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情境默写及答案

合集下载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学生版 +答案1)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学生版 +答案1)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学生版)1、《伶官传序》中,晋王将终时提及三个仇人的情况是,;,;,。

2、《伶官传序》中,从“,”可以知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3、《伶官传序》中,作者以感叹词起笔,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

4、《伶官传序》中,庄宗之父以三箭与其子来明其志的句子是,!5、《伶官传序》中,庄宗出兵打仗及凯旋之时,用“,,,;,。

”来表示对父亲的敬重及对其遗愿的重视。

6、《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

”7、《伶官传序》中,由“,,;,,,。

”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的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

8、《伶官传序》开门见山,提出“,,!”的中心论点9、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

10、《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伶官传序》默写(答案简版)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3、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4、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5、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7、“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8、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9、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10、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选择性必修中册《伶官传序》情景默写上课版

选择性必修中册《伶官传序》情景默写上课版
13.《伶官传序》中,写庄宗上战场时,请箭的方式是 “__则__遣__从__事__以__一__少_,牢__告__庙__,_____请__其__矢__,_,_盛__以__锦__囊__________”, 然后背箭去奋勇杀敌。 14.《伶官传序》中,描写庄宗发誓流泪的衰微之态的句子是 “_________至__于__誓__天,_断__发__,__泣__下__沾__襟__,__何_,_其__衰__也__!___________”。 15.《伶官传序》中,作者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 上欲抑先扬,其中先“扬”的句子是 “___方__其__系__燕__父__子__以__组__,_,函__梁__君__臣__之__首__,___________, ______入__于__太__庙__,_,_______还__矢__先__王__,___,__而__告__以__成__功________”, 从而表现他意气的壮大。
《伶官传序》情景默写
1.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引用《尚书》的话 “_______满__招__损__,__谦,__得__益______________”作为论据来说明论点,这 就把“成败之迹,皆自于人”的道理表达得更明确,更充分。 2.如果要告诫人们注重细节,防微杜渐,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之 患,可借用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 “夫__祸__患__常__积__于__忽__微_,_,__而__智__勇__多__困__于__所__溺_”这两句。 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对比庄宗极盛、极衰的两种情形,得出的 “____忧__劳__可__以__兴__国_,_,__逸__豫__可__以__亡__身_____”的结论,今天读来,依然在 警示我们要树立忧患意识,力戒骄奢。 4.《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作者论述由盛而衰的史实后,连用两个反 问句:“_岂__得__之__难__而__失__之__易__欤?_?__抑__本__其__成__败__之__迹__,,__而__皆__自__于__人__欤__?__?” 既引人深思,又寓结论于疑问之中。 5.养成勤正衣冠的习惯,能收到防微杜渐的效果。欧阳修在《五代史 伶官传序》中,通过后唐庄宗宠信伶人失天下的典型事例得到了 “_夫__祸__患__常__积__于__忽__微,__,__而__智__勇__多__困__于__所__溺”的警示。

3《伶官传序》情境默写25题含答案

3《伶官传序》情境默写25题含答案

3《伶官传序》情境默写25题含答案1.作者认为难易都是由人事决定的,与“得”“失”无关。

2.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受益”,结合___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骄傲自满会带来损失,谦虚谨慎会带来收益”。

3.___在《伶官传序》中写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与___的名句相近。

4.《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得失天下皆由人事”。

5.《伶官传序》通过___困于伶人而亡国的教训,警戒后人不要忽视小事。

6.从《伶官传序》中可以看出,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7.___将终时提到了三个仇人:___、___、___。

8.___在《伶官传序》中以感叹词起笔,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得失天下皆由人事,人事又在天意之中,人事不可不努力,天意不可不顺从。

”9.在___出兵打仗及凯旋之时,他用“三箭”来表示对父亲的敬重及对其遗愿的重视。

10.通过___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即先得后失,引出了“得失皆由人事”的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

11.___在《伶官传序》中说:“没有人会一直保持安逸,没有人会一直处于困境,只有不断努力才能迎来成功。

”12.作者引用《尚书》中的话与史实相对照,来论证“骄傲自满会带来损失,谦虚谨慎会带来收益”。

13.在写______兴衰成败的史实时,作者先“扬”___的壮大,然后“抑”其衰微。

14.___之父用三箭来明示其志向,表示要统一天下。

15.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事,以免失去大局。

16.当发现有作乱的情况时,___及臣子们的反应是:惊慌失措、犹豫不决、不知所措。

17.庄宗上战场时,请箭的方式是“背箭向天”,然后背箭去奋勇杀敌。

18.描写___打败敌人时意气之盛的句子是:“旌旗如林,声震天地,风云变色,敌军溃不成军!”19.描写___发誓流泪的衰微之态的句子是:“泪如雨下,声如潮涌,悲不自胜!”20.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句“得失皆由人事,人事又在天意之中,你难道不应该努力吗?你难道不应该顺从天意吗?”来说明得失天下皆因人事。

