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也“诗意”
数学其实也诗意
^ 1
别之 后 , 两地 相 悬
只说 是 三 四 月 , 谁 知 五 六年 又
七 弦琴 无 心 弹 , 行 书 无 可传 八
割 - 小 时 中 , 的 时 间是 工作 和 生活 ,1的 时 间是 休 息 2 4
j j
九 连 环 从 中断 , 里 长 亭 望 眼欲 穿 十
百 般 想 , 般 念 千
万般 无 奈把 耶 怨
与 睡 眠 . 动 与 静 的 关 系上 , 竞 是 “ 命 在 于 运 动 ” 在 究 生 还
味的.
二、 意的数学课堂, 诗 灵动 而 有 活 力
苏霍姆林斯 基说过 :应该让我们 的学生在每一 节 “ 此, 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 把趣味还给学生 , 自主还 把
给 学 生 , 课 堂教 学 与 学 生 的情 感 体 验 、 维 创 新 水 乳 使 思
兀 1 独有偶 , 南朝 的乐 府诗——《 懊侬歌》 表达 的也是 课 上享 受到热爱 的 、 沸腾 的 、 多姿多彩 的精神生 活.因 ”
是“ 生命 在于静养 ” ?辩证 观点和大量的生活实践证 明 :
动 与静 的 关 系 同一 天 休 息 与 工 作 的 比例 一 样 ,动 四 分 ,
万 语 千 言 说 不 完
静 六分 , 才是 最佳 的保健之道. 掌握与运 用好黄金 分割 ,
教掌暑●
”il il i皿匦雹圈圜
不 可忽视学 生已有 的知 识经验
陈 群 华
( 州 市 长 青 小 学 浙 江 杭 州 3 0 0 ) 杭 1 0 4
基于数学素养的诗意课堂构建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常常因兴趣缺失无法进入学习状态,而诗意课堂的构建初衷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利用诗化的语言、诗化的音乐、诗化的图片以及诗化的影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在如诗的意境当中,感悟数学之美,探寻数学之理,解决数学之疑。
一、语言诗化,兴趣激发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学生有了趣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學和乐是不可分离的。
所以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是很要紧的。
”由此可见,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基于这一点,数学教师可以将日常的教学语言转化为富有诗情画意的意境表述,将学生带入神奇的数学空间,构建一个诗意浓、趣味丰、意境美的数学课堂。
1.夯实数学基础,描绘如诗画面“数感”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感悟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掌握数字运用规律是打好小学数学基础的关键一环。
为了增强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使其对数字认知、数字运算、数字规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可以借用一些经典的数字诗歌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从诗歌当中学到更多的数字知识。
在学习10以内的数字时,如果采取传统的感性认知的教学方法,极易使学生对数字产生排斥感,或者出现囫囵吞枣、一知半解的情况。
这时,教师将事先收集整理的带有数字的诗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进而跟随教师的授课节奏,探寻数字之美。
比如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邵雍曾写过《蒙学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北宋隐逸诗人林和靖也曾写过一首《雪梅诗》,“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
这两首诗的共同特点是全部介入了1~10的数字,第一首诗反映出远近、村落、亭台、花朵,通俗易懂,脍炙人口;第二首诗由表示雪花片数的数量词写成,读后好似身临其境,整首诗读下来,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当教师读出这两首数字诗歌后,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诗词美的意境当中,既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灵,同时,也学到了数字知识。
数学也诗意
数学也“诗意”闲暇之余,我爱看一些业务书籍充实自己。
前几天,发现有这样一道很有诗意的题目:默读古诗《春》:“春水春满池,春时春草生。
春花绽春蕊,春雨伴春风。
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作者在这首诗中放情吟春,神采飞扬。
全诗共30字,其中“春”字出现得特别多。
请算一算:“春”的字数占全诗的百分之几?暂不说这首《春》诗描绘的春光如何绮丽多姿、绚烂多彩,单就这种语文和数学的学科整合,把中国源远流长的古诗引入数学试题之中的形式,就让人耳目一新,感慨出题者的立意新颖、构思巧妙。
由此让我想到一首《秋》诗:“秋日秋阳照,秋夜秋菊香。
秋风迎秋实,秋人秋收忙。
”也套用《春》诗的出题构思,把它放在讲《百分数》或者《分数》的巩固练习环节,让学生在优美雅致的诗韵里也来计算“秋”占全诗总字数的百分之几或者几分之几,也可以灵活变通,更换条件与问题,从这首诗中挖掘百分数或者分数的系列知识,并进行举一反三解答应用题。
无独有偶,类似的古诗还有清代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江秋,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尊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让学生在领略古诗的独具魅力中,寓“算”于乐。
触类旁通,引发联想。
在一年级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时,也可让学生在吟诵古诗中进行口算训练。
如用《无题》:“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把诗中大写的数改为阿拉伯数字,写在卡片上,让学生进行认数练习,比较数的大小,任意抽出两张相加或者相减,想来学生的学习一定会兴趣高涨。
再如教学《观察物体》时,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等不同方向对物体进行多角度观察后,不妨用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作总结语:“远近高低各不同。
”古诗的博大精深,是教学中的一笔宝贵资源。
在学科整合的理念感召下,不妨借来一用,让我们的数学也“诗意”盎然!。
“精”让大学数学课堂充满诗意-3页精选文档
“精”让大学数学课堂充满诗意著名数学家谷超豪院士认为:数学和诗词有许多相通之处,如数学重视“对称”,诗词讲究“对仗”。
数学之美是对称和谐之美,诗词之美是对仗意境之美。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隆菲尔德说:“数学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数学和诗词一样,都有着独特的简洁美。
如果诗词的简洁是写意的,是欲语还休的,是中国水墨画中的留白,那么数学语言的微言大义,则是写实的,是简洁明确的,是抽象规范的,是严谨的科学态度的体现。
数学是逻辑思维的精品,诗词是形象思维的精品。
数学和诗词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两个极致。
面对21世纪个性鲜明的大学生,如何让大学数学课堂诗意起来,值得探讨研究的。
本文主要从作者提出的“精互同”教学模式的“精”这个角度探讨这个问题。
这里“精”主要包含:教材精挑细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师生共同精备多元化教案、精选教学方法,教师具有精湛的教学艺术。
