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黑星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梨黑星病的症状及防治

梨黑星病的症状及防治

梨黑星病的症状及防治1.症状识别。

梨黑星病主要危害叶片及果实。

①叶片受害。

开始在叶背沿叶缘处发生长椭圆形淡黄色斑,以后在病斑上产生黑霉;在叶正面有时也产生病斑,被害严重时树叶早落,生第二次叶,削弱树势,影响下年产量。

②果实受害。

在幼果期至成熟期均可受害。

幼果期感病,生长严重受阻,使果实变畸形,早期脱落。

果面先发生淡黄色圆形或椭圆形小斑,病斑逐渐扩大,以后上面长出黑霉,但在幼果期有的病斑并不扩大,也不产生黑霉而成大量墨绿色的小斑点。

果实近成熟期感病,果面上出现黄色圆斑,以后逐渐扩大到1厘米左右,并长出黑霉,在后期由于其他腐生菌的混合危害,呈现灰白色或粉红色霉,病果易脱落,病部味苦质硬,易腐烂。

③梢部受害。

新梢受害多由病芽发出的新梢基部向上蔓延所致,其上生一层黑霉,后期病部呈溃疡状。

芽受感染后,芽鳞表面生黑霉,发病重的芽鳞片瘦小并开裂,以致全芽枯死。

除新梢外,短果枝及果台枝,果台也有发生。

2.防治措施。

①加强栽培管理。

要改变施肥制度,果园内多施基肥,培养壮树,可以从根本上防止此病发生;合理修剪,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挖好排水渠道,雨后不使园内积水,这对于南方梨园的防病更为重要。

②清除病源物。

秋末冬初,扫除园内落叶、落果,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叶和病果,然后焚烧或深埋,以消灭传病中心,防止病菌再侵染;也可从发病初期摘除病梢或病菌丝。

一般从4月上中旬开始,要经常查看果园,发现病花丛和病梢时应及早摘除。

③喷布铲除剂。

早春在梨芽膨大期用5%~7%的尿素溶液或硫酸铵溶液加上0.1%~0.2%的代森铵溶液喷布1~2年生枝条。

特别是历年发病严重,难于控制的果园,用此法效果较好。

④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应抓住三个关键时期:(xx)一时梨树发芽直至形成春季第一批病梢期。

这批病梢是当年梨黑星病再发生侵染和扩展的重要病源,是防治的第一个关键期。

二是梨落花80%(时间在4月下旬左右),落花后至套袋前这段时间是幼叶幼果期。

三是套袋前,一般要求在套袋前3天内必须喷一次高效杀虫、杀菌剂,以免将病虫套入袋中。

梨树黑星病用什么药比较好

梨树黑星病用什么药比较好

梨树黑星病用什么药比较好黑星病是梨树的主要病害之一,不仅降低当年的果实品质和产量,而且严重削弱树势。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梨树黑星病用什么药比较好,供参考。

一、梨树黑星病用什么药1、对病菌在芽鳞内越冬品种,于梨树发芽前喷布45%代森铵(施纳宁)水剂400倍液,或在芽萌动期喷布12.5%腈菌唑乳油2 000~2 500倍液,以杀死芽鳞内越冬病菌。

2、落花后幼果期喷布75%猛杀生干悬浮剂,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3、一旦发现病叶、病果(约在5月中下旬)喷布40%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25%腈菌唑乳油3 000~5 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3 000~5 000倍液。

4、7~8月份进入雨季,可喷布68.75%杜邦易保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

二、梨黑星病的症状识别梨黑星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也能危害新梢、芽鳞及花序,在发病部位产生黑霉是此病的主要特征。

叶片受害初期先在叶片背面主、支脉上发生长条状或星芒状黑色霉斑,严重时叶正面也产生黑色霉斑。

梨树果实也受害,幼果表面产生近圆形黑色霉斑,逐渐呈疮痂状,膨大期发病,果面产生不规则黑色霉斑,病斑逐渐凹陷,表面龟裂,病果易脱落。

三、梨黑星病的发生规律梨黑星病菌春季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侵染各部幼嫩组织。

发病时期因气候条件不同而异。

渤海湾地区发病时期在5月中下旬,7~8月份进入发病盛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雨水适宜时,可大量危害果实。

病害发生的早晚和轻重,主要取决于雨水。

春雨早而多,早期发病重;夏季阴雨连绵,秋季雨水较多,后期发病较重。

四、梨树黑星病的预防方法1、冬前清扫落叶,剪除病、枯枝,集中深埋或烧毁,消灭越冬菌源。

2、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梢。

3、五月中下旬,及早剪除病芽梢,一并带出园外烧毁。

4、加强栽培管理,及时铲除树下杂草,排除积水,降低果园湿度。

5、结合叶面喷肥,前期喷尿素,后期喷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强树体抗病能力。

梨树预防黑星病的方法及技巧

梨树预防黑星病的方法及技巧

梨树预防黑星病的方法及技能
梨黑星病是一种主要的病害,为梨树造成的危害非常大,乃至会影响果实品质和减产,大大着落种植效益,所以在种植梨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科学的防治梨黑星病,提高梨果实产量。

接下来一起了解下梨预防黑星病方法及发病症状吧!
一、梨黑星病发病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的是新梢、叶片、果实,叶片发病后,在叶背主脉两侧和支脉之间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型黄色小斑,后期变为黑色霉状物,并脱落,叶柄感染后,会显现黑色凹陷病斑,显现霉层,新梢受害,会在幼嫩组织上显现淡黄色圆形病斑,表面有黑色霉层,果实受害后,会显现淡褐色圆形小病斑,后期病斑凹陷,并显现畸形果,果肉变硬,并脱落。

