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研究新进展

合集下载

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升级研究

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升级研究

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升级研究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升级是当前经济发展和产业竞争的重要话题。

全球化和数字化等趋势正在改变全球经济形势,推动全球价值链的重构和产业升级的加速。

本文旨在探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升级的研究现状、趋势和启示,并对中国未来的产业发展和政策制定提出一些建议。

一、全球价值链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是指在全球范围内,经过分工和合作,将原材料、零部件、产品和服务等,转化为实际价值并最终提供给消费者的过程。

它是全球化和分工合作的产物,也是跨国企业和国际贸易的核心内容。

近年来,全球价值链的研究逐渐成为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和产业发展等领域的重点之一,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全球价值链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而且对全球经济增长、国际关系、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全球价值链的研究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理论体系逐步完善。

从最早的国际贸易理论、生产链分析到现在的价值链理论和网络化组织理论,全球价值链的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为相关领域的应用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支持。

2、数据来源逐步丰富。

随着信息技术和数据采集能力的提高,研究者们可以获得更多更细致的全球价值链数据,揭示出更多的关键节点和影响因素,为深入分析和预测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3、国际合作逐步加强。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和演化是一个国际合作和竞争的过程,跨国企业、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各方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频繁和紧密,研究者们也越来越关注国际合作的机制和作用,努力推动全球价值链的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全球价值链的研究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数字化技术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

数字化技术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趋势之一,它不仅改变了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的方式和效率,而且对全球价值链的整体架构和组织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因此,数字化技术应成为全球价值链研究的重要内容。

2、全球价值链的扩张和多元化。

全球价值链的变化与机遇

全球价值链的变化与机遇

全球价值链的变化与机遇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价值链结构不断发生着变化,其中涌现出的一些新的趋势和机遇,对于全球企业和国家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

一、价值链的变化趋势首先,全球价值链发生了从传统集中式生产向分散式生产的变化。

原本产业的下游企业逐渐向上游延伸,圈定起了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实现了较大程度的产业链整合。

目前在全球产业中,日益增加的小型生产精品企业,通过互联网等新方式,把分散的市场进行信息整合,互相支持,共同构建起了更强大的生态系统,进一步拉开了创新和竞争的差距。

其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自动驾驶、AI、5G等新兴技术的应用给全球价值链带来了新的变化。

先进的技术不断推动着各个生产环节的升级和创新,并加大了生产的自动化和数字化转型。

这也需要企业持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技能,以便满足未来生产和市场的需求。

最后,价值链也在从传统的环节式结构,向准垂直式结构演变。

随着全球产业的进一步整合,企业之间开始更多的通过联合等方式来进行整合协同,并形成产业集群,最终实现全局策略的一致性。

二、全球价值链的机遇随着以上变化趋势的不断发生,新的机遇也开始涌现。

首先,新技术的应用为企业带来了更多发展机会,尤其是自动驾驶、AI、5G 等技术,这些技术的落地和应用,不仅为传统企业带来了转型机会,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其次,价值链的变化还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优化空间。

采用更为精细化和专门化的生产方式,意味着企业在投资和管理上可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由于生产环节的“碎片化”,企业也可采用“智能制造”等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成本。

最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动和生产方式的升级,也为大众消费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

随着更为精细的制造和更为优秀的产品质量,商品品质将不断提高,商务合作也将更加平衡和合理。

总结:随着全球价值链的不断变化,企业需要不断拓展和创新,以便适应更加复杂的全球市场环境,解决多样化的社會、环境和安全问题,从而为诚信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责任贡献力量。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综述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综述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综述内容摘要:本文在分析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全球价值链的理论形成、动力机制、治理机制及沿价值链产业升级逐一进行阐述,展示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发展全貌,并对全球价值链理论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全球价值链治理产业升级作为一门新兴理论学科,全球价值链理论从提出到现在,在短短几十年内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

它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前沿科学,其发展不仅仅意味着理论的创新,更重要的是现实经济的指导作用。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全球价值链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初步展示了其对现代化生产的影响。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提出全球价值链理论根源于20世纪80年代国际商业研究者们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价值链理论。

这其中最为流行、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波特(porter)1985年提出的价值链理论。

波特在分析公司行为和竞争优势的时候,把公司的整体经营活动分解为一个个单独的、具体的活动,这些活动分处于不同的环节,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作用。

因为每个活动都创造价值,所以波特把这些活动称为价值创造活动。

价值创造活动被分为基本活动(含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和支持性活动(含原材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和财务等),这些活动在公司价值创造过程中相互联系,构成公司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这一链条即公司内的价值链。

