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名词解释
(完整版)口腔修复名词解释
1、口腔修复学(Prosthodontics):用人工装置恢复各种缺失牙及其辅助组织和颌面部各种缺损并保持其相应的生理功能的一门临床医学科学。
2、牙体缺损:牙硬组织不同程度地被破坏、缺损或发育畸形,造成牙体形态、咬合和邻接关系的异常。
3、固位形:能使修复体获得抵抗外力而不知脱落和移位的能力的几何形状。
4、抗力形:使修复体和换牙能抵抗颌力而不致破坏和折裂的几何形状。
5、牙体预备:泛指为恢复,改建和重建缺损,缺失人牙的解剖外形及生理功能,通过牙科器械对患牙或者邻牙进行外形的修整,以满足修复体的固位,支持,外形,美观及功能需要的技术操作。
6、暂时冠:是在固定修复牙预备后到最终修复体粘固前患者不能自由摘戴的临时性固定修复。
7、过渡性修复:是为了某些颌系统疾病的治疗或为了明确诊断、美观和改善咀嚼功能,同时也是为了最终修复体的设计和制作提供更加的治疗方案而制作的暂时性修复。
8、颌架:又称咬合器,是模仿人体上下颌和颞下颌关节,固定上下颌模型和颌托,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下颌运动的仪器。
9、嵌体:是一种嵌入牙体内部用于恢复牙体缺损的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
10、桩冠:是利用固位桩插入根管内以获得固位的一种全冠修复体。
11、牙本质肩领(ferrule):冠边缘以上,核根面以下的一圈≥1.5mm的牙本质。
12、全冠(full crown):是用牙科修复材料制作的覆盖全牙冠的修复体。
它是牙体缺损的主要修复形式.13、铸造金属全冠:由铸造工艺完成的覆盖整个牙冠表面的金属修复体。
14、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orcelain-fused-to-metal crown,PFM):一种由低熔烤瓷真空下熔附到铸造金属基底冠上金-瓷复合结构的修复体。
15、瓷全冠(all ceramic crown):以陶瓷材料制成的覆盖整个牙冠表面的修复体。
16、牙列缺损:指单颌或上下颌牙列中部分的自然牙的缺失,使牙列完整性遭到破坏。
17、固定义齿(FPD):是利用缺牙间隙两端或一端的天然牙或牙根作为基牙的修复体,故更多的时候简称为固定桥18、固位体(retainer):指在基牙上制作并粘固的全冠,桩冠,部分冠或嵌体,通过连接体与桥体相连接,使固定桥和基牙形成一个功能整体,并使固定桥获得固位19、桥体(pontic):是固定桥恢复确实牙的形态和功能的部分20、连接体(connector):是固定桥桥体与固位体之间的部分21、双端固定桥:其两端都有固位体,固位体和桥体之间的连接形式为固定连接22、半固定桥:两端均有不同的连接体,与固位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活动连接体,多为栓道式结构,栓道位于固位体的近缺隙侧23、单端固定桥:仅一端有固位体,桥体与固位体之间由固定连接体连接,另一端是完全游离的悬臂,无基牙支持23、牙周潜力:颌力的平均值为22.4~68.3kg,而日常生活中,咀嚼食物时所需颌力一般为10~23kg,仅用牙所用颌力的一半,牙周组织还贮存相当大的储备力量,这部分力量称为~ 24、可摘局部义齿(RPD):指利用口内余留的天然牙,粘膜,牙槽骨作支持,借助义齿的固位力及基脱等部件装置取得固位和稳定,用以修复缺损的牙列及相邻的软硬组织,患者可自行取戴的一种修复体25、解剖式牙(有尖牙):牙尖斜度为30-33度,与初萌出的天然牙合面相似26、非解剖式牙(无尖牙或平尖牙):其合面无牙尖及斜面,颊舌轴面形态与解剖式牙类似,其合面具有溢出沟27半解剖式牙:起合面有牙尖斜坡,但牙尖斜度较小,20度左右,上下颌牙尖有一定扣锁关系,咀嚼效能好,比解剖式牙的侧向合力小,临床应用较广28可摘局部义齿的支托:指放置于天然牙上以防止义齿龈向移位及传递合力至该牙的一种硬性(金属)装置28观测线:又称导线,指按共同就位道描画的、用以区分硬、软组织的倒凹区和非倒凹区的分界线。
文物修复名词解释
文物修复名词解释
文物修复是指对古代文物进行保护、修复、复原和展示的一系列工作。
以下是一些文物修复中常见的名词解释:
1. 清洗:指用特定的方法和工具将文物表面的污垢、油脂、氧化物等物质清除干净的过程。
2. 填补:指在文物损坏部位填补适当的材料,使其恢复原有形态。
3. 补片:指用相同或类似材料补齐文物损坏部位的过程。
4. 粘接:指将文物断裂部位粘合在一起的过程。
5. 复原:指根据文物原貌和历史资料,将文物恢复到原有的形态和状态。
6. 防腐:指对文物进行处理,防止其受到腐朽、虫蛀等生物侵害。
7. 防护:指采取措施,保护文物不受自然环境、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
8. 修复:指对文物进行维修、修补、加固等工作,使其恢复原有的功能和价值。
9. 鉴定:指对文物进行鉴定、分类、评估等工作,确定其历史、文化和价值等方面的特征。
10. 展示:指将修复好的文物进行展示,让公众了解其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产后修复名词解释
产后修复名词解释
产后修复是指产后女性进行身体恢复和健康管理的过程。
在怀
孕和分娩过程中,女性的身体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包括内分泌系统、盆底肌肉、腹部肌肉等都受到了影响。
产后修复的目的是帮助女性
恢复到怀孕前的身体状态,包括恢复身材、增强体力、改善心理状
态等。
产后修复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身体恢复,产后女性需要进行适当的运动和体能训练,帮助
恢复腹部肌肉、盆底肌肉等受到影响的部位,以及改善姿势,减少
腰背疼痛等问题。
2. 饮食调理,产后女性需要合理的饮食搭配,保证摄入足够的
营养物质,同时控制热量摄入,避免产后肥胖。
3. 心理疏导,产后女性容易出现产后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要得
到家人和专业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4. 产后护理,包括产后身体护理、乳房护理、月子餐营养搭配
等,帮助女性更好地康复。
产后修复对于女性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她
们更快地适应新的生活状态,恢复活力和自信。
因此,产后修复是
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家庭、社会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损伤的修复名词解释
损伤的修复名词解释引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损伤,无论是身体上的创伤,还是心灵上的伤痛,都需要经过修复过程才能恢复原状。
损伤的修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许多生理和心理机制。
本文将解释损伤的修复的相关名词,并探讨其意义以及各自的作用。
一、自愈力 (self-healing capacity)自愈力指的是生物体在受到损伤后能够通过自身的生理和心理机制进行修复和恢复的能力。
这种能力存在于许多生物体中,包括人类。
当我们遭受身体或心理上的损伤时,自愈力会在我们的身体中发挥作用,促使受损部分的细胞和组织修复并重建。
这种自愈力的存在,使我们能够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并重新找回健康和幸福。
二、再生 (regeneration)再生是指受损组织或器官恢复其原有形态和功能的过程。
在某些生物体中,如蜥蜴和水螅等,再生能力非常强大,它们可以重新生长失去的尾巴或四肢。
对于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来说,再生能力相对较弱,但在一些情况下,如肝脏和皮肤的损伤,我们的身体仍然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
再生是一种关键的修复机制,它可以显著改善损伤区域的功能和外观。
三、愈合 (healing)愈合是指受损部位或组织恢复其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愈合通常发生在无法进行再生的情况下,如骨折或心脏肌肉损伤。
在愈合过程中,身体会以产生新的细胞和组织的方式填补损伤区域。
愈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原本组织类型的愈合,二是瘢痕愈合。
原本组织类型的愈合是指受损组织恢复到与原始组织相似的结构和功能,如骨折愈合后的骨骼恢复。
