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周敦颐
爱莲说(周敦颐)原文
爱莲说(周敦颐)原文爱莲说(周敦颐)原文及原文水陆草木之,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
是著名的隐士。
他独爱菊花,常在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
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盛:特别,十分。
甚:很,十分。
之:的。
可:值得。
者:花。
蕃:通繁多独:只,唯独。
自:自从。
予(y ):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
濯(zhu ):洗涤。
清涟(li 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妖艳。
焉:声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通:空。
直:挺立。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 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
远:遥远,空间距离大,远播,远远的传送出去。
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植通直,立。
近:靠近,走近(形容词)。
可:只能。
亵(xi ):亲近而不庄重。
玩:玩弄。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
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爱莲说全文翻译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周敦颐-图文赏析
宋
爱 莲 说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Βιβλιοθήκη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花 之 隐 逸 者 也
予 谓 菊
花 之 富 贵 者 也
牡 丹
/article/7446 /article/7447 /article/7445 /nvx/2070.html /nx/1953.html /qsn/1733.html /xsqy/xsqy4765.html
莲 花之君子者也
作者简介: 周敦颐 宋代道洲(现在 湖南省道县)人,字 茂叔,哲学家,因 他世居道县濂溪, 后居庐山莲花峰前, 峰下有溪,也命名 为濂溪,学者就称 他为濂溪先生。
文学常识:
“说”是议论文的一种文体, 可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 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来论述道 理。《爱莲说》说爱好莲花, 就是说问题。
《爱莲说》原文、书下注释、译文
爱莲说○1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2。
晋陶渊明○3独○4爱菊。
自李唐○5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6而不染○7,濯清涟而不妖○8,中通外直○9,不蔓不枝○10,香远益清○11,亭亭净植○1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13焉○14。
予谓菊,花之隐逸○15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16菊之爱,陶后鲜○17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9.①选自《周敦颐集》卷三(中华书局2009年)周敦颐 (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 (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②蕃(fán):多.③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xǘn)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附近)人,东晋诗人。
④)独:只。
⑤李唐:指唐朝。
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⑥淤(yū)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⑦染:沾染(污秽)。
⑧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濯,洗。
涟,水波。
妖,过分艳丽。
⑨中通外直:这里描写的是莲的茎。
⑩不蔓不枝: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蔓、枝,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⑪香远益清: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
益,更加。
⑫亭亭净植: 洁净地挺立。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竖立。
⑬亵(xiè)玩:靠近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⑭焉:语气词。
⑮隐逸:隐居避世。
这里是说菊花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
⑯噫(yī):叹词,表示感慨。
⑰鲜(xiǎn):少。
⑱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⑲宜乎众矣:人应当很多了。
宜,应当。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周敦颐《爱莲说》原文以及赏析
周敦颐《爱莲说》原文以及赏析2篇周敦颐《爱莲说》原文:白云山下白云,是云即是云也;金钟山前金钟,是钟即是钟也。
大仁大义大宽舍,大柔大刚大之奥也。
我大之爱如是者焉。
赏析1:周敦颐的《爱莲说》以简洁、清新的语言表达了对莲花的赞美和思考。
他从几个层面揭示了莲花的美丽和崇高。
首先,他通过对莲花的形容言简意赅地表达了莲花的美丽。
白云山下的白云,金钟山前的金钟,都说明了莲花自身的纯洁和尊贵。
这些简洁的话语却能给人以画面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莲花的美丽和清新。
其次,周敦颐通过对莲花的赞美和思考,展现了莲花背后的深远意义。
他说莲花具有大仁大义大宽舍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大柔大刚大之奥的特质。
这些词语表明了莲花不仅在外在美丽上与众不同,更在内在的品质上具有崇高和独特的品格。
莲花以其高洁无瑕的姿态,给人们以启示,使人们思考仁爱、正义、宽容和坚强的力量。
周敦颐以莲花为比喻,意在点明人们应当以莲花为榜样,追求高尚的品格和道德境界。
总之,周敦颐的《爱莲说》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美丽高尚的意境。
莲花不仅是诗人爱慕的对象,更是诗人思考人生以及道德价值的线索。
