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与医学使命
医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医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当今社会,医学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医学教育不仅是培养医务工作者的基础,也是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医务工作者的重要手段。
科学精神是指坚持科学用于医疗实践,提倡客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人文精神是指以社会责任感、仁爱观念为指导,追求服务社会、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为目标的精神状态。
应当看到,只有结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双重因素,才能促进医学教育的全面发展,行医救人才能获得最大效果。
医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可以加强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把创新精神贯彻到一切实践活动中去。
第一,要把科学思维贯穿于医学教育过程中。
要以学术性、客观性、规范性和实事求是性为指导,从理论到实践,由概念到实施,在学习、教授和临床实践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能力,加强对医药知识的理解和联系,帮助学生培养最高水平的医学实践能力,改善病人的诊疗和护理方式,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护理效果。
科学精神要求学生要掌握和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掌握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从而提高自己的临床能力。
要深入到医疗实践中去,把学习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起来,把理论知识和临床观察联系起来,以科学正确的思维去处理疑难问题,从而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拯救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是培养同情心为病人着想,关心病人的健康和幸福,尊重病人的生命,重视病人的尊严,把病人当作自己的家人一样,以服务病人为荣。
从医者要有一颗同情的心,融入病人的世界,从病人的角度,看待病人的苦难,从心出发去为病人服务,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护理。
注重人文精神,要培养学生细心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及时发现病人的变化,及时处理病情,建立良好的关系,把握病人情感,提高护理效率,让病人心服口服,受到有效护理,使病人安心、早日康复。
普度人生,用科学和人文结合,携手助人,以爱心关怀病人,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医务人员,使他们真正成为“给生命以保护,给世界以美丽”的医治使者。
医学专业精神的三项基本原则
医学专业精神的三项基本原则医学专业精神的三项基本原则在医学领域,专业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涉及到医生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更关乎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医学专业精神的三项基本原则是医疗道德的核心,包括敬业精神、慎重精神和人文精神。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医学专业精神的重要性,并分析如何在实践中贯彻这三项基本原则。
一、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医学专业精神的核心内容,它体现了医生对患者的责任和使命感。
敬业精神不仅要求医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技术,更要求他们将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绝对不允许因个人原因而影响医疗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医生应该严格遵循医疗程序和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提高治疗效果。
只有具备了敬业精神,医生才能够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二、慎重精神慎重精神是医学专业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要求医生在医疗行为中慎重思考、慎重决策,避免因匆忙和鲁莽而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对每一个病例进行仔细分析和综合判断,对病情进行科学评估,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辨证施治。
医生还应该秉持医者仁心的信念,尊重患者的选择和意愿,充分与患者沟通,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制定治疗方案,确保医疗行为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三、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医学专业精神中最具有温情和人性关怀的一项内容,它要求医生在医疗实践中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医疗工作中,医生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疾病治疗,更要关心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
医生还应该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不得歧视患者,不得侵犯患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营造一个和睦、和谐的医患关系。
医学专业精神的三项基本原则是医疗服务的基础和核心,它体现了医生的责任和担当,也体现了医生对患者的尊重和关爱。
在实践中,医生应该以敬业精神为根本,以慎重精神为保障,以人文精神为准绳,做到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真正做到医者仁心,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人文精神培育与医学生成才——兼谈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J n 2 00 6 u ,
人 文精 神 培 育 与 医学 生成 才
兼谈 医学生人 文素质培养
张青峰 , 红 朱
( 阳医学 院, 宁 沈 阳 10 3 ) 沈 辽 10 4
摘 要: 人文精神培育的本质是育人 , 高人 的素质。人文精神 培育的使命是 陶 冶人 性 , 造健 康饱 满的 是提 铸 人格 , 也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教 育是 一种人文精神 。教 育的过程是人 文精神 培 育的过程 。教 育的使 命就是
位多层次地弘扬医学人 文精 神 ”郝 希 山教 授 ( , 天津 ) 为 认 要“ 融人文精神于医学教育之中”唐建武教授( , 大连) 强调 “ 医学学科 的人文 内核 ” 谢博 生教 授 ( , 台湾 ) 调 医师要 强 “ 全人 医疗 ” 。钱天祥教授 ( 上海 ) 出 : 指 “目前社 会在期盼 , 在呼唤的一 个重 要 东西 , 就是 医生 的人 格 。 杜治 政 教 授 ” ( 大连 ) 呼吁 医学的发展和繁荣 离不 开人 文精 神 的滋 润 , 理
维普资讯
第2 4卷
第6 期
中 医
药
学
刊
Vo . 4 No 6 12 .
