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基础知识

航空基础知识
航空基础知识

1、请写出东航运行的10个长航线的航班号和地点

答:219法兰克福、737墨尔本、581温哥华、553巴黎、561悉尼、563新德里、551伦敦、583洛杉矶、587纽约、787罗马

2、现场指挥部的工作职责是什么

答:督促、检查、协调各保障部门工作,准确及时发布航班信息

3、航班统治中离港滑行时间按30、25、20分钟计算的机场分别

有哪些

答:30分钟:北京、浦东、广州及所有境外和地区机场

25分钟:虹桥、深圳、成都

20分钟:昆明、天津、杭州、西安

4、简述常用机型的过站时间

答:75分钟:A340、A330、A300

60分钟:A321、A320、B738、MD90

50分钟:A319、B737

35分钟:ERJ

5、航班大面积延误处置程序的发起人和发起条件

答:发起人:AOC系统运行部值班经理

发起条件:由于系统性天气、机场设施或飞机故障等情况造成

10个(含)以上,东航及东航所代理的航班延误预计超过4小时的延误(不包括流控、间歇性天气影响)趋势。

6、详细写出以下电报的内容,要求写出航班号、日期、飞机号、

起飞机场、落地机场、撤轮挡时间、起飞时间、预到时间、延误原因、延误时间、旅客人数、机长姓名

MVT

MU554/12.B6122.CDG

AD1130/1144 EA2244 PVG

DL AT/0005

PX217

SI CPT DOU NIWAN

答:航班号:MU554、日期:12日、飞机号:B6122、起飞机场:巴黎、落地机场:浦东、撤轮挡时间:12日1930、起飞时间:12日1944、预到时间:13日0644、延误原因:流控、延误时间:5分钟、旅客人数:217、机长姓名:窦尼丸

7、计算292航班的延误时间和本站延误时间,要求有详细计算过

程;判断292航班的延误原因;判断292航班是否晚关门,如晚关门请计算时间(注:5602航班在浦东落地时2号轮被滑行道异物扎坏,292航班出港时需要更换机轮,造成航班1120开始上客,

1145关门)

答:1、航班延误时间:1215-(1110+30)=35分钟

本站延误时间:(1215-1030)-(10+60+30)=5分钟

2、由于航班有本站延误,所以我们忽略5602造成的飞机晚到

的原因,292的延误原因应打AF机场设施

3、1145-1030=75分钟>60+10分钟(机型过站时间+落地滑行

时间)所以航班晚关门

晚关门时间75-70=5分钟

8、计算5397航班的延误时间和本站延误时间,要求有详细计算

过程;判断5397航班的延误原因;判断5397航班是否正常关门,并请计算晚关门时间或缩短时间(注:5397航班1430上客结束后,由于WX的原因机组要求晚关门最后于1510关门)

答:1、航班延误时间:1529-(1440+25)=24分钟

本站延误时间:(1529-1335)-(10+60+25)=19分钟

2、5518航班正常在虹桥落地,所以5397航班只需考虑本站的

原因,延误原因为天气原因

3、1510-1335=95分钟>60+10分钟(机型过站时间+落地滑行时

间)所以航班晚关门

晚关门时间95-70=25分钟

9、请简述公司清舱规定

答:航空器客舱的清舱检查工作应由乘务组和航空安全员来完成。乘务组安全员应在起飞前一小时登机,登机后,应对各自负责的区域进行清舱检查,并在旅客登机前结束。安全员应当监督乘务组的清舱检查工作,并对可疑部位进行再次检查,并做好记录。

在航空器未起飞前,已登机旅客因其自身原因需要离开航空器的,应将其所有物品移出航空器,机组应对其所坐座位及座位前后三排范围内的区域进行清舱,以确保没有可疑物品遗漏在航空器上。

10、何为不正常航班

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航班为正常航班。

1、在客票列明的离站时间后15分钟 (部分机场按当地规定时间)

之内正常起飞未发生返航和备降等不正常情况的航班。

2、在预计到达时间前后10分钟之内落地的航班

不符合正常航班条件的即为不正常航班。

11、现场保障系统瘫痪应急预案

答:1、向华东凯亚进行保修

2、及时将情况报现场部领导,并告之二级调度此情况

3、利用机场指挥处的操作系统及时掌握和协调停机位资源

4、手工填写《进出港航班调整信息表》,并通报各保障部门

5、系统恢复后及时恢复数据

12、旅客用氧的受理流程

答:1、专机要客办公室负责对特殊旅客信息流程的全面受理,受理时注意只负责营销委或下设各营业部售票分部的信息(不受理各办事处信息),节假日期间仍由两场值班室分别受理后登记,事后将信息报专机要客办公室备案。

2、用氧信息一但受理后,需填写《运行控制中心特殊旅客服务

通知单》,按照内容填写完毕并落实各相关保障单位,通知两场值班室后予以备案。

13、外场协调员的工作职责

答:外场协调员是公司实施航班停机坪运行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职责是监督、检查各保障单位在航班地面准备工作期间的服务保障工作情况,现场协调解决航班运行保障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以及指挥突发事件的现场前期处置,维护地面保障现场正常的工作秩序,确保各项地面保障工作的顺利完成,为空勤人员更好的提供空中服务做好保障,保障航班正常。

14、外场协调员的工作要求

答:(一)上岗前必须了解航班动态信息及特殊保障要求等相关信息。

(二)按规定统一着装上岗并按时到岗。始发航班提前70分钟到位,过站航班落地前10分钟到位。

(三)主动与机组、乘务组沟通,了解准备情况并保持联络,对合理需求,应予以协调解决。

(四)保持与内场的联系,随时交流航班地面保障信息,紧密配合共同做好处置工作。

(五)检查各保障单位到岗情况,监控各保障单位工作进度和质量,及时纠正违反相关地面操作规定的错误行为并真实记录各保障单位完成工作情况,为航班正常工作考核提供真实的依据。

(六)现场监控应有所侧重,要重点监控整治航班、过站时间不足航班及需特殊保障航班,提高航班正常率。

15、机组落地后滑入停机桥时反映超线,应如何处理

答:1、通知机务派拖车将飞机拖到规定位先行下客

2、通知现场协调员到场了解实际情况

3、询问机组、机务是否按规定操作并做好记录

4、如一方有操作失误将情况通报此方部门

5、如双方皆无过错,将情况报机场指挥处,要求机电公司校对

泊位引导系统

16、机组地面联系时反映乘务员的私人物品放在餐车内被食品公

司卸下,应如何处理。

答:1、让食品公司代为寻找

2、派现场协调员到场了解实际情况

3、告知乘务员私人物品不可放入餐车(旅客知道后作何感想?)

