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原理的基本原理 第十二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最优原理的哲学依据 1. 最优原理和目的论根本对立 2. 最优原理是唯物辩证法的特殊表现形式 (五)最优原理的科学意义 1. 促进科学实践最优化 2. 促进科学认识最优化 3. 实现科学成果最优 4. 为科学提供新的自然观内容
思考题 和谐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守恒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方向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最优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二、守恒原理
(一)守恒与转化的含义 守恒与转化,①是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的所蕴涵的基本原理之一;②守恒原理体现为不 变性与变化性的辩证统一,又是对立统一规律的 具体表现;③守恒与转化的辩证关系;④转化中 的反向变化关系;⑤守恒原理及守恒的绝对性与 相对性。 例一: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提出。 例二:信息和熵。信息和熵,是表示系统特性的 两个量度。在一个孤立系统中,信息与熵的和是 一个常数。系统有序化、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必 对应着系统熵的降低,而系统混乱程度的增大,
(三)方向原理的哲学依据 பைடு நூலகம்1. 方向来自于事物的根据 2. 方向表现于规律性之中 (四)方向原理的科学意义 1. 把握人们行动的方向性 2. 善于促成过程向确定的方向发展 3. 掌握量变中的方向性,实现前进方向的 质变
四、最优原理
(一)最优原理的含义 最优原理,是和谐原理与守恒原理的补充,又是 方向原理的进一步深化,反映着自然系统和人工 系统的发展趋势与结局。如果说和谐原理与守恒 原理是从异中求同,从对立中把握统一,那么, 这一原理就是从同中求异,从统一中把握对立, 进而研究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规律。最优原理, 表现着客观的多样性的差异之中有不同的差别以 及质的不同等级。掌握最优原理,关键在于把握 “最优化”的客观性、相对性、条件性。
(四)守恒原理的科学意义 1. 坚持唯物主义方向 2. 提供可知论的根据 3. 获得新认识的要求 4. 开阔探索的思路
三、方向原理
(一)方向原理的含义 方向,是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趋势,表现为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方向原理,是对自 然界各种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种种趋势、方 向的概括和总结。方向是事物运动过程的要素, 是变化过程的要素,是事物发展过程的要素。方 向又分为:可能方向与现实方向,主要方向与次 要方向,可逆方向与不可逆方向。方向原理有两 个要点:一是,它所研究的方向是指事物运动中 的方向,变化中的方向,发展中的方向。二是, 方向在不同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的表现是 不同的,要了解方向的内容,应当在研究各种各 样的方向中去探索。
方向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过程的要素。 方向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方向与现实方向、 主要方向与次要方向、可逆方向与不可逆 方向、前进方向与后退方向。 (二)方向原理的客观普遍性 1. 力学中方向原理的表现 2. 物理学中方向原理的表现 3. 化学中方向原理的表现 4. 生物学中方向原理的表现
(三)和谐原理的客观普遍性 1. 和谐原理在数学中的表现 2. 和谐原理在天文学中的表现 3. 和谐原理在物理学中的表现 4. 和谐原理在化学中的表现 5. 和谐原理在生物学中的表现 (四)和谐原理的哲学依据 1. 对立统一规律是和谐原理的坚实基础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也是 和谐原理的哲学依据
也就相应地是系统辨异度即信息的减小。 这种反向变化的守恒关系在孤立系统中是 绝对的。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孤立系统 总是朝着系统熵增加的方向变化的。但是, 任何一个系统都不可能是绝对孤立的,总 存在着同环境信息和熵的交流,因此,系 统的信息—熵守恒关系总会破缺,系统可 以向着有序化、组织化的方向发展。
(二)和谐原理的主要内容 1. 有机整体是和谐的基础 2. 对称性是物质内部联系和规律的和谐 3. 比例协调和结构合理是物质系统内部各 种对立、差异部分、要素之间关系的和谐 4. 规律性是物质系统运动、变化和发展中 的和谐 5. 相似性是物质系统之间的和谐 6. 和谐又是相对的和有条件的。
(二)“最优”范畴标志的内容和形式 1. 结构形态最优 2. 运动过程最优 3. 性质最优 4. 功能最优 (三)最优原理的客观普遍性 1. 在天文学领域的表现 2. 在地学领域的表现 3. 在物理学领域的表现 4. 在化学领域的表现 5. 在生物学领域的表现 6. 在工程技术领域的表现
(五)和谐原理的科学意义 1. 和谐美对科学研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2. 对称性为现代科学发现和科学预见提供 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3. 简单性原则为科学理论的发展、评价和 选择提供了方法论 4. 相似性是认识和探索新事物的“桥梁”, 是类比法、模拟法和模型法的理论基础。
第十二讲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一、和谐原理 二、守恒原理 三、方向原理 四、最优原理
今天,作为马克思“反思的问题视域”的对象—— 资本全球化正在发生着从“旧全球化时代”向“新全球化时代”的 重大转变。新旧全球化的重大转换表现在五个方面:其一,产业轴 心从工业文明走向后工业文明或知识文明。知识的资本化及其全球 扩张正在取代资本全球化而成为主要形态。 其二,在全球化结构构成上,从“工业文明—农业文明”转向“后 工业文明—工业文明”。 其三,全球化时代的内在张力发生重大转换。新全球化时代“一体 化”与“多元化”格局并存,两极之间保持很大的张力。 其四,全球化的控制方式发生重大转换。从商品、工业和金融资本 等实体控制方式,向文化、人才、信息、科技、政治以及大众传媒 等控制方式转变,造就了“知识霸权”、“数字鸿沟”、“后殖民” 与“新帝国”结构。“文化帝国主义”及文明冲突成为其新特点。 其五,全球化的思维方式发生重大转变,即从以启蒙理性为基础的 现代主义精神的旧全球主义转向以后现代的多元化为特质的新全球 主义。
“当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时,我才能在实践上按人的方式同物 发生关系。因此,需要和享受失去了自己的利己主义性质,而自然 界失去了自己的纯粹的有用性,因为效用成了人的效用。”[1] 所以, “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就是说,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 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作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 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 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 面的本质。”[2] 所以,“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 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 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 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 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 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 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 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3]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年,第86页。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年,第85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第81页。
总结—— 自然、文化、人内在的辩证法与科学发展
第一讲: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性质 第二讲:中西文化传统中的自然观 第三讲: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第四讲:马克思的《1844年手稿》 第五、六讲:文化哲学视野中的文化与自然 第七、八讲:科学视野中的科学活动诸要素 第九、十、十一讲:自然辩证法诸范畴 第十二讲:自然辩证法诸原理 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的和解,人的全面发展
(二)守恒原理的客观普遍性 1. 转化是普遍的。如,生命的起源 2. 守恒原理在无机界的表现。如,E=mc2 3. 守恒原理在有机界的表现。 (三)守恒原理的哲学依据
物质不灭和运动不灭、对立统一规律为守恒原理 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哲学依据。 1. 物质运动永恒性是守恒原理的最一般基础 2. 守恒原理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表现
一、和谐原理
(一)和谐的含义 和谐一词源于希腊文havmonia,意思是联系、匀 称,是指事物的各个方面的配合和协调,是指多 样性中的统一。 其主要内容是:有机整体是和谐的基础,对称性 是有机体的和谐,比例协调和结构合理,规律性 是物质系统运动与发展中的和谐,相似性是物质 系统之间的和谐。和谐揭示了对立面的统一,差 异中一致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