2006年 6 月
C NE E AR HI S CHI S OF T A TI A CHI E ME CI E VE R DI ON L N SE DI N
价体系、 价值观念和实践规范。它提倡对人的理解和关心、
保护个人权益和 以人为 中心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更 注重 人
与人 、 与 自然 、 人 人与社会 多种关 系的协调 , 尊重人 生命 的
完整性 。从文化 、 社会 、 政治 、 经济 、 伦理 、 法律等多种视角 , 揭示一切假 、 、 恶 丑现象产 生的深层 次原 因, 以求从 根本上 铲除社会的一切丑恶现 象 , 并使 人们 的灵魂 和精神 得到净
人文关怀塑造医生的敬业精神与医学荣誉感
命感履行职责。
03
促进医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医学荣誉感推动医生不断追求专业进步和道德提升,实现自我价值的最
大化。
CHAPTER 05
人文关怀、敬业精神与医学 荣誉感的内在联系
人文关怀对敬业精神的影响
增强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人文关怀强调对患者的尊重、理解和关心,使医生更加认 识到自己的职业责任和使命,从而更加敬业。
02
将人文关怀和敬业精神纳入医生评价体系
在医生绩效评价、职称晋升等方面,将人文关怀和敬业精 神作为重要评价指标,激励医生积极践行。
03
加强社会宣传和舆论引导
通过媒体宣传、社会活动等途径,加强对医生人文关怀和 敬业精神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医生的认同度和尊重 度。
CHAPTER 07
总结与展望
研究结论与成果回顾
引言
背景与意义
医学人文关怀是医学领域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强调医生对患者情
感、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关注。
在当前医疗环境下,加强医学人 文关怀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
医生敬业精神与医学荣誉感的培 养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有助 于医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
道德观念。
目的和任务
3
对医学道德的坚守和践行
医生恪守医德医风,遵循医学伦理,用实际行动 维护医学的尊严和荣誉。
医学荣誉感的来源
医学教育的熏陶
医学院校通过医德教育、临床实 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医学荣誉
感和职业精神。
社会环境的营造
社会对医生的尊重和认可,以及 良好的医疗环境和氛围,有助于
医生形成医学荣誉感。
个人修养的提升
医生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 自身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从而
大医精诚,仁心仁术 校训
大医精诚,仁心仁术:医学之道的追求与践行一、引言“大医精诚,仁心仁术”是医学院校的校训,也是医学教育的核心理念。
这一理念强调了医学的双重使命:一是精于医术,以技术服务病人;二是怀有仁心,以大爱精神抚慰病患。
作为医学学子,我们应以此为准则,不断提升自己的医术水平,同时培养一颗仁爱之心。
二、大医精诚:卓越医术的追求“大医精诚”强调了医术的精进与医德的修炼。
在医学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并将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为患者服务。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践行“大医精诚”的理念:勤奋学习: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参加学术会议、进行临床实践等方式,不断积累和提升自己的医学知识。
注重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并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医术。
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卓越,努力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
同时,关注最新的医学动态和技术进展,保持对医学的敏锐性和洞察力。
诚信服务:始终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对患者诚实守信,尊重患者的权利和尊严。
三、仁心仁术:医学人文精神的传承“仁心仁术”体现了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
作为医生,我们需要具备一颗仁爱之心,关注患者的情感需求,给予患者关爱和支持。
同时,我们还需要掌握仁术,即运用医学技术和知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践行“仁心仁术”的理念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尊重患者:尊重患者的个性和需求,倾听患者的声音,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关爱患者: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关爱之心对待每一位患者。
在患者需要时,给予温暖的拥抱和关怀。
敬业精神:以高度的敬业精神投入医学事业,时刻保持对医疗工作的热情和专注。
无私奉献:在面对生死和困难时,勇于承担责任和压力。
无私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健康教育: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住院医师的使命:执医育人,传承医者人文精神
住院医师的使命:执医育人,传承医者人文精神】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住院医师的使命也在逐渐拓展和深化。
作为一名住院医师,我们不仅要依托科技,为患者提供高效、精准的诊疗服务,更要承担起执医育人、传承医者人文精神等社会责任,做一名有温度、有担当的好医生。
一、执医育人,呵护健康“念文化,读书院;学技术,到医院。
”住院医师不仅要拥有扎实的医学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广阔的人文素质。
在生死攸关的治疗中,住院医师必须以医德为本,尊重患者的利益和权利,愉悦患者的心情和体验,不断发掘患者的内在需求,并配以对患者的良好关怀和沟通,实现医患的共同目标。
此外,作为耳濡目染、经验丰富的住院医师,我们还需把独到的治疗构思、系统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传递给初级医师和护理人员,培养后继人才。
只有把执医育人作为使命和责任,住院医师才能在医学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传承医者人文精神,涵养医疗温度“医者,人文之启,自然之光”,古往今来,医者一词都充满了人文之美,充满了对健康生活的期盼和祝福。
住院医师,作为医院医疗管理和临床业务的核心力量,更要传承这种人文精神,涵养医院的温度。
传承匠心。
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住院医师不仅要掌握精湛的医疗技巧,更要认真倾听患者的声音,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心理特征、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积极探索一系列个性化、人性化、科学化的治疗方案,让患者体验到我们的匠心独运和个性化服务。
传承合作。
在医学治疗的过程中,住院医师要和团队内的各员工密切合作,相互理解,协同作战。
