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心理健康教育七年级下册第二课走出自我中心(班主任班会课也可用)
七年级主题班会 11走出自我中心 学会倾听 教案
中学生人际交往——学会倾听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协助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中倾听的重要性2、情感目标:体验不同的倾听态度和倾听行为所带给人的不同感受,培养与人交流时候的积极情感。
3、行为目标:培养学生积极的倾听行为,学会尊重别人。
二、教学重难点:是学生认识到倾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重要性,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三、教学方法:活动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四、教学过程:1、活动一:乌鸦和乌龟(1)活动目的:热身、导课(2)活动规则:当听到“乌鸦”一词时请拍手一次;当听到“乌龟”一词时请跺脚一次(3)活动材料:森林里的池塘边住着一只乌龟,他有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有一天,有一只乌黑羽毛的乌鸦飞过乌云密布的天空来到池塘边,突然下了一阵大雨,乌鸦就躲进池塘边的茅屋下。
乌鸦抬头看到有一个巫婆正在乌龟家门口吓得发抖,乌鸦就张大嘴大叫,乌龟听到乌鸦的叫声,打开门看到底发生什么事,乌鸦看到乌龟就破口大骂乌龟,说乌龟怎么这么笨,看到乌云就应该知道快打雷了,怎么不赶快请巫婆进屋躲雨,乌龟听了乌鸦的话,急忙请巫婆进屋里坐,乌鸦也跟着飞进乌龟家。
可是乌鸦看到乌龟家满地污泥,乌漆抹黑,就喋喋不休数落乌龟,乌龟听了很生气就骂乌鸦无理取闹,乌鸦把乌龟家弄得乌烟瘴气,乌龟就叫乌鸦赶快滚出屋外去,巫婆站在那里不知道该劝乌鸦好还是乌龟好。
(4)活动感受分享:为什么有的同学出错了?要完成任务必须具备什么条件?(5)活动小结:这个任务非常简单,但是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依然会出错,因为有的人会预先做出判断,理所当然的听到“乌”字读音的就做出拍手或者跺脚的行动,而没有听完整。
所以学会倾听,非常的重要。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做到这样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
2、活动二:三个小金人的故事(1)故事内容:曾经有个小国给中国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小金人,金碧辉煌,皇帝非常高兴,同时使者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三个小金人哪个价值最高?”皇帝想了很多办法,请来了珠宝匠鉴定,珠宝匠通过称重量、看做工、验材质等都没有找到答案。
主题班会教案: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第2课 迎接新阶段 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第
2课迎接新阶段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新学期的挑战和机会;
2. 培养积极应对变化的心态;
3. 掌握一些应对变化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研究的内容,提问学生对新学期的期待和担忧。
2. 知识讲解(15分钟)
- 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向学生介绍新学期可能出现的变化,例如新的学科、新的老师、新的同学等。
-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变化可能带来的挑战和机会。
3. 情感体验(15分钟)
-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过去经历的变化中面对的困难和成功的经验。
-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应对变化带来的挑战。
4. 方法指导(20分钟)
- 向学生介绍一些应对变化的方法和策略,例如调整心态、寻求支持、制定计划等。
- 鼓励学生制定自己的应对变化的计划,并与同学分享。
5. 总结(5分钟)
-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提醒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迎接新学期的挑战。
教学资源:
- 图片和视频展示设备;
- 学生小组活动设计。
展示评价:
- 学生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质量;
-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
- 学生对变化应对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
- 在课前准备方面,需要收集和准备足够的教学资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 在小组活动设计方面,需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平等性。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顺利迎接新学期的挑战。
主题班会教案: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第2课 迎接新起点 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第
2课迎接新起点教案
教学目标
- 了解新学期的过渡期意义和作用
- 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和策略
- 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新起点
教学准备
- 幻灯片或黑板
- 讲义或教材
- 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新学期的话题。
研究内容
2. 介绍新学期的过渡期意义和作用。
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会面临过渡期,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
研究活动
3. 分发学生活动手册,让学生针对自己面临的过渡期,填写下面的内容:
- 总结上个学期的成绩和经历
- 列出新学期的期望和目标
- 设计一个实现目标的计划
4. 学生小组互相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计划和目标。
总结反馈
5. 请学生自我评价并总结研究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延伸
-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互合作,互相指导实现目标。
- 可以邀请学校心理老师或专家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更好地迎接新起点。
---
此文档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第二十六课走出自我中心》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13七年级下册
《走出自我中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多种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并体验“走出自我中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与人和谐相处、有效沟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及自省意识。