4、将现场协调员了解后的情况通过调查单的形式反馈给客舱部

17、AOC临时调整航班计划换飞机,应如何处理

答:1、要求系统部马上发布调整后的航班信息

2、将调整后的航班信息第一时间告知机场航务处进行修改,并

要求机场指挥处同时修改桥位

3、将更正后的信息及时在现保系统中进行发布

4、及时通知现场协调员到场处理换飞机事宜

5、如遇换飞机后需拖飞机的情况及时和空管进行协调

18、保障部发现货物打板不符合标准,造成货物无法正常装卸,将

情况通报我部后,我部应协调哪些相关工作

答:一、内场值班员接报后视情况通知物流或机务等相关保障单位到场检查;

二、安排外场值班员到场确认,落实责任单位并做好书面纪录;

三、内场跟踪工作进程,收集反馈信息,对由此造成的延误航班

及时输入原因。

19、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国际连飞航班机组出入境边防检查流程答:一、国内转国际连飞航班或国际转国际连飞航班

1、连飞航班计划过站和实际过站时间在3小时以内的国际转

国际航班适用此流程,不符合该条件的国际连飞航班机组

人员须前往边检入出境大厅员工通道办理入出境边检手

续。

2、一名连飞机组代表持《总申报单》、《机组人员名单》、《连

飞申请》以及所有机组人员有效护照证件先后前往边检入、

出境员工通道办理连飞机组入出境边检手续。出境边检民

警在连飞机组入出境边检手续办理完毕后,随同该连飞航

班机组代表一并前往出港连飞航班进行登机人证对照。连

飞航班机组人员应确保在边检民警进行登机人证对照时全

部在位。

二、国际转国内连飞航班:

执行国际转国内连飞航班的机组在入境航班落地前与东航

运行控制中心确认系连飞机组,东航运行控制中心及时通知

边检指挥中心,边检指挥中心及时通知边检入境旅检队安排

民警在对该入境航班接机的同时,根据《机组人员名单》及

《连飞申请》进行登机人证对照。连飞航班机组人员应确保

在边检民警进行登机人证对照时全部在位。人证对照结束

后,一名连飞机组代表持《航班总申报单》、《机组人员名单》、

《连飞申请》及所有机组人员有效护照证件前往边检入境员

工通道办理入境边检手续。

20、京沪航线的航班停靠桥位进行保障工作的具体规定

答:一、所有在虹桥、浦东两场执行沪-京和京-沪航线的航班,必须停靠桥位进行地面保障工作,并尽量争取停靠下列桥位:246、

248、250、256、257、268、269、270 (MU航班)及226、227、228、240、246 (FM航班)。

二、若沪-京和京-沪航线的航班由于特殊原因无法停靠桥位,作

为特殊情况,必须在现场保障系统的该航班备注栏中注明原因。

三、由于目前白天在虹桥东、西区之间无法拖飞机,因此应避免

执行沪-京和京-沪航线的航班衔接国际航班,尤其是国际航班进港后衔接沪-京线。如由于特殊原因衔接了国际航班,应建议值班经理进行调整,不能调整的,务必了解清楚原因,并在值班记录中予以说明

航空基础知识

航空基础知识系列之一:飞机的分类 飞机的分类 由于飞机构造的复杂性,飞机的分类依据也是五花八门,我们可以按飞机的速度来划分,也可以按结构和外形来划分,还可以按照飞机的性能年代来划分,但最为常用的分类法为以下两种: 按飞机的用途分类: 飞机按用途可以分为军用机和民用机两大类。军用机是指用于各个军事领域的飞机,而民用机则是泛指一切非军事用途的飞机(如旅客机、货机、农业机、运动机、救护机以及试验研究机等)。军用机的传统分类大致如下: 歼击机:又称战斗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称驱逐机。其主要用途是与敌方歼击机进行空战,夺取制空权,还可以拦截敌方的轰炸机、强击机和巡航导弹。 强击机:又称攻击机,其主要用途是从低空和超低空对地面(水面)目标(如防御工事、地面雷达、炮兵阵地、坦克舰船等)进行攻

击,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 轰炸机:是指从空中对敌方前线阵地、海上目标以及敌后的战略目标进行轰炸的军用飞机。按其任务可分为战术轰炸机和战略轰炸机两种。 侦察机:是专门进行空中侦察,搜集敌方军事情报的军用飞机。按任务也可以分为战术侦察机和战略侦察机。 运输机:是指专门执行运输任务的军用飞机。 预警机:是指专门用于空中预警的飞机。 其它军用飞机:包括电子干扰机、反潜机、教练机、空中加油机、舰载飞机等等。 当然,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飞机性能的不断完善,军用飞机的用途分类界限越来越模糊,一种飞机完全可能同时执行两种以上的军事任务,如美国的117战斗轰炸机,既可以实施对地攻击,又可以进行轰炸,还有一定的空中格斗能力。 按飞机的构造分类:

由于飞机构造复杂,因此按构造的分类就显得种类繁多。比如我们可以按机翼的数量可以将飞机分为单翼机、双翼机和多翼机;也可以按机翼的形状分为平直翼飞机、后掠翼飞机和三角翼飞机;我们还可以按飞机的发动机类别分为螺旋桨式和喷气式两种。 航空基础知识系列之二:飞机的结构 飞机的结构 飞机作为使用最广泛、最具有代表性的航空器,其主要组成部分有以下五部分: 推进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发动机及其附属设备)以及燃料。其主要功能是产生推动飞机前进的推力(或拉力); 操纵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形成与传递操纵指令,控制飞机的方向舵及其它机构,使飞机按预定航线飞行;