如果是高温高湿环境下,还会显现黑色霉层。

二、梨预防黑星病方法
1、挑选抗病品种,在种植之前,农民朋友可以挑选合适的抗病品种,可以有效提高梨树果实产量。

2、加强种植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这样能够提高树势,梨树抗病能力更高。

3、实行果实套袋,该方法能够有效防治病原菌对果实的危害,着落农药残留,减少后期喷药次数。

4、人工剪除病芽梢,在新梢生长的时候,剪除发病新梢,对于发病严重的区域,要及时剪除病芽,并喷药预防。

5、药剂防治,发芽前全树喷石硫合剂,或50%三氯异氰尿酸片剂1000倍液,花落后喷80%代森锰锌800倍液预防,发病后,使用2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都有非常好的成效。

至此,相信大家对于梨产生黑星病及防治方法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所以农民朋友们在种植梨的进程中,一定要做好对于的管理措施,才能有效减少黑星病的产生,提高梨树产量,有效增加收入。

南方优质梨黑星病综合防治

南方优质梨黑星病综合防治

南方优质梨黑星病综合防治梨黑星病又称疮痂病,是梨树主要病害,常造成重大损失。

幼果受害,导致果实畸形、龟裂,落果严重;叶柄、叶片受害,过早脱落,引起果树开二次花、结二次果,严重影响翌年产量。

一、病害症状。

为害果实、果梗、叶片、叶柄和新梢。

果实发病初期生淡黄色圆形斑点,逐渐扩大,病部稍凹陷、上长黑霉,后期病斑木栓化,坚硬、,凹陷并龟裂。

叶片受害,初在叶背主、支脉之间呈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淡黄色斑,不久病斑上沿主脉边缘长出黑色的霉。

严重时,整个叶片背面布满黑色霉层。

叶脉受害,常在中脉上形成长条状黑色霉斑。

叶柄上症状与果梗相似。

叶柄受害引起早期落叶。

新梢受害,初生黑色或黑褐色椭圆形病斑,后逐渐凹陷,表面长出黑霉。

最后病斑呈疮痂状,周缘开裂。

二、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在腋芽的鳞片内、枝梢病部和落叶上越冬。

翌春新梢基部最先发病,病菌再通过风雨传播到附近的叶、果。

病菌侵入最适流行温度为14~20℃。

如阴雨连绵,气温较低,则蔓延迅速。

在广西,南方优质梨黑星病自开花、展叶期开始直到果实采收为止,均可在植株地上部的幼嫩部位上陆续为害,以叶片和果实受害最重。

病害盛发期在6~7月。

三、防治措施1.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抗病能力。

坚持深翻和重施有机肥。

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2000千克~3000千克。

化肥施用要注意氮、磷、钾与微量元素的配合。

花前肥以氮为主,株施尿素0.5千克~1千克。

花后追肥适当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

谢花肥,壮果肥,采果肥,每次株施硫酸钾型复合肥1千克~2千克。

灌排水注意肥水结合,尽量不要灌水过多,以免树体过旺。

严格疏花果,控产提质,防止树体衰弱。

2.清除病菌侵染来源,减少病害。

在秋末冬初至翌年果树萌动前彻底清扫果园,清除落叶、落果,并结合冬剪清除病枝,摘除残留病果。

结合冬季土壤深翻掩埋果园枯黄杂草。

生长季节发现病叶、病果立即摘除,将其集中烧毁或深埋。

3.改善果园环境,减轻为害。

梨黑星病的流行,必须具有高湿环境条件,保持果园通风透光,降低园内空气湿度可减轻病害的流行和为害。

梨黑星病的综合防治

梨黑星病的综合防治
危害
该病主要危害梨树的叶片、果实和枝条,造成叶片早落、果实畸形和枝条枯 死,严重影响梨树的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
梨黑星病的病原特征
病原
梨黑星病的病原是一种真菌,属于半知菌亚门,黑星孢属。
症状
受害叶片初期出现黄色斑点,后扩大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病斑,病斑上产 生黑色霉层。果实受害后,果面上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病斑,病斑中部逐 渐凹陷,形成畸形果。枝条受害后,产生梭形或长条形的黑褐色病斑。
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增加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 而降低梨黑星病的发病率。
使用生物农药
选择一些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井冈霉素等,具有环保、安全的 优点。
04
梨黑星病的预防措施
品种选择与培育
选用抗病品种
针对不同品种的梨树,选择对黑星病抗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 植。
培育无病苗木
效果评估
经过针对性的防治,该品种梨树的 梨黑星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其他品种 ,且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06
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
梨黑星病的研究现状与不足之处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尽管梨黑星病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 不足之处,例如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多样性了 解不够深入,对梨黑星病抗药性机制和治理策略缺乏系 统研究等。
梨黑星病的综合防治
2023-11-07
目 录
• 梨黑星病概述 • 梨黑星病的诊断与识别 • 梨黑星病的防治技术 • 梨黑星病的预防措施 • 梨黑星病防治案例分析 • 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
01
梨黑星病概述
梨黑星病的分布与危害
分布
梨黑星病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梨树病害,在中国各地梨 产区均有发生。

梨黑星病识别与防治

梨黑星病识别与防治

梨黑星病识别与防治梨黑星病又称疮痂病,是我国北方梨区发生和为害较重的病害之一,在南方各梨区其为害也在逐年加重。

可为害叶片、叶柄、新梢、果实、果柄、芽、花序等部位。

[症状] 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主脉两侧和支脉之间产生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小斑点,界限不明显,不久后病斑上长出墨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为害严重时,许多病斑融合,使叶背面布满黑色霉层,造成落叶。

