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多种多样的植物植物的多样性、分类及特征植物的生命周期与繁殖方式2. 动物世界动物的多样性、分类及特征动物的行为与适应环境3. 地球宇宙与空间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宇宙的奥秘与探索4.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的分类与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分类及特征,掌握植物生命周期及繁殖方式了解动物的多样性、分类及特征,理解动物的行为与适应环境掌握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知识,了解宇宙的奥秘与探索理解物质的分类与性质,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2. 过程与方法:培养观察、实验、调查等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表达等综合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与好奇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责任感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分类与生命周期动物的行为与适应环境地球宇宙知识物质性质与变化2. 教学重点:植物与动物的多样性、分类及特征地球宇宙的基础知识物质性质与变化的理解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动物模型、地球仪、天体模型等2. 学具:彩色笔、剪刀、胶水、实验器材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讨论植物的多样性观察身边的动物,探讨动物的行为与适应环境观察夜空,引发对地球宇宙的思考进行简单的物质实验,激发学生对物质性质与变化的兴趣2. 例题讲解:以具体的实例,讲解植物的分类、生命周期与繁殖方式以动物为例,解释动物的分类、行为与适应环境结合地球仪、天体模型,讲解地球自转与公转、宇宙的奥秘通过实验,解释物质的性质与变化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植物分类、动物观察、地球宇宙知识问答等练习开展物质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多样性、分类及特征2. 动物的多样性、分类及特征3. 地球宇宙与空间4.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植物的分类与生命周期动物的行为与适应环境地球自转与公转物质性质与变化2. 答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作业题目,编写详细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调整教学方法与策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2. 拓展延伸:开展植物种植、动物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组织学生参观天文馆、博物馆等地,拓宽知识视野推荐相关的科普读物、视频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4.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5. 随堂练习的设计6. 作业设计与答案的编写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教学难点:针对植物分类与生命周期、动物行为与适应环境、地球宇宙知识、物质性质与变化等难点,教师应深入剖析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新科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新科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1.2实验课题:研究杠杆实验目标:通过实验研究杠杆的秘密。
实验器材和药品:铁架台杠杆尺钩码实验设想:杠杆是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有关。
实验过程:1.认识器材。
2.组装设置。
3.变换支点位置进行试验。
现象观察:省力的情况有一种,费力的情况有一种,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情况有一种。
实验结论: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省力。
反之费力。
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和支点到阻力点相等,不省力也不费力。
1.3实验课题:天平的使用实验目标:通过实验熟悉天平的构造,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器材和药品:天平砝码实验设想:天平是根据杠杆的原理制作的实验过程:1.认识天平的组成部分。
2.学习用天平称量。
现象观察:1.天平由底座、托盘架、托盘、标称、平衡螺母、分度盘、游码组成。
2.称物体时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实验结论:天平可以用来称量物体的重量。
1.4实验课题:研究轮轴作用实验目标:认识轮轴是一种省力的机械。
实验器材和药品:简单机械试验盒钩码实验设想:定轮轴能够省力。
实验过程:1.组装一个轮轴。
2.在轮上用力,轴上挂重物。
在轴上用力,轮上挂重物。
现象观察:在轴上挂重物测力计读数小,反之则大。
实验结论:轮上用力省力,轴上费力。
1.5实验课题: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实验目标:知道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而且省力。
实验器材和药品:简单机械试验盒钩码测力计实验设想:定滑轮不能省力,动滑轮能省力实验过程:1.组装定滑轮。
在滑轮上挂物体。
在另一端用测力计提起重物,读出测力计的读数。
2.组装动滑轮。
在滑轮上挂物体。
在另一端用测力计提起重物,读出测力计的读数。
3.把两次的读数进行对比。
现象观察:用定滑轮提起重物的读数大。
用动滑轮提起重物的读数小。
实验结论:1.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而且省力。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深入理解作者揭示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辩证统一”的艺术规律,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艺术之美。
二、学习作者举一反三地说明抽象事理的方法以及深入浅出、明白晓畅的说明语言。
三、培养学生梳理思路和概括内容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体会作者引入音乐、舞蹈、绘画艺术来说明建筑艺术特点的方法。
二、理解“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如何有机统一。
[教学设想]分汲取、解读(第一课时)与探讨、拓展(第二课时)两个学习步骤,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有所发现,体会作者广博的学识,领略中国艺术博大精深之美。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说明:在于引发学生对作者以及作者的学识深入探讨的兴趣)你去过西安、见过西安的城墙吗?你能想象如果北京城墙不拆,现在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吗?“北京的城墙可以建成环城公园,这将是一个长达3975公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立体公园。
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纳凉游憩。
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人民可以这样接近大自然,胸襟壮阔——”这段话是著名建筑家、本文作者梁思成在50年代对保留北京城墙的意义所作的形象展望。
如今,“文化遗产”意识深入人心,人们保护古建筑的觉悟越来越高,当年,梁思成为保留中国古建筑和北京城墙的奔走呼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是什么赋予了这位建筑学家极富穿越感的远见卓识呢?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文章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
二、通读全文,整体把握1蓖ǘ寥文,你能否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在哪几段?并试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观点。