2019最新范文-航空安全基础知识

航空安全基础知识 飞机是在空中飞行的。它比空气重,因此它必须在空气中以相当 大的速度运动,才能获得托举它在空气中飞行的能力。这种由于飞机 与空气之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力称为空气动力。围绕空气动力而展 开的飞行原理研究,决定了飞机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安全运行和飞机 的设计与制造标准。然而,实际飞行情况要复杂得多,飞机构形和外 界条件是千变万化的,其组合有可能形成多种困难的临界情况,而安 全飞行原理阐明的正是在各种安全临界情况下,在尽可能考虑人机系 统实际特性的条件下,如何按照基本飞行原理正确的使用和操纵飞机;分析各种特殊情况下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2.航空安全的基本理论和保障安全的主要方法 航空安全的基础是优秀的飞行人员、适航的航空器、安全的交通 运行和无暴力干扰的运行环境。人为因素失事仍然是到目前为止一个 尚未解决的安全问题,但使人们能够理解的是国际民航组织的积极倡 导并发布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民航界各个层次都重视并采取了积极反映。人为因素方面的任何进步均可望对促进飞行安全发挥重大作用。 航空安全管理同样沿用了泰罗的科学管理,即通过收集数据分析 研究,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工作标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 的一整套管理理论和方法。充分利用其科学管理的成果,又要利用现 代数学手段和信息论、控制论、系统工程等学科的分析方法,发展了 以系统观点为核心的现代管理科学。按照科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来对 航空生产的安全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控制和协调,把生产者、生

产工具和生产对象构成的生产力三要素有机、协调的组织在一起,来 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航空安全和人身财产的安全。 从政府主管到航空企业从事安全管理主要措施是两个方面,一是 制订条例、规范、标准并监督执行,另一方面是开展旨在预防安全事 故的各种形式的活动。 3.空防安全 空防安全在我国民航界常用防止劫机、炸机、防止国家通缉犯罪 嫌疑人利用航空器外逃来概括它的内容。但在民用航空法的法律责任 章节中还明确了追究法律责任的另外6种非法干扰行为。它们是: (1)对飞行中民用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 (2)隐匿携带枪支子弹、管制刀具乘坐民用航空器。 (3)故意在民用航空器上放置危险品或者唆使他人放置危险品。 (4)故意传递虚假情报,扰乱正常飞行秩序。 (5)盗窃或者故意损毁、移动使用中的航行设施,危及飞行安全。 (6)聚众扰乱民用机场秩序(国际称为:机场非法暴力行为)。 空防安全重在预防,也就是防的有效,不把任何危险带上天;但 反也是必不可少的应对措施,绝不能让犯罪分子轻易得手,带来对飞 行安全更大的危险,要反的成功。 做好空防工作要从防、反两个方面着手,它涉及政府、机场、航 空承运人、机组、甚至还关系到旅客的协作配合。有关部门或个人切 实做好职责分工的工作。

航天知识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国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研制及其应用、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载人飞船试验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空间技术 1. 人造地球卫星.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截至2000年10月,中国共研制并发射了47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飞行成功率达90%以上.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四个卫星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系列、“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和“实践”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系列,“资源”地球资源卫星系列也即将形成.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卫星回收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中国的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近几年来,中国研制并发射的6颗通信、地球资源和气象卫星投入使用后,工作稳定,性能良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运载火箭.中国独立自主地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适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920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达到5100千克,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自1985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以来,已将27颗外国制造的卫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迄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了63次发射;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连续21次发射成功. 3. 航天器发射场.中国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三个航天器发射场,并圆满完成了各种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和各类人造卫星、试验飞船的发射任务.中国航天器发射场既可完成国内发射任务,又具有完成为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和开展其他国际航天合作的能力. 4. 航天测控.中国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测控网,包括陆地测控站和海上测控船,圆满完成了从近地轨道卫星到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从卫星到试验飞船的航天测控任务.中国航天测控网已具备国际联网共享测控资源的能力,测控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航空基础知识

航空基础知识系列之一:飞机得分类 飞机得分类 由于飞机构造得复杂性,飞机得分类依据也就是五花八门,我们可以按飞机得速度来划分,也可以按结构与外形来划分,还可以按照飞机得性能年代来划分,但最为常用得分类法为以下两种: 按飞机得用途分类: 飞机按用途可以分为军用机与民用机两大类。军用机就是指用于各个军事领域得飞机,而民用机则就是泛指一切非军事用途得飞机(如旅客机、货机、农业机、运动机、救护机以及试验研究机等)。军用机得传统分类大致如下: 歼击机:又称战斗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称驱逐机。其主要用途就是与敌方歼击机进行空战,夺取制空权,还可以拦截敌方得轰炸机、强击机与巡航导弹。 强击机:又称攻击机,其主要用途就是从低空与超低空对地面(水面)目标(如防御工事、地面雷达、炮兵阵地、坦克舰船等)进行攻击,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 轰炸机:就是指从空中对敌方前线阵地、海上目标以及敌后得战略目标进行轰炸得军用飞机。按其任务可分为战术轰炸机与战略轰炸机两种。 侦察机:就是专门进行空中侦察,搜集敌方军事情报得军用飞机。按任务也可以分为战术侦察机与战略侦察机。 运输机:就是指专门执行运输任务得军用飞机。 预警机:就是指专门用于空中预警得飞机。 其它军用飞机:包括电子干扰机、反潜机、教练机、空中加油机、舰载飞机等等。 当然,随着航空技术得不断发展与飞机性能得不断完善,军用飞机得用途分类界限越来越模糊,一种飞机完全可能同时执行两种以上得军事任务,如美国得F-117战斗轰炸机,既可以实施对地攻击,又可以进行轰炸,还有一定得空中格斗能力。 按飞机得构造分类: 由于飞机构造复杂,因此按构造得分类就显得种类繁多。比如我们可以按机翼得数量可以将飞机分为单翼机、双翼机与多翼机;也可以按机翼得形状分为平直翼飞机、后掠翼飞机与三角翼飞机;我们还可以按飞机得发动机类别分为螺旋桨式与喷气式两种。 航空基础知识系列之二:飞机得结构 飞机得结构 飞机作为使用最广泛、最具有代表性得航空器,其主要组成部分有以下五部分: 推进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发动机及其附属设备)以及燃料。其主要功能就是产生推动飞机前进得推力(或拉力); 操纵系统:其主要功能就是形成与传递操纵指令,控制飞机得方向舵及其它机构,使飞机按预定航线飞行; 机体:我们所瞧见得飞机整个外部都属于机体部分,包括机翼、机身及尾翼等。机翼用来产生升力;同时机翼与机身中可以装载燃油以及各种机载设备,并将其它系统或装置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飞行稳定、易于操纵得气动外形; 起落装置:包括飞机得起落架与相关得收放系统,其主要功能就是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以及飞机得起飞降落时支撑整个飞机,同时还能吸收飞机着陆与滑行时得撞击能量并操纵滑行方向。 机载设备:就是指飞机所载有得各种附属设备,包括飞行仪表、导航通讯设备、环境控制、生命保障、能源供给等设备以及武器与火控系统(对军用飞机而言)或客舱生活服务设施(对民用飞机而言)。 从飞机得外面瞧,我们只能瞧见机体与起落装置这两部分。下面我们着重来瞧一瞧机体得结

