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练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第一次世界大战含解析
2020届全国高三高考备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6测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届全国高三高考备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6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0分,共48分)1.1943年7月,德军集中精锐部队又一次对苏联军队发动战略性进攻。
苏军调集重兵严阵以待,双方展开空前规模的坦克大战,德军损失惨重并从此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这次战役是()A.莫斯科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C.阿拉曼战役D.库尔斯克战役2.在冷战时代,任何一次局部战争都有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影子。
两伊战争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向海湾地区增派部队。
它们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海湾地区的和平与安定B.保护在两伊的外国人C.维护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D.趁机控制海湾地区3.二战前夕,法西斯国家以“反共”作招牌结盟的主要目的()A.以反共迷惑西方大国,掩盖侵略意图B.以反苏为诱饵鼓励西方大国执行绥靖政策C.打破共产国际提倡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D.拉拢西方大国加入轴心国军事同盟4.二战后标志着美苏关系缓和进入高潮的是()A.尼克松访苏B.欧安会召开C.《赫尔辛基宣言》签署D.“尼克松主义”提出5.1919年6月《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被法国元帅福煦听到后,他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这主要是指在巴黎和会上()A.战胜国之间存在尖锐矛盾B.宰割德国埋下了复仇的种子C.英法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势不两立D.美日为争夺中国产生深刻矛盾6.有人把经济上的竞争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1914年以前,这种“竞争”最激烈的国家是()A.英国和美国B.英国和法国C.法国和德国D.英国和德国7.20世纪80年代,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应美国一出版商的请求,撰写了一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作——《改革与新思维》。
在对外政策上,其“新思维”主张()①人类生存高于一切②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利益③不同社会制度难于共存④核战争不会有胜利者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8.下列战场中最先转入反攻的是()A.苏德战场B.太平洋战场C.北非战场D.中国战场9.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苏联的一幅宣传漫画,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双方的激烈对抗B.揭示了二战后美国和平政策的虚伪性C.是美国对“华约”组织的挑战D.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应对10.下列事件最能集中反映当时世界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斗争的是()A.淞沪会战B.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C.台儿庄大捷D.西班牙内战11.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雅尔塔体系发展演变的新特点是()①北约与华约两大集团对峙②逐渐形成美苏争霸的格局③形成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④美国开始对苏联冷战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2.下图是一幅标题为《最新型美国汽车》的政治漫画。
2020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16含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单元质检十六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选择题1.某学者在1919年撰文称,“各国战后所耗元气,都要取偿于外。
环顾宇内,就剩中国一块大肥肉,自然远客近邻都在那里打我们的主意。
若是自己站不起来,单想靠国际联盟当保镖,可是做梦哩!虽然如此,我们却不能将国际联盟这件事看得毫无价值,还要尽自己的力量,促他的进步。
这回国际联盟总算世界主义和国家主义调和的发轫,把国家相互的观念深入人心,知道国家意志并不是绝对无限,还须受外部多大节制。
”该文旨在()A.说明列强环伺的隐患使中国外交依然被动B.希冀中国应当认清国际时势主动有所作为C.揭示国联的存在并没有给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D.强调国联盟约为中国争取外交平等提供了契机“各国战后所耗元气,都要取偿于外。
环顾宇内,就剩中国一块大肥肉,自然远客近邻都在那里打我们的主意”是提醒国内要充分注意到列强对中国的觊觎,没有涉及外交的被动,故A项错误;“若是自己站不起来,单想靠国际联盟当保镖,可是做梦哩!虽然如此,我们却不能将国际联盟这件事看得毫无价值,还要尽自己的力量,促他的进步”表明希望中国要认清当时的国际形势,要增强自己的力量,不能完全依靠国联,但又不能把国联看的毫无价值,故B项正确;“这回国际联盟总算世界主义和国家主义调和的发轫,把国家相互的观念深入人心,知道国家意志并不是绝对无限,还须受外部多大节制”表明国联为世界和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故C项错误;国联盟约为中国争取外交平等提供了契机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2.丘吉尔发表演讲指出:“我们在经历着一场彻底的、全面的失败,而法国所遭受的打击可能比我们更甚……德国独裁者并未直接从桌子上抢走自己的食物,而是满意于被人一道菜一道菜地伺候……我们不要再对此视而不见了”。
其演讲针对的事件是()A.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B.慕尼黑协定签订C.德国法西斯全面进攻法国D.美国出台中立法案“满意于被人一道菜一道菜地伺候”,反映出英法奉行绥靖政策,不断满足德国法西斯的侵略野心,A项的标志是德国法西斯的上台,与英法绥靖政策无关,故错误;B项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故正确;C项是德国法西斯的扩张,与英国绥靖政策无关,故错误;D项与英法绥靖政策无关,故错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十六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含解析)新人教版
单元质检十六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020湖南衡阳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材料1918年春,美国堪萨斯州爆发流感,后由美国士兵传播到法国,交战双方的士兵也相互感染。
民间集会和游行加速了疾病的传播,而海外居民往返于殖民地与欧洲,海上运输也成为疾病传染的通道。
战争期间,物资优先供应军队,民众食品供应短缺造成营养不良,削弱了对疾病的抵抗力,大批医护被征召入伍,留守医疗人员严重不足。
