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阅片.影像作业

合集下载

影像学阅片.影像作业

影像学阅片.影像作业

1、测试范围包括X线、CT和MRI诊断相关内容。

2、测试平时课堂所学X线、 CT和MRI影像诊断知识。

3、测试时、被测试者按临床影像诊断要求、逐次写出影像诊断征象描述、诊断结论和鉴别诊断。

4、、评分标准:共100分。

60分合格。

一般项目占10%,征象描述占40%,诊断结论占40%,鉴别诊断占10% 。

1、胸腺瘤2、胰头癌3、溶骨性骨巨细胞瘤4、二尖瓣狭窄5、脑梗死1、男性29岁,胸闷、胸痛及呼吸不畅及重症肌无力10个多月。

(MRI )一般项目:胸腺瘤为常见的前纵隔肿瘤,50%出现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患者中10%~15%有胸腺瘤存在。

根据肿瘤是否侵犯至胸腺包膜外而把胸腺瘤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两种。

症像描述:T2WI(A)示左前纵隔肿块,呈不均匀高信号;T1WI(B、C)肿块呈等信号,其内可见流空血管影,大血管受压向后移位诊断结论:胸腺瘤鉴别诊断:P118 诊断与鉴别诊断2、男性52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及上腹胀痛10月余,皮肤发黄1月余。

(MRI )一般项目:症像描述:A图: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扩张。

肿块轮廓不规则,与正常胰腺分界不清。

肿块在T2WI上可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在T1WI上大多数为低信号。

Gd-DTPA动态增强早期肿瘤强化不明显,而正常胰腺组织强化,二者形成明显对比。

胰头癌还可出现双管征(胆管和胰管扩张)。

肿瘤侵犯周围血管以及淋巴结和肝脏转移等,均可在MRI图像上清楚显示。

诊断结论:胰头癌鉴别诊断:P1923、病史男性25岁、左前臂远端肿胀、疼痛及活动障碍1年,近2个月加重。

(X光)一般项目:症像描述:于长骨骨端,关节面下,偏心性,多横向发展。

边界清晰;骨皮质薄,(288页诊断结论:溶骨性骨巨细胞瘤鉴别诊断:1、骨囊肿:青少年多,常发生于干骺端及骨干,病灶纵轴与骨长轴多一致,轻度膨胀,边缘硬化,病灶内密度常较低,常有病理骨折。

2、溶骨型骨肉瘤;青少年多,干骺端多发,破坏区边缘不清,多无膨胀,有软组织块及骨膜增生。

阅片30个

阅片30个

胫骨上段骨肉瘤
胫骨上段骨质破坏,周围 见软组织肿块,内见多发 肿瘤骨
椎间盘突出
某颈椎椎间盘向后方突出,呈软 组织密度,相应硬膜囊受压
多发性脑梗塞
双侧基底节、左侧放射冠见多发 斑片状低密度灶,边界欠清晰
右侧基底节脑出血
右侧基底节见卵圆形高密度出血 灶,密度不均匀,边界清楚,右 侧侧脑室受压。
左侧硬膜外血肿
肩关节脱位、并 大结节撕脱骨折
肱骨头向内下移位, 不在关节盂内; 肱骨大结节见骨折线, 并游离
尺桡骨骨折
尺桡骨远段均见骨折线, 断端移位、重叠。
L1椎体压缩性骨折
平片:L1椎体变扁,可见骨折线; CT:椎体可见地方不规则骨折线。
胫骨上段内侧 外生骨疣
胫骨上段内侧 骨性突起; 广基底,背向 膝关节生长
影像学检查分析
医学影像部 副主任医师
马得廷
影像学检查方法
• • • • • 1、普通X线,CR,DR,数字胃肠,DSA 2、CT 3、MRI 4、超声 5、核医学
最常见疾病分析
• • • • • • 1、X线,CT 2、各系统、多器官 (呼吸、消化、骨骼、神经、泌尿) 3、最基本 4、最常见 5、最典型
肺多发转移瘤
双肺内可见多个大小不一的结节或肿块,边界清楚,密度均匀。
多发肺转移瘤
双肺内可见多个大小不一的结节,边界清楚,密度均匀
右肺上叶后段周围型肺癌
右肺上叶后段类圆形或不规则肿块,边缘分叶、毛刺 近侧后段支气管阻塞,远侧阻塞性炎症。
消化道穿孔
右侧膈下见新月形气体密度影。
肠梗阻
小肠积气扩张, 肠曲呈弓形,可 见多个气液平面。
食道上段高密度异物
食道上段见圆形高密度影(硬币),边界清楚。 不是气管

