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实践研究的理论依据及其分析

合集下载

教学实践共同体(3篇)

教学实践共同体(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

教学实践共同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

本文从教学实践共同体的内涵、构建原则、实施策略以及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引言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

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学实践共同体应运而生。

教学实践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研讨和反思,实现共同成长。

二、教学实践共同体的内涵教学实践共同体是指一群具有共同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的教师,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通过共同的教学实践、研讨、反思等活动,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学实践共同体具有以下特点:1. 合作性:成员之间相互信任、支持,共同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2. 平等性:成员地位平等,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和观点。

3. 开放性:共同体成员可以自由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

4. 反思性:成员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5. 创新性:共同体鼓励成员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三、构建教学实践共同体的原则1. 目标导向:共同体成员应明确共同的教育教学目标,以此为指导开展实践活动。

2. 突出实践:以实践为导向,注重成员在实际教学中的体验和反思。

3. 互动交流:鼓励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资源。

4. 尊重个性:尊重每个成员的个性特点,发挥其特长。

5. 持续发展:共同体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调整和完善。

四、教学实践共同体的实施策略1. 组建团队:根据共同的教育教学目标,选拔具备一定教学经验和能力的教师组成团队。

2. 明确职责:明确共同体成员的职责,确保团队成员各司其职。

3. 制定计划:制定共同体的活动计划,包括教学研讨、观摩学习、反思交流等。

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与案例分析贾玲

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与案例分析贾玲

念、经验、风格,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
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
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
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1.第一代教学设计家美国的加涅提出“教学的九大步 骤”。
引起注意——交待目标——复习旧知——呈现新课— —提供学习指导——引发行为表现——提供信息反
案例 7 : 《短歌行》 (视频) 案例 8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网络)
短 歌 行
• • • • • • • •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自我诊断确定问题反思总结并提出新的备课思路根据问题进行嵌入式学习理论方法与技术根据自己的成功经验设计问题解决的方案在实践中选择引人深思的问题进行研讨交流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并分析感悟经验生成的条件个性经验转化生成集体智慧实现融智创新教师形成有个性的教育思想与方法教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转化成教育实践能力新的问题新的起点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及运营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贾 玲
Tel: (029)-87639255 (办)
E-mail: xajyjialing@
第一部分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研组备课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
学习共同体(内涵)
• 是指由具有共同信念、共同目标的学习 者及其助学者(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 成的团体。在知识共享和同伴支持的基 础上,通过参与交流、协作、反思等活 动,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相互竞争的人际关系,最终促进个体的 成长,以达到有意义学习的目的。

学习共同体:教师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学习共同体:教师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不 足 。相 当部 分 的集 中培训 , 以专 家 理 论 传 授方 是 式 为主 , 形式单 一 , 忽视 了教 师个体 的知 识背 景和 丰
富 的 实 践 经 验 , 师 基 本 上 只 能 被 动 接 受 , 习 的 热 教 学
展”1。2 0 l ] 0 4年 , 国学 者芬 韦 克 通 过研 究 也 指 出 , 美
在 实践 的 层 面 , 师 学 习共 同体 的形 态可 谓 形 教
式 多样 。如大 学与 中小学 合 作 的 专业 发 展 学 校 、 校 本研 修及 国 内外各类 学校 当 中普 遍存 在 以教 师合 作 为 核心 的备课 组 、 研组 、 教 年级组 等形 式 。
当代 , 同体 的概念 得到 了极 大扩展 , 共 各种 真实 或虚
处 的整个关 系脉 络和环境 。随之 , 教师 的专业 发展 理
念 也 历 经 了从 “ 训 ” “ 习” 培 到 学 的嬗 变 。
目前 , 师 专业 发展 的主流 范 式 是 以教 师 的 岗 教 前和 在职 培训 为 主 。但 是 大部 分 培 训 是一 种 短 期 、 封 闭式 的 , 以知识 和技能 灌输 为主 , 已经暴 露 出 明显
团体 , 圣吉认 为是 学 习组 织 , 夫和 温格 等则 当成是 莱 动态 的学 习结构 , 建伟 认 为 是 一种 学 习 人 际 关 系 张
等界 定 。
映 了教师发 展 生态 环 境 的 失衡 。实 践 证 明 , 乏 实 缺 践含 量 的知识 、 能 培 训 是 空 洞 的 、 能 低 下 的 培 技 效 训 ; 乏理论 含 量 的学 习实 践是 品质低 下 的实践 ; 缺 缺
拟 的共 同体形 态不 断涌 现 , 政治共 同体 、 如 经济 共 同 体、 科学 共 同体 、 习共 同体等 。较 之传统 意 义上 的 学 人们 因血源 、 域 或信仰 的关 系形成 的共 同体 , 地 现代 意义 的共 同体 更 多 地含 有 协 商 、 质 、 域 、 嵌 的 异 脱 互