在此基础上波特还提出,不仅公司内部存在价值链,一个公司价值链与其他经济单位的价值链也是相连的,任何公司的价值链都存在于一个由许多价值链组成的价值体系中,而且该体系中各价值行为之间的联系对公司竞争优势的大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寇伽特(Kogut,1985)在对价值链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明确提出整个价值链条的各个环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如何在空间上进行配置取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而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企业的竞争能力决定了企业应该在价值链条的那个细分环节和技术层面上倾其所有,以确保其竞争优势。

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产业升级机制研究

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产业升级机制研究

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产业升级机制研究参与全球价值链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全球价值链是指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在不同国家间分割和协同完成,形成全球范围内的产业链与价值链网络。

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可以通过学习和吸收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拓展市场和增加就业机会等方式,实现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和减少贫困等目标。

以下将对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机制进行研究。

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外国投资来参与全球价值链。

外国投资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引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资源,提升其产业水平。

通过鼓励外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设立生产基地、建立合资企业等方式,发展中国家可以实现技术转移和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升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能力。

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加强国内创新能力来提高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竞争力。

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培养高端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等途径,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发展中国家可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加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附加值。

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来提升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能力。

基础设施是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基础条件,包括交通、通信、电力等方面。

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修建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提高物流效率和交通便利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竞争力。

发展中国家还可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来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能力。

发展中国家可以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分享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信息等资源。

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为产业升级提供有利条件。

发展中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有利于产业升级的政策和法规来推动参与全球价值链。

发展中国家可以出台各种鼓励创新、提升技术含量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政策,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经营环境。

发展中国家还可以通过减少贸易壁垒、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式,提高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研究基于全产业链构建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研究基于全产业链构建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研究基于全产业链构建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全球价值链(GVC)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框架。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其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凸显。

然而,在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本文旨在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路径,特别是基于全产业链构建的研究。

本文将对全球价值链理论进行梳理和回顾,分析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机制、特点及其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面临的挑战,揭示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本文将深入研究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动因和机制。

通过分析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国际贸易环境等因素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揭示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内在动力和外部环境。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路径和模式,为制造业升级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重点研究基于全产业链构建的中国制造业升级策略。

全产业链的构建是推动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通过对全产业链的构建过程、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提出促进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具体策略和建议。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全球价值链和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认识,也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持续发展和升级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全球价值链与中国制造业的关系在全球化的今天,全球价值链(GVC)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各国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来说,其与全球价值链的关系更是紧密而复杂。

全球价值链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随着全球分工的深化,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了复杂的全球价值链网络。

中国凭借其庞大的市场规模、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不断完善的产业配套,成功嵌入了全球价值链,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重要一环。

“全球价值链贸易增加值”系列之二:增值贸易统计研究的国际进展

“全球价值链贸易增加值”系列之二:增值贸易统计研究的国际进展

生产的, 并不包 含本 国的增 加值 。 但这 两个假 设在 现 2 0 1 0年 9月 , 利 用 多 国表 , 美 国 国际 贸易 委 员 会 的
实经 济 中是不成 立 的 。
对 于假设 1 ,在 中 国和墨 西哥 等这 些 加工 贸易 比重较 大 的国家 中 ,加工 出 口品和 国内产 品对进 口 如果 不 区分 加 工 贸 易 , 1 9 9 7年 到 2 0 0 6年 中 国的垂 直 专 门化率 由 1 7 %快速 提高 到 了 2 6 . 3 %;但 如果将 加T 出 口产 品与其他 产 品区分开 来 ,中国 的垂 直专 门化 率则 由 4 7 . 7 %增 加到 4 9 . 3 %。Y a n g 等( 2 0 1 0 ) 和 D u a n等 ( 2 0 1 1 ) 利 用 中 国反 映加 工 贸 易 的 非竞 争 型 投入 占用 产 出表 ,测 算 出 2 0 0 2 年和 2 0 0 7年 中 国的 垂直 专 门化 率分 别 为 5 6 %和 4 0 %。 除 了 HI Y方法外 , 利用单 国投人 产 出模 型 测算 来获得 中问 品贸易数据 ,进 而构建 出反 映 国际分工 的指 标 ; 从 供 给角 度定 义垂 直专 门化 ( V S G) : 由进 口

样的。2 . 一国所有 的进 E l 品都是由国外生产要素 库 ( WI O T ) 、 亚 洲 国 际投 入 产 出表 和 G T A P数据 库 。 王直博士等人 , 提 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K P WW) 即基 于全球 生产链 和 国民账 户核算体 系 ,根 据 国际
投 入产 出模 型 的原 理 , 分 解 出 口总 值( 见网 1 ) , 其 数
测算出口中的增加 示增加值在全球生产链中的创造和分配情况。除单 般贸易的区别 ,建立相应模型 , 个产品, 还有 不 少针 对 电子行 业 、 汽 车行 业 、 鞋类 、 家 值 。 垂 直专 门化 率也 是一 个重 要研 究方法 ,即从进 具 等 产业 的研 究 。其方 法 主 0 用企业数据和贸易