叶柄受害,出现黑色、椭圆形凹陷病斑,产生墨黑色霉层,易早期落叶。

叶脉、果柄受害,症状与叶柄相似。

果实前期受害,果面产生淡黄褐色圆形小病斑,逐渐扩大到5~10毫米,表面长出墨黑色霉层,病部生长停止。

随着果实增大,病部渐凹陷,木栓化、坚硬并龟裂。

新梢受害,多在徒长枝或秋梢幼嫩组织上形成病斑。

病斑椭圆形或近圆形,淡黄色,微隆起,表面有黑色霉层,以后病部凹陷、龟裂,成疮痂状,周缘开裂。

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在腋芽鳞片、病叶、病果和病枝上越冬,次年春天温湿度适宜时,残存的越冬分生孢子和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侵染为害。

北方病芽梢较多的梨园,在春雨多而早、夏季阴雨连绵的年份,往往病害大流行。

江苏、浙江梨区,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病,一般于4月上中旬开始发病,5~6月梅雨季进入发病盛期。

雨水多,湿度大,发病重。

辽宁梨区,病芽梢多在5月中旬左右开始出现,叶、果多在6月上旬开始发病,7月中旬至8月为发病盛期。

河北石家庄地区,4月中下旬开始出现病芽梢,以8月侵染最多,7~8月雨季为发病盛期。

品种间以中国梨最感病,日本梨次之,西洋梨抗病性较强。

[防治方法] ①秋末冬初清扫落叶,收集病果,剪除病枯枝,集中深埋或烧毁。

发病初期及时剪除病叶、病果、病梢,消灭传染中心,防止病菌增殖和蔓延。

②梨果套袋,保护果实。

③药剂防治。

在田间各发病部位可见霉斑时进行第一次喷药。

南方梨区发病早,重点抓好芽萌动期至开花前、落花70%左右、5月中旬新梢生长期、6月中旬果实迅速膨大期防治,保护花序、嫩梢、新叶和幼果。

梨黑星病发生及防治

梨黑星病发生及防治

梨黑星病发生及防治
梨黑星病是一种梨树经常发生的病害。

这种病对梨树危害很大,在近几年曾影响过一些地方的梨果出口,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近来一些地方的梨黑星病有重度发生迹象,专家建议抓紧防治。

梨黑星病的症状为:树梢及叶柄染病后,在其基部形成黄褐色长椭圆形病斑,以后产生黑霉层逐渐向上扩展,病梢及叶柄上布满霉层,终至枯死。

当夏季新梢上出现病斑时,稍隆起如豆粒,其上布满霉层,尔后霉层病斑渐凹陷龟裂,至次年病疤脱落,仅留一疤痕。

叶片发病时,多在叶背沿支脉发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初为淡黄色,后成暗色污斑,上面生有黑霉,边缘呈星芒状辐射。

病害严重时可扩及叶片正面,随病势发展,病叶渐变红褐色脱落。

果实染病后,起初发生淡黄色圆形病斑,并逐渐扩大出现黑绿色霉层,病部果肉变硬,随果实增大而逐渐凹陷龟裂。

病重时幼果呈畸形易早期脱落。

梨黑星病在一些地方一般5月上旬、6月上旬发病,一些干旱的地方发病要迟一些。

最易感病的品种为鸭梨、慈梨、秋白梨、宝珠梨、海冬梨等,且发病时间最早。

预防梨黑星病可喷洒1:2:200的波尔多液。

6月下旬和8月下旬可用石膏4000-6000倍液防治梨黑星病的发生。

- 1 -。

梨黑星病、苹果早期落叶病防治技术

梨黑星病、苹果早期落叶病防治技术

梨黑星病梨黑星病是由黑星菌(Venticillium pirina)引起的病害。

该病主要危害梨果树幼叶和枝条。

在潮湿的环境中,黑星菌通过感染梨果树幼嫩的叶片、嫩枝、芽和果实等部位,引起梨树发生萎缩、黑化等症状,严重时导致树死亡。

病害症状1.叶片症状:幼嫩叶片出现褐色至灰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并合并。

斑点已扩散到整个叶片,叶片开始变黄,直至干枯,死亡。

2.枝条症状:感染后,有些幼嫩枝叶子出现水肿、乳白色。

枝条上出现黑色小点,逐渐扩大、合并成片,形成黑斑,之后枝条愈合不产生新的幼嫩叶片,导致梨树逐渐衰退。

防治技术剪除病株和病枝及时发现病株、病枝与症状明显的梨果,及时剪除,并要清理枯叶枯干的杂物和枯树干残留物(垃圾、秸秆、落叶等)。

及时清理能有效地减少病原灾害及阻断病原的传播途径。

短截长培对于已感染的早期幼嫩枝条,可采取短截长培的方法,将得病的枝子剪掉,留下健康的断点,从长条施肥管理,促进健康生长。

喷洒杀菌剂在蔬果连作区选地栽植梨树,随后采取药剂的预防措施,可以将病害干掉。

具体操作是以杀菌剂为主的药剂喷雾处理。

每200千克水加入200克波尔多液进行搅拌,待杀菌剂与水混合均匀后,使用手动喷雾器或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对果树行冠部进行喷洒。

防治要点1.定期清除细菌繁殖地在草坪、花圃等应栽种多年果树的地方,还应采取对症下药的方法,即将原菌排除出种植地。

清除细菌繁殖地是有效地防治手段之一。

2.化学治疗的正确方法选择早期致病菌,检察回报比较微弱的果园及冷遇、枯遇果园采用化学治疗,经效益比较优秀。

3.长期管理关键不论是从疫病防治,还是从经济效益考虑,梨树的常规管理非常关键。

要做好树缝消毒,薄器消毒、薄器消毒等常规硬件和软件管理工作,及时清理枯木遗留物,落叶秸秆等,摒弃一切繁琐不必要的应对手段,确保果园长期健康发展。

苹果早期落叶病防治技术早期落叶病是苹果病害中比较普遍的一种。

引起该病的致病菌为青壳菌属的苹果早期落叶病菌(Valsa limbata)。

【梨树病虫害防治】梨黑星病用什么药防治?附图片

【梨树病虫害防治】梨黑星病用什么药防治?附图片

【梨树病虫害防治】梨黑星病用什么药防治?附图片梨黑星病又叫梨疮痂病、梨雾病、梨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梨果实和叶片,梨黑星病有什么药防治好呢?以下耕种帮就介绍梨黑星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供网友们参考。