只有建立一个团队协作的环境,才能实现多学科的立体交叉和优质医疗服务,把医疗质量和病人体验做到最优秀。
三、科技驱动,智慧医疗获得新突破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住院医师也积极跟进,运用前沿的医疗科技,致力于推进智慧医疗的发展。
1、,创造了医学领域安全、高效、精确的治疗助手。
手术、AI诊断、医疗影像智能化等技术,能够更加准确地找出隐蔽的疾病,快速、精准地进行外科手术。
人文精神在医学研究中的体现
人文精神在医学研究中的体现摘要:人文精神是一种以尊重为核心的人道伦理意识和精神,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种职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1】。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医学技术与人文精神间的整体联系,更加明确医学的技术发展与人文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关键字:人文精神医学研究综合素质“大夫,您只是在观察,而我是在体验。
”这是美国女哲学家图姆斯的《病患的意义》一书中的名言,对于疾病,医生和患者各有不同的理解,毕竟立场和角度不同。
如何把医生和患者的不同需求统一到一个高度,这是的医学研究一个主要方面,也是对人文精神的呼唤。
人文精神,即是在历史形成和发展中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而成的精神,是一种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对人类处境的无限关怀。
而医学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神圣、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和人类未来的健康与幸福的关注,是对人类身心健康和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及可持续发展的关注。
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关爱生命。
对于医学研究,它的科学定位不是定在研究的具体目的上,不是定在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上,而是定在整体素质的提高上。
作为医学研究应该包含两种,一种是技术知识研究,具有工具价值。
另一种教育是人文精神,更注重精神价值。
这样的体制所培养的学生在思想道德、专业技术、文化素养、心理品质上得到全面发展,而这样的人才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环境是什么?就像过去毛泽东讲的: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
这是一种纯粹的东西,这叫人文精神【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社会化的加速,新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体现了医学模式的人文回归,即心理一社会因素的重新参与和受到重视,它呼唤医疗实践中不仅需要懂科学的医生,更需要通人文的好医生,实现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夫医者,非仁爱之心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社会呼唤的是既有高超技艺又有崇高医德精神的贴心医生。
论临床医学中的医学人文精神
论临床医学中的医学人文精神在临床医学领域,医学人文精神始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当前医疗领域过于注重技术发展,而忽视了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医学人文精神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临床医学中缺失医学人文精神的现状,并探讨加强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措施和建议。
我们来理解医学人文精神的概念和内涵。
医学人文精神,是一种患者需求、尊重患者权益、保护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在临床医学中,它体现在医生的态度、言行举止以及医疗服务的质量上。
培养医生的医学人文精神,是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
然而,遗憾的是,当前临床医学中缺失医学人文精神的现象并不鲜见。
一些医生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患者的实际需求;有些医生缺乏对患者的全面关怀,只病情的治疗。
这些现象不仅损害了医生的形象,影响了医院的声誉,更严重的是损害了患者的权益和健康。
因此,加强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临床医学中缺失医学人文精神的现状,我们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来加强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
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让医生充分认识到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和价值,了解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深化人文关怀,让医疗服务更加温暖、人性化,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提高医疗质量也是关键,这既包括提高医疗技术和设备水平,也包括提升医生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
医学人文精神在临床医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改善当前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加强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让医疗服务更加人性化,真正满足患者的需求,从而实现医患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医学人文精神在临床医学中焕发出更加光彩的魅力!医学人文精神对临床医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医学人文精神强调的是对患者的尊重、理解和关爱,以及对医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的要求。
在临床医学中,医学人文精神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医生形象和医患关系。
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尊重患者的生命和尊严,把病人看作是完整的生理和心理个体,而不仅仅是一个病例。
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生成长
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生成长倪嘉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庄严的医学生誓词中,我们走进了神圣的医学殿堂。
从此,我们叩开了悬壶济世的大门,踏上了救死扶伤的征途,开始与病魔斗争,与死神赛跑,为肩上沉甸甸的生命而努力!从入学的第一天,老师就淳淳地告诫我们: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第一步得先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生。
