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的意见
银行落实案件防范工作责任制措施
银行落实案件防范工作责任制措施
银行落实案件防范工作责任制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设立案件防范工作责任制:银行可以通过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或者内部管理文件,明确各级部门和岗位在案件防范工作中的责任和职责,明确责任人和责任范围,确保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个人。
2. 完善风险防控机制:银行可以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排查、风险预警、风险监控等环节,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置可能导致案件发生的风险。
3. 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银行可以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案件防范培训,提高员工对案件防范工作的认识和敏感性,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使其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应对潜在风险。
4. 强化内部监督和控制:银行可以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和控制机制,包括内部审查、内部检查、内部监察等,加强对各级部门和岗位的日常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工作流程合规、制度执行到位,防止漏洞和失误导致案件发生。
5.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银行可以与公安机关、法院等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分享和交流案件信息,共同研究案件防范工作的相关问题和解决方案,提高案件防范工作的整体效能。
6. 加强技术支持和信息安全防护:银行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系统和数据的安全保护,防范黑客攻击和信息泄露风险,提高案件防范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效率。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银行可以加强对案件防范工作的整体管理和控制,提高案件防范能力和效果,保护客户利益和银行经济安全。
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问题与加强措施 3篇
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问题与加强措施3篇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问题与加强措施 1近些年,不论改制前的农信社,还是如今的农商行,违法违规案件时有发生。
反观案件,有手段拙劣有辱智商的作案手法,也有视内控制度于虚设的作案动机,更有作案性质恶劣团伙的协同。
案件发生,当事人不但面临牢狱之灾,更多的是员工利益受损,给单位信誉及社会形象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加强内部管理、促进合规经营,坚决遏制案件发生势头,确保经营健康可持续发展,防案控险发人深思。
合规不是一日之功,违规却可能在一念之间1、基层网点案防意识停滞农商行营业网点,点多、面广、线长,绝大多数员工身处基层,多年来,注重业务开展,忽视案件防范,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较为常见。
尤其突显在基层网点,受于管理岗位数量限制,一旦官本位思想一上头,便会削尖脑袋往上挤,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败下阵来的将士要么图东山再起,要么感慨东方不亮西方亮,仕途不畅便转战商场。
往往造就了重主要考核指标多拿奖金,轻合规文化塑造流于形式。
2、年轻员工合规意识不强从最初的农信社,六十多年的栉风沐雨,薪火相传,农商行历经老中青三代。
奋勇开创、艰苦卓绝老一代前辈已经退去;久经沙场、历经考验的中年一代,他们在单位长达几十年的大熔炉中,留下来的都是真金白银;作为入行不久的青年一代,既没有经历老一辈农信人开疆扩土时的辛劳,又无中年一代大浪淘沙般的历练,我们不能深刻体会出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这一耳熟能详的论断,我们往往对于案防经历不多、认识不深、感悟不透,支离破碎的印象中仅收集于道听途说、来源于文件资料、感悟于会议传达。
合规似乎印象派,刹那间画面效果、纯粹视觉上感受,对于所处行业岗位、经办的具体业务,有时单纯想当然。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认识不到位,潜藏案件风险。
3、心理调控欠佳盲目攀比从大规模社招开始,一批批有志青年投身入社、服务三农。
但不可否认,安逸铁饭碗银行躺着赚钱陈旧腐朽思想,也是一部分人入行的动机,他们或是受于父母之命、或是亲朋媒妁之言、或亦是自身性格索然。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银行案件防控工作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银行案件防控工作随着金融业的迅猛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复杂多变性,银行案件不断增加,已成为金融监管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银行案件防控工作,成为银行业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强化风险意识银行在日常业务中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对于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和防范,充分认识到不良资产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存在及其危害性。
同时,要明确各种风险的性质、特点和程度,制定应对策略、合规措施,减少风险带来的影响。
二、加强内部控制银行必须对各种业务流程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流程,减少因操作不当等原因引发风险。
同时,银行要制定监管制度,进行全面和有效的监督和检测,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失误和问题,防止违规操作和不良行为的滋生。
三、建立法律意识银行要始终牢记法律意识,在处理业务过程中,要遵守法律法规,避免违反法律意识操作。
建立银行业“零容忍”的法律意识,对于违法违规行为不纵容、不姑息,要牢守法律底线,着重考虑保护用户的权益。
四、完善风险管理机制银行还要逐步完善其风险管理机制,为机构风险管理提供更好的支持。
要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细化制度、规章和规程,不断探索制定风险预警、研判和控制的技术手段,提高风控组织和管理水平,完善风险管理模式,确保银行业在风险控制方面能够更好地靠近用户及市场。
五、加大人才培训银行进行风险防范工作,关键在于人才。
银行人员要注重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才能和管理能力,充分认识到风险的重要性,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做到了解各种风险的类型及预防措施。
同时,银行还应加强人才培养、选拔和激励等工作,不断完善人才培训、教育和培训机制,确保银行人员在风险控制中的水平得到提高。
在新形势下,银行案件防控工作需按照上述原则进行,不断完善和发展,以保护银行业的安全和用户的权益。
只有掌握了这些工作原则,才能有效遏制不良资产、信用风险的发生,在金融市场中更好的发挥银行的作用。
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问题与加强措施
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问题与加强措施银行业作为金融领域的核心行业之一,在我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入,银行业的规模不断壮大,但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和挑战。