而瘢痕愈合则是指受损组织的修复过程中形成了瘢痕组织,这种组织通常与原始组织的功能和结构存在差异。
四、再建 (remodeling)再建是指在愈合过程完成后,身体对受损区域进行进一步的重塑和调整,以使其恢复更接近正常状态。
再建通常涉及到细胞和组织的重塑,以及血管和神经网络的重建。
这一过程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可以持续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再建的结果往往是损伤区域逐渐恢复到与周围正常组织相似的结构和功能。
病理学修复的名词解释
病理学修复的名词解释
1.组织学修复:指受损组织自然修复或经过外源干预后的回复过程。
该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和分化,以及新组织和血管形成,以恢复组织结构和
功能。
2.纤维化:指在损伤或疾病病理过程中,大量的胶原纤维沉积于受损
组织中,形成结缔组织增生的过程。
3.坏死:指组织细胞死亡的过程,常由于缺血、毒素、热力创伤等引起。
4.萎缩:指组织的体积和细胞数量减少的过程,可能由于衰老、慢性
缺血、脱落因子等引起。
5.溶解:指细胞和组织成分在水解酶等酶的作用下,逐渐分解为小分
子物质的过程。
一般在炎症、肿瘤等病理情况下出现。
6.复原:指受损组织通过自我修复或外源干预后,成功地恢复到正常
状态的过程。
7.重建:指受损组织无法通过自我修复或外源干预,需要进行更广泛
的手术治疗才可恢复正常状态的过程。
常见于严重创伤、器官损伤等情况。
修复的名词解释病理
修复的名词解释病理修复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用法和含义。
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修复指的是组织或器官受到损伤后的恢复过程。
本文将从细胞层面解释修复的病理。
在人类体内,组织和器官的修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细胞类型和分子信号。
当组织或器官受到创伤、感染或疾病的侵害时,机体会启动一个复杂的反应来修复这些受损的结构。
修复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炎症期、增生期和重建期。
炎症期是修复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其特点是炎症反应的发生。
当组织受到损伤时,机体会释放一系列炎症介质,包括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炎性细胞。
这些物质的释放会引起血管扩张、血流增加和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从而使白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能够快速进入损伤区域。
这些免疫细胞通过吞噬和消化病原体,清除病理废物和死亡细胞,并产生一系列生长因子和细胞信号分子,为细胞增生和重建提供必要的环境。
进入增生期后,机体会启动细胞增殖和扩散的过程,以填补损伤区域。
在这个阶段中,干细胞和其他修复细胞会被激活,并通过不同的途径分化为特定的细胞类型,以重建损伤的组织结构。
这些细胞会重新排列,形成新的细胞层次结构,以适应受损区域的需要。
细胞的增殖和扩散是修复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它确保了损伤区域的充分修复和再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修复过程进入重建期,即受损组织和器官的再生和重建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新生的细胞开始分化和成熟,并逐渐恢复受损组织的功能和结构。
重建过程可能需要很长时间,而且结果可能会因个体差异和损伤的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
有些情况下,修复过程可能无法完全恢复原始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这时可能会出现修复过程的异常或并发症。
值得注意的是,修复过程不仅仅局限于损伤的组织和器官,它也在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疾病治疗方法的原理都是通过修复机体受损组织或器官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例如,在心脏病治疗中,干细胞移植和心脏支架植入等手术技术都是通过修复和重建受损心肌组织来改善心脏功能。
纤维性修复名词解释
纤维性修复名词解释纤维性修复是指机体在受损或受到刺激后通过一系列生理和生化过程,将受损组织修复并恢复其正常功能的过程。
纤维性修复主要发生在创伤、炎症和组织损伤等病理状态下,通过产生新的纤维组织来填补受损缺损部位。
纤维性修复过程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炎症阶段、增生阶段和重塑阶段。
炎症阶段是纤维性修复的起始阶段,其特点是局部组织发生炎症反应,炎症介质的释放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高,从而促进炎细胞和炎症因子的进入损伤区域。
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通过吞噬和消化细菌、坏死组织和碎片,清除局部的有害物质。
在增生阶段,增生性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合成开始逐渐占主导地位。
伤口边缘的成纤维细胞被刺激分裂,形成原始的纤维母细胞。
这些纤维母细胞进一步分化成纤维细胞,并开始合成胶原蛋白和其他细胞外基质成分,以构建新的纤维组织。
此外,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血管新生也在这个阶段发生,为损伤组织提供更多的血液供应和营养。
在重塑阶段,纤维组织进一步重塑和修复,以恢复被损伤组织的功能。
在重塑过程中,原始产生的胶原蛋白会逐渐发生重排和重组,使组织具有更好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
同时,构成原始伤口的血管和神经也逐渐恢复正常。
纤维性修复过程中还涉及一系列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蛋白的调节。
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等,对炎症反应、细胞迁移、增殖和分化、血管新生等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细胞外基质蛋白,如胶原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等,为细胞提供支持和结构框架,帮助细胞定向迁移和增殖。
纤维性修复在慢性创伤、炎症性病变和组织修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过度的纤维化也可能导致组织结构紊乱和功能丧失,如肝纤维化、肺纤维化等疾病。
因此,对纤维性修复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干预纤维化的途径,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修复名词解释
生物修复名词解释生物修复是一种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技术进行环境修复的方法。
它利用生物体的生长、代谢和适应性等特性,通过引入或增强环境中的生物物种来减少或消除环境中的污染物或有害物质,促进环境的自然修复和恢复。
生物修复可以用于修复受到污染的土壤、水体和大气等不同类型的环境。
在土壤修复中,生物修复可以通过植物的吸收、积累和转运等途径,降低或消除土壤中的污染物。
例如,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将其积累在地上部分,并随后通过割取植物或收割作为生物质燃料来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质。
在水体修复中,生物修复可以利用生物控制技术,如放流优势有益的微生物,以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提高水质。
