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合集下载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韩非子“以法为本”中的“法”与英国《权利法案》中的“法”对君权的作用:A.完全一致B.大同小异C.正好相反D.互为补充2.《汉书•文翁传》:“文翁……景帝末为蜀郡守。

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

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史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

……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

”上述材料表明①汉景帝时开始在蜀设郡②文翁从教育入手,来改变蜀郡落后状况③汉代蜀郡创立选官的新型制度④中央政府推广文翁管理"官学"的经验发展教育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3.古代某田令规定:“丁男、中男给一顷,……寡妻妾三十亩。

若为户者加二十亩。

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

……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政府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给农民B.国家不再收回其中百分之二十的世田C.法令意在缓和古代土地兼并现象D.该法令造成了地权与劳动者分离4.下图是中国各历史时期天然植被被破坏过程示意图。

该图反映了:A.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趋势B.安史之乱后东北和西南的开发加快C.天然植被被破坏使农耕区域不断扩大D.农耕文明从黄河流域逐渐扩展到全国5.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到达的“西域”;《西游记》中玄奘取经中的“西天”;明清时期介绍的泰西技术、泰西制度中的“泰西”,分别是图中的哪些地区?请你选出图中三地的代码:A.①②③B.④③①C.②③④D.①②④6.唐以前均规定“工商不得入仕”;唐后期规定工商业者改业三年之后可以入仕;宋代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

”上述材料反映了:A.科举取士逐步取消了身份职业限制B.科举取士促进社会重学风气形成C.科举成为宋代文人入仕的主要途径D.唐宋时期工商业者社会地位逐渐提高7.《宋史•志第一百一十四_职官一》记载:居其官不知其职,十常八九。

【高三】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

【高三】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

【高三】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试卷说明: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三下学期3月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历史试题(word版) 1.历史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些史学家常称唐朝为“李唐”、宋朝为“赵宋”.那么被称为“元魏”的是 A.战国时期的魏国 B.北魏C.三国时期的魏国 D.元朝2.西汉初年“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促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因素是A.“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B.“海内为一,开关粱,驰山泽之禁”C.“敢私铸铁器鬻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D.“同家置市易司,笼制百货”3.宋初,中书省长官“中书舍人”除特命外,不再起草诏令,而是由皇帝差遣的“知制诰”(或临时差遣的“权知制诰”)负责起草。

这一变化A.精简了官僚机构B.理顺了职官权责C.削弱了宰辅权力 D.提高了行政效率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篇》中写道:“民间吉凶,一依朱子《家礼》行事。

庶民未必通谙其丧服之制度……衣冠之式、宫室之制,在市肆工艺者,学官定而付之:离城聚落,蒙师(私塾教师)相礼以革习俗。

”这表明他寄望学校能够A.评议国政是非 B宣扬理学道统 C.培养科技人才D.引导地方风俗5.某年夏,书商晏海澜发现八股、诗、赋、楷法等科举应试的旧学书籍无人问津,自己的大笔投资折损,于是转而售卖算学、医书等新学书籍,火爆一时。

不料,数月之后,新学书籍又无人问津,旧学书籍重新红火,晏氏新书投资义打了水漂。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

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A.分封制和宗法制B.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C.三公九卿制D.三省六部制2.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①行省制②州郡县制③郡县制④道州县制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③④②①D.②④①③3.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的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的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的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

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

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5.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成熟”的表现是①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②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③第一次独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路线、方针、政策问题④根据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小张翻阅旧报纸,发现1949年9月30日《人民日报》头版特大粗黑标题报道:“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

”下列对此报道分析正确的是A.反映了中国首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的事实B.“人民大宪章”应该是“共同纲领”的排版失误C.“中国人民政协”应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误D.“人民大宪章”的提法反映了《共同纲领》的性质和地位7.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的原因在于①无产阶级政党可以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②双方有长期团结合作的历史③各民主党派已成为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党派④各民主党派可以发挥对共产党的监督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一代伟人邓小平经常妙语连珠,以下语录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③“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是真正的不结盟”;④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四川省新津中学14—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附答案)

四川省新津中学14—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附答案)

四川省新津中学14—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3分*23=69分)1.中世纪的西欧流行着一则规矩:“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

