改进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军事国防领域,各种侦测设备,红外夜视探测,雷达跟踪、武器的精确制导,没有传感器是难以实现的。

在航空航天领域,空中管制、导航、飞机的飞行管理和自动驾驶,仪表着陆盲降系统,都需要传感器。

人造卫星的遥感遥测都与传感器紧密相关。

没有传感器,要实现这样的功能那是不可能的。

QSCGQ-ZX1系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台主要用于各大、中专院校及职业院校开设的“传感器原理与技术”“自动化检测技术”“非电量电测技术”“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机械量电测”等课程的实验教学。

QSCGQ-ZX1型系列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台上采用的大部分传感器虽然是教学传感器(透明结构便于教学),但其结构与线路是工业应用的基础,经过实验能够帮助广大学生加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在实验的进行过程中,经过信号的拾取,转换,分析,掌握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应具有的基本的操作技能与动手能力。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指导书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CSY-998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使用说明一、实验仪简介CSY-998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是由浙江大学杭州高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一种专门用于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的仪器,该实验仪如图一所示。

它主要由各类传感器(包括应变式、压电式、磁电式、电容式、霍尔式、热电偶、热敏电阻、差动变压器、涡流式、气敏、湿敏、光纤传感器等)、测量电路(包括电桥、差动放大器、电容放大器、电压放大器、电荷放大器、涡流变换器、移相器、相敏检波器、低通滤波器等)及其接口插孔组成。

该系统还提供了直流稳压电源、音频振荡器、低频振荡器、F/V表、电机控制等。

图一CSY-998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二、可开设的实验目前,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和实验大纲要求,基于该实验平台,可以向学生开设9个操作实验,即:实验一金属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功能比较(验证)实验二差动变压器特性及应用(综合)实验三差动螺线管电感式传感器特性(设计)实验四差动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特性(验证)实验五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特性及应用(验证)实验六磁电式传感器特性(验证)实验七霍尔式传感器特性(验证)实验八热敏电阻测温特性(设计)实验九光纤位移传感器特性及应用(验证)三、主要技术指标1、差动变压器量程:≥5mm2、电涡流位移传感器量程:≥1mm3、霍尔式传感器量程:≥1mm4、电容式传感器量程:≥2mm5、热电偶:铜-康铜6、热敏电阻温度系数:负25℃阻值:10K7、光纤传感器:半圆分布、LED发光管8、压阻式压力传感器量程:10Kpa(差压)供电:≤6V9、压电加速度计:安装共振频率:≥10KHz10、应变式传感器:箔式应变片阻值:350欧11、PN结温度传感器:灵敏度约-2.1mV/℃12、差动放大器:放大倍数1~100倍可调四、使用注意1、应在确保接线无误后才能开启电源。

2、迭插式插头应避免拉扯,以防插头折断。

3、对从电源、振荡器引出的线要特别注意,不要接触机壳造成断路,也不能将这些引线到处乱插,否则,很可能引起仪器损坏。

智能检测技术实验报告(3篇)

智能检测技术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检测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人工成本,本实验旨在验证智能检测技术在特定场景下的应用效果。

二、实验目的1. 探究智能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2. 评估智能检测技术的检测精度和效率;3. 分析智能检测技术的优缺点,为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三、实验材料1. 智能检测设备:包括摄像头、传感器、无人机等;2. 被检测对象:如建筑、桥梁、电力设备等;3. 实验平台: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等;4. 实验数据:包括检测数据、处理结果等。

四、实验方法1. 数据采集:利用智能检测设备采集被检测对象的图像、视频或传感器数据;2.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滤波、去噪、特征提取等处理;3. 检测算法设计:根据实验需求,设计合适的检测算法,如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检测等;4. 检测结果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包括检测精度、效率、可靠性等方面;5. 实验结果对比:将智能检测技术与传统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其优缺点。