1.教材和教学资料精挑细选,使学生感受诗意数学的简洁美大学数学是理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我们要精挑细选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行文流畅的教材和教学资料,这样才能有效帮助、指导21世纪的大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方法,提高应用技巧和数学思维水平。
2.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使学生感受诗意数学的意境知识点罗列、素材堆砌的课堂设计,不仅不能引起大学生学习兴趣,更不能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情感,甚至让大学生远离数学,排斥课堂。
大学数学教师在内容与课件教学设计上,要善于寻找数学与诗意的衔接点、结合处,善于把数学与实际生活、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善于运用数学史和数学文化,通过生动、丰富的事例,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的“诗画”,让大学数学教学迎来异彩纷呈的春天。
如在讲连续的时候,可以由“彗星”的动态轨迹引入连续的概念,最后为了加深理解记忆,可用“极限连续值,增量趋于零,左右双连续,万物寻本源”这首小诗揭示连续的本质;在讲解矩阵四则运算和秩的时候,可以用“加减乘除尚简单,矩阵乘除非等闲;深究子式可得秩,初等变换不变量”总结,既区别矩阵与数的四则运算,又把矩阵秩的求法深深牢记在心间;解方程组的时候可用“欲解线性方程组,须知初等行变换,矩阵化至最简式,字里行间有答案”简单的诗句展现重点与难点;在讲向量空间时,可与“千手观音”比较讲解;在讲空间卦限的时候,可以用苹果三刀法活灵活现每一个卦限特征;在描述夹逼定理的时候,可以用男女谈恋爱的小段子进行形象逼真的描述;在讲导数、微分、积分的时候,既可以与数学史和数学文化联系起来,又可以与实际生活、实际应用问题联系起来,勾画出一幅幅生动的图片……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再运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表达、激发……让大学生在美妙轻松的课堂中感受数学的美,领悟数学的思想,体会别样的数学意境。
数学课堂的“诗意”元素初探
数学课堂的“诗意”元素初探作者:王岳来源:《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3年第03期美国数学家R·D·卡迈克尔曾说过:“数学和诗歌都具有永恒的性质。
历史上,诗歌使得通常的交际语言变得完美,而数学则在创造描述精确思想的语言中起了主要作用。
”数学是自然的语言,是思维的体操,是心灵的诗歌。
数学,不仅拥有真理,而且还拥有至高的美。
当下数学教师应积极探寻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诗意”元素,让每一个学生领略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魅力,认识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文化的“浸润”。
1.数学课堂离不开唯美的课堂情境。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诗论》中提到:“当情景相生而且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界。
”教学的境界亦然,只有当学生之情与内容之景契合、共鸣,方是教学的佳境。
一堂成功的课离不开一个诗意的情境,它可以是一首诗、一首歌、一幅画、一个典故,只要是美的东西,相信都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1)利用教材每一章的首语(画)创设情境。
现行教材每一章章头都配有优美的图画,画面蕴涵着数学与自然的关系,每一章引言选择了数学家的名言,发人深思。
张景中院士主编的新课程高中数学教材中,在每一章都有一首诗歌。
第一章《集合、映射与函数》中说道:“集合奠基说严谨,映射函数叙苍黄。
看图列表论升降,科海扬帆有锦囊。
”《立体几何》这一章中说道:“锥顶柱身立海天,高低大小也浑然。
平行垂直皆风景,有角有棱足壮观。
”这些数学诗歌,语言优美,生动形象,阅读这些小诗,不仅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得到了美的享受,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了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
(2)利用生活中现有的图画创设情境。
恩格斯曾说:“数学是关于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许多数学知识都要先通过图形直观感知,课堂中一条条优美的曲线、一张张美丽的图画无不折射出数学的美。
教师在讲解“函数的奇偶性”时,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中孕育的对称美;在学习《解析几何》前,教师先让学生感受曲线的神奇,学生无不惊叹!(3)利用现有的历史典故创设情境。
追求诗意的数学课堂
鹭在 春天的映衬下 , 自行成行 , 无 比优美 的飞翔 姿
势, 从而呈现 的是一幅清新 、 恬适 的江岸美景 。但是
细细品味 , 会发现“ 一行 白鹭上青天” 又正是 v - a x f a >
l , x ∈z 1 的图像 的美妙写照 。
2 . ‘ ‘ { 寺 意” 数学
二、 诗 意课 堂
函数的变化趋势 。而“ 一行 白鹭上青天” 则写的是 白
北宋理学家邵雍有一首 《 蒙学诗》 : “ 一去二三
里, 烟村 四五家。 楼 台六七座 , 八九十枝花。 ” 这首诗 歌用十个数 字描绘 出乡村景色 , 是儿 童学习“ 一到 十计数” 的启蒙诗。这里 , 我们 已经看到了诗歌在与 数学的相互交融与穿插 中碰撞 出来 的美丽火花 。
歌的形式解答一些数学名题 , 或用诗歌揭示深刻 的 数学思想 , 让人们在感受 诗歌的同时 , 感受数学 的
美好意境 。 下面的例子堪称是诗歌与数学结合得天 衣无缝相得益彰的典范。
“ 直线与 圆相切 ” 两 幅鲜 明的画面。
“ 可上九天揽月 , 可下五洋捉鳖” 用来说 明函数
v = X , 的值域是 ( _ 。 。 , + ∞ ) 真是再恰切不 过 了 , 可谓是 深不可测 , 高耸人云 。同时 , 该诗句还形象地描述 了
甫说的那样 “ 会 当凌绝顶 , 一览众 山小 ” , 从而从 “ 山 重水复疑无路 ” 的困境 中, 找到“ 柳 暗花明又一村” 的
新境界 。
3 . ‘ 寻 情” 数学
更使人感到伤感和震撼。 与此同时 , 我们也在古诗文
中找到 了数学的源泉 , 抽象的极限概念经过具有 时 间、 地点、 人物 和情节 的唐诗诠 释后 , 也变得情真意 切, 血 肉丰满 。
数学课堂也能诗意盎然
数学课堂也能诗意盎然陈蕾“诗性教育”是一种以“浸润”和“体验”为特征的教育,它让教育成为一种自然的流露和呈现,并以“本真、唯美与超然”为基本特征.它是以学生的健康、快乐、自由发展为第一位的;是以学生必须有继承和创造优秀文明的文化自觉的态度、情感、行动为前提的;是以学生学会了解、敬畏、欣赏和创造“美”为使命的.那么, 如何在数学课堂上体现诗性教育的理念呢?我将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阐述.一、数学课堂外在的“诗性”数学课堂要有诗性,就是要让数学课堂成为一道诗情画意的风景线,数学教师犹如导游,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犹如游览名胜,处处得到美的享受,这就必然会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诗性的数学课堂就成了学生学习数学、探究数学的理想平台.1.让数学变得“好看”在等比数列的一堂课上,我讲了德国数学家科赫(H.V.Koch)创造的雪花曲线:以一个基础等边三角形边长的三分之一为边的小等边三角形迭加到六角星,再把六角星缩为三分之一迭加到六角星的每个小三角形处,……如此迭加下去便得到一个雪花图案:由此我还拓宽了一下学生的知识面,介绍了一门数学分支——分形几何,给学生展示了分形的很多图片,学生们都惊叹不已,原来数学可以这么好看.2.让数学变得“好听”诗性之美美在意境,虽寥寥数语,却能勾画出万千风情.我常常会搜集一些很有意思的数学诗歌运用于课堂上,效果非常好.比如诗歌《我的向量》:给你一个方向/ 你就成为我的向量/ 给你一个坐标系/你就在我心空飞翔/给你一个基底/ 带着我,征途启航/繁复的几何关系/变成纯代数的情殇/优美的动态结构/没有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哪怕山高路远/哪怕风雨苍茫/不管起点在哪里/你始终在水一方.