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分析—以二年级数学《分拆为乘与加》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拆为乘与加
二年级数学
一、教师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分拆为乘与加本是很抽象的,但是老师在讲解习题时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方法。如将21进行分拆,要求是10格10格的跳,老师在示范时就在长21的数射线上画,10格画一次,画了2次,多1格,算式是21=10×2+1.学生在做时就可以利用长21的数射线将数字21分拆成乘与加的形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为学生理解抽象的东西架起了一座桥梁。
2、直观性的原则。
老师在黑板上摆了11根小棒,让学生将小棒平均分堆,分好的堆在黑板上呈现。如“将11根小棒分成每堆3根,有3堆,多2根”,黑板上就呈现了三堆三根的和一堆两根的,学生看了就一目了然。还有在之后讲解习题时讲习题直接用投影仪投到黑板上,老师边讲边示范做,学生看和听相结合,很容易就掌握了该方法。
3、因材施教原则。
老师先进行集体教学,也就是先给全班同学上课,然后在练习巩固阶段,老师在教室巡视学生掌握的情况,学生不会的就对其再进行讲解,有些学生她启发一下就好了,而对有些学生她还会详细讲解。因为老师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4、循序渐进的原则。
老师在课堂导入的阶段让学生分小棒,学生根据老师所提要求结合所学的知识对小棒进行分堆,体验分的过程,其实分小棒的实质就是分拆为乘与加,但老师一开始并不说,等学生都体验过了,也理解了再讲解课本内容,之后利用习题进行巩固。
5、巩固性原则。
老师讲课堂内容讲完后马上让学生做相应的习题进行巩固,然后还利用学生所犯的典型性错误列出来,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然后再进行讲解。如学生做的将21分拆的算式“21=2×6+9”,老师将其写在黑板上问学生这样做行不行,有些学生茫然,而有些学生马上反应不行,因为9还可以分拆出一个6,算式应该是21=3×6+3。利用这道题老师又将刚刚讲过的在复习了一遍,以巩固学生的知识。
6、启发性原则。
整节课老师很少是直接讲述的,几乎都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发现错误。如老师经常会这样问“你们发现什么?”“这个和前面学的一样吗?”“你们同意这样做吗?”等等。
7、可接受性原则。
该堂课之前学生已学过乘除法,老师就让他们利用学过的方法进行分拆,然后分拆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方法是旧的,但知识点是新的,也在学生的接受范围内。同时老师使用实物分类这一具体事物对学生进行教学,是内容具体化,学生接受起来容易多了。
二、运用的教学方法
1、讲述法。
如老师让学生做习题前先讲解了几题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做。
2、谈话法。
老师大量采用启发式的教学原则,问学生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要讲述这么做的原因。如学生将21进行分拆时算式是这样的:21=4×5+1。老师就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做的?”学生回答:“我是用背口诀的方法做的。”老师又问:“那你是背几的口诀的?”学生:“我是背5的口诀做的,四五二十,没超过21,五五二十五超过21了,所以应该是四五二十,然后用二十一减去二十等于一。”
3、演示法。
老师将小棒分的过程和方法在黑板上演示。还有在讲解习题时利用投影仪进行演示其做的过程。
4、练习法。
这节课内容刚讲完老师就让学生做相应的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先讲解习题做的要求,然后让学生自己完成,老师巡视看学生做的情况,最后请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即对练习进行反馈和总结。
5、情境教学法。
课堂开始老师就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情境,就是如何利用所学知识帮老师将黑板上的11根小棒进行平均分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慢慢的接触本节课的新内容。
三、教师的教学行为
1、呈示行为。
(1)讲述行为
老师在讲解时语音语调恰到好处,语速适中,普通话标准。
讲述的内容清晰明了,用词讲究。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用到的词非常好,非常贴合所学内容时,老师马上提出表扬。
(2)板书行为
老师采用要点式板书,字迹清晰、醒目,采用白粉笔和彩色粉笔相结合的形式,彩色粉笔标出重点、难点或与白粉笔呈示的形成对比的。老师的板书为学生发现规律从而掌握该知识点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2、对话行为
(1)发问。
老师向学生抛出的问题简洁明了,总是等学生回答完了再问下一问题,如经常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做的?”“你是用什么方法做的?”因为老师大量采用启发式教学,所以老师的发问次数多。
(2)候答时间
老师提出问题后有时会马上请同学回答,有时老师会留出几秒后再请学生回答。
(3)叫答。
老师叫答一般请自愿举手回答的同学,课堂上她会强调她会叫坐的好,嘴巴不发出声音的学生回答,有时看到不认真听得学生她会点名,提前告诉他下一题让他回答,以将其拉回课堂。
(4)理答。
老师一般会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馈,回答的贴别好的会提出表扬,不过有时学生回答错了或回答不清晰时,老师不理答直接叫其他同学回答。有时对于学生的回答老师也会让学生对其进行评价。如老师会问:“谁谁谁说的你们同意吗?”
3、指导行为
在指导行为这一块,老师主要是对你进行了练习指导。老师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前先与学生共同完成了习题的前一二题,对于比较难的进行了充分的讲解。在学生独立做练习时又在教室巡回指导,做完的对其习题进行批改,看到学生不会的还会进行个别指导。
四、教学的组织方式
该堂课老师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全班33个学生,座位是秧田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