医学影像阅片课程设计

医学影像阅片课程设计

医学影像阅片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医学影像学的基本原理,包括X光、CT、MRI等成像技术的原理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如骨折、肿瘤、炎症等。

3.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影像学检查的操作流程和质量管理要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医学影像设备,进行基本的影像采集。

2. 学生能够正确解读医学影像,准确描述影像中的病理性改变。

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医学影像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深入学习和探索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他们重视医学影像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能够在医疗团队中积极沟通、协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医学影像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医学影像学原理:包括X光、CT、MRI等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备构造、成像参数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医学影像学概述》- 内容列举:成像原理、设备类型、成像特点。

2. 常见疾病影像学表现:骨折、肿瘤、炎症等疾病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要点。

- 教材章节:第二章《骨骼与关节影像学》、第三章《胸部影像学》等- 内容列举:疾病分类、影像学表现、诊断技巧。

3. 影像学检查操作流程与质量管理:介绍影像学检查的标准化操作流程、质量控制措施及安全防护。

- 教材章节:第四章《影像学检查技术》- 内容列举:操作流程、质量控制、安全防护。

4. 影像诊断与分析:培养学生在实际病例中运用影像学知识进行诊断和分析的能力。

放射科日常业务学习记录

放射科日常业务学习记录

放射科日常业务学习记录放射科是医院的重要临床科室之一,承担着影像学诊断的重要角色。

日常业务学习对于放射科医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我个人的放射科日常业务学习记录。

一、晨会学习每天早晨,我会参加放射科晨会学习。

这是一个集中学习和讨论的平台,一般由放射科主任或者副主任带领。

在晨会上,我们会学习一些新的影像学知识、学习典型病例的鉴别诊断、学习影像学报告的编写技巧等。

这个学习过程不仅可以充实我的专业知识,还能提高我对各种疾病的影像学鉴别能力。

二、阅片学习放射科的核心工作之一就是阅片,通过对患者的影像进行观察,准确分析病变,发现疾病。

在日常工作中,我会抽空进行阅片学习。

学习的内容包括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罕见病的影像鉴别诊断、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利弊等。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学习,我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阅片能力,提高准确率和敏感性。

三、参加学术会议放射科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医学领域,新的影像学技术和临床应用不断涌现。

为了跟上最新的研究进展,我会经常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上的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和病例讨论都会给我带来新的知识和启发。

此外,和其他医生的交流和合作也能够拓宽我的视野,促进我个人的学术成长。

四、临床实践放射科的工作密切关联着临床,为了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我会积极参与临床工作。

除了阅片外,我还会与其他科室的医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习他们的临床诊断、病理信息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提高自己的临床判断能力。

五、多维度学习放射科的业务非常广泛,包括X线、CT、核磁共振、超声等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为了全面掌握放射科的业务,我会进行多维度的学习。

不仅学习各种影像学检查的操作技巧和解剖学知识,还会学习放射学的基础理论和影像学发展的历史。

这样可以使我拥有更广阔的知识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六、关注最新医学研究放射科作为医学领域中的技术学科,其发展与医学研究的进展密切相关。

为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我会关注最新的医学研究动态,阅读相关的期刊论文和学术报道。

《影像学阅片技巧与鉴别诊断》札记

《影像学阅片技巧与鉴别诊断》札记

配电盘内电流(容量)计算一、动力盘1.单个开关之电流如何计算?(1)低压线路保护最常见的保护组件为铸壳型断路器MCCB (Molded Case CircuitBreaker)当线路发生故障时,可以迅速跳脱(脱扣),将故障线路立即遮断,由系统中隔离。