即指封臣和封君之间没有互有义务的封建主从关系,各级封建主依次从属,每个封主只能直接管辖自己的封臣,不能管辖封臣的封臣。

这种形式类似于我国古代哪种政治制度()A 分封制B 宗法制C君主专制制度 D 中央集权制度2.2010年5月11日晚,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宣布组成联合政府,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任首相,他上台执政的经历次序应该是()①觐见女王,获得授权②党内竞选③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下院选举,获得多数议席④正式出任首相A.②①④③B.②③①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①3.自汉朝到明清,“中朝、内阁、军机处”三个机构的共同特点是( )①始终没有实权②由皇帝近臣取代重臣③最初是临时机构④始终由高官任职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③④4.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体现出皇帝独尊的时代特征。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种情况的是()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B.唐初改“民部”为“户部”C.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D. 清初改“玄武门”为“神武门”5.日本现代学者福山在《历史之终结及最后之人》一书中指出: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

如果对此要加以反驳,下列所举事例最恰当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D.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6.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

”这主要是因为()A.中苏两国社会制度相同B.中苏两国国家利益不同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D.美国奉行遏制敌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7.下列事件发生在抗日战争防御阶段且表述不正确的是()A 1937.8.13后,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B 太原会战中,平型关大捷是国共合作的典范C 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D 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对敌后根据地侵略的嚣张气焰8.高中新课改实施以来,我国共推出四套高中历史教材,分别是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和北师大版等。

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树德中学高2014 级第五期 10 月阶段性考试文综试题史部分24.春秋代的,是一种族式的争,有彼此都以技的方式看待,布有一定的程序,交也有公的原。

反映出春秋期A .依然受到“礼”的束C.有形式化的向B.只有族参与D.是主要的斗形式25.宋朝多著名文学家往往是朝廷命官,如坡、欧阳修、王安石等,于他朝整日身于冗政事的政府官来是不可思的。

一象体了宋代A .重文武的治国B.官僚制度生化C.藩割据局面的束D.士人深受理学影响26.清代学者翼指出初“布衣将相” 象是“前此所未有也,盖秦天地一大局”。

种“ 局”的是A .下民众成了治基B.族社会一步解体C.市民掌控了国家政 D .民反抗地主迫27.史唐朝的取注重第出身,多出自名臣,而明朝禁皇室与大臣姻,多出自寒。

种化反映了A .中央集的加B.制皇的化C.血政治的衰落D.科制度的成熟28. 1847 年初,流放重回政的林徐在友人的信中提到:“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粟,于事无妨。

所恨者,内地之民嗜洋烟而不嗜土烟⋯⋯(若白在 )内地自相流通,如人一身血脉注,何碍之有?⋯⋯但恐此等食烟之人未必回心向内耳。

” 材料明此的林徐A .仍主禁片B .底反省了片争失的原因C.仍主夷技 D .考的主要出点依然没29.戊戌新期,金田起常被康有借来作迫使皇帝法的力量,是用反清来促成革新;辛亥革命期,中山自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利而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

反映出太平天国运A .乱了社会政治制度B.促了政治革程C.改了封建生关系D.了本主理想30. 1909 年,清政府开始推行地方自治,各省纷纷成立自治团体,有些地区的商人还按街区地段组织了为数甚多的基层自治团体。

这表明了A .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B.近代民主政治的成型C.实业救国思想的践行D.君主专制政体的瓦解3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参议院决定采用沪军都督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以共进会的十八黄星旗为陆军旗,以孙中山战友陆皓东设计的青天白日三色旗为海军旗。

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成都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 历史部分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1.历史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5页,共10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利用历史地图可以研究历史的变迁。

从下列组图可以看出,黄河下游河道A .迂回曲折B .相对稳定C .迁徙多变D .河水多沙图1 殷商时期图2 宋辽时期图3 宋金时期图4 近现代时期2.《通典》记载:汉武帝时“以(御史)中丞督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督司直,司直督刺史”。

到了东汉初年,朝廷举行朝会时,司隶校尉可以与尚书令和御史中丞专席独坐。

司隶校尉地位的变化说明A.中央监察机构更加精简高效B.专制皇权受到了更多的制约C.三公的权力被进一步削弱D.中央放松了对地方政治的监察3.一个时代的士人所共有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即为“士风”。