尤其是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问题,更加凸显着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促进银行业的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加强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银行系统内部的监管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内部管理上存在漏洞和疏漏;二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银行系统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随之增加;三是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银行系统必须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自身的风险控制和应对能力。
为了有效地解决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加强措施。
第一,增强内部监管机制。
银行系统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和合规管理机制,规范各项业务操作,做好对员工的培训和监管工作,确保银行业务合规性。
此外,同时需要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防控能力。
第二,完善外部风险防范机制。
银行业需要加强对外部风险的监测和评估,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企业和个人客户的风险防范。
同时,加强与监管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尽早了解监管政策和行业动态,及时调整业务方向,规避风险。
第三,加强技术和信息安全控制。
银行业需要加强技术和信息安全控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响应机制,从源头上控制风险的产生和传播。
第四,建立健全风险应对机制。
银行业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应对机制,加强风险预警、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能力,同时加强危机处理和危机公关能力,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效率,确保银行业的良性运行。
综上所述,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问题对于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为银行业加强自身建设提供了契机。
加强内部监管和风险控制,完善外部风险防范机制,加强技术和信息安全控制,建立健全风险应对机制,这些措施都是银行业防范和控制案件风险的有效途径。
银行案件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银行案件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金融业快速发展,银行案件的频发使得银行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然而,银行在案件防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并需要采取相应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将从内部管理、技术手段和监管方面分析目前银行案件防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内部管理问题及对策1. 人员管理不完善银行内部缺乏有效的人员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导致了一些员工素质低下、职业道德缺失等问题。
这给案件发生提供了可乘之机。
对策:建立健全人员选拔考核机制,加强培训和教育,重视职业道德与操守的培养。
同时,加强员工奖惩制度,建立激励机制以提高处理风险事件能力。
2. 管理层意识不足银行管理层对于案件防控意识不强,在日常经营中常常只关注运营利润而忽视风险预防和控制。
对策:银行管理层应加强风险管理培训,提升风险意识,并将风险管控列入各级经营目标体系中。
同时,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定期评估并分析潜在风险。
二、技术手段问题及对策1. 信息系统薄弱银行的信息系统存在安全漏洞,容易被黑客攻击。
一旦攻击成功,则威胁到客户数据安全和资金流动性。
对策:银行应加大对于信息系统的投入,更新设备和软件以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同时,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机制,避免非法侵入。
2. 内部控制不力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缺陷,例如操作权限过大或工作流程不规范等情况,都可能导致案件发生。
对策:加强内部控制与审计监督,在每个环节都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确保工作人员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另外,采用先进的监控技术进行实时监测,并建立报警机制,第一时间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三、监管问题及对策1. 监管部门的资源与能力不足银行案件较多,而监管部门的资源有限,无法全面监控银行业务的风险情况。
对策:加强监管部门与银行之间的沟通合作,共同开展信息交换和共享。
同时,加大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其风险评估能力。
2. 监管手段滞后随着金融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型案件层出不穷。
然而,传统的监管手段往往滞后于案件手法的演进。
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问题与加强措施
汇报人: 2023-12-25
目录
• 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现状 • 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面临的挑
战 • 加强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的措
施 • 具体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现状
当前存在的问题
风险意识不足
部分银行员工对案件防控的重 要性认识不够,在日常工作中
内部管理问题
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部分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缺陷,制度执行不力,导致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 增加了案件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部分银行员工对风险认识不足,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容易忽视潜 在的风险点,导致案件防控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员工素质参差不齐
人员培训不足
部分银行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不够重视,缺乏系统的培训计 划和课程,导致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难以 满足案件防控工作的要求。
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制度执行不力
虽然银行有健全的案件防控制 度,但存在执行不力、监管不 到位的问题,导致制度形同虚 设。
技术手段滞后
银行业在风险防控技术手段上 相对滞后,难以应对新型网络 犯罪等高科技犯罪。
信息沟通不畅
银行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与外 部监管机构的信息沟通不畅, 影响案件防控工作的及时性和
有效性。
02
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面临的挑 战
外部环境变化