二、作业内容作业一:小组讨论会学生分为4-5人小组,每个小组进行关于“我的成长经历”的分享与讨论。
在分享过程中,学生需主动表达自己的经历,并倾听他人观点,学会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
作业二:心理剧创作与表演学生根据“走出自我中心”的主题创作心理剧剧本,并分组进行表演。
在创作和表演过程中,学生需深入理解如何通过实际行动去关心他人、理解他人。
作业三:自我反思日记学生结合本课内容,写一篇关于“如何看待自我与他人关系”的反思日记,记录自己通过本课学习到的知识和感受。
三、作业要求1. 小组讨论会要求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倾听他人意见。
在尊重不同观点的同时学会理性表达自己的看法。
2. 心理剧创作要符合“走出自我中心”主题,角色、情节设计要贴近生活实际,剧情应能体现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和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3. 自我反思日记需真实记录个人感受和思考,内容应包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以及对未来行为的规划等。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参与度、讨论内容的深度、心理剧的创意和表演的投入度、自我反思日记的真实性和深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同时,也将鼓励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评,以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和相互学习。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和反馈,针对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优点和不足进行点评,并给出改进建议。
同时,教师还将组织一次课堂分享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业经验和心得,以促进班级内部的交流和学习。
六、总结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并体验“走出自我中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省意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和实践,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初中走出自我中心教案
关于初中走出自我中心教案课程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我中心思维的存在和影响。
2. 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同理心。
3. 培养学生走出自我中心,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合作。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阅读材料。
2. 小组讨论指南。
3. 角色扮演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曾遇到过因为自我中心思维而产生的冲突或误解?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总结自我中心思维的特点和影响。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自我中心思维的概念,引用相关心理学研究。
2. 分析自我中心思维对学生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的影响。
3. 强调走出自我中心的重要性。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分成小组,每组学生讨论如何走出自我中心,提出具体的方法和策略。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角色扮演(15分钟)1. 设计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走出自我中心的过程。
2. 学生表演,教师点评并引导其他学生从中学习。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自我中心思维的认识。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小组讨论报告的质量。
3. 角色扮演的表现。
教学延伸:1. 邀请心理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深入探讨自我中心思维及其应对策略。
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 组织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讲解、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中心思维,并提出走出自我中心的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走出自我中心的方法。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同理心。
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将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合作,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北师大版七年级全一册课教案.doc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北师大版七年级全一册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保健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
2.难点:如何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实际生活,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实际案例、故事、活动等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意义。
2.讲授新课:通过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节方法。
3.巩固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4.归纳小结:通过总结、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为学生提供反馈和指导。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思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如读书笔记、心理健康小测试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自我评估。
3.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自我反思。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软件: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软件等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心理测试和辅导资源。