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实践研究

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实践研究

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实践研究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是教育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探索和实践活动。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发展。

本文将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概念、目的、特点和建设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指一群志同道合的教师通过共同的目标、理念和方法,借助合作学习、学习资源共享、互助支持等方式,形成一个共同学习的群体。

其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实现个体教师和集体学校的共同发展。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首先,教师要树立学习的意识,重视个体学习和集体学习的有效结合,积极参与共同体建设活动。

其次,学校领导要重视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同时,需要建立有效的组织机制,明确学习共同体的组织结构和运行规则,保证共同体的顺利运行和发展。

教师学习共同体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围绕学习展开,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以学习为中心,推动学习的深化和延伸;二是强调合作共建,倡导共建共享的理念,通过合作学习、互助支持等方式,实现教师之间的共同发展;三是注重创新实践,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借鉴先进经验,推动教学改革。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一是明确建设目标,确定共同体的愿景和使命,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二是建立学习共同体的组织机制,明确角色分工,建立学习交流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互助支持;三是实施专业学习活动,组织教研、观摩、培训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综上所述,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实践活动,需要教师、学校领导和相关机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通过共同体建设,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愿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探索,共同成长,为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共同体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学习共同体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学习共同体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摘要: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及助学者共同构成的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学习团体。

教育本质论、协作系统论、社会互动论、生态学理论、人格发展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是学习共同体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而关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当前的教育理念带来新的冲击,而且对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生生关系,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促进学习者学习的教学设计,对构建平衡学习资源与人际关系的学习环境和对包括知识建构、意义协商、身份形成在内的评价学习活动都具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理论基础;运行机制;教育启示信息时代,协作互动与资源整合日益凸显其重大的意义与价值。

众人协作,多种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就是造就“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着本质的差别。

在文化教育领域,随着社会取向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不断发展,有关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社会建构主义主张,人是在社会文化情境中接受其影响,通过直接地跟他人的交互作用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的,强调他者的存在及与他者的交流在个体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人类的学习活动是共同体性质的活动,由此而形成的对学习环境、人际交往等方面在个体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的重视,使得“学习”与“共同体”相结合而形成的学习共同体成为人们研究学习与教育教学的重要问题,而关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当前的教育理念带来新的冲击,而且对当前的教育实践也产生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一、学习共同体的界定与分析基于对“学习”与“共同体”的理解的不同,关于学习共同体的描述也有多种。

为了强调学习共同体中的学习者的参与、共同的目标、共享的资源、身份形成等特征,学者们普遍形成以下观点:学习共同体是指由学习者及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家长等)共同构成的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学习团体。

小学数学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数学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研究引言小学数学学习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而建立数学学习共同体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和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构建小学数学学习共同体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通常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交流的机会。

而建立数学学习共同体可以让学生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交流思想,共同探讨问题,激发彼此的创造力和思维方式,使学习更加生动和有趣。

研究如何有效构建小学数学学习共同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构建小学数学学习共同体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在小学数学学习共同体中的作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1.2 研究目的小学数学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研究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小学数学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和重要性,分析构建小学数学学习共同体的策略并探讨教师和学生在其中的具体作用,从而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提供有效的参考。

通过研究目的的设定,可以更好地了解小学数学学习共同体的优势和特点,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参与和实践,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深入研究小学数学学习共同体构建的策略,可以为实际教学提供指导和支持,为未来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带来积极的影响和启示。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为小学数学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意义小学数学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区域内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报告及思考

区域内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报告及思考

区域内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报告及思考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一种以教师为核心、通过教师间的专业交流与合作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形式。

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成长和共同进步的平台,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质量。

本文将围绕如何在区域内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展开实践研究,并对实践过程进行思考。