五、实验步骤1. 选择实验场景:确定实验中被检测对象的类型和检测需求;2. 准备实验材料:搭建实验平台,安装所需软件,准备检测设备;3. 数据采集:利用智能检测设备采集被检测对象的图像、视频或传感器数据;4.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滤波、去噪、特征提取等处理;5. 检测算法设计:根据实验需求,设计合适的检测算法;6. 检测实验:利用设计的检测算法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检测;7. 结果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包括检测精度、效率、可靠性等方面;8. 实验结果对比:将智能检测技术与传统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其优缺点;9. 实验总结:对实验过程、结果和结论进行总结。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检测精度:实验结果显示,智能检测技术在特定场景下的检测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实际需求;2. 检测效率: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智能检测技术的检测效率明显提高,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3. 检测可靠性:智能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有效降低误检和漏检率;4. 实验结果对比: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智能检测技术在检测精度、效率和可靠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期末复习资料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期末复习资料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期末复习资料第1章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1.电工实验中,采用平衡电桥测量电阻的阻值,是属于零位式测量,而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微小变化,是属于偏位式测量。

2.某采购员分别在三家商店购买100kg大米,10kg苹果,1kg巧克力,发现均缺少0.5kg,但该采购员对卖巧克力的商店意见最大,在这个例子中,产生此心理作用的主要因素是示值相对误差。

3.在选购线性仪表时,必须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当的量程。

这时必须考虑到应尽量使选购的仪表量程为欲测量的1.5倍左右为宜。

4.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频率上限为5kHz)测量100kHz、10V左右的高频电压,发现示值不到2V,该误差属于粗大误差。

用该表直流电压档测量5号干电池电压,发现每次示值均为1.8V,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5.重要场合使用的元器件或仪表,购入后需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其目的是为了提早发现故障,提高可靠性。

6.各举出两个日常生活中的非电量电测的例子来说明静态测量:用电子天平称出物体的重量;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动态测量:地震测量振动波形;心电图测量跳动波形;直接测量:用电子卡尺测量物体的高度;间接测量:曹聪称象;接触式测量:用体温计测体温;非接触式测量:雷达测速;在线测量:在流水线上,边加工,边检验,可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加工精度;离线测量:产品质量检验;7.有一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为0~200℃,准确度等级为0.5级,求:(1)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

(2)当示值分别为20℃、100℃时的示值相对误差。

解:(1)由表1-1所示,温度计的准确度等级对应最大满度相对误差,即由满度相对误差的定义,可得最大绝对误差为:=(±0.5%)=±(0.5%某200)℃=±1℃(2)当示值分别为20℃和100℃时,示值相对误差为:某1mA某1m100%1100%5%201100%1%100某2A某2100%8.欲测240V左右的电压,要求测量示值相对误差不大于0.6%,问:若选用量程为250V电压表,其准确度应选模拟仪表中常用的哪一个等级?若选用量程为300V和500V的电压表,其准确度又应分别选哪一级?解:(240某0.6%)/250=0.576%,下近0.5级,应选择0.5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检测技术第 1 次实验实验名称:实验一、三、五、八、九院(系):自动化专业:自动化姓名:学号:实验室:实验组别:同组人员:实验时间:2013 年11 月16 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一、基本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

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 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 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反映被测部位受力状态的变化。

电桥的作用是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

单臂电桥输出电压Uo1= EKε/4。

二、实验器材及连线主机箱(±4V、±15V、电压表)、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万用表、导线等。

图2-1 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图2-2 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接线示意图图2-3 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图三、实验步骤1、根据图2-3 工作原理图、图2-2 接线示意图安装接线。

2、放大器输出调零将实验模板上放大器的两输入端口引线暂时脱开,再用导线将两输入端短接(Vi=0);调节放大器的增益电位器RW3 大约到中间位置(先逆时针旋到底,再顺时针旋转2 圈);将主机箱电压表的量程切换开关打到2V 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实验模板放大器的调零电位器RW4,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3、电桥调零拆去放大器输入端口的短接线,将暂时脱开的引线复原。

调节实验模板上的桥路平衡电位器RW1,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4、应变片单臂电桥实验在应变传感器的托盘上放置一只砝码,读取数显表数值,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或500 g)砝码加完。

实验结果填入表2-1,画出实验曲线。

表2-1拟合方程为:0.834 4.1933U W =⨯-5、根据表2-1计算系统灵敏度S =ΔU/ΔW (ΔU 为输出电压变化量,ΔW 为重量变化量)和非线性误差δ。

δ=Δm/yFS ×100%式中Δm 为输出值(多次测量时为平均值)与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yFS 为满量程输出平均值,此处为200g (或500g )。