2.图书资料: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图书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北师大版思品七年级下册《纾解压力》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二课纾解压力
一、教学目标
要让学生了解压力状态下的表现,学会判断自己的压力。
认识到压力不一定全是害处,适当的压力是必要的,还要学习调节压力的技巧。
二、教材分析
1. 逻辑分析
人际交往、学业、竞争等方面都存在压力,而中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应对压力,或者方法有限。
当感到压力时,他们的做法可能是逃避,可能是不知所措,这样会使自己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烦躁的消极情绪之中,因而导致心理疾病。
教材本课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在正确看待压力的基础上,掌握一些应对压力的技巧,面对困难的时候做好自我调节
2.内容分析
本课共分两站。
第一站:了解压力]
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压力既可以是动力,也能成为阻力,对它无需太过恐惧。
第二战:调节压力。
目的在于教学生一些管理和调节压力的方法。
初中克服自我中心教案
初中克服自我中心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我中心的概念,认识到自我中心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具备同理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1. 自我中心的表现及影响。
2. 同理心的概念及作用。
3. 换位思考的方法及实践。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真正理解并体会到自我中心的负面影响。
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同理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课堂讨论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自我中心的存在,如:“当你和朋友一起玩游戏时,你是否曾只关注自己的表现,而忽略了别人的感受?”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总结自我中心的表现及影响。
二、讲解同理心(10分钟)1. 教师介绍同理心的概念,如:“同理心是指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
”2. 学生理解同理心的含义,并讨论同理心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三、换位思考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换位思考的方法,如:“当你遇到问题时,试着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想一想对方可能会怎么想、怎么做。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的例子,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实践(10分钟)1. 教师设计一个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同理心去解决问题。
2. 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如自我中心、同理心、换位思考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并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克服自我中心,培养同理心。
教学延伸:1.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同理心去解决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际问题。
2. 下一节课分享作业成果,互相交流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我中心的负面影响,并学会运用同理心去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真正理解并体会到同理心的作用。
七年级主题班会走出自我中心教案
走出自我中心教案一、教学内容:走出自我中心二、教学课时:一课时三、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看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让同学们了解怎么是自我为中心的表现。
能力目标: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同学相互帮助、相互谦让的能力。
手语舞的教学,让同学在歌词以及手语的学习中领悟真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社会视觉转换技能,学会如何合作能力,克服“自我中心”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学习如何走出自我中心五、教学难点: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同学们的探讨时间激发同学们的思考与自评。
六、教学教具:多媒体制作PPT、手语舞视频七、教学对象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
中学阶段是人的心理发展由幼稚到成熟,由多变到稳定的关键阶段,从心理学角度上看,部分学生有着一种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利用一种以案例、游戏、手语舞相结合的互动学习方式,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
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能力,使其意识到与人合作的价值,这样才能让孩子适应集体生活。
八、教学程序在网络资源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相互整合的学习环境下,我们的学习由以下几个主要环节组成:1、创设情境环节: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小例子,激发同学们对“自我中心”概念的认识,引导同学初步对“自我概念”产生的行为做解决办法。
2、游戏互动环节:“扶盲人过马路”的游戏,让同学启发朋友、同学之间应如何相处,如何相互帮助,提升同学们的一种合作以及谦让的精神。
3、学习如何走出自我中心:这是本堂课的重点,通过前面的情景摄入以及游戏互动环节,为的就是引入教授同学们“如何走出自我中心”,以游戏结合理论的观点,让本次课堂让同学们印象深刻。
4、手语舞的教学:《相亲相爱一家人》,里面有一句歌词写道: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福就该同享,有难必然同当。
我们要激发学生提倡一种朋友间要学会分享,汲取别人的关注。
以平等的态度去结交朋友才能更好的认识更多更好的朋友。
九、教学过程(一)课前小思考1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怎么跟我们朋友相处呢?2、如果你的朋友在有些小毛病,你会怎样看待呢?3、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麻烦呢?(二)心理档案陈琦是家中的独苗,长得十分可爱,成绩很不错,心内心非常喜欢交朋友,但就是太任性,做事总是按自己的意愿,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容不得别人提不同的意见,也容不得别人的缺点。
