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黑星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梨黑星病

Pear Scab

梨黑星病又叫疮痂病,俗称黑霉病、雾病、乌码、荞麦皮,是我国梨树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该病危害果实,果面产生病斑,使之失去商品价值;危害叶片,导致早期落叶,严重消弱树势。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该病在种植鸭梨、白梨等高度感病品种的梨区发生较重,原来抗病的雪花梨、酥梨等品种在近几年的受害程度也逐渐加重。但由于防治技术的普遍提高,因该病严重发生而导致早期大量落叶的现象较为少见。当前该病主要危害果实,尤其是近成熟期的果实。由于果实受害,降低经济价值,影响果农的经济收入。一般年份是需要经常加以重视和防治的梨树病害之一,多雨年份尤其要密切注意其发展动态,及时进行防治。

症状

梨黑星病能够侵染梨树所有的绿色幼嫩组织,如叶片及叶柄、芽、花序、新梢及一年生枝条等部位,其中以叶片和果实受害最为常见。该病从展叶期开始,一直到果实采收期都可发生,有时在储藏期仍可继续发生。该病症状的主要特点是:受害部位产生墨绿色至黑色,有时呈银灰色的霉状物;病部初期变黄,后期枯死,病部组织不腐烂。

叶片:叶肉、叶脉及叶柄均可发病。刚展开的幼叶最感病,展叶后一个月以上的老叶抗

病性很强。叶部病斑主要出现在叶片背面,尤以沿叶脉处较多。初期沿叶脉长出星状放射的墨绿色至黑色霉状物。叶片正面难见异常表现;稍后,霉状物扩展连片,与背面黑霉对应的叶片正面开始出现不规则形黄斑;再后,病斑逐渐变褐枯死。叶上病斑多时,可导致叶片枯黄,甚至早期落叶。叶柄和叶脉上的病斑呈长条形或梭形,中部凹陷,表面易产生霉层,严重时叶脉断裂,叶柄变黑,叶片枯死。叶柄受害常常是早期落叶的重要原因。

果实:从刚落花的幼果至采收期甚至储运期的成果均可发生,果实成熟度增加,感病程

度加重,近成熟期的果实最易受害。刚落花即受害的小幼果发病,多数在果柄或果面形成黑色或墨绿色的近圆形霉斑,这类病果几乎全部早落。稍大幼果受害,果面产生淡黄色斑点,圆形或不规则形,潮湿条件下病斑上产生黑霉;干燥时不产生黑霉,呈绿色斑,俗称“青疔”。幼果受害后,病部组织停止生长,导致果实畸形、开裂,甚至脱落。成果期受害,形成圆形凹陷斑,病斑表面木栓化、开裂,呈“荞麦皮”状,这类病果不畸形。近成熟期果实受害,形成淡黄绿色病斑,稍凹陷,有时病斑上产生稀疏的霉层。病果或带菌果实冷藏后,病斑扩展较慢,病斑上常见浓密的银灰色霉层。

芽部:芽部发病极难辨认。病芽的主要特征是鳞片变黑并产生黑霉,重病芽瘦弱甚至枯

死,枯芽不能萌发,常在芽基周围形成近圆形黑斑;轻病芽难见异常,第二年萌发形成病梢。在一个枝条上,顶芽基本不受害,亚顶芽最易受害,亚顶芽往下3~4个芽也较易受害。病芽

图9-1 梨黑星病菌

1.子囊孢子 2.子囊壳 2.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绝大部分是叶芽,花芽发病极为少见。

病梢:病芽萌发形成病梢,俗称“乌码”,又称“病芽梢”。一般年份从4月下旬开始出现,几乎全为病芽萌发而成,极少见到当年受侵染而成的病梢。病梢的主要特点是从新梢基部开始,逐渐向上产生一层浓密的墨绿色至黑色霉状物,一直向上可扩展到叶柄甚至叶片基部。病梢叶片初变红,再变黄,最后干枯脱落,只留下一个“黑橛”。病梢大小差异很大,小病梢为只有1~2片叶的叶丛枝;大病梢可达10cm 以上,长满黑霉,叶片脱落,极似一条“老鼠尾巴”。

其他部位:一年生枝条不会因病菌直接侵染而发病,而是由于重病芽枯死,病菌向周围扩展而成。病斑近圆形,黑色,中部常开裂,极难产生霉状物。花序发病非常少见,主要是带菌花芽萌发,在花序基部形成黑霉,向周围扩展,最终可致花序基部相邻叶簇萎蔫枯死。

病原

学名:有性态为梨黑星菌Venturia pirina Aderh.,属子囊菌亚门黑星菌属;在自然界常见其无性态为梨黑星孢Fusicladium virescens Bon.。