《伶官传序》2024年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要点梳理与素材积累

《伶官传序》2024年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要点梳理与素材积累

《伶官传序》知识梳理成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挖空练习、作文素材等一、相关成语1.盛衰兴废:兴盛和衰微,指人事的发展兴亡。

2.人事代谢:代谢,更迭,交替。

泛指人世间的事新旧交替。

3.谋事在人:谋求事情能成功,需靠自己努力。

4.原始见终:考察事物的开端而预见到它的结果。

5.亲冒矢石:见“亲当矢石”,谓将帅亲临作战前线。

6.锦囊还矢:谓凯旋告捷。

7.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8.誓天断发:断发向天起誓。

9.指天誓日:指着天,对着太阳发誓。

表示意志坚决或对人表示忠诚。

10.泣下沾襟:泪水滚滚流下,沾湿衣服前襟,形容哭得非常悲伤。

11.泫然泣下:泫然,流泪的样子。

泣,眼泪。

伤心地流下眼泪。

12.满招损,谦得益:骄傲自满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1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指的是忧虑劳苦才可以振兴国家,图享安逸必定祸害终身。

14.谦虚敬慎:见“谦虚谨慎”,谦虚,虚心,不自满。

谨慎,慎重,小心。

对人虚心,办事小心。

15.惟日孜孜,无敢逸豫:每天都孜孜不倦努力工作,不敢贪图享受。

16.逸豫之心:谓贪图安逸的思想。

17.一豫一游:豫,快乐。

游玩快乐。

指帝王的游乐生活。

18.积于忽微:从细小的事情上累积发展起来。

19.祸积忽微:灾祸产生于疏忽大意。

20.流溺忘反:犹言流连忘反。

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二、文化常识1.《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记载907年至960年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代的历史。

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

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

2.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引言”、“前言”等类的序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属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议论文。

如《〈呐喊〉自序》《〈指南录〉后序》等。

(完整版)《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

(完整版)《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
1.
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
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惋的基调。

重及对其遗愿的重视。

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

1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


13.《伶官传序》中,作者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其中先
15.《伶官传序》中,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事的句子
《伶官传序》默写答案
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
在于人事。

的重视。

1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

欧阳修在《伶官传
13.《伶官传序》中,作者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其中先
15.《伶官传序》中,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事的句子。

《伶官传序》情景句及答案

《伶官传序》情景句及答案

《伶官传序》情景句及答案
1.《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


3.《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
4. 在庄宗失天下过程中,从侧面表现出庄宗众叛亲离的句子是“,” ,用动作神态表现出庄宗惊慌失措的句子是“”,表现出庄宗走投无路的句子是“,”,表现出庄宗泪流满面、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5.在庄宗得天下过程中,表现庄宗在出用兵前“请矢”仪式恭敬庄重的句子是“,,,”。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4.一夫夜呼,乱者四应苍皇东出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5.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五代史伶官传序》情境默写及答案

《五代史伶官传序》情境默写及答案
4.作者论述由“盛”而“衰”的史实后,连用两个设问句:“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既引人深思,又寓结论于疑问之中。
【参考答案】1.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4.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五代史伶官传序》情境默写及答案
1.欧阳修提出了“盛衰之理,,”的论点,并举出后唐庄宗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事例作为立论的根据。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在引《尚书》中的话作答时,顺势从中引申出“,”的道理。
3.文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了“,”的经验教训。

五代史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精心整理

五代史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精心整理

五代史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精心整理五代史伶官传序》(XXX)第一部分:【重点字填空】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XXX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XXX之将终也,以三(。

)赐XXX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

)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XXX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

),负而前驱,及凯旋而(。

)之。

XXX系燕父子以组,(。

)XXX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

) (。

)之盛,可谓壮哉!及仇(。

)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 (。

)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

),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

)损,(。

)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

)(。

)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世界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故国灭,为世界笑。

夫祸害常积于(。

)微,而XXX多困于所(。

),岂独伶人也哉!第二局部:【情形默写】1.XXX有“生于忧虑,死于XXX”的名句,在XXX《伶官传序》中与之意义附近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伶官传序》的中央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伶官传序》借XXX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忧劳可以XXX可以亡身2.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3《伶官传序》情境默写25题含答案

3《伶官传序》情境默写25题含答案

《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2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


