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中生命科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上海初二上生命科学复习资料

上海初二上生命科学复习资料

上海初二上生命科学复习资料初二上生命科学复一、人体的构成人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组织是由一些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以及细胞间质构成的细胞群。

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分布于体表和体内一些器官的内表面,如胃肠等内壁里。

其特点是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功能是保护和吸收。

肌肉组织具有运动功能,能够收缩和舒张。

其结构特点是由肌细胞构成,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结缔组织的特点是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较多,功能包括营养、支持、连接和保护。

神经组织的特点是由神经细胞构成,分布于神经系统,如脑、脊髓等。

其功能是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传导兴奋。

器官是由多种不同组织按一定顺序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能行使一定的生理功能的结构。

人体由八个系统构成: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人体。

二、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包括气温、气压、氧气、淡水和食物。

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组织液。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而组织液是体内绝大部分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细胞和血浆,其中红细胞运输氧气,白细胞免疫防御,血小板有止血作用,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人体各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消化系统的作用是补充内环境中所消耗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水分,泌尿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形成尿液维持细胞外液的量和各种化学物质的浓度以及pH的相对稳定,循环系统的作用是物质运输和物质交换,而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是对各种生理活动进行调节。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的生存及生理功能维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练题:1、人体呼吸时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产生部位是细胞。

2、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能进入组织液,其原因是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组织液高。

上海初一科学知识点

上海初一科学知识点

上海初一科学知识点本文档旨在总结上海初一阶段涉及的科学知识点,以帮助学生系统复科学课程。

以下是初一科学知识点的概述。

生物学1. 细胞和组织-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组成。

- 细胞的组合形成了组织,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功能。

2. 动植物的生活特征- 动物有机体是有机系统的,需要感知、运动和保持稳定内环境。

- 植物有机体有细胞组成,具有光合作用、排泄、传导和繁殖等功能。

3. 遗传与进化- 遗传是父母把基因传给子女的过程,基因决定了个体的性状。

- 进化是物种长时间内逐渐改变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4. 人体生长发育- 人体从胎儿到成人经历了生长和发育的过程。

- 青春期的到来意味着身体发生许多变化。

物理学1. 运动的基本概念- 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 运动可分为匀速运动和加速运动两种类型。

2. 力和压力-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运动或改变物体的形状。

- 压力是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的大小。

3. 静电学- 静电现象是物体间电荷失衡产生的。

- 电荷存在正负两种。

4. 光的传播和反射- 光以直线传播,当遇到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 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定律。

化学1.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物质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种。

- 物质的性质包括颜色、气味、溶解度、硬度等。

2. 物质的变化及其探究- 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发生变化。

- 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

3. 常见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混合物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分离。

- 纯净水可以通过蒸发和凝华得到。

4. 实验室中的安全和实验方法- 在实验室中需要注意安全,如佩戴安全眼镜、实验器具正确使用等。

- 实验方法包括观察、测量、记录、总结等。

地理学1. 地球与地图- 地球是一个球体,由固体地壳、液态海洋和气体大气层组成。

- 地图是将地球的表面缩小并展示在平面上的工具。

2.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绕太阳运动。

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

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

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生命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生命的起源、组成、发展、演化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对于上海市的初中生来说,学习生命科学不仅可以扩宽知识面,还可以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从细胞、遗传、进化等几个方面,介绍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的相关内容。

I. 细胞在生命科学中,细胞是最基本的单位。

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由细胞膜包裹着,其中有许多细胞器承担不同的功能。

例如,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负责存储并传递遗传信息。

而线粒体则是细胞的能量中心,负责生产细胞所需的能量。

通过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上海市的初中生可以了解到生命的基本单位是如何运作的。

II. 遗传遗传是生命科学的另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课程的一部分。

遗传研究的是生物体如何通过遗传物质(DNA)传递特征给后代。

上海市的初中生将学习到基本的遗传原理,例如遗传物质如何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传递,以及基因如何决定个体的表现形式。

此外,初中生还将了解到基因突变和基因工程等相关的内容。

通过学习遗传,上海市的初中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演化过程。

III. 进化进化是生命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也是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课程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进化,学生将了解到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物种如何适应环境并不断进化。

上海市的初中生将学习到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自然选择的原理。

此外,通过实例分析,他们还可以了解到环境变化和生物适应的关系。

通过学习进化,上海市的初中生将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并加深对生命的理解。

IV. 生命科学的应用除了以上的基础理论,生命科学还有许多实际应用,对上海市的初中生来说也非常重要。

例如,医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初中生可以学习基本的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知识,并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此外,食品科学、环境科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也都是生命科学的应用之一。