经济形势复杂多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银行业 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经济周期 波动、政策调整等因素对银行业务产 生影响,增加了案件防控的难度。
金融科技创新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如移动 支付、区块链等,在提高银行业服务 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 战案件频发会影响其社会声誉, 降低客户信任度,进而影响业务拓展 和市场竞争力。
关于加强案件防控,落实轮岗、对账及内审有关要求的工作意见
关于加强案件防控,落实轮岗、对账及内审有关要求的工作意见为切实防范因柜台操作诱发的案件风险,有效防控案件的发生,按照银监会2 01 2年度案件防控工作部署,结合银行业案件的发生特点根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有关内容,现就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机构)2 01 2年案件防控工作在重要岗位员工轮岗、对账及内部审计三方面提出以下要求,各机构要与现有的监管要求一并严格落实:一、重要岗位员工轮岗方面各机构要充分认识重要岗位员工轮岗在加强内部控制和防范操作风险、道德风险中发挥的重大作用,要认真组织实施重要岗位员工轮岗工作,并将轮岗工作落实情况列入经营考核之中。
(一)各机构必须建立重要岗位员工轮岗制度,此制度应作为银行的基本内控制度向监管部门进行报备。
各机构根据操作风险和案件风险集中情况及对业务运营、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发挥重要作用原则,自行确定重要岗位;机构应在本机构有关重要岗位员工轮岗制度中对重要岗位、轮岗年限、轮岗方式进行明确和详细规定。
(二)严格执行有关重要岗位员工轮岗制度。
轮岗期限原则上以年度为限,轮岗率要求100/%;坚决禁止采用离岗休假、代班检查或离岗审计等方式来代替轮岗制度的落实;严禁以各种理由拖延或不落实执行轮岗制度。
(三)提高营业机构委派会计(授权经理)的轮岗要求,强化其独立性和权威性。
提高委派会计(授权经理)的轮岗频率,轮岗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轮岗率100%,全面落实委派会计(授权经理)在营业机构的业务指导、检查监督、业务授权和审核等职能;切实加强其在内部控制和防范案件风险中关键的权威、独立角色,发挥其对基层行经营权力制约作用;保证其行使正当职责的独立性,确保其日常工作不受基层行长的干预和限制。
(四)提高基层营业机构管理层的轮岗要求以强化对其的监督制约。
针对机构基层行管理层在岗时间过长、易于形成岗位制约、分权监督效力减弱的环境氛围,导致行政强令、指使、暗示、授意下属越权、违规、违章办理业务和直接干预委派会计主管独立履行职责等现象发生的问题为减少环境因素导致案件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基层营业机构负责人轮岗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银行办公室对案防及合规工作的建议
银行办公室对案防及合规工作的建议一、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银行办公室在案防及合规工作中,首要任务是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
这包括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另外,银行办公室还应加强对业务流程的监督,建立完善的业务流程管理制度,确保各项业务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操作程序,避免操作风险。
二、加强员工素质培训和教育银行办公室的案防及合规工作,需要依靠全员参与。
银行办公室应加强对员工的素质培训和教育,加强对员工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合规意识。
另外,银行办公室还应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从根本上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银行办公室在案防及合规工作中,应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包括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控制制度,加强对风险的管理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
另外,银行办公室还应加强对各种风险的研究和分析,制定相应的风险预案,加强对风险事件的处置和跟踪,降低风险对业务的影响。
四、加强对外部环境的监测和应对银行办公室在案防及合规工作中,还应加强对外部环境的监测和应对。
这包括对市场、行业、政策等外部环境的监测和分析,及时了解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另外,银行办公室还应建立灵活的应对机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业务策略,降低外部风险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五、加强对核心系统的安全管理银行办公室的核心系统是银行业务运作的重要支撑,对核心系统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银行办公室应加强对核心系统的安全性评估和监控,建立健全的核心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核心系统安全的保护和维护。
另外,银行办公室还应加强对核心系统的技术更新和升级,确保核心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六、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机制银行办公室应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机制,及时向社会公众披露银行的经营情况和风险状况,确保信息披露的及时、准确和完整。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2013年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的意见-银监办发[2013]46号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2013年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的意见正文:----------------------------------------------------------------------------------------------------------------------------------------------------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2013年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的意见(银监办发〔2013〕46号)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银行,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2013年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银监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查防并举,注重预防,建立健全案防工作制度,发挥案防非现场监测和现场检查作用,切实落实案防工作责任,着力形成分工明确、协调有序的案防工作格局,进一步增强银行业案防工作能力和水平,全力维护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
一、完善制度体系,推进案防长效机制建设以建立健全制度为基础不断推进案防长效机制建设。
一是研究起草《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防控工作指引》,进一步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案防主体和第一责任人,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健全案防工作体系,提升风险防控水平。