病原形态:在病斑上长

出的黑色霉状物即为病菌的

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

生孢子梗丛生,暗褐色,粗

而短,无分枝,直立或弯曲,

大小为8.0~32.0μm ×3.2~6.4

μm 。分生孢子着生于孢子梗

的顶端或中部,脱落后孢子

梗上留有瘤状的痕迹,分生

孢子淡褐色或橄榄色,葵花籽形、纺锤形、椭圆形或卵圆形,单胞,但少数在萌发

时可产生一个隔膜。大小为

8.0~24.0μm ×4.8~8.0μm 。有性态一般在过冬后的落叶上产生假囊壳,以在叶背面聚生居多。假囊壳圆球形或扁圆形,黑褐色,喙部突出,平均大小为87.1~118.6μm 。子囊棍棒状,聚生于假囊壳底部,无色透明,大小为37.1~61.8μm ×6.2~6.9μm ,每个子囊内含有8个鞋底状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淡黄绿色或淡黄褐色,双胞,大小为11.1~13.6μm ×3.7~5.2μm 。

病原生物学:菌丝生长范围5~28℃,适温21~23℃。分生孢子形成的适温为20℃。分生孢子萌发的速度与温湿度关系密切,一般萌发温度范围为2~30℃,适温21~23℃,新鲜的分生孢子在25℃下经24h 后萌发率可达95%以上;分生孢子萌发所需湿度为70%以上,低于50%不萌发。分生孢子抗逆能力较强,在-8~-14℃低温下经过3个月尚有50%以上萌发。自然条件下,落叶上的分生孢子能存活4~7个月。在潮湿条件下分生孢子容易死亡,但有利于病菌形成假囊壳。

病原菌生理分化:日本田中彰一等(1964)研究表明,梨黑星病菌存在明显的生理分化

现象,认为梨黑星病菌有两个种,即:Venturia pirina Aderh和V. nashicola Tanak et Yamumoto。两个种在形态和致病力方面均有一定差别,V. nashicola的分生孢子及子囊孢子均比V enturia pirina的小,假囊壳稍大;V. pirina只危害西洋梨,不危害日本梨,V. nashicola只危害日本梨,不危害西洋梨。我国文献记载梨黑星病菌几乎均采用V. pirina,但罗文华(1988)和魏宁生等研究表明,中国栽培的梨(包括中国梨和日本梨)的黑星病菌应属于Venturia nashicola。沈言章等(1993)研究发现我国栽培梨上的黑星病菌存在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将采自河北、江苏、浙江、台湾和四川等地的12个菌株分为5个不同的致病类型。

病害循环

越冬和初侵染来源: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芽鳞片间或鳞片内越冬,第二年病芽萌发长

出病梢(乌码、病芽梢),病梢上产生分生孢子,成为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病菌的分生孢子及未成熟的假囊壳也可在带病落叶上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来源。第二年假囊壳成熟,产生并散发子囊孢子。但三者相比,以病芽中的菌丝越冬对来年发病最为重要。冬季温暖潮湿,落叶易腐烂分解并导致病菌死亡,落叶上的病菌难以越冬;冬季温暖而干燥,落叶上的分生孢子可能越冬,但干燥条件不利于假囊壳的形成,有性态越冬的可能性不大;冬季寒冷而潮湿,不利于分生孢子越冬,而有利于有性态的形成并越冬。病芽是在上一年的夏秋季节形成的。随着梨树发芽、开花、展叶,病芽萌发形成病芽梢。河北省中南部,一般年份病梢最早出现在4月23日前后,个别年份可提前到4月18日;5月5~15日是病梢的集中出现期,此期出现的病梢可占当年病梢总量的90%左右;5月25日前后是病梢出现的最后时期,进入6月田间极少出现新病梢。在一个一年生枝上,顶芽萌发不会形成病梢;亚顶芽萌发长出的病梢最多,约占病梢总量的85%左右;再往下三个芽萌发的病梢可占10%左右;再往下也有长出病梢的可能,但为数极少。条件适宜,一个病梢可连续产孢25~57d,每天每梢可产孢10~70万个,病梢干枯死亡即丧失产孢能力。在一株梨树上,病梢多则叶、果发病早而严重;病梢少则叶果发病晚而轻;及时并彻底摘除病梢,能够明显减轻甚至控制黑星病的发生和流行程度。

传播:病菌主要依靠风雨传播,传播距离一般为10~30m。然而,据作者实地调查表明,

病菌也有可能通过气流传播,传播距离超过100m。据调查,在以病梢上的病菌为初侵染来源的条件下,早期病叶及病果多数出现在病梢的下方,形成一个以病梢为顶端的圆锥型发病中心。在以落叶上的病菌为初侵染来源的条件下,早期病叶病果虽无明显的发病中心,但多数出现在树冠下部靠近地面的叶果上。

侵入与发病:孢子萌发后可直接侵入,潜育期一般为10~20d。黑星病的潜育期长短与环

境温度有关。初侵染期气温较低,潜育期大约为20~35d;夏秋季节一般为7~15d。多年调查证明,在河北省中南部,幼叶幼果发病最早为5月中旬,5月下旬~6月上旬普遍发病。但是,在特殊条件下,幼叶幼果的发病时间也会有很大变化。例如,1990年冬季温暖干燥,展叶前后多雨潮湿,河北魏县梨区4月下旬发现病果,5月初即普遍发病。环境条件合适,该病可进行多次再侵染。

发病条件

此病是一种有多次再侵染的流行性病害,发生和流行的程度与多种因素关系密切。

品种抗病性:目前主要的栽培品种大都是感病品种。鸭梨、京白梨最感病;雪花梨、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