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与反思《1.3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与反思《1.3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与反思《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1.3 馒头发霉了》这一节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馒头发霉的现象,了解馒头发霉的原因,以及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于周围的现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但是,对于馒头发霉的原因和细菌真菌的作用可能还没有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发现馒头发霉的原因,并理解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馒头发霉的原因,知道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馒头发霉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馒头发霉的原因,知道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发现馒头发霉的原因,并理解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馒头发霉的原因。

同时,我还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馒头发霉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实验,发现馒头发霉的原因。

3.讲解:讲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让学生理解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实践:学生进行实验,验证细菌真菌的作用。

5.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科学思维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3)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3)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3)一. 教材分析《1.3 馒头发霉了》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馒头发霉的现象,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了解微生物在食品腐败过程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关注食品安全和健康生活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知道微生物在食品腐败过程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关注食品安全和健康生活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食品腐败的原因,微生物在食品腐败过程中的作用。

2.难点:运用科学方法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馒头发霉的现象,引发思考。

2.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

3.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探究成果,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显微镜、实验器材、馒头发霉的样本等。

2.学具:实验记录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馒头发霉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食品腐败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简要介绍食品腐败的原因,提出探究问题:为什么馒头发霉了?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馒头发霉的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10分钟)各小组分享实验成果,讨论食品腐败的原因,总结微生物在食品腐败过程中的作用。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防止食品腐败,提出建议,如:保持食品干燥、清洁,避免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食品安全和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调查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8.板书(5分钟)–食品腐败的原因–微生物的作用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食品腐败的原因,知道了微生物在食品腐败过程中的作用。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馒头发霉了》优质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馒头发霉了》优质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馒头发霉了》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馒头发霉了》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馒头发霉的现象,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了解微生物在食品腐败过程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关注食品安全,自觉维护身体健康的意识。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高学生动脑、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对于生活中的食品腐败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食品腐败的微观过程,以及微生物在其中的作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深入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知道微生物在食品腐败过程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馒头发霉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食品安全,自觉维护身体健康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食品腐败的原因,微生物在食品腐败过程中的作用。

难点:微生物在食品腐败过程中的微观过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2.利用实验、观察等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食品腐败的过程。

3.运用讨论、分享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馒头发霉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实验,观察馒头发霉的过程,分析食品腐败的原因。

3.分享:学生展示实验成果,分享探究过程,总结食品腐败的原因。

4.讲解:针对学生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

5.实践:让学生动手制作食品安全小贴士,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食品腐败的原因2.微生物在食品腐败过程中的作用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实验操作能力、分享与讨论等方面进行。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4)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4)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4)一. 教材分析《1.3 馒头发霉了》这一节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馒头发霉的现象,了解食物腐败的原因,掌握食品保存的方法。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馒头发霉的原因,进而思考如何防止食品腐败。

这一节内容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

同时,他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食品腐败的现象,对于馒头发霉也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是,他们可能对于食品腐败的原理和食品保存的方法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深入理解馒头发霉的原因,掌握食品保存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馒头发霉的原因,知道食品腐败是由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引起的。

2.让学生掌握食品保存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防止食品腐败。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馒头发霉的原因,食品保存的方法。

2.难点:食品保存的原理,如何有效地防止食品腐败。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馒头发霉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馒头发霉的原因。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掌握食品保存的方法。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已经发霉的馒头,作为教学道具。

2.准备一些食品保存的工具,如冰箱、保鲜膜等。

3.准备一些关于食品腐败和保存的资料,供学生课后阅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已经发霉的馒头,引导学生观察馒头发霉的现象,让学生思考馒头发霉的原因。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食品腐败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食品腐败是由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引起的。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防止食品腐败。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1.3馒头发霉了》苏教版(3)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1.3馒头发霉了》苏教版(3)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3)一. 教材分析《1.3 馒头发霉了》这一节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馒头发霉的现象,了解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以及食品腐败的原因。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微生物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勇于提问,愿意进行科学实验。

但是,对于馒头发霉的具体原因,他们可能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深入理解馒头发霉的原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馒头发霉的原因,掌握食品保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养成珍惜食物的良好习惯,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馒头发霉的原因。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馒头发霉的原因。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探究馒头发霉的原因。

同时,我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馒头发霉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食品腐败的原因,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观察馒头发霉的现象,分析馒头发霉的原因。