通过这篇诗文,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莲花背后的美和哲理。
赏析2:周敦颐的《爱莲说》以形象生动的语言,以及诗意和哲理并重的风格,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和思考。
作者运用简洁的用词,通过“白云山下白云,金钟山前金钟”的对仗结构,形象地表达了莲花的高雅和纯洁。
这种简练的描述方法不仅让人们迅速进入诗歌的意境,同时也让人们在精神上感受到一种宁静和美好。
诗中作者提到莲花具有“大仁大义大宽舍,大柔大刚大之奥”的特质。
这些词语不仅表现了莲花的崇高品质,也传递了作者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莲花具有高洁的品德和顽强的生命力,在艰难困苦中依然保持着坚强和宽容。
作者借莲花的品质来呼吁人们应当追求仁爱、正义和坚韧的生活态度。
《爱莲说》是一首短小精悍的诗作,但却蕴含着深沉的哲理和感悟。
通过对莲花的赞美和描摹,作者在字里行间渗透出了对人类道德品质的思考和追求。
初中语文文言文周敦颐《爱莲说》原文与译文(含赏析)
初中语文文言文周敦颐《爱莲说》原文与译文(含赏析)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赏析邓韶玉周敦颐是北宋理学濂洛学派创始人、二程(程颖、程颐)的老师。
他博学力行,品德高尚,为官清廉,不媚权贵,明断狱案,得到人民的赞赏。
北宋中叶,士大夫在封建统治者诱掖下,追求富贵利达,耽于享乐之风盛行。
作者目击时弊,慨然命笔,写成此篇借物咏志的小品,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其懿德高行与美学情趣,在当时具有现实意义,在今天也不失其思想价值。
作者起笔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选用“可爱”二字,包罗群芳,表明托物寄兴,并不刻意求工,极见其立言斟酌之妙。
接着叙说“晋陶渊明独爱菊”。
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解绶归隐后,饮酒赋诗,安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逸趣。
“独爱菊”,显示渊明雅致芬芳,傲然物外的性格。
继写“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据唐人李肇《国史补》卷中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馀年矣。
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
周敦颐《爱莲说》原文以及赏析
周敦颐《爱莲说》原文以及赏析周敦颐《爱莲说》原文:余著《爱莲说》作。
爱莲者,莫知其苦者;苦莲者,莫知其乐者。
且夫水中草木之花,兔走鱼潜者,亦已知之。
鸟之将卵,患其强于巢;蜉蝣之将身,薄于长辛。
龙泉之下,亦有玉。
熊掌可食,而不可夺于人。
蜀之麻石,贵于他石,而不可夺于市。
白璧无瑕,大郅之璞,握而掩之者,不可得见。
吾老陋之庠,殽于大费。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其容止之盛也。
况修短合璧、琼瑶之瓜,闺阃之供,有缺而无盈,不生知之者,我甚痛焉。
赏析:周敦颐的《爱莲说》是一篇以莲花为主题的诗文。
他通过莲花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哲理的对应,深入思考了人生的价值观和境界。
文中一开始就提到了爱莲者和苦莲者,将莲花的两种状态进行了对比。
爱莲者是指欣赏莲花的美好,但却不了解它的苦难;苦莲者则指莲花在水中的生存环境艰苦,但又没有人理解它的快乐。
这种对比是对人们对外界事物认识的片面和局限性进行的揭示。
人们通常只能从表面看到事物的美好,却很少有人能够体会到事物背后的辛酸。
通过引用水中的草木花卉、兔子和鱼的游动来进一步加强这种意义。
这些都是平常的景象,人们常常忽视,但周敦颐想通过这些例子来告诉人们,只有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才能体味到事物的内在价值。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一系列的比喻,进一步说明无价之宝的可贵之处。
比如龙泉之下的玉、熊掌、蜀的麻石等等,虽然它们都是非常珍贵的物品,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得到。
而后面提到的白璧无瑕、大郅之璞等也是同样的道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但这种价值只有在真正了解它们的人眼中才会显现出来。
这些比喻都是在阐述事物的真正价值往往被我们所忽视。
最后,作者谈到了自己老陋的庠序文学以及古圣人的容止之盛,以此衬托了修短合璧、琼瑶之瓜等的美好。
他故意将自己与圣人进行对比,暗示了自己的无知和功力的不足。
同时,通过表达对美和价值的向往,呼吁人们要在追寻美好、追求价值的路上不断努力,不要沉迷于表面的虚荣和片刻的享受,要懂得真正理解事物的内涵,并从中寻求人生的意义和境界。
《爱莲说》原文及注解
《爱莲说》宋·周敦颐一、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解词:1、书下注释:(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fán):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4)李唐,指唐朝。
(5)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秽)。
(6)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7)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8)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
(9)亵(xiè)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10)焉:助词。
(11)隐逸:指隐居的人。
(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
(13)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14)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16)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17)宜乎众矣:人该是很多了。
宜,应当。
2、补充解词(1)晋陶渊明独爱菊只(2)自李唐来从(3)世人盛爱牡丹众、多(4)香远益清更加(5)陶后鲜有闻少(6)宜乎众矣多3、一词多义(1)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表示舒缓语气三、文学常识作者: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
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出处: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体裁:“说”。