航空航天知识

航空航天知识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1957年10月4日 前苏联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半年后,美国的人造卫星上天 1959年9月12日 前苏联发射“月球”2号探测器,为世界上第一个撞击月球表面的航天器 1961年4月12日 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世界第一位飞入太空的人 1969年7月20日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成为人类踏上月球的第一人1970年12月15日 前苏联“金星”7号探测器首次在金星上着陆 1971年4月9日 前苏联“礼炮”1号空间站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的第一个空间站.两年后,美国将“天空实验室”空间站送入太空 1971年12月2日 前苏联“火星”3号探测器在火星表面着陆.5年后,美国的“海盗”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 1981年4月12日 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成功 1986年1月28日 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升空73秒后爆炸 1986年2月20日

前苏联发射“和平”号空间站,服役已经超期8年,至今仍在运行,是目前最成功的人类空间站 1993年11月1日 美、俄签署协议,决定在“和平”号空间站的基础上,建造一座国际空间站,命名为阿尔法国际空间站 我国航空航天大事件: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一号卫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返 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并于3天后成功回收. 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 1990年4月7日,中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亚洲一号通信卫星,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国外卫星,使我国在世界航天商业发射服务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9年10月,我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顺利升空,并正常运行,这是我国首次在空间技术领域进行的全面国际合作.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并于2003年10月16日圆满回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航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一、航空模型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 1)航空模型空气动力学原理 1、力的平衡 飞行中的飞机要求手里平衡,才能平稳的飞行。如果手里不平衡,依牛顿第二定律就会产生加速度轴力不平衡则会在合力的方向产生加速度。飞行中的飞机受的力可分为升力、重力、阻力、推力﹝如图1-1﹞。升力由机翼提供,推力由引擎提供,重力由地心引力产生,阻力由空气产生,我们可以把力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力,称x及y方向﹝当然还有一个z方向,但对飞机不是很重要,除非是在转弯中﹞,飞机等速直线飞行时x方向阻力与推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x方向合力为零,飞机速度不变,y方向升力与重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y方向合力亦为零,飞机不升降,所以会保持等速直线飞行。 图1-1 飞机会偏航、Z 图 2 在这里当然是指空气,设法使机翼上部空气流速较快,静压 1-3﹞,于是机翼就被往上 一个流经机翼的上缘,另一个流经机翼的下缘,两个质点应在机翼的后端相会合﹝如图1-4﹞,经过仔细的计算后发觉如依上述理论,上缘的流速不够大,机翼应该无法产生那么大的升力,现在经风洞实验已证实,两个相邻空气的质点流经机翼上缘的质点会比流经机翼的下缘质点先到达后缘﹝如图1-5﹞。? 图1-3 图1-4 图1-5 3、翼型的种类

1全对称翼:上下弧线均凸且对称。 2半对称翼:上下弧线均凸但不对称。 3克拉克Y翼:下弧线为一直线,其实应叫平凸翼,有很多其它平凸翼型,只是克拉克Y翼最有名,故把这类翼型都叫克拉克Y翼,但要注意克拉克Y翼也有好几种。 4S型翼:中弧线是一个平躺的S型,这类翼型因攻角改变时,压力中心较不变动,常用于无尾翼机。 5内凹翼:下弧线在翼弦在线,升力系数大,常见于早期飞机及牵引滑翔机,所有的鸟类除蜂鸟外都是这种翼型。 基本航模的翼型选测规律: 2厚的翼型阻力大,但不易失速。 6 4、飞行中的阻力 一架飞行中飞机阻力可分成四大类: 1磨擦阻力:空气分子与飞机磨擦产生的阻力,这是最容易理解的阻力但不很重要,只占总阻力的一小部分,当然为减少磨擦阻力还是尽量把飞机磨光。 2形状阻力:物体前后压力差引起的阻力,平常汽车广告所说的风阻系数就是指形状阻力系数﹝如图3-3﹞,飞机做得越流线形,形状阻力就越小,尖锥状的物体形状阻力不见得最小,反而是有一点钝头的物体阻力小,读者如果有机会看到油轮船头水底下那部分,你会看到一个大

航空航天知识点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2011年9月29号天宫一号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 技术重点:航天器交会对接 结构:两舱结构,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可保证舱压、温湿度、气体成分等航天员生存条件,可用于航天员驻留期间在轨工作和生活,密封的后锥段安装再生生保等设备。 发射目的:属于航天发射第二步第二阶段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建成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为中国航天第三步建设空间站做准备。 发射项目:发射后两年内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完成对接任务。 发射意义: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设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由长征二号FT1火箭运载,火箭全长52米,运载能力为8.6吨。天宫一号设计在轨寿命两年。 2011年10月10日,天宫一号发出第一张自拍照,11月3日凌晨顺利实现与神州八号飞船首次对接。 「知识点链接」 一、中国载人航天发展三步走: 第一步: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实现了载人飞船把航天员安全地送上天又安全地返回地面, 第二步:要解决出舱活动和交会对接技术; 第三步:是建造中国的空间站 二、中国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及筹建中的文昌卫星发射中心 三、酒泉被选为卫星发射中心的条件: 1、已建场30年,拥有了相当雄厚的物质基础,并且生活设施基本齐全,技术保障、测控通信、铁路运输、发配电等配套设施完善。 2、发射场区为戈壁滩,航区200公里以内基本为无人区,600公里以内没有人口密集的城镇和重要交通干线,航区安全有保证。 3、发射场区占地面积广,地势开阔,完全满足待发段和上升段航天要求,也是先进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最理想的发射回收着陆场,而且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场区内已建有大型机场,既可以满足航天器使用飞机快速运输的要求,又可作为参试人员往返乘降飞机的场所。