3.交流: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探究过程和心得体会。

4.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讲解,深入剖析馒头发霉的原因。

5.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掌握食品保存的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馒头发霉的原因–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食品保存的方法2.食品保存的方法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汇报和课堂表现来进行。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5)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5)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5)一. 教材分析《1.3 馒头发霉了》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馒头发霉的原因,知道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

通过观察馒头发霉的现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食品的保存的重要性,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在科学探究方面还需要引导。

此外,学生对食品安全有一定的认识,但不够系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能够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馒头发霉的原因,知道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馒头发霉的原因,微生物的生长条件。

2.难点:微生物生长条件的探究。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已经发霉的馒头,用于观察。

2.准备显微镜,用于观察馒头发霉的细节。

3.准备实验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微生物的生长条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馒头发霉的情况?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已经发霉的馒头,让学生观察馒头发霉的现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馒头发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3.操练(15分钟)引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馒头发霉的细节,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馒头发霉的原因。

4.巩固(5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馒头发霉的原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微生物的生长条件。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了解到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馒头发霉的原因,以及微生物的生长条件。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3.馒头发霉了》教案(1)【精品】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3.馒头发霉了》教案(1)【精品】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馒头发霉了一、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显微镜观察霉,并能通过图画、文字、语言等描述霉的样子;2.能够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物体发霉的基本条件,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

3.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奥秘的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2.难点: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三、教学准备:发霉的馒头、水果、放大镜、显微镜、抹布、切片、图片等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图片引出话题:通过多媒体出示霉的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见过没有?2.交流:你带了什么发霉的物品?讲述:请大家仔细观察带的发霉的物品,看一看,物品的霉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先请同学们用语言描述一下所见到的霉形状。

再用显微镜观看物品上的霉,用文字和画在活动记录纸上描述显微镜下霉的形状和特征。

(做好巡视和辅导)3.学生汇报、小结: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

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絮状等4.讨论霉菌有生命吗?怎样证明呢?(从无到有,从少到多)5.讨论:根据生活中物体发霉的事例,探究馒头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

其他物体发霉的条件和馒头发霉一样吗?6.讨论:教材第9页表,你认为除了表中列出的实验条件外,还有哪些组合方式。

请补写在表格的下方。

课堂小结:霉是什么?它有生命吗?物体发霉的条件有哪些?作业:每小组选择一个组合条件做物体发霉的实验。

写好实验报告。

第二课时(一)复习1.霉是不是就会在食品上发生?在其他物品上会发生吗?2.霉发生的条件有哪些?3.交流,根据实验说明霉发生的条件和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有关。

(二)根据发霉的条件说明应该怎样防止发霉1.隔绝空气。

六年级科学上册 馒头发霉了教案 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 馒头发霉了教案 苏教版

教案:六年级科学上册馒头发霉了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 了解馒头发霉的原因,掌握食品保存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 馒头发霉的原因。

2. 食品保存的方法。

教学难点:1. 馒头发霉的实验操作。

2. 食品保存方法的探究。

教学准备:1. 馒头、玻璃瓶、塑料袋、食品保存剂(如盐、糖、防腐剂等)。

2. 实验操作工具(如放大镜、剪刀、镊子等)。

3.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个发霉的馒头,引导学生观察馒头的特征。

2. 学生分享对馒头发霉的认识,教师总结馒头发霉的原因。

二、探究馒头发霉的原因(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馒头发霉的原因。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馒头发霉的原因是细菌和真菌的滋生。

三、实验:馒头发霉的模拟实验(10分钟)1. 教师演示馒头发霉的实验操作步骤。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馒头的发霉过程。

四、食品保存的方法(5分钟)1. 教师介绍食品保存的方法,如盐腌、糖渍、防腐剂等。

2. 学生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食品保存方法,教师总结。

五、实践与应用(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食品保存的方案。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馒头发霉的现象,引导学生探究馒头发霉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馒头发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实践与应用环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探索食品保存的科学原理(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介绍食品腐败的化学和生物原理。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不同的食品保存方法是如何作用于食品腐败的原理。

七、小组讨论与设计(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食品作为研究对象。

2. 小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所选食品的最适保存方法。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馒头发霉了》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馒头发霉了》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馒头发霉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具体内容为第3单元《生活与环境》中的第2节“馒头发霉了”。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馒头发霉的现象,深入了解霉菌的生长条件,探讨食品保鲜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霉菌的生长条件,掌握食品保鲜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霉菌的生长条件及食品保鲜方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食品保鲜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馒头、显微镜、实验器材等。