通过了解这些应用,上海市的初中生可以将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复习讲义

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复习讲义

初中生命科学复习讲义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第一节、人体是怎样构成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 器官 系统 人体人体是协调统一的整体 细胞 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的形态各异, 但基本的结构相同(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P5)组织 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P8-10 四大组织器官 人体不同的组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分工合作,构成有一定形态特征、行使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

P10-11胃(器官)的组织构成。

黏膜 ——上皮组织(保护分泌)(由内而外) 黏膜下层——结缔组织(联系) 分布神经组织 肌层 ——肌组织(收缩:平滑肌,促进胃蠕动) 浆膜 ——上皮组织(保护)系统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P15 人体实验:1、观察人体基本组织 P7 显微镜的使用2、知道人体器官的位置 书:P11-13 练习册: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一、人体外环境生存所必需的条件 P20 大气的温度、压力、含氧量、淡水、食物 二、人体内环境(又称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 P21 1、 内环境组成——血浆:血细胞的内环境。

组织液:其他大部分细胞的内环境。

2、 血液的组成 P21 会读图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氧料和废物。

血细胞:占血液总量45%红细胞: 举例:贫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量低于正常值)1) 结构特点血细胞中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红色:含有红色的含铁蛋白质——血红蛋白2) 功能: 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1) 结构特点:圆球形,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但数量比红细胞少。

2) 分类:嗜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3) 功能:免疫 举例:伤口化脓血小板1) 结构特点:血细胞中体积较小的细胞碎片。

2) 功能: 止血。

血浆 :占血液总量55% ,淡黄色、半透明、流动的液体 ,包括血清和纤维蛋白原 成分: 91%--92% 水分8%---9% 蛋白质、非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脂类、尿素、尿酸)思考与讨论:P21能看懂验血报告单吗?3、 人体内环境的特点:相对稳定定性(体现在2方面)三、人体如何维持内环境稳定性 P25八大系统都直接、间接参与维持内环境稳定 读图 P25内环境稳定的维持 1、 血液循环系统如何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运输物质和交换物质。

上海初二上生命科学复习资料

上海初二上生命科学复习资料

初二上生命科学复习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第1节、人体的构成(一)细胞:是人体结构中的基本单位。

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二)组织——由一些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以及细胞间质构成的。

人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1)上皮组织分布:体表和体内一些器官的内、外表面,如皮肤、胃肠等器官内外表面。

特点: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功能:保护、分泌、吸收。

(2)肌组织功能:收缩和舒张结构特点:由肌细胞构成,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心肌骨骼肌:附在骨骼上。

细胞呈长圆柱状,上有明暗相间的条纹。

平滑肌:分布在胃、肠等的壁上。

梭状。

心肌:分布在心脏。

细胞呈短圆柱状,有分支相连。

(3)结缔组织特点: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质多功能:营养、支持、连接、保护。

类型:脂肪细胞、骨、软骨、血液(4)神经组织特点:神经细胞构成分布:在神经系统,如脑、脊髓等。

功能:接受、整合、传递信息。

神经细胞别称神经元,其结构见书 P10或练习册P1(三)器官——由多种不同组织按一定顺序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能行使一定的生理功能的结构。

胃壁层次(自内至外):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外膜(上皮组织)(结缔、神经组织)(肌、神经组织)(上皮组织)(四)人体由八个系统构成: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五)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第2节、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1.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又称外环境):气温气压氧气淡水食物2.内环境(即细胞外液):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是体内绝大部分细胞即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毛细血管是物质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3.血液的组成由血细胞和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运输氧气)贫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量偏低)白细胞(免疫防御)炎症(白细胞指数偏高)血小板(凝血、止血作用)4.人体各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消化系统的作用是补充内环境中所消耗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水分。

八年级上海生命科学知识点

八年级上海生命科学知识点

八年级上海生命科学知识点一、生物多样性1.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种类、数量及其分布范围的多种多样性。

2.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物种的适应和进化至关重要。

同时,各种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为人类提供了诸多重要的生态服务,如氧气的产生、水循环的维持、食物链的运转等。

3. 生物多样性的威胁生物多样性正在遭受破坏和外来入侵物种的威胁。

这种威胁的产生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包括过度捕捞、采伐森林、开垦土地等。

二、细胞结构和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单位,具有细胞膜、质体、核及核仁等组成部分。

2. 细胞的各个结构的作用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可以选择性地让物质通过。

质体是细胞内的主要化学反应场所。

细胞核是细胞的指挥中心,可以控制细胞内的生命活动。

3. 细胞的生命周期细胞的生命周期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个阶段。

有丝分裂是指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通过有丝分裂纺锤体将染色体平分成两份。

无丝分裂是指细胞在不进行染色体减数分裂的情况下进行细胞分裂。

三、生物遗传和进化1. 遗传的基本单位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

基因是DNA序列的一部分,可以编码产生蛋白质和调节其他基因的表达。

2. 遗传的规律遗传的规律主要有孟德尔遗传、连锁遗传及基因突变等。

3. 进化的原理和机制进化的原理和机制主要有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和隔离等。

通过这些机制,物种可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继而产生新的物种,并不断进化。

四、生物生长与发育1. 生长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生长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物体积、重量的增加。