总的来说,医生的优秀不仅体现在能够牢固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上,还体现在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上。
对于医学生也是如此。
学生学生,以学为本。
作为一名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也是成为一名优秀医学生的根本前提。
人文精神,倡导“人的价值最大化,人的权益最大化”。
而医学人文更多地体现在诊治过程中,比如多一些诚挚的微笑、多一些耐心的解释、多一些对病人家庭和经济情况的关注与嘘寒问暖,以及力所能及的帮助。
患者如果能时时感受到医生“良言一句三冬暖”,自然会对医生心生信赖。
医生在考虑医院和个人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健康知情权,以及温情脉脉的平等意识,而非掉到钱眼里钻不出来。
如果说专业知识和技术是优秀医生的硬实力,那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就是优秀医生的软实力。
众所周知,“大医必大儒”。
一位优秀的医生必然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操守。
从西方的先哲希波克拉底到东方的药圣孙思邈,从国际战士白求恩到现代医生的楷模林巧稚,无一不是如此。
而对于绝大多数医学生来说,从事医疗工作是我们将来的主要职业生活,优秀医生的品质就是我们所应具备的品质。
因此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生,还得提高自身的软实力。
有了医患之间的心理信任和内在沟通,即使医生出现一些小的医疗失误,也容易获取患者的理解、谅解和宽容。
医生的治疗效果,就能得到健康效应最大化、精神效应最大化,以及社会信任最大化。
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即医德和医风。
医学生应该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一些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书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同时还应掌握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边缘学科的相关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组织医学生参加社区义诊、健康宣教等社会实践 活动,培养其服务社会和关爱他人的精神。
3
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医学生的实践 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及时反馈并指导其改进。
THANKS
感谢观看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
从医学生入学到毕业,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始终贯穿其中,通过课堂教学、临床实践、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实施。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对医学生的作用
培养医学生的医德医风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使其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和 良好的职业操守。
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支持学生成立医学人文社团,开展读 书会、研讨会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医 学人文氛围。
医学生志愿服务
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义诊 、健康宣教等,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 奉献精神。
04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与 作用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学教育不仅仅是医学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医德医风、医学伦理、医学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其中医学人文素质教 育占据重要地位。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强调医学与人文的融合,要求医学生在掌 握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关注人的价值、尊严和生命意义, 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使其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 够自觉履行医生的职责和义务。
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使其能够在医疗实践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推动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 。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关注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还注重培养其沟通协作能力、创新思 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综合素质。
试论医学的科学精神与医学的人文精神
医生是一种神圣的职业,生死攸关,责任重大。
医生给病人治病除了吃药打针手术等理化方法外,还应认真考虑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病人的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为病人提供精神的、心理的和情感的服务。
病人从医生那里获得更多的医学知识、心理知识,并同时获得心理的慰藉和改善。
1医生的人文品格与科学精神2医学的人文本质与科学精神3结语参考文献医生对于病人的协助,尤其是情感上的鼓励,可以使病人获得信心,得到支持,直到自己恢复。
这是医生的潜在人文品质的表现,对病人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支持,是其恢复健康的巨大力量。
因此,一个优秀的医生,应当是集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于一身的医者。
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大凡思想圣洁、德高望重之医学家,无不具有丰富的医学人文修养。
这是他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医学所持的基本观点的反映。
他们的行为就是医学的文化价值真、善、美的反映,体现着至爱至深的大医精神的品格。
病人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处处感受着医学的人道主义精神的沐浴。
他们接诊病人时,从始至终都散发着慈善家和艺术家的品格,使医学的作用和意义充分发挥尽致。
所以,我们说,现代医学人文精神,是广大医学工作者以其职业群体的文明之道普及天下众生的友善良行,是医学工作者从事医学技术事业的精神支柱。
现代医学的每一步发展进步,都渗透着精神的要素:知识、经验、情感、意志等。