唐朝前期,士人常思济苍生、安社稷,参政热情空前高涨,反映出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推动这种“士风”形成的因素有①政治相对开明②庶族士人崛起③科举制度兴起④内忧外患频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明朝在北京、南京两座城市设置五城兵马司,其“职专防察奸宄,禁捕贼盗,疏通沟渠,巡视风火”,规定一旦发现街道损坏、沟渠壅塞或城墙坍塌,就要立即通知有关部门修缮;如遇火灾,还要立刻领兵救灾。

据此推断,明代重视京城的A.民生建设B.市政管理C.危机管控D.社区自治5.清政府“预备立宪”期间批准的《各省咨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规定,咨议局“钦遵谕旨,为各省采取舆论之地”。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4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4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新津中学2014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的剧烈变动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2.据《书林藻鉴》卷九记载:“(宋四家)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

”下列关于图中书法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蔡襄书法苏轼书法黄庭坚书法米芾书法A.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B.体现当时书法艺术丰富多样C.表现文人强烈的爱国情怀D.标志着书法艺术的全面成熟①商品经济比较发达②纺织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③市镇经济繁荣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清代学者黄百家反思中国传统科学理论时写道:“若太极,若阴阳……可任人之诬捏,吾不敢致问,以无所证对也。

”可见,他认为中国传统科学理论A.没有完整体系,支离破碎B.具有模糊性,无法证伪C.专制束缚严重,缺乏学术自由D.过分崇拜权威,不敢超越5.鸦片战争前,广州十三行店铺的中国店员手中有一个小本本,上写一些词汇,并作了标注。

如“尺寸”标作“土开了士”,“一月”标作“叶那里了”,“一、二、三”标作“温、吐、特里”。

该现象A.说明英语开始在当地流行B.表明海禁政策已受到冲击C.显示广东人崇洋风气盛行D.反映对外贸易的客观需要6.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塔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图6:船既遇险,船长智率船员百计救护,既知无可为,乃发令下小船,小船既备,又令男子退后,妇孺登船,男子闻令即退,穆然无有喧哗者)。

这反映出()①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②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善③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就显著④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7.某回忆录记载:“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4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四川省新津中学2014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新津中学高三历史4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8分,每小题4分)1.史家不离事而言理,客观精神乃是历史写作的第一守则。

在描写一个历史事件时,不易受史家主观因素影响的是A.事件的前因后果B.事件发生的时地C.事件的历史意义D.事件的是非评价2.《十二铜表法》规定:“建筑物的周围应用二尺半宽的空地,以便通行。

”“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这些条款体现了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公共权力至高无上D.注重维护公共利益3.某学者认为:“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

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

”下列各项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B.电动机——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C.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D.电磁波——无线电——第三次工业革命4.右图是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幅漫画,其寓意是A.科技发展是全球化的根本动力B.全球化有一定的危险性C.全球化中要坚持自主发展D.抓住机遇,积极参与5.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

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6.“新自由主义在世界各国的具体表象不一样,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命题:市场自由是好的,市场是万能的。

在实践中追求所谓大市场、小政府。

它认为只有市场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

”下列体现出新自由主义的是A.罗斯福新政B.俄国新经济政策C.二战后福利国家D.世界贸易组织7.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8.有学者认为,电视台“名家讲座”虽然办得好,但内容过于偏重帝王将相的活动和宫廷琐事。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清史编年》载:甲午年10月,英使欧格讷来津与李鸿章谈调停中日战争事。

欧问:当如何和法?李答,惟先劝两国停战,再议朝鲜善后事宜。

欧云:今要议和,非允赔兵费不可。

李曰:与其赔兵费,不如留此费以用兵,断难依允!通过材料能判断出当时()A.英国调停推动《马关条约》签订B.英国力图压制日本C.英国建议牺牲朝鲜D.李鸿章拒绝了英使的议和条件2.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下列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3.有学者认为:“在近代中国,没有哪一个事件能像义和团运动那样,包含着如此多的相反的信息、相反的价值和互相冲突的目标,‘价值’与‘理性’、善与恶在这里是如此的纠结,其界限是如此的模糊。

”此观点认为义和团运动()A.混淆了进步与落后的界限B.道德上的肯定是其主要方面C.历史真相不明,难以评价D.体现了文明冲突的复杂性4.“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进一步冲破了传统“华夷之辨”的保守观点。

下列材料可以体现“中体西用”这一进步思想的是()A.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B.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C.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5.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中提出,“国家者,由人民之合意结契约而成立者也,故人民当有无限之权,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