(2)开关与断路器,一般常被混用,但开关指一般操作启闭之用,断路器则指具故障时跳脱能力者。

(3)奥姆定律:I(A)=E(V)/R(Ω)求功率1ψp(w)=E(V)×I(A) ×COSθ3ψp(w)= 3E(V) ×I(A) ×COSθ求电流1ψI(A)= 1ψkva/E(V)3ψI(A)=3ψkva/3×E(V)]2.功率因子如何取值?电热设备(COSθ)之取值?电热设备有哪些代表设备?(1)交流系统上电感性负载(电动机、变压器、日光灯及电焊机等)其负载电流可分成二部份,一为有效电流,用以产生电力(与电压相同),二为无效电流或称激磁电流(落后电压90°),因此负载之电力可分为有效电力与无效电力。

(2)一般纯电阻负载功因为1.0,电感性负载则视其性质而有不同(0.5~1.0之间),此类负载造成系统功因低下,才需要在靠近负载的地方加装电容器,供给超前的无效电力,做为补偿。

一般设备功因COSθ概述如下:●纯电阻性设备PF =1.0●高功因日光灯PF≧0.9●一般日光灯P F≦0.5●中小型三相电动机PF≒0.8●大型三相电动机PF≒0.9●计算机信息设备PF≒0.5~0.8(3)功率因子计算公式:COSθ=KW/KV ACKV AR=Q1-Q2=KV AR1-KV AR2=P(tanθ1-tanθ2)3. 配电盘总电流如何计算?配电盘内容总容量=设备容量之和?(1) 将各分路负载电流加总即可,然须注意单相及三相电流不可直接相加,必须先将单相电流换算为三相时之电流再予相加。

(2) 配电盘总开关之大小,依分路中最大负载之1.5倍,再加上其余负载之和来选定。

临床外科一阶段影像阅片描述

临床外科一阶段影像阅片描述

阅片:肾癌1.CT(腹部CT+增强):X肾X极可见直径约Xcm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占位,增强扫描后明显呈不均匀强化,静脉期肿块密度明显减低,呈快进快出。

2.B超:中或低回声占位,可见血流。

肾破裂:检查方法:腹部增强CT。

描述:平扫期右肾体积增大,轮廓不完整,增强后右肾内见不强化低密度区,肾盂内造影剂外漏。

诊断:右肾破裂KUB(泌尿系平片)肾结石:右肾区见多个大小不等,形态不一高密度影。

左输尿管结石:左输尿管走行区可见一类圆形高密度影,其长轴与输尿管走行一致。

膀胱结石:膀胱区可见多个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缘光滑。

IVP:肾盂癌:左肾下盏可见充盈缺损。

中上肾盏轻度积水,杯口变钝。

膀胱癌:膀胱区可见菜花样充盈缺损,与膀胱壁宽基底相连。

乳腺乳腺阅片:1.双侧乳腺钼靶片:(1)描述:(患侧)乳XX象限见一类圆形结节,边缘光滑,内部可见点状钙化。

诊断:(患侧)乳占位腺瘤可能BI-RADS分级3级(2)描述:(患侧)乳XX象限可见结节一枚,边缘呈分叶状,可见“毛刺征”。

诊断:(患侧)乳占位乳腺癌可能性大BI-RADS分级5级2.乳腺B超:(1)描述:(患侧)乳(题干若有位置要写位置:X点距乳头Xcm处)可见一低回声结节,大小约XxXcm,边界欠清,欠规则,(若有血流图:其内未见明确血流信号)。

诊断:(患侧)乳结节BI-RADS分级3级(2)描述:(患侧)乳(题干若有位置要写位置:X点距乳头Xcm处)可见一大小约XxXcm 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其内可见多发点状强回声(若有血流图:其内可见血流信号。

)诊断:(患侧)乳结节伴钙化BI-RADS分级5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B超示:甲状腺右叶形态正常,其内见囊实性结节,大小约2.8*1.8*1.6cm,边界尚清,周边血流信号为主,左叶大小、形态、内部回声未见明显异常,CDFI:血流信号未见明显异常。

