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探访古代文明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件上册-13《探访古代文明》 人教部编版ppt(五四制) (共10张)
•
7.生 活 中 个 体 的人 ,追求 “活得 丰富” 并不意 味着对 “活得 正确” 的放弃 ,仍应 体现出 对既有 规则的 尊重。
•
8.成 熟 社 会 的 成熟 公民不 必刻意 选择生 活,“ 活得丰 富”与 “活得 正确” 是自然 而然形 成的结 果。
•
9.中 国 人 对 自 然的 态度是 亲和、 “不隔 ”的, 对用具 器皿的 制作不 单是为 了控制 自然, 满足生 存所需 ,还希 望以此 表现对 自然的 敬爱, 反映自 然所给 予的启 示。
•
10.人 类 社 会 里 的礼 和乐体 现着天 地运行 的大道 ,而礼 之本在 仁,在 于音乐 的精神 ,所以 乐是一 切人类 艺术的 最髙境 界和最 终追求 。
规则: 选8名学生上台,按照顺序,通过悄
悄话形式传递一段信息,最后检查最终信 息是否与最初一致。
现在我们所了解的 最古老的中国文字,是 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
通过对甲骨文 的研究,我们就能 够接收到古人们在 3000多年前传递的 信息,这是多么伟 大的一项发明啊。
楔形文字
象形文字
甲骨文
1、本课中你了解了几个文明古国的知识 〇 四个 〇 三个 〇 两个 〇 一个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了解了文字产生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哪些意义?
40°N
尼罗河流域
20°N
非 洲
两河流域
亚洲
印度河流域
40°N
黄河长江流域
20°N
这些文明的产生,说明了自然环境与人类 文明有着怎样的关系?可结合书本P110活 动园前三段文字内容。
早期人类文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大
长江、黄河如两条巨龙,横穿了整个中国,哺育了我们中华民族。
我们的祖先——河姆渡人、半坡人
13、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13、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的文明发展历程;
2.了解古代文明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背景和发展过程;
2.理解古代文明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首先,老师可以从生活中出发,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博物馆或景点,然后请学生谈一谈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接着,老师介绍本节课要探访的古代文明,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与应用?
2. 学习
1.第一部分: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背景和发展过程
老师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如商、周、秦、汉等朝代、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
2.第二部分:古代文明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发挥,根据他们所学的古代文明,发现古代文明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如汉字、中国传统文化、古代建筑、古代医学等方面。
3.第三部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动手能力
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自己选择一个古代文明的具体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研究的成果。
如制作古代食谱、造纸、写毛笔字、绘制壁画等。
3. 总结
在此环节,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内容,并与同伴分享。
四、教学评价
1.学生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
2.学生在探究古代文明时的动手能力;
3.学生在小组展示时的表现。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13《探访古代文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13《探访古代文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探访古代文明》是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的第13课时的内容。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培养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尊重和热爱。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古巴比伦等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以及学生通过探访活动,了解古代文明的过程。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古代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以及探访活动等实际操作,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代文明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知道古代文明的重要性和影响。
2.培养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尊重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通过探访活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知道古代文明的重要性和影响。
2.难点:培养学生通过探访活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代文明的知识。
2.探访活动法:学生进行探访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代文明的知识。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
2.探访活动所需的道具和资料。
3.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对古代文明产生兴趣,进而导入本课时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重要性和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探访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代文明的知识。
4.巩固(5分钟)利用课件,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代文明的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对古代文明进行拓展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13《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课件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共10页)
•
5.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本文言 简义丰 、讲究 修辞。 文章骈 散结合 ,以骈 句为主 ,句式 整齐, 节奏分 明,音 韵和谐 。
•
6.了解和名著有关的作家作品及相关 的诗句 、名言 、成语 和歇后 语等, 能按要 求向他 人推介 某部文 学名著 。
•
7.能够根据所提供的有关文学名著的 相关语 言信息 推断作 品的作 者、作 品的名 称和人 物形象 ,分析 人物形 象的性 格和作 品的思 想内容 并进行 简要评 价。
40°N
尼罗河流域
20°N
非 洲
两河流域
亚洲
印度河流域
40°N
黄河长江流域
20°N
这些文明的产生,说明了自然环境与人类 文明有着怎样的关系?可结合书本P110活 动园前三段文字内容。
早期人类文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大
长江、黄河如两条巨龙,横穿了整个中国,哺育了我们中华民族。
我们的祖先——河姆渡人、半坡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在了解了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把它写 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8.能够由具体的阅读材料进行拓展和 迁移, 联系相 关的文 学名著 展开分 析,提 出自己 的认识 和看法 ,说出 自己阅 读文学 名著的 感受和 体验。
•
