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合集下载

初一地理知识点归纳梳理

初一地理知识点归纳梳理

初一地理知识点归纳梳理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知识点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①一天中的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5.世界的气候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1、民族大熔炉的缩影⑴世界著名大国(面积、人口均居世界第5位):①拉丁美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②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⑵自然环境:⑶居民古:印第安人(黄种人)→单一→玛雅文明今:白、黑、混血种人(白种人占一半多,其次是黑白混血种人)→复杂→文化融合(拉美文化)⑷特色鲜明的拉美文化①民间娱乐活动:桑巴舞②每年2月下旬举行的狂欢节,里约热内卢“狂欢节之乡”③堪称世界一流的足球队,5夺世界杯2⑴巴西拥有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占世界热带雨林面积的60﹪,不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而且还具有世界意义的环境作用。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第四章  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

第四章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4.1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气温1、气温:大气的冷暖程度测量方法:温度表单位:摄氏度℃气温状况包括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2、温度测量方法:温度计放在距离地面1.5米的百叶箱内,观测时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水银面平行二、气温的时间变化——气温曲线1、一般规律:午热晨凉(日变化),冬寒夏暑(年变化)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值与最低气温值的差,反映反映一地区七万日变化的剧烈程度最高气温一般在午后两点最低气温一般在日出前后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反映一地区气温年变化的剧烈程度北半球月均温最高在7月夏季最低温在1月冬季(南半球相反)三、气温的空间分布1、等温线:在地图上将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叫等温线等温线图:由等温线组成的图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赤道向南北两极气温逐渐降低3、气温的影响因素:1)纬度位置: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光热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反之。

(基本因素)气温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2)海陆分布:夏季同纬度陆地气温较高,海洋气温较低。

冬季反之3)地形、地势: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4、赤道雪山、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5、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的原因:南半球地形单一,主要为海洋,温度变化小。

4.2 降水和降水分布一、降水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和固态水,如雨、雪、冰雹等单位:毫米mm一地降水量的多少常用多年平均降水量表示二、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量柱状图分类:夏雨型、冬雨型、年雨型、少雨型、湿润型三、降水的空间分布1、等降水量线: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等降水量线图:由等降水量线组成的地图2、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1)纬度位置: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海陆位置: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3)地形、地势: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原因:暖湿气流遇山地阻挡被迫爬升时,最地势增高,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增高,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3、地球雨极——乞拉朋齐因其地处印度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气候和天气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气候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七年级地理气温和降水的知识点。

一、气温知识点1.气温测量单位及仪器气温是指空气中分子运动的速度和频率的大小,通常使用摄氏度(℃)来衡量。

气温可以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其中普通温度计是根据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体积变化而设计的。

而且还有电子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和感温电阻温度计等多种温度计仪器可以使用。

2.气温的分布和变化气温是地球表面的重要气候要素,它随着地理位置和季节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分布和变化。

例如,赤道附近地区气温高,极地地区气温低,夏季气温高,冬季气温低。

3.气温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气温对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高温天气容易引起中暑,低温天气容易引起冻伤。

气温还会直接影响到农业、交通、航空、能源等领域的生产和发展。

二、降水知识点1.降水的类型及测量降水是指大气中水分凝结成水滴或冰晶,从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现象。

降水的类型有雨、雪、雾、露、霜等。

降水的测量可以使用雨量计、降水量计等仪器来进行。

2.降水的分布和变化降水是地球表面的另一种重要气候要素,它的分布和变化也随着地理位置和季节的不同有着巨大的区别。

例如,赤道附近地区降水量大,极地地区降水量小,夏季降水量多,冬季降水量少。

3.降水的影响降水对于土地、植被、水文、环境等多个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多雨的地区有利于农业生产,但也容易引起水灾和泥石流;缺水的地区则会影响到农业、工业和人类日常生活。

综上所述,了解气温和降水是理解气候变化的基础,掌握气温和降水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和应对不同的气候和季节。

七年级地理降水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降水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降水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地理中有一个非常重要且常被提及的概念——降水。

降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术语,它是指天气现象中的雨、雪、雾、露、霜等自然现象所导致的水的落下。