双颈部未见异常肿大淋巴结。

胃癌阅片胃癌:上消化钡餐造影上消化道气钡双对比造影胃窦部胃腔呈不规则狭窄(环形狭窄),胃壁僵硬,粘膜结构破坏、中断。

医学影像学读片

医学影像学读片

医学影像学读片医学影像学读片,是医学领域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与工作。

它通过运用各种影像学技术,如X射线、CT、MRI等对人体进行扫描与成像,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对医生来说,读片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本文将就医学影像学读片的意义、技术挑战和读片中的重要考量进行探讨。

医学影像学读片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图像,医生可以更细致地了解病人的病情,帮助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影像学读片不仅需要医生对人体解剖结构有深入的理解,还需要对不同病态的表现及其对应的解释有敏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同时,读片也对医学影像学技术要求高,医生需要掌握各种成像技术的原理和操作,以及如何根据所需信息进行合理的选择。

在医学影像学读片中,医生需要面对诸多技术挑战。

首先,不同成像技术所呈现的图像特点差异巨大,医生需要充分理解每种技术的优缺点和局限性。

例如,X射线成像适用于检查骨骼结构,而MRI适用于检查软组织结构。

对于复杂的病情,医生需要融合多种影像学技术,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其次,医学影像学读片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病例经验和知识储备。

每个病例都有其独特之处,需要医生通过长期积累的经验来区分正常和异常的表现。

此外,医学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医生需要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跟上最新的技术和成果。

除了技术挑战外,医学影像学读片中还有一些重要的考量。

首先是像素和对比度的问题。

精确的像素和适当的对比度可以提高图像的质量,帮助医生准确诊断。

其次是注意观察图像中的细节。

有时候,一个微小的结构变化或异常都可能是病情的关键。

因此,医生需要耐心仔细地阅读每一张图像,并将其与病人的临床信息相结合。

最后,医学影像学读片还需要医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医生需要与临床医生和其他专业人员紧密合作,共同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医学影像学读片在医疗领域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它为医生提供了可视化的信息,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然而,医学影像学读片并非仅靠机器和算法就能完全取代人类医生的工作。

影像阅片—基本知识

影像阅片—基本知识
部分边缘伸向肺外
胸锁乳突肌和锁骨上皮肤皱褶
胸大肌与前踞肌
乳头与乳房
胸廓骨骼
肋骨 胸骨 锁骨 肩胛骨 胸椎
肋骨和肋间隙常作为 胸部病变定位的标志
第6前肋相当于9-10后肋 肋软骨钙化顺序1,10-2 肋软骨钙化形式多样 变异:叉状肋、颈肋、肋
骨融合
胸锁关节 肩锁关节 菱形窝
左右支气管的差别
二、肺炎
肺炎(Pneumonia)
是呼吸系统常见病,X线检查对病变
的发现、部位、性质及动态变化,提供 重要信息。但不能提出病原诊断。
按解剖部位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 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
临床
青壮年,冬春季
突起热、寒、铁锈色 痰
肺炎双球菌感染 充血期 红色、灰色肝样变期 消散期
锁骨
肩胛骨
胸骨与胸椎
胸膜
脏层与壁层胸膜间为潜在的胸膜腔 斜裂胸膜:第4-5胸椎——前肋隔角后数cm 水平裂:肺门向外下平第6后肋
肺门
正常肺门主要由肺 动脉、肺静脉、支 气管等结构组成
位于两肺中野内带 第2-4前肋间
左侧比右侧高12cm
肺门结构—2
右上肺静脉分支与右 下肺动脉干相交处为 肺门角
右下肺炎
支气管肺炎 bronchopneumonia
临床
婴幼儿、年老体衰者
高热、咳嗽、泡沫脓 性痰
病理 多种致病菌 小支气管壁充血水肿 肺间质浸润 肺小叶实质炎性渗出 肺小叶组织坏死
支气管肺炎表现-常见
双肺中下野内中 带
肺纹理增强模糊 沿肺纹理分布小
片状模糊影
间质性肺炎 interstitial pneumonia
钝角