2024年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下册完整版
2024年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案下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下册,第三章第一节《学会调节情绪》。
内容包括:认识情绪的类型及特点,了解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和特点,认识到情绪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调节情绪,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情绪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情绪的类型、特点及其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情绪卡片、案例视频。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PPT展示一组不同情绪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从而引入课题。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情绪的类型、特点及其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讲解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播放案例视频,让学生分析视频中主人公的情绪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15分钟):发放情绪卡片,让学生结合所学方法,进行现场练习,调节自己的情绪。
6.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生活中遇到的情绪问题及解决方法,分享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情绪的类型和特点2. 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3. 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分析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情绪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答案示例:(1)调整心态,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降低期望值。
(2)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3)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缓解紧张情绪。
(4)与同学、老师、家长沟通,寻求支持和帮助。
2. 作业要求:不少于300字,要求条理清晰,方法具体。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掌握了情绪调节的方法和技巧。
七年级主题班会 11走出自我中心 教案
走出自我中心教学目标1.感受每个人因看待问题的方式、角度不同而会有不同的选择。
2.了解倾听的重要性,掌握合理倾听者的行为方式。
3.掌握换位思考的方法,并落脚于实际解决问题,提炼日常生活中换位理解的秘诀。
4.体验自主合作学习的乐趣,通过自主发掘、互相合作提炼学习、生活经验,助力自我成长学情分析中学阶段,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是学生人生中第二次自我中心倾向出现的时期。
此时的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的想法相混淆,更多地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以自己的标准、从自己的角度来评判身边的人和事。
因此,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因看待问题的方式、角度不同而会有不同的选择,训练他们学会心有他人而用心倾听,学会换位思考,以开放的心态对待矛盾和冲突,从而建立互动良好的人际关系。
七年级是中学的初始年级,在此阶段打好走出自我中心的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重点:认识人与人的不同,能够用心倾听他人并换位理解,掌握走出自我中心的相关方法。
难点:消除自我中心这种不成熟的心理特征,通过自主发掘、互相合作提炼有效的学习、生活经验并能实践运用。
教学过程【导入】热身游戏——我画你猜随手画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请3-5个学生回答。
根据回答,再次询问“随手画的一个圈,为何在大家这里会有不同的答案”。
等待学生回应,继而引出本节课主题“走出自我中心”。
活动2【活动】保留谁——知不同你要带5个动物登山,他们分别是猴子、老虎、大象、小狗和孔雀。
你在登山的过程中,因为路途艰辛,不得不舍弃,最后留下一只动物作为陪伴,登上山顶。
那么,你会依次舍弃谁。
请小组讨论排名,并在排名时说出你的理由。
小组讨论。
全班分享:请1-3名学生上台分享排名。
提问全班:组内可以达成一致吗?给你一个机会你想分享谁的答案?可能存在一个完全没矛盾的世界吗?师小结:人与人产生分歧与矛盾是在所难免,也是很正常的。
我们要有这个心理准备,这也是走出自我中心的第一步。
我们要心有他人。
《第二课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心理健康龙教版七年级下册
《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的》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并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2. 理解尊重他人独特性的意义,培养包容与理解他人的态度;3. 学会以积极心态面对自己的特点,建立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认识到自我价值的独特性,并学会尊重与欣赏他人。
难点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己的特点,并积极面对和接纳自我。
为此,教学中将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突破:1.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每个人的独特性;2. 开展互动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表达并欣赏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3. 强调实践应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尊重和接纳自己及他人。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教学的顺利进行,需做好以下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如心理健康教材、教学课件等;2. 准备教室环境,确保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小组活动和互动游戏;3. 准备教学辅助工具,如投影仪、音响设备等;4.