二是研究起草《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防控工作评估办法》,科学考评银行业金融机构案防工作质效,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差异性监管,激励约束相结合,调动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案防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三是制订并实施《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防控统计制度(试行)》,提高对银行业案防措施监测的及时性、有效性和针对性。
四是继续研究《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问责管理办法》,力争统一规范案件责任追究原则和程序,指导案件问责工作,实现案防压力传导。
五是探索研究《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积极稳妥推进个案信息披露,正面引导社会舆论,通过市场约束等手段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案防工作。
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问题与加强措施
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问题与加强措施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问题与加强措施银行业近年来突然频繁的内部案件,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银行业需要不断加强内部的防控工作,以确保客户的资金安全,维护行业的公信力和市场形象。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问题与加强措施进行探讨:一、银行内部管理疏漏银行内部管理疏漏是导致银行业案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信贷业务审批不严格、内部审计不力、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等等。
由于逐利性的存在,一些银行存在着资金管理不规范、内部审计不独立、内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给银行内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银行在业务管理流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贷款发放的审核标准,并对拟贷款客户的资信状况、还款能力、还款来源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并且要做好两手准备,对贷款担保人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严格审核,避免审批中发生过失。
同时,银行也需要建立有监督、有效的内部审计机制,通过内部专业团队的定期检查、清查和纠正工作中的违规行为,从根本上解决内部管理疏漏问题。
二、内外部信息交流缺失经营过程中金融机构的内外部信息流动十分复杂,但肯定有一部分信息能提前预示风险和隐患,因此,缺乏及时、全面的信息共享,成为银行业案件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上的重要参与者、信息的收集者和权责的承担者,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之一,其在信息接受和向外披露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鉴于此,银行需要建立起在内外部信息共享方面的完善制度,加强交流合作,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消除信息不对称状况,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同时,金融机构还需要加强对外部环境的监测和研究,尽早识别相关的风险,减小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
三、技术设备安全风险针对银行内部存在缺陷、未能实现科技设备的规范应用和有效管理,以及完善的技术设备安全防范机制等,造成了故意破坏和非法入侵的可能性加大。
近年,国内多起银行业内部技术安全事件高潮不断,如万达财富系统被不明程序攻破,导致投资资金损失近亿等,给了银行业警钟长鸣的提醒。
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04.07•【文号】银监发〔2017〕6号•【施行日期】2017.04.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7〕6号各银监局,机关各部门,各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外资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其他会管金融机构: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总体要求,银行业应坚持底线思维、分类施策、稳妥推进、标本兼治,切实防范化解突出风险,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现就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加强信用风险管控,维护资产质量总体稳定(一)摸清风险底数。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严格落实信贷及类信贷资产的分类标准和操作流程,真实、准确和动态地反映资产风险状况;建立健全信用风险预警体系,密切监测分析重点领域信用风险的生成和迁徙变化情况,定期开展信用风险压力测试。
各级监管机构要重点关注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超过100%、关注类贷款占比较高或增长较快、类信贷及表外资产增长过快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治理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通过各种手段隐匿或转移不良贷款的行为。
(二)严控增量风险。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统一授信、统一管理,严格不同层级的审批权限;加强授信风险审查,有效甄别高风险客户,防范多头授信、过度授信、给“僵尸企业”授信、给“空壳企业”授信、财务欺诈等风险。
各级监管机构要重点治理放松授信条件、放松风险管理、贷款“三查”不到位等问题,对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生的大额不良贷款暴露,要及时进行跟踪调查。
(三)处置存量风险。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综合运用重组、转让、追偿、核销等手段加快处置存量不良资产,通过追加担保、债务重组、资产置换等措施缓释潜在风险;通过解包还原、置换担保、救助核心企业、联合授信管理等方式,妥善化解担保圈风险;利用债权人委员会机制,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制定风险处置计划;加强债权维护,切实遏制逃废债行为。
银行案件防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提供专业的word版文档,优质的服务,希望对您有帮助/双击去除银行案件防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银行案件防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银行案件防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是思想失防。
少数领导与员工,忙于存贷业务、忽视内控内管,业务经营抓得多、抓得细、抓得实,案防工作抓得少、抓得粗、抓得虚,且认为有了制度就可以抓好案防,还有部分员工和高管认为低头不见抬头见,你好我好大家都好,拉起架势搞监督似乎特别难为情,制约监督流于形式,订了制度束之高阁,在实际操作中,依然是凭经验、凭感情,我行我素,违规乱套。
案件发现令几乎所有员工惊诧:这个地方怎么也出问题?二是制度失灵。
虽然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各行也按规定与有关责任人签订了责任书,但实际上,少数行对制度执行没有落实到行动上,我行我素。
如,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执未能完全执行。
部分网点均未解决电视监控问题。
三是监督失效。
一是领导责任不到位。
部分行没有严格履行对案防工作的领导责任,没有按规定每月对辖内内控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二是监督责任不到位。