四川省新津中学14—15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附答案)

四川省新津中学14—15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附答案)

四川省新津中学14—15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5分×32=48分)1.近日来,针对右图反映的社会问题,我国很多地方展开了“光盘”行动。

下列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与该行动最为吻合的是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舌尖上的浪费2.文物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对象。

下列对右图中所示文物的解读,正确的是A.反映儒家经典备受汉代学校教育的重视B.说明开始打破学在官府的教育格局C.表明理学出现并走向成熟D.反映五经成为当时考试选拔官员的重要内容3.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对推动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是成都西汉文翁石室讲授五经图A.火药B.造纸术C.印刷术D.指南针4.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里依次使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楚辞、汉赋、唐诗B.楚辞、唐诗、宋词C.宋词、唐诗、楚辞D.唐诗、宋词、元曲5.下图是小宇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一组图片。

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杂剧俑京剧脸谱京剧花旦A.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B.京剧由元杂剧直接发展而来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D.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6.下列对下图的解读,正确的是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7.徐明同学设计的历史手抄报,选取了三个人物和他们的代表著作(刊物)。

下列为该手抄报设计的主题,恰当的是魏源《海国图志》严复《天演论》陈独秀《新青年》A.师夷长技、尊孔复古B.优胜劣汰、民主科学C.思想解放、救国图强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8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指出:“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

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

其主要原因在于A.盐铁官营政策的推行B.民营手工业的发展C.水力鼓风冶铁工具的发明D.铁农具的广泛应用2.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世界刘氏宗亲会馆在沛县落成,大批海内外刘姓子弟前来寻根问祖,联谊交流。

这一事件与下列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的是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B.“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左丘明)C.“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项羽)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3.宋史专家赵宝珠认为,“……(它)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

”材料论述的是宋代的A.街市B.市镇C.夜市D.草市4.有学者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

……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按这一观点,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A.长安B.北京C.上海D.广州5.下表是明清主要商帮情况一览表,据此分析导致明清商帮衰落的主要因素包括③外商在华享有贸易特权④封建专制统治遏制了商业的发展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6.一个历史小组在讨论对于李鸿章的评价时,发生了分歧:甲:没有李鸿章就没有中国的近代化乙: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大卖国贼丙: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开明的士大夫和官僚们认识到中国再不是“天朝之国”,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不如西方各国富强的一员丁: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促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事物的逐步传入,在通商口岸、沿海地区,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以上几位同学的评价可能运用的历史史观依次是A.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B.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C.全球史观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D.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7.《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

四川省新津中学14—15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四川省新津中学14—15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新津中学高二历史4月月考试题一.非选择题(25×2=50分)1.梭伦上台后,他所面对的情景要比想象中困难得多——穷人强烈要求平分富人的财产,梭伦当然不能支持农民的这一极端要求,不过也必须让穷人得到实惠。

下列措施能体现他的这一改革理念的是()A.颁布“解负令”B.实行陶片放逐法C.成立五百人会议D.向低等级公民发放津贴2.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

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

后,克里埃尼图斯开办公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

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的政治权利是()A.参加雅典执政官和十将军选举B.免除陶片放逐法的惩罚C.除执政官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D.有将欠债的生意伙伴收为自己奴隶的权利3.商鞅变法规定: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刑(强制剔去须鬓,以羞辱之)。

此规定的目的是()A.奖励耕织B.重农抑商C.维护井田制D.保护私有财产4.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平均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

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A.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B.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C.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D.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5.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同时要求“一岁用度及郊祀大费,皆编制定式”。

这一措施体现了王安石() A.将整顿吏治作为变法中心B.借变法之机剥夺了三司财权C.以积极节流作为理财思路D.重视财政运行机制改革6.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辽宋金卷)认为,王安石变法时,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直接经营活动。

相应的变法措施是()A.农田水利法B.免役法C.方田均税法D.市易法7.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8.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呼、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

成都市14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历史

成都市14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历史

成都市2014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历史成都市2014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文科综合历史24.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人依据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建立起来的补充历法。

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一书记载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北方经济的持续领先 B.天文历法科学严密 C.农耕文明的积淀传承 D.农学研究因循守旧25. 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主要居住有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人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

此举旨在 A.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 B.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 C.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 D.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26. 有宋一代,神童辈出。