23.《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
24. 在庄宗失天下过程中,从侧面表现出庄宗众叛亲离的句子是“,” ,用动作神态表现出庄宗惊慌失措的句子是“”,表现出庄宗走投无路的句子是“,”,表现出庄宗泪流满面、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25.在庄宗得天下过程中,表现庄宗在出用兵前“请矢”仪式恭敬庄重的句子是“,,,”。

2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2.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24.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25.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五代史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精心整理

《五代史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精心整理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第一部分:【重点字填空】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 )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 )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 ),负而前驱,及凯旋而( )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 ) ( )之盛,可谓壮哉!及仇( )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 ( )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 ),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 )损,( )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 )( )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 )微,而智勇多困于所( ),岂独伶人也哉!第二部分:【情景默写】1.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2.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新高考必背《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译文+理解性默写习题+答案

新高考必背《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译文+理解性默写习题+答案

《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译文+理解性默写习题+答案《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原文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译文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支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王朱温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

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

以后庄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从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用漂亮的锦囊装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概,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学生版 +答案2)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学生版 +答案2)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学生版)1、《伶官传序》中,写庄宗上战场时,请箭的方式是“,,”,然后背箭去奋勇杀敌。

2、《伶官传序》中,作者引《尚书》之语与史实相对照的句子是:, 。

3、《伶官传序》中,描写庄宗打败敌人意气之盛的句子是:,,,,,,!4、《伶官传序》中,作者否定“得”“失”的难易都是由人事决定的句子是:?,?5、《伶官传序》中,描写庄宗发誓流泪的衰微之态的句子是:,,!6、《伶官传序》中,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事的句子是:,, !7、《伶官传序》中,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句“?,?”来说明得失天下皆因人事。

8、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

”9、《伶官传序》中,作者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其中先“扬”的句子是“,,,,”,从而表现他意气的壮大。

10、《伶官传序》中,当发现有作乱的情况时,庄宗及臣子们的反应是:,,,。

《伶官传序》默写(答案简版)1、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2、满招损,谦得益。

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7、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8、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9、“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10、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五代史伶官传序》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五代史伶官传序》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五代史伶官传序》练习题(节选自欧阳修《五代史•宦者传论》) [注①唐昭宗:即李晔。

晚唐时期宦官专政,对皇帝有废立大权。

昭宗是僖宗之弟,即由宦官拥立为帝的。

后来昭宗与宰相崔胤谋诛宦官,反被宦官刘季述等幽禁,后虽得神策军解救,重新复帝位,但却招致梁王朱全忠乘机领兵入京,唐朝因之覆灭。

文本二: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节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4.下列对文本一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B.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C.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D.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端”,文中指萌芽、发端,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的“端”含义相同。

B.“中”,文中指符合,与《劝学》中“木直中绳”的“中”含义相同。

C.“患”,文中指祸害、灾难,与“患得患失”的“患”含义不同。

D.“少牢”,文中指祭祀用羊、猪各一头。

一般是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开头说自古以来,宦官扰乱国家,比女人造成的祸患还要严重。

文本二开头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用庄宗得失天下的事作为全文立论的根据。

《伶官传序》情境默写及答案

《伶官传序》情境默写及答案

《伶官传序》情境默写1.欧阳修提出了“盛衰之理,,”的论点,并举出后唐庄宗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事例作为立论的根据。

5.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引用《尚书》里面的话告诫我们做人要谦虚,不能自满的句子是,。

6.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1.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4.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5.满招损谦得益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原文】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译文】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
1.
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
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惋的基调。

重及对其遗愿的重视。

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

1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


13.《伶官传序》中,作者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其中先
15.《伶官传序》中,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事的句子
《伶官传序》默写答案
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
在于人事。

的重视。

1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

欧阳修在《伶官传
13.《伶官传序》中,作者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其中先
15.《伶官传序》中,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事的句子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
1.
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
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惋的基调。

重及对其遗愿的重视。

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

1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


13.《伶官传序》中,作者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其中先
15.《伶官传序》中,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事的句子
《伶官传序》默写答案
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
在于人事。

的重视。

1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

欧阳修在《伶官传
13.《伶官传序》中,作者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其中先
15.《伶官传序》中,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事的句子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伶官传序》情境默写
1.欧阳修提出了“盛衰之理,,”的论点,并举出后唐庄宗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事例作为立论的根据。

5.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引用《尚书》里面的话告诫我们做人要谦虚,不能自满的句子是,。

6.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
1.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4.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5.满招损谦得益
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
【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
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译文】
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

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

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人便四方响应,他仓皇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

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

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

人生中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中积淀下来的,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所困,难道只有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