在大气修复中,生物修复可以通过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生物修复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生物修复是一种环境友好的修复方法,不会引入人工化学物质或给环境带来进一步破坏。
其次,生物修复是一种经济效益高的修复方法。
相较于传统的土壤挖掘和替换等工程方法,生物修复通常更具成本效益,且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此外,生物修复还具有可持续性和可再生性。
生物修复所需的生物物种大多数可以自然繁殖和扩散,可以在修复完成后继续存在以保持修复效果。
然而,生物修复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生物修复的效果可能受到环境条件和生物物种的影响。
不同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和土壤pH等,可能对生物修复的效果产生影响。
此外,某些生物物种对于特定污染物的适应性可能有限,因此他们可能无法在特定环境中有效修复污染物。
此外,生物修复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产品或次生污染物,需要进一步处理和监控。
总的来说,生物修复作为一种可持续和环境友好的修复方法,在环境修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生物学和生态学等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生物修复技术将不断完善和创新,为环境修复提供更加有效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修复的名词解释病理学
修复的名词解释病理学导语:修复在病理学中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它涉及到组织和器官的恢复与再生。
本文将深入探讨修复的概念及其在病理学中的应用。
一、修复的定义1.1 修复的概念修复是指受损组织或器官进行恢复和再生的过程。
当人体组织或器官遭受疾病、外伤或其他因素的损害时,机体会主动启动修复机制,以恢复受损结构的功能和完整性。
1.2 修复的分类根据修复过程中产生的结构和组织类型,修复可以分为两类:再生修复和瘢痕修复。
再生修复(Regeneration)是指在受损区域恢复正常组织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这种修复方式通常发生在能够分裂并具备再生能力的细胞上,如肝脏和皮肤等。
瘢痕修复(Scar formation)则是指受损区域恢复为瘢痕组织的过程。
瘢痕组织与原有组织结构和功能相比具备明显差异,它由胶原纤维组成,通常缺乏原本组织的弹性和功能。
二、修复的机制2.1 细胞增殖细胞增殖是身体修复受损组织的主要方式。
当组织遭受损伤后,机体会释放细胞因子,激活附近细胞的增殖能力,以填补受损处。
2.2 血管新生血管新生是修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血管的重建能够为修复区域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帮助排出废物。
在修复过程中,机体通过诱导血管生成因子(VEGF等)的表达来促进血管新生,从而为修复提供必要的条件。
2.3 细胞外基质沉积修复过程中,由于细胞活动和分裂增多,产生大量细胞外基质,这些基质主要由胶原纤维构成。
胶原纤维的沉积使受损组织逐渐恢复结构和功能。
三、修复在疾病中的应用3.1 心肌梗死修复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或缺氧导致的一种严重心脏疾病。
目前,通过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等方法来促进心肌再生和修复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心肌细胞,恢复受损心脏组织。
3.2 肝脏再生与修复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具备出色的再生能力。
不过,当肝脏遭受大面积损伤时,其再生能力可能受到限制。
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干细胞移植、体外培育肝细胞等方法来促进损伤肝脏的修复与再生。
口腔修复名词解释
1、口腔修复学(Prosthodontics):用人工装置恢复各种缺失牙及其辅助组织和颌面部各种缺损并保持其相应的生理功能的一门临床医学科学。
2、牙体缺损:牙硬组织不同程度地被破坏、缺损或发育畸形,造成牙体形态、咬合和邻接关系的异常。
3、固位形:能使修复体获得抵抗外力而不知脱落和移位的能力的几何形状。
4、抗力形:使修复体和换牙能抵抗颌力而不致破坏和折裂的几何形状。
5、牙体预备:泛指为恢复,改建和重建缺损,缺失人牙的解剖外形及生理功能,通过牙科器械对患牙或者邻牙进行外形的修整,以满足修复体的固位,支持,外形,美观及功能需要的技术操作。
6、暂时冠:是在固定修复牙预备后到最终修复体粘固前患者不能自由摘戴的临时性固定修复。
7、过渡性修复:是为了某些颌系统疾病的治疗或为了明确诊断、美观和改善咀嚼功能,同时也是为了最终修复体的设计和制作提供更加的治疗方案而制作的暂时性修复。
8、颌架:又称咬合器,是模仿人体上下颌和颞下颌关节,固定上下颌模型和颌托,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下颌运动的仪器。
9、嵌体:是一种嵌入牙体内部用于恢复牙体缺损的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
10、桩冠:是利用固位桩插入根管内以获得固位的一种全冠修复体。
11、牙本质肩领(ferrule):冠边缘以上,核根面以下的一圈≥1.5mm的牙本质。
12、全冠(full crown):是用牙科修复材料制作的覆盖全牙冠的修复体。
它是牙体缺损的主要修复形式.13、铸造金属全冠:由铸造工艺完成的覆盖整个牙冠表面的金属修复体。
14、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orcelain-fused-to-metal crown,PFM):一种由低熔烤瓷真空下熔附到铸造金属基底冠上金-瓷复合结构的修复体。
15、瓷全冠(all ceramic crown):以陶瓷材料制成的覆盖整个牙冠表面的修复体。
16、牙列缺损:指单颌或上下颌牙列中部分的自然牙的缺失,使牙列完整性遭到破坏。
17、固定义齿(FPD):是利用缺牙间隙两端或一端的天然牙或牙根作为基牙的修复体,故更多的时候简称为固定桥18、固位体(retainer):指在基牙上制作并粘固的全冠,桩冠,部分冠或嵌体,通过连接体与桥体相连接,使固定桥和基牙形成一个功能整体,并使固定桥获得固位19、桥体(pontic):是固定桥恢复确实牙的形态和功能的部分20、连接体(connector):是固定桥桥体与固位体之间的部分21、双端固定桥:其两端都有固位体,固位体和桥体之间的连接形式为固定连接22、半固定桥:两端均有不同的连接体,与固位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活动连接体,多为栓道式结构,栓道位于固位体的近缺隙侧23、单端固定桥:仅一端有固位体,桥体与固位体之间由固定连接体连接,另一端是完全游离的悬臂,无基牙支持23、牙周潜力:颌力的平均值为22.4~68.3kg,而日常生活中,咀嚼食物时所需颌力一般为10~23kg,仅用牙所用颌力的一半,牙周组织还贮存相当大的储备力量,这部分力量称为~ 24、可摘局部义齿(RPD):指利用口内余留的天然牙,粘膜,牙槽骨作支持,借助义齿的固位力及基脱等部件装置取得固位和稳定,用以修复缺损的牙列及相邻的软硬组织,患者可自行取戴的一种修复体25、解剖式牙(有尖牙):牙尖斜度为30-33度,与初萌出的天然牙合面相似26、非解剖式牙(无尖牙或平尖牙):其合面无牙尖及斜面,颊舌轴面形态与解剖式牙类似,其合面具有溢出沟27半解剖式牙:起合面有牙尖斜坡,但牙尖斜度较小,20度左右,上下颌牙尖有一定扣锁关系,咀嚼效能好,比解剖式牙的侧向合力小,临床应用较广28可摘局部义齿的支托:指放置于天然牙上以防止义齿龈向移位及传递合力至该牙的一种硬性(金属)装置28观测线:又称导线,指按共同就位道描画的、用以区分硬、软组织的倒凹区和非倒凹区的分界线。
修复名词解释病理学
修复名词解释病理学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科学,它主要涉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而修复则是病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疾病或损伤后人体组织的再生和修复过程。