一、实践研究报告1.实施背景和目标本次实践研究的背景是为了促进区域内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

目标是构建一个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使教师们能够通过相互交流与合作,互相促进成长和提高。

2.实施步骤和方法(1)确定共同体的组成和范围:根据区域内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参与共同体的学校和教师范围,确保共同体的代表性和多样性。

(2)制定共同体的目标和规则:在共同体的成立过程中,制定共同体的发展目标和规则,明确共同体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机制。

(3)组织共同体的活动和学习:开展教师交流会议、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提供分享教学心得、探讨教学方法和相互解决问题的机会。

(4)推动共同体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和合作,逐步增强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推动共同体不断发展壮大。

3.实施效果和成果(1)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们通过共同学习和交流,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改善教育质量和水平:共同体的成员们通过合作研究和相互学习,探索教学新方法和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共同体的建立和发展,有助于提高区域内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为教育和发展做出贡献。

二、实践思考1.充分发挥共同体的平台作用:共同体是教师间相互学习和发展的平台,应积极地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和交流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给教师们学习和成长。

2.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运作体系:共同体的建设需要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运作体系,从共同体的目标和规则的制定、活动的组织与推行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确保共同体的发展和持续运转。

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新)

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新)

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新)所谓的光辉岁月,并不是以后,闪耀的日子,而是无人问津时,你对梦想的偏执。

构建教师研究共同体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准备阶段1.为确立课题做好准备由于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所以,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一旦停止研究,势必会落后。

鉴于我们身处这样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教育管理部门大力宣传终身研究理念,大力提倡建设研究型社会。

学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应该责无旁贷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研究型人才。

然而,要培养这种研究型人才,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一方面要使自己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积极研究处于时代前沿的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务必提高研究能力,掌握有效的研究方法和技能。

面对更新迅速的知识和飞速发展的教育技术,教师如果仍然将研究方式局限于个人研究,其专业发展速度势必跟不上社会发展速度。

这时,学会通过与他人共同研究、共享经验、取长补短来提高研究效果就显得格外重要。

历经多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们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教师至关重要,改革最终发生在教室中”。

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日常的课程与教学活动正成为课改的重点,于是如何通过日常教研改进教师职业行为、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也正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

与此同时,如何提高全体教师教研能力的课题日益突兀,共同体建设的策略研究成为我们为提高教学质量而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2.明确课题方向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1)教研组织没有共同的愿景如果提问某一个教研组织的成员,你们组织的共同的愿景(指共同意愿的景象)是什么?可能十有八九答不出,或者根本没有思考过。

学校的教研组织是整个学校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教研组、备课组集体研究制度也是存在的。

要求教研组、备课组积极开展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教学研究活动,搭建起同伴互助的平台。

确定研究主题,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学研究、案例分析、问题会诊、专题研讨、教研沙龙、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等形式,加强教师间的教学切磋,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汲取营养,共同分享教学经验与成果,彼此支持,共同发展。

教师交流合作与共同研究方案

教师交流合作与共同研究方案

教师交流合作与共同研究方案一、引言在当今快速变革的教育环境中,教师交流合作与共同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还可以促进学校和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

本文将探讨教师交流合作与共同研究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案。

二、理论依据理论上讲,教师交流合作和共同研究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强教师的教育能力。

研究表明,教师之间的合作有助于分享经验、解决问题和提高教学水平。

通过互相交流,教师可以获得新的教学策略和思路,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三、建立合作平台一个成功的教师交流合作计划需要一个合适的平台。

学校可以创建一个论坛或教师研究小组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此外,定期举办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也是非常有效的合作平台。

四、提倡教师分享经验为了鼓励教师分享经验,学校可以设立奖励机制,以鼓励教师参与交流合作。

此外,通过组织教学展示课程和分享会议,教师可以向其他教师展示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教学方法。

五、促进教师合作研究项目共同研究项目是教师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可以鼓励教师组成研究小组,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这将为教师提供一个相互借鉴和学习的机会,并为学校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建议。

六、提供资源支持为了促进教师交流合作与共同研究的开展,学校应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这包括:提供教学资料、图书馆资源、教学设备和科研经费等。