降水的形式多样,地理学家通过对地球环境的观察和分析,总结出了很多有关降水的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总结七年级地理课程中关于降水的知识点。

一、降水量和降水分布1. 降水量:降水量是指降水在单位面积上的总量排放量,单位是毫米。

一般情况下,其测量单位为mm,所使用的水银计测器通常称为雨量计。

2. 降水分布:降水分布是指降水在不同地理区域中的分配情况。

一些区域的年降水量比其他地区更多,一些地区则会因缺乏降水而使种植生产困难。

二、降水量对天气的影响1. 降水量和温度关系:在气温较高的时候,水蒸气较易以形式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当温度降低时,水汽会形成云或雨水,并开始在空气中降落。

水汽的析出和降落会降低温度,因此下雨的气温比没有下雨时的气温更低。

2. 降水量和空气湿度:空气的相对湿度越高,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就越高,也就越容易形成云或下雨。

三、全球降水分布的特征1. 亚热带高压带:这个地区是一个干燥的带状区域,主要位于南北纬30-35度之间。

在这个区域中,上升气流较弱,空气稳定,故降水量较少。

2. 热带雨林: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普遍经历着高温和高湿度的气候。

在这个区域中,大量的水汽被带到特定的区域,并形成极其丰富的降水量。

3. 沙漠:沙漠是指干燥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约30个国家的大片土地上。

在这个区域中,平均降水量远远不足以支持大规模植被生长。

四、降水带来的好处和问题降水可以改善土壤和植物的生长,使农业和畜牧业能够发展。

但是,太多的降水也会导致洪水、泥石流和山丘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还会造成城市内的垃圾和污染物松散,污染土壤和水源。

结论:总的来说,降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天气现象。

与此同时,学习一些有关地球环境和降水的概念,不仅有助于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还能提高我们预测天气变化和保护环境的能力。

4.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件+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4.3++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课件+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3)根据降水量数值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
逐月标出降水量的高度,绘出各月降水量柱
状图,完成下图。
课堂 探究
探究点1 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
问题2:根据绘制的降水量柱状图,该地区哪几个月降水量
比较多,哪几个月降水量比较少?
7、8月降水量比较多 1、2、11、12月降水量较少
问题3:该地区年降水量大约是多
少毫米?
约745毫米
课堂 探究
探究点1 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
问题4:该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冬季少雨,夏季多雨,降水季节变化大
名师点拨 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1)看总量,说多少。观察、估算年降水量,对该地年降水量进行 定性描述为多、较多、少、较少。
(2)看极值,对月份。看降水量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出现的月份。
课堂 探究
探究点2 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情境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首先要看不同纬度地带的
降水差异,还要看同一纬度大陆东西岸从沿海到内陆的降水
差异。
问题3:以亚欧大陆为例,比较中
纬度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年降
水量。 在亚欧大陆的中纬度地带,内陆地区 降水量少,沿海地区降水量多。
当堂
下图为北半球四个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
(1)“雨极”:印度东北部的____乞__拉__朋___齐_____⁠ ⁠。
(2)“干极”:智利北部的____阿__塔__卡__马______⁠沙漠。
课堂
探究点1 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
探究
情境 根据降水观测数据,绘制降水量柱状图,有利于直观
分析降水变化特点。下表为北半球某地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
时间/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毫米 10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12

初中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三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考点 1】天气与气候及其影响1.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变化大同一时刻,不同地方天气可能差别很大.人们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2.天气的影响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它影响人们的生工农业生产、生活活动、交通、军事战争等。

3.气候:反映长时间的大气状况,时间长较稳定,变化不大【考点 2】风向及风力参见右图【考点 3】天气预报1.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方面情况。

2.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颜色越白表示云越厚。

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3.风向是的风来向。

分力是风的强弱。

一道风尾2级,一面风旗8级。

【考点 4】空气质量预报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空气污染指数划分:空气质量级别空气污染指数(API)空气质量状况一级 0-50 优二级 51-100 良三级 101-200 轻度污染四级 201-300 中度污染五级 >300 重度污染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考点 1】气温及变化1.气温反映大气冷热的程度。