一、修复的概念及分类修复是指在组织受到损伤或病变后,人体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和生化反应,使受损组织恢复到正常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根据修复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细胞类型和分子机制,修复可以分为再生性修复和纤维性修复两种类型。
再生性修复是指在组织损伤后,通过干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使受损组织恢复到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皮肤和肝脏的再生能力较强,可以在受损后通过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来恢复到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纤维性修复是指在组织损伤后,受损组织无法通过再生来进行修复,只能通过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和胶原蛋白的合成来形成疤痕组织,使组织恢复到一定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心肌和神经组织的再生能力较差,一旦损伤,只能通过纤维性修复来恢复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二、修复的过程及机制修复的过程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增殖、细胞分化和基质重建等多个阶段。
在炎症反应阶段,损伤组织会释放出多种炎症介质,引起炎症反应,吸引各种免疫细胞和炎症细胞进入损伤组织,清除受损细胞和细胞碎片。
在细胞增殖和分化阶段,干细胞会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细胞,例如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等,这些细胞会通过增殖和分化来修复受损组织。
在基质重建阶段,细胞会分泌胶原蛋白、弹性纤维等基质分子,重建组织结构和功能。
修复的机制主要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迁移和基质重建等多个方面。
在细胞增殖方面,干细胞会通过分裂和增殖来产生更多的细胞,以填补受损组织的空缺。
在细胞分化方面,干细胞会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细胞,例如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等,这些细胞会通过增殖和分化来修复受损组织。
在细胞迁移方面,细胞会通过细胞外基质的支持,沿着化学梯度向受损区域迁移,以填补受损组织的空缺。
在基质重建方面,细胞会分泌胶原蛋白、弹性纤维等基质分子,重建组织结构和功能。
修复名词解释病理学
修复名词解释病理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学科,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病理学的研究中,修复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修复?在病理学中,修复又有哪些具体的含义和作用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从字面意义上来说,修复是指修补、恢复的意思。
在病理学中,修复的含义也是如此。
当机体遭受到外界刺激或内部损伤时,它会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和生化反应来尝试恢复受损部位的功能和结构。
这个过程就是修复。
修复在病理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它是机体对抗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一些疾病中,如心肌梗死、肝硬化等,机体会通过修复来尝试恢复受损部位的功能,从而缓解病情。
另一方面,修复也可以成为疾病的发展机制之一。
在某些情况下,机体的修复反应并不完全,导致受损部位的结构和功能不能完全恢复,从而形成疾病的病理改变。
在病理学中,修复还有许多具体的含义。
其中,最常见的是纤维化。
纤维化是一种病理过程,它通常发生在机体受损部位的修复过程中。
当机体受到刺激时,它会释放一些细胞因子,诱导成纤维细胞移行到受损部位,并开始产生胶原蛋白等基质分子,从而形成纤维化。
纤维化的过程虽然能够修复受损部位,但长期的纤维化会导致组织结构的紊乱和功能的丧失,从而形成疾病。
此外,在病理学中,修复还有一些其他的含义。
例如,再生是指受损组织的细胞能够重新分化和增殖,从而恢复组织结构和功能。
再生通常发生在一些组织和器官,如皮肤、肝脏等。
而再生的过程通常需要受损组织的干细胞参与。
再生的能力在不同组织和不同种类的动物中也有所不同。
总之,修复在病理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是机体对抗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机制。
在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时,修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需要我们对它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修复名词解释
◆口腔修复学(Prosthodontics):用人工装置恢复各种缺失牙及其辅助组织和颌面部各种缺损并保持其相应的生理功能的一门临床医学科学。
◆牙体缺损:牙硬组织不同程度地被破坏、缺损或发育畸形,造成牙体形态、咬合和邻接关系的异常。
◆固位形:能使修复体获得抵抗外力而不知脱落和移位的能力的几何形状。
◆抗力形:使修复体和换牙能抵抗颌力而不致破坏和折裂的几何形状。
◆牙体预备:泛指为恢复,改建和重建缺损,缺失人牙的解剖外形及生理功能,通过牙科器械对患牙或者邻牙进行外形的修整,以满足修复体的固位,支持,外形,美观及功能需要的技术操作。
◆暂时冠:是在固定修复牙预备后到最终修复体粘固前患者不能自由摘戴的临时性固定修复。
◆过渡性修复:是为了某些颌系统疾病的治疗或为了明确诊断、美观和改善咀嚼功能,同时也是为了最终修复体的设计和制作提供更加的治疗方案而制作的暂时性修复。
◆颌架:又称咬合器,是模仿人体上下颌和颞下颌关节,固定上下颌模型和颌托,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下颌运动的仪器。
◆嵌体:是一种嵌入牙体内部用于恢复牙体缺损的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
◆桩冠:是利用固位桩插入根管内以获得固位的一种全冠修复体。
◆牙本质肩领(ferrule):冠边缘以上,核根面以下的一圈≥1.5mm的牙本质。
◆全冠(full crown):是用牙科修复材料制作的覆盖全牙冠的修复体。
它是牙体缺损的主要修复形式.◆铸造金属全冠:由铸造工艺完成的覆盖整个牙冠表面的金属修复体。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orcelain-fused-to-metal crown,PFM):一种由低熔烤瓷真空下熔附到铸造金属基底冠上金-瓷复合结构的修复体。
◆瓷全冠(all ceramic crown):以陶瓷材料制成的覆盖整个牙冠表面的修复体。
◆牙列缺损:指单颌或上下颌牙列中部分的自然牙的缺失,使牙列完整性遭到破坏。
◆固定义齿(FPD):是利用缺牙间隙两端或一端的天然牙或牙根作为基牙的修复体,故更多的时候简称为固定桥◆固位体(retainer):指在基牙上制作并粘固的全冠,桩冠,部分冠或嵌体,通过连接体与桥体相连接,使固定桥和基牙形成一个功能整体,并使固定桥获得固位◆桥体(pontic):是固定桥恢复确实牙的形态和功能的部分◆连接体(connector):是固定桥桥体与固位体之间的部分◆双端固定桥:其两端都有固位体,固位体和桥体之间的连接形式为固定连接◆半固定桥:两端均有不同的连接体,与固位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活动连接体,多为栓道式结构,栓道位于固位体的近缺隙侧◆单端固定桥:仅一端有固位体,桥体与固位体之间由固定连接体连接,另一端是完全游离的悬臂,无基牙支持◆牙周潜力:是指在正常咀嚼运动中,咀嚼食物的合力大约只为牙周组织所能支持的力量的一半,而在牙周组织中尚储存了另一半的支持能力◆可摘局部义齿(RPD):指利用口内余留的天然牙,粘膜,牙槽骨作支持,借助义齿的固位力及基脱等部件装置取得固位和稳定,用以修复缺损的牙列及相邻的软硬组织,患者可自行取戴的一种修复体◆解剖式牙(有尖牙):牙尖斜度为30-33度,与初萌出的天然牙合面相似◆非解剖式牙(无尖牙或平尖牙):其合面无牙尖及斜面,颊舌轴面形态与解剖式牙类似,其合面具有溢出沟◆半解剖式牙:起合面有牙尖斜坡,但牙尖斜度较小,20度左右,上下颌牙尖有一定扣锁关系,咀嚼效能好,比解剖式牙的侧向合力小,临床应用较广28可摘局部义齿的支托:指放置于天然牙上以防止义齿龈向移位及传递合力至该牙的一种硬性(金属)装置◆观测线:又称导线,指按共同就位道描画的、用以区分硬、软组织的倒凹区和非倒凹区的分界线。