二、整改措施及努力方向(一)严格责任追究。
签订案防责任状,明确负责人为案防第一责任人,履行教育职责、管理职责、监督职责、检查职责、奖惩职责,经济上风险抵押、管理上一票否决。
(二)强化规章制度。
对经营管理工作规程进行统一与细化,明确管理责任人及责任,组织制定各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考核暂行办法,使每项工作、每个时点均有规可依。
(三)突出案防重点。
一是管员工,控制风险源。
对员工管理做到严把聘用关、管理关、教育关、奖惩关,构筑起案防长城,对重点人物进行重点盯防,进行风险预警,严控风险源。
二是管机构,控制风险点。
三是管法人,控制风险体。
(四)加强教育培训。
在全辖开展了学政治、学业务、学文化、学法纪、学英模、练技术的“五学一练”活动。
首先,狠抓思想教育,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辖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了员工队伍的思想水平,在思想上筑起一道案防长城。
中国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办公厅关于2014年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的意见-银监办发[2014]26号
中国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办公厅关于2014年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的意见正文:---------------------------------------------------------------------------------------------------------------------------------------------------- 中国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办公厅关于2014年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的意见(银监办发[2014]26号)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银行,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根据2014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为进一步落实案防责任,保持案防高压态势,提高案防工作水平,全力维护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现就2014年银行业案防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健全体制机制,增强案防工作有效性(一)明确职责分工,落实案防责任。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切实履行案件防控责任主体职责,明确案防工作牵头部门责任,厘清案防牵头部门与业务、风控、内审稽核等部门案防职责边界,保证各部门、上下级机构案防权责清晰、责任落实。
(二)完善制度体系,提升制度执行力。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建立制度管理体系,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风险特征和监管政策变化,对内部各项制度进行评价、修订和更新,确保制度覆盖所有业务领域和管理环节。
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开展制度执行监督检查,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
(三)组织案件风险排查,开展专项治理。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风险状况,组织开展以信贷、票据、跨业合作和员工异常行为等为重点的案件风险排查,落实排查责任,对排查发现的重点风险和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组织开展督促、指导和抽查,加强排查信息交流与共享,上下联动,形成具有本机构特色的常态化风险排查机制,并按季向监管机构报送排查情况。
商业银行案件防控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商业银行案件防控面临的问题及建议防范和化解案件风险是当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当前国内外风险明显上升,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不断显现。
世界社会经济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逐渐由实体经济向金融领域传导,案件风险隐患继续向银行各领域、各环节渗透。
本文分析当前商业银行案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标签:案件;防控;问题;建议一、当前银行案防工作面临的形势(一)严监管成为常态总体来看,银行案件防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近年来银行业大案、要案频发,金融风险滋长,案件防控逐步进入监管视野。
2019年银保监会起草了《银行保险机构案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20年银保监会印发了《银行保险机构涉刑案件管理办法(试行)》,可见监管部门对银行案件防控的重视。
从近几年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开出的罚单看,金融严监管步入常态化。
(二)外部风险渗透加剧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社会矛盾凸显。
银行体系外的融资活动或准金融活动风险不断暴露,并通过各种途径向银行系统传染、渗透,且风险在传导交织过程中放大。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空壳公司或恶意串通中介和银行工作人员骗取银行贷款,逃废银行债务。
近期某银行出现的客户开立虚假商业承兑汇票,以及外地户籍人员集中开卡骗贷等风险事件,反映出外部风险向银行渗透加剧的现象。
(三)内部管理压力加码目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银行业面临利润下滑、资产质量承压等不利影响,也给银行内控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从近几年发生的案件看,涉案人员多为内部人员,且正由操作人员不断向中高层管理人员蔓延,发案领域也从存款、理财业务向信贷、票据、担保业务蔓延,并逐步呈现内部员工违法违规放贷与外部骗贷相交织的特点。
二、商业银行案防工作面临的问题(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一些银行机构盲目乐观,对案防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
一些管理人员认为很多年未发生案件,思想就麻痹大意,缺乏危机意识和隐患意识。
银行案防工作措施及工作要点
银行案防工作措施及工作要点
1.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银行员工要意识到银行工作与客户资产安全息息相关,要随时提高警觉,在工作中多留个心眼,警惕可能出现的风险。
2. 完善内部信审制度:银行要加强信贷审批的内部控制和管理,提高对贷款申请人的背景调查和风险评估,杜绝操纵和虚假信用资料。
3. 实施身份信息识别:客户身份认证是防范诈骗重要手段,银行要落实id明、工作证明等身份认证标准,保证客户身份信息真实、全面、准确。
4. 建立现金出纳管理制度:银行要建立健全现金出纳管理制度,对每笔现金操作都必须有明确的流程和审批程序,同时要加强现金库的安全监控。
5. 实行分户管理制度:银行对大客户的账户要实行严格的分户管理制度,确保账户信息的安全和保密,同时要加强对客户账户的定期分析和监控。
6.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银行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各类风险的监测、管理和控制,及时应对突发风险事件。
7. 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银行要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财务知识和风险防范能力,让员工具备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技能。