关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进展与评论

关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进展与评论


要: 全球价 值链 ( G V C) 作 为一种新型理论 , 是 当前经济研 究的一大重要议题 , 它对经济全球化 背景 下的企 业
经济活动和政 府经济决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 对全球价值链研 究的相 关文献进行梳理 , 从 全球价值链 的概念 形
成、 治 理 理 论 发 展 和 升 级 理 论 视 角入 手 , 探 讨 全球 价值 链 理论 的 最 新研 究进 展 及 发 展 趋 势 。 关键 词 : 全球价值链 ; 治理 ; 升 级
优组装 , 将各个 环节连 接起来形 成最终 产品 , 最终 通过交易
二、 全球 价值 链治 理理 论 的发展
治理分经济活动进行协调的过程 。 早期
关于 G C C治理 的讨 论集 中在参 与企业 的“ 授权和 权力关 系
在G e r e f i 的两分法 中, 价值链中的权力关系是不对称 的,
可 Hu mp h r e y 并不 这么认为 。H u m p h r e y 和S e h m i t z ( 2 0 0 1 ) 认
制造 、 营 销推 广 和 回收处 理 等 活 动 中开展 的合作 。此外 ,
2 0 1 4 年第 6 期
经济研究导刊
EC 0N0MI C RES EARC H GU I DE
No . 6, 2 01 4 S e r i a l No . 2 2 4
总第 2 2 4期
关 于 全 球 价 值 链 的研 究 进 展 与评 论
赵 中 秋
(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 院, 湖南 湘潭 4 1 1 2 0 1 )
为, 价值链 中的权 力关 系既有不对 称的情况 , 同时也存 在平 等的关系。因此 , 他将价值链 的治理模式分 为了四种类型 : 市 场型 、 网络 型 、 准层级 型和层级 型。其中 , 市场 型模式参 与方 都没有绝对 的控制权 , 以价 格为主 导 ; 网络型模式 需要参 与

关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进展与评论

关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进展与评论

关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进展与评论作者:赵中秋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第06期摘要:全球价值链(GVC)作为一种新型理论,是当前经济研究的一大重要议题,它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经济活动和政府经济决策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全球价值链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形成、治理理论发展和升级理论视角入手,探讨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治理;升级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6-0250-02一、全球价值链概念的形成1985年,哈佛商学院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

波特(1985)认为,价值链是一个原材料转换成最终产品并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是一系列完成的活动。

波特提出的“价值链”是全球价值链理论发展的根源,其重在实现价值增值。

同期,Kougut (1985)的价值链思想对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也极为重要,Kougut (1985)认为,“价值增值链就是各个环节中各种生产要素(如技术、原料和劳动等)的融合,然后通过择优组装,将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形成最终产品,最终通过交易活动和消费等完成价值循环的过程”。

Kougut把价值增值链从企业层面延伸到了国家和区域层面,强调比较优势,这对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产生了进一步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大量学者开始将研究的目标转向全球商品链和全球价值链。

首先,Gereffi (1994)在价值链的基础上提出了全球商品链的概念。

他认为,全球商品链指的是不同企业在产品研发设计、加工制造、营销推广和回收处理等活动中开展的合作。

此外,Gereffi (1995)还强调,研究全球商品链需要注意四点:(1)投入—产出结构;(2)地域性;(3)治理结构;(4)制度框架。

Gereffi可以说是全球商品链的集大成者,他为商品链的研究提供了系统性的分析,也为此后的全球价值链的研究提供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借鉴。

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与特征探究

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与特征探究

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与特征探究近年来,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

而全球价值链的兴起,则是全球化进程中最为显眼的变革之一。

本文将探究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与特征,以期深入了解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为未来经济决策提供参考。

一、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全球价值链指的是分散在全球各个国家、地区的多个企业、机构形成的生产网络,该网络具有高度集成性和相关性,在全球范围内,协同完成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交付。

具体来说,全球价值链是一个集合生产、贸易和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化过程,其中产品或服务的单个组成部分在国际间转移,在多个地区间组装和生产。

二、全球价值链的过程全球价值链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享受生产本地化、生产分散化、再集成化。

每个阶段都对全球经济的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享受生产本地化这是全球市场出现之前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的供应链主要位于本土。

企业存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深耕本地市场,独立完成生产和销售,以此来获得经济利益。