诸如丘浚十岁、孔文仲七岁、蒋堂六岁、黄庭坚七岁等,会赋诗、能作文的记载比比皆是。

从宋太宗时起,朝廷专门设立童子科,有多位童子被赐予同进士或学究出身,其中最小的只有三岁。

这一现象说明宋代A.皇权日趋随意独断 B.乡学教育成效显著 C.官僚体制充满活力 D.科举考试流于形式27. 元杂剧包公戏中的包公是廉洁正直、机智善断的清官。

明传奇中包公的形象渐趋神化,权力无限扩大,民间更尊其为明法致公、为民请命的“司法之神”。

包公形象的变化反映出A.明传奇较元杂剧艺术成就更高 B.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 C.市民阶层主导法制观念的变迁 D.明代法治的理性精神丧失殆尽28. 清末官商合办的电报局,发起时多赖商人踊跃入股。

1908年,政府将其收归官办时,以商人收利已久、应减价报效为,将股票收购价格从商人提出的每股290元,酌定为150元。

据此可推断 A.清末新政成为洋务运动的翻版 B.发展官营企业成为各界的共识 C.产权意识的滞后制约新政成效 D.政府厉行抑商的政策一以贯之29. 1930年代中共对苏区教育高度重视,当时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三字经》开篇即为“天地间,人最灵。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据《明史·舆服志》载“皇帝常服:……袍黄,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

违例治以重罪”。

上述材料①有利于研究古代中国服饰的发展演变②佐证了古代中国曾明确限定官民的服饰③有助于研究古代中国君主专制的演变④说明了明代国家法律建设的发展与完善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中国某幅名画评价道:“这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

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

……”下列所述现象不可能在该幅画中出现的是A.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B.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C.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街上客商成群,商品琳琅满目D.买卖昼夜不绝。

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

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3.开元十年,唐玄宗向天下颁布他写的《孝经注》,开元二十一年,玄宗又完成了《御注道德经》,开元二十二年又颁布了他注释的佛教《金刚经》。

唐玄宗的这一做法:A.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是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发展的体现C.有利于后世儒学的创新发展D.违背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主流趋势4.2013年成都旅游形象宣传片主题词:“快城市慢生活——闲不住的休闲成都”。

下列关于成都的表述,符合实际的是A.隋唐时期开始设蜀郡以加强对成都地区的管辖和建设B.成都地处内陆,自古至今交通不便,所以生活节奏很慢C.两汉时期,成都已经出现了繁华的夜市,生活节奏较快D.休闲时可以参观成都境内以水文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5.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进一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随着20世纪的来临,对过去几个世纪的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转到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新航路开辟后,物价上涨最严重的国家应该是()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西班牙2.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A.商贸中心的改变B.商品种类的增加C.商业资本的发展D.贸易范围的扩大3.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对黄金的渴求C.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D.传统的东西方商路受阻4.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其中“社会根源”主要指()A.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B.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C.基督教的宗教狂热D.对货币和黄金的狂热追求5.2005年7月11日,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当天,我国首个航海日也正式启动。

今后每年的7月11日,是中国法定的“航海日”。

东方郑和下西洋的活动和西方“航海三杰”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活动前后相差半个多世纪。

西方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最早来到亚洲的是()A.迪亚士B.达·伽马C.麦哲伦D.哥伦布6.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

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思想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赐D.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7.2006年是哥伦布逝世500周年,下列对他探险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牙是资助他的国家B.轮船是他的远航工具C.太平洋是他的探险区域D.发现美洲新大陆是他的成就8.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B.封建文化的复兴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D.现代文化的兴起9.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是()A.人文主义B.空想社会主义C.个人主义D.马基雅维利主义10.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美术三杰”不包括()A.乔托B.达·芬奇C.米开朗琪罗D.拉斐尔11.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以“人”的眼光研究政治学说,冲破神权政治理论桎梏的是()A.但丁B.薄伽丘C.拉斐尔D.马基雅维利12.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被证实,是通过()A.理论的论证B.科学的推理C.精确的实验D.直接的观察13.文艺复兴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不同点是()A.否定了神学世界观B.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意志C.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D.把人们从旧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14.文艺复兴时,提倡“人权”否定“神权”的社会根源在于()A.反对天主教会弘扬神权的封建思想B.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反映C.资产阶级反封建束缚,要求自身政治经济地位的反映D.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15.在文艺复兴的代表成就中,产生于西班牙的长篇小说()A.以夸张手法塑造了理想君主巨人的形象,歌颂人的力量。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分封制下,“中央与地方之间虽然只是一种松散的臣属关系,但从政治结构方面建立了贵族间的等级秩序”。