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由拟合直线知,系统灵敏度可以用拟合曲线的斜率表示,即: S=0.834δ=Δm/yFS ×100%=4.57/200=2.29%6、利用虚拟仪器进行测量。

四、思考题单臂电桥工作时,作为桥臂电阻的应变片应选用:(1)正(受拉)应变片;(2)负(受压)应变片(3);正、负应变片均可以。

应变片受拉,所以应选正应变片实验三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一、基本原理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方向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相反的应变片接入电桥邻边。

当应变片初始阻值R1=R2=R3=R4、其变化值ΔR1=ΔR2=ΔR3=ΔR4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o3=KEε。

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均得到改善。

二、实验步骤1、按图接线示意图安装接线。

2、差动放大器调零将实验模板上放大器的两输入端口引线暂时脱开,用导线将两输入口短接(Vi=0);调节放大器的增益电位器RW3大约到中间位置(先逆时针旋到底,再顺时针旋转2 圈);将主机箱电压表的量程切换开关打到2V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实验模板放大器的调零电位器RW4,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3、电桥调零恢复实验模板上放大器的两输入口接线,调节实验模板上的桥路平衡电位器RW1,使主机箱电压表显示为零。

4、应变片全桥实验在应变传感器的托盘上放置一只砝码,读取数显表数值,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或500 g)砝码加完。

实验结果填入表2-3,画出实验曲线。

5、计算灵敏度S=U/W,非线性误差δ。

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6、利用虚拟仪器进行测量。

制作图如下S=0.2858δ=Δm/yFS ×100%=1.18/200=0.59%五、思考题1、测量中,当两组对边(如R1、R3 为对边)电阻值R相同时,即R1=R3,R2=R4,而R1≠R2时,是否可以组成全桥:(1)可以;(2)不可以。

不可以2、某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材料拉力测试时在棒材上贴了两组应变片,如图,能否如何利用四片应变片组成电桥,是否需要外加电阻。

能够组成电桥。

对于左边一副图,可以任意选取两个电阻接入电桥的对边;对于右边的一幅图,可以选取R3、R4接入电桥对边。

两种情况下都需要接入与应变片阻值相等的电阻。

3、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性能比较基本原理如图(a)、(b)、(c)。

比较单臂、半桥、全桥输出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度,根据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阐述原因,得出相应的结论。

灵敏度全桥最大,半桥次之,单臂最小;非线性度单臂最大,单桥次之,全桥最小4、金属箔式应变片的温度影响利用温度补偿片或采用全桥测量。

实验五差动变压器的性能实验一、基本原理差动变压器由一只初级线圈和二只次线圈及一个铁芯组成,根据内外层排列不同,有二段式和三段式,本实验采用三段式结构。

当被测体移动时差动变压器的铁芯也随着轴向位移,从而使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的互感发生变化促使次级线圈感应电势产生变化(一只次级感应电势增加,另一只感应电势则减少)。

将两只次级反向串接(同名端连接),引出差动电势输出。

其输出电势反映出被测体的移动量。

二、实验步骤1、差动变压器实验①按图接线。

将差动变压器和测微头安装在实验模板的支架座上,L1 为初级线圈;L2、L3 为次级线圈;*号为同名端。

②差动变压器的原边L1的激励电压从主机箱中音频振荡器的Lv端子引入,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总电源开关,调节音频振荡器的频率为4~5KHz(可用主机箱的频率表输入Fin 来监测);调节输出幅度峰峰值为Vp-p=2V(可用示波器监测:X轴为0.2ms/div)。