再例如,学习双曲线和渐近线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听一首流行歌曲《悲伤的双曲线》来加深印象: 如果我是双曲线/你就是那渐近线/如果我是反比例函数/你就是那坐标轴/虽然我们有缘/能够生在同一个平面/然而我们又无缘/慢慢长路无交点/为何看不见/等式成立要条件/难到正如书上说的/无限接近不能达到/为何看不见/明月也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千里共婵娟.学习了有关概念再配上这样的诗歌,这样的歌曲,学生会觉得妙不可言,因为只有学了这些概念你才能读懂这些语句,读懂这些语句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于是学生都会对我会心一笑. 3.让数学变得很“生活”诗性之美美在生活的底蕴,正因为有了丰满的生活背景,诗歌才能如此深得人心,我们也应让数学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利用实在、有趣的生活情景唤起学生对数学的信赖.比如讲到同体积的球,正方体,等边圆柱哪个表面积最小的时候,我就问学生“为什么泡泡吹出来总是球形的?”学生都会觉得很好奇,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想过这个简单的现象,结合物理里的表面张力,稍一解释,学生豁然开朗,同时牢牢的记住了“同样体积的东西,球的表面积最小”的结论.要做到以上三点, 难, 也不难,“不难”在于只要我们多用心多积累, 总能找到这样的好例子、好诗句、好故事.“难”在于我们不可能每堂数学课都能找到这样的诗情画意,都能上的如此的华丽.所以这样的“诗性”让我觉得不踏实,一定还有更本质的“诗性”.二、数学课堂本质的诗性对每一届学生我都会问同样一个问题“你觉得数学课能带给你什么?”学生的答案无非是公式、概念、定理等等,等他们说完了以后我会说若干年后,等你把公式、概念定理都忘完了以后剩下的东西就是数学所给予你的.学生就会说那就什么也没了.我说“还有你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数学对你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你甚至感觉不到你思想上的变化是数学带给你的,学数学和不学数学的人考虑问题的方式肯定不一样,为什么学哲学,学计算机,学经济学到最高端的很多都是学数学的出身,就是这个道理.”诗性的数学课堂就是让学生可持续发展,让学生终生受益.这也正是功利课堂所不能比拟的.在现实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把太多的精力投注到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上.为了让学生获得一本书、一章、甚至一节的高分.让学生去背、去记大量重复的复杂到顶点的题目,还可能认为这是为学生好,是为学生的前途着想.实际上学生一直这样才会真的没有前途.对学生心灵成长(而不仅仅是知识成长)有影响的课堂才是最有效的,在数学课上创设一个自由自在、异想天开的灵性世界,让数学课堂生成一种诗性的美,扎根在学生的心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所在就是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学会归纳、反思、验证、升华、补充、完善;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形成一种性格,一种智慧.1.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五有”环节学生的认知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深化升华的过程,正确的教学方法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以“实践、探索、体验、碰撞、发现”为中心,进行自主探索式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沿着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再实践、再探索、再体验、再验证、再发现的创造性活动.从感受困惑不解,提出问题,展开讨论,然后试着对这些问题寻找出答案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的作用是安排教学活动顺序,将知识结构、学科规律的特点逐步内化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全面发展.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对学生知识的学习提出“五有”要求,即有见解,有验证,有整理,有归一,有反复.首先,每一个问题要培养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这种见解哪怕是错误的,也是可贵的,然后引导学生通过验证,推翻自己的错误,形成新的正确见解,如此循环往复,必将造就学生强大的头脑.例如:在讲双曲线定义的时候,学生会与椭圆类比,得到“到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差为定值的点的轨迹”.不加绝对值,就是双曲线的一支,于是让学生完善;如果定值是等于定点之间的距离,那又不对了,于是再总结再完善.学生如果掌握了这一学习原则,也就养成了求实、说理、批判、质疑等理性思维的习惯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真理的精神,对他一生将多么重要.每节课如何遵循形成观念(归纳总结),验证观念(补充完善),升华观念(回忆以前,找出知识间的类似),形成学力,这是我们研究的关键之所在.2.渗透数学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相对于数学作为纯粹的工具作用而言,我们应当更加重视数学的文化价值,包括积极的促成这样一种生活态度的养成,即努力超越世俗并追求更高层次上的快乐与人生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包括思想品德素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我从孩子们的日记中看到他们分析事理的能力愈来愈强;从课堂中听到他们使用的词汇愈来愈清晰有理;从同学们的互动中感觉到容忍与爱心的滋生,一切的一切,让我觉得不只是与他们共同讨论数学而已,重要的是培养一个会做理性批判思考、会主动学习、会容忍异己欣赏别人以及有世界观的国民”, 这段话语正是数学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最好印证.把数学课堂与育人结合起来,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去开展我们的数学教学.遇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以自己的意志、信念和智慧去战胜它.培养学生不怕困难、自信、自强、自立、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数学中的逻辑推理要求我们追本溯源,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而不能靠想象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上、严谨求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作风.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这些特点,对他们严格要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将来做人、做事都有很大的帮助.数学课堂的诗性不仅立体的存在于整个教学过程看得见的“三维空间”,而且还真实、长久的隐蔽存在于“四维空间”,即学生的心灵.诗性的数学课堂是一种拨动心扉的力量,一种播种心田的艺术、一种陶冶心灵的美,让我们用全部感情去谱写每一节教案,让我们的数学课堂诗意盎然.。
营造数学课堂里的诗意
营造数学课堂里的诗意作者:吴锷来源:《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3年第01期几个成语让学生倍感亲切。
一次函数单调性的教学:从生活实际和已学知识中引入函数的单调性。
如:波澜壮阔的海宁潮的潮起潮落;生活中描述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规律的成语:蒸蒸日上、每况愈下、此起彼伏。