一、梨黑星病的症状及危害1、叶片受害症状:梨树叶片受到黑星病危害后,先先在叶背面的主脉和支脉之间出现黑绿色至黑色霉状物,不久在霉状物对应的正面出现淡黄色病斑,严重时叶片枯黄、早期脱落。

叶脉和叶柄上的病斑多为长条形中部凹陷的黑色霉斑,严重时叶柄变黑,叶片枯死或叶脉断裂。

叶柄受害引起早期落叶。

2、枝干受害症状:梨树枝干受到黑星病危害后,枝干生梭形病斑,布满黑霉。

后期皮层开裂呈疮痂状。

病斑向上扩展可使叶柄变黑。

病梢叶片初变红,再变黄,最后干枯,不易脱落。

3、芽鳞受害症状:梨树芽鳞受到黑星病危害后,幼芽鳞片茸毛较多,后期产生黑霉,严重时芽鳞开裂枯死。

4、花朵受害症状:梨树花朵受到黑星病危害后,花萼和花梗基部可呈现黑色霉斑,叶簇基部也可发病,引起花序和叶簇萎蔫枯死。

5、果实受害症状:梨树果实受到黑星病危害,最初果面出现淡黄色斑点,圆形或不规则形,条件适合时病斑上长满黑霉;条件不适合时呈绿色斑,称为。

青疗。

幼果受害呈畸形、开裂、早落。

成长期果面病斑为圆形,凹陷,黑褐色表面木栓化、开裂。

成熟果实受害,病斑淡黄绿色,稍凹陷,上生稀疏的霉层。

梨树受到黑星病危害后,引起梨树早期大量落叶,幼果被害呈畸形,不能正常膨大,同时病树第2年结果减少。

二、梨黑星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1、黑星病病菌一般在梨树腋芽鳞片内或落叶上越冬,在第二年环境适宜时靠风雨传播。

黑星病病菌萌发的温度范围2~30℃,以15~20℃为适,高于25℃萌发率急剧下降。

2、梨树各品种对黑星病的抗性有差异,如鸭梨、秋白梨、京白梨、香椿梨、安梨、华盖梨、秋子梨、麻梨等品种比较发病;玻梨、巴梨、面酸梨、香水梨、洋梨、油梨、红霄梨、今村秋、长十郎等比较抗病;雪花梨、蜜梨等很少发病。

梨树黑星病如何防治

梨树黑星病如何防治

梨树黑星病如何防治梨黑星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黑星病是梨树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比较普遍,严重的年份常造成重大损失。

黑星病是梨树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比较普遍,严重的年份常造成重大损失。

症状表现1、叶片症状叶片受害初期,在叶背主脉两侧和支脉间产生淡黄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发病后期病部长出霉状物,严重时叶背长满黑霉,叶面变成黑褐色,易导致叶片早期脱落。

2、果实症状初期以皮孔为中心,形成近圆形水渍状淡黄色小斑。

后变成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其上长出黑色霉层,最后病斑凹陷,并出现龟裂,严重时受害果呈畸形,病部坚硬。

味苦涩,易落果。

在雨季,常诱发腐生菌,从而使果实表面着粉红色或灰白色霉状物。

3、新梢症状新梢发病,常由病芽萌发而来。

当新梢长至15~20厘米时,自新梢基部开始,皮层变黑,并逐渐向上发展,布满黑霉,后期病梢干枯死亡。

健壮新梢染病后呈梭形病斑,亦产生黑霉,扩展后亦导致新梢干枯死亡。

防治措施1、加强栽培管理:树冠郁闭、杂草丛生、田间湿度大的梨园极易发生黑星病。

要合理整形修剪,去除密挤、冗长的内膛枝,疏除外围过密、过旺、直立生长枝条,以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也便于喷药防治。

同时要合理负载,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2、药剂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根据发生规律,抓住关键时期:①花芽萌动时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