四、课文翻译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爱莲说(周敦颐)原文
爱莲说(周敦颐)原文爱莲说(周敦颐)原文及原文水陆草木之,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
是著名的隐士。
他独爱菊花,常在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从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
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盛:特别,十分。
甚:很,十分。
之:的。
可:值得。
者:花。
蕃:通繁多独:只,唯独。
自:自从。
予(y ):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
濯(zhu ):洗涤。
清涟(li 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妖艳。
焉:声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通:空。
直:挺立。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 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
远:遥远,空间距离大,远播,远远的传送出去。
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植通直,立。
近:靠近,走近(形容词)。
可:只能。
亵(xi ):亲近而不庄重。
玩:玩弄。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
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爱莲说》
,淤泥而不染。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只喜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 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
(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
《爱莲说》 爱莲说》
作者: 作者:周敦颐 字茂叔,号濂溪。 字茂叔,号濂溪。 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 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 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 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 之君子者也。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 矣。
• 2、“予独爱莲之……”中“独”字表现了作 、 予独爱莲之 中 者是什么态度? 者是什么态度? 答: 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的态度
3、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 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 的是什么? 的是什么? 答:衬托莲花的高洁可爱。以菊正衬,以牡丹反衬 以菊正衬, 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 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 答: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此句表达作者 、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怎样的感情? 怎样的感情? 答: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追求名 这个感叹句,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赏析
周敦颐《爱莲说》原文及翻译赏析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注释:1.盛:特别,十分。
2.甚:很,十分。
3.之:的。
4.可:值得。
5.者:花。
6.蕃:通“繁”多7.独:只,唯独。
8.自:自从。
9.予(yú):我。
10.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11.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12.染:沾染。
13.濯(zhuó):洗涤。
14.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15.妖:妖艳。
16.焉:声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17.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18.通:空。
19.直:挺立。
20.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21.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22.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23.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24.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
25.远:遥远,空间距离大,26.远播,远远的传送出去。
27.益:更,更加。
28.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植”通“直”,立。
29.近:靠近,走近(形容词)。
30.可:只能。
31.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32.玩:玩弄。
33.谓:认为。
34.隐逸者:指隐居的人。
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35.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36.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37.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之:语气助词,的。
(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38.鲜(xiǎn):少。
39.闻:听说。
40.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41.宜乎众矣:(爱牡丹的)人应该是很多了。
北宋周敦颐《爱莲说》原文、译文及注释