8. 加强外部联动和合作:银行要加强与警方、法院、检察院等外部机构的联动和合作,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银行抗风险能力。
关于加强案件防控,落实轮岗、对账及内审有关要求的工作意见
关于加强案件防控,落实轮岗、对账及内审有关要求的工作意见为切实防范因柜台操作诱发的案件风险,有效防控案件的发生,按照银监会2 01 2年度案件防控工作部署,结合银行业案件的发生特点,根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有关内容,现就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机构)2 01 2年案件防控工作在重要岗位员工轮岗、对账及内部审计三方面提出以下要求,各机构要与现有的监管要求一并严格落实:一、重要岗位员工轮岗方面各机构要充分认识重要岗位员工轮岗在加强内部控制和防范操作风险、道德风险中发挥的重大作用,要认真组织实施重要岗位员工轮岗工作,并将轮岗工作落实情况列入经营考核之中。
(一)各机构必须建立重要岗位员工轮岗制度,此制度应作为银行的基本内控制度向监管部门进行报备。
各机构根据操作风险和案件风险集中情况及对业务运营、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发挥重要作用原则,自行确定重要岗位;机构应在本机构有关重要岗位员工轮岗制度中对重要岗位、轮岗年限、轮岗方式进行明确和详细规定。
(二)严格执行有关重要岗位员工轮岗制度。
轮岗期限原则上以年度为限,轮岗率要求100/%;坚决禁止采用离岗休假、代班检查或离岗审计等方式来代替轮岗制度的落实;严禁以各种理由拖延或不落实执行轮岗制度。
(三)提高营业机构委派会计(授权经理)的轮岗要求,强化其独立性和权威性。
提高委派会计(授权经理)的轮岗频率,轮岗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
轮岗率100%。
全面落实委派会计(授权经理)在营业机构的业务指导、检查监督、业务授权和审核等职能;切实加强其在内部控制和防范案件风险中关键的权威、独立角色,发挥其对基层行经营权力制约作用;保证其行使正当职责的独立性,确保其日常工作不受基层行长的干预和限制。
(四)提高基层营业机构管理层的轮岗要求以强化对其的监督制约。
针对机构基层行管理层在岗时间过长、易于形成岗位制约、分权监督效力减弱的环境氛围,导致行政强令、指使、暗示、授意下属越权、违规、违章办理业务和直接干预委派会计主管独立履行职责等现象发生的问题,为减少环境因素导致案件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基层营业机构负责人轮岗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银监部门案件防控有关制度(5篇)
银监部门案件防控有关制度一、防范操作风险的“十三条”意见(一)高度重视防范操作风险的规章制度建设。
对无章可循或虽有规章但已不适应当前业务发展和基层行实际管理情况的,上级行应进行专门研究,及时制订或修订。
对于基层行和有关部门就规章制度建设提出的问题,总行要认真研究,及时解决,不得延误。
对有章不循的,要将责任人调离原岗位,并严肃处理。
(二)切实加强稽核建设。
要不断完善稽核体制,充实稽核力量,加强对稽核队伍的培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
业务主管部门和稽核部门应对业务单位,特别是基层业务单位组织实施独立的、交叉的突击检查,同时,要建立对疑点和薄弱环节的持续跟踪检查制度;总行及相关上级行要对跟踪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要强调有效性、严肃性和独立性。
(三)加强对基层行的合规性监督。
对权力过大而监督管理又不到位的基层行,要重点加强监督,促其及时整改;要强加对权力的监管和监控,防止权力滥用和监督缺位。
(四)订立职责制,明确总行及各级分支机构的责任,形成明确的制度保障。
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各行主要负责人和分管的高管人员,要认真履责,敢抓敢管,以身作则。
对出现大案、要案,或措施不得力的,要从严追究高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责任,并相应追究稽核部门及人员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隐瞒不报、上报虚假情况或检查监督整改不力的责任。
反复发生大案要案,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单位,要从严追究有关高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法律责任。
(五)坚持相关的行务管理公开制度。
对薄弱环节要定期自我评估,并请外审机构进行独立评估。
要进一步扩大社会和新闻舆论对银行的监督。
对已发生的大案,可以披露的,要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及时详细介绍整改规划和具体措施,正确引导公众舆论,争取主动。
通过公众监督,防止银行懈怠操作风险管理,防止管理人员玩忽职守和滥用权力。
各行高管人员要分工合作,一级抓一级,并注意对基层的抽检,到问题多的地方去,深入调查研究,帮助基层解决问题。
(六)建立和实施基层主管轮岗轮调和强制性休假制度,并确保这一安排纳入总行及各级分支机构的人事管理制度。
如何做好银行案件风险防控工作
如何做好银行案件风险防控工作案件防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重在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贵在工作措施的精细化、成在长期不懈的坚持,构筑牢不可破的、真正具有内部控制力的案件和风险防范屏障,着力打造银行强基固本、科学发展的基础。
一、坚持合规文化教育,把道德风险防范作为案件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以上级行各项经营理念、管理要求为重点,坚定不移地强化理念教育,持之以恒地强化规章制度教育和警示反思教育,使广大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白“能为、不能为”的界限,在办理每一笔业务、营销每一个客户时,都能首先想到“制度要求我怎样做”,真正让“指示服从制度、信任不忘制度、惯让位制度”入口、入脑、入心、入手,在全行形成“程序至上、合规为本、效益为重”的内控文化和“时时遵章、事事合规、自觉纠错”的合规文化。
二、坚持“五重”管理,抓住案件防控工作的重点。
一是高度关注对重要环节的管理。
将上级行各项管理措施和要求,精细化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层面、每一个环节。
二是高度关注重要岗位的管理。
不折不扣地落实重要岗位轮换、离岗审计、近亲“回避”制度,通过制度化、日常化的员工行为排查,管好一线柜员、会计主管、信贷人员、网点负责人等重要岗位人员。
三是高度关注重要时段的管理。
要充分发挥柜台实时监控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等“监控体系”的功能,实现对重要时段、重要环节的“跨时空、全天候、零距离、无盲点”监控。
对节假日、年末岁尾等易发生案件的时间和时段,及时提示风险,并加大值班、报告等管理力度。
四是高度关注对自助机具的管理。
定期不定期地加大巡查、检查,防控金融工具衍生风险。
五是高度关注对重大交易的管理。
利用反洗钱客户风险系统,加大对重大交易的实时监督,对提示的风险,及时跟踪,排除风险隐患。
三、坚持制度落实,作为案件防控工作的重要手段一是要认真抓好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要求的研究,提高执行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有效性。
二是要建立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责任制,通过建立“岗位明晰、权责分明、管理有序、操作有规”的岗位责任体系,精细化地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
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问题与加强措施
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问题与加强措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然而,银行业安全事件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直接威胁到银行业未来的发展。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探讨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问题与加强措施。
一、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1.人员不足。
银行业案件的防控需要大量的人力,但银行业招聘标准相对比较严格,导致该领域的专业人士数量不足。