点拨:学习运用关键句(体现行文思路的句子)确定文章主要内容,学会从各段的重复性语句中提炼概括作者观点。
明确:作者观点——重复与变化的有机统一构成了建筑之美,两者缺一不可。
(可通过关注第1段对“重复与变化”的解题和第2段段尾、第8段过渡段落中反复出现的“统一”一词,作出提炼与概括。
2024年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彩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命的奇迹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进化2. 健康生活健康饮食个人卫生3. 物质的奥秘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4.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宇宙的探索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进化过程,培养他们对生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健康饮食和个人卫生的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 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进化和多样性物质的性质和变化2. 教学重点: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进化图谱健康饮食宣传册物质性质实验器材地球仪、天文望远镜2. 学具:生物观察记录表健康饮食计划表实验报告册天文观察记录表五、教学过程1. 生命的奇迹实践情景引入:参观动植物园,观察不同生物的特点。
例题讲解:讲解生物的进化和多样性。
随堂练习:填写生物观察记录表。
2. 健康生活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健康饮食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例题讲解:讲解健康饮食和个人卫生的知识。
随堂练习:制定个人健康饮食计划。
3. 物质的奥秘实践情景引入: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变化现象。
例题讲解:讲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随堂练习:进行物质性质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
4. 地球与宇宙实践情景引入:观察星空,了解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例题讲解:讲解地球与宇宙的知识。
随堂练习:使用地球仪和天文望远镜进行观察。
六、板书设计1. 生命的奇迹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进化2. 健康生活健康饮食个人卫生3. 物质的奥秘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变化4.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宇宙的探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命的奇迹:生物观察报告健康生活:个人健康饮食计划物质的奥秘:物质性质实验报告地球与宇宙:天文观察记录2. 答案:健康生活: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制定个人健康饮食计划。
物质的奥秘:学生完成实验后,填写物质性质实验报告。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多种多样的自然现象气象万千、岩石与矿物、生物的多样性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的溶解、酸碱反应、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3.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动力与能源、太阳能、能量守恒定律4. 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生物链、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2. 通过实践探究,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
2. 教学重点: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生物的多样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实物模型。
2. 学具:实验报告册、学习笔记、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4. 实验教学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简洁明了,突出课程主题。
2. 内容: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物质溶解的原理。
(2)举例说明能量守恒定律。
(3)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及保护措施。
2. 答案:(1)物质溶解是溶剂与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使溶质分子(或离子)均匀分散在溶剂中。
(2)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3)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过度开发、污染、乱捕滥猎等。
保护措施: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制定法律法规、开展环保行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学生反思: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找出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如科学竞赛、环保志愿者等,提高综合素质。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第一章:人体的运动系统1.1 骨骼和肌肉教学目标:了解骨骼和肌肉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掌握骨骼和肌肉的相互作用。
教学内容:介绍骨骼和肌肉的基本构成。
讲解骨骼和肌肉的功能。
展示骨骼和肌肉的相互作用。
1.2 骨骼的分类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骨骼的分类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骨骼的分类。
讲解骨骼的功能。
1.3 肌肉的类型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肌肉的类型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肌肉的类型。
讲解肌肉的功能。
第二章:人体的呼吸系统2.1 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呼吸道的组成。
讲解呼吸道的功能。
2.2 肺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肺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肺的结构。
讲解肺的功能。
2.3 呼吸的过程教学目标:了解呼吸的过程。
教学内容:讲解呼吸的过程。
第三章:人体的消化系统3.1 消化道的组成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消化道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消化道的组成。
讲解消化的功能。
3.2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学目标: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教学内容:讲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讲解食物的吸收过程。
第四章:人体的循环系统4.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心脏的结构。
讲解心脏的功能。
4.2 血管的类型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血管的类型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血管的类型。