生长的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照、水分、营养物质等。

2. 发育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发育是指由单一的受精卵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生物的整个过程。

发育的过程受到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如遗传物质、营养、温度、氧气等。

3. 生长和发育的关系生长和发育密切相关,两者是由一系列生化反应和生理过程组成的。

五、人类生殖和发育1. 男性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主要由精巢、附睾、输精管、尿道、前列腺等组成。

生命科学复习提纲-2023-2024学年沪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生命科学复习提纲-2023-2024学年沪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生命科学复习提纲-2023-2024学年沪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生命科学复习提纲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一、人体的细胞和组织1、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所看的视野就越暗.2、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与它的功能密切相关。

3、组织(细胞分化产生组织)(1)组织的概念:由一些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以及细胞间质构成的(细胞群)(2)人体的四大组织基本类型细胞形态或排列特点功能分布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单层或多层,细胞间质少。

保护、分泌、吸收体表、体内各器官表面、管腔内表面结缔组织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质多,形态多样。

支持、连接、保护、营养分布广,如:血液、软骨、骨肌组织骨骼肌:细胞圆柱状,有横纹,多核。

心肌:细胞圆柱状,有分支和横纹。

平滑肌:细胞梭状,无横纹。

收缩、舒张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组成接受、整合、传递信息脑和脊髓等二、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图见第12-13页)1、器官的概念:由多种不同组织按一定顺序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能行使一定的生理功能的结构.2、以胃的横切面为例说明器官是由有关的组织按一定的顺序组成的胃壁的结构(11页)由内至外分层属何种组织主要作用黏膜上皮组织保护,分泌胃液黏膜下层结缔组织,有神经组织分布联系肌层肌组织,有神经组织分布使胃蠕动外膜上皮组织保护3、系统的概念: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人体的八大系统系统主要功能相关器官和组织运动系统支持躯体、保护内脏和运动躯体骨、骨连结、骨骼肌呼吸系统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食物残渣消化管:口、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直肠、肛门等;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腺等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运输氧气、营养物质、代谢废物等心脏、血管、血液泌尿系统排泄代谢废物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脑、脊髓等内分泌系统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性腺(卵巢、睾丸)生殖系统分泌性激素,产生生殖细胞。

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学业统考复习纲要

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学业统考复习纲要

主题一人体1.1 人体的结构层次1.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构成人体器官的几种组织”实验,知道四种基本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

2.知道器官是由有关的组织按一定顺序组成有一定形态特征,并能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的结构。

3.知道人体主要器官的位置,初步学会对器官进行分类,知道系统的概念,感受人体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统一。

4.理解人体的整体性及其意义,感悟人体的层次性、协调性与整体性。

1.2 人体的内环境1.知道内环境的概念及其组成成分。

2.学会“测定人体的体温、心率、唾液pH等生理数据”实验,经历基本的生理测量过程,感悟测量在研究人体中的重要价值。

学会比较正常与病理状态时的数据。

3.知道血液的组成成分,初步学会解读血液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4.理解人体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

5.理解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意义,认识自身的生理状况。

1.3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知道神经系统的组成。

2.学会做膝跳反射实验。

3.通过对膝跳反射等实验及相关生活现象的分析,理解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体验神经调节的意义。

4.知道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并能用反射弧结构知识描述膝跳反射等常见反射现象。

5.能以膝跳反射等实验为例,感受观察自身非条件反射的基本方法,理解非条件反射的特点。

6.知道人体主要的激素及其作用,能以甲状腺为例感受激素的调节作用,体验激素调节的意义。

1.4 人体性状的遗传和变异1.知道性状的概念,知道人体一些相对性状的实例,感受观察和比较的基本方法。

2.知道遗传的概念,体验遗传现象对生物的意义。

3.知道女性和男性染色体组成的差异,知道人体性别的决定,感受基本的分析方法。

4.知道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知道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5.知道变异的概念,知道变异可分为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体验变异现象对生物的意义。

主题二健康2.1 健康与保健1.根据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有关案例体验健康的新概念,知道健康概念的发展,并关注自我健康意识和行为。

沪教版生命科学初中第一册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生命科学初中第一册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生命科学初中第一册知识点总结
沪教版生命科学初中第一册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1. 生命的特征:包括生物体的共性和个性,例如新陈代谢、生长、应激性等。

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介绍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部分的作用,以及细胞的分裂、生长和死亡等过程。

3. 植物的分类:介绍植物界的基本分类,包括藻类、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

4. 动物分类:介绍动物界的基本分类,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以及各种常见动物的特点和分类。