由此可知分封制()A.不利于国家统一和久安B.加剧了社会等级的分化C.利于有序政治统治形成D.促成了中央集权式统治2.唐玄宗时代,共设置了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其名称和治所如下:A. 突出对边疆的防御B.加强对西北的管理C. 巩固三省六部制度D.完善全国军事布局3.有人评价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时说:“在此社会中,非无贫富、贵贱之差,但升沉不定,流转相通,对立之势不成。

”下列对此说法解读正确的是()A.分封制有利于地方自治B.等级制破坏了国家统一C.科举制缓和了阶级对立D.皇权专制有利于社会稳定4.下列图片,反映出中华民族在与“旱”“涝”斗争中形成的智慧成果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日本京都史学派的奠基人宫崎湖南认为:“中国唐宋之时发生了从中世转换为近世的大变革。

经济上,交换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以下能支持其结论的是()A.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B.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民间集市“草市”形成D.政府特许广州一口通商6.光绪年间,印度、日本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贩洋茶,以致华商连年折阅(注:商品减价销售)……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亦因之交困。

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A.封建经济完全解体B.国内市场趋于饱和C.与世界的联系密切D.茶叶加工技术先进7.据史料记载,1905年上海织布厂“生意之佳,为往年所未有,实因各处相戒不用美货,是以本布销场,顿形畅旺”。

上海织布厂的发展境况侧面反映出()A.洋货的市场竞争力较弱B.国内商品市场过于狭小C.民族经济生存与发展艰难D.中国织布技术领先世界8.“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指: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上善若水”应出于()A.《论语》B.《道德经》C.《墨子》D.《韩非子》9.中国哲学史上有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32小题,每小题⒈5分共48分)1.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情况示意图。

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a处处于低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B.b处处于高潮是受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推动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的冲击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A.该书关注时局,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B.图中人物早期满脑都是封建纲常伦理道德C.“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与制度D.该书出版时,在广州的英国人大为惊恐3.《民报》主要撰稿人朱执信(1885年—1920年)在翻译西方著作时,曾把“社会主义”译为“民生主义”。

其主要目的是A.传播西方思潮 B.社会主义的中国化C.宣传社会革命 D.阐释新三民主义4.17—18世纪开始,法语逐渐打破了拉丁语垄断的局面,直到1919年,法语仍一直是欧洲大陆外交活动中使用的主要语言。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法语自身的魅力 B.工业革命的影响C.启蒙运动的影响 D.文艺复兴的影响5.文字是一定时期社会的产物。

古代汉字“羣”(群)结构是:君在羊(百姓)的上边,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君”字体现了君权神授 B.“羣”字与“民贵君轻”有着根本的区别C.“羊”字说明了人民群众处于被统治地位 D.“羣”字是宋明理学的产物6.19世纪中叶法国某小说家曾对一位朋友说:“你描绘人类如你所眼见,我按照我希望于人类来描绘。

”该小说家应该属于A.古典主义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浪漫主义7.国庆节的时候在天安门广场上悬挂孙中山先生和毛泽东的巨幅画。

国庆节这样悬挂伟人画像主要体现了A.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完全一致B.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规划了新中国的发展方向C.孙中山和毛泽东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D.新中国的成立是对孙中山革命目标的继承和发展8.“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毛泽东对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论述主要运用的是A.文明史观 B.革命史观 C.全球史观 D.现代史观9.航母副总设计师吴晓光指出,“我国传统文化对海洋观念比较淡薄。

”究其原因有①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②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③闭关锁国政策的制定④指南针的发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0.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认为:“国家是人民的事务,而人民并不是所有的人以某种相聚方式达成的集合,而是聚在一起的众多的人为其共同的利益,在法律方面达成一致的联合。

”与之相符的论断是A.主权在民,保障人民共同利益 B.召开公民大会,保障所有人的权益C.制定法律,维护所有人的利益 D.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元首控制A.建立起了人民教育事业 B.确定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方针C.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D.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12.“他们否定了一切外在权威,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他们”是指A.古希腊失去的智者学派 B.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C.19世纪中叶的马克思主义者 D.18世纪中叶的启蒙思想家13.改革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一曲不朽旋律。