影像学诊断思路和技巧

影像学诊断思路和技巧

综合诊断
1、各种影像方法综合应用
2、密切关注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 动态变化
影像学诊断思路和技巧
影像学检查的目的 诊断原则 影像诊断步骤和阅片方法
影像诊断步骤和阅片方法
一、了解一般资料 二、读片 三、分析、诊断 四、核查、补充检查
一、了解一般资料 1、病史和检查资料 2、图像信息(检查方法和技术条件)
肿块邻近脑池增宽 提示为脑外病变
听神经瘤、脑膜瘤、脑膜转移瘤 胶质瘤、血管网织细胞瘤、髓母细 胞瘤、室管膜瘤、转移瘤、淋巴瘤、 脓肿、霉菌、弓形体脑病;
听神经瘤
内听道扩大
听神经瘤、 脑膜转移瘤、脑膜瘤 肿块邻近脑池增宽
听神经瘤、脑膜瘤、脑膜转移瘤 胶质瘤、血管网织细胞瘤、髓母细胞瘤、 室管膜瘤、转移瘤、淋巴瘤、脓肿、霉菌、 弓形体脑病;
全面观察
通过全面细致的观察,达到发现病变的目的
观察者具备基本素质: 1、成像的基础知识 2、解剖知识 3、各种疾病的病理改变
部分容积效应误为肿瘤
膈肌误为肿瘤转移
小脑蚓部误为肿瘤
全面观察
通过全面细致的观察,达到发现病变的目的
观察者具备基本素质:
1、成像的基础知识 2、解剖知识 3、各种疾病的病理改变
影像学诊断思路和技巧
影像学诊断思路和技巧
影像学检查的目的 诊断原则 影像诊断步骤和阅片方法 影像诊断形式 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的关系
影像学检查的目的:
了解被检查者有无疾病、为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定位、定量、定性、定效
影像学诊断思路和技巧
影像学检查的目的 诊断原则
全面观察 具体分析 综合诊断
2、影像诊断自成体系,以其独特的成像原理,直接 或间接的反映人体的结构和疾病的本质。

影像阅片

影像阅片
第一次实训课
影像诊断原则与步骤

第一节 影像诊断原则 影像诊断是以不同的成像手段所获取的图 像为依据。正确的诊断来自正确的思维和 系统、客观、全面的观察和分析,取决于 对各类图像的特点、影像解剖、异常征象 和病理基础的掌握、认识与理解。 一般应遵循全面观察、具体分析、结合临 床、综合诊断的原则。



五、病变定性诊断

在分析判断病变性质的过程中,需要找出 一个或数个有关键意义的影像学的征象, 选出数个与其相似征象的疾病,并逐一进 行肯定或否定诊断,逐步缩小诊断范围, 结合临床相关资料做出定性诊断。病变定 性诊断是根据影像学表现而推断出来的, 并未直接看到病变,同时多数病变的影像 又缺乏特异性,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病变 都能做出定性诊断。


一、全面观察


应用解剖、生理和病理学的基础知识,通 过全面、客观、细致的观察,达到辨认出 异常发现病变的目的。 二、具体分析
发现异常影像后,应用病理、生理基础知 识进一步分析其所表示的病理意义。分析 异常影像时应按其分布位置、边缘与形态、 数目与大小、密度(信号)特征、与相邻 组织结构的相互关系、功 能改变与动态变 化等逐一进行。

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是医疗过程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如实反映人体组织器官经影 像学检查所揭示的解剖与生理状况和病理 变化信息的记述,是经由影像科医师对图 像的全面观察、分析、归纳与综合临床资 料,进行客观的描述、解释后做出的诊断 结论。认真按规范化格式书写好诊断报告, 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起着一定的作用。

影像诊断的步骤 一、了解病史和相关检查资料 分析影像图像之前,应详细了解病史和其 他相关检查资料,使观察图像时既全面又 有重点,有利于诊断。

CT、MRI图像的影像诊断4大原则5个步骤3大阅片方法

CT、MRI图像的影像诊断4大原则5个步骤3大阅片方法

CT、MRI图像的影像诊断4大原则5个步骤3大阅片方法在目前的医疗诊断中,影像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因为人体的组织和内部结构都是错综复杂的,医务人员在诊断时很难掌握病人的身体内部的情况,所以需要通过影像技术来进行观察诊断。

CT、 MRI是目前临床诊断中最常用的两种影像诊断技术。

那么我们在诊断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给病人一个准确的诊断,让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一、CT与MRI是什么?首先就要对CT与MRI是什么进行了解。