2.生产分散化1970年代至1980年初,许多跨国公司开始将其生产线搬迁至外部地区。

原因是,劳动力成本更低,法规更松散,蕴藏资源更丰富。

而在这里生产的产品,通常只是在本地销售,而未形成跨国销售的供应链。

3.再集成化1990年代至今,伴随着通讯和信息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企业可以将他们的供应链变得越来越不断地与全球市场连接。

这也意味着企业可以自由地将其专业化部分分散到全球各个地区。

最终的结果是,全球公司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市场需要也变得越来越专业化。

三、全球价值链的特征1.全球网络化的生产模式全球价值链的一大特征是全球化的生产网络,这一网络是由多个企业、机构形成的多边生产模式。

它不限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遍布全球各地。

企业通过网络化的生产模式,通过不断创新、诉求更加紧密的制造领域和更高技能的劳动者来获得更多的利润。

2.智能制造的兴起人工智能技术正以爆发式增长的速度,应用到全方位的生产制造、工艺流程、品质控制等方面,使制造业从传统的重应用,转变为智慧制造。

全球价值链中的新质生产力创新与整合分析

全球价值链中的新质生产力创新与整合分析

全球价值链中的新质生产力创新与整合分析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全球价值链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全球价值链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特定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中,各自通过不同的环节形成了分工和合作。

在这个复杂的网络中,生产力的创新和整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新质生产力、创新和整合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新质生产力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作用新质生产力是指在全球价值链中正在崛起的生产力形式,它强调更多的定制化生产、服务型生产和高附加值产出。

新质生产力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了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生产力创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生产力的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企业通过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改进生产流程和产品设计,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实现谋求长远发展的目标。

三、全球价值链中的品质生产力品质生产力是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综合表现。

在全球价值链中,品质生产力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因此,企业需要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满足客户需求,抢占市场份额。

四、全球价值链中的资源整合资源整合是指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整合各种资源,包括劳动力、原材料、技术和资金等,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通过资源整合,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全球价值链中的创新驱动创新是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抢占市场先机,实现持续增长。

六、全球价值链中的产业升级在全球价值链中,产业升级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品牌知名度、服务水平等方面的要求,以实现从普通产品到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变,赢得更高的市场认可度。

七、全球价值链中的人才培养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在全球价值链中,企业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才,以适应全球化市场的需求,驱动企业的发展。

全球价值链研究综述

全球价值链研究综述

全球价值链研究综述当前,处于全球价值链上的企业均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销售、消费、售后服务及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含义和研究维度以及治理模式等角度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综述全球价值链的含义(一)价值链价值链的概念最早是由波特在1985年《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在分析公司行为和竞争优势的时候,认为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主要由基本活动(含生产、营销、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和支持性活动(含原材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和财务等)两部分完成,这些活动在公司价值创造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由此构成公司价值创造的行为链条,这一链条就称之为价值链。

Kogut认为,国际商业战略的设定形式实际上是国家的比较优势和企业的竞争能力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与波特强调单个企业竞争优势的价值链观点相比,这一观点更能反映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因而对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至关重要。

(二)全球商品链和全球价值链20世纪90年代,Gereffi等学者在价值链等理论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新的研究理论即全球商品链理论(Global Commodity Chain,简称GCC)。

全球商品链理论是基于全球采购商(主要是零售商和品牌商——Gereffi称之为“没有工厂的制造商”)作为全球分离的生产和分销体系中关键驱动者的地位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Gereffi将这种采购商驱动的价值链与生产商驱动的价值链条进行了比较研究,后者基本上对应于跨国企业对全球生产体系的垂直整合。

前者则认识到了全球采购商在全球生产体系中的特殊角色,强调了其在推动全球生产体系运作中研发和市场销售等方面的重要性,也就是肯定了其对全球生产体系的初始推动作用。

全球价值链理论作为一个更加成熟的理论在结合全球商品链和价值链理论等的基础上,经过多学科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创建出来。

Gereffi (1999)划分的两类基本的全球价值链是生产者驱动型和购买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

价值链下成本控制国外研究

价值链下成本控制国外研究

价值链下成本控制国外研究
价值链及成本控制理论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以下是国外在价值链下成本控制方面的一些研究现状:
首先,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Michael Porter首次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价值链模型。

这一模型旨在分析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的价值活动,并将其划分为基础活动与辅助活动,进而确定企业的价值链。

这个价值链模型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理解自身的价值创造过程,并从中发现潜在的成本控制点。

随后,Peter Hines等学者进一步拓展了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的价值链分
析不应仅局限于自身的内部,而应将与自身有关联的其他企业也纳入分析范围,综合考虑上游的原材料提供企业与下游的产品销售买家企业与企业自身的联系。

这种更为全面的价值链分析有助于企业在更长的价值增长过程中寻找每一个环节的优势,并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控制。