据估计,约2100万人死于这次流感,且近一半的死者是年轻人。
在流感影响下,不少军事行动被迫推迟或取消,进行的军事行动则进展受阻。
1918年8月协约国大举反攻,德军节节败退,部分原因是50万德军战斗力被“糟糕的饮食”和“6月份的流感”削弱了。
人们曾试图通过逃避来应对流感,后来则接受了“烟雾熏蒸”“喷雾杀菌”等预防性医学措施,才得以幸免。
——摘编自曾金花、张彦敏《1918—1919年大流感传播的原因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流感迅速传播的原因。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流感造成的影响。
(6分)2.(2020广西南宁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分)材料战后,美国海军部不断提出新的造舰计划,旨在使海军实力超过“海上霸主”英国。
英国也提出了大规模发展海军计划,宣称将花掉最后一个金币使其海军优于美国或任何其他国家,日本则将其财政预算的1/3用于海军建设。
1921年美国参议员博拉发起裁军运动,要求授权总统召集一次限制海军的会议。
11月12日,华盛顿会议召开,美国国务卿休斯提出了裁减舰船的设想:停止建造新战列舰,确定各国战列舰的吨位比例等。
经过两个多月的激烈争论,美、英、日、法、意签订了《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又称《五国条约》),规定五国主力舰的比例为5∶5∶3∶∶。
但好景不长,这种局面只维持了一年多的时间。
1924年,英国五艘重巡洋舰下水,一个新的造舰计划在英国实施。
2020版高考历史 第一部分 模块四 选修部分 专题十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练习
专题跟踪检测(十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威尔逊总统立刻号召他的同胞严守中立.这一呼吁得到了普遍的赞成,因为绝大多数美国人都不希望卷入这场战争。
然而到了1917年时,威尔逊本人却将这个国家引向战争。
从中立走向干预的一个原因是战备运动——1916年6月3日威尔逊政府通过了《国防法》,这一法案标志着战备运动达到高潮.运动期间的军事宣传使美国人有了参战的心理准备。
另一个因素则是美国武装干涉墨西哥……没有多少痛苦和牺牲的军事行动让美国人体验到了乐趣。
美国介入战争的另一个因素是美国的金融和工业一直在向协约国赊卖军用物资,如果他们的主顾失败了,这些金融业和工业也将被毁掉。
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导致美国人员和舰只的损失加速了美国的参战。
最后,1917年3月沙皇政权被推翻使美国有可能加入一个民主国家的联盟来反对中欧的专制国家。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从中立走向干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参战的影响.(7分)解析:(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军事宣传、武装干涉、俄国二月革命等方面进行回答。
(2)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对战争、对世界、对美国等角度进行作答.答案:(1)原因:战备运动的促进;军事宣传的影响;武装干涉墨西哥,较少代价获得更大利益;保护美国金融业和工业的经济利益;德国潜艇战给美国带来了损失;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
(2)影响:有利于协约国军事实力的增长,战局迅速向有利于协约国一方发展;影响了更多中立国,使其纷纷参战,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有利于美国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
2.[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潜水艇曾大显神威。
战后,一些国家都秘密地加速建造潜水艇。
休斯在建议中提出,英、美可各拥有潜水艇的吨位为9万吨,日本可拥有5。
[推荐学习]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_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限时特训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限时特训新人教版选修3温馨提示:本套题共4小题,分值100分,做题时间30分钟,请您把握好时间,认真做答。
1.[2015·武汉四调]材料20世纪初,民族主义已发展成为一种威胁欧洲安全的运动,其中有大塞尔维亚运动、泛斯拉夫运动、泛日耳曼运动、法国复仇运动及青年土耳其党革命。
……欧洲因而分裂成两大敌对集团,地区事件演变成国际纠纷。
1919年9月11日,美国威尔逊总统在圣路易发表演说:一战“是一场商业和工业的战争,而不是一场政治战争”。
中国之所以参加“一战”,是因为晚清以来,中国日益边缘化,精英们在新的国际体系下寻求国家认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历史机遇——若中国加入一方成为战胜国,必然有资格参加战后重新安排世界的和会,挽回半个世纪以来丧失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一战对中国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并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逐渐凸显。
中国战后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使部分精英对西方的失望情绪日增,转而效仿刚刚爆发了十月革命的俄国。
以俄为师,继续寻求国际化,几乎影响了后来中国六十年的政治走向。
——摘编自《一战全史》《中国与大战》等(1)根据材料,从原因方面,指出欧洲国家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参战的相似之处,并说明不同点。
(15分)(2)有学者说,一战是20世纪中国的一个转折点。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思潮方面归纳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
(10分)答案(1)相似之处:民族主义推动。
不同点:欧洲国家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争夺世界市场和世界殖民霸权的矛盾激化。
中国参战因于半殖民地国家的地位和社会精英的推动。
(2)社会精英对西方制度失望;向欧美学习的政治思潮逐渐被以俄为师取代;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开来。
(若答出“新文化运动全盘西化的宣扬被中西文化互补的观念所替代”同等给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20世纪初,民族主义已发展成为一种威胁欧洲安全的运动”和“必然有资格参加战后重新安排世界的和会,挽回半个世纪以来丧失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等信息概括回答。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第一次世界大战(含解析)
(1)第一次世界大战1、[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14年8月4日英国宣战之后,头几周内人民的抗敌情绪不可避免地相当高昂。
当时的英国财政大臣戴维·劳合·乔治声称这是为维护自由原则的一次战争,为保卫像比利时那样反抗德国人明目张胆的侵略,或支持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反对当前的奥匈威胁而展开的一次运动。
毫不奇怪,只要把这次战争说成是神圣的事业.就会得到民众的支持。
在西线上,双方都用重兵防守,深挖战壕,无法使用1870年普法战争中行之有效的新战术,4年中战事进展极为缓慢。
1916年6月英军进犯索姆河,损失更为惨重,整个战役英军伤亡人数高达42万。
从1916年5月政府为扩充武装部队而实行不得人心的征兵令之后。
到1917年,即使完全不算其他因素, 诸如从工人组织中征兵入伍,以及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提出把国外战争转化为国内革命的口号。