第一,CT。

CT是目前医疗影像技术中比较成熟的一种。

它是在X射线、γ射线、超声波等的基础上,通过对人体的某些部位进行横截面的扫描,其扫描速度快,影像清晰,可用于各种疾病的检测。

第二,MRI。

MRI是核磁共振成像的简称,這样一说很多人应该会恍然大悟,,但是MRI的工作原理又是什么呢?在核磁共振原理的应用下,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在电磁波的作用下,可以形成人体内部的结构图像。

MRI在实际应用中不会对人体造成电离辐射损伤,能对肝部恶性与良性的肿瘤进行有效的区别。

二、检查方法的确定在做完这两项检查之后,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明确的检查方式。

在检查的时候,可以根据病人体内的肿瘤的位置和病理特征来进行诊断。

对于脑部肿瘤的病人,可以选择MRI检查;头部和五官肿瘤的检查,需要进行 CT检查,其它部位(如内耳)可以使用MRI检查;CT可以用于胸腔肿瘤的诊断,在对其他部位进行检查时可以使用MRI检查;在对胸部肿瘤进行检查时,可以使用CT检查,尤其对一些早期的肺癌患者有较高的确诊率,这样能帮助医生对患者展开有效的治疗;在对腹盆部肿瘤进行检查时,如果是胃肠道粘膜下病变可以使用CT检查,如果是直肠癌则可以通过MRI进行检查;在肾静脉癌栓显示上,CT检查有良好的优势,但是在对肾上腺肿瘤进行检查时,需要在MRI的检查下判断其是良性还是恶性肿瘤;在对输尿管进行检查时,CT与MRI并无太大的差异;在对肝胆胰脾肿瘤进行检查时,一般需要结合CT与MRI进行检查;对肋骨进行检查时可以通过CT检查实现,但是在对脊柱等进行检查时则可通过MRI进行检查。

影像总结MRI图像阅片步骤和方法

影像总结MRI图像阅片步骤和方法

影像总结MRI图像阅片步骤和方法MRI图像是利用氢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产生的信号经重建而形成的,因此在MRI图像中使用的是“信号”的概念,而不是CT图像中使用的“密度”概念,在MRI图像中描述病变均使用“异常信号灶”来表示。

由于 MRI的成像原理与CT完全不同,因此它的图像与CT图像有不少不同之处:1.多方位图像:MRI图像不仅有横断面图像,还常有矢状面、冠状面图像。

2.多参数图像:MRI图像有T1加权像(T1WI)、T2加权像(T2WI)、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弥散加权像(DWI)、水抑制像(FLAIR)、脂肪抑制像(STIR)、磁共振波谱分析像(MRS)、磁共振血管造影像(MRA)、磁共振尿路造影(MRU)、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等多种,同一组织在不同的加权图像上,其信号表现是不同的。

3.多序列成像:MRI检查需选择适当的扫描序列,常用的有SE序列(自旋回波序列)、GRE序列(梯度回波序列)、IR序列(反转恢复序列)、FLAIR(水抑制序列)、STIR(脂肪抑制序列)等,同一组织在不同的扫描序列上,其信号表现是不同的。

由于MRI图像的上述“三多”特点,导致同一个病人有各种不同的MRI图像,因此阅片时较CT要更仔细。

但MRI检查与CT检查一样,也主要是平扫和增强扫描两种方法,图像也是黑白灰阶图像,阅片方式也基本相同。

第一步了解病人的病情和临床资料,以明确每个病人MRI阅片的目的和重点。

第二步了解MRI图像上的信息。

包括MRI设备的类型、磁场强度和扫描技术条件、使用的脉冲序列,是T1WI、T2WI还是PDWI,是横断位图像、还是矢状位、冠状位图像,是平扫还是增强扫描、扫描层厚、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等,这些信息对诊断很有帮助。

第三步有序地、仔细地观察每一幅平扫图像。

1.一般先阅读横断位片(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然后再矢状位片(自右向左或自左向右),最后再冠状位片(自前向后或自后向前);也可先矢状位片,再横断位片和冠状位片。