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四、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首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主题“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的”,我们将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环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将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关于“独特性”的短片,短片中可以包含各种不同的人和事物,展示他们各自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随后,教师将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他们对于“特别”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这样的导入方式,学生可以迅速进入状态,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知识分享在知识分享环节,教师将结合心理健康教材和相关心理学知识,讲解关于“个体独特性”的理论。
教师可以采用讲述、图片展示和视频资料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人类心理的多样性和个体差异。
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让他们从自身出发,理解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
《第二十六课 走出自我中心》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13七年级下册
《走出自我中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1. 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识别自我中心的问题;2. 学习换位思考,培养同理心;3. 了解自我中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人际关系。
二、作业内容1. 自我反思:学生撰写一篇反思文章,描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自我中心的问题,以及这种思维方式对自己的影响。
文章中需要具体说明如何改变这种思维方式。
2. 换位思考练习:学生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进行换位思考。
例如,假设自己是另一个角色,体会对方的感受,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调查报告:学生收集关于“自我中心”的相关案例和故事,分析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并总结如何避免自我中心。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真实反映自己的思考和感受,避免抄袭;2. 换位思考练习需深入体会对方的感受,并真实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想法;3. 调查报告需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透彻,并提出可行建议;4. 每个作业应附上自己的签名,表明作业属实。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的真实性、思考深度、换位思考的运用、案例分析的透彻度以及建议的可行性等。
2. 评价方式:教师批改作业,给予评分和反馈。
评分将根据上述标准进行,反馈将包括优点、建议和鼓励的话语。
五、作业反馈1. 作业反馈将及时向学生发放,学生可以查看教师的评价和改进建议;2. 学生应根据反馈认真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业,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自我中心的问题;3. 教师在批改和反馈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为了确保作业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阅读和评价彼此的作业,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
这将有助于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获得更全面的反馈;2. 鼓励分享: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问题,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有机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学习换位思考,了解自我中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人际关系。
北师大版(河南专版)心理健康七年级全一册第二课《结交新朋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河南专版)心理健康七年级全一册第二课《结交新朋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河南专版)初中心理健康七年级全一册的第二课,旨在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与合作,帮助学生掌握结交新朋友的有效方法,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并学会维护和发展友谊。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人际交往充满好奇与期待。
他们渴望结交新朋友,但可能由于害羞、不自信等原因而难以迈出第一步。
因此,本课将通过多种学生间的互动活动,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积极结交新朋友。
核心素养目标1.社交能力: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与合作,培养学生主动与人交往的能力,掌握基本的社交技巧。
2.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交友态度,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3.自我价值: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互动活动,了解结交新朋友的重要性,掌握结交新朋友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培养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结交新朋友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克服交友中的心理障碍,积极主动地结交新朋友。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括相关图片、视频和案例。
2.小组讨论卡片和笔:供学生记录讨论内容。
3.角色扮演道具:如书包、课桌等,用于情境模拟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自我介绍接力:每位学生用简短的话语介绍自己,例如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等。
下一位学生需要重复前一位学生的介绍,并加上自己的介绍,以此类推。
此活动旨在让学生快速了解彼此,打破初次见面的尴尬氛围,为后续的互动交流打下基础。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可以逐渐适应彼此,建立起初步的友谊和信任,为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