引导学生用初中学过的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进行对照分析,让学生用朴素的生活语言描述他们对变化规律的理解,并请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进而得出:“图象呈逐渐上升趋势,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图象呈逐渐下降趋势,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
”这样做可使教学过程富有情趣和人文气息,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起点的设定也比较恰当,学生的参与度较高。
一首小诗让学生难以忘怀。
对于空间中存在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直线,一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我在讲完这一概念后,留给同学们一首我关于“异面直线”的小诗——《异面直线的爱情》:“我们是异面直线/不属于任何一个平面/既不相交也不平行/羡慕平行/虽然不曾有过交集/但却能够并肩向前,不离不弃/羡慕相交/纵使不能相伴永远/但至少还拥有过曾经的美好/可我们只是一对异面的直线/不能平行,亦无法相交/甚至,不能仰望同一片蓝天/我们是异面直线/无论如何努力地伸长臂膀/也无法交握我们的双手。
”一首小诗,让学生们记住了异面直线,难以忘怀。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巧设情境,让数学课堂成为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是让学生感受人文的精神、享受幸福的生活、徜徉开放的课堂,也是学生追寻诗意的激情、经历挑战的快乐之旅。
一个模型让学生心服口服。
一次在讲棱锥的时候,我出了这样一道选择题:“已知四棱锥的四个侧面都是正三角形,则底面是:(A)矩形;(B)菱形;(C)正方形;(D)平行四边形。
”然后让同学们思考和讨论,教室里的气氛一下活跃了,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是正方形还是菱形,两种意见争持不下,这时坐在后面的一个男同学用纸折了一个模型,送到了讲台上,这个模型说明了菱形的不可能性,因为如果是菱形,则底面不可能放在桌上,即底面四顶点不在同一平面,坚持正方形的同学兴奋极了。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诗意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诗意通过创设一次情境,使学生在生动的教学氛围中掌握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0”的证明。
标签:数学教学;情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1]。
合理有趣的教学情境是实现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目的明确,要着眼于学生的兴趣点和认知水平,创设合理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在生动的教学氛围中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本人在《三角形的内角》一课的教学中[2],基于这一理念,进行了一次有趣的情境创设尝试。
在小学数学中,学生用剪刀将三角形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发现了三个内角和为1800,而在初中的教学中则需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推理而得出结论。
那么运用什么知识进行推理呢?本人从“剪刀”这一工具出发,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情境。
情境一:赏剪刀要证明三角形三内角和为1800,关键是如何将三个内角移动拼在一起形成一个平角,这就需要找到一把“剪刀”。
此时正是柳树叶盛之期,本人便从贺知章的《咏柳》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入手,运用幼灯片配上图片与音乐,师生一起“赏剪刀”。
情境二:用剪刀回顾在小学四年级时用剪刀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的过程。
观察拼图过程,引出课题,点出本节课学习目标。
情境三:找剪刀观察上面拼图2过程,联想到平行线,回顾平行线性质,从而找到数学中的思维“剪刀”,尝试证明。
已知△ABC,求证:∠A+∠B+∠C=1800。
证明:延长BC到D,过点C作CM∥AB,则∠A=∠ACM,∠B=∠DCM,又∠ACB+∠ACM+∠DCM=1800∴∠A+∠B+∠ACB=1800。
情境四:试剪刀由图3你又能想到什么证明方法?请说说证明过程。
已知△ABC,求证:∠A+∠B+∠C=1800。
证明:过点A作MN∥BC,则∠B=∠MAB,∠C=∠NAC,又∠BAC+∠MAB+∠NAC=1800∴∠BAC+∠B+∠C=1800。
数学课堂也“诗意”
数学课堂也“诗意”作者:许亚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46期近年来,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学习的平台,在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领略了许多大师的风采,如何让数学课堂富有诗意呢?现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让数学课堂展示学生生命的灵性《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适时“放手”,给予学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展示自己,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案例回放《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师:同学们,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一块饼的一半吗?(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有的同学接过老师手中的粉笔,跑到黑板前画圆、写汉字,教者认真地颀赏着他们的板书)师:同学们真棒!再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纸片,你能折出自己喜欢的图形的二分之一吗?你们一定能行的!(教师竖起了大拇指,同学们高兴地折着)师:谁愿意把它贴到黑板上,并在下面写出分数吗?(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将作品贴上了黑板)师:你们还能利用手中的图形创造出其他一些分数吗?试试看!(不久,同学们折出了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师:“还有吗?”(教师用充满期待的眼神颀赏着孩子们)(随后,同学们又折出了三分之一、六分之一……)感悟:这一案例中,教师没有一味包办,而是适时放手,给予学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激发,学生在这块小天地里尽情地展示自我,独特的个性在这里得到张扬,使课堂生成了多种表示“一半”的方法,创造了多个不同的分数。
使得一节课下来,整块黑板只看到教者很少的字迹,几乎都是学生零乱的作品和并不工整的字迹。
然而,正是这样看起来“乱糟糟”的板书,才真正赋予了黑板新的生命力,全新的教育理念得以体现。
多么精彩的课堂!二、让数学课堂成为智慧飞扬的天地布鲁纳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学生正是在不断的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提高了学习的能力,增进了情感的体验。
数学课堂也讲究诗意
数学课堂也讲究诗意摘要从素材“简约而丰富”、过程“灵动而智慧”、内容“真实而自然”、结尾“余味无穷”等四个方面,略谈数学课堂教学的“诗意美”及其意义。