此外,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和贸易全球化的趋势,国外研究价值链及成本控制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例如,Murugan Anandarajan、Asokan Anandarajan及H. Joseph Wen等学者研究了如何利用外联网(互联网)在零售公司运营价值链中降低成本。

他们通过对BMW、美国联邦快递公司
等具体企业的运营案例进行深入剖析,阐述了外联网在降低运营成本方面的作用。

综上所述,国外在价值链下成本控制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企业深入理解自身的价值创造过程,还为其在全球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持。

价值链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价值链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价值链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内价值链研究(一)早期起步与借鉴国内对价值链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一开始主要是对国外理论的引进和借鉴。

就像是在学习一门新的武功秘籍,先把人家的招式拿过来看看。

那时候学者们大量翻译和解读国外关于价值链的经典著作,像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这就好比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大家看到了企业运营和竞争优势分析的新视角。

(二)结合本土企业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学者开始琢磨怎么把价值链理论用到咱自己的企业身上。

比如说,研究制造业企业如何在全球价值链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中国的制造业那可是相当庞大的,从小小的零件加工厂到大型的设备制造企业,都面临着升级转型的压力。

学者们就通过价值链分析,给企业出谋划策,看看是该往产业链的高端攀升,增加产品附加值呢,还是在成本控制方面继续下功夫。

这就像是给企业当军师,根据不同企业的“体质”和“战局”制定战略。

(三)创新与拓展后来,国内的价值链研究也有了自己的创新。

有学者提出了产业价值链的概念,不仅仅关注单个企业的价值链,还把整个产业上下游的企业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就好比是从关注一棵树木,到关注整片森林。

而且在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又有了关于数字价值链的研究。

比如说电商平台的价值链是怎么构建的,如何通过数据驱动来优化各个环节,就像给电商这个大机器找到更高效的运转方式。

二、国外价值链研究(一)理论奠基者国外价值链研究的老祖宗那得说是波特了。

他提出的价值链理论就像一颗种子,在企业管理和战略研究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波特把企业的活动分成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就像是把一个复杂的机器拆分成不同的零件,让大家清楚地看到每个部分是怎么运作的,以及它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贡献。

这一理论在当时的西方企业界就像一阵春风,吹醒了很多企业管理者,让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企业的运营模式。

(二)全球化视角下的价值链研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外学者开始研究全球价值链(GVC)。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其中,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表现尤为突出。

全球价值链是指全球各国在不同领域进行合作与分工,在整个产业链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产品与服务的制造过程。

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与全球价值链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一、中国正在成为全球产业链的中心环节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愿意选择在中国生产,或者是选择中国作为商品的最终市场。

这使得中国逐渐成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举个例子,很多国际知名的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都需要在中国的工厂中组装完成,并通过全球的销售网络向各国市场销售。

二、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优势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优势是多方面的。

首先,中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人口众多,劳动力市场非常活跃,这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资源支持。

其次,政府积极推动开放和对外贸易,降低外商投资门槛,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资。

再次,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为爆发式增长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三、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挑战虽然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表现突出,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近年来中国的工资水平虽然快速上升,但仍然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

这也使得中国的产业链在升级转型时,需要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才能逐步跨越高端制造的门槛。

其次,中国在环境修复、安全监管方面还有进一步的改进空间,尤其是在化学品和工业废料的处理上还有一定的欠缺。

四、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其中,中国经济体量的增长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将成为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结构升级与调整,“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升级,并开启向产业价值链上游、中游的挺进,实现“中国品牌”的崛起。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述评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述评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述评引言全球价值链理论是指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和分工的一种经济理论。

它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各个环节,并强调了跨国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出现,标志着国际经济活动从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向更加复杂和多层次的全球生产网络转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本文将对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探讨其理论贡献和现实意义。

理论起源与发展全球价值链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格勒纳(Gary Gereffi)于1990年代初提出。

格勒纳将价值链的概念引入国际贸易的研究中,强调了不同国家和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工和合作。

随后,全球价值链理论逐渐发展和完善。

追随者们进一步拓展了该理论的范畴,提出了更具体和细致的分析框架,如《全球价值链:新的贸易和发展方式》(Global Value Chains: New Evidence)一书的出版,使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理论内容与方法全球价值链理论将生产过程划分为不同的环节,强调了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它充分考虑了现代生产方式中分工与合作的特点,提供了一种更加贴近实际的分析方法。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清晰的划分和界定生产环节:全球价值链理论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划分为不同的环节,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的分析。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合作方式,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指导。