9巧妙结合故事情节,在尖锐的矛盾冲 突中, 充分深 刻显示 人物复 杂内心 世界, 突出了 对人物 性格的 刻画, 使其有 血有肉 ,栩栩 如生。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课件-13《探访古代文明》课件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10页PPT)【推荐】
尼罗河流域
20°N
非 洲
两河流域
亚洲
印度河流域
40°N
黄河长江流域
20°N
这些文明的产生,说明了自然环境与人类 文明有着怎样的关系?可结合书本P110活 动园前三段文字内容。
早期人类文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大
长江、黄河如两条巨龙,横穿了整个中国,哺育了我们中华民族。
我们的祖先——河姆渡人、半坡人
•
•
2、创新幼儿活动内容,重点提高幼儿 语言交 往能力 。创造 性地设 计一些 语言交 往活动 ,突出 开展好 “小导 游”的活 动。
•
•
3、不断完善幼儿语言智能培养机制, 推陈出 新,做 实做好 。例: 脱口秀 、睡前 故事、 每周登 台秀、 小小电 视台等 。
•
•
4、坚持每月一次年级组为单位的幼儿 活动; 每月一 次全园 性的幼 儿综合 素质展 示活动 ,促进 幼儿表 演能力 、交往 能力、 口语表 达力等 综合素 质的提 高。
楔形文字
象形文字
甲骨文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课件-13《探访古 代文明 》课件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10页PPT)【推荐】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课件-13《探访古 代文明 》课件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10页PPT)【推荐】
1、本课中你了解了几个文明古国的知识 〇 四个 〇 三个 〇 两个 〇 一个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了解了文字产生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哪些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在了解了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把它写 下来吧。
(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十三课《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
(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十三课《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探访古代文明》是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的内容。
本课通过对古代文明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认识到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观念。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古希腊和古罗马五大文明古国的文明特点,以及这些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古代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方面,还需要加强。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对不同文明的差异产生好奇,但也可能对某些文明产生误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不同文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古希腊和古罗马五大文明古国的文明特点,以及这些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古希腊和古罗马五大文明古国的文明特点,以及这些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2.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不同文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直观、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观点,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不同文明的差异和共同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搜集相关资料,制作PPT,准备教学案例。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搜集相关资料。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13 探访古代文明 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
《道德与法治》第九册第四单元《多样文明丰富多彩》
——《13.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激发对古代璀璨文明的敬仰之情。
2、行为与习惯:欣赏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3、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文明的历史,包括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
等东方文明古国,古希腊、古罗马与玛雅等西方文明古国的相关历史知识。
4、过程与方法:拓展学生视野,多角度地了解体会古代文明的伟大意义。
1.了解人类文明
的历史,包括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等东方文明古国,古希腊、古罗马与玛雅等西方文明古国的相关历史知识。
2.欣赏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3.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激发对古代璀璨文明的敬仰之情。
5、道德教育点:通过学生对古代文明的进一步了解,激发学生探究古代文明的兴趣
6、法治教育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励学生更加热爱学习,为世界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7、核心能力:本课通过展现古代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的辉煌业绩,来激发学生探究古代文明的兴趣,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学习,为现代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而努力。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探访古代文明》优课比赛课件
文明:是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 有利于认识和适应客观世界、符合 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 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的 总和。
多样文明 丰富多彩
第13课
第 探访古代文明
四
单
元
第14课
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
早期文明发祥地
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
各不相同的生活环境 多彩的世界文化 尊重文化多样性
世界古代文明
古代 中华 文明 文明
埃及 文明
巴比伦 古印度 希伯来 希腊
文明
文明 文明 文明
波斯 文明
罗马 苏美尔 …… 文明 文明
《诗经》象形文 空中花园 青铜雕 犹太教, 奥林匹 波斯波 古罗马 塔庙、 ……
主 中医 字、星 时间(秒, 像《罗 以及后 亚遗址、 利斯大 斗兽场 纳拉姆
要 《脉经》座、金 分,时) 摩衍那》 来的基 神话、 型宫殿 杰拉什 辛石
时 前后至 --公元 公元前 公元前 --公元 -公元 -公元 一直到 -公元
间今
前525 538年
1500年 前587 前197 前331 公元前 前2000
《诗经》象形文 空中花园 青铜雕 犹太教, 奥林匹 波斯波 古罗马 塔庙、 ……
主 中医 字、星 时间(秒, 像《罗 以及后 亚遗址、 利斯大 斗兽场 纳拉姆
要 《脉经》座、金 分,时) 摩衍那》 来的基 神话、 型宫殿 杰拉什 辛石
成 殷墟 字塔、 和法律 “因明 督
雕塑、 遗址, 古城遗 碑……
《诗经》象形文 空中花园 青铜雕 犹太教, 奥林匹 波斯波 古罗马 塔庙、 ……
主 中医 字、星 时间(秒, 像《罗 以及后 亚遗址、 利斯大 斗兽场 纳拉姆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13《探访古代文明》(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殷墟
保文物,我们该怎么做?