关键词数学课堂诗意美教学活动好的数学课堂就像演绎一首优美的诗歌,精彩洋溢、智慧飞扬、富有创造性,激荡着师生的灵气,弥漫着诗意的芳香。
这就需要我们让数学课堂成为一道富有诗情画意的风景线,让学生享受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使他们在“诗意”的数学课堂里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一、诗意的课堂简约而丰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选素材、巧用素材,努力做到“一材多用”“一材多变”“一材多效”,让简单的素材呈现出丰富的研究内容。
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以师生的年龄作为数学活动的素材,将字母表示数的抽象的数学意义,以贴近学生生命特征的形式鲜活地呈现出来。
学生思考的焦点也自始至终地集中在数的表示上。
教师问学生:“老师和小华相差25岁,小华1,2……岁时,老师分别是多少岁?”当学生体验到“每人说一句,黑板装不下”时,对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的理解就自然生成了。
最后通过讨论,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认识又得到深化: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字母表示数是有一定的取值范围的。
通过这一数学活动的探究,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数学本质已经有了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收到了“一材多用,呈现本质”的效果。
二、诗意的课堂灵动而智慧诗歌之美美在灵动,灵动需要智慧。
叶澜:“我们的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可见诗意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在引导学生交流长方体的特征时,一位学生说长方体有24条棱,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对的,但教师给他提供了一个解释的机会。
学生说:“我原来想,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条边,一共就有24条棱。
现在我发现自己错了,长方体应该有12条棱。
”教师及时启发引导说:“那么问题出在哪呢?”“长方体相邻的两个面相交于一条棱,也就是说长方体的每条棱都是公共边,所以,长方体棱的条数应该是6×4÷2=12。
打造“诗意”的数学课堂
后 这 万 “
”以
一 ,
位就
了“ 万 位 ” ,万 住 上
拨 三 颗 珠子 。 正 好 是 三 万 。
生 我 ,: 还 有补 充 。 既 然 这 里 的 “ 个 ” 改 成 了 “ 万 ” , 那
旁 千 边 的 十 “
百 ” “
”“
”也该 改 一
改 。 (教 师 肯 定 了 学生 的
想法
组
,
织
学生 合 作修
教 苑 时 空 教研经纬
如今
“ ,
诗意课堂
”
正
走
进
任何一 个学科 ,它带来的是课
(学生 玩 拨 数 游 戏 ,在计数 器 上 拔 3 、 3 0 、 3 0 0 、 3 0 0 0 )
师
:同样 的3
颗
珠子
,拨 在不
同的数位
上
表示
,
的数
堂 的 灵 动 和 智 慧 彰 , 显 的 是 教
的 大 小也 不 相 同 。 既 然 大 家 已 经 找 到规 律 ,猜猜看 , 第
师和学生的生命成长 ,追求的
五 个数 该 拨 什 么 了?
真 善 美 的 发 现 是 “
”
“
、
”
“
、
”
之
生 :三 万 。 (屏 幕 呈 现 3 0 0 0 n)
心 。 同样 ,我们 的数学课堂 也
师 :三 万 是 我们 以 前从 未 学过 的 大 数 。 请 大 家仔 细
应如此 。
观 察 这 个数 , 再 看 看你 手 中的 计 数 器 , 你 觉得 自己 能 想
生。 :不 过 , 对 于 第二 种 方 法 , 我还 有一 点 补 充 。 个 位
数学课堂的“诗意”元素初探
教 育 作 为 一 种 人 与 人 交 往 的活 动 , 具 有像 诗 一 样 的 美 感 和享 受 。 所 谓 教 育 的诗 性 , 就 是 把 教 育 目标 指 向人 ,
高 当前 的课 堂教 学评价标 准有所启发 。圃
( 作者单位 : 江 苏省 苏 州第 十 中学 校 )
追求 至真至善至美至爱 的境界 。审美课 堂 , 除 了知识 与
剥蚀 , 自 自然 然 把 收 获 亮 给 内 心 的诉 求 。 本 色 是 一
种情怀 , 一种境界 。 王国维说: “ 境 非 独 谓 景 物 也 。喜 怒 哀 乐, 亦 人 心 中之 一 境 界 。” 而 我 眼 中 的境 界 , 是 清 代 大 家 恽南 田对一 幅画景 的描写: “ 谛 视斯境 , 一草, 一 树, 一丘 ,
他在《 论语》 中提 出了人格 的完 善应“ 兴于诗 , 立于礼 , 成
于乐 ” 。 近代 教育 家 蔡 元 培 先 生 认 为 , 人 的一 生 从 家 庭 到 学校 、 再到社会 , 都 离 不 开美 育 , 美 育 可 以使 人 达 到 新 的 境界 。 这种境界是超越功利 、 发乎本心 的。 什 么是 教 育 的 超 然 ?答 日 : 清风是式 , 真水 无 香 , 落花无言 , 人淡如 菊。 求真 、 求纯 、 求朴 、 求本 , 抛开功利 、 潜心教学 。 如 何 打造 “ 诗 性 教 育 背 景 下 的审 美 课 堂 ” ?本 真 . 唯
一
壑, 皆洁 庵 灵 想 之 所 独 辟 !” 艺 术 启 示 的最 深 境 界 . 是
借幻境表现最深 的真境 。 而课堂教学则是借助学生求知
的好奇 心 , 将所得 诉诸学 生直观 的心灵 , 而其 间的“ 美” 是附加的赠 品。
数学诗意世界小学生数学与文学的交融
数学诗意世界小学生数学与文学的交融在数学的世界里,常常被人们认为是理性、严谨、冷酷的,然而,如果我们用文学的眼光去观察数学,或许会发现其中的美妙与诗意。
本文将带您走进数学与文学的交融之处,感受小学生数学课堂中的诗意世界。
1. 数字的符号之美数字是数学的基础,也是它的语言。
每一个数字都拥有独特的符号,这些符号看似简单平凡,但却蕴含着无穷的美妙。
比如数字0,它是空白与虚无的象征;数字1,代表着独立与唯一;数字8,则是无限与循环的象征。
通过数字的符号,我们可以看到数学背后的哲学与思考,在字母与数字之间感受到诗意的交织。
2. 数学公式的抽象艺术数学公式是数学中一种特殊的符号语言,它们像是一幅幅抽象的艺术品,展示出数学的美学与纯粹性。
比如勾股定理的公式a² + b² = c²,简洁却又充满了对直角三角形的奥妙探索;费马大定理的公式aⁿ + bⁿ =cⁿ则彰显出数学中的无限性与挑战。
这些公式在数学的世界中,宛如一首首优美的诗歌,唤起人们对数学的思考与追求。
3. 数学问题的隐喻与寓意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有趣的问题与题目。
这些问题往往通过丰富的语言与情景设置,将抽象的数学内容融入到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考能力。
比如问题:“李雷有3个苹果,韩梅梅给他了2个苹果,他一共有几个苹果?”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思维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逻辑推理与问题解决的能力。
4. 数学定理的美学价值数学定理是数学中最基础、最核心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是数学发展的里程碑,更是一种智慧与思考的结晶。
不少数学定理都经过精心的证明与推导,背后蕴含着数学家们的智慧与艰辛。
例如,费马小定理揭示了素数的奇妙性质;欧拉公式将数学中的常数e、i、π联结在一起,展示出它们的神奇关系。
这些定理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也启发着后人对数学的探索与思考。
5. 数学的故事与背后的人物数学不仅仅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它也有着丰富的历史与故事。
诗化数学 诗意课堂 诗润心灵
不
数
数
数
在
能 :过
学 不仅
发 展 的
在 提 升 人 的 思 维 能 力 与 发 展 智 力 方 面 , 数 学 有 独 到 的功 用 ;在 陶 冶 人 的 性 情 与 净 化 人 的 心 灵 方 面 ,数 学有 独 特 的 功 能 ;在 促 进 人 类 文 明 与 理 性 进 化 方 面 ,数 学有 不 可 替 代
我 ,在 失 败 中寻 找 成 功 的路 径 ,磨 砺 自 己的 思 维 与 心 灵 ,在 思 维 能 力 提 升 的 同 时 , 感 受 到数 学 的 美 、 数 学 的 价 值 、 数 学 的 魅 力 。