气温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

气温的高低不同,人们的住房建筑特色也不同。

气温影响商业。

1.气温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测量时放在百叶箱里,百叶箱距地面1.5米。

测量单位一般采用摄氏度,记做“℃”。

在8时、14时、20时、2时进行测量。

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考点 2】气温的变化1.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就做气温年变化。

2.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2.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4.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考点 3】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把同一时间气温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接起来,这种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平滑曲线,就是等温线。

2018年春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第三章 第3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2018年春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第三章 第3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mm,两月降水相差 164 mm。
(4)若该地位于我国某地,则该地降水的类型是( B ) A.全年多雨型 C.冬季多雨型 B.夏季多雨型 D.常年湿润型
(5)用表中数据将以下降水量柱状图绘制完整。
【答案】绘图略。
【解析】该题要求通过资料分析降水季节变化及绘图。从表格中资料可知 7、8、9 月降水最多,12、1、2 月降水最少,但南半球季节变化相反,因此若 北半球某地为夏季多雨区,则南半球某地应为冬季多雨区。我国某地位于北半 球,降水的类型是夏季多雨型。绘图参照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即可。
5.图中数据反映了该市( A ) A.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 B.年降水量大 C.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 D.年降水量小
【解析】 2001 年降水量最多,约为 1 650 mm,2005 年降水量最少,约为 150 mm 左右,所以其最大值与最小值差约为 1 500 mm。图中数据反映了降水 量的年际变化大。
11.甲、乙两地在北半球,根据两地的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读图,完成 下列各题。
(1)甲地降水量最多的是 10 月;乙地降水量最多的是 8 月。 (2)甲地月降水量在 100 mm 以上的有 12 个月;说明该地的降水季节变化 是 时间分配均匀,降水丰富 。乙地月降水量在 100 mm 以上的有 2 个月, 说明该地降水的季节变化是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 (3) 仅从降水方面考虑,甲地的房屋建筑式样应注意建成 尖顶 ( 填“尖 顶”或“平顶”)。
【解析】 降水的季节变化主要指冬夏之间的变化,北半球一般以 6、7、 8 等月份为夏季代表,12、1、2 等月份为冬季代表,观察两个时间段之间降水 的变化情况,便可以总结出降水多少与时间之间的搭配关系。如甲地虽然有变 化,但总体来看各月降水都很多,而乙地则明显的夏半年降水丰富,冬半年降 水极少。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多变、短时间、不稳定,(例如下列词语是描述天气的:狂风暴雨、多云转晴、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东边日出西边雨、乌云密布、彩云满天……)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

另外气候包含气温和降水两方面。

(例如下列词句是描述气候点的:清明时节雨纷纷、黄梅时节家家雨、四季如春、冬冷夏热、冬暖夏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高温湿热、全年干旱少雨……)3、风向的判断:在没有尾羽的一端画方向标。

右图的风向是西北风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2级。

右图的风力是4级风4、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参看地理图册24页,记住)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5、气温日变化:气温(14时),气温最低(4时左右)气温的变化气温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1月最低)南半球陆地(1月、7月最低)2会计算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气温日较差(一日之内气温变化大小)=一日内温(午后2时)—最低温(日出前后)气温年较差(一年之内气温变化大小)=一年内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注意:气温年较差热带最小,温带。

几个概念:等温线:注意:气温、降水的分布都受纬度位置、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另外要知道: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降水少另外气温还要掌握地理填充图册P17的1、2两大题。

降水。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6、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7、掌握几种主要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分布于赤道或赤道附近(如南亚的新加坡)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分布于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部(如非洲埃及的开罗和比尔马)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分布于温带大陆西岸(注意,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年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气温最低一般不低于0摄氏度)分布于温带大陆东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地理环境空间广大,事物多种多样,关系错综复杂。

学习地理尤其要注意知识点的积累,掌握好知识点,才能化难为易。

!因此,小编准备了这篇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降水与我们
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3.降雨的划分: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4.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
1.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三.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分布规律:
⑴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少
⑵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少。

⑶在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⑷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3.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4.影响降水的因素: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地形因素
由小编提供的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学好地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