医院关于放射科、CT、DR阅片报告规定

医院关于放射科、CT、DR阅片报告规定

关于放射科CT、DR阅片报告规定
为进一步提高放射科CT和DR的阅片水平,提升报告单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和漏诊发生,避免不必要的医疗争议,经医务科研究特对放射科阅片、报告作如下规定:
一、DR阅片和报告一律由彭余粮组长负责,其它投照技师必须虚心向彭老师学习,共同参加阅片,协助发报告单,无签名权,报告单只能由彭余粮组长签名把关。

二、CT阅片和报告,照片完成后应该立即将相关照片影像资料送发给赖铁强教授,由赖铁强教授阅后再发报告,报告单由赖教授签名。

但在将CT片和报告单给病人之前请彭余粮组长,负责把关,再查看相关资料和CT片一次(主要是骨折病人和泌尿系统结石病人),确认无误后再将CT
和报告单交给病人。

三、技师给病人做检查时,需要随时查看检查影像资料,要善于发现问题,对问题影像要心中有数,要及时向赖铁强教授和彭余粮组长反应提示共同把关。

不得出现误诊和漏诊情况。

四、要妥善保存好每一位CT和DR病人的影像资料便于对照复查和再次检查对比。

五、强调各科医生要会阅片和善于阅片,以便纠正CT
和DR病人漏诊和误诊情况,共同参与放射影像质量把关。

Xx医务科
2018年7月20日。

影像阅片及诊断

影像阅片及诊断

.
109
二. 诊断
.
110
一)思路
.
111
1.与描述内容相吻合
如鞍区后上方三脑室 前区域占位病变,多考虑 为生殖细胞瘤,侧脑室继 发性轻度扩张。
.
112
2.先重后轻
膝关节复合伤的诊断论
1) 左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2) 髌下脂肪垫损伤; 3) 股骨干骺端、胫骨后方可疑骨挫
伤; 4) 髌上囊、关节腔少量积液; 5) 关节周围软组织挫伤、肿胀。
4.发现其他异常
•寻根问底 •追查异常信息的原因
.
28
举例说明
脑外伤后出现外耳
道流血或是鼻腔流血是
颅底骨折所致,却不晓
得具体骨折的部位,究
其原因还是我们对解剖
结构的不熟悉
.
29
颅中窝由于多数空、 裂和腔的存在,为颅底 骨折的好发部位,多发 生于蝶骨中部和颞骨岩 部。
.
30
A. 蝶骨中部骨折时, 常同时伤及脑膜和蝶 窦黏膜而使蝶窦与蛛 网膜下腔相通,故血 性脑脊液经鼻腔流出
.
78
较均匀低密度(前纵隔胸腺瘤)
.
79
(密

浓度
疡 )



.
80
均匀低密度(支气管囊肿)
.
81
(
)
包均 虫匀
低 密 度
.
82
均炎


密右

中 叶

.
83
混杂高密度(乳癌)
.
84
8.增强特点
•轻度.中等 •明显增强 •显著均一或不均一强化 •环形强化 •不强化
.
85

放射科周阅片

放射科周阅片
观察骨肿瘤的大小、形态、 位置,判断肿瘤性质。
评估骨关节炎的严重程度, 了解关节间隙是否狭窄、关 节面是否破坏。
骨骼片还可以辅助诊断其他 骨骼疾病,如骨质增生、脊 柱侧弯等。
03
阅片技巧
Chapter
观察细节
观察病变部位
仔细查看病变部位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缘等 信息,以便对疾病做出初步判断。
注意细节变化

参考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如超 声、核磁等,进行综合分析,以 便更全面地了解病情。
请教同行意见
对于疑难病例或需要进一步确诊 的情况,可以请教同行意见或进 行会诊,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04
阅片诊断
Chapter
常见疾病诊断
01
肺炎
根据肺部影像学表现,如肺纹理 增粗、斑片状阴影等,诊断肺炎 。
03
02
详细描述
04
观察胸膜是否增厚、有无胸腔积液。
评估纵隔淋巴结是否肿大,判断是否存在 肿瘤转移。
05
06
胸片还可以辅助诊断心脏疾病,如心包积 液、心肌肥厚等。
腹部片阅片
总结词:腹部片主要用于观察
腹部脏器的形态和位置,如肝
、胆、脾、胰等。
01
详细描述
02
检查肝脏是否肿大、密度是否
均匀,判断是否存在肝癌、肝
放射科周阅片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放射科周阅片概述 • 阅片内容 • 阅片技巧 • 阅片诊断 • 阅片案例分析
01
放射科周阅片概述
Chapter
目的和意义
确保影像诊断准确性
促进科室质量持续改进
通过周阅片制度,对放射科医生诊断 的影像进行复核,确保诊断结果的准 确性,避免误诊和漏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测试范围包括X线、CT和MRI诊断相关内容。