数 学 滋 润 着 学 生 的 心 灵 。 在 长期 的 数 学 学 习 中 , 学 生 的 心 灵 充 满 数 学 的 美 丽 与 动
力 , 自觉 地 运 用 数 学 思 想 与 方 法 解 决 问题 ,在 提 升 自 己思 维 能 力 的 同 时 , 自我 的心 灵 得
到 净 化 , 品 质 变 得 高 尚 , 心 灵 充 满 真 、 善 、 美 , 进 而 利 用 数 学 造 福 人 类 。 而 不 是 在 心 理
上 留 下 阴 影 ,痛 苦 记 忆 ,把 数 学 变成 枯 燥 的符 号 与 图形 。 因 此 ,诗 人 才 写 到
的功 效 。
数 学 是 诗 。 每 个 数 学 问题 都 充 满 文 化 、 动 力 和 美 , 吸 引 并 促 进 人 们 去 探 索 它 、 解
决 它。
数 学 课 堂 充 满 诗 意 。 数 学教 学 是 一 种 艺 术 ,在 那 充 满 魅 力 的 数 学 课 堂 上 , 学 生 置 身 于诗 的 情 境 中 ,积 极 探 索 未知 的 迷 人 世 界 ,在 想 象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想 与论 证 的 过 程 中 , 不 断挑 战 自
基于数学素养的诗意课堂构建
基于数学素养的诗意课堂构建近年来,数学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而数学素养也成为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思维素养、数学技能素养、数学解题素养和数学观念素养等几个方面。
拥有良好的数学素养,能够为学生带来许多好处,如培养学习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养,提高学习兴趣等。
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构建诗意课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还可以使数学课堂更有趣,更加丰富多彩。
首先,在构建诗意课堂时,应该尽可能地将艺术性的内容加入到数学课堂中,如搭建诗歌、戏剧和朗诵的平台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素养和数学技能素养。
其次,在课堂中可以运用相关的艺术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技能,可以引导学生完成解决不同的数学游戏题目,比如拼图、拼字、连线等活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可玩性。
此外,还可以在课堂中通过主题探究、影视欣赏、知识综合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观念素养,使学生能够在自然界中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存在。
在实施诗意课堂的过程中,老师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以实现构建诗意课堂的目的。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充分肯定学生的表达,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发言权。
其次,老师还要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使其不再把数学当作一种痛苦。
最后,老师也要多交流,多询问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现实教学,让学生能够自主发现数学的规律,并能够利用数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构建诗意课堂可以大大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学生的数学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未来,教师和家长应该积极动手,为学生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给他们提供更多可能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去体会数学的魅力。
数学课堂也“诗意”
数学课堂也“诗意”发表时间:2013-11-08T14:21:44.95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3年第8期供稿作者:谯安琼[导读]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曾非常羡慕语文老师丰富的拥有:能与学生一起徜徉在文学的殿堂里,欣赏感人的名篇,产生心灵的共鸣。
谯安琼重庆市万州区白羊中心小学 404022 摘要新课程改革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就是要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发展个性、开发潜能、实现生命价值的舞台,数学课堂理应成为精彩洋溢的、智慧飞扬的、富有创造的。
教学中,巧妙“导入”,巧抓“意外”,激情探索,活力评价,让数学课堂充满诗意,让我们枯燥的数学学习充满诗意!关键词开放创造探索评价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曾非常羡慕语文老师丰富的拥有:能与学生一起徜徉在文学的殿堂里,欣赏感人的名篇,产生心灵的共鸣。
语文课堂,师生在文学的享受中,营造着激情飞扬,诗意流淌的境界。
巧妙“导入”——课堂是开放的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由于数学知识抽象,小学生年龄又小,一般都没有稳定的兴趣,所以数学课的引入就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所授知识的特点来决定。
如:一次在大会堂内为“学期教研会”执教观摩课:《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课前我设计了这样的谈话内容:同学们,你们发现今天上课与以前有什么变化吗?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上数学课的时间变了”;“上课的地点变了”……我紧接着问:“你们知道上课的地点为什么要变吗?”同学们都举起了小手,一生答:“教室内地方太小,坐不下这么多的听课老师和学生,所以要在大会堂里上课。
”“这位同学说的对!”我及时给与肯定并接着说:“也就是教室内地面的面积小,而大会堂内地面的面积大。
究竟大会堂内地面的面积比教室内地面的面积大多少呢?你们能想出好的办法来比较吗?”学生们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甲生:“可以用面积是一平方米的纸量一量作比较。
数学课堂因增添诗意而更加精彩
数学课堂因增添诗意而更加精彩诸城市科信小学郭桂香我从1997年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16个年头了。
从参加工作开始,我一直教初中语文,可以说,对语文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学我是轻车熟路、得心应手。
2011年,为便于照顾孩子,我从初中来到了小学,此时才体会到小学和中学的巨大差异,我感到特别的不适应;尤其是又改科教数学,这更增加了我对小学教学的困惑。
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我开始了五年级数学的教学,一路摸索着教着学生。
一年下来,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绩,但我却始终处于迷茫中。
去年,我来到科信小学,继续教数学,而且是一年级数学,迷茫之中又增加了些许压力,像我这样——教材不熟,小孩子的心理琢磨不透,怎么去教最最基础的祖国花朵?同样的别无选择,带着忧虑我走进了一年级一班。
我不怕卖力,但我感到我对数学的教学始终处于迷惑中,没有这方面的教学经验,也没有明确的目标,这些可是作为教师的大忌,它会极大的影响我的教学质量。
幸运的是,学校里推出了“诗意课堂”的数学教学理念,——营造诗意课堂氛围,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设计开放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积极建构诗意”数学课堂。