航空基础知识

飞机的分类 由于飞机构造的复杂性,飞机的分类依据也是五花八门,我们可以按飞机的速度来划分,也可以按结构和外形来划分,还可以按照飞机的性能年代来划分,但最为常用的分类法为以下两种: 按飞机的用途分类: 飞机按用途可以分为军用机和民用机两大类。军用机是指用于各个军事领域的飞机,而民用机则是泛指一切非军事用途的飞机(如旅客机、货机、农业机、运动机、救护机以及试验研究机等)。军用机的传统分类大致如下: 歼击机:又称战斗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称驱逐机。其主要用途是与敌方歼击机进行空战,夺取制空权,还可以拦截敌方的轰炸机、强击机和巡航导弹。 强击机:又称攻击机,其主要用途是从低空和超低空对地面(水面)目标(如防御工事、地面雷达、炮兵阵地、坦克舰船等)进行攻击,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 轰炸机:是指从空中对敌方前线阵地、海上目标以及敌后的战略目标进行轰炸的军用飞机。按其任务可分为战术轰炸机和战略轰炸机两种。 侦察机:是专门进行空中侦察,搜集敌方军事情报的军用飞机。按任务也可以分为战术侦察机和战略侦察机。 运输机:是指专门执行运输任务的军用飞机。 预警机:是指专门用于空中预警的飞机。 其它军用飞机:包括电子干扰机、反潜机、教练机、空中加油机、舰载飞机等等。 当然,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飞机性能的不断完善,军用飞机的用途分类界限越来越模糊,一种飞机完全可能同时执行两种以上的军事任务,如美国的F-117战斗轰炸机,既可以实施对地攻击,又可以进行轰炸,还有一定的空中格斗能力。 按飞机的构造分类: 由于飞机构造复杂,因此按构造的分类就显得种类繁多。比如我们可以按机翼的数量可以将飞机分为单翼机、双翼机和多翼机;也可以按机翼的形状分为平直翼飞机、后掠翼飞机和三角翼飞机;我们还可以按飞机的发动机类别分为螺旋桨式和喷气式两种。

航空概论基础知识..

第一章 1.什么是航空?什么是航天?航空与航天有何联系? 答: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内的航行活动为航空。指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等在地球附近空间或太阳系空间飞行。 联系:航空航天技术是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力学、热力学和材料学是航空航天的科学基础。电子技术、自动糊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喷气推进技术和制造工艺技术对航空航天的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医学、真空技术和低温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航天的发展。 2.飞行器是如何分类的? 答:飞行器种类是根据其飞行环境和工作方式来划分的 3.航空器是怎样分类的?各类航空器又如何细分? 答:按技术分类和按法律分类。按技术分类主要按飞行原理进行分类,根据航空器产生升力的原理不同,航空器可分为两大类:⑴轻于空气的航空器⑵重于空气的航空器。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包括:气球,汽艇,飞艇等;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又分为:固定翼航空器、旋翼航空器、扑翼机、侧旋转翼机。其中固定翼航空器又分为飞机和滑翔机;旋翼航空器又分为直升机和旋翼机。 按法律分类:分为民用航空器和国家航空器。 4.航天器是怎样分类的?各类航天器如何细分? 答:分为无人航天器和载人航天器。根据是否环绕地球运行,无人航天器分为:人造地球卫星和空间探测器;载人航天器分为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按照各自的用途和空间结构还可进一步细分

5.航空发展史上第一次和重大事件的时间和地点? 答:1890年10月9日阿代尔制成了一架蝙蝠状的飞机进行试飞,但终因控制问题而摔坏。美国科学家S.P.兰利1891年设计了内燃机为动力的飞机,但试飞均告失败。德国的O.李林达尔,完善了飞行的稳定性和操纵性,于1891年制成一架滑翔机,成功地飞过了30米的距离。美国的莱特兄弟从1896年开始研究飞行,他们在学习前人著作和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其成败的原因,并用自制的风洞进行了大量的试验,于1900年制成了一架双翼滑翔机。1906年,侨居法国的巴西人桑托斯.杜蒙制成箱形风筝式飞机“比斯-14”,并在巴黎试飞成功。1908年,冯如在旧金山自行研制出我国第一架飞机。1909年7月,法国人L.布莱里奥驾驶自己设计的一架单翼飞机飞越了英吉利海峡,从法国飞到了英国。1910年3月,法国人法布尔又成功地把飞机的使用范围从陆地扩大到水面,试飞成功世界上第一架水上飞机。1910年,谭根制成船身式水上飞机,并创造了当时水上飞机飞行高度的世界纪录。1913年,俄国人I.西科斯基成功地研制了装4台发动机的大型飞机,并于同年8月首飞成功国内,1914年,北京南苑航校修理厂潘世忠自行研制出“枪车”号飞机,并试飞成功。 6.战斗机是如何分代的?各代战斗机典型技术特征是什么? 答:按年代分:50年代初到50年中期算第一代,整个60年代可以算战斗机的第二代,70年代可以算战斗机的第三代,之后的战机称为第四代。第一代的战斗机有一个共同特点,速度快,高空高速性能好;第二代战机推重比较高、中高空飞行性能好;第三代战机中低空