② 落花后7天,树上喷两遍杀菌剂,中间间隔15天。

如果雨水较多年份和发病较重的梨园,可适当增加1~2次。

6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根据降雨及发病情况再喷1 次杀菌剂。

药剂选择50%多菌灵800倍液、80%大生M-45800倍液、70%代森锰锌800倍交替使用。

在喷药时要要细致、周到,以达到有效的防治效果。

③6月下旬后,晴天喷保护剂1:3:240式波尔多液2~3遍,间隔15~20天。

梨黑星病防治要领

梨黑星病防治要领

梨黑星病防治要领梨黑星病又名梨疮痂病、雾病,在我国各梨果产区普遍发生。

此病常引起早期落叶或开二次花,即减少当年产量,又影响来年产量。

1、症状:此病可为害芽鳞、花序、新梢、叶片和果实等部位。

叶片受害,在叶背的主、支脉间形成淡黄色褪绿斑,不久在病斑上产生初为褐色后变黑色的霉状物。

叶面布满黑色霉层,严重时,叶正面也产生黑色霉斑,引起早期落叶。

果实受害,果面上产生淡黄色圆形病斑,表面有黑霉,随着果实的增大,病斑逐渐凹现龟裂,果个小并呈畸形,甚至萎缩脱落。

果实在生长后期被害,果面散生黑色霉斑,果实表皮硬化、粗糙,呈疮痂状但不龟裂。

2、发病规律:此病的发生与流行次数和降雨次数及雨量多少有密切关系。

一般多雨适宜温度为22―23℃,病菌侵入的最低平均温度为8―10℃。

夏季阴雨连绵易引起病害流行。

地势低洼,树冠茂密,通风不良,树势衰弱的梨树发病较重。

3、防治方法:清扫落叶,剪除病梢。

于梨芽萌动初期,对树体及地面喷布尿素或硫酸铵肥料10―15倍液,可铲除越冬病菌。

在病菌芽梢初现期,连续剪除病芽梢,防止病菌侵染蔓延。

根据梨黑星病发生规律,应抓住三个关键时期。

第一次喷药适期是在病芽梢和病叶或病果初现期。

大约在5月中下旬,这是药剂防治第一个关键时期。

第二次喷药在6月中旬,第三次喷药则6月末至7月上旬,此时病害将进入发生高峰期,为药剂防治第二关键时期。

第四次喷药在8月中下旬,第五次喷药是在9月上旬,这一次喷药是防治的第三个关键时期。

药剂可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托布津500--800倍液或黑星必克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在喷布杀虫剂时,可混加磷酸二氢钾或尿素300倍液,不仅增加树体营养,而且对梨黑星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早动手防治梨树三种病害:黑星病锈病腐烂病

早动手防治梨树三种病害:黑星病锈病腐烂病

早动手防治梨树三种病害:黑星病锈病腐烂病一、梨黑星病症状:梨黑星病主要危害果实、叶片、叶柄、新梢。

果实发病初期生淡黄色、蝇头大小的圆形病斑,后逐渐扩展到5~10毫升,病部稍凹陷,病斑上出现黑绿色霉层(黑霉就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层),病斑木栓化,坚硬龟裂,病疤附近的果肉变硬,并带苦味。

如幼果期受害,常引起果实畸形;叶片受害,初期在叶背沿叶脉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斑块,不久病斑上延主脉长出黑色霉层,边缘呈辐射状。

病害严重时,整个叶片的背面布满黑色霉层,由于叶柄、叶脉受害,常常导致早期落叶,有时7、8月间叶片即落光,梨果也随即脱落。

发病规律:在北方梨区,低温、高湿是病害流行的有利条件。

洋梨系品种普遍抗病,其余品种都不同程度感病,其中白梨系中的鸭梨高度感病。

防治方法:及时喷药防治,剪除病芽梢,是目前控制黑星病的最有效方法。

主要原则是预防初次侵染。

在花蕾膨大时或花谢后喷第一次药,梨果核桃大时喷第二次药,以后根据降雨情况,每隔15~20天喷药一次,共喷4次。

使用的药剂有1:2:200波尔多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二、梨锈病症状:梨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新梢,严重时果实也可以发病。

叶片受害时,先在叶片正面发生橙黄色小斑点,并逐渐扩大成近圆形的病斑,中部黄色,边缘淡黄色,外围有一黄绿色的环纹,病斑溢出淡黄色黏液,不久即干枯。

病斑直径5毫米左右,表面密生针头大小的黑褐色颗粒,即病菌的性孢子器,一张叶片上可产生多个病斑,常造成叶片干枯,早期脱落。

新梢被害后,初期病部稍肿起,以后病斑渐渐凹陷,在同一病部长出锈孢子器,并且病部龟裂,新梢枯死,刮风时引起病梢折断。

发病规律:病菌只在春季侵染梨树1次,桧柏类植物的多少和远近是影响梨锈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该病发生的最适温度为17~20℃,低于5℃或高于30℃该病不易发生。

梨树黑星病的症状识别及防治办法

梨树黑星病的症状识别及防治办法

梨树黑星病的症状识别及防治办法
1.症状识别
梨黑星病主要危害叶片及果实。

①叶片受害。

开始在叶背沿叶缘处发生长椭圆形淡黄色斑,以后在病斑上产生黑霉;在叶正面有时也产生病斑,被害严重时树叶早落,生第二次叶,削弱树势,影响下年产量。

②果实受害。

在幼果期至成熟期均可受害。

幼果期感病,生长严重受阻,使果实变畸形,早期脱落。

果面先发生淡黄色圆形或椭圆形小斑,病斑逐渐扩大,以后上面长出黑霉,但在幼果期有的病斑并不扩大,也不产生黑霉而成大量墨绿色的小斑点。

果实近成熟期感病,果面上出现黄色圆斑,以后逐渐扩大到1厘米左右,并长出黑霉,在后期由于其他腐生菌的混合危害,呈现灰白色或粉红色霉,病果易脱落,病部味苦质硬,易腐烂。

③梢部受害。

新梢受害多由病芽发出的新梢基部向上蔓延所致,其上生一层黑霉,后期病部呈溃疡状。

芽受感染后,芽鳞表面生黑霉,发病重的芽鳞片瘦小并开裂,以致全芽枯死。

除新梢外,短果枝及果台枝,果台也有发生。

2.防治措施
①加强栽培管理。

要改变施肥制度,果园内多施基肥,培养壮树,可以从根本上防止此病发生;合理修剪,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挖
1。

梨黑星病防治方法

梨黑星病防治方法

梨黑星病防治方法
梨黑星病:梨黑星病是梨树的主要病害,该病主要为害梨树的幼嫩组织(幼叶、幼果、嫩稍等),病部产生黑色霉状物,叶子受害,病斑多发生在叶背面,呈褪绿色不规则形,叶脉和叶柄上为长条形和椭圆形,病斑上很快出现黑霉层,叶片变黄、变红,易早落叶。

幼果病斑开始为淡黄色小点,后扩大为圆形,黑霉层逐渐凹陷,变硬或龟裂,易早脱落,果实在生长后期发病,病斑为圆形,有黑霉层但不凹陷。

嫩梢上的病斑为椭圆形或近圆形,有黑霉、凹陷、龟裂、呈疮痂状。

由病芽抽生的嫩梢,病斑多在嫩梢的基部,芽鳞片松散不落。

正在生长的徒长枝和秋梢易染病,严重时枯死。

花序的病斑,多在花梗的基部,渐使花序干枯萎蔫。

梨黑星病从花期到果实成熟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鳞片、叶片、叶柄、叶痕、新梢、花器、果实等梨树地上部所有绿色幼嫩组织,从花期开始侵入危害,造成落花落果,3月份病源侵入后在8月份果实采收贮藏期果心变黑。