只有提供充足的资源,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交流与研究。

七、制定交流合作计划学校可以制定交流合作计划,明确交流合作的目标、内容和具体安排。

这样可以保证教师交流合作的有条不紊和高效性。

同时,学校还可以为教师提供交流合作的时间和地点。

八、推崇教师领导力鼓励教师发挥领导作用,引导其他教师参与交流合作。

教师领导力的发展可以通过培训和培养活动来实现。

通过培养教师领导力,学校可以更好地推动教师交流合作和共同研究的发展。

九、评估与反馈为了确保教师交流合作与共同研究的质量,学校可以进行定期的评估和反馈。

通过评估结果,学校可以了解交流合作的效果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实践与策略——以厦门市学习共同体建设为例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实践与策略——以厦门市学习共同体建设为例

近年来,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价值与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我国教育政策的顶层设计。

教师学习共同体兴起的背景,以厦门学习共同体为例,通过关注学习共同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建立共同的愿景与价值多,确立平等的对话规则,建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以期重构新的教育生态文化产域。

摘要关键词学习共同体;教师成长;建构策略2017年12月,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中提出:“引导教师加强学习,阅读经典,提高修养;鼓励教师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开展教研活动,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价值与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我国教育政策的顶层设计,为学习共同体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教师学习共同体兴起的背景是什么?基层教师的成长实践如何回应顶层的教育政策设计?建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学习共同体需要关注哪些问题?笔者结合厦门教师学习共同体十几年来的实践经验,谈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

一、教师学习共同体兴起的背景(一)学习共同体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师要走“学习共同体”发展之路的理念来自于美国卡内基基金会资助下的“全美教师专业基准委员会”。

该委员会于1989年研制了《教师专业化基准大纲》,从五个方面规定了教师的专业标准,其中第五条是: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同其他专家合作提高学校的教育效果;同家长合作推进教育工作;运用社区的资源与人才。

教师被界定为“学习”的存在,期待教师发挥“学习共同体”一员的作用,同时触及教师专业领域的社会背景,明示促进教师同其他专家与家长的合作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基础之一。

[1]美国教学与未来国家委员会(NCTAF)则在2005年6月推出《导入学习共同体》,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不是个体化,而是依托学习共同体。

[2]加拿大著名教育学家富兰在《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中呼吁:“把学校从一个官僚主义的机构转变为一个兴旺的学习者的共同体。

”日本佐藤学教授倡导的“学习共同体”学校改革运动,在日本、韩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地都开展得如火如荼。

教师学习共同体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教师学习共同体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教师学习共同体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指一群教师因共同的教育理念、价值观和目标而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成长和反思教学实践的社群。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国家,随着教育改革和现代技术的发展,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关注。

在中国,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单打独斗的局限性,希望能够通过与其他教师共同学习、交流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因此,教师学习共同体逐渐兴起并得到了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支持和鼓励。

教师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专业学习和成长的平台,有助于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因此,研究教师学习共同体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2 研究意义教师学习共同体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研究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和路径,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成效。

通过研究教师学习共同体在不同环境下的构建和运作机制,可以为促进全球教育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借鉴和启示。

深入探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案例和未来发展趋势,有助于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思路和策略,为教育改革和教师培训提供借鉴和参考。

研究教师学习共同体对于推动教育现代化、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促进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指一群教师在共同的学习目标下形成的一个团体,他们通过分享资源、合作研讨、互相提供反馈等方式来共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是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成长,其目的是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协作,从而达到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的目标。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离不开几个基本要素: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开放的学习环境、互动性的学习方式、持续性的学习活动。

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

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

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引言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指一群教师共同学习和成长的群体,他们在一起分享经验、交流想法,并为改进教学质量而努力。

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校教育目标。

本文将就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进行探讨。

一、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指一群教师在一个共同的目标或者利益下,通过互相交流、合作和反思,实现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成长的过程。

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实现个人和集体的发展。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包括教师的参与、学校的支持、以及一系列的机制和制度的保障。

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可以通过观摩、合作、分享等形式相互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实践,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1.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 提高教学质量3. 促进团队合作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有助于促进团队合作。

教师在共同体中可以共同讨论问题,相互倾听,共同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挑战。

通过合作,教师们可以形成紧密的团队关系,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 促进学校的发展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发展。

共同体中的教师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可以使学校形成更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存在,可以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1. 建立专业学习的平台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学习平台,为教师提供分享教学资源、交流教学经验的机会。

