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税收体制
税收共治实施方案范文
税收共治实施方案范文税收共治是指政府、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税收管理和监督,共同促进税收法治建设和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
税收共治实施方案旨在构建税收管理的多元化、协同化、社会化治理模式,推动税收征管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税收征管效能,增强税收法治意识,促进税收诚信建设,实现税收公平、公正、公开。
一、加强税收宣传教育,提高纳税人税收意识。
税收共治的首要任务是加强税收宣传教育,提高纳税人的税收意识和自觉遵纳税法的意识。
各级税务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普及税收知识,宣传税收政策,提高纳税人的税收法治意识和纳税自觉性。
二、建立健全税收征管体制机制,提高税收征管效能。
税收共治需要建立健全的税收征管体制机制,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提高税收征管效能。
要加强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提高税收征管的精准度和效率,加强税收执法监管,严厉打击偷逃税行为,提高税收征管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三、加强税收诚信建设,促进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
税收共治需要加强税收诚信建设,促进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
要加强对纳税人的信用评价和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税收信用管理制度,加强对失信纳税人的惩戒和约束,倡导纳税人自觉遵守税法,树立诚信纳税的良好形象。
四、推进税收征管社会化,促进社会各界参与税收管理。
税收共治需要推进税收征管社会化,促进社会各界参与税收管理。
要加强税收征管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协作,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的作用,促进税收信息共享和合作监督,形成政府、纳税人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税收管理的良好局面。
五、加强税收执法监督,促进税收执法公正公平。
税收共治需要加强税收执法监督,促进税收执法公正公平。
要加强对税收执法行为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的税收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对税收执法人员的监督和管理,严格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六、加强税收政策研究,完善税收法律体系。
税收共治需要加强税收政策研究,完善税收法律体系。
要加强对税收政策的研究和评估,及时修订和完善税收法律法规,提高税收政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为税收共治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健全五大机制构建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新格局
健全五大机制构建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新格局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成为税收工作的重点。
要构建健全五大机制以提高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水平,建立新的格局,为大企业提供更好的税收服务和管理。
下面将就这五大机制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
政策法规是税收服务和管理的基础,必须建立起高度统一的税收政策法规体系,明确相关政策的适用范围、标准和程序,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力度,确保大企业充分了解税收政策,并且遵守相关规定。
同时,要加强对税收政策实施的监督和评估,及时修订和优化税收政策,确保政策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信息化管理是提高税收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税收数据的统一管理和业务流程的系统化,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可以通过建设税收大数据平台,实现对大企业纳税信息的全面监测和分析,实时掌握大企业纳税情况,提高风险预警和监管水平。
同时,要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培训和普及,提高税务部门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第四,要加强大企业的税收风险识别和治理。
税收风险识别和治理是保障税收收入稳定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加强对大企业纳税情况的监测和评估,分析风险因素,识别潜在的风险问题。
可以开展稽查活动,加大对大企业的税收稽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减少税收漏税和逃税行为。
可以开展信用评估,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机制,根据企业纳税情况和合规情况,评估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不良纳税行为者要依法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企业的纳税自觉性。
最后,要不断提高税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税务人员是税收服务和管理的关键力量,要加强税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要加强税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要加强税务人员的素质教育,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要加强税务人员的监督和考核,建立激励机制,激发税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税收服务和管理水平。
十四五完善税收制度主要内容
十四五完善税收制度主要内容十四五期间我国税收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完善税收体系,推动税收创新,加强税收执法,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发展。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地介绍。
第一,完善税收体系。
目前我国的税收体系包括了直接税和间接税两种类型,其中直接税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间接税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完善这些税种的法律法规,逐步建立世界一流的税收制度。
同时,还将加强税收政策的协同配套,避免税种之间的重叠和规避。
第二,推动税收创新。
在税收创新方面,将持续推进营改增和个税改革等重要举措。
营改增是指将原来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这可以减轻企业负担,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个税改革则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需要,让个人所得税更加公平合理。
此外,还将进一步改革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引进等。
第三,加强税收执法。
为了提高税收征管水平,需要加强税收执法力度,加大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建立健全税收执法协作机制。
同时,还将加强对税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税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此外,还将加大对跨境税收合作的力度,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税收信息交流和合作,避免跨国企业的税收漏税问题。
第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税收营商环境是影响国内外投资者投资意愿和经营环境的重要因素。
在新的五年期间,我国将继续减少企业税负,简化税收征管手续,提高税收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税收政策支持和服务。
同时,还将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税收支持力度,推动其发展壮大。