2.分工与协调的关系:全球价值链理论强调了分工与协调的相互作用。

它指出,虽然全球价值链的生产环节可以由不同的企业或国家完成,但分工的实施需要协调和合作。

这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有所不同,提供了更加细致和复杂的分析框架。

3.价值链升级与发展:全球价值链理论强调了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和升级机制。

它认为,只有通过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企业才能在全球价值链中保持竞争优势。

为了研究全球价值链理论,学者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实证分析和数学模型等。

《全球价值链发展报告(2017)——全球价值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测度与分析》的读后感

《全球价值链发展报告(2017)——全球价值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测度与分析》的读后感

《全球价值链发展报告(2017)——全球价值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测度与分析》的读后感《全球价值链发展报告(2017)——全球价值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测度与分析》是一本重要的报告,对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价值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阅读此报告让我对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深刻认识到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性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全球价值链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生产过程中相互合作、相互依赖的链条。

生产过程在全球范围内分工合作,每个环节的企业都可以承担特定的责任,将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提高到最大程度。

全球价值链的出现,使得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变得更加灵活、高效和具有竞争力。

报告中提到了全球价值链的测度和分析方法。

通过对全球价值链的测量,可以了解不同阶段、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附加值比例,从而更加准确地分析全球价值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全球价值链的测量和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技术,包括统计数据、企业调查和模型模拟等。

在分析全球价值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时,报告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报告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对就业和贸易的影响。

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带来了全球贸易的增长,也促进了就业机会的增加。

通过全球供应链的分工合作,不同国家或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最优化。

此外,报告还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对经济增长和减贫的影响。

全球价值链的发展推动了技术进步和创新,促进了效率的提高,进而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同时,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也扩大了贫富差距,对贫穷国家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报告中提到,需要通过政策的支持和改革,确保全球价值链的发展更加包容和可持续。

此外,我还从报告中了解到了全球价值链的一些新趋势。

报告指出,数字经济和新兴技术的发展,正对全球价值链的形态和价值流动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价值链的信息流动更加迅速,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更加紧密。

同样,新兴技术如3D打印、人工智能等也在改变着产品的生产方式和供应链的组织方式。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位置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位置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位置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地位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位置,并分析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全球价值链产业链的定义和重要性全球价值链产业链是指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组织连接起来,通过一系列的生产、加工和分销环节,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全球价值链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能够促进国际分工和合作,提高全球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同时也对各国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重要影响。

二、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地位1. 加工制造环节: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加工制造环节。

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且具备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许多跨国公司选择将生产环节外包到中国。

这使得中国成为全球工厂和制造中心,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大量廉价产品。

2. 零部件供应商:中国作为全球零部件供应商的地位也日益突出。

中国拥有庞大的零部件制造业,能够为全球各大跨国公司提供多样化的零部件,满足其生产需求。

在汽车、电子、机械等行业,中国的零部件供应链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不可或缺的一环。

3. 技术创新和研发: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地位正在逐渐提升。

中国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研发,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

中国在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4. 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地位不仅仅局限于制造和供应环节,还包括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

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一些中国品牌如华为、阿里巴巴等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重要参与者和竞争者。

三、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挑战和发展趋势1. 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地位虽然不断提升,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中国产业结构仍然以加工制造为主,缺乏高端制造和服务业的竞争力。

因此,中国需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从而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占据更具竞争力的位置。

全球价值链研究综述及前景展望

全球价值链研究综述及前景展望

全球价值链研究综述及前景展望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n, GVC)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球价值链研究,旨在解析全球范围内商品和服务生产、销售、运输和消费的整个过程中,不同环节、不同区域之间的价值创造与分配关系。

本文将对全球价值链的研究进行全面的综述,包括其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成果以及面临的挑战等。

本文还将对全球价值链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企业战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在理论框架方面,本文将介绍全球价值链的基本理论,包括其定义、特点、分类以及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等。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梳理现有的全球价值链研究方法,包括投入产出分析、贸易增加值核算、案例研究等,并评估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在主要研究成果方面,本文将概述全球价值链研究领域的主要发现和贡献,如价值链的分解、升级与转移、全球生产网络的构建等。

在面临的挑战方面,本文将分析全球价值链发展面临的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风险、技术变革等问题,并探讨其可能的解决方案。

在前景展望部分,本文将基于当前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预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如数字化、绿色化、区域化等。

本文还将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企业战略建议,以应对全球价值链的未来变革。

通过本文的综述和展望,我们期望能够为全球价值链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全球价值链的理论基础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n, GVC)理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探讨了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活动的现象。

该理论最初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其著作《竞争优势》中提出,后经众多学者的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框架。