这样的平台可以是线上的,也可以是线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教师们进行专业学习和经验交流。

2. 开展观摩和合作学校可以鼓励教师们进行课堂观摩和合作教学,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通过观摩别人的教学,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合作,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3. 创设专业发展的氛围学校可以创设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鼓励教师们进行专业发展。

这种氛围的创设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学校制度的保障。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才会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探索研修新形式,构建学习共同体课题报告

探索研修新形式,构建学习共同体课题报告

探索研修新形式,构建学习共同体——费胜昌名师网络工作室的实践与探索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基于互联网有效融入教师研修的思考。

21世纪是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它开启了一场生活、工作与思想的大变革。

网络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势必会发生深刻的变革,基于网络的教育、教学研讨模式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教育、学习形式,如何利用网络整合资源,如何更好地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改进教学,这无疑将是深化教学改革、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需求。

当前,“互联网+”的理念已盛行,对于教师教育而言,就是“互联网+教师共同研修”。

名师网络工作室作为一种新的模式,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培养骨干教师的重要载体。

这样的一种以知名教师为引领,以骨干教师为核心,以网络平台为支撑,以提高教师教学与研究能力为目的的名师网络工作室,不但能促进名师自身的成长,而且能够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当前国内研究者普遍认为,名师网络工作室对骨干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和促进价值。

首先,名师网络工作室为学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信息和学习、交流平台,网络工作室成员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

在融合的过程中,大家可以交流想法,分享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其次,网络名师工作室都是由省级名师挂牌领衔的,名师的眼界、理念、格局会对学员产生润物无声的影响,通过平台的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的成长以及名师自我的提升。

2.基于新课程改革实现教育提升的思考。

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个体以学习者和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学校的舞台上,而且要求教师之间必须进行密切合作,形成群体合力,才能适应新课程变革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通过研修培训等形式造就一批学科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的教师团队建设实践研究

基于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的教师团队建设实践研究
校 里 教 师 团 队 的发 展 现状 , 积 极 组 建 不 同 学 科 领 域 的 教 学
( Ho r d )提 出 了 “ 专业 学 习共 同体” 的概 念 , 并 建 立 了 相 应 的理 论 体 系 。他 认 为 , “ 专 业 学 习 共 同体 是 由 具 有 共 同 理 念 的教师和管理者构成 的团队, 他们相互协作 , 共 同探究 , 不 断 改进 教 学 实 践 , 共 同致 力 于 促 进 学 生 学 习 的 事 业 。 ” _ 6 ]
中图分类号 : G6 2 3 . 3 1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6 3 7 8 ( 2 0 1 3 ) 0 2 —0 1 3 9 —0 4
由少 数 技 能 互 补 、 愿 意为 了共 同 的 目的、 业 绩 目标 和 方 法


研 究 背 景
而 相 互 承 担 责 任 的人 们 组 成 的 群 体 ” _ 2 ] 。斯 蒂 芬 ・P ・罗
宾斯 给 出 的 定 义 是 : 团 队 是 指 为 了 实 现 某 一 共 同 目标 而 由
传 统 教 师 发 展 多 以 一 次 性 教 师 培 训 或 工 作 坊 的 方 式 进行 , 但 是 这 一 方 式 的 成 效 并 不 理 想 。 目前 , 教 师 专 业 发 展 产 生 了范 式 转 变 , 逐 步 由知识 一技 能取 向、 实 践 一 反 思
设成效的分析 , 从教 学I t i 队 和 专 业 学 习共 同体 ( P L c ) 相 结 合 的 角度 来探 讨 团 队 的 有 效 运 行 机 制 , 为高校 大学英语教 师 1 t l 队 的 发 展 提 供 了有 益 的经 验 和 新 的研 究 思路 。 关键 词 : 高校 英语 教 师 ; 专 业 学 习共 同体 ; 团队 建 设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实践探索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实践探索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实践探索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是指教师为了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共同学习、相互交流与合作,形成一个互助、共同发展的学习社群。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实践探索,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概念、目标、特点及实践路径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概念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是指一群志同道合、具有相同专业兴趣和追求的教师组成的学习社群。

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们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共同研讨、合作研究等形式,共同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教学水平,实现个体与集体的发展。

二、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目标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通过共同探讨、研究和实践,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增强专业能力。