5. 人体生理:介绍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系统等。

6. 遗传与基因:介绍遗传的基本规律,以及基因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7. 生态与环境:介绍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8. 健康与疾病:介绍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9. 实验与探究:介绍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以及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

以上是沪教版生命科学初中第一册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物体的基本特征,掌握人体生理和常见疾病的基本
知识,理解遗传、生态和健康的关系,同时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初中基础生命科学(上海)

初中基础生命科学(上海)

初中基础生命科学集中整理考点By:课代表——杨泽辰1.细胞☞组织(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行业细胞间质组合在一起)☞器官☞系统☞人体(整体)2.上皮组织/功能:保护,分泌,吸收,示意图:结缔组织/功能: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示意图:肌肉组织/功能:收缩和伸张神经组织/功能:接收,整合,传递信息3.呼吸系统——气体交换,循环系统——运输氧气,养料,代谢废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调节4.内环境由血浆和组织液组成(稳定)稳定:空腹血糖浓度3.9-6.1///血液PH7.35-7.45///血压安静时13.3-16.0千帕,舒张压8.0-10.7千帕红细胞偏少——贫血/功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白细胞过多——炎症血浆/功能:运载血细胞,养料和废物血液循环系统——运输物质,交换物质/含有: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毛细血管——物质,气体交换双循环///动脉血(含氧量高)静脉血(含氧量少)///肺泡毛细血管作用: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5.小肠:环状皱襞,小肠绒毛6.排泄:排出多余物质过程(*尿)//排遗:排除粪便过程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原尿: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尿液:水,无机盐,尿素7.小脑:调解身体运动///神经元结构:细胞体,树突,轴突//8.反射弧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膝跳反射:若提前告知,大脑对脊髓的活动有调节和控制功能;若某部分受损,导致反射弧不完整。

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条件反射:后天形成9.生长激素-垂体-侏儒症,巨人症;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呆小症,大脖子病10.性状:生物体所有特征总和//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11.遗传:生物体的性状由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

染色体:DNA,蛋白质//12.人体细胞有23对(46条)染色体——女22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XX),男22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XY)//生殖细胞有23条染色体。

上海生命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三册x

上海生命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三册x

上海生命科学会考知识点总结(第三册)不含实验部分第八章遗传变异(一)遗传规律1.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豌豆作为研究对象: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一般都是纯合子,有较明显的相对性状。

人工授粉的方式:去雄(未成熟期)、套袋、人工授粉、套袋过程:首先从一对相对性状研究,进而研究两对相对性状,通过数据统计得出结论。

2.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1)生物的性状及表现方式生物的性状:指生物的外在特征和生理特性。

表现方式有显性性状(杂交F1代显现出来的性状)和隐形性状(杂交F1代没有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杂交(X):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相互交配测交:待测个体与隐形纯合子相互交配表现型: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

例如高茎与矮茎基因型:与表现型相关的基因组成。

例如DD或Dd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的基因。

例如D与d,A与a。

(2)遗传的分离定律①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高茎×矮茎↓高茎↓自交高茎矮茎3 : 1②对分离现象解释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③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④分离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遗传的自由组合规律自由组合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补充:遗传学的解题方法-----乘法定理,隐性纯合突破法,根据后代分离比解题(二)伴性遗传1.性别决定常染色体:雌雄个体细胞中都具有相同的染色体。

性染色体:雌雄个体细胞中不同的染色体。

上海初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笔记

上海初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笔记

上海初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笔记
以下是一些关于上海初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的笔记:
1.生命的基本特征:自我更新、代谢、生长、应激性和繁殖。

2.生命的化学基础: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

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

4.细胞分裂和增殖: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5.生物体的层次: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体。

6.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根、茎、叶、花和果实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7.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化学过程及其意义。

8.动物的结构和功能:消化、呼吸、循环、排泄和神经系统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9.动物的分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和分类。

10.生物的多样性和保护:生物的分类和命名,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保护措施。

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毕业考试重点

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毕业考试重点

第1章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1.正常成熟的红细胞成双面微凹的圆盘状, 中央较薄, 周缘较厚, 红细胞的这种形态具有较大的表面积2.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 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形成的, 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7)3.结缔组织细胞排列疏松, 细胞间质多, 形态多样, 如液体状的血液, 固体状的软骨和骨等。

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9)4.器官是多细胞生物体内由多种不同组织联合构成的结构单位, 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 能行使一定的生理功能。

(10)人体解剖学常用术语:1)上和下: 近头者为上, 近足者为下;2)前和后: 近腹者为前, 近背者为后3)内侧和外侧: 近中线者为内侧, 远离中线者为外侧4)内和外: 表示与空腔位置的关系。