第五,提高税收征管水平。
税收征管是保障税收收入的重要保障。
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水平,提高税收风险防控能力,加大对大企业和高风险行业的税收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税收逃漏税行为,确保税收收入的合法稳定。
总之,十四五期间我国税收制度的完善,将从完善税收体系、推动税收创新、加强税收执法、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发展,以提高税收制度的透明度、公平性和可操作性,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税收支持。
税务专项整治方案
税务专项整治方案一、背景和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对于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税收管理的复杂性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税务管理领域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规范的行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税收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也损害了纳税人的权益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因此,加强对税务管理的专项整治工作,对于营造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建立税收法制化管理体制、提高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专项整治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加强对税收领域的专项整治,实现税收管理的规范化、科技化和法制化,构建健全的税收管理体制,提高税收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2. 原则:(1)依法合规:专项整治要严格依法开展,不违反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原则;(2)改革创新:通过专项整治,促进行业优化升级,推动税收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3)科学分工:专项整治要科学分工,协同作战,充分发挥各部门和单位的作用和优势;(4)综合治理:专项整治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采取有力的措施,实现税收管理的全面覆盖和全方位治理;(5)依法公正:专项整治要依法公正,坚持公平正义原则,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经济秩序。
三、重点工作和措施1. 深化税收管理体制改革(1)推进税务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建立健全的税收管理体系;(2)完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税收管理的科技化水平,加强对纳税人的信息监管和风险预警能力;(3)加强税收管理的执法力度,严格落实税收法律,加强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打击和处罚。
2. 加强税收征管工作(1)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纳税行为的监督和检查,严格执行征收政策,提高征收率和质量;(2)鼓励纳税人主动合规,建立健全的纳税人信用管理体系,提高纳税人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3)加大税收征管力度,打击偷漏税行为,确保税收征收的公平和效率。
3. 加强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惩处(1)建立健全的税收违法行为处罚制度,加大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处罚的震慑力;(2)依法严肃处理税收违法行为,保护税收征收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经济秩序。
健全和完善我国地方税收体系
产 生政府 间的竞 争效应。 建立完善 的地
方税 收体 系,使地 方政 府拥 有与其 事 权相 当 的财权和 享税权 ,可 以促使地 方积极培育税 源, 强其身财力,以满 增
足 其在 本 辖 区 内有效 行 使 公共 职 能 ,
提供 高质 量公共 产品与 服务 的资金 需 要。 根据蒂伯特模型 , 在资源与 人 口具 有流动性 , 且无流动成本 的假设下, 各 地方 政府 会形成一 个提供 公 共产品 的
混合 型等三 种分税 类型 。不 同分税 制
模 式下的地方税体 系也不尽相同。 从地 方税 种设置 看 ,各 国均有一 整套较 为完 善 的主 体税 种与辅 助税种 相配 套的地方 税体 系 。美 国地 方税分 为州税 和地方 税 。地方 各级政 府都有
自成体系 “ 当家”税种 。州税主要 以
框 架体 系下 ,政府各 项活 动是 为 了满
足社 会公共需要, 弥补市场 失灵 , 提供 市 场 所不 能 提供 的公 共产 品 和服 务 ,
使全 社会 效率 水平达 到 帕累托 最优状 态 。但 由于公 共产 品受益 范 围的空 间 限制,使 得 中央政府 不能 包揽所 有不 同范 围和层次 的公共 产 品的供 应,而 应按 照 公共产 品 的受 益范 围对 财政进
管理 体制,相 应建 立 了中央税 收体 系
和地方税 收 体系 。但 由于 当时税 制改
革 的主 要意 图是为 了扭转 中央 财政 收
入 比重 过低 的分配格 局 ,这导 致 中央
税 收收入 占整 体税 收收入 比重 逐年增
加 ,中央税 收体系得到 了加强, 而地方
在 公共产 品的提供 上, 应具 有相对 的
要。
地方税收保证措施
地方税收保证措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地方税收对于地方财政的支持作用日益重要。
为保证地方税收的合规、公平、高效运行,各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税收保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地方税收保证措施展开详细阐述:一、完善税收征管体制1. 健全税收政策制定机制:地方税收政策的制定应该具有科学性、稳定性和合理性,对相关产业和市场发展要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
2. 加强地方税收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健全地方税收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税收主体权责,规范税收行为,提高税收执法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3. 强化税收信息化建设:推动税收征管工作信息化,提高税务机关的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有效减少非法逃税行为。
二、加大税收征管力度1. 加强税收监管:完善税收征管机制,建立健全税收风险防控体系,对潜在税收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应对税收违法行为。
2. 提升税务人员素质:加强税务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法规意识和征管技能,有效提升税务执法水平和服务能力。
3. 强化纳税人教育和宣传:加强对纳税人的宣传教育工作,推动纳税人依法缴纳税款,提高纳税意识和主动性。
三、优化税收征管流程1. 简化税收征管手续:通过推行“互联网+税收”,简化纳税申报流程,提高办税便利性,降低纳税人的成本和时间成本。
2. 加强税收征管协作: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税收征管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提高征管工作的协同性和高效性。
3. 强化纳税定期报告制度:建立纳税人定期报告制度,及时了解纳税人的经济状况和纳税情况,有效防止纳税人偷逃税款行为。
四、加大税收违法行为打击力度1. 增加违法成本:加大对偷逃税款、虚假申报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和惩戒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减少违法行为发生。
2. 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建立纳税人信用评价体系,对纳税人纳税行为进行评估,并将信用评价结果纳入各种相关社会和市场活动中。
3. 加强国际税收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税收合作,共同打击国际税收逃避行为,有效防止涉税资金跨境流失。
关于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