十足的厌战情绪终于扩展开来。
一些闭体如基督教和乎主义者“反对征兵团契“、民主管理协会等寻求和平谈判对公众舆论产生一些影响。
——摘编自[英]肯尼思·O.摩根主编《牛津英国通史》(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政府参战的理由及其真正目的。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英国民众对一战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世纪的巴尔干半岛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黑山纷纷宣布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
随后它们彼此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1912~1913年的两次巴尔干战争使半岛的形势更趋复杂:塞尔维亚获得俄国的暗中支持,通过战争成为巴尔干的一个强国,而保加利亚虽然与德国交好,却以惨败告终,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1913年在伦敦召开的欧洲列强大使会议上决定建立一个独立的阿尔巴尼亚,并把它处于英、法、俄、德、意和奥匈六大国的监督之下,为期10年。
这个新生的国家堵住了塞尔维亚的出海口。
奥匈帝国参谋总长康拉德反复强调:“独立的塞尔维亚即使不大,也很危险。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考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人民版
选考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15分)(2018·河南六市一模)【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14年8月4日英国宣战之后,头几周内人民的抗敌情绪不可避免地相当高昂。
政府声称这是为维护自由原则的一次战争,为保卫像比利时那样的“身高五英尺五的小民族”反抗德国人明目张胆的侵略,或支持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反对当前的奥匈威胁而开展的一次运动。
毫不奇怪,只要把这次战争说成是神圣的事业,就会得到民众的支持。
在西线上,双方都用重兵防守,深挖战壕,无法使用1870年普法战争中行之有效的新战术,4年中战事进展极为缓慢。
1916年6月英军进犯索姆河,损失更为惨重,整个战役英军伤亡人数高达42万人。
从1916年5月政府为扩充武装部队而实行不得人心的征兵令之后,到1917年,即使完全不算其他因素,诸如从工人组织中征兵入伍,以及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提出把国外战争转化为国内革命的口号,十足的厌战情绪终于扩展开来。
一些团体如基督教和平主义者的“反对征兵团契”、民主管理协会(它寻求和平谈判)等对公众舆论产生一些影响。
——摘编自[英]肯尼思·O·摩根《牛津英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政府参战的理由及其真正目的。
(6分)(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英国民众对一战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9分)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政府声称这是为维护自由原则的一次战争,为保卫像比利时那样的‘身高五英尺五的小民族’反抗德国人明目张胆的侵略,或支持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反对当前的奥匈威胁而开展的一次运动”,可以回答“理由”。
回忆所学知识,从英国推行大陆均势,维系霸主地位等角度回答“真正目的”。
(2)提取材料信息“头几周内人民的抗敌情绪不可避免地相当高昂……维护自由原则的一次战争”“十足的厌战情绪终于扩展开来。
一些团体如基督教和平主义者的‘反对征兵团契’、民主管理协会(寻求和平谈判)等对公众舆论产生一些影响”可以回答“变化”。
(新课标)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限时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1-1 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考纲要求]1.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凡尔赛体系的构建(2)华盛顿体系的构建(3)“非战公约”国际联盟3.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3)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2)中东战争(3)两伊战争(4)海湾战争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知识主线]本讲主要讲述20世纪爆发的世界大战及局部战争与和平发展的主题,内容有: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改变了世界格局,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着法西斯的上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被打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雅尔塔体系;随着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瓦解,世界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期间虽局部战争不断,但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要点一两次世界大战[要点突破]1.通史视角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1)政治上互相协作:为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反法西斯联盟经常进行双边或多边的高级会谈,特别是美、英、苏三国首脑之间经常保持密切的联系。
战争期间共召开四次三国首脑会议,协调解决了许多重大问题,对当时和战后的形势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经济上互相支持:为了充分发挥盟国的经济优势,保证战争的胜利进行,盟国在经济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合作,如美国《租借法》的通过等。
这种经济上的联系与合作,对提高盟军的作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军事上互相配合①中国战场是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主要战场,在战略上拖住日本陆军的主力,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使日本无力和德、意做战略上的配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六单元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检测试题(含解析)
第十六单元检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大量科技进步成果应用于军事带来的后果是()①提高了武器的性能,大大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②战争突破了以往以陆地为主的限制,扩展到海底和空中③战争突破地域条件的限制,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有效地指挥战争④战争更加残酷,充满更大的危险性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C。
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对科技成果运用于军事所带来的后果的理解。