诗意数学的发起者是我校的教导处王主任,王主任多次为我们开公开课,用他的实际教学来具体诠释诗意教学的本质。
在他的数学课堂上,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触觉到数学的源头、数学的历史、数学的精神乃至数学的力量,似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不再是一两页薄薄的教材,而是一幅源远流长的数学画卷。
数学从表面上看是枯燥无味的,然而却有着一种隐蔽的、深邃的美,一种感性与理性交融的美,数学美是数学科学本质力量的感性与理性的呈现,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通过人的数学思维结构的呈现,是一种真实意义上的美,是一种彰显人文精神的科学美。
诗意数学倡导真善美,可以说是数学科学本质美的外在体现。
通过观摩王主任的课堂以及对诗意数学理论的学习,我个人将其分解为:诗意的数学课堂应是师生经验的共享、情感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诗意的数学课堂是学生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和个性的彰显,学生在“诗意”的数学课堂里得到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构建有活力的数学诗性课堂-江苏苏州第十中学
活力课堂精彩瞬间诗性教育的先行者柳袁照先生认为:“诗性教育是一种以“浸润”和“体验”为特征的教育,它让教育成为一种自然的流露和呈现”。
充满人文与诗意的数学课堂是诗性教育的一种价值体现,它浸润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婉约细腻的教育情怀。
以构建充满活力的数学诗性课堂为载体,为学生营造充满诗意与生机的“智力场”,是数学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
数学课堂理应是精彩洋溢的、智慧飞扬的和富有创造的,数学课堂同样可以激荡着师生的灵气,弥漫着诗意的芳香。
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富有诗意呢?下面从课堂教学的几个案例感受充满活力的数学诗性课堂。
1、几个成语让学生倍感亲切。
从生活实际和已学知识中引入函数的单调性。
如:波澜壮阔的海宁潮的潮起潮落;生活中描述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规律的成语:蒸蒸日上、每况愈下、此起彼伏。
引导学生用初中学过的函数进行对照分析,让学生用朴素的生活语言描述他们对变化规律的理解,并请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进而得出:“图象呈逐渐上升趋势⇔数值y随x 的增大而增大;图象呈逐渐下降趋势⇔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从而得出严格的数学定义。
一段情境和几个成语,使教学过程富有情趣,体现了数学的文化气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起点的设定也比较恰当,学生的参与度较高。
2、一段视频让学生激动不已。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师在课前播放了一段中央电视台李勇主持的娱乐节目“价格风暴”:在规定时间内,根据主持人的提示猜测商品的准确价格。
请同学们观察在这个游戏中两位选手分别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思考怎么做可以提高猜测价格的准确率?在游戏中主持人的提示“高了”“低了”有什么作用?从中体会二分法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
学生在视频游戏的启发下,轻松愉悦地掌握了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一般方法,通过学习让学生感悟等价转化、数形结合、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
3、一首小诗让学生难以忘怀。
对于空间中存在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直线,一直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我在讲完这一概念后,留给同学们一首我关于“异面直线”的小诗——异面直线的爱情。
利用古诗词的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境初探
利用古诗词的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境初探数学意境是指学生对数学的感受、感悟和表演能力,是学生对数学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境,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并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
古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意境,可以利用古诗词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境。
一、通过古诗词呈现数学美古诗词中常涉及到自然景物、数学原理和数学方法,通过儿童诗词选编或经典古诗词的剪藏,将其中的数学元素进行整理提炼,可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美,培养数学意境。
课堂上引入古诗词《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通过学生同学朗诵、阐述诗词中的句子,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元素。
比如“一岁一枯荣”,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岁之间,季节的变化如何影响草木的生长”;“野火不烧尽”,可以引导学生讲述“野火的传播和熄灭规律”;“春风吹又生”,可以引导学生讲述“春季温暖的气候和风力如何影响草木的生长”。
通过对于古诗词中数学元素的深入剖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自然界中的美妙和规律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境。
古诗词中有许多开放的、抽象的描述,涉及到的问题常常需要通过数学思维来解决。
通过分析古诗词的意境和意象,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维来解答其中的问题,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引入古诗词《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然后,提问:“明月光为什么疑是地上霜?”,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分析和推理得到答案。
进一步地,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月亮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高度变化规律”、“思乡和观星之间有什么联系”等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三、通过古诗词培养数学表演能力在课堂中,可以将古诗词与数学的表演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表演来展示数学的美和规律。
通过编排古诗词的表演,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堂也“诗意”
摘要新课程改革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就是要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发展个性、开
发潜能、实现生命价值的舞台,数学课堂理应成为精彩洋溢的、智慧飞扬的、富
有创造的。
教学中,巧妙“导入”,巧抓“意外”,激情探索,活力评价,让数学课
堂充满诗意,让我们枯燥的数学学习充满诗意!