学具:记录本、笔、食品保鲜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馒头发霉的实物,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馒头会发霉?霉菌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2. 观察:让学生分组观察馒头发霉的现象,记录观察到的霉菌特征。

3. 讲解:根据学生的观察结果,讲解霉菌的生长条件,引导学生探讨食品保鲜的方法。

4. 实践: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验证食品保鲜方法的有效性。

a. 实验一:将馒头放入不同环境中(如干燥、湿润、密封、通风等),观察霉菌生长情况。

b. 实验二:使用不同方法(如冷藏、冷冻、真空包装等)保鲜馒头,观察保鲜效果。

6. 例题讲解:讲解与食品保鲜相关的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设计食品保鲜方案。

六、板书设计1. 霉菌的生长条件:a. 温度b. 湿度c. 食物来源2. 食品保鲜方法:a. 密封b. 低温c. 真空包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设计一个家庭食品保鲜方案。

2. 答案要求:方案需包含食品保鲜的方法、原因及具体操作步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关注食品保鲜,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开展家庭实践作业,让学生深入了解食品保鲜的原理和技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特别是与实验相关的物品。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优质教案《馒头发霉了》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优质教案《馒头发霉了》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优质教案《馒头发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生活中微生物》中,探索第三节《馒头发霉》。

我们将详细学习馒头发霉原因,认识微生物生活需要,解食品保存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馒头发霉原因,掌握食品保存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馒头发霉原因及食品保存方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食品保存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馒头、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铅笔、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发霉馒头,提问学生:“为什馒头会发霉?如何防止馒头发霉?”引发学生思考。

2. 例题讲解:(1)引导学生观察发霉馒头,提出问题:“馒头发霉原因是什?”(2)讲解微生物生活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是如何导致馒头发霉?”(3)介绍食品保存原理,引导学生掌握:“如何通过食品保存方法,防止馒头发霉?”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防止馒头发霉。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实验探究:(1)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馒头发霉情况。

(2)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原因。

六、板书设计1. 馒头发霉原因2. 微生物生活需要3. 食品保存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馒头发霉原因。

(2)列举三种食品保存方法,并说明其原理。

2. 答案:(1)馒头发霉原因是微生物生长繁殖。

(2)食品保存方法:①低温保存:通过降低温度,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②高温灭菌:通过高温杀死微生物,达到保存食品目。

③干燥保存:通过减少食品中水分,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解馒头发霉原因及食品保存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不同食品保存方法,观察效果。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1.3 馒头发霉了》这一课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一部分。

本节课主要通过馒头发霉的现象,引导学生探究食品保存的方法和原理,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生活中的现象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但是,他们对食品保存的方法和原理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认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知道食品保存的方法和原理。

2.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食品保存的方法和原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食品保存的方法和原理。

2.难点:探究食品保存的方法和原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馒头发霉的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食品保存的方法和原理。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材料(馒头、保鲜袋、冰箱等)。

2.学具:学生实验材料、记录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馒头发霉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馒头发霉了?怎样才能防止馒头发霉?2.呈现(5分钟)介绍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引导学生了解食品保存的必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食品保存的方法和原理。

实验内容:将馒头放入保鲜袋,放入冰箱冷藏室保存,观察馒头的变化。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实验成果,总结食品保存的方法和原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食品保存的方法?这些方法是否适合所有食品?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食品保存的方法和原理。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调查家庭常用的食品保存方法,下节课分享。

8.板书(5分钟)馒头发霉食品保存方法原理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5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5分钟,拓展5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

2024年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馒头发霉了》

2024年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馒头发霉了》

2024年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馒头发霉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具体内容为第四章《生活中的微生物》第一节《馒头发霉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微生物的生活环境、特点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特别是馒头发霉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微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掌握馒头发霉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爱健康的态度,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微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馒头发霉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难点: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实验器材、馒头样本、霉菌样本等。

2. 学具:记录本、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发霉的馒头,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馒头会发霉?霉菌是从哪里来的?2. 讲解:介绍微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馒头发霉的原因。