内容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结论,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要求。
2。
原本可说完全是意外的星星之火,因希腊悲剧式的命运而燃烧为燎原之火。
由于大公的夫人非贵族出身,欧洲各王国没有一位国君参加丧礼。
假使各国国王曾聚集一堂,有机会交换意见,或许就不至于在数天后轻言宣战,毕竟引起战端的仅是一桩恐怖分子的阴谋.文中“丧礼”是指()A。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B.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C。
英国首相帕麦斯顿D。
美国总统威尔逊解析:B 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在今天的南斯拉夫地区,矛盾双方是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
当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被塞尔维亚爱国者刺杀身亡。
因此答案是B项. 3。
苏俄真正得以退出战争是因为()A。
二月革命的爆发B。
十月革命的爆发C.《和平法令》的颁布D。
《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解析:D 注意题干关键信息“真正得以退出战争”。
苏俄颁布《和平法令》,宣布退出战争,但使苏俄真正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是《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
4。
杰弗里·帕克在《剑桥战争史》中记载:“1916年……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的崩溃。
”在这里作者认为德国在一战中失败的原因是()A。
军事战略上的失误B.国内矛盾的激化C。
经济实力不够强大D.军事实力不如协约国解析:C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能力.根据材料文字“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可知,作者认为德国在一战中失败的原因是经济实力不够强大。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含解析)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常考题型及答题规律总结[全国卷5年考情分析]题型一从评价的角度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变化的影响[例1] (2017·全国卷Ⅱ,46)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
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
”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益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来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
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
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等信息归纳。
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联系教材所学及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29年”,从欧洲政治思维、经济诉求及当时欧洲形势来分析说明。
答案:(1)背景: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落;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
(2)原因:设想脱离现实:法、德历史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严重存在;欧洲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经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
题型二从英法对德国的经济封锁考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历史的认识[例2] (2018·全国卷Ⅲ,46)材料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欧洲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英法两国酝酿对德实行经济封锁。
《精品》【5年高考3年模拟】2020年历史课件(20)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精粹版,含答案)
3.走向世界大战 (1)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a.含义:英、法、美等西方大国为自保和将祸水东引,对法西斯侵略的姑 息纵容,不惜牺牲受害国利益以满足法西斯国家的要求。 b.表现: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国际联盟派出调查团调查后,对日本侵略 行径不予任何制裁。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英法听任意大利通过苏伊 士运河向埃塞俄比亚运送部队和物资。 西班牙内战爆发后,英、法等国采取“不干涉”政策,美国实行“中 立”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 c.影响:绥靖主义者充当了二战的帮凶。
高考历史(课标专用)
第二十单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考点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考点清单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集团的形成。 (3)导火线:1914年① 萨拉热窝 事件。 2.过程 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宣告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破产。
8
d.中国成为华盛顿体系的最大受害者。 4.维护和平的尝试 (1)苏俄的和平外交: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提出《和平法令》;1922年,苏 俄代表团出席热那亚会议,同德国缔结《拉巴洛条约》,实现了不同社 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 (2)⑥《 洛迦诺公约 》的签署:1925年,德、法、比、英等国在洛迦 诺会议上缔结维护欧洲和平的条约,德国取得了与别国平等的地位,有 利于稳定欧洲局势。随后,德国逐步打破各种限制。 (3)1928年,美、德、法、英等15国在巴黎签订《非战公约》,规定了和 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但条约对 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