医学发展史也证明,医学人文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医学学科的发展。
只有将高尚的人文精神源源不断的注入医学学科中,医学才会尽可能充分的发挥出积极的正面效应。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单独完成现代医学的完整结构,只有实现两种精神的理想整合,才能促进现代医学的健康发展。
没有人文导向的医学技术,要么对人类毫无价值,要么只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无论是作为有共性的科学技术还是作为有特殊性的医学,无论是古代哲人的论述还是当今人们的期望,都把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作为医学的理想模式。
实践使人们深刻认识到,医学与人文精神脱离的严重后果,不仅无益于人们健康状况的改善,而且最终将束缚医学自身的发展。
医学中的人文精神
医学中的人文精神摘要:医学与人文精神关系密切,二者相辅相成。
医学被认为是最具有人文精神的一门科学。
现代医学被认为是一个探索生命奥秘、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的综合体系。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除对医学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外,并且对医学人文精神的退化提出越来越多的批评,并指出医学中的人文精神需要回归。
关键词:医学人文精神一:人文精神的定义及与医学的关系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包括三个层次: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概括来说,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医学是人学,1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一门传统学科,它为正在经受身体或心理折磨的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缓减病人的痛苦。
医生是最富有人情味的一种职业,他们的工作是为了直接解除人们的疾苦。
人文精神强调尊重患者情感世界,尊重患者意愿,依循整体观念,遵照博爱的信条,以求真、求美和关注情感体验为特点。
而且,4学者认为医生应当具有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比如助人为乐、热心、谦虚,有责任心,果断,具有专业的态度,过一种纯洁、简朴的生活,具备对生活有用而必要的知识,无猜忌心等等。
并且循证医学为将来的医师提出了必须具备的3个条件:丰富的医学知识,精熟的诊疗技术,能以人性化及智慧的态度对待患者。
在中国古代,医学被称为“仁术”。
1 -2在西方,医学家认为“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
医学的这种仁慈与博爱,是其它学科所难以直接体现和无法比拟的。
4医学与人文精神关系密切,二者相辅相成,或不可缺,不可替代。
5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目的、性质、价值和境界等范畴之中的核心,他们紧密关联,共同组成有机的理论体系,从不同角度体现医学的本质。
人文属性是医学科学的本质属性之一。
但医学的人文属性却不总是为人们所重视。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医生定位为科学家而忽视其应履行的社会责任,将患者视为一个由不同脏器构成的生物机器,而忽略了人文关怀。
现代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现代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现代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生物医学模式的弊端已经逐渐显露出来,无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还是医学本质特点的要求,人文精神回归现代医学已经成了医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现代医学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统一医学存在的目的在于让生病的人从病痛中恢复过来以及让健康的人远离病痛。
高端的医学手段以及先进的医疗器械都离不开科学精神,然而医学并不是一门普通的科学,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人,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将人文精神贯穿其发展之中。
1、现代医学医学以救死扶伤为使命,应是一门最富人文关怀和人性温暖的科学。
爱心和医德不是孤立之物,而是在深厚的人文土壤上培养出来的。
其道理很简单,医生自己必须是一个人性丰满的人,他才可能把病人看作一个人而不只是疾病的一个载体,必须首先明确一个大概念,医学不是一个以无情感、无精神的自然物为对象的纯自然学科,而是一个以有生命、有心理、有情感的人为对象的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交汇渗透的综合学科。
学术界把现医学为纯自然学科的状况称之为单纯生物医学模式。
单纯生物医学模式的弊端已经为医学界所发现并开始逐步矫正。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爱彻斯特大学医学院恩葛尔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提出了从生物、心理、社会的多视觉看待病人,看待病症,看待医学,以此取代传统的单纯从生物学角度看待问题的观点,由此引出了医学模式的转变。
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主张在更高层次上把人作为一个体来认识,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诸多学科来考察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来认识医学的功能和潜能,从而对医生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提高医生的科学精神,而且要求提高医生的人文精神。
现代医学是现代人掌握并运用现代的医学科学理论、技术、手段,对现代人疾病的探究、预防治疗的实践过程的医学科学。
现代医学不仅关注人的自然属性,将更加关注人的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对象不仅是人的病,而是病的人; 不仅是个体的人,而是社会的和人的群体; 不但重视已病,更加重视未病; 不但注重研究如何延长人的寿命,将更加重视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提高人的生命价值,不仅关注人的现在还要关注人的未来。
医学教育的本质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
04
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挑战与 对策
医学人文精神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 2 3
缺乏系统性的医学人文教育
当前的医学教育更多地关注医学知识和技能的 培养,而缺乏对医学人文精神的系统性的教育 。
人文精神培养与医学实践脱节
在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往往与医学实 践相脱节,导致医学生难以将人文精神融入到 日常医学工作中。
医学教育的内涵
医学教育的内涵包括医学知识、技能的培养,以及医学伦理 、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熏陶。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 养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具备高尚的医德和人文精神 的医学人才。