3. 实践操作:a. 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霉菌样本,了解霉菌的形态结构。

b.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下馒头的发霉情况。

4. 例题讲解: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发霉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防止馒头发霉的方法,并进行小组讨论。

六、板书设计1. 馒头发霉了2. 内容:a. 微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b. 馒头发霉的原因c. 防止馒头发霉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家中食品发霉的原因,并提出防止方法。

2. 答案示例:a. 原因:食品储存环境潮湿,导致微生物滋生。

b. 防止方法:保持食品储存环境的干燥,定期清理食品储存容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和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了馒头发霉的原因及防止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

1.3馒头发霉了

1.3馒头发霉了

3.馒头发霉了各位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3课《馒头发霉了》。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我来谈一谈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教材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霉的馒头”作为探究材料。

本课意在通过观察生活中普遍常见的物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对霉的探究兴趣,并以此作为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走近并了解霉菌家族。

探究活动包括观察霉菌的形态、探究霉菌的生长条件、研讨怎样防霉、了解霉菌的功与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对发霉现象有正确的认识。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接触过发霉现象。

有的是过期变质的食品,有的是潮湿季节里放久发霉的物品。

这些生活现象都会让学生对于霉的产生有一定的认识,但也只停留在表面。

对于霉产生的相关因素,学生不是很清楚。

本课的学习,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观察霉菌的具体形态,探究霉菌产生的条件,研究霉菌的产生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学习生活中防霉的方法。

教学目标1.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能够用图文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2.知道霉菌是微生物的一种。

知道霉菌的功与过。

3.知道食品和物品发霉的原因,了解食品和物品发霉的方法。

4.乐于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

难点: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发霉物品的图片、放大镜、显微镜、塑料袋等学生准备:记录本,课前搜集关于霉菌的资料,准备一件发霉的物品等教学过程分为六个环节进行:一、通过图片导入新课首先我出示霉的图片,提问学生:这是什么,让学生交流在哪里见过,当时的环境、气候等情况怎么样。

二、学生观察霉的形态我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的物品,看一看,霉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然后引导学生为了看得更清楚,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如用放大镜、显微镜来观察。

在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前,我首先引导学生制作标本,为学生自主探究做准备。

苏教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3.馒头发霉了》word教案(2)

苏教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3.馒头发霉了》word教案(2)
2.设计实验方案。
(1)讲述:同学们的推想是否正确,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下面先请各小组设计几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对比实验,要求把设计意图写下来。
(3)小组派代表利用实物投影仪汇报交流。
(4)小结:在我们假设的条件中,选择一个进行研究,在改变这个条件的同时,其他条件不能改变。初步设计如下实验表格:
一、通过图片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霉的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2.交流:你带来了什么发霉的物品?
3.讨论:关于霉,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引出讨论的话题。
探索和调查
二、学生观察霉的样子
1.讲述:请大家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的物品,看一看,物品的霉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并在活动记录上画出或用文字描述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霉。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有一点务必请大家注意:观察完毕,记住把发霉的物体倒进垃圾袋里,并洗净载玻片和双手。
馒头发霉了
课程标准: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能够利用工具观察霉,并能通过图画、文字、语言等描述霉的样子;
●能够设计对比实验,研究霉产生的条件。
知识与技能
●知道霉是一种微生物,了解其形状、颜色,及其作用和危害;
●知道霉产生的条件,了解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
●会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的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奥秘的欲望;
二、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一些方法
1.提问:你们还见过哪些食物或物品会发霉?
2.启发谈话:发霉给我们人类带来许多不便,我们可以怎样防止食物或物品发霉呢?
3.看教材第10页上的四幅图,具体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三、拓展延伸
1.课外实验:学生继续研究霉产生的其他条件。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1.3馒头发霉了 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1.3馒头发霉了     苏教版

3、馒头发霉了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教学目标:1.能利用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

2.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3.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4.知道霉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5.知道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难点: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

教学准备:发霉的食物、显微镜、霉菌切片、白纸、铅笔、实物投影、镊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你在哪里见过霉?什么物体容易发霉?(学生自由发言)2、关于霉,你还想了解什么?(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一)观察霉的形态1.讲述:请大家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的物品,看一看,霉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如用放大镜来观察,并在活动记录上画出或用文字描述出显微镜下看到的霉。

有一点务必请大家注意:观察完毕,把发霉的物体倒进垃圾袋里,并洗净双手。

2.学生观察记录,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教师小结: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