在腔内或近腔者为内, 反之为外。

5)浅和深: 表示与体表相对距离的关系。

近体表者为浅, 远离体表者为深;6)近侧和远侧: 多用于四肢。

肢体接近躯干处, 血管、神经等接近起始处者为近侧, 反之为远侧。

(11,12)6、膈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盆腔。

肺、心脏、主动脉弓在胸腔, 肝胆胰脾肾胃肠在腹腔, 膀胱在盆腔。

(13)7、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 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人体有八大系统, 即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8、从结构上可把人体分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人体五个层次。

(16)这些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组织。

器官和系统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协调, 使人体成为一个整体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17)10、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 是人体的内环境, 它主要由血浆和组织液组成。

(21)11.人体的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的。

红细胞在血细胞中数量最多, 含有血红蛋白, 红细胞有运输氧气的功能;白细胞呈圆球形, 比红细胞大, 有细胞核, 但数量比红细胞少得多, 有免疫防御功能;血小板是血细胞中体积较小的细胞碎片, 起到止血的作用(22)12.测量体温用体温计、测量血压用血压计, 以体温计为例, 要选用具有全国统一标志的, 即体温计上印有“ccv”三个英文字母的合格产品。

上海市生命科学知识点汇总

上海市生命科学知识点汇总

上海市生命科学知识点汇总
上海市生命科学知识点汇总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体结构、生命过程、遗传信息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学科。

以下是上海市生命科学的一些知识点:
1. 遗传学:研究基因的遗传规律和基因在细胞和个体遗传中的作用。

2. 基因工程:利用基因技术改造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和性状,包括基因克隆、基因转移、基因编辑等技术。

3. 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理过程,包括细胞分裂、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凋亡等。

4. 分子生物学:研究分子生物学的结构、功能和互作关系,包括蛋白质合成、DNA复制、转录等。

5. 生物工程:利用生物体产生的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进行工业生产。

6.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多样性等。

7. 医学生物学: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包括分子诊断技术、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

8. 动物学:研究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分类和生态环境。

9. 植物学:研究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分类和生态环境,包括植物生长发育、营养代谢、植物分子生物学等。

10. 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代谢机制,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研究。

以上是上海市生命科学的一些知识点,生命科学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对于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上海初三生命科学知识点总复习

上海初三生命科学知识点总复习

上海初中生命科学复习资料目录第一部分上海初三生命科学知识点1.人体 (3)2.健康 (5)2.1健康的概念 (5)2.2青春期 (5)3.生物的主要类群 (6)3.1花的结构 (6)3.2植物的基本类群 (6)3.3动物的主要类群 (6)4.生态系统 (9)4.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10)4.2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原因 (11)4.3城市环境保护 (11)第二部分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学毕业考试重点1.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12)2.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3)3.健康与疾病 (14)4.生物的类群 (15)5.生态系统 (16)6.城市生态 (17)上海初三生命科学复习主题一人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保护、分泌、吸收肌肉组织:收缩、舒张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神经组织:接受、整合和传递信息人体的整体性细胞: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器官:由多细胞生物体内不同的组织联合在一起,形成一定形态特征,能行使一定的生理功能系统:多个器官一起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神经、内分泌、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系统。

血液的组成:血浆、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血细胞脑的组成:大脑、间脑、脑干、小脑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整合调控信息)周围神经系统:神经(脑神经、脊神经)(传递信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非条件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分泌唾液、排尿反射、吸吮反射等。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人体的性状和遗传现象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相对性状:同一性状中的不同表现类型遗传:生物体的各种性状由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人的体细胞染色体46条23对常染色体:22对性染色体:1对女性XX男性XY染色体、基因、性状染色体位于细胞核内各种生物细胞体内都含有一定量的染色体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1.基因有何功能?控制生物的性状亲代基因→遗传→子代基因→表现→性状2.为什么同一性状会有不同的表现呢?基因在体细胞中两两成对存在,位于同一对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