北宋周敦颐《爱莲说》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周敦颐来到星子(现已撤销,原为江西省九江市下辖县)任南康知军。
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
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茶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散文《爱莲说》。
原文:爱莲说北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噫!啊!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注释:选自《周敦颐集》卷三(中华书局2009年版)。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周敦颐爱莲说课文原文
周敦颐爱莲说课文原文周敦颐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哲学家,他的代表作之一就是《爱莲说》。
这篇文章以莲花为主题,通过对莲花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下面是《爱莲说》的课文原文:爱莲说余杭州人也,家在西湖之滨,家贫,无田产,父母且丧,贫不能自存,然犹有叔父,为余计日可图,盖亦无他法也。
每以乞丐形于市,余常蹴然而归,言家贫,乞食,人莫之与,独一人予余糟糠,余因得活。
叔父死,无所从归,亦无可如何之策,因自度西湖之滨,有荷花田甚佳,亦可卖钱,乃自以为得计,遂往花田中,以卖荷花为业。
余年十七,时值盛夏,荷花已开,花田中百花争艳,而荷花独秀,独异于众花。
余每日早起,身披蓑衣,手持篙船,往花田中摘荷花。
摘花之时,余常为花中之蜂所螫,虽痛,而余不以为苦,反以为乐。
因为蜂螫之痛,使我更加珍惜荷花的美丽和芬芳。
余每摘一朵荷花,便将其插于篙船之上,篙船上的荷花越来越多,而余的心情也越来越愉悦。
每当篙船上的荷花已满,余便将其摆放在船头,然后继续摘花。
篙船上的荷花,有红的、白的、粉的,有大的、小的、娇的,它们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彩,散发着淡淡的花香。
每当夕阳西下,余便将篙船上的荷花摆放在家门前,让人们欣赏。
人们看到这些美丽的荷花,都赞叹不已,纷纷称赞余的荷花摆得好。
而我则默默地欣赏着这些荷花,心中充满了对荷花的爱和对生活的感激。
荷花,它生长在污泥之中,却不染一丝尘埃;它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却不因风雨而凋谢。
荷花的美丽和坚强,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人生如同荷花,我们也要在逆境中坚强不屈,要在困难中追求美丽。
正如周敦颐所说:“吾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荷花的美丽和纯洁,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美好。
通过摘荷花的经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我们的出身和境遇,而在于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美的追求。
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环境,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用心去追求美丽,我们就能够在平凡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人生。
周敦颐《爱莲说》原文以及赏析
周敦颐《爱莲说》原文以及赏析爱莲说〔北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子全书》《爱莲说》是一篇短得出奇的论说文,全文只有119个字。
从表面上看,这篇题目叫《爱莲说》,文章也的确是做在对莲花的爱好上,而实际上,明眼人很容易看出来,并不是就莲论莲,乃是以莲自比——通过对莲花的形态和习性的描绘,来表现自己高尚的品德和情操。
文章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开头,总冒一笔,先把题目中的一个“爱”字提了出来。
接着便以“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作为陪衬,来衬托下面的“爱莲”。
既然可爱之花甚多,为什么特别选中菊花和牡丹来作陪衬呢?这主要是为了便于同莲花相比较:莲花的清幽同菊花相似,却没有菊花那样的傲气;莲花的艳丽同牡丹相似,却没有牡丹那样的俗气:比较之下,莲花就显得十分突出了。
同时,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一向为人传诵;李唐一代世人崇尚牡丹,更是史有明文:这样说也有其事实上的根据。
再接下去,就说到“爱莲”的本身了,在“予独爱莲之……”的下面,一连用了七个句子,从各个方面极言莲花的美德,从而为后文的“君子”二字写照:“出淤泥而不染”,写君子操守之坚;“濯清涟而不妖”,写君子性情之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君子德行之善;“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君子品格之高和声誉之盛:于此可见之爱莲,就在于莲花具有君子的美德。
以上是文章的第一段。
文章进到第二段,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独抱幽芳的菊花,比作避居乡野的隐士逸民;将一味浓艳的牡丹,比作奔名逐利的豪富显贵;将具有前文所述种种美德的莲花,比作高尚的君子:这是对花品的精确评价。
爱莲说原文和翻译
《爱莲说》原文和翻译(北宋)周敦颐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
②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lián)而不妖,④中通外直,不蔓(màn)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iè)玩焉。
⑤予谓菊,花之隐逸(yì)者也;⑥牡丹,花之富贵者也;⑦莲,花之君子者也。
⑧噫(yī)!菊之爱,陶后鲜(xiǎn)有闻。
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⑩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①水里、陆地上各种草草木木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②晋朝的陶渊明独爱菊花;自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非常喜爱牡丹;③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而不显得妖艳,④它的茎里面是中空的,外面则是笔直的,不牵牵连连,不枝枝叶叶,越是离得远越觉得香气清幽,洁净地挺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可随便地去玩弄它。