生物的修复名词解释
生物的修复名词解释生物的修复是指生物体在受伤或受损后,通过一系列的自身生物学过程来回复和恢复其正常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生物的修复是生命的特性之一,不仅存在于人类身上,也存在于其他许多生物体中。
在生物学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修复过程,包括再生、愈合以及恢复。
再生是一种生物修复过程,指的是生物体能够通过自我复制和分化,恢复其受伤或丢失的组织和器官。
许多动物,如蜥蜴、章鱼和星鱼,都具有显著的再生能力。
当它们的身体部分受到损伤或丧失时,它们可以通过细胞再生和分化,重新生长新的组织和器官。
一些昆虫和动物甚至能够将自己分成几个部分,在适当的条件下每个部分都可以再生成为一个新的完整生物。
愈合是另一种常见的生物修复过程,指的是伤口或组织受损后,生物体通过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来密封和修复受损区域。
这种修复过程通常发生在人类和其他许多动物的伤口愈合中。
当伤口发生后,血液中的血小板会聚集在伤口附近,释放血友病因子,刺激凝血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组织和血管会在伤口处生长,最终形成疤痕。
虽然这种修复过程可能不会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但它可以帮助保护伤口并恢复功能。
除了再生和愈合,生物的修复还包括细胞修复和组织再生。
细胞修复是指生物体内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替换过程。
当细胞受到损伤或老化时,身体会积极进行细胞修复,以确保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
这个过程涉及到细胞内的复杂信号传导、修复酶和蛋白质的合成等。
组织再生是指细胞修复的进一步发展,包括组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及被破坏的组织部分的恢复和重建。
生物的修复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许多分子和细胞机制的参与。
它通常由体内的信号传导途径、激素、生长因子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调控。
此外,外部环境条件,如营养状况、氧气供应和潮湿度等,也对生物修复过程的进行产生影响。
生物的修复能力在生命的各个层次和组织中都存在。
从单细胞微生物到复杂的多细胞生物,每个生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修复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稳态和适应环境变化是至关重要的。
病理名词解释要点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一)名词解释1.适应2.肥大3.变性4.虎斑心5. 淀粉样变答案(一)名词解释1.适应: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能耐受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得以存活的过程,称为适应。
2.肥大: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称为肥大。
3.变性:是指细胞或组织间质受损伤后因代谢发生障碍所致的某些可逆行形态学变化。
表现为细胞浆内或细胞间质内有各种异常物质或异常增多的正常物质的蓄积,每伴有功能下降。
4.虎斑心:心肌脂肪变常累及左心室的内膜下和乳头肌,肉眼上表现为大致横行的黄色条纹,与未脂肪变的暗红色心肌相间,形似虎皮斑纹,称位虎斑心。
5.淀粉样变:淀粉样变是在细胞外的间质内,特别是小血管基底膜处,有蛋白质-粘多糖复合物蓄积,并显示淀粉样呈色反应,即遇碘液后呈棕褐色,再遇稀硫酸时由棕褐色变为深蓝色。
这种淀粉样物质在HE染片中呈均质性粉色至淡红色。
损伤的修复(一)名词解释1.修复2.不稳定型细胞3.稳定型细胞答案(一)名词解释1.修复: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丧失后,机体对所形成缺损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称为修复,修复后可完全或部分恢复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2.不稳定型细胞:又称持续分裂细胞。
这些细胞的再生能力相当强,处在经常的分裂周期之中,一代替衰亡或被损坏的同类细胞,如表皮细胞、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被覆细胞、男性及女性生殖器官管腔的被覆细胞、淋巴及造血细胞、间皮细胞等。
3.稳定型细胞:又称静止细胞。
在生理情况下,这类细胞增殖现象不明显,字细),胞增殖周期中处于静止期,但受到组织损伤的刺激时,则进入DNA合成前期( G1表现出较强的再生能力。
这类细胞包括各种腺体或腺样器官的实质细胞,如肝、胰、涎腺、内分泌腺、汗腺、皮脂腺和肾小管的上皮细胞等。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名词解释1.血栓形成2.心力衰竭细胞3.附壁血栓4.梗死5.静脉石答案(一)名词解释1.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文物修复的名词解释
文物修复的名词解释文物修复是指对古代文物进行专业性的保护、修补和修复工作,以使其能够恢复原有的形态和风貌,延续其历史文化的价值。
文物修复旨在保护和传承人类历史文化遗产,让后代能够欣赏和研究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1. 文物修复的目的和意义文物修复的目的是保护、修复和恢复文物的原貌,旨在延续其历史文化的价值,并为后世研究者提供可靠的历史依据和文化资源。
文物修复不仅能够保护文物的形态和结构,还能够保护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传统工艺技术。
通过文物修复,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和传承。
2. 文物修复的原则和方法文物修复的原则是尊重历史和文化,尽量保留原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修复过程中要遵循“不损害原物”,尽可能不使用破坏性操作手段,保持修复结果与原物的协调统一。
在修复过程中,应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考古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手段,例如,通过使用先进的影像扫描、红外线探测和微观观察等技术,对文物进行全面的检测和分析,从而确定最合适的修复方法。
3. 文物修复的难点和挑战文物修复面临着许多难点和挑战。
首先,文物修复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不同类型的文物需要不同的修复方法,修复人员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修复的准确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文物修复需要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操作。
修复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按照规范进行,以避免对文物造成二次损害。
另外,文物修复还需要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修复原本就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而文物修复的收益往往远远超过了修复的成本。