关于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革,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已成为当前时代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对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进行思考和探讨,分析其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我们需要认识到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的税收体制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实际运行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主要包括税收征管不规范、税收法律法规不完善、税收政策不透明、税负过重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税收的公平性和效率性,也影响了国家财政的收支平衡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我们需要认识到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改革税收体制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财政收支平衡、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提高国家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深化税收改革,才能更好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确保国家财政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那么,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呢?我们应该加强税收征管和监管能力。
建立健全的税收征管体系,提高纳税人的诚信意识,加大对偷税漏税行为的打击力度,可以有效规范税收市场秩序,减少税务管理中的腐败和滥用职权等问题,促进税收的公平和公正。
我们应该深化税收制度改革。
当前,我国的税收制度还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比如税种繁杂、税率偏高、税收收费标准不准确、税收政策不够透明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适度降低税负,简化税制,扩大税基,提高个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门槛,减少税收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和投资动力。
我们应该加强税收政策的协调和整合。
当前,我国的税收政策管理部门多、职能重叠,导致税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难以协调一致。
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的税收政策协调机制,以提高税收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税收政策的科学化、系统化、整体化发展。
第四,我们应该推进税收征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推动税收治理体系建设
推动税收治理体系建设税收治理体系建设是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于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完善的税收治理体系不仅能够提高税收征收效率,确保公平公正,还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增强财政可持续性,维护社会稳定。
推动税收治理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监督执法和加强国际合作。
首先,加强制度建设是税收治理体系建设的基础。
税收制度必须科学合理,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要。
要完善税收法律法规体系,提高税法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减少税收规避和逃漏。
此外,还需要加强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能力,以便更好地进行风险评估和税收管理。
其次,加强监督执法是推动税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
加强对税收征收和执法的监督,提高执法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要建立完善的纳税人信用评价机制,加强纳税人合规性的引导和激励,提高纳税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此外,要加强税收执法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和能力。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是推动税收治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条件。
税收问题具有国际性和跨境性特点,需要各国之间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要加强税收信息交流和合作,共同打击跨国税收逃漏、避税等行为。
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国际税收规则的制定和改革,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税收秩序。
综上所述,推动税收治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级政府、税收部门、纳税人等多方共同努力。
只有建立起科学合理、公平公正、高效透明的税收治理体系,才能够更好地支撑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税收秩序,实现税收治理的全球化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这不仅是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也是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
新时代背景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考2泗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泗水县林业局)山东省济宁市273200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同时在国家管理中,财政税收也是最为重要地一个组成部分,需要中央与地方共同进行管理。
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是离不开财政税收的,财政税收可以平衡和协调社会中的不平衡现象,从而实现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
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情况,并从其必要性方面进行分析,针对新时代背景下财政税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问题;措施1新时代背景下对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一个国家不断的发展和前行与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我国依照经济发展规律与需求不断进行体制改革,推进了市场经济的转变,市场经济的转变又有效弥补了国家经济体制,二者相辅相成。
对比改革前的经济体制,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国家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它实现了财政税收体制的转变并最终有效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因此,为了使得新时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可以得到有效的降低,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改革,这就要求我们需要更进一步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只有全面深化各类体制改革,特别是财政税收体制,才能实现经济的长足韧性与可持续性发展,未我国实现绿色、健康和谐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2.1缺乏健全的财政预算机制我国的财政税收体制体系不健全,并未将自身的优势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从社会稳定与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等因素来看,财政税收体制并未将其纳入体制之中,从而容易造成财政经济的损失,使财政预算与财政收入、支出不平衡,财政和税收的比例呈现相反状态,因而税收收入对居民的收入差距并没有丝毫的影响。