防治方法:1、梨落花后,结合疏花疏果剪除病梢,对控制全年发病有很大作用。

2、落花后7~10天用20%代森铵1000倍、40%福星8000~10000倍进行防治。

3、发病盛期,6月中下旬用40%福星8000~10000倍、62.25%仙生167克、80%代森锌800倍进行防治。

- 1 -。

植物保护技术-梨树黑星病的防治

植物保护技术-梨树黑星病的防治

植物保护技术-梨树黑星病的防治梨树黑星病,又名疮痂病,是梨树种植过程中为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

现根据部分果农朋友的要求,对该病的症状识别及防治方法简要回复如下:一、症状表现黑星病可侵害梨树的所有绿色幼嫩组织,以叶片、果实和新梢受害为主,严重时也可为害叶柄、果柄、芽、花序等。

发病后的主要症状特点是病斑表面产生有墨绿色至黑色的霉状物。

叶片受害,先在叶背产生墨绿色至黑色星芒状霉状物,而后正面相对应处出现边缘不明显的淡黄绿色病斑,病斑多时,霉状物可布满叶背大部,叶正面则呈花叶状。

后期,病斑变褐枯死,严重时引起早期落叶。

叶柄染病,形成黑色椭圆形或长条形病斑,表面产生黑色霉层,造成叶片变红、甚至脱落。

新梢发病,均为病芽萌发形成。

其主要特点是从下至上逐渐产生黑色霉层,后整个新梢布满黑霉。

有时黑霉可扩展到叶柄,甚至叶片的基部及叶脉上。

严重时,病梢上的叶片逐渐变黄、变红、干枯、脱落,最后只留下一个“黑橛”。

果实受害,从刚落花的幼果至成熟果乃至貯运期果均可发病,但以果实接近成熟后受害较多。

幼果染病:在果柄基部或果面上形成病斑。

先为淡黄色近圆形斑点,后表面逐渐产生墨绿色至黑色霉层。

后被害幼果龟裂成干疤,易早期落果。

果实膨大期染病,形成多个凹陷状疮痂斑,常发生龟裂、翘起,似“荞麦皮”状。

有些病斑呈放射状黑色星点,病斑伤口被其它腐生菌感染后,可致全果腐烂。

果梗上发病多在幼果期,出现黑色椭圆形病斑,上长黑霉,症状与叶柄相似。

叶芽受害,病芽鳞片开裂,芽片松散,并有黑霉。

轻病芽萌发后形成病梢,重病芽则枯死。

二、传播途径与发病条件黑星病属真菌性病害。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芽的鳞片内、枝梢病部、和感病的落叶上越冬。

第二年4月,越冬的病原菌多在新梢基部先发病并成为病源中心。

4月下旬~5月上旬,叶片、幼果陆续出现病斑。

病菌借风、雨传播,在叶片上主要从气孔侵入,在果实上主要从皮孔侵入,并在果园内扩散蔓延,进行再侵染。

黑星病的发生轻重与降雨关系密切,尤其是幼果期雨日多、雨量大,则病害发生重。

梨黑星病防治技术

梨黑星病防治技术

A.梨黑星病
B.苹果轮纹病
C.苹果褐斑病
D.苹果斑点落叶病
11.梨黑星病病菌主要以( B )在腋芽内越冬。 A.菌丝体 B.分生孢子 C.子囊孢子 D.冬孢子 12.苹果轮纹病菌的侵入是经皮孔和伤口侵入。(√) 13.苹果褐斑病、轮斑病、灰斑病、斑点落叶病菌在 病叶上越冬;而圆斑病菌主要在枝条溃疡斑中越冬。 ( √) 14.简述苹果轮纹病的症状识别特点。 15.简述梨黑星病综合防治措施。
目。无性阶段为黑
星孢,属半知菌亚
门、丝孢目。
图6.1.6-3 梨黑星病菌
A.子囊壳; B.子囊及子囊孢子; C.分生孢
子梗及分生孢子
三.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在腋芽的鳞片内越冬, 也可以在病叶、病果和病枝梢上越冬。翌年条件 适宜时,越冬的分生孢子和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 借风雨传播、侵染。
四.综合防治
( 分生孢子器 ),冒出的黄色卷状物叫(分生孢子角)。 该菌主要通过( 风雨 )传播,从( 伤口 )侵入。
2.苹果轮纹病又称( 粗皮病 ),主要为害( 枝干) 和( 果实 )。该病菌主要以( 分生孢子器 )、 ( 菌丝体 )等在病组织上越冬,经(分生孢子)传播。
3.苹果褐斑病主要发生在( 叶片 )上, 其症状类型 有(同心轮纹型 )、( 针芒型 )和(混合型 )。 4.苹果圆斑病病斑中间有一( 环纹 ),中生一 ( 小黑点 ),如( 鸟眼 )状。 5.苹果轮斑病病斑( 褐 )色、( 圆形 ),有明显 的( 同心轮纹 )。天气潮湿时,病斑背面生有 ( 黑色霉状物 ),为病菌的( 分生孢子 )。 6.苹果斑点落叶病主要为害( 叶片 )。病斑 ( 红褐 )色,该病菌可产生( 分生孢子 )进行再侵 染。
2.叶片受害,首先在叶背沿主侧脉形成圆形 或不定形 淡黄色病斑,边缘不清,后长出黑色 霉层。病重时,形成多个病斑,互相联合,整个 叶片背面长满黑色霉层。叶柄受害易造成落叶。