4. 文物修复实践中的案例在中国,有许多饱经岁月沧桑的文物因为经历了专业的修复而重焕青春。
例如,敦煌莫高窟壁画修复项目是近年来中国文物修复领域的重要成果之一。
通过应用先进的非接触式数字化技术和纳米材料修复工艺,使莫高窟壁画得以延续和保护。
另一个例子是承德避暑山庄的修复工程,通过精细的修复,使避暑山庄成为一座曲径通幽、古雅宜人的文化遗产。
02修复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一、名词解释1.修复(repair)2.再生(regeneration)3.完全再生(complete regener’ation)4.不稳定细胞(1abile cell)5.稳定细胞(stable eell)6.永久性细胞(permanent cell)7.创伤性神经瘤(traumatic neuroma)8.接触抑制(contact inhibition)9.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10.疤痕组织(scar tissue)11.创伤愈合(wound healing)12.一期愈合(healing by first intention)13.疤痕疙瘩(keloid)二、填空题14.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丧失后,机体对所形成()进行()的过程,称为修复。
15.根据各种组织再生能力强弱,将各种组织的细胞分为:()细胞、()细胞和()细胞。
16.毛细血管以()方式再生,由毛细血管的()细胞的分裂和增生形成。
17.肉芽组织是由()及()和()组成;肉眼观为:(),(),(),形似()。
18.肉芽组织的作用有:()、()和()。
19.肉芽组织逐渐改建成熟而形成()称为瘢痕。
20.由于瘢痕组织的收缩,在关节附近能致关节运动(),在胃、肠等腔、室器官引起()。
21.创伤愈合是包括了:()的再生,()增生,()形成,等过程的协同作用。
22.皮肤创伤愈合根据损伤程度及有无感染创伤愈合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23.青少年的组织再生能力()、愈合(),老年人的组织再生能力()、愈合()。
24.创伤愈合过程中维生素C缺乏时()难以形成,从而影响()的形成。
三、选择题A型题25.下列哪项属病理性再生?A.血细胞的更新B.消化道粘膜上皮的更新C.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再生D.皮肤损伤后由周围的被覆上皮增生修复E.以上均不是26.再生能力最强的细胞是:A.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B.肝细胞C.心肌细胞D.唾液腺E.神经细胞27.不稳定细胞是指:A.损伤后不容易完全再生的细胞B.损伤后可以完全再生的细胞C.损伤后不能再生的细胞D.不容易受损伤的细胞E.修复后细胞有化生28.下列哪种细胞是稳定细胞?A.皮肤表皮细胞B.移行上皮细胞C.造血细胞D.肝细胞E.胃、肠道粘膜上皮细胞29.关于稳定细胞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生理状态下,这类细胞增生现象不明显B.这类细胞受损后表现出较强的再生能力C.这类细胞一旦受损后就不能再生D.汗腺腺上皮细胞属这类E.生理状态下,这类细胞处于G0期30.关于永久性细胞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易受损的细胞B.损伤后不能再生,成为永久性缺损的细胞C.损伤后能完全再生的细胞D.不断衰亡、更新的细胞E.修复后细胞无化生31.再生能力最弱的细胞是:A.肝细胞B.汗腺细胞C.骨细胞D.内分泌细胞E.心肌细胞32.下列哪种损伤不能发生完全再生?A.骨折B.肝细胞坏死但网状支架未塌陷C.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D.腺体仅有腺上皮受损E.腺体及基膜都受损33.按组织再生能力的强弱比较,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鳞状上皮细胞>横纹肌>外周神经B.脂肪组织>神经细胞>肝细胞C.骨组织>平滑肌组织>神经细胞D.肾小管上皮细胞>骨髓细胞>脂肪组织E.软骨组织>血管内皮细胞>腺上皮细胞34.毛细血管再生的最初改变是:A.内皮细胞游走B.内皮细胞穿出血管壁C.内皮细胞分裂增生形成幼芽D.内皮细胞分泌Ⅳ型胶原E.内皮细胞分裂增生出现毛细血管腔35.肉芽组织与下列哪种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无关?A.血肿B.血栓C.静脉石D.胃溃疡E.肾脓肿36.软骨再生时起始于:A.软骨膜的增生B.软骨母细胞C.软骨细胞D.软骨基质E.软骨陷窝的形成37.新生的毛细血管的外膜细胞来源于:A.血管内皮细胞B.血管周细胞C.成纤维细胞D.纤维细胞E.未分化间叶细胞38.下列哪种因素与细胞再生增生无关?A.细胞因子B.生长因子C.肿瘤坏死因子D.细胞接触抑制E.细胞外基质39.关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最初是从肿瘤组织中分离提纯的B.对肿瘤血管的形成有促进作用C.能促进创伤愈合时血管的增生D.血管内皮细胞上有其受体.E.对成纤维细胞的促进作用是直接的40.肉眼观察肉芽组织呈颗粒状是因为:A.大量炎细胞灶性聚集B.新生的毛细血管灶性聚集C.表面的毛细血管网呈袢状弯曲D.感染、炎性水肿引起,E.成纤维细胞灶性聚集41.在肉芽组织内具有收缩功能,又能产生基质和胶原的细胞是:A.成纤维细胞B.巨噬细胞C.血管内皮细胞D.肌成纤维细胞E.中性粒细胞42.肉芽组织内能分泌多种生长因子的细胞是:A.浆细胞B.淋巴细胞C.巨噬细胞D.纤维细胞E.中性粒细胞43.肉芽组织中抗感染的主要成分是:A.毛细血管B.成纤维细胞C.炎细胞D.细胞外基质E.肌成纤维细胞44.关于肉芽组织的结局,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填补缺损的过程B.纤维化的过程C.抗感染的过程D.产生细胞外基质的过程E.分泌大量生长因子,调控细胞增生的过程45.关于疤痕组织特点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由大量胶原纤维束组成B.纤维束常发生玻璃样变C.组织内血管稀少D.纤维细胞稀少E.纤维细胞增多46.疤痕组织逐渐缩小、软化的主要原因是:A.胶原酶的作用B.肌成纤维细胞的作用C.水分被吸收D.毛细血管逐渐减少E.机体抵抗力增强47.疤痕疙瘩的形成可能与下列何种细胞有关?A.巨噬细胞B.成纤维细胞C.中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E.肥大细胞48.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中能调控细胞生长的是:A.表皮生长因子B.转化生长因子C.胶原蛋白D.生长抑素E.肿瘤坏死因子49.创伤愈合过程中2~3日后伤口收缩的主要原因是:A.纤维细胞的作用B.水分的吸收C.胶原纤维的作用D.肌成纤维细胞的作用E.胶原纤维玻璃样变50.手术切口一般5~7日拆线是因为:A.伤口内肉芽组织已长满B.伤口两侧出现胶原纤维连接,C.伤口内肌成纤维细胞大量形成D.伤口内成纤维细胞增生达高峰E.炎症基本消失51.在一期愈合时,疤痕抗拉力强度达到顶峰的时间大约是:A.5~7天B.30天C.60天D.90天E.180天52.维生素C缺乏时,伤口愈合延缓主要是因为:A.前胶原分子难以形成B.原胶原蛋白难以形成C.胶原纤维不能交联D.因感染,炎症反应加重E.氧化酶不能活化53.维生素C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具有催化下列哪种酶的作用?A.氧化酶B.羟化酶C.交联酶D.溶解酶E.合成酶54.微量元素锌能促进伤口的愈合的作用机制可能是:A.促进肉芽组织的形成B.促进胶原蛋白交联C.是细胞内一些氧化酶的成分有关D.促进前胶原分子合成E.促进胶原纤维合成55.瘢痕疙瘩的形成可能是:A.全身营养不良B.年龄较大C.身体体质有关D.局部感染较重E.缺乏维生素C56.关于创伤性神经瘤的形成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神经纤维细胞增生B.神经纤维断裂变性C.神经鞘细胞增生形成带状的合体细胞D.再生轴突与增生的结缔组织混杂在一起卷曲成团E.神经鞘细胞与增生的结缔组织混杂在一起卷曲成团57.麻风引起的溃疡不易愈合主要是因为:A.局部血液循环不良B.局部神经性营养不良C.局部形成不健康的肉芽组织D.局部缺损较大E.局部有感染58.电离辐射对创伤愈合的影响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能破坏细胞B.损伤小血管C.抑制组织再生D.