讲解血管的功能。
4.3 血液循环的过程教学目标: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
教学内容:讲解血液循环的过程。
第五章:人体的泌尿系统5.1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泌尿系统的组成。
讲解泌尿系统的功能。
5.2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学目标:了解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教学内容:讲解尿液的形成过程。
讲解尿液的排出过程。
第六章:人体的内分泌系统6.1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目标:理解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掌握主要内分泌腺的位置和它们的作用。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全册)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全册)第一单元生物小达人课时一了解牙齿教学目标1.了解牙齿的构造和牙齿的作用;2.认识并掌握正确的牙齿清洁方法。
教学重难点1.认识并理解牙齿的构造和牙齿的作用;2.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教学内容1.导入新课;由学生们在班级展示牙齿的知识;2.生活中的经验:红糖能够让牙齿变黄,口香糖对牙齿的影响;(课前教师将弄好实验)3.了解牙齿的构造;模拟实验,使用鸡蛋壳模拟牙齿,观察不同条件下牙齿的变化;4.牙齿的作用;通过图示和贴画,让学生们认识到牙齿的不同功能;5.正确刷牙方法;观看视频和配合展示,让学生们模仿正确的牙齿清洁方法。
教学过程1.开音视频,简单介绍今天的课程,引出问题为“大家有没有觉得牙齿很有用的?”技巧性问问题,让学生们提高参与性。
2.口语题,让学生们在班级展现牙齿的知识。
3.介绍实验结果,分析饮食、刷牙和健康等方面对牙齿的影响。
4.介绍牙齿结构的好处和功能,让学生们模仿。
5.明确牙齿宝贵的地位,告诉学生们牙齿健康的必要性。
6.将视频播放并展示牙齿清洁方法,让学生们模仿。
教学心得科学课的设计,要注重多方面的思考。
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十分重要。
透过实验让学生们自我思考“我该如何保护我的牙齿?”引导学生们了解牙齿神奇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们对此课程的持续关注度受到不严重的控制。
第二单元物理小猎人....第三单元化学小魔....第四单元天文小博弈者....第五单元地理小探险家....第六单元科技小制造者.....。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含教学反思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含教学反思年级:六年级课时: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明确观察物质变化的现象。
了解物质变化的基本类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初步掌握研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学会使用观察、实验、记录信息等科学研究方法。
培养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物质变化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物质变化的现象和基本类型。
2. 研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物质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2. 如何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烧碱、食醋、试管、烧杯、酚酞溶液、稀盐酸、锌粒等。
2.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物质变化视频资料。
3. 实物模型或图片:分子模型、化学反应示意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激发兴趣:展示一些物质变化的实例,如食物变质、铁生锈等。
2. 提出问题:这些变化是什么引起的?有哪些特点?3. 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二、新课讲解(60分钟)1. 物质变化的现象展示物质变化的现象,如烧碱溶于水、食醋挥发、锌粒与稀盐酸反应等。
分析物质变化时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 研究物质变化的方法讲解观察、实验、记录信息等科学研究方法。
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物质变化的研究步骤。
3. 探究物质变化的原因和条件结合实例分析物质变化的原因,如温度、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小组讨论:如何控制物质变化的条件,使变化顺利进行?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分组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点评,纠正错误。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物质变化的基本类型和研究方法。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物质变化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五、布置作业(5分钟)1. 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观察一种物质的变化现象,并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2. 小组项目: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关于物质变化的报告,包括实验过程、观察结果和分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多种多样的自然现象气象万千:认识不同气象现象,如风、云、雨、雪等。
地球的力量:了解地震、火山、山川等地理现象。
2. 生命在变化中成长植物的生长:学习种子发芽、植物生长的过程。
动物的发育:了解昆虫、鱼类、鸟类等动物的发育过程。
3.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能量无处不在: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能量的转化:学习能量转化的实例,如水力发电、太阳能电池等。
4. 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环境保护: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环保行为。
和谐共生: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途径。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不同自然现象的特点及成因。
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认识生命的神奇。
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原理,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
培养环保意识,学会与自然和谐共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量转化与守恒的原理。
环保意识的形成与实践。
2. 教学重点:自然现象的特点及成因。
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象现象图片、地球仪、植物种子、动物模型等。
实验器材:显微镜、放大镜、温度计、能量转化装置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植物种子、土壤、浇水工具等。
学生个人实验器材: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实践情景引入,如观察校园内的气象现象、植物生长等。
2. 新课内容:通过讲解、实验、讨论等形式,学习各章节内容。
3. 例题讲解:指导学生分析典型例题,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2. 内容:各章节及重点知识点。
第1课:《各种形式的能量》(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第1课:《各种形式的能量》(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并掌握不同形式的能量。