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棉絮状等。

(二)猜测馒头发霉的原因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对霉的种类和形态已经有所了解。

那么你们知道在哪些条件下馒头会发霉?(1)请大家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想,再请各小组把这些条件写下来。

(2)各小组汇报猜想结果。

(三)提出疑问,引导设计对比实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

(1)讲述:同学们的推想是否正确,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

下面先请各小组设计几个对比实验。

(2)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控制变量实验。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并修改,得到比较合理的、容易操作的实验方案)(3)交流方案:组织学生交流各自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并进行相互补充,之后再修改,使各自设计的方案更加科学。

小结: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小组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馒头发霉了》说课稿共两套附反思含板书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馒头发霉了》说课稿共两套附反思含板书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第三课《馒头发霉了》说课稿(一)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2001课标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中,第三课《馒头发霉了》。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概述。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和教学内容教材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霉的馒头”作为探究材料,意在激发学生对霉的探究兴趣,并以此作为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走进并了解霉菌的相关知识,并结合观察,画图描述,使学生充分认识霉的概念和形态。

《馒头发霉了》这一课中,学生通过用肉眼,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霉、描述霉,阅读资料并探讨食物发霉的条件这些环节,了解到发霉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霉是一种微生物,它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物品在潮湿、阴暗、温暖的环境下容易发霉,了解一些日生活中常用的防霉措施,并激发学生课后探究的兴趣,将课堂延展到课外。

教材编写的是由肉眼观察、描述霉→放大镜观察、描述霉→用显微镜观察、描述霉→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如何防止食物发霉,并且是2个课时,学习内容容量大,实验耗时长,一个课时难以完成。

因此,我把教材中原有“肉眼观察、描述霉→放大镜观察、描述霉对这两个环节合二为一,以节约时间,将如何防霉作为后续研究,而没有将“生活中你还看到哪些发霉现象”作为导入,而是放在第三环节“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前,为探究活动打好基础。

(二)、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关于研究微小世界的第三课,在此前几节课中学生学习了在显微镜下观察微生物,明白了在细菌作用下,物质会腐烂,本课将承接前面的内容,探究物质“腐烂”(发霉)的条件,深入认识物质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

同时,在本课中,学生再次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习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也为学习第四课时《搭建生命的“积木”》,打好观察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霉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观察霉的形态,特点,通过科学阅读,了解霉的功过,探究发霉的条件。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1.3 馒头发霉了》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1.3 馒头发霉了》这一课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一部分。

本节课主要围绕食品的保存和防腐措施展开,通过馒头发霉的现象,引导学生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以及如何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在生活中也接触过食品腐败的现象。

通过对馒头发霉的探究,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提高他们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同时,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掌握一些简单的防腐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馒头发霉的原因,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食品腐败的原因,防腐措施。

2.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实验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材料、观察记录表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馒头发霉的图片,引发学生对食品腐败现象的关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探究活动一:学生观察馒头发霉的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

3.探究活动二: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食品腐败的原因,并提出一些防腐措施。

4.实验环节:学生动手进行实验,验证食品腐败的原因,学习一些简单的防腐方法。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食品保存的重要性。

6.拓展延伸:学生课后搜集有关食品保存的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食品腐败的原因:1.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2.食品保存方法不当3.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4.采用适当的保存方法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实验操作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馒头发霉了|苏教版(3)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馒头发霉了|苏教版(3)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激活愿望,创设情境
1、交流:你在什么地方见过霉?是什么物品发霉了?当时的环境、气候等情况怎么样?
2、关于霉你还想了解什么?
二、自学展示,捕捉生成
观察霉的形态
1、组织学生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分别观察不同物品上的霉,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强调:不要触及有霉菌的地方,操作完毕要洗手。
四、明晰定位,训练达标
组织学生按照设计方案课外进行对比试验,记录实验结果。
复案
学生活动
1:回忆并交流
2、生提出疑问
1、学生分组观察,组长组织,每生必看。
2、记录观察现象
左眼看物,右眼指挥画图
3、图文结合进行交流
颜色:青绿色,黄色……
形状:绒毛状,蛛网状……
4倾听并记忆
1、生进行大胆猜想并记录
2、汇报猜想结果
2、组织学生进行汇报
3、小结:霉是一种微生物,非常小,必须用显微镜观察,所以叫他微生物。
三、合作探究,有效引导
提出疑问,引导设计实验
1、谈话:霉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请同学们以馒头为例,大胆猜想,把条件记录下来。
2、组织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巡视
3、组织学生汇报
4、小结:在我们假设的条件中,选择一个条件进行研究,在改变这个条件的同时,其他条件不能改变,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法(详见参考书表格)
年级六年级课题1. Nhomakorabea馒头发霉了
课时
4
教师
教学目标:1、能利用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2、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知道霉菌也是一种微生物。
3、知道霉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
学习重点: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