4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1.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 (1)和会性质: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瓜分战败国的分 赃会议。 (2)体系建立:协约国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 其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其中最 主要的是“对德和约”,即③《 凡尔赛和约 》。主要内容:领土问 题;殖民地问题(委任统治权);军备问题;赔款问题。 (3)影响 a.标志着一战后列强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确立了国际关系的新秩 序。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矛盾,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的分赃体系,有利于战后欧洲的稳定与恢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修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doc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原因(1)根本原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2)重要原因。
①法德、英德、俄奥三大矛盾激化,形成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
②巴尔干地区成为矛盾冲突的焦点。
③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为大战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3)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导火线。
2.进程(1)力量对比①战争初期,日本的参战,使德国失去了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
②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2)战略失误①低估了对手的实力。
②战场形势的变化出乎德军指挥部的预料。
③德国被拖入两线作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潭。
(3)内部矛盾。
长达数年的世界大战,使同盟国内部矛盾日益加剧。
意大利倒戈,使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盟友。
4.性质: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非正义的战争。
5.影响①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②催生了新世界:动摇了欧洲的统治地位,美日崛起;使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掀起高潮;俄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战后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短暂和平1.建立背景(1)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力量的对比。
(2)战胜国迫切需要宰割战败国,协调各种矛盾。
2.凡尔赛体系(1)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等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条约与《凡尔赛和约》、国际联盟盟约结为一体,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
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
和约的主要内容包括领土问题、殖民地问题、军备问题、赔款问题。
(2)实质:列强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确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3)影响①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矛盾。
②使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欧洲出现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
③体系充满了掠夺性和分赃性,内部隐含了许多矛盾,使这一体系不能稳定、持久。
2020年高考历史选考题强化专练-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含答案
选考题强化专练-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50.0分)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945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人们看到了核武器可怕的威力。
20世纪60年代,随着苏联和美国加紧进行核试验,完善核武器,世界上反对核扩散的舆论日益强烈。
美苏为了保住他们的核优势,乘机推动签订关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谈判,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于1968年7月1日分别在华盛顿、莫斯科、伦敦开放签字,当时有59个国家签约加入。
1970年3月5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正式生效,有效期25年。
该条约的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
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规定,只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可以拥有核武器,同样是主权国家,而其他的国家却被剥夺了发展核武器的权利。
——摘编自黄莉娜《析(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签订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影响。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944年6月6日,盟军先头部队跨越英吉利海峡,登陆诺曼底。
此前,东线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虽然扭转了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局势,但德国仍占领着欧洲大陆大部分地区,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诺曼底登陆战役中,德军兵力损失就超过40万。
1944年12月,德军在西线战场上的兵力由原来诺曼底登陆时的60个师增加到了76个师和旅,而东线苏德战场上的德国陆军占陆军总人数的比重,从1944年初的70%下降到1945年初的57%~59%.诺曼底登陆战役打响后,德军隆美尔元帅竭力主张结束战争,同希特勒发生了激烈争论,部分高级将领还组织了暗杀希特勒的政变。
诺曼底登陆后,法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也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武装斗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摘编自洪飞等《试论第二战场开辟的作用》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诺曼底登陆战役爆发的背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部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1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师用书 人
第1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1)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2)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同盟国、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两大军事集团的扩军备战,使世界大战日益临近。