医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医学教育
古代医学教育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以师承制为主要形式,强调医术的传承和医德的熏 陶。中国也有悠久的医学教育历史,如隋唐时期的“太医署”和宋元明清的“国子监”等 。
学实践中的重要性。
构建多元化教育评价体系
03
应该构建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将医学生的人文精神纳入评
价范围,以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医学人文精神人才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让医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各地的医学人文精神 和医学实践。
推广全球公共卫生理念
通过推广全球公共卫生理念,让医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健 康需求,从而培养出更具有国际视野的医学人文精神人才。
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01
医学人文课程
开设医学人文相关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等,
使医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医学人文知识。
02
实践活动
组织医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医院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培养医学
生对人文关怀的认同和实施能力。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责任与使命
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和 教学方法,促进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加强国际合作
与国际知名医学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分享经验和资源,提升 我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推动学术交流
定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工作坊等活动,为国内 外医学人文素质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交流平台,促进 学术交流和合作。
以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为核心课程,辅以医学史、
医学哲学、医学美学等拓展课程,形成全面、系统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
02
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思考,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课程
、虚拟仿真等,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趣味性。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医生从更广 阔的角度审视医学科学的发展,推动 医学科学的进步。
提高医生的沟通能力
加强医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提高其与 患者沟通的能力,从而建立和谐的医 患关系。
02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与任 务
Chapter
培养医学人文精神
01
02
03
尊重生命
培养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 和尊重,理解医学的本质 是维护生命尊严和健康。
创新评价方式
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同时 ,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和社会评价,提高评价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强化评价结果运用
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医学院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作为 医学生毕业和医师执业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及时反馈评价结果,指导医学院校和教师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质量。
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三篇
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三篇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贯彻x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广大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忠诚,为党尽职。
身为医务人员就是要为民健康保驾护航。
党的十九大,为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赋予了新的使命和责任。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是医者的初心和使命,医务人员应该倍加弘扬担当精神、工匠精神、人文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奋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铸牢健康基石。
医务人员应当弘扬担当精神。
不敢担当、不能担当的医生,断然成不了好医生。
缺少担当精神,就没有了精气神。
没有了担当,就会推诿患者,医疗技术和水平就不能得到长足进步,群众意见和不满就会增长。
在其位,谋其责,干其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担当,不断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提升自我能力。
医务人员应当弘扬技术过硬的工匠精神。
有了过硬的技术,医生才能安心的工作,患者才能放心的就诊。
过硬的技术来源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来源于长期坚守的实践和积累,来源于不断的学习和进修。
忍得寂寞,甘于贫穷,乐于吃苦,历经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医有所长,技术过硬。
医务人员应当弘扬大爱的人文精神。
医学是最需要人文精神的。
没有人文精神,医学将沦为冰冷的技术,医生将沦为单纯的匠人,医院将沦为死气沉沉的流水线。
在医疗服务中追寻医学温度,让患者切身感受到医疗服务带来的温暖。
设立便民窗口,设立投诉接待中心,导医咨询台,医患互动平台,康复休闲场所,医护患一对一服务,合理医疗流程。
接受社会、群众和组织的监督,不断完善改进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医务人员应当弘扬爱院如家的集体主义精神。
"将熊熊一个,兵熊熊一窝。