抑制瘢痕疙瘩形成E.促进瘢痕疙瘩形成59.胶原纤维的形成需要下列那种维生素?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D.维生素D E.维生素E60.疤痕修复可见于下列哪种病变?A.十二指肠溃疡B.胃粘膜糜烂C.肝细胞点状坏死D.子宫颈糜烂E.急性细菌性痢疾61.关于胶原纤维的形成,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由胶原纤维分裂增生形成的B.由成纤维细胞固缩后形成的C.在成纤维细胞内合成胶原纤维,分泌到细胞外集合而成D.在成纤维细胞内合成前胶原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经过交联而成E.由纤维细胞融合而成62.影响创伤愈合的局部因素中,下列哪项除外?A.感染与异物B.局部血液循环C.神经支配D.电离辐射E.年轻人B型题(63~65)A.单纯性外伤性骨折愈合属于B.瘢痕组织的形成属于C.鳞状上皮化生D.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与修复E.肠上皮化生63.生理性再生64.完全再生65.纤维性修复(66~68)A.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B.富有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C.成纤维细胞变为纤维细胞,产生大量胶原纤维D.毛细血管改建为小动脉和小静脉E.出现炎症反应66.肉芽组织的特点67.瘢痕组织的特点68.创伤愈合过程中伤口的早期变化是:(69~70)A.组织缺损少,有感染B.组织缺损少,无感染C.组织缺损大,有感染D.组织缺损大,无感染E.创口整齐,有感染69.可形成一期愈合70.可形成二期愈合(71~75)A.不稳定细胞B.稳定细胞C.未分化细胞D.永久性细胞E.内分泌细胞71.间皮细胞属于72.神经节细胞属于73.表皮细胞属于74.平滑肌细胞属于75.肾小管上皮细胞属于X型题76.属于不稳定细胞的有:A.间皮细胞B.表皮细胞C.淋巴造血细胞D.肾小管上皮细胞E.肠粘膜上皮细胞77.生理状态下细胞增生周期是由下列哪些组成?A.G0期B.G1期(DNA合成前期) C.S期(DNA合成期) D.G2期(分裂前期) E.M期(分裂期)78.下列哪些是不稳定细胞的特点?A.不断增殖的细胞,以替代衰亡或破坏的细胞B.损伤后容易再生的细胞C.再生能力弱的细胞D.再生能力强的细胞E.常见于消化道粘膜被覆上皮细胞79.就组织细胞再生能力而言,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低等动物比高等动物的组织细胞再生能力弱B.低等动物比高等动物的组织细胞再生能力强,c.幼稚组织比高分化组织再生能力弱/D.幼稚组织比高分化组织再生能力强E.平时易受损组织再生能力强80.下列哪些属于稳定细胞?A.鳞状上皮细胞B.肝细胞C.粘膜柱状上皮细胞D.汗腺上皮细胞E.骨细胞81.稳定细胞是指:A.生理情况下,这类细胞增生现象明显B.生理情况下,这类细胞增生现象不明显C.受损伤刺激时,这类细胞表现出较强的再生能力D.受损伤刺激时,这类细胞没有再生能力E.神经节细胞属于这类细胞82.在纤维组织再生过程中,成纤维细胞的来源是:A.未分化的间叶细胞转化而来B.静止状态的纤维细胞转变而来C.血管内皮细胞转化而来D.结缔组织的化生而来E.纤维组织化生而来83.下列哪些是成纤维细胞的特点?A.细胞体积大,胞浆略呈嗜碱性B.胞核大、染色淡C.细胞成熟后可演变为纤维细胞D.可以分泌前胶原蛋白E.电镜下胞浆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84.参与新生毛细血管基底膜的基板形成的成分有:A.层粘连蛋白B.纤维连接蛋白C.Ⅲ型胶原D.Ⅳ型胶原E.基质85.成纤维细胞分泌的哪些物质组成毛细血管基底膜的网板?A.层粘连蛋白B.纤维连接蛋白C.Ⅲ型胶原D.Ⅳ型胶原E.基质86.下列哪些是与再生有关的生长因子?A.EGF B.FGF C.TNF D.VEGF E.PDGF 87.组成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有:A.纤维连接蛋白B.层粘连蛋白C.蛋白多糖D.胶原蛋白E.纤维细胞88.肉芽组织中的巨噬细胞能分泌哪些生长因子?A.PDGF B.FGF C.TGF-βD.IL-1 E.TNF 89.光镜下,肉芽组织内可见:A.大量毛细血管B.成纤维细胞C.巨噬细胞D.中性粒细胞E.淋巴细胞90.肉芽组织的主要功能有:A.抗感染B.保护创面C.填平创口D.机化坏死组织E.包裹坏死组织91.下列哪些是健康肉芽组织的特点?A.鲜红色B.颗粒状C.表面湿润D.表面污浊E.灰白色、高出皮肤92.肉芽组织逐渐成熟的主要形态标志是:A.间质内的水分逐渐吸收、减少B.炎细胞逐渐增多C.毛细血管部分改建成为小动脉、小静脉D.胶原纤维越来越多E.成纤维细胞逐渐演变为肌成纤维细胞93.关于疤痕组织收缩的机制可能是由于:A.纤维细胞增多B.纤维细胞消失C.疤痕内水分丧失D.含大量肌成纤维细胞E.炎细胞消失94.疤痕疙瘩形成的机制可能是:A.肌成纤维细胞增多有关B.毛细血管通透性大有关C.成纤维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有关D.肥大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有关E.患者体质有关95.在再生过程中能使细胞停止生长的因素是:A.肿瘤坏死因子B.白介素工C.细胞接触抑制D.纤维连接蛋白E.层粘连蛋白96.下列哪些是二期愈合特点?A.伤口大B.坏死组织多C.形成的疤痕大D.愈合快E.对局部组织、器官的功能影响小97.下列哪些是影响创伤愈合的局部因素?A.局部血液循环B.神经支配C.年龄D.缺乏维生素C E.感染与异物98.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有:A.血肿形成B.纤维性骨痂形成C.软骨性骨痂形成D.骨性骨痂形成E.骨痂改建或再塑99.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有:A.全身营养状况B.年龄C.及时正确的复位D.骨折断端牢靠固定E.早进行全身和局部功能锻炼,保持局部血液供应四、问答题100.叙述肉芽组织的形态特点(包括肉眼与镜下)。
物理修复名词解释
物理修复是指通过物理手段,如加热、冷却、压力、振动、光照等,对材料进行加工、改善或修复的过程。
物理修复通常用于修复文物、艺术品、纸张、织物等物品,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渍、修补损坏、恢复原有的形态和色彩等。
在物理修复中,常用的方法包括热压法、冷冻法、超声波法、X射线法等。
其中,热压法适用于修复瓷器、陶器等易碎物品,通过加热和加压使其重新粘合;冷冻法适用于修复纸质文物,通过低温冷冻使纸张恢复原有的形态和颜色;超声波法适用于修复纺织品,通过高频振动使纤维重新排列,增强其强度和韧性;X射线法则适用于修复骨骼和牙齿等硬组织,通过X射线照射使其重新塑形和修复。
物理修复是一种非破坏性的修复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化学修复和机械修复方法,具有更少的损伤和更高的精度,因此在文物保护、艺术品修复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修复学(Prosthodontics):用人工装置恢复各种缺失牙及其辅助组织和颌面部各种缺损并保持其相应的生理功能的一门临床医学科学。
◆牙体缺损:牙硬组织不同程度地被破坏、缺损或发育畸形,造成牙体形态、咬合和邻接关系的异常。
◆固位形:能使修复体获得抵抗外力而不知脱落和移位的能力的几何形状。
◆抗力形:使修复体和换牙能抵抗颌力而不致破坏和折裂的几何形状。
◆牙体预备:泛指为恢复,改建和重建缺损,缺失人牙的解剖外形及生理功能,通过牙科器械对患牙或者邻牙进行外形的修整,以满足修复体的固位,支持,外形,美观及功能需要的技术操作。
◆暂时冠:是在固定修复牙预备后到最终修复体粘固前患者不能自由摘戴的临时性固定修复。
◆过渡性修复:是为了某些颌系统疾病的治疗或为了明确诊断、美观和改善咀嚼功能,同时也是为了最终修复体的设计和制作提供更加的治疗方案而制作的暂时性修复。
◆颌架:又称咬合器,是模仿人体上下颌和颞下颌关节,固定上下颌模型和颌托,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下颌运动的仪器。
◆嵌体:是一种嵌入牙体内部用于恢复牙体缺损的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
◆桩冠:是利用固位桩插入根管内以获得固位的一种全冠修复体。
◆牙本质肩领(ferrule):冠边缘以上,核根面以下的一圈≥1.5mm的牙本质。
◆全冠(full crown):是用牙科修复材料制作的覆盖全牙冠的修复体。
它是牙体缺损的主要修复形式.
