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扶贫规划(2012-2015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一:

《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扶贫规划(2012-2015年)》

重点发展品种概要介绍

根据《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扶贫规划(2012-2015年)》列入重点发展的品种为:天麻、半夏、石斛、太子参、续断、何首乌、艾纳香、桔梗、白术、银杏、吴茱萸、淫羊藿、党参、茯苓、丹参、苦参、薏苡、吉祥草、头花蓼、钩藤、山银花、杜仲、黄柏,共23个,现概要介绍如下。

一、天麻

1、生产现状天麻为常用名贵中药材,国内主产区有贵州、云南、湖北、四川、陕西等省。贵州是国内外最为著名的天麻主产区之一,所产天麻具有个大肥厚、饱满体重、色黄白、质坚实、半透明等特点,享有“贵天麻”誉称。贵州天麻几乎全省皆产。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省内外多家单位和企业开展了天麻种植技术研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种植技术体系。全省9个市(州)均有天麻生产,如毕节市的大方、赫章、纳雍、黔西主产的“乌天麻”形态好、质量高,与德江产的天麻一起均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前,以大方、德江、石阡、印江、普安、雷山、乌当等地为主要产区,已初步建立了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种源及扩繁基地,形

成了具有各地特色的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体系,并具有推广应用的群众基础。2010年种植面积约为2.4万亩(林下仿野生栽培为主,每亩林地栽种约40平方米)100万平方米。

2、适宜种植区毕节市:大方、毕节、赫章、纳雍、织金、威宁;铜仁市:德江、印江、思南、江口、松桃、沿河、石阡;遵义市:遵义(县)、绥阳、正安、务川、道真;六盘水市:水城、盘县、六枝;黔东南州:雷山、台江等。

3、市场需求天麻为药用和保健品用原料,以该品为原料的中成药多达100多种,有100多个厂家生产天麻制剂,需求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年需求量3500~4000吨,省内年消耗100余吨。随着食品应用方向的开发研究,2015年后其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大。

4、目标与布局到2015年全省天麻规划种植面积达10万亩(含种子种苗基地),即约400万平方米,新增7.6万亩(300余万平方米);建设种子种苗基地2个,总面积1万亩。天麻种植基地主要规划布局在大方、德江等县,其中,每个县建设1-2个规范化生产基地,面积100亩以上,作为示范培训与展示带动基地;在大方和德江分别建设1个种子种苗基地。

5、种植效益天麻栽培平均产量(干品)50公斤/亩(每亩按40平方米计),10万亩总产量(干品)约5000吨,以2011年亳州市场价格120元/公斤计,总产值预计5.4亿元。

6、规划重点发展区域大方、七星关、德江、石阡、雷山

等。

二、半夏

1、生产现状半夏为常用中药材,国内主产区有甘肃、贵州、云南、四川、山西、重庆等省份。贵州半夏素以质优驰名中外,出口日本曾享有免检权。半夏在海拔2500m以下的地区均有广泛分布,我省野生半夏在贵州各县份均有分布。目前,我省主要在赫章县、大方县等地进行半夏种植与生产基地建设,全省栽培面积约3.3万亩,野生保护抚育0.13万亩。赫章县河镇乡是我省人工种植半夏的较早的乡镇,迄今已有23年种植历史,种植农户逐年增多,规模逐步扩大,产品常年销往江浙一带,甚至远销到日本、韩国等地。近几年来,在省重大专项和国家科技支撑等项目支持下,其种植技术体系已基本成熟。

2、适宜种植区黔西、黔西北高原山区(包括赫章、大方、毕节、纳雍、威宁、晴隆、普安、水城、盘县等地)是最适宜区;黔中山区、黔东中低山区、黔北中山区和黔南山区等地为适宜区。

3、市场需求半夏在人工栽培的250多种中药材种植品种中属于“三高”品种(即种植技术含量高、前期投资高、经济效益高)。贵州半夏的药用价值较高,疗效特殊,在新药、特药、中成药、中药饮片以及处方用药上广泛使用,外贸出口逐年增加,需求连年增长,现在市场需求约7000吨(干品),供给缺口巨大,

价格不断走高;预计2015年市场需求增加到10000吨(干品)以上。

4、目标与布局到2015年全省半夏规划种植面积6万亩(含种子种苗基地),新增面积3万亩;其中,建种子种苗基地2个,面积1.5万亩。半夏种植生产基地主要规划布局在赫章、大方、威宁等县,每个县有1-2个规范化生产基地,面积500亩以上,作为示范培训与展示带动基地。在大方和赫章分别建设1个种子种苗基地。

5、种植效益半夏种植当年采收,半夏规范化种植产量(干品)为80公斤/亩,目前市场价格(干品)为110元/公斤,4.5万亩(净种植面积)总产值可达到3.96亿元。

6、规划重点发展区域赫章、大方、威宁等。

三、石斛

1、生产现状石斛为多年生附生兰科植物,药用石斛有金钗石斛、铁皮石斛、环草石斛等。国内主产区有云南、浙江、安徽、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福建等。贵州主要分布在南部的紧靠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及其主要支流沿河两岸海拔高度600米以下,以及北部赤水河、习水河的下游沿河两岸海拔高度一般不超过500米的低热河谷地带。贵州历来是我国石斛地道药材主产区,尤以赤水金钗石斛、兴义环草石斛最为著名。目前在

省重大专项和国家科技支撑等项目支持下,在赤水市、兴义市开展了种繁技术及种植技术研究,其种植技术体系已基本成熟,全省推广种植规模已有约2.4万亩,主要为金钗石斛林下种植抚育,也有少量采用大棚等设施种植的。

2、适宜种植区石斛适宜种植区为遵义市的赤水、习水、遵义(县)、仁怀;黔西南州的兴义、兴仁、安龙、册享、望谟;黔南州的罗甸、平塘、独山、荔波等低热河谷地带。

3、市场需求石斛在人工栽培的250多种中药材种植品种中也属于“三高”品种(种植技术含量高、前期投资高、经济效益高)。石斛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国内160余家以石斛为原料的制药企业总需求约30000吨(鲜品),而现在市场上包括从缅甸、泰国、印度等国进口总供应量约9000吨(鲜品)左右,仅能勉强满足南京金陵药业一家公司生产“脉络宁”之需,市场需求量很大的中成药如“石斛夜光丸”等,也由于原料供应短缺,很多厂家停止生产。随着保健品的开发应用,石斛市场供应矛盾将更突出,其市场潜力巨大,市场风险较小。

4、目标与布局到2015年全省石斛规划种植面积5万亩(其中金钗石斛4万亩,环草石斛、铁皮石斛1万亩),新增2.6万亩;种植生产基地主要规划布局在赤水、习水、乌当、兴义等县,并在赤水、兴义、乌当、独山、安龙分别建设1个快繁中心。

5、种植效益石斛利用组培快繁生产种苗,炼苗后移栽,移栽后第二年开始采收,可连续采收15-20年。金钗石斛林下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