(3)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刺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经过(1)1914年7月,战争爆发,战争的重心在西线,但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没有得逞,被迫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境地。
(2)1915年,战争的重心转移到东线,但德军迫使俄国投降的目的没有达到。
(3)1916年,战争的重心重新转移到西线,发生了凡尔登、索姆河战役和日德兰海战。
战争态势的发展愈来愈有利于协约国。
(4)1917年,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作战,加速了战争结束的进程。
(5)1918年,战争引起了革命。
苏俄退出了战争,奥匈帝国解体,德国签订停战协定,战争最终结束。
3.影响(1)战争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摧毁了四个大帝国,在战争期间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苏维埃俄国,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2)战争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后世界各国人民中普遍兴起和平主义、人道主义思潮。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凡尔赛体系(1)建立:协约国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
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
主要内容包括:领土问题;殖民地问题(委任统治权);军备问题;赔款问题。
(2)特点:掠夺性;分赃性;不能持久。
(3)影响①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矛盾,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
②使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欧洲出现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
③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的新秩序,重新划分了殖民地,有利于战后欧洲的稳定与恢复。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_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高考研析新人教版选修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_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高考研析新人教版选修3真题典例1.[2015·天津高考]一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
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相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
这些行为( )A.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B.意在掩盖参战意图C.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D.力图保护东亚和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
日本参加一战的目的是称霸东亚,无论是对德通牒、宣战诏书,还是首相演说,都只是借口,意在掩盖其参战意图,故B项正确。
2.[2014·重庆高考]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4年7月底,酝酿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成了它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
大战造成的突然变化的形势对印度资本主义和民族运动发展带来双重影响。
最初,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骤然被打断,造成了很大混乱,但不久,客观有利的一面,在印度资产阶级和民族力量的积极利用下开始发挥作用。
——摘编自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根据材料,指出印度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以及一战爆发对印度社会造成的直接后果。
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战客观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运动和民族经济的有利影响。
答案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
印度成为英国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被骤然打断并引起很大混乱。
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或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新高潮);使民族工业(或民族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
解析第一小问,据材料,从英国与印度的殖民关系角度分析归纳印度被卷入一战的原因,据材料信息,紧扣“直接后果”,从经济、政治角度归纳一战爆发对印度社会造成的直接影响;第二小问紧扣“客观”“有利”等关键信息,迁移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与民族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分析归纳影响。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七单元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四十七命题角度突破课含解析新人教版
核心素养提升练四十七命题角度突破课1.(15分)材料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使主张欧洲统一的人壮大了声势,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阻止战争,他们还有经济目的。
的确,关税壁垒大大妨碍了商品流通,限制了蓬勃发展的大批量生产。
许多人强调欧洲人的共同根源:古希腊、罗马帝国和初期的基督教,他们还指出在欧洲国家后来的历史上有许多相似点,这是边界的多次修改所无法掩饰的。
这种“欧洲热”发展到制订精确的计划。
丹麦人黑尔福特的《新欧洲》一书相当成功。
弗朗德勒的作家与政治家、贵族出身的考登霍夫-卡莱尔吉创建了泛欧洲运动,参加的人数可观。
然而,关于通往统一欧洲的途径,关于组成统一欧洲的国家和民族,关于将采取的政治制度,则意见分歧。
所有人都明白欧洲统一的必要性,但主权国家却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这些人缺乏更为具体的思想,也得不到欧洲政府与人民的持久支持,但是他们的想法和观点幸存下来,在1945年东山再起。
——[法]J.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统一”主张问世的背景。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统一”主张的结果,并分析其原因。
(9分)【解析】第(1)题由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使主张欧洲统一的人壮大了声势,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阻止战争,他们还有经济目的”得出吸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发展经济的需要;由材料“强调欧洲人的共同根源”得出具有共同的文化渊源。