同时,这个活动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十六课走出自我中心》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13七年级下册
《走出自我中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作业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初中生初步理解“走出自我中心”的重要性,培养其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提升团队协作意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为构建健康心态打下基础。
二、作业内容1. 心理小故事创作:学生以“我”的视角,创作一个关于自我中心的小故事。
内容需包含一个情境,描述当自己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时,给他人带来的困扰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
通过故事反思,学生应能认识到过度自我中心的危害。
2. 角色扮演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一个班级生活中的场景,如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
在扮演过程中,每个学生需尝试跳出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积极倾听他人意见,理解他人感受。
3. 情感日记记录:要求学生每天记录自己的情感变化和与他人互动的体验,尤其是当自己尝试控制自我中心倾向时的心情变化。
通过持续的记录,帮助学生逐渐改变思维习惯。
三、作业要求1. 心理小故事需真实反映学生生活,情节要具体可感。
2. 角色扮演中要积极投入,真实模拟生活场景,尊重他人观点。
3. 情感日记要详细记录每天的体验和感受,字数不少于200字。
4. 所有作业内容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在下节课上交。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内容、情感表达、合作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包括:故事情节的真实性、角色扮演的投入程度、情感日记的深度和连续性等。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课堂表现的一部分,并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指导。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针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逐一评阅,并在课堂上进行点评和讨论。
2.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将给予表扬和鼓励,树立榜样作用。
3. 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将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其改进和提高。
4. 教师还将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心理健康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自我中心的负面影响,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同理心,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大脑的神秘世界》心理健康教育详细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大脑的神秘世界》心理健康教育详细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为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大脑的神秘世界》心理健康教育的详细教案。
教案旨在通过研究大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大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掌握大脑对人体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4. 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大脑的基本结构1. 大脑的组成部分2. 大脑的主要功能3. 大脑的左右半球差异第二课:大脑与思维1. 大脑对思维的影响2. 思维的分类和特点3. 发展积极思维的方法第三课:大脑与情绪1. 大脑对情绪的影响2. 常见情绪的表现和原因3. 调节情绪的方法第四课:大脑与研究1. 大脑对研究的影响2. 有效研究的方法和技巧3. 养成良好研究惯的重要性教学过程第一课:大脑的基本结构1. 导入:通过展示大脑的模型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大脑的兴趣。
2. 呈现:讲解大脑的组成部分和主要功能,引导学生了解大脑的基本结构。
3. 深化: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让学生思考大脑的左右半球差异,并讨论不同半球的功能。
4. 总结: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大脑与思维1. 导入:通过举例引发学生对思维的思考,如解决问题的思路等。
2. 呈现:讲解大脑对思维的影响,引导学生了解思维的分类和特点。
3. 深化:通过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让学生运用积极思维解决问题,并分享经验。
4. 总结: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课:大脑与情绪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情绪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情绪的讨论。
2. 呈现:讲解大脑对情绪的影响,引导学生了解常见情绪的表现和原因。
3. 深化:通过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情绪体验,并研究调节情绪的方法。
4. 总结: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
第四课:大脑与研究1. 导入:通过展示研究场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研究的思考和期望。
《第二十六课走出自我中心》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13七年级下册
《走出自我中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自我中心的心态特点及不良影响,掌握并学会换位思考的基本技巧,提升理解他人、包容他人情绪的能力。
同时通过具体实践活动,逐步改善学生的自我中心意识,形成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作业内容(一)课堂讲解与活动导入在第一课中,将进行课堂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自我中心的危害,通过讨论互动环节引入课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个人或观察到的典型“自我中心”案例,分析案例并展开简短的分享与交流。