2023年上海生命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册

2023年上海生命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册

上海生命科学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第一册)不含试验部分第一章走进生命科学18世纪瑞典林耐细胞分类法则1838-1839 德国施莱登、施旺细胞学说1859 英国达尔文物种来源20世纪奥地利孟德尔生物遗传基本规律1953 美国奥森、英国克里克 DNA分子模型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DNA旳碱基对排列次序后基因组学解读并深入探索人地构造和功能基因组破译重要微生物和植物旳基因组启动环境基因组旳研究以及基因技术旳应用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地球生态系统旳重点生命科学探究旳基本环节:提出疑问→提出假设→波及试验→实行试验→分析数据→结论→新旳疑问第二章生命旳物质基础(一)生物体中旳无机化合物1.水含量最多自由水/结合水旳比值越大,阐明新陈代谢越旺盛2.无机盐含量很少生物体需要适量旳无机盐:碘过多旳危害、锌过多旳危害(二)食物中营养成分旳鉴定(三)生物体中旳有机化合物1.糖类类别和作用糖类物质重要功能:重要旳能源物质构成元素:C,H,O2.脂类脂肪旳种类和作用构成元素:重要元素为:C,H,O有时尚有N,P 3.蛋白质(1)构成蛋白质旳基本单位—氨基酸①氨基酸旳构造通式:H|R—C—COOH|NH2②氨基酸旳种类大概有20种③氨基酸互相结合旳方式--------脱水缩合H H H H| | | |NH2—C—COOH+ NH2—C—COOH→NH2—C—CO —NH—C—COOH+H2O | | | |R1R2R1R2多肽:有3个或3个以上旳氨基酸脱水缩合后形成旳物质(2)蛋白质旳构造蛋白质多样性旳原因:①构成蛋白质旳氨基酸旳种类不一样②构成蛋白质旳氨基酸旳数目不一样③构成蛋白质旳氨基酸旳排列次序不一样④多肽形成多肽链空间构造不一样(3)蛋白质旳功能:⑤构造蛋白:毛发,肌肉旳重要成分是蛋白质⑥催化作用:酶⑦运送作用:血红蛋白⑧调整作用:胰岛素⑨免疫作用:抗体(4)重要构成元素:C、H、O、N,还具有少许P、S补充: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肽链数4.核酸核酸旳构造核酸旳功能:绝大多数旳生物遗传信息就贮存在DNA分子中,部分病毒旳遗传信息直接贮存在RNA 中,都携带遗传信息。

上海市八年级生命科学概念整理

上海市八年级生命科学概念整理

八年级第一学期《生命科学》概念整理1.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是密切相关的2.细胞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3.生命起源于受精卵4.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5.消化系统主要功能:消化吸收小肠:消化吸收胃:储存食物肝(最大的消化腺)(协同的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6.神经系统书P17/最后一段7.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看到多,放大倍数小;看到少,放大倍数多8.消化系统:阑尾→小肠→肝9.制作装片:漱口→刮取→涂片→盖片→染色10.健康的标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11.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父亲的染色体12.样品A:尿液(无葡萄糖、蛋白质)样品B:原尿样品C:血液13.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缺一不可)14.条件反射——看见老虎逃跑15.糖尿病用胰岛素来治疗16.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是遗传信息的载体17.人共有46条染色体,共23对。

生殖细胞共23条染色体。

受精卵共有46条染色体。

18.DNA大分子中的能决定生物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19.父母双方都有耳垂,孩子无耳垂的几率为25%父母基因为Ee ,小孩基因为ee的几率为25%20.《生命科学》练习册P22【二、拓展与思考(问答题)】(1)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为什么?不,关心别人就是关心自己。

(2)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应该怎么办?及时劝阻,说明道理,向有关部门举报。

(3)我们在交友的活动场所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注意自己的行为要符合公共场所的要求;碰到可疑人员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青少年好奇心强,对未知的东西乐于尝试。

(4)在短短的两年中,他儿子的身体为什么从“体健如牛”到“骨瘦如柴”?毒品会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精神活动。

(5)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毒品?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21.书P75食物金字塔22.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传播2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24.处方必须由执业医师开具25.急救电话:12026.进行心肺复苏时按压频率:80次/分。

上海生命科学九年级知识点

上海生命科学九年级知识点

上海生命科学九年级知识点生命科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涉及生物的起源、进化、生理、生态以及与环境的互动等方面。

生命科学知识点丰富多样,下面将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生态学四个方面来探讨上海九年级生命科学的相关知识点。

一、分子生物学:1. 细胞的基本构成: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包括质膜、细胞质、细胞器等组成部分。

2. DNA的结构和功能:DNA是生物体遗传性状的基础,具有双螺旋结构,携带了遗传信息。

3. RNA的类型和功能:RNA分为mRNA、tRNA和rRNA,参与基因的表达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

4. 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合成。

二、细胞生物学: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等组成,具有代谢、生长和分裂等功能。

2.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壁,控制物质的进出和维持内外环境的平衡。

3.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重要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4. 细胞信号传导:细胞通过信号分子进行相互通讯和调节,如细胞因子、激素等。

三、遗传学:1. 遗传物质的传递:遗传物质通过遗传方式传递给后代,包括染色体、基因等的结构和功能。

2. 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遗传规律,包括隐性和显性基因等。

3. 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会导致个体遗传性状发生改变,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等。

4. 基因工程:通过改变和操控生物的基因来实现特定功能,例如转基因技术等。

四、生态学:1.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组成,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

2.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的种类丰富多样性,包括生物物种和基因的多样性。

3. 生态位和生态因子:生态位是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职责,而生态因子则是影响生物存活和繁衍的环境因素。