2. 能够区分不同的能量形式。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科学价值观念,探究科学背后的奥秘。
2.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区分和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
2.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教学难点:1. 对学生进行形式概念转换的思维训练。
2. 帮助学生理解能量的本质意义。
教学方法:1. 问题导入法2. 实验展示法3. 知识整合法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介绍一个问题:“为什么电视机插在插座里会亮起来?为什么插在插座里但没有开机,电视机却不亮起来呢?”让学生自由讨论,引导学生探究电视机背后的能量。
Step 2:知识讲解1. 向学生介绍不同的能量形式,如:机械能、热能、化学能、电能和光能等。
2. 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各种能量形式的特点和应用。
3. 引导学生分析能量的转换过程。
Step 3:实验探究1. 进行电路实验,通过对灯泡的加热,让学生观察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2. 通过摩擦实验,让学生观察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3. 通过化学实验,让学生观察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能的转化。
Step 4:知识整合1. 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阐述不同能量形式之间的互换关系。
2. 教师提供一组物品,要求学生使用上述知识解释每样物品所蕴含的能量的种类以及能量的转换过程。
Step 5:拓展应用教师提供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食物吃了之后会有热量?”让学生自由探讨,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Step 6: 总结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确认自己是否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堂学习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Step 7: 作业布置能量转换实验报告,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内容,分析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换过程,并总结出实验的感悟。
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教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教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课题 3.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时间教师教学目标:1.列举生活中的工具和技术,了解工具和技术之间的联系。
2.感受工具和技术对生活的影响,产生认识工具和技术的兴趣。
3.知道工具可以给工作带来便利,技术和工具都是不断改变、不断进步的。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操作使用工具,能对使用工具的过程做出评价。
教学难点:了解工具和技术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铁锤、核桃夹、核桃。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教学导入)谈话:(出示工具图片)这里有哪些你熟悉的物品?它们能帮我们做什么?让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针对学生陌生的工具进行补充。
提问:什么是工具?什么是技术?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中的经验,唤醒学生对工具和技术的关注与思考,激发兴趣。
2.看来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板书课题: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今天我们来挑战取出核桃仁,看看大家有什么妙招。
二、挑战(教学过程)学习任务:取出核桃仁教师介绍活动的步骤,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和过程。
挑战一:不使用工具取出核桃仁。
完成评价表挑战二:使用锤子取出核桃仁,注意安全。
完成评价表挑战三:借助核桃夹取出核桃仁完成评价表三、总结评价学习任务:评估你取出核桃仁的过程第一步:自己用短语评价自己用不同方法和工具取出核桃仁的过程。
第二步:(1)有序交流各个步骤。
组长主持,组内互学,及时纠错。
(2)汇总意见。
组内总结。
(3)展学准备。
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讲准备。
第三步:展学要求声音洪亮,语言流畅。
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小组进行评价。
四、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学习任务:认识生活中的常用工具提问:你用手机、温度计、螺丝刀、自行车等这些生活常用工具来做什么?你是如何使用它们的?如果没有这些工具,会有哪些不便?结合挑战,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工具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的。
不同的工具在使用时有不同的技术方法,我们可以根据技术来发明工具。
2024年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编版
2024年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编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活中的科学1.1 生活中的简单机械1.2 力与运动1.3 简单电路2. 第二章生物的奥秘2.1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2.2 动物的生存与适应2.3 人体的重要器官3.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3.1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3.2 地球的构造与现象3.3 宇宙的探索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教材中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活中的简单机械、简单电路、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等概念的理解。
2. 教学重点:观察、实验、探究方法的培养,科学知识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模型、挂图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实验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详细的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的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感和逻辑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有哪些?举例说明。
描述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
简述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2. 答案:生活中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斜面等。
例如,开瓶器、剪刀、自行车等都是利用简单机械原理。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心旋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旋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人体的主要器官有心脏、肝脏、肺、胃等。