◆铸造金属全冠:由铸造工艺完成的覆盖整个牙冠表面的金属修复体。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orcelain-fused-to-metal crown,PFM):一种由低熔烤瓷真空下熔附到铸造金属基底冠上金-瓷复合结构的修复体。
◆瓷全冠(all ceramic crown):以陶瓷材料制成的覆盖整个牙冠表面的修复体。
◆牙列缺损:指单颌或上下颌牙列中部分的自然牙的缺失,使牙列完整性遭到破坏。
◆固定义齿(FPD):是利用缺牙间隙两端或一端的天然牙或牙根作为基牙的修复体,故更多的时候简称为固定桥
◆固位体(retainer):指在基牙上制作并粘固的全冠,桩冠,部分冠或嵌体,通过连接体与桥体相连接,使固定桥和基牙形成一个功能整体,并使固定桥获得固位
◆桥体(pontic):是固定桥恢复确实牙的形态和功能的部分
◆连接体(connector):是固定桥桥体与固位体之间的部分
◆双端固定桥:其两端都有固位体,固位体和桥体之间的连接形式为固定连接
◆半固定桥:两端均有不同的连接体,与固位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活动连接体,多为栓道式结构,栓道位于固位体的近缺隙侧
◆单端固定桥:仅一端有固位体,桥体与固位体之间由固定连接体连接,另一端是完全游离的悬臂,无基牙支持
◆牙周潜力:是指在正常咀嚼运动中,咀嚼食物的合力大约只为牙周组织所能支持的力量的一半,而在牙周组织中尚储存了另一半的支持能力
◆可摘局部义齿(RPD):指利用口内余留的天然牙,粘膜,牙槽骨作支持,借助义齿的固位力及基脱等部件装置取得固位和稳定,用以修复缺损的牙列及相邻的软硬组织,患者可自行取戴的一种修复体
◆解剖式牙(有尖牙):牙尖斜度为30-33度,与初萌出的天然牙合面相似
◆非解剖式牙(无尖牙或平尖牙):其合面无牙尖及斜面,颊舌轴面形态与解剖式牙类似,其合面具有溢出沟
◆半解剖式牙:起合面有牙尖斜坡,但牙尖斜度较小,20度左右,上下颌牙尖有一定扣锁关系,咀嚼效能好,比解剖式牙的侧向合力小,临床应用较广28可摘局部义齿的支托:指放置于天然牙上以防止义齿龈向移位及传递合力至该牙的一种硬性(金属)装置
◆观测线:又称导线,指按共同就位道描画的、用以区分硬、软组织的倒凹区和非倒凹区的分界线。
◆Ⅰ型导线:基牙向缺隙相反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基牙主要倒凹区在远离缺隙侧◆Ⅱ型导线:基牙向缺隙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基牙主要倒凹区在近缺隙侧
◆Ⅲ型导线:基牙向颊侧或舌侧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或牙齿本身倾斜,倒凹普遍且显著。
◆制锁状态:是指义齿由于设计的就位道与功能状态中义齿实际的脱位方向不一致而造成的约束状态。
◆间接固位体(indirect retainer):定义:辅助直接固位体固位的装置,是为防止义齿翘起、摆动、旋转、下沉而设计的固位装置。
主要是为了加强义齿的稳定性。
◆颌支托:指卡环体伸向基牙牙合面的部分,防止义齿龈向移位及传递牙合力至该牙的一种硬性(金属)装置。
◆全口义齿:为牙列缺失患者制作的义齿称为全口义齿。
◆牙列缺失:指整个牙弓上不存留任何天然牙或牙根,又称无牙颌。
◆口轻前庭:位于牙槽嵴与唇颊侧黏膜之间,为一潜在的间隙。
◆主承托区:指垂直于颌力受力方向的区域。
包括后牙牙槽嵴顶、腭部穹窿去、颊棚区等区域,该区域通常出现骨吸收。
◆义齿间隙:在口腔内容纳义齿的潜在间隙,是天然牙列所占据的空间。
◆颌位关系记录:指用颌托来确定并记录在患者面下1/3的适宜高度和两侧髁突在下颌关节凹生理后位时的下颌位置关系,以便在这个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上,用全口义齿来重建无牙颌病人的正中关系。
◆正中颌位:当上下牙列接触在一起,前牙呈正常覆颌覆盖,后牙颌面间呈尖窝交错的接触关系,此时的上下颌关系为最广泛接触。
◆正中关系位:当下颌髁突位于关节凹居中偏后,而周围组织不受限的生理后位时称正中关系位。
◆息止颌位:在自然牙列存在时,当口腔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时,下颌处于休息的静止状态,上下牙列自然分开,无颌接触,叫做息止颌位,此时上下牙列间存在的间隙叫做息止颌间隙。
◆垂直距离:天然牙列成正中颌时,鼻底至髁底的距离,也就是面下三分之一的距离。
◆髁道:下颌在咀嚼运动过程中,髁突在关节凹内运动的道路。
◆切道:下颌从正中咬合作前伸运动时,下颌切缘沿上前牙舌面向前下方运动的道路叫切道,切道与眶耳平面的夹角叫切道斜度。
◆选磨:调磨正中颌的早接触点,使正中颌达到广泛均匀的接触和稳定的尖窝关系,并调磨侧方颌和前伸颌时的牙尖干扰,达到平衡颌接触。
◆重衬:在全口义齿的组织面上加上一层塑料,使其充满牙槽嵴及周围组织被吸收部分的间隙,使基托组织面与周围的组织紧密贴合,增加义齿的固位力。
◆颊侧翼缘区(颊棚区):位于下颌后弓区,在下颌颊系带至嚼肌下段前缘之间当下颌后部牙槽嵴吸收成低平状时,该区又称为颊棚区
◆切牙乳突:是上颌重要的,稳定的标志.位于上颌腭中缝的前端,上中切牙之腭侧,为一梨形,卵圆形或不规则的软组织突起.乳突下方为切牙孔,有鼻腭N和血管通过
◆颤动线:位于软腭与硬腭交界的部位.当患者发啊的音时此区出现轻微的颤动现象,故也称啊线.可分为前颤动线和后颤动线.前颤动线在硬腭和软腭的连接区,约在翼上颌切迹与腭小
凹的连线上.后颤动线在软腭腱膜和软腭肌的连接区
◆磨牙后垫:是位于下颌最后磨牙牙槽嵴远端的粘膜软垫,呈圆形,卵圆形或梨形,覆盖在磨牙后三角上,由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含有粘液腺
◆克里斯坦森现象:上下合托戴如口内后,嘱患者下颌向前伸约6mm,当下合托向上合托闭合时,合托前缘接触,而后部离开,形成楔形间隙.此间隙出现与髁道斜度呈正度数时,正度数越大,楔壮间隙也越大,此现象称~
◆全口义齿的平衡颌:指在正中合及下颌作前伸,侧方运动等非正中合运动时,上下颌相关的押都能同时接触,即为平衡合
◆髁导斜度:为髁槽与水平面的交角,是用前伸合关系记录将髁道斜度转移到合架上的
◆切导斜度:为切导盘与水平面的交角,切导斜度与切道斜度相当而不相等
◆补偿曲线曲度:全口义齿修复中所指的补偿曲线多限于上3-上7颊尖顶相连,形成凸向下的曲线
◆上颌架:就是将带有上下颌托的上下模型用石膏固定在颌架上,以便保持上下模型间的高度和颌位关系。
◆覆盖义齿:指义齿基托覆盖在天然牙、已治疗的牙根或种植体上并由他们支持的一种全口或可摘局部义齿。
◆即刻全口义齿:一种在患者的天然牙尚未拔出前预先做好,牙齿拔除后立即戴入的义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