航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航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 知识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一、航空模型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 1)航空模型空气动力学原理 1、力的平衡 飞行中的飞机要求手里平衡,才能平稳的飞行。如果手里不平衡,依牛顿第二定律就会产生加速度轴力不平衡则会在合力的方向产生加速度。飞行中的飞机受的力可分为升力、重力、阻力、推力﹝如图1-1﹞。升力由机翼提供,推力由引擎提供,重力由地心引力产生,阻力由空气产生,我们可以把力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力,称 x 及 y 方向﹝当然还有一个z方向,但对飞机不是很重要,除非是在转弯中﹞,飞机等速直线飞行时x方向阻力与推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x方向合力为零,飞机速度不变,y方向升力与重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y方向合力亦为零,飞机不升降,所以会保持等速直线飞行。 图1-1 弯矩不平衡则会产生旋转加速度,在飞机来说,X轴弯矩不平衡飞机会滚转,Y轴弯矩不平衡飞机会偏航、Z轴弯矩不平衡飞机会俯仰﹝如图1-2﹞。 图1-2 2、伯努利定律 伯努利定律是空气动力最重要的公式,简单的说流体的速度越大,静压力越小,速度越小,静压力越大,流体一般是指空气或水,在这里当然是指空气,设法使机翼上部空气流速较快,静压力则较小,机翼下部空气流速较慢,静压力较大,两边互相较力﹝如图1-3﹞,于是机翼就被往上推去,然后飞机就飞起来,以前的理论认为两个相邻的空气质点同时由机翼的前端往后走,一个流经机翼的上缘,另一个流经机翼的下缘,两个质点应

在机翼的后端相会合﹝如图1-4﹞,经过仔细的计算后发觉如依上述理论,上缘的流速不够大,机翼应该无法产生那么大的升力,现在经风洞实验已证实,两个相邻空气的质点流经机翼上缘的质点会比流经机翼的下缘质点先到达后缘﹝如图1-5﹞。 图1-3 图1-4 图1-5 3、翼型的种类 1全对称翼:上下弧线均凸且对称。 2半对称翼:上下弧线均凸但不对称。 3克拉克Y翼:下弧线为一直线,其实应叫平凸翼,有很多其它平凸翼型,只是克拉克Y 翼最有名,故把这类翼型都叫克拉克Y翼,但要注意克拉克Y翼也有好几种。 4S型翼:中弧线是一个平躺的S型,这类翼型因攻角改变时,压力中心较不变动,常用于无尾翼机。 5内凹翼:下弧线在翼弦在线,升力系数大,常见于早期飞机及牵引滑翔机,所有的鸟类除蜂鸟外都是这种翼型。 基本航模的翼型选测规律: 1薄的翼型阻力小,但不适合高攻角飞行,适合高速机。 2厚的翼型阻力大,但不易失速。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 航空航天基础知识 1、什么叫航空模型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2、什么叫飞机模型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3、什么叫模型飞机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4、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5、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6、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7、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8、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9、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 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10、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11、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12、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13、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14、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15、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16、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17、展弦比——翼展与翼弦长度的比值。展衔比大说明机翼狭长。 18、削尖比——指梯形机翼翼尖翼弦长与翼根翼弦长的比值。 19、上反角——机翼前缘与模型飞机横轴之间的夹角。 20、后掠角——机翼前缘与垂直于机身中心线的直线之间的夹角。 21、机翼安装角——机翼翼弦与机身度量用的基准线的夹角。 22、机翼迎角——翼弦与机翼迎面流来的气流之间的夹角。 23、翼载荷——单位升力面积所承受的飞行重量。 24、总升力面积——是模型飞机处于水平飞行状态时,机翼的总升力面积以及水平和倾斜安放的尾翼面积,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之和。 25、模型飞机用的翼型有:薄板型、对称型、平凸型、双凸型、凹凸型、弓型、S型。

最新航空航天知识点

2011年9月29号天宫一号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 技术重点:航天器交会对接 结构:两舱结构,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可保证舱压、温湿度、气体成分等航天员生存条件,可用于航天员驻留期间在轨工作和生活,密封的后锥段安装再生生保等设备。 发射目的:属于航天发射第二步第二阶段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建成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为中国航天第三步建设空间站做准备。 发射项目:发射后两年内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完成对接任务。 发射意义: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设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由长征二号FT1火箭运载,火箭全长52米,运载能力为8.6吨。天宫一号设计在轨寿命两年。 2011年10月10日,天宫一号发出第一张自拍照,11月3日凌晨顺利实现与神州八号飞船首次对接。 「知识点链接」 一、中国载人航天发展三步走: 第一步: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实现了载人飞船把航天员安全地送上天又安全地返回地面, 第二步:要解决出舱活动和交会对接技术; 第三步:是建造中国的空间站 二、中国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及筹建中的文昌卫星发射中心 三、酒泉被选为卫星发射中心的条件: 1、已建场30年,拥有了相当雄厚的物质基础,并且生活设施基本齐全,技术保障、测控通信、铁路运输、发配电等配套设施完善。 2、发射场区为戈壁滩,航区200公里以内基本为无人区,600公里以内没有人口密集的城镇和重要交通干线,航区安全有保证。 3、发射场区占地面积广,地势开阔,完全满足待发段和上升段航天要求,也是先进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最理想的发射回收着陆场,而且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场区内已建有大型机场,既可以满足航天器使用飞机快速运输的要求,又可作为参试人员往返乘降飞机的场所。 5、可以充分利用西起喀什、东至福建闽西,距离数千公里,并已基本形成的陆上航天测控网。

航模基础知识及模型教练飞机结构详细讲解

一、什么叫航空模型 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其技术要求是: 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 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 最大的翼载荷100克/平方分米; 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10亳升。 1、什么叫飞机模型 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2、什么叫模型飞机 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二、模型飞机的组成 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模型飞机常用的动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三、航空模型技术常用术语 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2、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4、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长处的距离。 5、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6、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7、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8、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9、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比值。展弦比大说明机翼狭长。 练习飞行的要素与原则分析 玩模型飞机和玩模型大脚车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运动,模友们千万别想当然,买来了就上天,否则就只能看着飞机的残骸落泪了。在开展模型飞机运动前,最需要有一套合理、简单的教程来指导你学会为什么这么飞和怎么样飞,让你更快更安全的把爱机送上蓝天。 开篇还是先把基础飞行练习的要素与原则强调一下,这与你能否成功的掌握飞行技能有直接的关系。 第一:飞行练习的要素 掌握飞行技巧,需要以掌握最基本的要素为基础,不断的练习,最终实现自己对飞机启动、助跑、起飞、航线和降落等环节的控制,达到这种境界,模型界称之为“单飞”。 单飞的要素有以下几点: 1、一架精心调整的遥控上单翼教练机(飞机的调整我们在专门的板块里详细说明) 2、理解各种操纵对飞机控制的作用 3、飞机起飞 4、学会直线飞行与航线控制 5、学会转弯飞行与转弯控制 6、地面参照物对航线的辅助