1、参观时只看不摸,游览胜地 不要在树木,古墙上刻字, 滥画。
2、看见文物要拿给鉴定师进行鉴定,还要查清它的价值。 3、我们发现文物,也不要倒卖,这是犯法行为,应该交
给国家处理。 4、 使用不可移动文物,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负责保护建筑物及其附属文物的安全,不得损毁、改建、 添建或者拆除不可移动文物。 5、对危害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破坏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风 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必要时,对该建筑物、构筑物予以拆迁。 6、文物出境展览,应当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批准;一 级文物超过国务院规定数量的,应当报国务院批准。一 级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损品,禁止出境展览。
文物故事我知道
走近金字塔
古代文明成就
(1)奥林匹克遗址 (2)古罗马斗兽场 (3)古代波斯帝国的宫殿遗址
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13《探访古代文明》(第二课时)说课稿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13《探访古代文明》(第二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探访古代文明》是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的第13课时的内容,属于“历史与社会”学习领域。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探访古代文明,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知道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祖先的智慧和努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
教材通过丰富的历史图片、文字资料和地图,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特点和成就,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于古代文明的深入了解和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对于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和中华古代文明的特点和成就,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祖先的智慧和努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和中华古代文明的特点和成就。
2.教学难点:对于古代文明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字资料和地图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古代文明。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古代文明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古代文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和中华古代文明的特点和成就。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3课:探访古代文明(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四学制)
河和长江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被称为“母
亲河”,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
地。
图片
添加文字内容 楷体24号,添 加文字内容楷
体24号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添在加中国标历题史上文,位字于内长江容流楷域的体河姆32渡号人(距今约7 000年)和位于
黄河流域的半坡人(距今约6 000年),早就开始了定居生活。他们的房 屋是如何建造的,他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尝试去做个“小小考古学家”吧!
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_________________添__加__文__字__内_ 容
用:图_片________________楷__体__2_4_号__,_ 添
……:_________________加__文__字__内__容_ 楷 体24号
楷体24号,添 加文字内容楷 体24号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添加标题文文化字遗内产容是楷人体类3文2明号的瑰宝
文化遗产是世界人民的骄傲,更是人类文明的
瑰宝图。它片们见证着劳动人图民片的聪明才智,展图现片着早
期人类文明的辉煌历史。
殷墟
殷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添省加文字内容
图片 安距阳今市已的有西3 北30郊0多,年是的中历国史商。代安晚阳期殷的墟都以城楷其,体24号,添
添加标题文字内面对容古楷代体文3明2号遗址
图片
图片
图片
奥林匹亚遗址
古罗马斗兽场
图片
古代波斯帝国的宫殿遗址
添说加说它文们字的内故容 事,楷谈体谈自24己号的,感添 受。加文字内容楷
体24号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添加标题文字延内续至容今楷的体中3华2号文明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13《探访古代文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小组讨论
代表总结发言
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四年级对地图的学习,对地图经纬度、气候带、地势等信息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实际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们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重点让学生体会早期人们因地制宜,努力适应、利用并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了解人与自然相处的模式,感受到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激发内心保护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自然环境对文明起源所起的作用,提升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知晓文字的诞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布置探究任务。
2.学生准备: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别对应四大文明古国,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并选择“住、食、用”等方面其中一点或几点,准备3~5分钟课堂介绍。(书P109活动园)
学生观看
选择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品和建筑等,利用精美的器物和宏伟的建筑,激发学生对先民优秀手工制作技术和建筑技术的钦佩之情。
活动一:
早期人类文明与自然
课件展示大“河流域文明发源地”地图,书本P108页。
通过观察地图上的相关信息,你们有什么发现?结合P110页活动园上面的三段文字,四人小组为单位,把你们的发现汇总起来。
板书设计:
13早起文明发祥地
衣食住行文字……
评价单:
“早起文明发祥地”评价单
1、本课中你了解了几个文明古国的知识