心脏负责输送血液,肝脏具有解毒、储存营养物质等功能,肺负责呼吸作用,胃负责消化食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科学领域的最新动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024年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
2024年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植物的生长与变化》:植物的生长过程、开花结果、繁殖方式。
2. 第2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能量的形式、能量转换、能量守恒定律。
3. 第3章《地球与宇宙》:地球的结构、太阳系、恒星与行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植物生长、能量转化和地球宇宙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地球与宇宙的认识。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过程,能量的转化,地球的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生长模型、能量转化实验器材、地球仪、天文望远镜。
2. 学具:显微镜、植物种子、土壤、记录本、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校园里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例题讲解:(1)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植株。
(2)能量的转化: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地球与宇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恒星与行星的特点。
3. 随堂练习: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探究活动:分组进行植物种植、能量转换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植株2. 能量的转化:太阳能→化学能→电能3. 地球与宇宙:地球自转、公转,恒星与行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绘制植物生长过程图。
(2)简述能量守恒定律。
(3)介绍地球的结构及太阳系。
2. 答案:(1)图示: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熟植株。
(2)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3)地球结构:地壳、地幔、地核;太阳系:太阳、八颗行星、小行星带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活中的科学1.1 生活中的简单机械1.2 常见物体的性质2. 第二章生物的奥秘2.1 植物的生长2.2 动物的适应3. 第三章地球的秘密3.1 地球上的水资源3.2 地球的内部构造4. 第四章光与能量4.1 光的传播4.2 能量的转换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原理掌握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理解光的传播和能量的转换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模型、挂图、实物等教学资源实验器材:显微镜、放大镜、天平、温度计、电能表等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种子、土壤、植物、动物模型等学生个人学习材料:笔记本、画图工具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科学现象2. 例题讲解: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结合实践情景进行分析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4. 小组讨论与展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展示学习成果,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六、板书设计1. 教学内容:章节、重点知识、关键词等2. 教学过程:例题、练习题、小组讨论结果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每个章节的内容,设计相关的作业题目2. 答案:提供详细的答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科学书籍、网站等资源,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鼓励学生参加科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应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接受程度。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1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1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科学探究第一节: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步骤第二节: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2. 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第一节:生物的分类与特征第二节:生物的进化与适应3. 第三章:能源与环境第一节:能源的分类与利用第二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步骤,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
2. 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了解生物的分类、进化与适应。
3. 提高学生对能源与环境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步骤生物的分类、进化与适应能源的分类与利用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多样性观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如显微镜、烧杯、试管等)生物标本能源模型2. 学具:学生实验报告册生物观察记录表能源分类图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标本、能源模型等,引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生物多样性、能源与环境等问题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科学探究讲解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步骤,举例说明。
(2)生物的多样性讲解生物的分类与特征,展示生物标本。
学生观察生物标本,进行分类练习。
介绍生物的进化与适应,举例说明。
(3)能源与环境讲解能源的分类与利用,展示能源模型。
学生进行能源分类练习。
讲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举例说明。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对科学探究、生物多样性、能源与环境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4.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科学探究:方法、步骤2. 生物的多样性:分类、进化、适应3. 能源与环境:分类、利用、环保、可持续发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列举生物的分类特征。
(3)简述能源的分类及利用。
2. 答案:(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1课《各种形式的能量》(表格式教案)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过分析推理,找出能量转化的证据。
教学 准备
教师:1.课件优化件;2.记录表。
学生:1.观察记录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同学们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认识能量。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分析推理不同物体具有的不同能量。通过观看视频,直观地呈现声能的存在,较好地突破难点,有利于学生感受分析,完善学生对能量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研讨