下列关于改革的说法和认识正确的是①改革就是要彻底的革除旧的、传统的一切东西②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③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和平的、没有暴力的方式来完善社会制度并巩固自己的统治④改革中也充满了复杂性、多样性与艰巨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14.有学者指出,唐诗对于唐代史事的反映,“比起后人修纂的史书来,还是更原始的第一手资料。

”对于这种把唐诗用于历史研究的新趋向,下列解读最合理的是A.唐诗最能反映唐朝的真实情况,引入有利于历史研究B.唐诗是原始的第一手资料,最适合用来研究唐代历史C.唐诗属于文学作品,多虚构之词,不能用来作历史研究D.唐诗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经考证后可使用15.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手,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这段话 A.表明雅典人用抽签的方法雇用一些行业的人B.实质上揭示了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C.认为抽签选举方式的危害小D.管理国家事务比抽签雇人容易出错16.“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

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

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

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材料中所说的“道”是什么?A.中国传统思想道德B.科学技术C.民本思想和制度D.自然规律17.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

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

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C.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D.体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思想18.“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

……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

”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A.彼特拉克B.莎士比亚C.马丁·路德D.伏尔泰19.梭伦曾作诗说:我进退维谷,犹如孤狼在一群猎狗之中。

这是因为A.改革没有彻底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B.雅典僭主政治的建立C.财产等级制的缺陷D.贵族政治和氏族制度的残余20.商鞅变法时推行什伍连坐制度、规定轻罪重罚等,说明商鞅在当时属于百家争鸣中的哪个学派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21.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显著,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有利于封建化B.有利于民族融合C.有利于统一黄河流域D.有利于对外贸易发展22.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受到了种种挑战。

这些挑战的产生都源于A.社会经济的发展B.民族意识的增强C.人们思想的解放D.各国王权的增强23.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顶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林则徐、李鸿章B.陈独秀、李大钊C. 康有为、梁启超D. 孙中山、胡适24.1649 年,俄国颁布了《法律大全》,规定:“封建主在法庭上对自己的农民负全责,在领地内有权对农民进行判决、鞭笞、拷问和给他们戴上镣铐、锁链。

除对沙皇的叛逆行为外,农民不得告发自己的主人;地主破产时,其债务要由农民偿还;地主有权干涉农民的财产、婚姻等家庭事务。

”这表明在农奴制度下A.封建主要服从沙皇的命令B.农奴在人身、财产和司法上受地主绝对支配C.农民的债务负担十分沉重D.封建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剥夺农民的自由25经过明治维新,日本逐步建立起一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会体制,这种新的社会体制主要是指A.实行四民平等B.华族和士族可以经营工商业C.取消武士特权D.平民可以自由地择业和迁徙26.下列材料中,属于研究明治维新中“文明开化”政策的第一手资料是27.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

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28.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29.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它从一个亚洲文明边缘的小国,实现了“脱亚入欧”的历史转折。

这里的“脱亚入欧”是指A.从亚洲边缘小国跻身于世界强国B.从东方国家演变为西方国家C.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D.从亚洲脱离并加入欧洲同盟30.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在实质上有极大差异。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前者君主权力至高无上,后者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B.前者天皇凌驾于议会之上,后者议会权力超过国王C.前者是封建政治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D.前者内阁大臣对天皇负责,后者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31.19世纪末,维新思潮得以发展成为政治运动,关键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趋势B、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C、维新派把维新变法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D、维新派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32.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

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这次“思考”的“层次”变化是A.从技术到器物 B.从制度到思想 C.从制度到文化 D.从器物到制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主观试题答题卷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52分)3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材料二(岩仓出访欧洲图)材料三:(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

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四: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

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日本和中国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在此之前两国面临的社会形势有何共同之处?(6分)(2)材料一中,日本明治政府的这一举措给日本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积极影响(4分)(3) 根据材料三,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向西方学习有什么突出特点?(4分)(4) 材料四对戊戌变法的失败作出了深刻的评析,你是怎样理解的?(6分)3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共选取了古今中外九大著名改革事件,其产生的历史作用各不相同,主要有如下五种表现:第一,改革是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第二,改革是思想解放的主要形式;第三,改革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第四,改革是社会转变的有力杠杆;第五,改革是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请根据以上五个方面,各举一典型事例并简要说明(事例不得重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