③松开测微头的安装紧固螺钉,移动测微头的安装套使差动变压器的次级输出(示波器第二通道)波形Vp-p为较小值(变压器铁芯大约处在中间位置)。

拧紧紧固螺钉,仔细调节测微头的微分筒使差动变压器的次级输出波形Vp-p为最小值(零点残余电压),并定为位移的相对零点。

这时可以左右位移,假设其中一个方向为正位移,则另一个方向位移为负。

④从零点(次级输出波形Vp-p为最小值)开始旋动测微头的微分筒,每隔0.2mm(可取10~25 点)从示波器上读出输出电压Vp-p值,填入表3-1。

一个方向结束后,再将测位头退回到零点反方向做相同的位移实验。

⑤从零点决定位移方向后,测微头只能按所定方向调节位移,中途不允许回调,否则,由于测微头存在机械回差而引起位移误差。

实验时每点位移量须仔细调节,绝对不能调节过量而回调,如过量则只好剔除这一点继续做下一点实验或者回到零点重新做实验。

当一个方向行程实验结束,做另一方向时,测微头回到次级输出波形Vp-p最小处时它的位移读数有变化(没有回到原来起始位置),这是正常的。

做实验时位移取相对变化量△X为定值,只要中途测微头不回调就不会引起位移误差。

2、实验过程中注意差动变压器次级输出的最小值即为差动变压器的零点残余电压。

根据表画出Vop-p-X 曲线,作出位移为±1mm、±3mm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实验完毕,关闭电源作图如下:当X=±1mm 时,U -1=0.229V U+1=0.215V ,U0=0.1V 拟合知小于0时,拟合方程为:0.13050.4879V X =-⨯- S1=0.1305, 最大拟合偏差0.0045V ∆=。

大于0时,拟合方程为:0.11340.2377V X =⨯- S1=0.1134,最大拟合偏差0.0054V ∆=。

所以灵敏度S=(S1+S2)/2=0.122 (V/mm);非线性误差0.0054 4.8100%0.1%δ=÷⨯=五、思考题:1、用差动变压器测量振动频率的上限受什么影响? 导线自身状态会影响上限2、试分析差动变压器与一般电源变压器的异同? (1)同: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

(2)异:差动变压器为开磁路,一、二次侧间的互感随衔铁移动而变;一般变压器为闭合磁路,一、二次侧间的互感为常数。

实验八 差动变压器的应用—振动测量实验一、基本原理由差动变压器性能实验基本原理可知,当差动变压器的铁芯连接杆与被测体连接时就能检测到被测体的位移或振动。

二、实验步骤1、将差动变压器按图卡在传感器安装支架的U 型槽上,并拧紧差动变压器的夹紧螺母;调整传感器安装支架,使差动变压器的铁芯连杆与振动台中心点磁钢吸合,并拧紧传感器安装支架压紧螺帽;再调节升降杆使差动变压器铁芯大约处于线圈的中心位置。

2、按图接线,并调整好有关部分,调整如下:(1)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用频率表、示波器监测音频振荡器LV 的频率和幅值,调节音频振荡器的频率、幅度旋钮,使Lv输出4~5KHz、Vp-p=2V的激励电压。

(2)用示波器观察相敏检波器输出(图中低通滤波器输出接的示波器改接到相敏检波器输出),调节升降杆(松开锁紧螺钉转动升降杆的铜套)的高度,使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幅值为最小。

(3)仔细调节差动变压器实验模板的RW1和RW2(交替调节)使示波器(相敏检波器输出)显示的波形幅值更小,基本为零点。

(4)用手按住振动平台(让传感器产生一个大位移)仔细调节移相器和相敏检波器的旋钮,使示波器显示的波形为一个接近全波整流波形。

(5)松手,整流波形消失变为一条接近零点线(否则再调节RW1和RW2)。

(6)振动源的低频输入接上主机箱的低频振荡器,调节低频振荡器幅度旋钮和频率旋钮,使振动平台振荡较为明显。

用示波器观察相敏检波器输出及低通滤波器输出波形。

3、保持低频振荡器的幅度不变,改变振荡频率,用示波器观察低通滤波器的输出,读出峰应变片测出的结果相比较。

振幅~频率特性曲线5、保持低频振荡器频率不变,改变振荡幅度,同样可得到振幅与电压峰峰值Vp-p曲线(定性)。

振荡频率不变(11Hz)Vp-p(V) 0.082 0.089 0.103 0.116 0.130 0.144 0.329 0.3566、注意事项:低频激振电压幅值不要过大,以免梁在自振频率附近振幅过大。

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三、思考题1、如果用直流电压表来读数,需增加哪些测量单元,测量线路该如何设计?增加整流电路,把交流转化为所需要的直流。

2、利用差动变压器测量振动,在应用上有些什么限制?输入只能是交流,而且交流频率有上限。

实验九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实验一、基本原理利用电容C=εA/d的关系式,通过相应的结构和测量电路,可以选择ε、A、d三个参数中保持二个参数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参数,就可以组成测介质的性质(ε变)、测位移(d变)和测距离、液位(A变)等多种电容传感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