航模螺旋桨基础知识

一、工作原理 可以把螺旋桨看成是一个一面旋转一面前进的机翼进行讨论。流经桨叶各剖面的气流由沿旋转轴方向的前进速度和旋转产生的切线速度合成。在螺旋桨半径r1和r2(r1<r2)两处各取极小一段,讨论桨叶上的气流情况。V—轴向速度;n—螺旋桨转速;φ—气流角,即气流与螺旋桨旋转平面夹角;α—桨叶剖面迎角;β—桨叶角,即桨叶剖面弦线与旋转平面夹角。显而易见β=α+φ。 空气流过桨叶各小段时产生气动力,阻力ΔD和升力ΔL,见图1—1—19,合成后总空气动力为ΔR。ΔR沿飞行方向的分力为拉力ΔT,与旋螺桨旋转方向相反的力ΔP 阻止螺旋桨转动。将整个桨叶上各小段的拉力和阻止旋转的力相加,形成该螺旋桨的拉力和阻止螺旋桨转动的力矩。 从以上两图还可以看到。必须使螺旋桨各剖面在升阻比较大的迎角工作,才能获得较大的拉力,较小的阻力矩,也就是效率较高。螺旋桨工作时。轴向速度不随半径变化,而切线速度随半径变化。因此在接近桨尖,半径较大处气流角较小,对应桨叶角也应较小。而在接近桨根,半径较小处气流角较大,对应桨叶角也应较大。螺旋桨的桨叶角从桨尖到桨根应按一定规律逐渐加大。所以说螺旋桨是一个扭转了的机翼更为确切。 从图中还可以看到,气流角实际上反映前进速度和切线速度的比值。对某个螺旋桨的某个剖面,剖面迎角随该比值变化而变化。迎角变化,拉力和阻力矩也随之变化。用进矩比“J”反映桨尖处气流角,J=V/nD。式中D—螺旋桨直径。理论和试验证明:螺旋桨的拉力(T),克服螺旋桨阻力矩所需的功率(P)和效率(η)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T=Ctρn2D4 P=Cpρn3D5 η=J·Ct/Cp 式中:Ct—拉力系数;Cp—功率系数;ρ—空气密度;n—螺旋桨转速;D—螺旋桨直径。其中Ct和Cp取决于螺旋桨的几何参数,对每个螺旋桨其值随J变化。图1—1—21称为螺旋桨的特性曲线,它可通过理论计算或试验获得。特性曲线给出该螺旋桨拉力系数、功率系数和效率随前进比变化关系。是设计选择螺旋桨和计算飞机性能的主要依据之一。 从图形和计算公式都可以看到,当前进比较小时,螺旋桨效率很低。对飞行速度较低而发动机转速较高的轻型飞机极为不利。例如:飞行速度为72千米/小时,发动转速为6500转/分时,η≈32%。因此超轻型飞机必须使用减速器,降低螺旋桨的转速,提高进距比,提高螺旋桨的效率。 二、几何参数 直径(D):影响螺旋桨性能重要参数之一。一般情况下,直径增大拉力随之增大,效率随之提高。所以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直径较大的螺旋桨。 此外还要考虑螺旋桨桨尖气流速度不应过大(<音速),否则可能出现激波,导致效率降低。 二、桨叶数目(B):可以认为螺旋桨的拉力系数和功率系数与桨叶数目成正 比。超轻型飞机一般采用结构简单的双叶桨。只是在螺旋桨直径受到限制时,采用增加桨叶数目的方法使螺旋桨与发动机获得良好的配合。 实度(σ):桨叶面积与螺旋桨旋转面积(πR2)的比值。它的影响与桨叶数目的影响相似。随实度增加拉力系数和功率系数增大。

航空基础知识

航空基础知识

1、请写出东航运行的10个长航线的航班号和地点 答:219法兰克福、737墨尔本、581温哥华、553巴黎、561悉尼、563新德里、551伦敦、583洛杉矶、587纽约、787罗马 2、现场指挥部的工作职责是什么 答:督促、检查、协调各保障部门工作,准确及时发布航班信息 3、航班统治中离港滑行时间按30、25、20分钟计算的机场分别 有哪些 答:30分钟:北京、浦东、广州及所有境外和地区机场 25分钟:虹桥、深圳、成都 20分钟:昆明、天津、杭州、西安 4、简述常用机型的过站时间 答:75分钟:A340、A330、A300 60分钟:A321、A320、B738、MD90 50分钟:A319、B737 35分钟:ERJ 5、航班大面积延误处置程序的发起人和发起条件 答:发起人:AOC系统运行部值班经理 发起条件:由于系统性天气、机场设施或飞机故障等情况造

成10个(含)以上,东航及东航所代理的航班延误预计超 过4小时的延误(不包括流控、间歇性天气影响)趋势。 6、详细写出以下电报的内容,要求写出航班号、日期、飞机号、 起飞机场、落地机场、撤轮挡时间、起飞时间、预到时间、延误原因、延误时间、旅客人数、机长姓名 MVT MU554/12.B6122.CDG AD1130/1144 EA2244 PVG DL AT/0005 PX217 SI CPT DOU NIWAN 答:航班号:MU554、日期:12日、飞机号:B6122、起飞机场:巴黎、落地机场:浦东、撤轮挡时间:12日1930、起飞时间:12日1944、预到时间:13日0644、延误原因:流控、延误时间:5分钟、旅客人数:217、机长姓名:窦尼丸 7、计算292航班的延误时间和本站延误时间,要求有详细计算过 程;判断292航班的延误原因;判断292航班是否晚关门,如晚关门请计算时间(注:5602航班在浦东落地时2号轮被滑行道异物扎坏,292航班出港时需要更换机轮,造成航班1120开始上客,

