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数据采集模块的结构设计与实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多功能数据采集模块的结构设计与实现作者:陈帅郭建奇

来源:《科技风》2019年第15期

摘;要:为缩小整机体积、扩展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的采集通道、提高系统灵活性、提高设备集成度,设计了一种集合电源、CPU 子卡、CAN 子卡、GIO 基板四种分模块的数据采集模块,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执行效率,达到了“瘦身不瘦大脑”的目标。

关键词:数据采集模块;集成度高;可靠性高

随着机载计算机的不断发展,“瘦身计划”多次被提上日程,提高模块的集成度已经刻不容缓。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四合一”的模块设计方法,将电源、数据处理、数据传输、离散量&

模拟量采集等多个功能集中在一个模块上,该方法电路设计简单、可靠性高,能够进行多通道扩展,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与实时性。

1 总体设计方案

该型采集模块由GIO基板、CPU模块、CAN模块、电源模块四部分组成。主要功能如下:对离散量和模拟量信号进行采集;实现与外部设备的通信(ARINC825D-CAN总线);DC-DC转换电路具备数据记录功能;预留测试/维护接口,实现数据的上载/下载以及程序的在线调试/烧写功能;具备BIT功能,并具有运行状态的指示功能和对SPDU内部5V供电电源的监控能力。

2 硬件设计

下面从接口以及产品工作方式这两个方面来介绍该模块的硬件设计。

(1)接口。a.机械接口。通过矩形连接器与机箱下方的出线式矩形连接器相连,保证其安装位置。b.电气接口。采集模块的电气接口类型和数量如下:28V/开离散量输入采集接口:100路;模擬量输入电压采集接口:4路;双余度ARINC825总线通讯接口:1路;以太网调试接口:1路;RS232状态回显接口:1路;故障存储电路:设置128 kbytes 8位的NVSRAM存储器。c.总线接口。采集模块具备ARINC825总线接口,实现与机电管理分系统其他设备的各种通信功能。

(2)产品工作条件及方式。根据GSE*、STATUS0及STATUS1三种不同的状态,引导不同软件运行。在本系统中,引导程序只根据GSE*离散量识别空中状态和地面调试状态。

3 难点技术

3.1 离散量输入接口电路

28V/开路离散量信号采集电路主要将信号进行下拉、EMC滤波、比较输出,转换为可以进行TTL数字逻辑处理的数字信号。将信号的开路状态通过下拉电阻转化成电压信号进行采集比较,电路设计如下图所示。

根据叠加定理和比较器输入端特性可计算出下列公式:

式中:VTU=

(R1+R2)(R3+R4)+R1R2R2R4VREF-((R1+R2)R3+R1R2)R2R4VL

及式中:VTL=

(R1+R2)(R3+R4)+R1R2R2R4VREF-((R1+R2)R3+R1R2)R2R4VH

当比较器输出低状态时,VL≈0V;当比较器输出高状态时,等效于开路,经外部电阻上拉至5V,VH≈5V。

依据上述公式和电路的阻值,可得出Vref =6.82V;VTU≈15.8V;VTL≈14.3V。

当外部为28V状态,即Vin=28V〉15.8V,所以U4≈5V。

当外部为开路状态,通过R2下拉到地,Vin≈0V<14.3V,所以依据电路原理,U4≈0V。

3.2 模拟量精确采集输入接口电路

35V直流模拟量输入信号通过分压电路、滤波、比例放大、多路开关和电压跟随后进行A/D转换。电路设计如下图所示。

根据运放的特性输入阻抗很大,近似为开路,所以R2两端电压为

UR2=R2R2+R1U1;UR2=U1/4,U1范围0V~35V,可得UR2范为0V~8.75V。

依据差分放大器的推荐电路,抑制输入信号的差模、共模干扰,在差分输入信号间增加RC电路,各器件参数根据工程经验而得。

fdi=12πR(2CD+CC);fCOM=12πRCC。式中,CD=C1,CC=C2=C3,经计算可知

fdi≈113Hz;fcom≈340kHz。

利用电阻分压和运放跟随提供BIT信号源,通过控制开关实现BIT的测试。

Ubit=R6R5+R6VCC;经计算可知,Ubit≈1V。

4 结语

本文设计了一种“4合1”的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从系统结构、硬件设计、难点技术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采集模块运用于新一代机载电子设备上,与系统中其他设备共同作用,使机载电子系统的性能达到最佳。经过系统联试试验,采集模块稳定可靠,实践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合理可行,满足机载电子系统的使用要求。

参考文献:

[1]刘洪武,郑俊飞,杨国为,等.基于WLAN的轨道通信系统的数据中转方法[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2(4):229-233.

[2]刘鑫,林兆华,杜壁秀.CAN总线分布式自动调焦控制系统设计[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4,33(8):44-48.

[3]刘邦运.POWERPC数据通信系统软件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