分税制虽已建立,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制度没有跟上,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实行的分税制改革带来了影响,造成一些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权力不平衡,乃至各地区之间的财政收入划分不平衡等种种问题相继出现。
税费服务改革实施方案
税费服务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我国税费服务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税费服务的需求,更好地推动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我们制定了本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本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深化税费服务改革,建立健全的税收征管体制,提高税收征管效能,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三、主要内容。
1. 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
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提高税收征管水平,推动税收征管体制改革。
2. 改革税务机构设置,优化税收征管服务。
优化税务机构设置,实行分类管理,提高税务机构服务效能。
3. 完善税收征管法律法规,加强税收征管监督。
完善税收征管法律法规,强化税收征管监督,提高税收征管法治化水平。
4. 改进税收征管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
改进税收征管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税收征管服务。
5. 加强税收征管队伍建设,提高征管能力。
加强税收征管队伍建设,提高征管能力,为税收征管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四、保障措施。
1. 健全税收征管体制,完善税收征管法律法规,加强税收征管监督。
2. 加强税收征管队伍建设,提高征管能力,优化税务机构设置,改进税收征管服务方式。
3.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纳税人税收意识,推动税收征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预期效果。
通过本实施方案的实施,预计将实现以下效果:1. 提高税收征管效能,加强税收征管监督,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
2. 建立健全的税收征管体制,推动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促进税收征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3. 提高税收征管服务水平,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税收征管服务。
4. 加强税收征管队伍建设,提高征管能力,为税收征管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六、结语。
税费服务改革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的税收征管体系,提高税收征管效能,减轻纳税人税收负担,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是指对税收征管机构、税收征收制度、税收征收方式等进行改革的过程。
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税收征管体制改革能够提高税收征收效率。
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可以优化税收征收流程,简化税收征收程序,减少税收征收环节中的时间和成本,提高税收征收效率。
通过推行电子税务局、建立税收征管信息共享平台等措施,可以实现税收数据的快速传输、精确核对和自动处理,减少了人为操作的错误和漏洞,提高了税收征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税收征管体制改革能够增强税收征管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可以建立公正透明的税收征收机制,消除税收征收中的腐败和不公现象,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
通过建立健全的税收征管监督机制和纳税人申诉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税收征收中的不公平问题,保障税收征收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税收征管体制改革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可以提高税收征收的规范性和效益性,增加税收收入,为国家提供更多的财政资金。
这些财政资金可以用于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税收征管体制改革能够提升税收征管的能力和水平。
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可以加强税收征管机构的组织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税收征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通过建立完善的税收征管制度和标准,加强税收征管的信息化建设和科技应用,提高税收征管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提升税收征管的能力和水平。
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对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
税收是一种国家权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可以加强税收征管的法治化建设,强化税收征管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提高税收征管的法治化水平。
通过建立健全的税收征管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税收征管的法律监督和法律保障,保障税收征管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推动税收征管的法治化进程。
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体现在提高税收征收效率、增强税收征管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税收征管的能力和水平以及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等方面。
税务建言献策合理化建议内容
税务建言献策合理化建议内容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税收体系的合理化和优化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提出以下税务建言献策合理化建议内容,以期为税收体系的完善和优化做出贡献。
一、深化税收制度改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税收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税收制度已经逐步趋于完善。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税种过多、税率过高、税收征管不够规范等。
因此,我们应该继续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做到以下几点:1. 税种精简。
应该将税种进行精简,避免重复征税和交叉征税,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
2. 税率调整。
应该适当降低税率,增加税收的公平性和可行性,同时也能够刺激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3. 征管规范。
应该加强税收征管,建立完善的税收征管机制,遏制税收逃漏和偷税行为,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二、加强税收宣传教育税收宣传教育是税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人民群众税收意识和自觉性的重要途径。
为此,我们应该加强税收宣传教育,做到以下几点:1. 加强税收政策宣传。
应该对税收政策进行全面、准确、深入的宣传,让人民群众了解税收政策的意义和作用,提高纳税意识和自觉性。
2. 加强税收知识普及。
应该开展税收知识普及活动,让人民群众了解税收知识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提高纳税人的税收技能。
3. 加强税收服务。
应该建立完善的税收服务机制,提供优质的税收服务,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税收工作的公正、透明和便捷。
三、完善税收征管机制税收征管是税收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税收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途径。