2.内部控制不完善。
银行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完善,内部员工的职业道德观念和作风也相对薄弱,导致内部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大的漏洞和风险。
3.技术保障不足。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黑客攻击和网络诈骗的技巧和手段也越来越高明。
银行业的技术保障措施显然已经落后于黑客攻击的手段和方法。
二、银行业加强措施1.人员培养。
银行业需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2.完善内部管理。
银行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和风控管理制度,减少员工的非法行为和违法犯罪。
3.加强技术保障。
银行业应增加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强技术人才的管理,提高技术保障手段和水平,抵御黑客攻击和网络诈骗。
4.加强风险评估和监管。
银行业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和监管制度,定期对业务运营情况进行检查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
三、案例分析2015年下半年至2017年初,中国农业银行个人客户信息遭黑客攻击窃取,甚至被出售给诈骗犯组织,严重威胁到客户个人隐私和账户资金的安全。
该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家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强烈谴责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督促各银行业机构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技术保障水平,加强风险评估和监管。
这个案例进一步证明银行业案件的发生给银行业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和难以估量的后果,加强银行业安全防范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银行业案件的防控工作问题和加强措施亟需解决和加强。
银行业需要借鉴国际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增加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加强技术保障,密切关注金融市场和行情的发展动态,坚决抵御各种安全隐患和风险挑战,确保我国银行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的意见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2014年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的意见银监办发[2014]26号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银行,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根据2014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为进一步落实案防责任,保持案防高压态势,提高案防工作水平,全力维护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现就2014年银行业案防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健全体制机制,增强案防工作有效性(一)明确职责分工,落实案防责任。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切实履行案件防控责任主体职责,明确案防工作牵头部门责任,厘清案防牵头部门与业务、风控、内审稽核等部门案防职责边界,保证各部门、上下级机构案防权责清晰、责任落实。
(二)完善制度体系,提升制度执行力。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建立制度管理体系,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风险特征和监管政策变化,对内部各项制度进行评价、修订和更新,确保制度覆盖所有业务领域和管理环节。
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开展制度执行监督检查,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
(三)组织案件风险排查,开展专项治理。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风险状况,组织开展以信贷、票据、跨业合作和员工异常行为等为重点的案件风险排查,落实排查责任,对排查发现的重点风险和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组织开展督促、指导和抽查,加强排查信息交流与共享,上下联动,形成具有本机构特色的常态化风险排查机制,并按季向监管机构报送排查情况。
各银监局要加强督促检查,按季将排查工作情况报告银监会。
(四)开展案防工作试评估,激发内生动力。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围绕案防工作组织、制度及质量控制、案防工作执行、监督与检查、考核与问责等方面内容开展2013年案防工作试评估,按照法人负责原则,细化对分支机构自我评估的工作要求。
要通过评估,查找内控管理和案防薄弱环节,严格落实整改。
监管部门要及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试评估情况进行监管评价。
(五)强化内部监督检查,实行违规积分管理。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部门间各有侧重、协调联动的原则,有效发挥业务条线、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等部门在案防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审计监督。
同时,研究建立覆盖全部业务流程的操作性违规积分管理制度,防微杜渐,强化操作风险管理。
(六)开展主题活动,加强员工教育管理。
组织开展员工管理主题年活动,切实改进和加强员工管理。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将员工教育培训作为案防工作的重要内容,系统、全面开展员工岗位规范和业务流程教育,明晰违规操作应承担的责任;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员工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加大合规文化建设力度,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合规意识,营造“合规从高层做起、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的合规氛围。
二、及时查处案件,严格案件问责(七)按时报送案件情况,确保信息真实准确。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银监局要按照案件、案件风险信息报送的有关规定,及时、准确报送案件和案件风险信息,严禁瞒报或故意漏报、迟报、错报。
根据案件进展情况及时报送后续调查、督查、审结、整改情况报告和案例材料。
对发生迟瞒报情况的,要进行通报,并进行监管谈话。
对因迟瞒报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员责任。
(八)实施案件分级管理,研究建立挂牌督办制度。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案件和案件风险事件的性质、涉案金额等,对案件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明确各层级的调查管理责任。
监管机构要研究建立案件分级督查、督导办法,合理划分各级监管机构的案件督查督导职责,研究建立重大案件挂牌督办制度,提高案件查办效率。
(九)加强组织协调,高效开展案件调查。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发生案件、尤其是重大、恶性案件时,应在第一时间成立专案组,开展案件调查工作,尽快查清案情,准确定性,厘清责任,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案件调查情况,并注意保全涉案资产,减少损失。
发生重大、恶性案件,监管机构要约谈案发法人机构主要负责人。