〇四个〇三个〇两个〇一个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了解了文字产生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哪些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三课《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
13.《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适用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懂得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2.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明白古代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要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同学们,放眼世界,人类拥有的很多文明成就。
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都发现了古代遗迹,这些古代遗迹的发现告诉我们人类的文明史是由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古代文明。
2.板书课题:探访古代文明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早期文明发祥地(一)看图发现规律。
1.观察” 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图” 。
2.说说: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3.发现……我发现这些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
我发现……(二)阅读,做一个考古学家。
1.阅读图文材料。
2.想象与思考:在中国历史上,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距今约 7000 年和位于黄河流域的半坡人(距今约 6000 年。
)早期开始了定居生活。
他们的房屋是如何建造的,他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3.考古发现:收集更多的资料,从住、食、用等方面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尝试去做个小小“考古学家”吧。
(三)查找资料,比一比。
1.收集资料:为了更好的了解早期文明,同学们还查找到不同的资料。
2.比一比:你还有哪些发现?我发现这些早期文明区域都有文字的出现,他们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评价检测:他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板书设计】早期文明发祥地做一个考古学家【教学反思】第2课时一、课前引入播放课件:远古时期青铜器,陶罐,万里长城,金字塔,空中花园,奉姬陵等图片。
无数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这些光辉璀璨的文明,为人类的文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各地区历史文明的产生有早有晚,发展速度有快有慢。
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探访古代文明》第二课时(教案)
第六课探访古代文明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为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第一课的第二课时。
该课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懂得人类文明史是人类共同创造,中华民族做出了独特贡献。
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二、学情分析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对人类早期文明有了初步了解,本课进一步引领学生了解世界文化遗产以及早期人类文明的辉煌历史,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学会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知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宝藏,用于探索未知奥妙。
2.知识与技能:学习并了解著名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3.行为与习惯:通过展示图片、观看视频、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习得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过程与方法: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在世界的地位以及对世界文化所作做出对巨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1. 重点:明确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对现代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
2. 难点:古代文化、文化尚有许多未解之谜,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投身于 科学探索。
1. 教法:讨论式教学法、活动式教学法等。
2.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
2. 课件。
(一)课前探究活动五、 教学方式六、 教学资源1.; 七、 教学过程学生上网浏览资料,了解世界著名历史文化遗产等信息。
(二)课堂导入活动1.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去旅行吗?假期会选择去哪些地方旅行呢?老师也特别喜欢旅行,而且老师的旅行多半会选择参观一些名胜古迹,去感受古代人民的劳动智慧。
这节课,我们继续探访古代闻名,了解世界闻名的文化遗产。
(三)课堂教学活动活动一:探秘“殷墟”1.教师出示课本47页阅读角。
(1)让生阅读并提问:你知道在殷墟还有哪些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吗?请说说有关它们的故事。
(2)学生分享查找的资料。
2.教师追问: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历史遗址。
你还知道哪些中国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又该怎样保护它们?3.教师小结:在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中,中国的文化遗产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世界历史文化对研究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古老的中华文明冀教版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教学目标:1.在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古老的中华民族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久远,认识古老文明的辉煌,并为之自豪,为有如此勤劳、聪慧的祖先而自豪,对我们勤劳聪慧的祖先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