为此,我们应该完善税收征管机制,做到以下几点:1. 建立健全的税收征管体系。
应该建立健全的税收征管体系,包括税收征管制度、税收征管机构和税收征管人员等,保证税收征管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2. 加强税收征管监督。
应该建立完善的税收征管监督机制,加强对税收征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税收管理制度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税收管理制度的问题与对策一、税收管理制度的概述税收管理制度指的是国家税务机关针对纳税人征税管理实行的规章制度,是税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国家税收秩序、提高税收征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税收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税收管理体制、税收征管机构、税收执法、税务审查等方面内容。
其中,税收管理体制是整个税收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代表着税收管理制度的科学性、稳定性、合理性和先进性。
二、问题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结构转型,税收管理制度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税收逃漏问题税收逃漏是影响税收质量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削弱了国家财政收入,还会导致税收制度权威性受损,给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
在税收逃漏问题上,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纳税人缺乏诚信意识•税收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管能力不足2. 税收执法问题税收执法是税收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是确保税收制度有效实施和顺利达成的保证。
但是,当前税收执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执法标准不统一•执法部门相对孤立•执法效率不高3. 税收政策问题税收政策是税收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引导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保障民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当前税收政策也存在以下问题:•部分税收政策反复变动•税收政策缺乏灵活性•税收政策配套措施不足三、应对策略针对税收管理制度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和措施,以保障税收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国家的税收收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1. 建立健全的税收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的税收管理体制,包括进一步完善税收法律制度、加强税收机构的协同配合、提高税收管理的科学性等,这些都是有效解决税收问题的关键。
2. 加强纳税人诚信意识的培养和教育纳税人诚信意识的缺乏是影响税收管理质量的重要原因,建立纳税人信用体系、加强纳税人教育和宣传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纳税人的诚信度和合规度。
3. 提高税收执法水平加强对税收执法人员的培训和专业化建设,建立完善的税收执法程序和规范化的执法标准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税收执法效率和质量。
新形势背景下优化财政税收体制的策略分析
新形势背景下优化财政税收体制的策略分析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财政税收在政府经济管理中日趋重要,成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支持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目标的基础保障和手段。
然而,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我国财政税收体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如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税制缺陷和漏洞增多、税收征管难度加大、税收体系与经济结构不匹配等。
因此,优化财政税收体制成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加强税收政策调控,实现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
目前,我国税制较为复杂,存在不少税种,各种税种之间的差别也较大,征税范围和税率存在赤字,部分税种税率高,部分税种税率低甚至为零。
此外,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存在不少问题。
要优化财政税收体制,必须加强税收政策调控,制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
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税收政策的设计和执行,使其更加合理、透明,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税收基础。
可以取消一些税种或把不必要的税种进行整合,简化税制,增加税种之间的衔接和兼容性,提高税制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
2、完善税收政策的协调机制,与财政、金融等政策相互配合和协调,使税收政策更具针对性和协同效应,促进经济发展。
3、降低税率和赤字水平,避免“税率高,收益低”的情况存在。
同时,应加大优惠和减免力度,扩大税收政策的红利范围,促进经济活力。
二、强化税收征管,提高税收质量和效率。
目前,由于税收征管的不完善,很多企业存在逃税、漏税、偷税等行为,严重影响税收质量和效率。
为了加强税收征管,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对税收征管机构的建设和管理,优化税收征管网络。
加强对税员的培训、提高税收征管机构的法治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增强税收征管的智能化、数据化水平。
2、加强企业的纳税意识和合规意识。
企业应加强税收管理、规范财务管理,完善财务制度,规范征收流程,提高遵守税法的自觉和自责,防止逃税、漏税行为的发生。
3、加强税收执法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打击逃税和漏税行为,提高税收征管的公正、公平和合法性。
2023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工作方案
2023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工作方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
2023年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工作方案旨在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高质量发展。
具体工作方案如下:一、改革财政体制1. 优化地方财政体制,加强地方财政收入划分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机制的改革,进一步提高地方财政自主权。
2. 加强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健全预算绩效评估体系,加大对政府支出的绩效评估力度,推动财政资源更加有效的配置。
3.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强化国有资产监管,完善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提高国有资本经营的效益和质量。
4. 改革财政监管体制,建立健全财政监管制度,加强财务审计和财政审计力度,坚决防止财政资源的滥用和浪费。
二、优化税收体制1. 深化增值税改革,逐步推进增值税的综合征费制改革,减轻企业税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2. 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提高个人所得税税收公平性,促进收入分配的合理化。
3. 加强房地产税改革,逐步建立房地产税制,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和楼市调控。
4. 优化资源税制度,加大对资源环境消耗的调控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发展。