梨黑星病

梨黑星病
成果期:7月中下旬以后,果实加速生长,抗病性越来越差,越接近成熟的果实,越易感染黑星病。因此,采 收前30-45天内,必须抓紧药剂防治,防治果实发病或带菌,保证丰产丰收。根据当年的气候(主要是降雨)条 件,此时一般需喷药3-4次,采收前7-10天,必须喷药1次。
谢谢观看
病菌存在生理分化现象。病菌分生孢子在水滴中萌发良好,萌发的温度范围2-30℃,以15-20℃为适,高于 25℃萌发率急剧下降。分生孢子形成的温度12-20℃,最适温为16℃。冬季落叶上形成子囊壳,需要有一定降雨 和地面湿度,同时需要较暖的温度。分生孢子萌发所需的相对湿度为70%以上,在80%以上时萌发率最高,低于 50%则不萌发。分生孢子生活力很强,在-14至-8.3℃温度下,经过3个月尚有半以上能萌发。在自然条件下,病 叶上的分生孢子可存活4-7个月。干燥和较低的温度有利于分生孢子的存活,可是在湿润的条件下,虽然分生孢 子容易死亡,但病菌却大量产生子囊壳,以更换越冬方式来保存菌源,这也是病菌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对环境条件 适应的一种表现。该种病原可侵染梨。
病原特征
形态特征
生理特性
子囊壳扁球形或圆球形,黑色,颈部较肥短,有孔口,周围无刚毛,大小(52.5-138.7)微米×(50.5150)微米,平均11微米×91微米。壳壁黑色,革质,由2-3层细胞组成子囊。棍棒状,聚生于子囊壳底部,无色 透明,长35-60微米,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淡褐色,鞋底形,双胞,上大下小,大小(10-15)微米× (3.8-6.3)微米.分生孢子梗单生或丛生,从寄主角质层下伸出,呈倒棍棒状,暗褐色,直立或弯曲,常不分枝, 孢痕多而明显。分生孢子淡褐色,卵形或纺锤形,两端略尖,单胞,萌发前少数生一横隔,大小(7.5-22.5)微 米×(5-7.5)微米。

梨黑星病防治关键技术

梨黑星病防治关键技术

梨黑星病防治关键技术梨黑星病是由梨黑星菌引起的一种植物病害,多发生在梨树上,是梨树主要的病害之一。

此病害严重危害了梨树的生长,导致梨的产量减少,甚至使梨树死亡。

因此,如何防治梨黑星病,成为梨树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一、梨黑星病的症状梨黑星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上,病叶常出现黄曲病斑、枯干、翻卷和边缘卷曲等现象;幼果容易被侵染,通常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果实表面有明显的斑点或霉状物;梨幼枝上的病斑呈黑褐色,感染结果导致萎缩和死亡。

二、梨黑星病的传播途径1.种子传播:病害通过梨果实中的种子进行传播。

2.污染源传播:患有梨黑星病害的梨树或感染烂果上的病原菌会通过降雨、风或操作而被作物间传播。

3.土壤传播:土壤中病原菌可以在不同程度的温度和湿度下自然越冬,等待适宜的条件下产生孢子并感染幼小的梨树。

三、梨黑星病的防治措施1.清除病源:经常清除开花期的病叶、病果和病枝,以减少病原菌的数量,从而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在种植新梨树时,应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消毒。

2.疏果:梨树采取适当的疏果措施,减少感染病害的果实。

3.预防性喷药:开花前、开花期、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前适当喷施含灵锰菌肥的农药,以增强植株抵抗力,降低病害的发生。

在病害高发期,加大喷药和防治力度。

4.局部防治:在果树感染梨黑星病的早期,可以采用局部防治的方法来减少病害的扩散。

例如,可在患部喷雾腐烂的果实、枯死的幼枝进行清除。

5.坚持集约经营:多年都在梨田内种植梨树容易引发病害的发生,对梨树适度定植,实施有氧无土栽培、轮作休耕等方法,增强梨树的生命力和抗病性,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四、梨黑星病防治的关键技术为了更好地防治梨黑星病,下面分别列出了梨黑星病防治的几个关键技术。

1.喷施农药常见的有机磷农药有甲基对硫磷,已被国家饲药兽药分析测试中心检测为不干扰环境安全的安全农药,可以用于防治黑星病。

但应注意控制用药数量和频率,以减少植株和环境污染。

2.多种方法配套使用应选择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在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梨黑星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梨黑星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梨黑星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梨黑星病的发生离不开湿度和温度的因素,今年酥梨黑星病比往年发生重,来势凶猛,不套袋果受到危害,套袋果同样也受到侵染。

据调查综合分析2018年黑星病较往年中等偏重发生,果农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下面一起来看看梨黑星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一、发生症状梨黑星病是一类真菌性病害,在全国梨产区普遍发生,主要危害果实、果梗、叶片、嫩梢、叶柄、芽和花等部位。

所有发病组织上的黑色霉层都是病原体的菌丝体、分生孢梗和分生孢子,这是当年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的基础。

叶片发病严重,可导致提前落叶,引起树势衰弱;果实发病则完全失去商品价值(图1),新梢发病可造成新梢死亡。

图1梨黑星病严重危害果实后期症状二、发病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在芽鳞片、病果、病叶和病梢上或以未成熟的子囊壳在落地病叶中越冬。