2.指导我国境内早期的古代人类(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明白“炎黄子孙”的传奇;了解大运河;明白四大发明以及他们的作用;明白一些要紧传统节日的内容和意义,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3.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历史、探究社会进展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初步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评判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树立古为今用、发扬光大古老文明,为我们今天的建设而服务的意识。
教学重点:指导我国境内早期的古代人类(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明白“炎黄子孙”的传奇;了解大运河;明白四大发明以及他们的作用;明白一些要紧传统节日的内容和意义,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历史、探究社会进展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初步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评判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树立古为今用、发扬光大古老文明,为我们今天的建设而服务的意识。
第1 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一点中国的历史。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辉煌文化的民族。
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今后。
二、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1、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过去吧。
2、将你喜爱的历史图片货照片,贴在适当的位置,并说明朝代。
三、“拜望”远古先人1、在祖国境内,发觉最早的人类化石在云南元谋,被称为“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在陕西蓝田发觉的“蓝田人”,距今差不多80万年了。
在北京周口店还发觉了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你明白它距今有多少万年吗?2、将祖国境内远古人类生活的情形设计成时刻坐标。
(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十三课《探访古代文明》说课稿
(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十三课《探访古代文明》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探访古代文明》是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的内容。
本课以古代文明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特点,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古巴比伦等古代文明的介绍,以及这些文明在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教材还通过设置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欣赏和理解不同文明的特点和价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对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特点理解不深入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以及不同文明的特点和价值。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文明的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古代巴比伦等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特点,认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会欣赏和理解不同文明的特点和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特点,以及这些文明在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不同文明的特点和价值。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特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特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古代文明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古代文明,引出本课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古代巴比伦等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特点。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探访古代文明》教学设计
让我们穿越历史时空,到古巴比伦去看看。
1.哪个小组想汇报古巴比伦的资料?
我用课件的形式来汇报古代巴比伦的文明成就。(学生展示幻灯片课件
2.其他小组有补充的(做好评价,加星)重点探究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意义,空中花园的神奇。
这个学生说的太好了,拥有这么璀璨文明的国家却消失了,我们感到惋惜的同时,想一想怎么让我们的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呢?
“少年强则国强”,只有一代一代人的无比强大,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师小结:古巴比伦创造了璀璨的两河文明,虽然这个国家消失了,但他的文明至今令我们无法忘怀,是称之无愧的文明古国。
(三)走进古代印度
播放《西游记》动画片,主要讲述了他们去干什么?“西天取经”?“西天”指是哪里?“取的什么经”?哪个小组带我们到古代印度一览他们的文明成果呢?
2.他们在世界上的什么位置?哪个小组来汇报?
这位同学说的不错,结合课本23页从地图来认识一下!(大屏幕出示世界地图)人类早期的文明就是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
三、班级展示
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到底有哪些呢?哪个小组想当小导游带我们去古代埃及看看呢?
(一)游览古代埃及
1.小组展示(带着自己可书写的材料、搜集的资料)
四、达标测评:我们学习了四大文明古国的灿烂成就,小组内做一个测评。
(一)小地是(),佛教与()、()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3.古代印度人创造了不朽的史诗《》、《》
4.古代埃及创造了()文字。
5.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又称()。
师小结:我们的祖先所创造的灿烂文明,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华夏儿女,我们倍感自豪!我们要努力学习,把祖国的明天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我来介绍有关金字塔的资料:图片、文字。
(3)我来介绍搜集古代埃及木乃伊的资料。
2.老师也总结了古代埃及取得的灿烂文明,请看。学生没有汇报出的,教师及时补充。(出示大屏幕)。在古埃及的灿烂文化中,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一个重要象征。
3.古印度的文学,两部史诗,比较难记,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呢?
哲学,农业,手工业的成就。
全班交流。
师小结:古代印度创造的文明,对我们后世的影响极为深入,为有这样的邻国而感到骄傲。
(四)走进古代中国。
1.哪个小组想展示古代中国?