5. 加强税收征管,建立健全税收征管信息化系统,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精确度。
三、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1. 加大对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促进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 减少对传统产业的不合理支持,加大对绿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3. 加强农村财政支持,完善农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鼓励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4. 提高财税政策透明度,加强财税政策宣传和解读,推动财税政策落地落实。
四、加强国际合作1. 加强与国际财税组织的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财税管理经验,提高我国财税体制的国际竞争力。
2. 积极参与全球税收治理体系的改革,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税收规则,维护我国在全球财税体系中的合法权益。
税务管理制度大全
税务管理制度大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税务管理,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税收的正常征收,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税务管理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所有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第三条国家税务管理制度遵循公平、公正、合法、便民的原则,依法征收税款。
第四条国家税务管理制度实行分级管理,建立健全税收征管体制,加强税收征管协调。
第五条税务管理部门依法行使税收征管职权,保障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应当依法履行缴纳税款和申报税务的义务。
第七条国家税务管理制度依法对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
第八条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应当自觉维护国家税收征管秩序,参与税收征管工作。
第二章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第九条纳税人享有依法享受减免税、免征税等优惠政策的权利。
第十条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税收法规定,按月、季、年度等期限缴纳税款。
第十一条纳税人应当如实申报纳税事项,提供真实、有效的税务资料。
第十二条纳税人有权对税务管理部门的决定提出异议申诉。
第十三条纳税人依法享有国家税务管理制度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十四条纳税人应当履行依法缴纳税款和申报税务的义务。
第十五条纳税人应当完善税务管理制度,提高税收合规意识,自觉遵守税法。
第十六条纳税人应当积极配合税务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并提供真实、有效的税务资料。
第十七条纳税人应当及时缴纳税款,不得拖欠税款。
第十八条纳税人应当依法履行国家税务管理制度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九条纳税人不得有逃税、偷税、抗税的行为,不得以欺诈手段骗取税务机关的减免税等优惠政策。
第二十条纳税人应当维护国家税收征管秩序,不得对税收征管工作造成干扰。
第三章扣缴义务人的权利和义务第二十一条扣缴义务人有权按照国家税收法规定,减免税、免征税等优惠政策。
第二十二条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税收法规定,按月、季、年度等期限代扣代缴税款。
第二十三条扣缴义务人应当如实申报纳税事项,提供真实、有效的税务资料。
第二十四条扣缴义务人有权对税务管理部门的决定提出异议申诉。
完善现代税收制度主要内容
完善现代税收制度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
现代税收制度的主要特征是:税收法定、税制结构合理、税收征管规范、税收调节有效、税收治理现代。
我国现代税收制度的建设目标是:建立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充分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
我国现代税收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健全地方税、直接税体系,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优化税制结构,更好发挥税收作用;加快推进税收立法,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提升办税缴费便利度;强化税收调节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完善税收治理体系,提高税收治理效能。
我国现代税收制度的建设路径是:以“十四五”规划为指导,围绕“收、支、管、调、防”五个方面下功夫,统筹推进各项改革措施,整体性集成式提升税收治理效能。
完善税收治理体系
完善税收治理体系税收治理是一个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公共服务的提供以及经济发展的稳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为了实现税收治理的高效、公正和透明,完善税收治理体系成为了各国政府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聚焦于如何完善税收治理体系,以提高税收征收的效率和公正性,并为广大读者解读其中的关键要素。
首先,完善税收治理体系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税收法律法规是税收征收与管理的基础,对于确保税收征收的合法性和公正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各国政府应加强对税收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提高法律的可执行性和透明度,进一步明确各类税种的应税对象和应税标准,避免税收规避和逃税现象的发生。
其次,建立高效的税务机构是完善税收治理体系的关键。
税务机构作为税收征收与管理的执行者,需要具备高效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管理体制。
为此,政府应加大对税务机构的投入,培养专业化的税务人才,建立权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
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税务数据的共享和处理,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准确性。
第三,推进税收征管信息化是完善税收治理体系的重要手段。
信息化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税收治理也不例外。
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税务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检测税收风险,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税收管理措施。
同时,信息化技术的引入还可以提高纳税人的便利程度,简化申报流程,减少纳税负担。
第四,加强税收合作与治理是完善税收治理体系的重要方向。
税收合作与治理是国际社会的共同需求,各国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建立和完善税收信息交流机制,并积极参与国际税收标准的制定与推进。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与企业和公众的沟通,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提升税收治理的公众认可度和参与度。
综上所述,完善税收治理体系是实现税收征收与管理高效、公正和透明的必要要求。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国政府应继续加大税收治理改革的力度,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高效的税务机构、推进税收征管信息化、加强税收合作与治理等方面的努力,确保税收治理更加科学、规范和有效,为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有力支撑。
健全税收监管体制
健全税收监管体制税收监管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税收管理效能和公平的关键环节。
建立健全的税收监管体制,对于防止逃税、打击偷税漏税、保障税收收入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聚焦于税收监管体制的健全,从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监管效能、加强合作共治等方面展开阐述。