全球价值链理论主要基于价值链理论,并将视角从单一企业扩展到全球范围内的多个企业和国家。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价值创造活动,这些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并通过跨国企业间的协作实现价值增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级 模式 工艺 流程 升级
产品 升级
功能 升级
链的 升级
表 3 四种升级模式的一些内在行为和外在表现比较
内在行为
外在表现
环节内部 环节之间
环节内部
研发;物流和质量控制系统的改变;引进新的 机器设备等 研发;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能力;方便供应 链学习
2011 年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第1期
表 1 生产者与采购者驱动型 GVC 的比较
项目 动力源泉 核心能力 进入门槛
产业分类
典型产业部门 主要产业联系 主导产业结构
辅助体系 典型案例
生产者驱动型 GVC 产业资本
研发、生产能力 规模经济
耐用消费品、 资本商品等
汽车、电脑等 以投资为主线
垂直一体化 重硬件轻软件 波音、丰田等
1. 参与主体 在 Erns(t 2001)提出的基于“网络旗舰”的全球生产网络 模型中包含两类参与者:领导厂商(leader firms)或称旗舰 公司(flagships),本地供应商(local suppliers)。“旗舰”指的 是主导全球生产网络的跨国公司,分为“品牌领导者”和“承 包制造商”两种。旗舰企业位于全球生产网络的核心,其企 业战略直接影响到低端参与者的生产、发展战略和网络位 置,而后者则不会影响到旗舰企业的战略。旗舰企业通过对 “稀有资产”的控制,以及对不同网络节点间的交易和知识 交换的协调获得优势地位(Gereffi,1999)[1]。本地供应商可 以分为“高层供应商”和“低层供应商”两种。前者充当旗舰 企业与本地底层供应商之间的中介,除了核心 R&D 和战略 营销活动外,几乎可以承担整条价值链的所有活动,有时甚 至会承担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功能。而低层供应商一般不与
76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许 南,李建军:全球价值链研究新进展:俘获型网络的形成与突破对策
表 2 GVC 治理模式的特征
治理模式 市场型
特征 信息交换的复杂程度低,显性协调弱;供应商有能力制造产品;以产品价格作为交易方式;交易双方的转换 成本低
4. 升级研究 所谓产业升级(Industrial Upgrading),其实质是伴随资 本积累及人力资本的提升而发生的要素密集度的变化,并 促使产品移向资本较为密集环节的过程。Gereff(i 1994)认 为产业升级将使厂商或经济体改进其本身的能力,并移向 更具利润及知识、资本密集的经济地位。Kaplinsky(2000)认 为升级就是制造更好的产品、更有效地制造产品或者是从 事需要更多技能的活动。Humphrey 和 Sehmitz(2002)指出, 在嵌入 GVC 面对各种竞争压力时,生产者技能的提高、突 破有进入障碍的节点,从而一定程度上远离直接市场竞争 压 力 , 这 些 行 为 的 转 变 都 是 升 级 。 Kaplinsky 和 Morris (2003)、Humphrey(2004)认为:GVC 的升级是产业通过达 到 GVC 上各种标准,使自身技术能力和市场进入能力得到 提高的一种行为。目前 GVC 的升级研究主要有三个方向: 升级的动力、升级的模式以及政策引导。 Gereff(i 1999)较早认识到产业升级分析的层次问题,他 认为产业升级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在产品层次上的升级 (即从简单到复杂的同类型产品);二是经济活动层次上的 升级(包括不断提升的设计、生产和营销能力);三是在部门 内层次上的升级 (如从最终环节的制造到更高价值产品整 合服务的生产,也包括供应链的前向和后向联系);四是在 部门间层次上的升级(即从低价值、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 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此基础上,Humphrey 和 Schmitz (2000)明确提出了一种以企业为中心,由低级到高级的四 层次升级分类方法:即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产业功能 升级和链的升级。对于这四种升级模式,众多研究表明产业 升级一般都依循从工艺流程升级到产品升级到功能升级, 最后到链的升级。此外,梅丽霞、柏遵华和聂鸣(2005)提出 了在 GVC 环境下,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包括技术能力升 级、创新能力升级、外部关联升级、社会资本升级和区域创 新系统升级等方面的内容。GVC中产业升级的内在行为与 外在表现如表 3 所示。 以上观点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嵌入 GVC 中的地方产业 或产业集群的升级方式和过程,但嵌入 GVC 并不一定能实 现产业升级。Giuliani、Pietrobelli 和 Rabellott(i 2005)通过对 拉丁美洲中小型企业集群的实证研究发现,沿价值链条向 上攀登的升级过程会遇到各种壁垒和阻碍,嵌入 GVC 有可 能削弱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战略。 Lal(l 2001)等认为市场失灵、路径依赖等问题会使企业 或产业在 GVC 上的学习和升级过程延长和充满风险,需要
模块型 产品结构模块化,供应商可以为采购商提供定制产品或服务;复杂信息通过弱显性协调交换;转换成本低
网络型 关系型 领导型
层级制
交易复杂,资产专用性高;供应商能力强;声誉、信用和地理临近等规范双方的依赖关系;复杂隐性知识常 通过面对面交流和较高显性协调获得 编码能力和产品专业化复杂程度高;供应商能力低,转换成本高;主导企业对供应商控制程度高;供应商活 动环节主要集中在简单的加工、制造和运输物流等 产品复杂,产品专业化难以编码;治理是组织内部行为;主导企业通过垂直一体化来开发和制造产品