馒头发霉了说课稿

馒头发霉了说课稿

馒头发霉了说课稿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馒头发霉了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中的第三课。

教材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霉的馒头”作为探究材料,意在激发学生对霉的探究兴趣,并以此作为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走进并了解霉菌家族。

教程分为四部分:观察馒头或其他物品上的霉。

通过观察,逐步深入地了解霉的颜色和形态,并结合观察,画图描述,使学生充分认识霉的表象。

研究馒头发霉的条件。

霉的生长繁衍一般要受温度、湿度、阳光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控制变量,对发霉的原因逐一探究,得出霉产生的适宜条件。

了解防止食物和物体发霉的方法及其中的原因霉的功与过。

结合阅读材料,对霉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对霉的认识由表象上升到理性,辨证发现问题二、说学情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对于霉产生的条件有一定认识,同时也存在一些疑问:霉的产生与温度有关?与光线有关?与几个因素同时有关?本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在了解霉的基础知识上,探究霉产生的条件,研究霉的产生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

根据学生年龄和实际情况,我从以下几方面作了教学准备:让学生课前使一快馒头发霉,并调查生活中易发霉的物质和发霉条件,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三、说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工具观察霉,并能通过图画、文字、语言等描述霉的样子;●能够设计对比实验,研究霉产生的.条件。

知识与技能●知道霉是一种微生物,了解其形状、颜色,及其作用和危害;●知道霉产生的条件,了解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奥秘的欲望;●在科学实验中能克服困难,善始善终。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霉的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2、交流:你带来了什么发霉的物品?3、讨论:关于霉,你最想了解些什么(二)学生观察霉的样子1、讲述:请大家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的物品,看一看,物品的霉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2、学生观察记录,教师巡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馒头发霉了》说课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宜都市实验小学的肖锋,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2001课标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中,第三课《馒头发霉了》。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概述。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内容
教材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霉的馒头”作为探究材料,意在激发学生对霉的探究兴趣,并以此作为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走进并了解霉菌的相关知识,并结合观察,画图描述,使学生充分认识霉的概念和形态。

《馒头发霉了》这一课中,学生通过用肉眼,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霉、描述霉,阅读资料并探讨食物发霉的条件这些环节,了解到发霉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霉是一种微生物,它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物品在潮湿、阴暗、温暖的环境下容易发霉,了解一些日生活中常用的防霉措施,并激发学生课后探究的兴趣,将课堂延展到课外。

教材编写的是由肉眼观察、描述霉→放大镜观察、描述霉→用显微镜观察、描述霉→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如何防止食物发霉,并且是2个课时,学习内容容量大,实验耗时长,一个课时难以完成。

因此,我把教材中原有“肉眼观察、描述霉→放大镜观察、描述霉对这两个环节合二为一,以节约时间,将如何防霉作为后续研究,而没有将“生活中你还看到哪些发霉现象”作为导入,而是放在第三环节“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前,为探究活动打好基础。

(二)、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关于研究微小世界的第三课,在此前几节课中学生学习了在显微镜下观察微生物,明白了在细菌作用下,物质会腐烂,本课将承接前面的内容,探究物质“腐烂”(发霉)的条件,深入认识物质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

同时,在本课中,学生再次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习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也为学习第四课时《搭建生命的“积木”》,打好观察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科学概念:霉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观察霉的形态,特点,通过科学阅读,了解霉的功过,探究发霉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微小世界,乐于探究,科学严谨的精神。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霉的形态特点,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

教学难点:探究食物发霉的条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说教法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发霉现象并不陌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疑问:霉的产生与温度有关?与水份有关?与几个因素同时有关?本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在了解霉的基础知识上,探究霉产生的条件,研究霉的产生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