第(2)题第一问由材料“所有人都明白欧洲统一的必要性,但主权国家却是无法回避的现实”“这些人缺乏更为具体的思想,也得不到欧洲政府与人民的持久支持,但是他们的想法和观点幸存下来,在1945年东山再起”得出没有实质性进展,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逐步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第二问由材料“所有人都明白欧洲统一的必要性,但主权国家却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得出“欧洲统一”的主张缺乏可行性、分歧较大等。
答案:(1)吸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发展经济的需要;具有共同的文化渊源。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49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49讲第一次1 .(XX •广东百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前的1870年至1913年间,恰恰是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期。
这波全球化的动力是英国,其在对外商业扩张的同时,使一大批“新兴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在那一时代崛起,而英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日益受到削弱。
当时的世界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在英国已越来越无力领导世界的情况下,它还一味维持在海外的大量利益,其正当性已经越来越显薄弱;另一个是“新兴国家”们普遍奉行的乃是国家主义,在全球秩序逐渐陷入瓦解的情况下,世界却缺乏新的领导者来维护基本秩序。
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一战”发生机理时刻警醒当今世界》请回答:(1) 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史实说明英国外交大臣格雷的评论。
答案:(1)原因:英国全球领导地位的削弱;各主要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性;国家主义盛行;世界秩序缺乏有力的领导者来维持,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日益尖锐。
(2) 说明:战争使欧洲原有的政治秩序走向混乱;战争阻碍了欧洲经济的持续发展;战后,欧洲国际竞争力的衰退,经济中心逐渐向美国转移。
2. (xx •广东七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和法国同样热衷于批准凡尔赛条约中关于“战争罪行”和“战争罪犯” 的条款。
德国和协约国政府经过长期的争吵之后达成了妥协,根据这一妥协,德国政府同意把12名被告带到设在莱比锡的德国最高法院,协约国则作为起诉人。
经过审讯,6名被告被定有罪,并被判处有期徒刑。
如果在群情激昂的日子里,协约国政府同意做出相应的安排,而且如果他们也愿意把被德国指控犯有同样违法行为的他们自己的任何国民交付审讯,那么整个诉讼程序或许会成为一种有价值的创新,并且会成为人类要求使国际法成为一种现实有效的法律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第一次世界大战1、[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14年8月4日英国宣战之后,头几周内人民的抗敌情绪不可避免地相当高昂。
当时的英国财政大臣戴维·劳合·乔治声称这是为维护自由原则的一次战争,为保卫像比利时那样反抗德国人明目张胆的侵略,或支持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反对当前的奥匈威胁而展开的一次运动。
毫不奇怪,只要把这次战争说成是神圣的事业.就会得到民众的支持。
在西线上,双方都用重兵防守,深挖战壕,无法使用1870年普法战争中行之有效的新战术,4年中战事进展极为缓慢。
1916年6月英军进犯索姆河,损失更为惨重,整个战役英军伤亡人数高达42万。
从1916年5月政府为扩充武装部队而实行不得人心的征兵令之后。
到1917年,即使完全不算其他因素, 诸如从工人组织中征兵入伍,以及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提出把国外战争转化为国内革命的口号。
十足的厌战情绪终于扩展开来。
一些闭体如基督教和乎主义者“反对征兵团契“、民主管理协会等寻求和平谈判对公众舆论产生一些影响。
——摘编自[英]肯尼思·O.摩根主编《牛津英国通史》(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政府参战的理由及其真正目的。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英国民众对一战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世纪的巴尔干半岛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黑山纷纷宣布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
随后它们彼此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1912~1913年的两次巴尔干战争使半岛的形势更趋复杂:塞尔维亚获得俄国的暗中支持,通过战争成为巴尔干的一个强国,而保加利亚虽然与德国交好,却以惨败告终,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1913年在伦敦召开的欧洲列强大使会议上决定建立一个独立的阿尔巴尼亚,并把它处于英、法、俄、德、意和奥匈六大国的监督之下,为期10年。
这个新生的国家堵住了塞尔维亚的出海口。
奥匈帝国参谋总长康拉德反复强调:“独立的塞尔维亚即使不大,也很危险。
”并且公开宣扬:“我们应该拿下巴尔干,若想要成为一个大国,除此以外,别无他途。
”德国一直支持奥匈帝国和保加利亚,参谋总长小毛奇强调巴尔干是东线反俄和地中海反英的侧冀,应全力争夺。
他一贯认为对俄作战是不可避免的,必须找一个打仗的借口,而这个借口便是通过进攻塞尔维亚,挑起一场把俄国也拖进去的欧洲战争。
——摘编自金重远《巴尔干和第一次世界大战》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初巴尔干半岛形势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上述形势的原因。
3、【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14年,“一战”爆发。
战争进行到第二阶段,协约国人员伤亡惨重,大批劳力开赴前线,后方人工缺乏。
1915年,法、俄、英三国开始在中国招募华工。
中国基于对当时国际形势与自身处境的判断,作出旨在改善中国被动局面,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争取参加战后和会,以抗拒日本侵略的重大战略举措。
在协约国与中国的努力下,中国最终派出14万华工,“以工代兵”,奔赴欧洲战场,从事修筑工事、运弹药、抬担架、挖战壕、港口货物装卸和矿山采掘等艰苦而危险的工作。
赴欧华工在进步的中国留学生的帮助下,先后组织起华工工会、中华工团等工会组织。
战后,不少华工定居在欧洲,他们大多数人成为中欧交往的桥梁。
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领导人就是沿着“一战”华工的足迹,参加勤工俭学运动来到法国的。
——摘编自黄英湖《“一战”赴欧华工及其特点分析》(1)根据材料,分析指出华工赴欧参加“一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工赴欧参加“一战”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4、【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00年以来,欧美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和工会发动工人群众进行反战宣言,许多国家的工人阶级也举行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示威游行。