",一个优秀的医疗服务团队,离不开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上级医师带下级医师,高职称、高资深医师带领教育年轻医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共同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共同维护医院整体形象,共同构建和谐医群关系。
当代医学需要人文精神
当代医学需要人文精神医学不仅是看病,更重要的是帮助患者。
很多疾病由心而生,如果光是治病,不管病人的心理需求,这个病很难除根。
近日,北大医学部卫生法教研室主任王岳指出,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当代医学需向全人文医疗转变,从心理、生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去治病、救人。
目前,很多的医务人员的工作很辛苦,每天有做不完的手术,看不完的病人,就是这样做,有时一些患者还不理解,不尊重医生,甚至伤害医生。
医生们还要时刻警惕着,努力改善医患关系。
王岳认为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中国目前的医学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亟待一个医学模式的转型,过去的医疗更多强调技术,只是从生理和病理角度去看病,是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
当代医疗需要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型到人的医学模式,需要以人为本,从心理、生理和社会三个角度去看人。
所以,我们的医务人员培养模式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
我们不但要培养医学人员掌握解剖、阻培、生理、生化方面的技能,更要提升医学人员的人文素质,唤醒他们对这个职业的热爱、对这个职业的崇尚和信仰。
对于现代医学,王岳说欧美人从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反思。
比如说淡化治病救人的所谓崇高理想,将医生的使命从狭窄的治病救人的定义中延伸开来,医生需要更加关注如何去帮助患者,减轻患者的痛苦。
除了医疗模式观念的转变,政府对医疗建设的观念也需要改变。
我们每年对医疗的投入究竟多不多,投入那么多,民众的满意度高不高,这也是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
医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很难遵守市场经济规则,属于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服务性行业,就以大医院的门诊为例,很多人来医院不是看病的,而是来开药的,这样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这些都需要靠政府来解决。
此外,王岳认为,医疗需要媒体的监督,因为医学比较专业,媒体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可能有失偏颇,这时,不是限制媒体报道就完事了,相反,我们需要在医疗行业形成一个专家咨询机制,为媒体服务,让媒体发挥好监督作用。
(环球医学编辑:吴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精神与医学使命——高金声教授在人文唐山大讲堂第24期上的讲座主讲嘉宾介绍:高金声,原卫生部精神文明办主任,曾任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文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卫生界杂志社社长兼主编、中国中医研究院宣传部副部长等职。
长期关注和从事医院文化、人文医学建设的研究。
近年来,为全国性学术会议、管理论坛、北京大学医院院长EMBA班和150余所医疗机构讲授医院文化和人文医学的课程;并筹划组织“中华人文医学公益巡讲”大型公益文化活动。
【讲座内容】一、医学的使命“医学与人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
”中国工程院院士裘法祖教授是我国医疗卫生界德高望重的医学前辈,如今老人家已经离开我们了。
2005年4月,我曾经有机会在北京与裘法祖教授促膝交谈了一个晚上。
在那天晚上的谈话中,当我谈到裘老从医一生始终谨慎从医时,老人家告诉我一件往事:当他在德国学习外科,获得主治医生资格的时候,接诊了一位阑尾感染的女患者,虽然手术做得很好,但是在术后的照顾当中出现了问题,这个中年妇女竟然最后死在了医院。
当时裘老在和我谈这个话题的时候语调依然很沉重。
他说,当时德国的导师指着那位去世的妇女对自己说:“你要知道,她是一个有着四个孩子的母亲呀!”我们医务人员的一时失误,造成的不仅是她一个人生命的结束,而且让她的四个孩子终生失去了母爱。
裘老十分认真地说:“65年了,我始终没有忘掉这件事。
当医生,做医务工作,我们要时刻想到自己工作的重大责任。
”有一位学者在给医生作报告当中讲,没有一个职业像在座的大家这样神圣和责任重大。
为什么神圣?是因为你们面对的是每个人只有1一次的生命;同时,还要看到你们所救治的病人,还关乎到他们身后一个个家庭的幸福。
“医学是一门需要博学的人道主义的学科,应该具有生命的温度。
”什么叫“具有生命的温度”?就是医务工作者要具有人文情怀,对病人要有人文关怀,这也是我们从事医学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要从患者的人性需求出发,从人的感情需求出发,从人的文化需求出发。
为什么会产生医学?就是为了解除人类的病痛。
人们的病痛一方面来源于人们生理上的、躯体上的痛苦,同时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人们情感上的、心理上的痛苦。
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必须要懂得这一点,要认识到自己这个责任。
现代医学不只是要使我们医院的建筑越来越现代化,不只是要使我们医院的设备越来越现代化,现代医学的目标我们用两句话来概括,一句是让医学更加科学,另一句是让医学更富有人性色彩。
这就是现代医学的追求。
遗憾的是,目前的医学和人之间的距离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了。
相当数量的医生过分地依赖现代的医疗设备,而不像老一辈医生那样和病人有更加亲近的接触,听诊器被疏远了,望触叩听越来越不被重视了。
医疗卫生界内和社会上都在呼吁人文精神的回归,现代医学中迫切需要融入人文精神。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郎景和教授曾送给我一本他写的书,这本书的名字是《一个医生的哲学》。
在书的扉页上,作者写下了几行字:“科学家也许更多地付诸于理智,艺术家也许更多地倾注于感情,而医生则必须集冷静的理智与热烈的感情于一身”。
这就说,做一名优秀的医生要求是很高的。
医务工作者首先需要冷静的头脑和理性的思维,但另一面,他们更应该有一颗炽烈的、善良的心,应该比任何行业的工作者更懂得人的情感、人的需要。
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林徽因,她的丈夫叫梁思成,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大师。
林徽因女士曾经参加了我国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建国初期,她和丈夫梁思成积劳成疾,几乎两个人同时住进了北京的一家医院。
医院把他们分别安排在隔壁的两间病房,以便2有个照应。
一段时间后,林徽因女士由于肺部大面积感染病情加重,在一天深夜她好像对自己病情的恶化有所预感,强撑着身体找来值班护士,吃力地说想见见自己的丈夫梁思成。
但是我们这位值班的女护士太年轻了,她对病人病情发展的严重,对人世间的生离死别,都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她只是对林女士随意说了一句:“夜深了,有什么话明天再说吧!”但是谁能想到,第二天凌晨,林薇因女士竟然没能与丈夫相见就与世长辞了。