春季由病芽抽生的新梢、花器首先发病,成为感染中心,靠风雨传播给附近的叶片、果实等。

梨黑星病病原菌寄生性强,病害流行性强。

一年中可以多次侵染,高温、多湿有利于发病。

降雨在800毫米以上或空气湿度过大时,容易引起病害流行。

蒲城地区4月下旬开始发病,7—8月份是发病盛期。

另外,树冠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树势衰弱,或地势低洼的梨园发病较重。

梨品种间有差异,中国梨最感病,日本梨次之,西洋梨较抗病。

三、绿色防控技术3.1选用抗病品种新建园或高接换头首选抗病品种,如西洋梨中的红星梨较抗病,且效益好,在大荔县已有栽植成功的经验。

3.2合理修剪通过合理修剪,改善冠内通风透光条件。

在施肥上注意增施有机肥和叶面喷布微肥,避免偏施氮肥造成枝条徒长。

3.3人工剪除病芽梢从新梢生长之初就开始,及时检查剪除发病新梢,对上年发病重的区域和单株要更加注意,剪除病芽、病梢的同时,及时的喷药保护是目前控制梨黑星病流行的最有效办法。

3.4实施果实套袋果实套袋既可提高果品质量、降低农药残留,还可防止套袋后病菌侵害果实,从而减少中后期喷药次数。

但必须选用抗老化能力强的优质果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梨黑星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一、分布及危害:梨黑星病又叫梨疮痂病,在世界产梨地区普遍发生。

在我国该病害分布很广大,南北各省梨产区均有发生,但尤以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北方诸省受害严重。

二、危害症状:叶片、果实、嫩梢及芽鳞均可受害,严重时可造成新梢枯死,果实畸形龟裂,叶、果早落,树势削弱。

新梢及叶柄染病后,在其基部形成黄褐色长椭圆形病斑,以后产生黑霉层逐渐向上扩展,病梢或叶柄上布满霉层,终至枯死。

当夏季新梢上出现病斑时,稍隆起如豆粒,其上布满霉层,而后霉层被雨淋洗,病斑渐凹陷龟裂,至次年病疤脱落,仅留一疤痕。

叶片发病时,多在叶背沿支脉或中脉发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初为淡黄色,后成暗色污斑,上面生有黑霉,边缘呈星芒状辐射。

病害严重时可扩及叶片正面,随病势发展,病叶渐变红褐色脱落。

果实染病后,起初发生淡黄色圆形病斑,并逐渐扩大出现黑绿色霉层,病部果肉变硬,随果实增大而逐渐凹陷龟裂。

病重时幼果呈畸形易早期脱落。

三、病原:病害由半知菌丛梗孢目的梨黑星孢[Fusicladium pirinum (Lib.) Fuck.]引起。

分生孢子梗丛生或单枝,暗褐色,直立或弯曲,有的顶端有分叉,每梗的顶端及上段旁侧有数个钝形齿形突起(孢子痕)。

分生孢子淡褐色,单胞或双胞,纺锤形,椭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为18-21×6 9 -微米。

病菌的有性阶段为子囊菌纲、座囊菌目的梨黑星菌(Venturia pirina Aderh.)子囊壳球形,直径100-150微米,壳壁暗褐色,顶端有乳头状孔口。

孔口四周有数支暗色针状喙毛(刚毛)或无喙毛。

子囊棒状或圆筒形,长40-70微米,内含8个子囊孢子,孢子长卵形或长椭圆形,具一隔膜,上胞较大,下胞较小,分隔外微显缢缩,大小为14-20×5-8微米,黄绿色。

此菌主要以无性世代侵染危害。

以前在北方地区曾发现过子囊阶段,但不常出现。

但在昆明地区早春于先年落叶上子囊壳尚属普遍,较易找到。

四、发病规律:病菌越冬方式主要有三种:在落叶上形成有性器官,次年产生子囊孢子进行侵染;在枝梢旧病疤上越冬,次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侵染;以分生孢子在芽鳞及落叶上越冬。

其中以在芽上越冬的病菌为最主要的侵染来源。

一般来说,如果春季多雨,天气阴湿,气温偏低则发病早且重。

在干旱年份发病迟且轻。

在辽宁、河北落花不久,易感病的鸭梨及秋白梨等新梢即发病(河北为4月下旬、5月上旬)。

在昆明地区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即可见当地易感病品种宝珠梨的新梢发病。

病梢出现后,叶片及果实相继发病,但开始发展缓慢,到7、8月雨季期间,病害盛发,病果率上升极快,造成大量落果。

分生孢子萌发适温为22-23℃是,最高温度28℃。

菌丝发育最适温度20℃,最高温度25-30℃。

孢子萌发和侵染需要5-48小时的连续高湿。

在枯枝落叶上的分生孢子越冬后,其存活率递减速度很快。

品种间抗病差异很大。

最易感病的品种为鸭梨、慈梨、秋白梨、宝珠梨、海东梨等,且发病时间最早。

具有一定抗性,但仍感病的的有秋子梨、安梨、细把梨、白雀梨、麻梨等。

红梨、糖梨、满园春、尖把梨、平顶梨、瓶梨、身不知、明月、苍溪梨、雪花梨、刺满梨等具有较强的抗性。

西洋梨系统对黑星病抗性最强。

五、防治措施:
1、结合果树修剪清除病枝梢及其他病残体,以减少侵染源;
2、清疏树冠内部同,及时将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枯枝等清除,增进树冠通风透光条件;
3、改善栽培管理,适当增施肥料,增强抗性,提高抗病力;
4、化学药剂防治:
(1)冬季梨园地面上可喷射5%硫酸或石灰乳;2%二硝基苯酚钠;或12%有硫酸铵以防治落叶上子囊孢子的形成和清除分生孢子;
(2)冬季果树休眠期可喷射一次5度石硫合剂,以消灭菌源;
(3)于新梢抽出后、花谢后、梨果如核桃大小时各喷一次药剂。

可使用1:1:160波尔多液或500倍代森锌液;
(4)病害发生较严重的梨园可喷洒1:1500甲基托布津;1:800退菌特:1:400-600百菌清;或用25%多菌灵1:250-500倍液。

亦可将1:800退菌特与1:1000甲基托布津混合施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