据统计,一战爆发前,欧美国家约有100万人参加过为和平募集资金、宣传和平并游说政客等和平活动。
但是,在战前愈发狂热的民族利己主义、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宣传面前,要求和平的呼声远不足以对现实政治产生重大影响,而大多数政治家和军事家也信奉用战争手段解决争端。
因此,当1914年8月欧洲各国为了一个具体国家之间的争端而宣布参加这场帝国主义战争时,往往能看到聚集在这些国家的人群欢呼雀跃。
结果,一战的爆发及扩展沉重打击了战前世界和平运动。
——摘编自徐蓝《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1)根据材料,指出一战前世界和平运动发展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指出阻碍一战前世界和平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巴尔干地区战略地位重要。
……1908年10月7日,奥匈帝国宣布正式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尼亚,挑起了波斯尼亚危机。
在波斯尼亚危机的诱发下,巴尔干各国决定联合自保并扩大版图。
1912年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结成既反对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又针对奥匈帝国的“巴尔干同盟”。
同年10月,同盟四国相继对奥斯曼帝国宣战,引发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奥斯曼帝国很快战败,被迫求和。
巴尔干各民族获得解放。
1913年5月,它与巴尔干同盟签订合约,同盟国取得大片领土,奥斯曼帝国几乎丧失了全部欧洲领土,仅保留伊斯坦布尔及其周围的狭小地区。
但是,巴尔干同盟各国在分配战果时又发生分歧,1913年6月,以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为一方,以保加利亚为另一方,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奥斯曼帝国站在塞尔维亚一边,奥匈帝国支持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很快战败,被迫割地求和。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两次巴尔干战争的性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美国提供的贷款和它后来的参战更加强了那种效果。
1916年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
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阐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
——【英】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材料四我们的目的仍和以前一样,要在世界中捍卫和平和正义的原则,以自私的无人性的权力相对抗……我们跟德国人民没有什么争吵……他们政府发动这次战争不是出自他们的推动……这次战争的决定,正如在古代不幸的岁月中,统治者什么也不与人民商量,往往就决定了许多战争,而发动和进行那些战争又都是为了某些王朝的利益,或是为了惯于把他们的同胞用作爪牙和工具的一小撮的野心家的利益……现在,我们正要对这个与自由为敌的真正敌人应战。
——威尔逊总统提请国会对德宣战的演说(1)仔细阅读材料一、二,根据图片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爆发世界大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与材料三的主要内容,进行信息归纳,分析同盟国失败的原因。
(3)阅读材料五,概括指出威尔逊在演说中是怎样为“一战”定性的?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7、【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当内战在苏俄猛烈进行时,欧洲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是共产主义是否会向西方传播。
列宁及其布尔什维克认为,……如果德国变成共产主义国家,那么它的工业实力和俄国的自然资源结合起来,就会是不可摧毁的,革命的前途也就会有保障。
最初,布尔什维克的这些希望似乎有可能实现。
然而,最后的结果并不是产生一个苏维埃德国,而是产生一个资产阶级的德意志共和国。
有几个当时未被注意到的因素可解释这一重大结果,一个因素是战前德国的繁荣,它使工人阶级比较心满意足、无心革命。
诚然,1914年时的德国社会民主党是欧洲最强大的政党,但它很保守,专心致力于社会改革而不是致力于革命。
同样重要的是德国农民的富裕,他们的境况比俄国农民要好得多。
而且,战争在德国革命的时候已结束,这又与俄国的情况截然不同。
此外,在德国,当最后的较量到来时,革命的反对者能号召可靠的军队支持他们。
最后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因素是德国社会主义者阵线的分裂。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布尔什维克的这些希望似乎有可能实现”的依据。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结束后没有产生苏维埃德国的原因。
8、【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1914年8月3日德国发布白皮书,有二十七项电文和信件,巧妙地拼凑起来以为佐证: 德国现在所进行的战争,乃是抵抗俄国侵略的自卫战争。
8月6日英国发布篮皮书,有一百五十九项文件,按照时间先后的次序排列。
这些文件令人感到英国曾经真心努力维护和平,但其努力都因德国拒绝一切和平的建议以及奥国对塞尔堆亚采取急剧行动而遭到挫折。
8月7日发表的俄国橙皮书包括七十九项文件,用窜改和隐瞒文件的方法(这是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强调俄国争取和平的努力,把战争归咎于中欧国家。
12月1日公布的法国黄皮书,它选录了奥国大公被刺以前几个月的某些所谓电文。
这些电文申述德国好战的情緒和对于战争的准备,充满了谴责德奥那种口是心非和好战的意图,以及与此相反的法国渴望和平的表现。
——摘编自(美)悉·布·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材料二根据自1919年开始起陆续公布的一些比较完整的文件,协约国方面的理论,就显然不能成立了。
那些竭力主张“修订”凡尔赛和约的论者,又走向另一个极端,把战祸归咎于协约国的领袖们……最后,等到大家渐渐认清所有列强多少都负有责任,并更加注意大战的远因之后,比较头脑清醒和有历史头脑的人,才不再接受那种某某人为战争罪魁的简单说法了。
他们转向一种比较正确的解说,认为这次战争乃是由于缔结同盟,军备竞赛,以及秘密外交等国际间的无政府制度所造成的。
——摘编自(美)悉·布·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爆发后,英、法、德、俄为逃避“战争罪责”,在外交文件的公布上采取的手段及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学者们对战争“罪责”问题认识的变化及其对战后产生的影响。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一: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国家英国沙俄法国德国日本美国(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146 16 1 382)62930 30殖民地面积(万平方米) 3350 1740 1060192殖民地人口39350 3320 5550 1230970表二:1902—1914年德、俄、法、英军费开支增加情况统计表材料二 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
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蔑视对方的字句和“圣诞节回家”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