关键词开放创造探索评价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曾非常羡慕语文老师丰富的拥有:能与学生一起徜徉在
文学的殿堂里,欣赏感人的名篇,产生心灵的共鸣。
语文课堂,师生在文学的享
受中,营造着激情飞扬,诗意流淌的境界。
巧妙“导入”——课堂是开放的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美国心
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由于数学知识抽象,小学生年龄又小,一般都没有稳定的兴趣,所以数学课的引入就应根据小学
生的年龄特点和所授知识的特点来决定。
如:一次在大会堂内为“学期教研会”执
教观摩课:《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课前我设计了这样的谈话内容:同学们,你
们发现今天上课与以前有什么变化吗?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上数学课的时间变了”;“上课的地点变了”……我紧接着问:“你们知道上课的地点为什么要变吗?”
同学们都举起了小手,一生答:“教室内地方太小,坐不下这么多的听课老师和学生,所以要在大会堂里上课。
”“这位同学说的对!”我及时给与肯定并接着说:“也就是教室内地面的面积小,而大会堂内地面的面积大。
究竟大会堂内地面的面积比教室内地面的面积大多少呢?你们能想出好的办法来比较吗?”学生们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甲生:“可以用面积是一平方米的纸量一量作比较。
”乙生:“量,太麻烦,可以在教室内站满满的小朋友,再到大会堂内站满满的小朋友,根据小
朋友的多少来比较。
”丙生:“你们这些方法都不好,我看还是粘一张和教室地面
一样大的纸,再用这张大纸去量大会堂的地面面积比较容易。
”多么富有创意的思维,我对学生们能这样积极想办法给与了肯定和表扬。
接着我又抛出了新的问题:“如果要想知道操场的面积,或是我们学校篮球场的面积,用你们想的办法容易吗?”同学们马上意识到这些方法太麻烦。
“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
积呢?”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巧抓“意外”——创造无法预约的精彩课堂
课堂并非会一帆风顺,可能会出现各种意料不到的情况。
如果你是一个有心
人的话,你会发现这些意外往往是我们学习中难得的材料,教师要因势利导,就
会点石成金,别具风趣。
如有一女生到讲台上板书,因为匆忙不小心绊了一跤,教室里哄堂大笑,那
位女生红着脸从地上爬起来。
我则不动声色地说:“你真行,从什么地方跌倒,又从什么地方爬起来了。
”寥寥数语既为那位学生解除了尴尬,又给学生们上了一堂不畏挫折的简短一课。
又如《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片断:
师:请孩子们用小棒表示87。
(但每个人只有20根小棒,此时不少学生纷
纷寻找伙伴,一起完成)
生1(举手报告):王红玩彩笔!
(王红满不在乎的,还趴在桌上窃笑)
师:王红,有什么高兴事,说给我们听听?
王红:老师我能很快摆出87来。
师:是吗?把你们的摆法给我们讲讲!
王红:我用一根彩笔表示十,用一根小棒表示一,8根彩笔和7根小棒和起
来就是87。
师:这样摆,行吗?(大家议论开了)
师:这种方法怎么样?
孩子们异口同声说“好!”
师:王红,你真了不起,创造出了新的方法。
(孩子们用掌声鼓励了他)
…….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为他们搭建展示的舞台,让
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多的呈现出一种开放与生成。
教师要能及时“抓彩”,随机应变。
让我们的每一节数学课都能上出“意外”。
新课程改革强调了课堂生成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
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等参与了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成了许多课前没
有预料的情况。
诗情画意的数学课堂,从学生的发展来说,应是潜能的开发、精
神的唤醒和个性的彰显;从师生共同生命历程的角度来说,应是经验的共享、情
感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只有关注学生的发展,才是教
育的本真所在!
激情探索,让课堂充盈生命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
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然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
正是这种强烈的需要才使课堂更有生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
展为本的思想,引导学生浓缩的经历当初人们探究这些知识的历程。
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
现实教学中教师容易产生错位,占据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
都是教师精心设计,并由教师指导、监督,学生“依计而行”。
学生俨然成了棋盘
中的棋子,这对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学生所具有的主体能动性及丰富的创造潜力,使他们在课堂中展现出令人敬
重与钦佩的活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为学生创设思维碰撞的机会,慷慨地
把时空让给学生,使进行中的课堂连续不断地生成着新的发现、新的感受、新的
收获和新的经验。
给与机会,让学生尽情展示
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要给
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和舞台,让他们去体验,去交流,鼓励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允许学生独树一帜,允许学生与教师争论,允许学生随时质疑,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标新立异,尽情展示自己。
如《小数的性质》一课,在情景创设之后,我抛
出这样一个问题:(1)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个小数(0.1、0.10、0.100),有什
么发现?(2)如何验证你的发现?经过合作交流,学生开始迫不及待地展示自
己的研究成果:“我们给这组数加上单位‘米’,用量的方法,发现它们一样长。
” “我们组用数格子的方法,发现它们一样大。
”“我们组用画线段图的方法,也发现
它们一样大。
”“老师我们组是直接看出来的,因为0.1是1/10,0.10是10个1/100,画一个1/10和10个1/100其实都一样……”由于我巧妙略去了单位,孩子们才有
了自由实践的空间,他们在争论中学会取人之长,在倾听中产生灵性,在思考中
展现智慧,在体验中生成情感,在互相尊重中绽放灿烂的生命之花。
由此可见,
探索中的数学课堂是丰厚的,因为积淀的是群体的智慧,探索的数学课堂也是快乐的,因为绽放的是朵朵的芬芳!
让数学课堂充满诗意,让我们枯燥的数学学习充满诗意!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我们应当从中吸取到足够的信心和勇气,不断去建设诗意的课堂,把课堂建设成精神的家园,情感的大海,智慧的乐园,灵魂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