上海八年级生命科学知识点

上海八年级生命科学知识点

上海八年级生命科学知识点八年级生命科学知识点汇总生命科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的学科,包括生物基础理论、个体发育及其演化、生命形态和生态系统等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系统的汇总上海八年级生命科学知识点。

1. 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深入理解各种生命现象至关重要。

在八年级的生命科学中,我们需要掌握细胞的三个基本部分:质膜、细胞质和核。

质膜是细胞外膜,它保护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细胞质是细胞内液体,其中含有各种细胞器,是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发生的基地。

核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结构,其中包含了细胞的遗传信息,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细胞呼吸、发酵、光合作用等重要生理过程的基本原理。

2. 遗传与进化遗传与进化是生命科学的基础。

遗传是指基因在生物繁殖中的遗传规律,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进化是生物在长期适应环境逐渐发生的变化过程。

在八年级的生命科学中,我们需要了解基因遗传规律和进化机制的基本原理。

比较典型的是孟德尔遗传定律,该定律描述了基因在繁殖中的遗传规律,其中包括基因、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重要概念。

此外,我们还需要掌握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基本进化原理,并能够理解这些原理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生态系统与环境问题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体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相互作用形成的系统。

在八年级的生命科学中,我们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物质、能量在其中的循环过程。

同时,我们还要掌握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应对措施。

在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分别占据不同的生态位,通过互相关系形成生态圈。

生态圈中的生物、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在各自的生态位中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我们需要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包括污染和保护等。

八年级的生命科学着重强调如何通过科学手段来预防、减轻和治理环境污染,推行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初中生命科学知识点【篇一:上海初中生命科学知识点】中考百科尚未完善词条“上海初中生命科学复习资料”欢迎您来完善,与广大网友分享关于该词条的信息。

【篇二:上海初中生命科学知识点】的基本条件一、人体的构成(一)细胞:是人体结构中的基本单位.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二)组织——由一些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以及细胞间质构成的.(细胞群)人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1)上皮组织分布:体表和体内一些器官的内表面,如胃肠等内壁里.特点: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功能:保护、吸收(2)肌肉组织功能:具运动功能,能够收缩和舒张结构特点:由肌细胞构成,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心肌骨骼肌:附在骨骼上.细胞呈纤维状,上有明暗相间的条纹平滑肌:分布在胃、肠等的壁上.梭形,肌纤维无横纹心肌:分布在心脏的壁里.细胞呈圆柱形,有明暗相间的条纹(3)结缔组织特点: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较多功能:营养、支持、连接、保护作用分布:十分广泛(4)神经组织特点:神经细胞构成分布:在神经系统,如脑、脊髓等.功能: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传导兴奋(三)器官——由多种不同组织按一定顺序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能行使一定的生理功能的结构.人体由八个系统构成: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二、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1.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外环境):气温气压氧气淡水食物2.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是体内绝大部分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血液的组成血细胞红细胞(运输氧气)白细胞(免疫防御)血小板(止血作用)血浆(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4.人体各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消化系统的作用是补充内环境中所消耗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水分.泌尿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形成尿液维持细胞外液的量和各种化学物质的浓度以及ph的相对稳定.循环系统的作用是物质运输和物质交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是对各种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的生存及生理功能维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人体呼吸时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产生部位是(细胞)2、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能进入组织液,其原因是(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组织液高4.红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5. 静脉血与动脉血相比,静脉血(含二氧化碳多)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所看的视野就越暗.第二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神经系统的组成人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神经三种器官组成.其中位于中枢部分的是脑和脊髓位于周围的是脑神经和脊神经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大脑、小脑、脑干);脊髓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髓神经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细胞体、突起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节系统的活动对人体生理功能进行的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就是反射.反射的概念: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吸吮反射、排尿反射等.膝跳反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的种类:1、简单的反射:如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都是简单的、人生来就有的反射.这类的反射,只要出现刺激,正常的人体都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像这一类人和动物与生具有的、生下来就会的反射叫做非条件反射.2、复杂的反射:如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谈虎色变等,是人们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学习而逐渐形成复杂的反射.反射是在人或动物出生以后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叫做条件反射.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作出适当的反应.第二节激素调节(一)内、外分泌腺的概念1.外分泌腺:腺体有导管,分泌物都是通过导管排出的.2.内分泌腺:腺体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二)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性腺.内分泌腺位置功能垂体位于大脑的下部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甲状腺位于颈前部,吼和气管的两侧分泌甲状腺激素胰岛散布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三)几种主要的激素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名称产生部位作用分泌异常时的症状生长激素垂体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的生长) 幼年分泌不足患侏儒症幼年分泌过多患巨人症成年分泌过多患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甲状腺 1.促进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2.促进生长发育(包括神经系统的发育)3.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新陈代谢,4.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1.幼年分泌不足—呆小症2.分泌过多患甲亢3.身体缺碘时,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胰岛素胰岛调节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 分泌不足患糖尿病分泌过多患低血糖(四)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大脑皮层兴奋—促使肾上腺素分泌—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管扩张、面红耳赤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第三节基因与人体性状一、人体的性状和遗传现象性状:人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身高、眼睛、肤色等都属于一个人的形态特征;血型、步态、性格等属于生理特征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性状通过什么方式传递给后代的呢?通过精子卵细胞的传递二、染色体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常染色体22对,一类是性染色体1对.精子和卵细胞中各有23条染色体人类的性别决定:在生殖过程中,男性可以产生两种精子,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另一种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只产生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三、基因具有特定遗传效应,决定生物性状基因在生物体内是成对存在的,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后代在得到双亲染色体的同时,也得到了双亲的基因 .基因的显隐性:在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上,每一对基因常常有显性和隐性的区分.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显性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隐性基因.一、填空1、神经的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它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2、反射弧是反射的神经结构 .第四章生物的类群第一节植物一、藻类植物:生活环境:一般生活在水中,少数种类生活在陆地上阴暗潮湿的地方.结构特点:无根、茎、叶的分化.繁殖方式:孢子(生殖细胞)繁殖.代表植物:水绵、海带、紫菜、发菜、石花菜、裙带菜、鹿角菜等.二、苔藓植物:生活环境:陆地阴湿环境.结构特点:有叶、茎,无根,无输导组织.繁殖方式:孢子繁殖.代表植物:葫芦藓、地钱等.三、蕨类植物:生活环境:陆地上阴湿的环境.结构特点: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分化出了输导组织(多不很发达).繁殖方式:孢子繁殖.代表植物:蕨、卷柏、满江红、肾蕨、桫椤等.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在观赏植物(肾蕨)、食品(蕨)、药用(贯众,卷柏)、农业(满江红)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四、种子植物:生活环境:陆地上.结构特点: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其内有非常发达的输导组织.繁殖方式:种子繁殖.分类: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没有果实,即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杉、松、柏、银杏等).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自花传粉:一朵花的雄蕊产生的花粉粒,落在同一朵花雌蕊的柱头上.异花传粉:借助外力作用,一朵花的雄蕊产生的花粉粒,落在另一朵花雌蕊的柱头上.四、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第二节动物的类群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原生动物:身体微小单细胞组成腔肠动物:身体呈圆筒形、辐射对称、原始的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如水螅、海蜇、水母、珊瑚虫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有口无肛门,如涡虫、血吸虫、绦虫.线形动物:身体线形,不分节,寄生生活环节动物:身体具有体节(消化道和神经系统横穿身上所有体节),如蚯蚓、沙蚕、水蛭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石灰质的贝壳节肢动物:体分节,具外骨骼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变温动物、鳞片、粘液、侧线、头、躯干、尾鳍、鳃、鳔【篇三:上海初中生命科学知识点】高中生物知识点汇总主题一走近生命科学一、生命科学: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它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并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