2.促进教师的教学创新。

共同体成员之间可以分享教学经验和创新案例,激发创新思维,推动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进与创新。

3.提高教育质量。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形成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资源整合,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可以建立起长效的合作机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教育改革提供长期支持。

三、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特点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主性。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成员可以自由选择参与,自主开展探究性学习,灵活确定研究主题和合作方式。

2.平等性。

共同体成员之间是平等的,任何人都可以进行分享和表达,抱有开放的心态对待别人的观点和意见。

3.交流合作。

共同体成员之间通过交流和合作,形成资源共享、互相学习的平台,共同解决教育教学难题。

4.注重实践。

共同体成员致力于将研究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和反思,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四、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实践路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实践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共同体。

教师学习共同体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教师学习共同体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教师学习共同体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引言教师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角色,其专业发展对于学生的教育成果和教育体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教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如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技能提高等。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学习共同体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概念、特点和作用进行研究,探讨其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指一组教师为了共同的教学目标而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和相互支持的社群。

在这个社群中,教师可以分享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心得、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学习共同体不仅是一个教学性质的社群,更是一个专业化的社群。

教师在这个社群中不仅可以得到关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方面的支持,同时也可以得到关于教育理念、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支持。

教师学习共同体不仅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特点1. 互动性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一个互动性极强的社群,教师之间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包括面对面的讨论会、网络平台上的交流、线下的实践研讨等。

这种互动性有助于教师之间的思想碰撞和观点交流,从而促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完善。

2. 共同进步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是共同进步,社群成员之间不会出现恶性竞争,而是相互帮助、相互支持。

通过共同进步,教师可以更好地实现个人目标和教学目标,从而使整个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3. 自主性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一种自主性很强的社群,教师们可以自愿选择加入这个社群,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参与的活动和学习的内容。

这种自主性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4. 实践性教师学习共同体注重实践性,教师们不仅可以通过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从而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中学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中学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报告

中学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报告“中学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结题报告武汉市第二十六中学课题组我校《中学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湖北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

该课题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切入点,以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学教育教学实际,以探索和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为目标而展开。

课题研究已经历时5年,采取了行动研究法、叙事研究法、课例研究法等开展研究,目前已基本完成了课题研究方案设计的研究任务,推动了学习型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初步形成了骨干教师、班主任队伍、干部及管理人员等教师发展共同体,基本构建了“问题导向式”校本教研模式、骨干教师培养模式、干部队伍培育模式,切实推动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背景1、我国教育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黄金机遇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

就基础教育而言,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

而扩大优质教育的关键,在于优质教师在量上的增加,在质上的提升。

2、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要求新课程启动以来,针对中学教师的各级各类培训举办了不少,但大多还是一种“输血”型的培训,往往采用“专家”讲、教师听的模式,以“专家”说教为主,对教师的已有经验、教师的创造性和行动能力关注不够,教师没有真正“卷入”培训活动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不是很大。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课题研究,能够让教师在具体的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中触及情感,引发思考,提升实践智慧,改进课堂教学,推动课程改革,促进专业发展。

3、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从学校现状来看,我校有着五十多年办学历史,是一所教育质量比较好、社会声誉比较高的武汉市示范学校。

近几年来办学规模急剧扩大,由90年代中期的24个教学班3、促进学校工作分工的细化与规范化以工作性质和在学校承担的工作职责相近构建不同的教师发展共同体,从而细化各群体的发展目标和远景、规范其职责与运行、探索其成长机制,有利于推动学校各块工作的规范化与精细化管理。

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

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

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指教师们在一起学习、研究、交流的平台和机制。

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学习空间,使他们可以分享经验、交流想法、相互支持和激发创新。

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对于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学校的发展和教育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和重要性。

1. 促进专业成长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支撑。

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们可以分享教学中的困惑和挑战,向他人学习成功的经验和方法,相互赋能,共同成长。

这种互助互学的机制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

2. 提升教学质量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观念的更新和学习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们通过共同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他们也可以相互监督、相互评估,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保证教学过程的规范和有效性。

3.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有助于营造一种积极向上、乐于分享、互相支持的校园文化。

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教师们会更加愿意与同事合作,积极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

这对于学校整体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推动教育改革教师学习共同体也是推动教育改革的有力支持。