1.小组讨论交流:身边存在的常见的能量表现形式有哪些?
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记录到班级记录表中。
观察到的现象
能量的表现形式
物体发生的变化
电风扇转动
电能
叶片的转动
(3)小组讨论交流,修改记录单,得出结论。
(4)观看视频并尝试解释:学生观看视频《超声波清洗仪的使用》,结合视频中的现象分析解释超声波清洗仪清洗时具有的能量。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汽车情境导入教学有利于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利用头脑风暴交流常见的能量形式,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前概念。通过整理汇总纠错,帮助学生初步建构“能量存在多种形式”的具体概念,并且通过汽车运动与机械能的关系,初步将“能量”与“物体变化”两者相关联。】
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 《能量》单元 1.各种形式的能量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能量》
课题
1.各种形式的能量
课时
1
核心 概念
4.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学习内容及要求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学会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
4. 让学生了解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和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态系统平衡的原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环保意识培养、能源可持续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世界的思考,引入新课。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身边的生态环境,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4.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生态平衡、可再生能源等概念。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环保措施、能源利用等话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多样性定义重要性保护措施2. 生态系统概念组成生态平衡3. 环境保护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保措施4. 可再生能源定义种类利用方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平衡原理。
列举三种可再生能源,并简要介绍其利用方式。
2. 答案: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生态系统平衡原理: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保持相对稳定。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
利用方式: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环保和能源利用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一、第一章教案:物质与材料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物质的定义和分类,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物质的特性和变化。
2. 教学内容a. 物质的定义和分类b.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c. 物质的观察和实验3. 教学步骤a. 引入物质的定义和分类b. 讲解物质的性质和用途c. 进行物质观察和实验4. 教学资源实验材料和仪器,如显微镜、试管等。
二、第二章教案:地球与宇宙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地球的位置和结构,掌握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关系。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地球的运动和气候变化。
2. 教学内容a. 地球的位置和结构b. 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关系c. 地球的运动和气候变化3. 教学步骤a. 引入地球的位置和结构b. 讲解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关系c. 观察和实验地球的运动和气候变化4. 教学资源地球仪、天文望远镜、气候图表等。
三、第三章教案:生物与环境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生物的特征和分类,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生物的适应和生态系统的运作。
2. 教学内容a. 生物的特征和分类b.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c. 生物的适应和生态系统的运作3. 教学步骤a. 引入生物的特征和分类b. 讲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c. 观察和实验生物的适应和生态系统的运作4. 教学资源生物标本、生态瓶、观察工具等。
四、第四章教案:人体与健康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人体的生理和健康问题。
2. 教学内容a.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b. 健康的生活方式c. 人体的生理和健康问题3. 教学步骤a. 引入人体的结构和功能b. 讲解健康的生活方式c. 观察和实验人体的生理和健康问题4. 教学资源人体模型、健康宣传资料、实验器材等。
五、第五章教案:科学与技术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掌握科学方法和技术应用。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使用工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4、小组汇报: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
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启后〕三、选用什么工具好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刚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3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8教学目标:1、在制定研究方案的基础上,搜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
2、利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解释本组研究内容的过程和结果。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让学生共同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在制定研究方案的基础上,搜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
教学难点:利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解释本组研究内容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实验记录表、手表、跳绳、神经系统课件、血液循环系统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健康,那怎样才能做到健康生活呢?就让我们一起《登上健康快车》。
二、探究活动。
1、计划于组织。
(1)学生完成“脉搏频率与各种运动的关系”实验,并填写好实验记录表。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定“情绪与脉搏快慢的关系实验设计”研究方案。
(3)学生自读“小资料”,了解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教师加以讲解引导。