亲人之间相互的诀别机会失去了,事业上托付的机会失去了,能不感到遗憾吗?但这一切都为时已晚了,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谁说我们护士的工作不重要?护士能够带给患者的很多关怀可能是我们医生都往往无法替代的。
但如果护士工作没做好,可能就是以上这种结果。
试想,这位年轻护士如果她的生活经历丰富一点,或者她的老师在她学医期间更多的告诉她一些,也许事情就会出现另一种结局。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不管是医,还是护,都必须意识到自己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的使命,我们的工作都必须具有生命的温度。
美国一位名叫特鲁多的医生去世了,留在萨拉纳克湖畔他的墓碑上的医学名言流传全球医学界:“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却总是抚慰”。
对特鲁多的墓志铭我的理解是,这是对一名医生一生工作、一生事业的高度概括。
为什么只能“有时是治愈”?因为我们的医学还是一门探索中的的科学,是一门并不成熟的科学,它在众多复杂的疾病面前常常并不是胜利者,有时候甚至是苍白无力的。
我们的医生,我们的护士如果真有那种每一个病痛都能治愈的本领,那当然好。
可现实情况是,我们对绝大多数疾病还处在一种未知的、探求的状况。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作为有知识的社会公众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医学对人体的认识还是有限的,医学所做的工作还是一个很有局限性的工作。
第二句讲“常常是帮助”。
我们医生所做的工作,只是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和技术给予患者一定的帮助,我们自己不能自视为患者的救命恩人,老百姓也不要去这么认识医生。
因为一个人最终战胜疾病的是靠他自身的免疫力,是靠他自身战胜疾病的精神和意志。
我很欣赏一所医院里写有的警句:“最好的医生是您自己”。
3医生的全部事业就是要像希波克拉底所说的,用我们的三件宝:“药物、手术刀和语言”给患者以帮助。
第三句话“却总是抚慰”。
为什么讲抚慰?因为到医生面前来的人都是被疾病折磨的,大部分还是无法忍受了才来。
他们不仅躯体上有病,精神上也是痛苦的,情感上也是备受折磨的。
我们作为医生、护士,不仅要为患者提供医疗技术上的帮助,也要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通过一些细节,让他们首先感到人和人之间的同情和关怀。
比如对一些难以治愈的绝症患者,我们医务工作者重点就是“关怀、照料和抚慰”,让他们自然平静地归去。
以上就是我跟大家讲的第一个专题,医学的使命。
二、人文与医学医生应该具有人文的修养,医学的使命决定了我们在步入医学殿堂的那一刻起,人文精神就要同我们相伴一生。
那么医务工作者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人文修养?首先,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想一想“人文”这个概念的由来。
《周易》这本书当中有一段话:“刚柔相交,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天文学是研究日月星辰的分布和运行的一门学问,通过观察天文我们可以了解四时的变化,春夏秋冬,二十四个节气。
对于我们中华民族这样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民族,“观乎天文”,懂得四时,懂得节气,及时地播种、耕耘、收获,这样才能丰衣足食,才能向大自然索取到我们维持生存的条件。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讲通过了解观察人类的文明现象,人类的文化现象,以此教化民众,使天下成为一个理想的天下,理想的社会。
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文精神,是指人对人类自身关切的一种自觉意识,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生命意义的关心、维护和追求。
人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就在于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
人文精神在医务工作者身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体现:首先,人文精神在一个医生护士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善良”两个字。
体现在同情、关爱,对患者的痛苦能够感同身受。
善良,实际4上是社会上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应该具有的品质,但在医务工作者身上应该体现的更为突出更为强烈。
在法国,医学院校毕业的一定是最优秀的人才。
因为医学生第一年要淘汰50%,以后每年都有较高比率的淘汰率。
南京军区总医院的一名留法博士曾为此问过法国教授,最后三年不考试了,凭什么来淘汰这些医学生牽对方回答了一大堆理由,其中一个选择的标准就是看这个医生对病人的“亲和力”。
这50%以上的人当不成医生,不是因为学习成绩,而是因为他们经过各种观察测试后证明对人缺乏一种亲近和善的情感,亲和力不强。
在我们医生身上,保持一颗善良的心,拥有高尚的人文精神是最重要的。
奥地利人施韦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他三十几岁就取得了两个博士学位,而且是一个音乐家,在奥地利享受很富有的生活。
但是他头脑中总是有一个梦,他希望为人类做更多的事。
机会终于来了,一个朋友告诉他,非洲有些地方的老百姓太苦了,缺医少药的状况令人难以想象。
施韦泽觉得机会来了,这就是自己应该去做的事,他开始学医,用了8年的时间,取得了医学博士,拿下行医执照,做了充分的准备,到非洲丛林中建立了他的诊所。
他把欧洲人性化的理念在简陋的丛林中尽量展现,让他所接触的老百姓得到很好的救治。
半个世纪过去了,施韦泽始终坚持在他的诊所,直到90岁离世。
非洲的老百姓怀念他,亲切地称赞他是“非洲的儿子”。
施韦泽一生闪烁着关爱人、救治人善良的光芒,他的事迹和精神将会在非洲和世界传颂,将会为全球医学界所纪念。
我记得有一位中年女医生,在她写的医学笔记中说过,“生命的宝贵使得面对生命的医生显得庄严而神圣。
我们在修补生命,也是在用生命修补;修炼光明,又借此光明照亮自己”。
她对医学职业的理解和热爱到了如此深刻的境界:医生的职业之所以崇高,是因为我们面对的生命属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作为医生我们为别人看病,实际上是用我们的生命去为别人燃亮生命之火;医生为别人带来健康光明,而光明反过来还会照亮医生自己。
从医是一种善行,是从解救别人的痛苦中获取幸福的一种崇高职业。
去年,我参加北京协和医院为5张孝骞教授举行的110年诞辰纪念活动,看到台上台下从卫生部领导、医科院领导到协和医院、湘雅医院院长,从张老的学生、知名的教授到协和的年轻一代,都怀着同样崇敬的心情深切怀念这位我国现代医学的奠基人和导师。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邓颖超大姐,都对张老特别尊敬。
为什么呢?就因为张老的一生,是以一个医者应有的严谨求精之态度体现了他对患者的关爱至善。
北京协和医院大内科主任沈悌教授在回忆中讲到,在张老已经八十多岁高龄,耳朵听力差了戴着助听器,眼睛花了戴着老花镜,甚至写字手都有些发抖时,带我们查房时他仍然像以往那样认真,拿着小本,把病人陈述的重点内容一一记录下来。
正是这种近乎虔诚的认真态度,才使得他能够对许多疑难病症的诊治精到至极。
沈教授说在老人去世后,他们整理出老人留下的这样的六十多本记录。
张孝骞教授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用诗经上的八个字“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比喻我们的行医之道,比喻医者应具有的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