在共同体中,教师们可以跨校、跨区共同探讨教育改革的重大问题,分享各自学校的改革案例和成功经验,为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他们也可以共同制定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标准和规范,推动学校内外的教育改革工作。

二、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途径和方法1. 建立学习型组织学校要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型组织氛围。

学校领导要大力倡导教师学习的重要性,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进行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的改进,鼓励教师多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

学校还可以设立专门的教师学习基金,鼓励教师参加学习和研究项目。

2. 搭建交流平台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搭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实践研究的理论依据及其分析
为了使研究活动有坚实可靠的研究基础,本人对学习共同体构建相关的学术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搜集。

在镜像网查阅到159条关于“学习共同体”内容的检索文献,其中与教师学习共同体相关的文献约有15条。

在文献分析基础上,我对本课题研究相关成果做了系统地梳理和综述。

彼得·圣吉在1990年的畅销书《第五项修炼》中这样描述学习型组织:在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体而不是个人,“当团体真正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团体整体产生出色的成果,成员成长的速度也比其他的学习方式快”。

在这种组织中,大家都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彼此信任、互补长短,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维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

圣吉的学习型组织包括五项原则:1.系统思考;2.自我超越;3.心智模式;
4.团队学习;
5.共同愿景。

虽然彼德·圣吉是在总结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但由于其“学习型组织”理论揭示了社会组织应对变革时代的内在规律,这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变革与学校领导研究的重心相适应,“学习型组织”概念很快被移植到教育领域,运用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建构“学习型学校”成为教育变革的新趋势。

1998年,杜富尔和埃克的作品中衍生出“专业学习共同体”,并借用了商业的模式,包含:共同的宗旨、愿景、价值观和目标;集体探究;合作团队;行动导向和实验;可持续发展;结果导向。

同年,Myers和simpson在《重塑学校》一书中认为:学习共同体是“每一个人都在学习的文化氛围中,在其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每个参与者都为学习和共同受益而负责。


Speck强调指出,塑造学习共同体是在任校长最紧迫的任务,他将学习共同体描述为:“一个学校的学习共同体应该推动并且将学习视为持续的、积极的合作过程,其中包括教师、学生、员工、校长、家长以及学校社区之间的动态对话,旨在提高校内学习和生活的质量。

发展学习型学校是一个重要的设想,原因在于这个共同体中的每个方面都应有利于学习以及帮助每个与学校相关的人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建立。


2004年11月,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部部长佐藤学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作“转折期的学校改革—关于学习共同体的构想”的学术演讲。

佐藤学教授向大家展示了其有关课程、学习、教师研究的独特视角。

他将学习共同体的理念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将“对话”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内在规定明确起来,是对当今学习概念的一次重新界定。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研究,可以看出国外在理论上对学习共同体研究比较多,
研究者的认识趋于一致。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并受到了愈来愈多的关注。

教师专业发展也引起了我国教育学术界和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中小学校的重视。

赵键在其著作《学习共同体的建构》中指出,学习共同体一定是教师对多种、多层面学习活动的参与,既有师徒带教,也有同辈合作,还有围绕各种主题构成的多种学习网络。

教师参与这些活动构成了相互嵌套的学习共同体。

在参与不同的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教师建构起不同的知识和身份,随着对多种共同体的参与过程相互交叉,教师的专长日益丰富。

李冰在《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校本培训新方式》一文中,除了介绍学习共同体的含义和特征外,重点介绍了“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校本培训的新方式”,如“教学沙龙”“博客群”“教学伙伴”“名师工作室”等六种形式。

给学校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提供了一些依据。

仕超在《试论新课程背景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一文中提出,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专家引领是先导”,揭示了学校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专家引领的作用,并指出了专家引领要实现五个结合:指出理论和实践指导相结合;案例评价与教师反思相结合;教师授课与专家点评相结合;专家示范与教师参与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通过查阅以上文献,我认为关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理论上研究比较深入。

研究着在共同体的内涵上界定的比较清楚,对学校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意义、方式、保障措施等方面的论述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在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模式上给其他研究者给了启迪。

但是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在小学的系统研究较少,实践中验证不够。

通过本研究,将在学习形式上、学习共同体创建的意义上寻找新的发现或突破,并验证已有的学习活动对小学教师来说哪些更有效,哪些活动需要改进。

从而为小学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提供可借鉴的或值得推广的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