(二)自我中心的挑战任务每组同学将在家长的帮助下共同完成一项挑战任务——与他人进行角色扮演,尝试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和体验对方的心情。
要求在活动中做到积极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并在任务结束后进行总结反思。
(三)日记撰写课后每位同学需要写一篇关于自我中心的体会日记,内容可包括通过学习新概念及小组活动或个人反思,得出的收获及日后要改正的地方等。
(四)绘画活动为了让学生在直观表达上提升理解力,组织一次以“走出自我中心”为主题的绘画活动。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创作一幅反映主题的画作。
三、作业要求1. 小组讨论时需积极参与,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发表意见。
2. 角色扮演时需尊重对方意见,积极倾听并尝试换位思考。
3. 日记中需真实记录个人体会与反思,不少于500字。
4. 绘画作品需符合主题,有创意和内涵。
四、作业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课堂讨论的活跃度、角色扮演时的表现、日记内容的真实性和深度以及绘画作品的创意和主题的吻合度进行评价。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评价,提供更多维度的反馈。
五、作业反馈作业完成后,教师将进行作业反馈与总结。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指导与帮助。
同时,根据学生的整体表现和反馈情况调整后续的教学策略和内容。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方案,期望能够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改变自我中心的倾向,学会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培养健康的社交习惯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第二十六课走出自我中心》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13七年级下册
《走出自我中心》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程作业设计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自我中心”的危害,并初步掌握如何调整心态,学会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初步的团队协作意识与人际交往能力,为后续的心理健康课程打下基础。
二、作业内容1. 自我反思日记:学生需在课后完成一篇自我反思日记,内容应包括对自己过去是否存在“自我中心”行为的回顾,以及这些行为可能对他人和自己造成的影响。
通过反思,学生应能认识到“自我中心”的负面影响,并产生改变的愿望。
2. 小组讨论:学生将分成小组,进行关于“如何走出自我中心”的讨论。
每个小组需选出一名代表,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并与其他小组分享。
在讨论中,学生将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不同的观点,并尝试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
3. 制定改变计划:基于自我反思和小组讨论的结果,学生需制定一个具体的改变计划,明确自己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要如何减少“自我中心”的行为,以及通过哪些行动来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作业要求1. 自我反思日记要求真实、具体,不得抄袭或捏造。
2. 小组讨论时需积极参与,尊重他人观点,保持开放的心态。
3. 制定改变计划时要具体、可行,既要有长远的愿景,也要有短期可达到的目标。
4. 每个同学都要积极投入到整个作业过程中,并主动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
四、作业评价1. 教师的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反思深度、小组讨论的活跃程度和改变计划的可行性进行评分。
2. 同伴互评: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彼此的作业,在互评中学习如何给予建设性反馈。
3. 教师点评与反馈:对所有作业进行详细点评,并给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五、作业反馈1. 对学生的自我反思日记进行逐一反馈,指出其中的亮点与不足。
2. 对小组讨论的表现进行总结,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3. 对改变计划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并给出具体的实施建议。
4. 将优秀的作业进行展示,以激励其他同学。
通过《走出自我中心》这一课程的作业设计方案,将有效引导学生认识到“自我中心”的危害,并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我以桃,报你以李。他们 用真情谱写了一份跨越时空 的感动。
善于心理互换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至。
佘(she)沙---护士,汶川地震的 幸存者。12年前是四面八方的大 爱将她从废墟中托了起来;12年 后在武汉病毒灾难袭来之时,她 挺身而出。 她说:这几天看新闻,我想到了 汶川地震的场景,我觉得我应该 去。因为我是汶川人呀!
陈琦的困惑:我到底是哪里 得罪了张萌呢?
帮帮她 •为什么陈琦的朋友不跟她玩了呢? •若你是陈琦,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若你是李琳和张萌,如何帮助陈琦?
I love you more than I've ever loved any woman. And I've waited longer for you than I've waited for any woman.
我喜欢一回家,就把乱糟糟的心情都忘掉 我喜欢一起床,就带给大家微笑的脸庞 我喜欢一出门,就为了个人和世界的美好打拼 我喜欢一家人,梦朝着同一个方向创造 当别人快乐时 好像是自己获得幸福一样 当别人受伤时 我愿意敞开最真的怀抱 当别人生气时 告诉他就算观念不同不必激动
THE NEXT
当别人需要时 我一定卷起袖子帮助他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有缘才能相聚,有心才会珍惜,何必让满天乌云遮住眼睛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有福就该同享,有难必然同当,用相知相守换地久天长 处处为你用心,一直最有默契 请你相信这份感情,值得感激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有缘才能相聚,有心才会珍惜,何必让满天乌云遮住眼睛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有福就该同享,有难必然同当,用相知相守换地久天长。
听别人的故事 遇见更好的自己
陈琦:独生女,可爱漂 亮,成绩不错,喜欢交友, 性格任性,做事按自己的 意愿做,容不得别人意见 和缺点。
她认为李琳数学太差,跟她交友,降 低自己的地位。
认为张萌聪明,数学成绩好。 觉得张萌“聪明”的光环可以映 射到自己身上一样。
张萌:我们一起玩的时候,陈琦老是叫
我听她的,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说她自己 一个人做得对,从来不顾及别人的想法。
2 青春期阶段独特的心理发展特征
(1) 假想的观众
A 若教室两道门都开着,下课 后你更喜欢从前门还是后门进入? 为什么?