文章编号:1000-2529(2011)01-0075-05
一、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全球价值链(GVC)框架为进一步分析全球经济提供了 全新的角度。Gereffi 等对 GVC 框架进行了广泛地描述(如 Gereffi and Korzeniew icz,1994;Gereffi,1995,1999,Gereffi,2005),其贡献是试图对跨边界、以企业为基础的交易和 他们之间关系的一些社会体系类型进行实证研究并发展 它。GVC 分析在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获得了巨大发展, 建构了一个涉及全球范围的分析框架。GVC 分析对如产业 升级、科技转变、职业变动、市场扩张以及贸易模式等的研 究显现了非常重要的洞察力。
收稿日期:2010-08-23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湖南省加工贸易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实证检验及对策研究”(07A041) 作者简介:许 南(1975-),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
李建军(1978-),男,湖南宁乡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商学部讲师。
75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Governance) 三种形式。在此基础上,Gereffi、Humphrey 和 Sturgeon(2003)根据 GVC 中各行为主体之间协调能力的高 低,将 GVC 治理模式划分为:市场型 (Market)、模块型 (Modular)、关系型(Relational)、领导型(Captive)和科层制 (Hierarchy)。五种治理模式的特征如表 2 所示。
企业战略意义和国家产业政策意义。其中,俘获型网络治理关系成为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在现有国际分工格局下的既成事实,其
现实困境证明 GVC“升级”事实上是“伪升级”,只有构建基于国内市场空间的自主的国内价值链(NVC)才是根本出路。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俘获型网络;国内价值链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全球价值链研究新进展: 俘获型网络的形成与突破对策
许 南 1,李建军 2
(1. 湖南师范大学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2.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商学部,湖南 长沙 410205)
摘 要:GVC 理论作为一种全球化条件下产业和贸易研究的新兴理论,至今还没有整体地纳入当代跨国公司新理论体系
中,也尚未进入产业经济学和产业组织学的教材中。但是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理论对于发展中东道国却蕴含着头等重要的
采购者驱动型 GVC 商业资本
设计、市场营销 范围经济
非耐用消费品
服装、玩具等 以贸易为主线
水平一体化 重软件轻硬件 耐克、沃尔玛等
资料。
种核心能力,才能使该国在该产业的 GVC 中处于高端地位 并具有竞争优势。
3. 治理模式 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治理在全球价值链上居于核心地 位。因为价值链上各环节公司之间的各种活动、劳动分工以 及价值分配,都处于价值链治理之下。Humphrey 和 Schmitz (2002)给出的定义是:治理(Governance)指通过非市场机制 来协调价值链上活动的企业间关系和制度机制。同时指出 GVC 治理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其关系到发展中国家了解市 场进入途径、迅速获得生产能力、理解价值链上的收益分 配、得到发达国家购买商的技术援助以及找到制定政策和 创新的支点等方面。 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对 GVC 的治理模式进行分类。 Sturgeon(2000)区分了在当今产业重组和空间配置中起重 要作用的三种治理模式:权威型生产网络 (Authority Production Network)、关系型生产网络 (Relational Production Network) 和虚拟生产网络 (Virtual Production Network)。 Humphrey 和 Schmitz (2000)根据交易成本经济学和企业 网络理论,把 GVC 治理模式划分为科层制、准科层制、网络 型、市场关系型 (Arm’s Length Market)。Sturgeon 和 Lee (2001)以产品和过程标准化程度为基础比较了商品供应商 (Commodity Supplier)、俘获型供应商(Captive Supplier)和 交钥匙供应商(Turn—key Supplier)三种类型的供应关系。 Kaplinsky 和 Morris(2003)认为,GVC 中不同环节的企业之 间维持互相信任的机制是制定和执行各种规则的标准。他 们指出只有通过 GVC 运转的规则和标准把全球生产和贸 易的离散性片段区域联系起来,才能反映 GVC 动态性特 征。同时,只有认识到治理规则和标准的重要性,厂商才能 顺利嵌入 GVC 以实现升级。所以,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治 理分类方法:规则制定治理(Legislative Governance)、监督 裁决性治理(Judicial Governance)和执行性治理(Executiv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