⑤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⑥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⑦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⑧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⑨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⑩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
附:作者简介。
周敦颐(1017-1073年),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号濂溪先生,北宋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省道县)人,曾任江南东道南康军刑狱。
儒家理学思想鼻祖,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子全书》)。
人物生平天禧元年(1017年),周敦颐出生。
天圣二年(1024年),周敦颐8岁,其父病逝三年后,与同母异父之兄[1]卢敦文随母投靠衡州(今衡阳)舅父、龙图阁学士郑向,因他聪慧仁孝,深得郑向喜爱,又酷爱白莲,郑向就在自家宅前西湖凤凰山下(今衡阳市二中)构亭植莲,周敦颐负笈其间参经悟道。
盛夏之夜,莲花怒放,香气袭人,美不胜收。
郑家故宅后改为濂溪周氏宗祠(今南华大学附一医院处)。
爱莲说拼音版
爱莲说【作者】周敦颐 【朝代】宋水shu ǐ陆l ù草c ǎo 木m ù之zh ī花hu ā,可k ě爱ài 者zh ě甚sh èn 蕃f ān 。
晋j ìn 陶t áo 渊yu ān 明m íng 独d ú爱ài 菊j ú。
自z ì李l ǐ唐t áng 来l ái ,世人sh ìr én 甚sh èn 爱ài 牡丹m ǔd ān 。
予y ǔ独d ú爱ài 莲li án 之zh ī出ch ū淤泥y ūn í而ér 不b ù染r ǎn ,濯zhu ó清q īng 涟li án 而ér 不b ù妖y āo ,中zh ōng 通t ōng 外w ài 直zh í,不b ú蔓m àn 不b ù枝zh ī,香xi āng 远yu ǎn 益y ì清q īng ,亭t íng 亭t íng 净j ìng 植zh í,可k ě远yu ǎn 观gu ān 而ér 不可b ùk ě亵xi è玩w án 焉y ān。
予y ǔ谓w èi 菊j ú,花hu ā之zh ī隐y ǐn 逸y ì者zh ě也y ě;牡丹m ǔd ān,花hu ā之zh ī富f ù贵gu ì者zh ě也y ě;莲li án ,花hu ā之zh ī君子j ūnz ǐ者zh ě也y ě。
噫y ī!菊j ú之zh ī爱ài ,陶t áo 后h òu 鲜有xi ǎny ǒu 闻w én 。
周敦颐《爱莲说》原文阅读及答案翻译
周敦颐《爱莲说》原文阅读及答案翻译周敦颐《爱莲说》原文阅读及答案翻译周敦颐《爱莲说》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家. “元公”是他的谥号。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
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言之成理即可。
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莲说周敦颐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字、词、语句,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莲,又名荷花,芙蓉,菡萏。
她,美丽可目,清香可鼻,莲藕可食,莲子可药,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同学们,你能说出哪些含有“莲”的诗句吗?(大屏幕展示有关荷花的诗句)古人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期中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走进《爱莲说》,和作者一同分享莲之美。
(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因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亭”。
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
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三、体裁点击: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马说》,复习“说”的特点:“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那么课文标题“爱莲说”可以怎么解释?
“爱莲说”的意思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
四、感知莲之韵:(外在美)
1、听录音,然后朗读:注意听准字音、节奏、语气、语调
2、检查听读效果,大屏幕出示生字,学生读出它的音蕃(fán)颐(yí)濯(zhúo)淤(yū)涟(lián)蔓(màn )亵(xiè)噫(yī)鲜(xiǎn)有闻
3齐读课文。
要求是:读正确字音,读通课文,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4、参考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领悟文章大意。
(出示下列句子检查翻译情况)(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思考下列问题(1)、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 、作者具体从哪几方面来描写莲花的?找出相对应的句子。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风度气质: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作者通过外形的描写,用一句话概括了莲的内在气质,请同学们找出。
莲,花之君子者也。
五、探究莲之魂:(内在美)
1、作者借花喻人,揭示了花中蕴涵的君子品质,请把描写莲花的句子与揭示君子品质的句子连线。
莲君子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濯清涟而不妖不攀附权贵
中通外直独立高洁
不蔓不枝美名远扬
香远益清纯真自然不显媚态
亭亭净植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自尊自爱令人尊敬
2、本文的题目是爱莲说,为什么还要提到其他两种花呢?作者对这几种花持什么态度?有何用意?(学生分组讨论)
作者周敦颐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愿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追求名利。
他要在当时浑浊的世间, 特立独行,洁身自好,永保高洁正直的情操,做一名君子。
这样的追求,今天对我们仍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3、学了本文后,你愿做以上哪一类人呢?说说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