关于使用工具和观察方法,学生之前已有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的体验,但没有制作玻片标本的技能,为了保证观察效果,课内需回顾使用要领,另外老师要示范玻片标本制作过程。

(二)、设计理念与处理模式
1、基于学生对霉已有的认识,本课采用“先让学生说说食物发霉的外表→小组分别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霉的形态结构→汇报交流并与肉眼观察效果进行对比→科学阅读了解霉的功过→学生推测食物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制定好实验方案→”的模式,运用比对思维实现科学概念的构建。

2、针对学生认识模糊的问题,在完成三个层面的观察后,再安排了探究环节,较好地从学生单纯的过程性体验,转移到对科学概念的深层理解上,有效解决认识模糊问题。

(三)、教学准备
材料的准备体现了科学探究的层次性:
1、教学课件、实验记录单(三份)
2、肉眼和放大镜观察馒头上的霉(托盘、发霉的馒头、放大镜、一次性手套、培养皿、镊子、湿巾);
3、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水果、米饭等食物上霉的(发霉的水果、发霉的米饭、发霉山药、发霉豆腐、放大镜、);
4、用显微镜观察馒头上的霉(显微镜、培养皿、镊子、湿巾、玻片标本);
5、用显微镜观察水果、米饭上的霉(发霉的米饭、发霉水果、发霉山药、发霉豆腐、显微镜、玻片标本);
6、阅读资料《霉的功与过》《克莱明发现了青霉素》。

三、说教学程序
本课安排了以下三个主要教学环节:
(一)课堂导入:
课件播放《光头强怎么了》视频激发兴趣,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吃了发霉的东西会怎样?馒头发霉是什么样的?什么条件下馒头会发霉?怎样防止食物发霉?
(二)观察霉
1、学生回忆馒头发霉的样子,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这也是学生建构新知识的基础。

2、观察霉的结构特点:长时间连续的探究
先指导观察顺序:先肉眼观察,再使用放大镜观察,最后使用显微镜观察;
为了让课堂更为高效,教师直接回顾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指导了制作霉的玻片标本的方法。

其他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均作为“实验提示”告知学生。

这样,把更多的时间给予学生,和更有利于学生观察。

3.学生开始实验探究(实验时间:15分钟)
难点一:使用放大镜观察,发现霉的细小特点
难点二:使用显微镜观察,在实验前先让每一位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认真制作切片标本。

再进行探究实验,在巡视实验中,教师对较难发现的不同物品上的霉的区别加以指导,这时较多学生画出了不同形状的霉。

难点三:以小组实验,设计控制变量实验
条件组合实验方法
1、温暖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 、温暖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3、…………
在讨论实验方案时,老师要对实验的操作方法加以示范,对实验方法的设定加以追问,为什么这样做,预测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结果,以完善方案,保证实验效果。

4.汇报交流
观察霉的汇报。

先实验提示,收拾材料,整理记录表,准备交流汇报。

请从霉的颜色,形状、变化,气味有没有生命等方面描述,有哪些新发现?接下来学生的发言,最后小结:霉是一种有生命的微生物,它种类繁多,颜色形态各异。

(三)推测并提出验证方案
馒头发霉的因素是一个,还是多个? 推测理由是什么?怎样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学生交流汇报。

在整个推测和寻找证据环节,学生对同学提出的各种观点进行互相评价,形成比较完备的实验方案。

四、课后探究
课堂的容量是有限的,但是学生对“霉”的探究是无限的。

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外落实有效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关注微小世界,乐于探究,科学严谨的精神。

五、教学评价预测
(一)阶段性地进行科学阅读,有效补充了学生对霉的认识。

在学生的前概念中,大多数学生认为霉对人类有害无益,教师出示用文本材料进行科学阅读,较好地补充了这一认识缺陷,对霉的认识更加全面。

(二)运用比对思维,实现了科学概念的构建
先让学生肉眼观察说出出印象中霉的样子→小组观察霉的外形结构→汇报交流并与前概念进行对比→学生推测馒头发霉的因素→讨论方案探究馒头发霉的条件→课后验证推测。

(三)教会学生运用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的顺序来观察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了“自主观察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形式,同时,能够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养成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

使学生知道即使是他们熟悉的事物也有不为他们所知的秘密,养成主动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愿意解决问题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由外到内,由感性到理性的顺序来观察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