在案件督查督导中,会机关职能部门与银监局间应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十)严格案件问责,严肃责任追究。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认真组织开展案件问责工作,严格问责程序,落实案件责任,在严肃追究案件直接责任人责任的同时,加大对有关管理人员的责任追究力度,严禁以经济处罚或其他问责方式代替纪律处分。
各级监管机构要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问责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对未按规定开展案件问责的机构,要依法采取监管强制措施,督促其严肃问责。
(十一)开展案件整改检查,推动以查促防。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对其分支机构发生案件的整改情况进行审计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报告监管机构。
监管机构应对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整改审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检查整改效果,对整改不力的,要及时约谈,采取监管措施,推动以查促防。
三、加强案防情况交流,研究建立风险信息共享平台(十二)做好案防统计,加强案防非现场监管。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按照案防统计制度要求,及时、准确、完整报送本机构案防工作情况。
要根据案防形势变化和监管要求,适时修改、调整案防统计制度,完善、细化相关统计指标,做好案防非现场统计分析和通报工作,完善案防非现场信息共享机制。
(十三)深入分析案件情况,做好案情通报。
建立和完善案件、案件风险信息合账制度,做好案件、案件风险信息的登记、汇总和统计分析工作。
认真分析案发形势,及时总结案发特点,研究案发趋势,提出案防要求,提高案件风险识别、监测、分析能力,定期开展案情通报。
(十四)剖析典型案例,及时开展风险提示。
深入剖析重大案件和典型案例,分析案发原因,研究作案手段,查找薄弱环节,明确整改要求。
及时进行风险提示,举一反三,防止同质同类案件多次发生。
汇编典型案例,开展以案说法和警示教育。
(十五)开展处罚信息登记,建立从业人员“灰名单”制度。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从业人员处罚信息登记制度(“灰名单”制度)要求,及时准确报送、登记从业人员处罚信息,不得迟报、漏报、瞒报。
监管机构要做好处罚信息的管理使用,为高管任职资格审核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人力资源尽职调查提供支持,防范因被处罚人员跨机构、跨地区流动引发的案件风险。
(十六)推动信息平台建设,强化信息交流共享。
研究建立监管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互联互通的风险信息交流平台,及时收集、登记各类风险信息,使相关机构能及时掌握风险动态,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堵塞管理漏洞,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风险信息平台建设按照先起步、后完善的原则,先从银行业案件信息开始,逐步增加外部欺诈等风险信息。
四、多方联动,加强安全保卫工作(十七)完善安保制度,健全组织架构。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建立健全安保组织架构,落实安保工作责任,提供与安保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研究制定银行业安全防范工作、现场检查规程和安保类案(事)件统计制度。
(十八)落实安防要求,强化安全管理。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规定开展安防设施建设,切实提高科技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各级监管机构要会同公安机关加强对安防工作的指导、检查,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各项安防要求,建设平安型银行。
(十九)剖析外侵案件,加强信息交流。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安保类案(事)件作案手法和防范对策的分析研究。
各级监管机构要及时通报安防形势和作案动向,提示风险,介绍好的做法。
研究建立“银行业反欺诈信息管理系统”,为银行业防范外部欺诈风险提供支撑。
(二十)组织专项检查,促进安防达标。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安保专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研究整改措施,跟踪落实情况。
各级监管机构要结合实际,适时组织开展专项安保检查,今年要重点开展自助设备安全防护专项检查,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自助设备风险防范能力。
(二十一)组建安保专业委员会,发挥行业自律组织作用。
积极推动成立银行业安保专业委员会,发挥其在安保工作中的自律、维权、协调、服务作用,为制定安保行业规范、开展从业资格认证和安保培训、协调解决安保工作面临的问题提供帮助。
五、加强组织领导,增强案防保障能力(二十二)健全组织机构,定期研究案防工作。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银监局要高度重视案防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以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为主要负责人的案防工作领导机构,定期分析案防形势,研究案防特点,统筹案防工作,加强督促指导,增强案防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十三)加强统筹协调,制定年度案防工作计划。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认真分析本机构的案防工作,结合自身案防特点和风险管理能力,研究制定年度案防工作计划,明确案防工作目标、主要工作任务和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做好组织推动,抓好任务落实、监督检查和总结考核,确保各项案防工作落到实处。
(二十四)明确案防牵头部门,提供必要资源保障。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明确负责合规管理工作的部门作为本机构案防牵头部门,把案防工作作为其重要职责,并提供与履行职责相适应的资源保障。
各银监局要根据本辖区案防工作任务需要,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要加强内部组织协调,形成职责清晰、主动负责、协调配合的案防工作机制。
(二十五)完善考核机制,强化正向激励。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案防工作考核力度,强化过程考核,提升案防内控和风险管理在经营绩效考核中的权重。
对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依法合规经营,全面落实各项案防工作要求,全年没有发生案件的机构,要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对不重视案防工作、案防措施不落实引发案件的机构,要加大约束惩戒力度。
(二十六)组织案防培训,加强调查研究。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案防教育培训活动,使员工熟知各项内控和案防制度。
组织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案防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培训,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银监局要组织好再培训工作。
要改进工作作风,加强调查研究,针对案防工作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开展调研,以调研推动案防工作。
组织开展银行业反欺诈专题调研,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银监局要主动作为,深入研究,报送高质量的调研成果。
中国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办公厅2014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