二、近代生命科学的成就 1、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主要采用描述法和比较法,对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进行观察和记录,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实验法逐渐成为主要研究手段。

2、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孟德尔为近代遗传学提供最根本的基础理论;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 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将生命科学研究引入到分子水平的新阶段;1997 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克隆羊“多利”;1990 年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2003 年全面完成,中国是唯一一个参与该计划的发展中国家。

3、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做出举世瞩目的贡献。

三、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在实验室必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设置对照实验的要求。

主题二生命的基础一、生物体中的化合物(一)无机物(1)、含量: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2)、存在形式:自由水、结合水(3)、作用:绝大多数生物化学反应的介质;人体及其他生物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良好的容积,帮助运送物质。

2、无机盐(1)、含量:细胞中含量最少的化合物(2)、存在形式:离子状态(3)、作用:参与组成生物体内的重要化合物,如fe 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ca 构成骨骼、牙齿的重要成分,mg是叶绿素的必需成分;参与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和调节内环境稳定,如hco3 维持细胞膜的生理功能。

(二)有机物 1、糖类(1)、结构通式:(ch2o)n (2)、俗称:碳水化合物(3)、种类、分布和功能:种类分子式分布主要功能单糖核糖 c5h10o5 动植物细胞组成核酸的物质脱氧核糖 c5h10o4 葡萄糖 c6h12o6 光合作用产物,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双糖蔗糖 c12h22o11 植物细胞能水解供能(如分子葡萄糖)麦芽糖乳糖动物细胞多糖淀粉(c6h10o5)n 植物细胞植物细胞中重要储能物质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基本组成成分糖原动物细胞动物细胞中重要储能物质(1)、俗称:脂类物质(2)、化学特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3)、种类:、脂肪 a、主要成分:甘油和脂肪酸(脂肪酸:主要由碳和氢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