2、事实与证据。
(1)学生搜集证据,对“情绪与脉搏快慢的关系”的实验加以研究。
(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对研究情况进行交流。
(3)学生自读“资料卡”,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三、总结。
第二课时一、计划与组织阶段。
教材在此环节提供了“健康从‘心’开始研究小组”、“捍卫‘人体司令部’研究小组”、“探究‘心理奥秘’研究小组”、“‘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研究小组”四个小组的.研究情况。
着重提供了“健康从‘心’开始研究小组”的样张,特别注重数据的积累。
教学中,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研究内容,即使同样在“心”小组的研究,学生研究内容也可能不尽相同,有的想研究心脏的作用,有的想研究心脏的保健,有的想研究心脏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
教师应鼓励学生,既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定研究方案,又可以在研究中分头进行,以便搜集证据时相互补充完善。
同样,“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的研究也会因学生兴趣的不同而出现具体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制定的不同。
二、事实与证据阶段。
教材在此环节重点介绍“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研究小组的样张,侧重学生搜集到的各种数据,并采用统计表、折线图、资料图卡等多种表达形式进行分析和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一、情况分析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
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学生发言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本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本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第三单元能量本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
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
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
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三、素质教育目标与任务(一)科学探究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
(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1、把握这部分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1、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教学设计第一课使用工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4、小组汇报: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
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启后)三、选用什么工具好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
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较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3、教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4、请大家看P3工具的定义,深入理解。
五、全课总结:对于简单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教后记:第二课杠杆的研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对杠杆尺进行研究【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教学准备】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
(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二、认识杠杆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
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阻力点用力点支点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分辨杠杆观察P4 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1、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学生一般认为都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力的事件)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2、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3、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请同学上台来试一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4、还有其他方法吗?5、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
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种,费力情况有()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种。
6、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7、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
四、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五、全课小结教后记: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教学重点】对不同杠杆的比较和分析【教学难点】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
【教学准备】长竹筷、螺丝帽或其他重物、棉线或钓鱼线、塑料盘(学生)。
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油漆桶、啤酒、粉笔;画有螺丝刀撬油漆桶、镊子夹粉笔、开瓶器开啤酒瓶的图片(教师)。
【教学过程】一、趣味引入游戏:出示油漆桶一个、啤酒一瓶、粉笔5支;镊子、一字螺丝刀、开瓶器。
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开,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2、用工具打开啤酒瓶,倒一杯啤酒;3、用工具用夹5支粉笔到一个空杯子里。
比一比,哪个同学完成地快,请其他同学为他们加油。
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1、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他们使用的工具合适吗?(合适)2、思考一下,他们所使用的三种工具哪种是省力的?哪种是费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请几位同学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3、判断他们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个点,然后进行比较)4、请同学们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上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点。
5、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为什么?6、在全班内进行交流反馈;并对学生的画图进行展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