首先,完善法律法规是健全税收监管体制的基础。
税收法律法规的健全性和完善性直接影响着税收监管的效果。
国家应当加强对税收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工作,对于存在漏洞的法律条文进行修订,并及时跟进国内外税收制度的变化与发展。
同时,应加强对税收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专业水平,增强执法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其次,提高税收监管效能是健全税收监管体制的关键。
税收监管的效能是衡量税收管理好坏的重要标准。
国家应加强对税收监管技术手段的研发和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全面、细致、高效的税收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切实提高税收监管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再次,加强合作共治是健全税收监管体制的重要举措。
税收监管需要各方的合作共同参与,只有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合力,实现有效的税收监管。
国家应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沟通与合作,建立起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协作机制。
鼓励企业自愿遵守税收法规,加强自律意识,提高税收合规性。
同时,引导和培育社会公众对税收监管的关注与参与,倡导诚信纳税,共同维护税收秩序。
总之,健全税收监管体制是保障税收管理效能和公平的重要保障。
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监管效能、加强合作共治等方面的努力,将有助于实现更加公正高效的税收管理和监管。
我们应当共同关注和参与税收监管事务,携手推动税收监管体制的健全与完善,为实现税收管理的现代化迈出坚实的步伐。
健全财税制度和税收征管体制的研究
健全财税制度和税收征管体制的研究财政税收是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然而,当前我国的财税制度和税收征管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健全财税制度和税收征管体制的研究。
一、完善税收法律法规税收法律法规是税收征收的基础,只有税收法律法规完善,才能保证税收征管的公正、有效。
当前,我国的税收法律法规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包括:首先,税收法律法规的法律体系尚未建立完整,立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其次,税收法律法规往往比较抽象,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
再次,税收法律法规执行中缺少必要的衔接、配套和监督机制。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一是建立更加完善的税收法律法规体系,特别是要加强税收政策与税收法律法规的衔接,强化立法的前瞻性和战略性。
二是加强税收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监督,应建立健全乃至严格的监督机制,确保税收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三是加强对税收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推动税收征管理念深入人心。
二、加强税收征收管理税收征管是税收征收的重要环节,有为财政税收提供稳定的收入、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等目标。
然而,当前我国的税收征管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我国的税收征收手续复杂,程序繁琐,效率低下。
其次,税收征收的监督和管理体系有待完善,缺乏有效的流程管控机制和实时监测机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优化税收征收流程,通过推行简化征收程序、缩短征收时限、完善征收环节,提高征收效率,降低征收成本。
二是加大对税收征收的监管和管理力度,加强对企业、个人的纳税信息管理,建立健全纳税人信用体系,从根本上提高税收征收质量。
三、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当前,我国的财税体制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地方财政收支不平衡、税费体系比较复杂等,这些问题限制了财政税收有效运行,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尽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化财政税收体系,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深化个税、企业所得税、房产税等税费改革,推动财税体制向现代化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立健全税收体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税收征收管理,及时发现解决税收执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于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实现税收职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税法体系建立而不健全,税收立法的滞后阻碍了税收执法的发展,面对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税收制度合理化问题。
现行税法体系绝大多数的税收规范是以法规、规章、税收规范性文件等形式存在并实施的。
地方立法权不足、缺位。
制定税收地方规章必须得到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明确授权。
在当前地方政府不能享有完全立法权的前提下,地方政府为了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或解决本地区的实际问题,必然寻求非规范途径对这种体制的突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条规定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在实践中,能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又是什么人呢?往往是当地的地方政府或下属强势部门,从减税、免税、退税、补税程序上来说说,需要打报告,各级层层报批,耗时耗力加大了税务成本,唯一的好处就是防止滥用减免职权,维护税法的严肃性。
从实际监控的角度来说,谁来制止地方政府的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国地税作为两个部门,以税种作为划分的操作,涉及到国税的可以说作为一个部门和当地政府对抗实际操作难度很大,地税部门又双重领导,税务部门领导的任免上要经过当地政府。
经常发生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公安、司法部门不能或者不愿意介入,一拖事情就黄了,就形成了“沉欠税”,追缴难度大,过几年政府领导都换届了,公正客观的来说,地方政府有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或解决本地区的实际问题考虑,把维护税法的需要单靠税务部门执法,是不行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建立健全税务部门职权体制上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我个人的建议,规范税收的立法,扩大税务部门的护法能力,国外的“税警”制度就很好,在国外你可以得罪警察但不能欠税。
这既有制度上的保证,也有公民纳税意识普法教育的原因。
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二、“分税制”下的征管之争焦点在企业所得税上,从国、地税两局征管所得税想到的,税务机构改革。
国地税两套机构分设问题。
这是我国征税系统的一大特点。
简称“分税制“,在税种上最大分歧,出现在企业所得税的征管上。
分税制改革初期,企业所得税并非中央与地方的共享税种。
当时的企业所得税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中央企业收入所得归国税机构征管,地方企业收入所得归地税机构征管,两不相碍。
2001 年末,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从2002 年起实施企业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
在中央企业收入所得仍由国税征管的前提下,决定由地方和国家共享地方企业收入所得。
通知称,自2002 年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新登记注册的企事业单位的所得税,由国家税务局征收管理。
这样的决定使国地税的征管分歧一直不断。
几年来,对企业所得税的管理权常引起基层国、地税务机关争执,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企业所得税的日常征管工作。