2.其他小组有补充的吗?(学生展示资料)(做好评价,加星)
3.小组交流,全班汇报。重点探究数学、军事、四大发明。
(二)火眼金睛:
1.古代印度创立了“因明学”,相当于今天的哲学
2.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
3.古代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五、总结:
大河滋养人类祖先,勤劳、智慧的祖先创造了远古文明。今天的我们作为世界的未来,要承前启后,去开创人类更美好的明天。
随
堂
评
价
教师层面
通过谈话法自然而然的导入新课,上找出各国名称以及各发源于哪条河流,这样学生就直观,形象准确的记住了四大古国的地理位置。
“少年强则国强”,只有一代一代人的无比强大,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师小结:古巴比伦创造了璀璨的两河文明,虽然这个国家消失了,但他的文明至今令我们无法忘怀,是称之无愧的文明古国。
(三)走进古代印度
播放《西游记》动画片,主要讲述了他们去干什么?“西天取经”?“西天”指是哪里?“取的什么经”?哪个小组带我们到古代印度一览他们的文明成果呢?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国家,为什么把这四个定位文明古国呢?(因为他们每一项文明是出现的最早的,所以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人类文明的摇篮,(板书课题:探访古代文明)
领略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
二、自主学习
1.课前同学们进行了自主学习,知道了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通过阅读课本,查阅书籍,上网搜集,获得了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课件等资料,完成了导学案的表格。请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交流前老师送你一个锦囊妙计。请你来给大家读一下(出示锦囊妙计)。大家根据锦囊妙计开始吧!
教法与学法
读图分析法、归纳梳理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个性化修改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老师带来一组图片,请同学们欣赏,你认识吗?指生说。这是哪个国家的?(中国)这是古代中国劳动人们的结晶,是古代中国的文明成果。大家都知道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那三大文明古国是谁呢?生说,师板书。
(1)根据课本内容,小组探究,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金字塔的神秘?
(生:金字塔自身的数据和圆周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等的特殊关系。)
师总结:胡夫金字塔与自然界的规律有这么多惊人的巧合,难道这些数据仅仅是偶然和巧合吗?难道几千年前的古埃及人就知道圆周率?不可能呀!要不,他们有先知先觉?所以直到现在神秘的金字塔仍然是世界未解之谜。解开这个谜还需要你们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去探索科学的奥秘!
(二)回顾古巴比伦繁华。
让我们穿越历史时空,到古巴比伦去看看。
1.哪个小组想汇报古巴比伦的资料?
我用课件的形式来汇报古代巴比伦的文明成就。(学生展示幻灯片课件
2.其他小组有补充的(做好评价,加星)重点探究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意义,空中花园的神奇。
这个学生说的太好了,拥有这么璀璨文明的国家却消失了,我们感到惋惜的同时,想一想怎么让我们的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呢?
2.他们在世界上的什么位置?哪个小组来汇报?
这位同学说的不错,结合课本23页从地图来认识一下!(大屏幕出示世界地图)人类早期的文明就是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
三、班级展示
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到底有哪些呢?哪个小组想当小导游带我们去古代埃及看看呢?
(一)游览古代埃及
1.小组展示(带着自己可书写的材料、搜集的资料)
1.我代表我们小组来汇报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
(学生展示幻灯片,做好评价,加星)
2.杰出人物与佛教的起源、兴起、传播。
(1)古代印度的佛教是谁创立?谁推动传播的?(出示释迦牟尼、阿育王人物图片)说一说对他们的了解。
(2)印度人发明的数字,为什么叫阿拉伯数字呢?
(3)印度佛教最早在哪些地区广泛传播的?(中国和东南亚)传入我国的是谁呢?(玄奘)经我国传到日本的是谁呢?(鉴真)鉴真东渡的故事。
四、达标测评:我们学习了四大文明古国的灿烂成就,小组内做一个测评。
(一)小组擂台赛:
1.《西游记》中的“西天”指的是()。
2.佛教的发源地是(),佛教与()、()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3.古代印度人创造了不朽的史诗《》、《》
4.古代埃及创造了()文字。
5.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又称()。
课题
13.探访古代文明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早期文明区域的分布,探究人类共同创造的早期文明成就及其重要意义。
2.知道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遗迹,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兴趣,增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人类早期文明成就及其重要影响。
2.引导学生认识到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树立自觉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责任感。
学生层面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学会从课本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鼓励独立思想和发表不同见解,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师小结:我们的祖先所创造的灿烂文明,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华夏儿女,我们倍感自豪!我们要努力学习,把祖国的明天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三、升华情感,提高认知
四大文明古国所创造的人类早期文明,其中有大部分内容被人类一直沿用到现在,这是人类自古以来勤于劳动,勤于思考,勤于实践的结果。我们为之感叹,为之骄傲的同时,我们能为这些文明成就做些什么呢?板书:继承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