航模入门基础经典编辑学习知识

我相信大多数男人或者说还不是男人的boy,初次进入这个论坛或者其它模型论坛,都被强烈的震撼了,原来心里一直蕴藏着的一个飞的梦想看起来实现并不难。两个月前我就是如此。我上班时一不小心来到这个论坛,心里那个激动啊简直就是无以言表,心里那是心急火燎的,恨不得马上就飞上天。唉呀,我那童年的梦想啊!不过我得买设备啊,于是在论坛逛啊逛,需要什么设备?怎么尽快地做架飞机飞上天?然而越看越发晕。什么是KV值?什么是2S、3S?啥叫8060桨?充电器怎么比电池都贵呢?以下文字只针对跟我一样的新新手,入魔不久的朋友。不要一上来就在论坛问需要买些什么设备,KV值是越大越好呢,还是越小越好?老鸟们不是不愿回答,而是因为这些问题论坛中以前有很多贴子涉及到了,所以要学会潜水。相信新手在买设备或做机前,看完这篇文章后会解答心中不少的疑问,也省去到处乱翻乱看,常常是看了这篇忘了那篇。我也是新手,或许有很多问题表达不清楚,甚至于有错误,请大家指正。 设备篇 飞机要上天,肯定需要不少的设备。需要什么设备?必备的设备包括:发射机、接收(含晶体)、发动机(电动或者油动)、舵机、电调、电池,以上设备是缺一不可。除了电子设备,还需要螺旋桨、舵角什么的,这里首先重点谈谈电子设备。 1、摇控设备

航模用的遥控设备包括发射机,接收机和一对晶体。发射的作用是发射信号,让我们在地面通过它可以遥控飞机飞行;接收机的作用则不言而喻,它是接收我们通过发射机发出的各种控制信号;晶体的作用是让发射和接收在同样的频率下工作,不至于与其它发射接收冲突。当你准备买遥控设备的时候,这三样设备一般是配套的,当然你也一定要向商家问清楚,因为有不少的商家卖的只是发射机。 遥控设备怎么选购,有什么要注意的方面?根据我的潜水,发现摇控设备不过就那么几样,国内的就更少了。对于新手入门而言,从性价比考虑,我建议选择天地飞06A(即TDF 06A),这个是六通的,目前来说还没有发现假货。06A性能不错,能满足入门甚至是高级飞行的需要,很多人都是用它,特别是新手。TAOBAO上天地飞06A价格在250元左右,最便宜低至205元,我是两个月前买的,215元。包含一个6通的发射机,6通的接收机,一对频率为72MHZ的晶体。 发射机和接收机都有通道这个最为重要的参数,通道即表示几个信号模式,一个通道相对应一个信号,这样说来比较抽象。举个例子讲:例如我们常常说的飘飘一般是三通的。那么是用一通道用一个舵机控制副翼(或者一通道控制方向),二通道控制升升降,三通道通过油门控制电机电机转速。所以新手入门做飞机,至少也是三通的。上面讲到的TDF06A和论坛中一般谈的遥控是比例遥控,还有一种控是开关遥控。这两种控有非常

航空基础知识

1、请写出东航运行的10个长航线的航班号和地点 答:219法兰克福、737墨尔本、581温哥华、553巴黎、561悉尼、563新德里、551伦敦、583洛杉矶、587纽约、787罗马 2、现场指挥部的工作职责是什么 答:督促、检查、协调各保障部门工作,准确及时发布航班信息 3、航班统治中离港滑行时间按30、25、20分钟计算的机场分别 有哪些 答:30分钟:北京、浦东、广州及所有境外和地区机场 25分钟:虹桥、深圳、成都 20分钟:昆明、天津、杭州、西安 4、简述常用机型的过站时间 答:75分钟:A340、A330、A300 60分钟:A321、A320、B738、MD90 50分钟:A319、B737 35分钟:ERJ 5、航班大面积延误处置程序的发起人和发起条件 答:发起人:AOC系统运行部值班经理 发起条件:由于系统性天气、机场设施或飞机故障等情况造成

10个(含)以上,东航及东航所代理的航班延误预计超过4小时的延误(不包括流控、间歇性天气影响)趋势。 6、详细写出以下电报的内容,要求写出航班号、日期、飞机号、 起飞机场、落地机场、撤轮挡时间、起飞时间、预到时间、延误原因、延误时间、旅客人数、机长姓名 MVT MU554/12.B6122.CDG AD1130/1144 EA2244 PVG DL AT/0005 PX217 SI CPT DOU NIWAN 答:航班号:MU554、日期:12日、飞机号:B6122、起飞机场:巴黎、落地机场:浦东、撤轮挡时间:12日1930、起飞时间:12日1944、预到时间:13日0644、延误原因:流控、延误时间:5分钟、旅客人数:217、机长姓名:窦尼丸 7、计算292航班的延误时间和本站延误时间,要求有详细计算过 程;判断292航班的延误原因;判断292航班是否晚关门,如晚关门请计算时间(注:5602航班在浦东落地时2号轮被滑行道异物扎坏,292航班出港时需要更换机轮,造成航班1120开始上客,

航空航天知识

航空航天知识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1957年10月4日 前苏联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半年后,美国的人造卫星上天 1959年9月12日 前苏联发射“月球”2号探测器,为世界上第一个撞击月球表面的航天器 1961年4月12日 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世界第一位飞入太空的人 1969年7月20日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成为人类踏上月球的第一人1970年12月15日 前苏联“金星”7号探测器首次在金星上着陆 1971年4月9日 前苏联“礼炮”1号空间站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的第一个空间站.两年后,美国将“天空实验室”空间站送入太空 1971年12月2日 前苏联“火星”3号探测器在火星表面着陆.5年后,美国的“海盗”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 1981年4月12日 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成功 1986年1月28日 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升空73秒后爆炸 1986年2月20日 前苏联发射“和平”号空间站,服役已经超期8年,至今仍在运行,是目前最成功的人类空间站 1993年11月1日 美、俄签署协议,决定在“和平”号空间站的基础上,建造一座国际空间站,命名为阿尔法国际空间站 我国航空航天大事件: 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 一号卫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我国 第一颗返 回式科学试验卫星,并于3天后成功回收. 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 一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 1990年4月7日,中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 功地发射了亚洲一号通信卫星,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国外卫星, 使我国在世界航天商业发射服务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9年10月,我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顺利升空,并正常运行,这是我国首次在空间技术领域进行的全面国际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