经国务院批准,2008 年12 月18 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调整新增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120 号),针对原《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新办企业认定标准的通知》(财税[2006]1 号)下发后在国地税对新办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划分上引起的争议问题,在此基础上,国税发[2008]120 号《通知》还对若干具体问题作出了详细规定。
但这并不能解决实际操作中的矛盾。
根据国家规定形成了一个税种国、地税两个部门同时征管的状况, 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对企业所得税征管的国、地税同时登记的情况。
同时要求企业纳税申报。
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争抢税源的情况,而有些地区则出现管理空缺,企业两头靠,国税那边好去国税,地税那边好去地税,寻找税收优惠最大化。
我国从1994 年开始实施“分税制”财政体制。
实际上,分税制在一定程度是地方与中央博弈的结果,是平衡两者财权与事权的一种手段。
“ (采用分税制前)中央和地方之间,财权和事权不相对等,地方承担的事情多,而支配的财力少,中央支配的财力多,但办的事特别少。
分税制有利于事权和财权的合理分配,在当时的背景下应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当时起了很好作用的东西现在可能就成了制约社会经济的一个因素。
”谁都希望多拿钱,少做事。
国税和地税分设两套机构,虽暂时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内部矛盾,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导致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两高”,还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不可避免的引起了官僚机构的膨胀和机关效率的弊病。
举个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发现有的老百姓明明国税的事跑到地税,地税的事反倒跑到国税,这既有体制上的原因,也有公民纳税知识的问题。
中国的税收体系复杂,税收环境混乱,“分税制“既推高了税收成本,又阻碍了公民的纳税热情。
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复杂的东西,效率往往越是低下。
因此,化繁为简是中国税收改革的一个方向。
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正本清源。
我的建议就是精简合并,把征税、纳税这两块成本节省下来,有一套税务机构就可以。
三、征管体制上建立健全,内控外管,跨部门合作。
虽然新征管法赋予了税务机关较多行政执法手段,例如,税款征收权、税务管理权、税务检查权、行政处罚权、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等,但在实际执法中,执法的刚性还显得不足,不少执法手段形同虚设,依法打击力度不够,处罚执行难以到位。
由于程序较为繁琐,基层税务机关为避免执法风险,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在实际中很少得到运用,对于欠税的追缴,眼光只盯着银行帐户上有没有钱,对于征管法赋予的代位权和撤销权还很少有效运用过。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比喻“税务人员和财务人员是一个扁担的两个头“,这说的是一个业务和平衡的问题,可以说我们在执法的过程中,往往面对的是一些专业人员,他们有很高的文化素质,在面对高智商偷、逃、避税的手法手段时,我们如何完善现有的征管体制,在加大和加强事后惩罚力度的同时,我们能不能在事前做到严控严管,在方式和方法进行探索、推广经验,管理制度上建立健全。
若干年以前,红极一时的刘晓庆去南方某镇演出时,在当地百货商店花4.1 元买了一把改锥,并要求营业员开具了发票-这是一笔谁也不会注意到的小额交易。
回北京后,刘晓庆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发票的金额改为41 万元,并列入公司成本进行税款抵扣。
专案组怀疑这张发票的真实性,派专人赶赴南方小镇,找到了那张发票的另一联,才揭穿了这个弥天大谎。
类似这样的偷税“游戏”都需要稽查人员一一核实。
实际上,刘晓庆偷逃税款手段并不是非常复杂,但之所以税务机关在几年间的数次例行检查中都未能发现,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中国的税收征管体系存在缺陷。
确定税源的方式主要有以票定税和核定定税两种。
严格说起来,很多税收的征管漏洞,与我们国家长期以来无法准确地确定税源有关。
所谓“以票管税”,是指严格以票面的数额来确定计税依据。
税务机关控制了税票等于控制了税收,征收的计算也很简便。
但是从另一面来讲,“以票定税”制度在客观上形成了税收的漏洞。
除了类似的“阴阳票”,经营者以不开发票的手段逃税也非常普遍。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发票最大的功用是报销,如果不能报销,似乎就没有索要发票的必要。
这样,消费者不要发票的行为客观上为营业者逃税提供了方便。
针对这种情况,今年以来很多地区推出了有奖发票,希望以此激励消费者索要发票,可谓用心良苦。
虽然目前还没有数据表明此项措施为政府增加了多少税收,但在很多地方,销售商开出发票的前提是把价格提高10%-17%,在微乎其微的中奖几率和看得见的“实惠”价格之间,并非所有的消费者都愿意选择发票。
核定定税是指税务机关根据业务量来核定营业额的征税方式,这种定税方式简便易行,对于一些小规模纳税人,税务机关常常采取此种方式征管。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税务机关很难将业务量核定得非常准确。
核定定税方式的另一大弊病是税负严重不公平。
同一地区同一行业同一经营规模的企业,因为采用的定税方式不同,所承担的税负差别很大。
想要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那就是强化税源监控。
税源监控体系包括完善会计核算、控制资金周转和控制税基。
通俗地说,税务机关要做的是确定税源和监控企业的资金周转。
在以“以票定税”为主的征管制度之下,税务机关控制了票据也就等于控制了税源。
近年来,我国围绕着票据监管实施了不少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如建设金税工程、推广税控器具等等。
覆盖面最广、功能最强大、收效明显,但是,由于我国的税收信息管理仍然不够完善,金税工程依然不能织成一张“天网”。
其中信息数据的采集是一个薄弱环节。
由于我国国税、地税、工商、银行、财政等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程度差别较大,还不能实现相互间的网络互通和信息交换。
所以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在于资源共享,软件兼容,提高内部部门的沟通,特别是国地税之间,外部则要加强和房产、公安、银行等跨部门合作。
在合作过程中,经济利益是很关键的,如何鼓励和调动这些部门的合作热情,不应该是一句空话。
四、税务人员的素质建设,认真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和加强依法治税。
税收征管人员法制观念的强弱,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到税收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对全社会形成依法诚信纳税的良好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应加强对税收征管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使广大税收征管人员树立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文明执法的观念,保证实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
有的税务执法人员头脑里“官本位”、“税老大”意识作祟,习惯于居高临下、随意执法,服务态度蛮横,办理“关系税”、“人情税“,还有的基层干部认为凭经验、凭情理执法来得快、来得好,只重实体法,忽视程序法,依法治税的刚性还不足。
从税务人员的素质上来讲,基层人员不足,缺编严重,年龄偏大,队伍日趋老化,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
当前存在的问题是,从税收、会计、计算机、法律等专业毕业的人员十分有限,加之部分同志不注重自身的再学习和知识更新,知识老化,操作技能下降。
在岗位任用上不注重素质不讲专业,更多的是人情关系,家庭出身,“忙的忙死,闲的闲死”。
一人多岗” 一人多职”现象普遍,直接结果是工作量的增大,人才都忙于案头的大量工作,工作压力增大,工作呆板,缺乏活力,部门监督乏力,削弱了干部的积极性。
人是生产力发展各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任何事业的发展和成败,都离不开人这一活跃的因素。
本着人尽其才,各尽所能”的原则,对基层经验丰富,年龄偏大的人员,可安排到税务登记,资料整理归档等要求责任心强,且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相对较小的岗位,充分发挥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