别人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在意你。
THE NEXT
2 青春期阶段独特的心理发展特征 (1) 假想的观众
萧伯纳 :回家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 的是世界有名的萧伯纳。
小女孩说:回家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 玩的是小姑娘卡嘉!
FOUR 唱《相亲相 爱的一家人》
我喜欢一回家,就有暖洋洋的灯光在等待 我喜欢一起床,就看到大家微笑的脸庞 我喜欢一出门,就为了家人和自己的理想打拼 我喜欢一家人,心朝着同一个方向眺望 我喜欢快乐时,马上就想要和你一起分享 我喜欢受伤时,就想起你们温暖的怀抱 我喜欢生气时,就想到你们永远包容多么伟大 我喜欢旅行时,为你把美好记忆带回家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有缘才能相聚,有心才会珍惜,何必让满天乌云遮住眼睛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有福就该同享,有难必然同当,用相知相守换地久天长
我的收获是……
我们学会了什么? 在今后与同学朋友相互交往中,我们 该怎么做?
送给你 -------
当别人快乐时,为TA高兴; 当别人受伤时,向TA敞开最真的怀抱; 当别人生气时,包容TA的坏脾气; 当别人需要时,卷起袖子帮助TA。 若我们都做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我们定能收获不一样的明天!
than I've ever loved any woman. And I've waited longer for you than I've waited for any woman.
如何走出 自我中心
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说一说: 诚恳地对同桌谈谈自己的不足; 用放大镜看看同桌的优点。
多关注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长处,
Click here to add your title
转换人际交往态度
一男生追求一女生遭拒 绝,便伙同其他同学喊 嘲笑女生的口号,周末 在网上发动他人用语言 攻击她。女生不堪忍受, 不敢到学校。
爱己及人,爱人如己
善于心理互换
2008年地震后汶川100多名伤者被 送到武汉多家医院,接受免费救 治。伤者无死亡无感染无后遗症。
不要以为别人都愿意认识你。
THE NEXT
2 青春期阶段独特的心理发展特征 (2) 独特的自我
A 上初中后你照镜子的次数增加了吗? B 上初中后,衣服款式是自己选择还是
父母为你选?
精心打扮,认为别人也在欣赏自己
THE NEXT
TWO 体 验 课 堂 探究感悟
游戏:P8
1 志愿者4人。抽签决定两人一组。 2 一人用眼罩把眼睛蒙上,同伴搀扶走过 各种障碍。3分钟后两人对调,再走3分钟。 最后两人都蒙上眼睛,互相搀扶过障碍。 在此过程中老师将互相搀扶的一对强行分 开,让其独自摸索,五分钟后结束训练。
THE NEXT
谈谈你的感受
蒙上眼睛被别人搀扶着走过 障碍时心理有什么感想?
互换角色后,当你搀扶着对方走 过障碍时,你有什么感觉?
当你处在孤立无助的境 地时,心里有什么感想?
我们设身处地为他人着 想并提供及时的帮助,别 人也会在我们遭遇困境时 伸出温暖的手。
你搀我一程,我扶你一把
THREE
I love you more than I've ever loved any woman. And I've waited longer for you than I've waited for any woman.I love you more
永川区双竹初中 唐宗银 NEVER
ALL OR NOTHING
走出自我中心
OR
NOW
CO悟 如何走出自我中心
学唱《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ONE 青少年形成自 我中心的原因
THE NEXT
1 家庭环境因素
A 你是家里的独生子吗? B 家里有好吃的,亲人会单独为你 留一份吗? C当你不高兴的时候,你会对亲人 发脾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