2、测试平时课堂所学X线、 CT和MRI影像诊断知识。

3、测试时、被测试者按临床影像诊断要求、逐次写出影像诊断征象描述、诊断结论和鉴别诊断。

4、、评分标准:共100分。

60分合格。

一般项目占10%,征象描述占40%,诊断结论占40%,鉴别诊断占10% 。

1、胸腺瘤
2、胰头癌
3、溶骨性骨巨细胞瘤
4、二尖瓣狭窄
5、脑梗死
1、男性29岁,胸闷、胸痛及呼吸不畅及重症肌无力10个多月。

(MRI )
一般项目:胸腺瘤为常见的前纵隔肿瘤,50%出现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患者中10%~15%有胸腺瘤存在。

根据肿瘤是否侵犯至胸腺包膜外而把胸腺瘤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两种。

症像描述:T2WI(A)示左前纵隔肿块,呈不均匀高信号;T1WI(B、C)肿块呈等信号,其内可见流空血管影,大血管受压向后移位
诊断结论:胸腺瘤
鉴别诊断:P118 诊断与鉴别诊断
2、男性52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及上腹胀痛10月余,皮肤发黄1月余。

(MRI )
一般项目:
症像描述:A图: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扩张。

肿块轮廓不规则,与正常胰腺分界不清。

肿块在T2WI上可表现为不均匀高信号,在T1WI上大多数为低信号。

Gd-DTPA动态增强早期肿瘤强化不明显,而正常胰腺组织强化,二者形成明显对比。

胰头癌还可出现双管征(胆管和胰管扩张)。

肿瘤侵犯周围血管以及淋巴结和肝脏转移等,均可在MRI图像上清楚显示。

诊断结论:胰头癌
鉴别诊断:P192
3、病史男性25岁、左前臂远端肿胀、疼痛及活动障碍1年,近2个月加重。

(X光)
一般项目:
症像描述:于长骨骨端,关节面下,偏心性,多横向发展。

边界清晰;骨皮质薄,(288页诊断结论:溶骨性骨巨细胞瘤
鉴别诊断:1、骨囊肿:青少年多,常发生于干骺端及骨干,病灶纵轴与骨长轴多一致,轻度膨胀,边缘硬化,病灶内密度常较低,常有病理骨折。

2、溶骨型骨肉瘤;青少年多,干骺端多发,破坏区边缘不清,多无膨胀,有软组织块及骨膜增生。

(288页
4、女性16岁,心悸、气短3年,活动后加重半年。

体检: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X 光)
一般项目:
症像描述:心脏轻、中度增大,呈二尖瓣型,左缘可见四个弓弧影;
左心房增大(右心缘双房影-主要依据);
右心室增大;
肺动脉段突出(80~90%);
主动脉结、左心室(缩)小;
肺淤血或伴有间质性肺水肿(Kerley氏B线、或/和含铁血黄素沉着)。

诊断结论:风湿性心脏病、二甲瓣狭窄
鉴别诊断:1、伴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的表现+左心室增大、主动脉弓正常或略小。

P139
5、女性52岁,右侧肢体活动、感觉障碍及说话不清2个月余。

(ct)
一般项目:
症像描述:脑组织内的低密度区。

特点是:低密度区的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相一致;同时累及灰质和白质。

占位效应:脑梗死后4~7天为脑水肿高峰期,可伴有占位效应。

脑萎缩:脑梗死后期出现相邻部位或患侧半球的萎缩征象。

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脑回状、条状强化,与皮质分布一致。

诊断结论:右侧基底节区、额、颞叶脑梗死
鉴别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