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化数学诗意课堂诗润心灵会议主题
诗情画意数学课

诗情画意数学课江苏省泗洪县陈圩中心小学郁存军在很多人眼里,数学是枯燥的、无味的和深奥的,他们认为数学课堂更多展示的是一些复杂的图形,冰冷的符号,不像语文课堂那样充满诗情画意、慷慨激昂。
也有些人认为数学老师感情冷漠,没有艺术品位,缺少审美情趣,不像语文老师那样感情丰富,情真意切。
然而是否真如此说呢?只有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才最清楚,虽然这是种偏激的说法,但数学课堂教学的确存在局限性。
一般说来,总有部分学生对学数学不感兴趣,这里不是危言耸听,他们认为数学抽象、难懂、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学起来乏味。
同时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存在缺少应有的激情和活力,教材理性多于情感。
那么,怎样才能使这部分学生从对数学的厌烦情绪中解脱出来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天真烂漫的孩子!吴正宪曾说“想让学生喜爱数学就应该让每一位学生感受数学很美。
”借助这种美的力量,就可以让孩子们喜欢上数学课。
然而数学的美是深刻的,这需要我们的教师在不断的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中获得。
“只有教数学的人被数学的魅力深深地吸引,学数学的人才能被数学的魅力而深深地打动。
”怎样让孩子感受这种美呢?一、创设如诗如画的情景艺术(1)教师要创造一个美丽愉快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学习行列中来。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研究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发挥语言的魅力和使用各式各样的教具课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把干巴巴的抽象数学变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言简意赅,平中见奇,一石激起千层浪,使课堂出现跌宕多姿、曲径通幽的局面……更应积极开展各种数学主题课内外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认识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在精神满足的基础上发展个性。
“人不仅在其本质上是乐于求知的,而且人的生命、全部现实生活也是由知识所建构的。
”从儿童认知的发展看,游戏是儿童认知活动的重要原生形态,所以教师在使用教具时要注意它们的整体联系,能否有效利用它们把课堂组织成令人赏心悦目的一台剧,让孩子享受数学课或有趣的游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赞美数学的诗

以下是一些赞美数学的诗:
1. **“数学如诗,逻辑之美”**
世间万物皆可诗,唯有数学无对错。
纵横千里皆在我,指点江山不用笔。
2. **“数之殿堂,千古不朽”**
几何空间构曲线,代数变化藏玄机。
数之殿堂千古存,皆因智慧无边在。
3. **“数学之美,犹如花之香”**
加减乘除显神通,四海八荒我独行。
数学之美犹如花,香飘四海皆知闻。
4. **“数学之海,深不见底”**
数字海洋深不见,代数变换似云烟。
几何世界多奇妙,数学之海深不见底。
5. **“数学之美,在于其理”**
加减乘除显真理,几何代数藏奥妙。
数学之美在于理,智慧之光照四海。
6. **“数学之韵,如诗如画”**
数字世界藏诗意,几何图形似画廊。
代数变化如音乐,数学之韵如诗如画。
7. **“数学之美,在于其严谨”**
数学之美在严谨,逻辑之高无以攀。
世间万物皆可数,唯有数学真不虚。
8. **“数学之歌”**
数字世界藏奥秘,代数变换藏玄机。
几何空间多奇妙,数学之歌响四海。
赞美数学教研活动的诗句

教研活动现场忙。
笔下生花解难题,心头热血铸辉煌。
砥砺前行数学路,思维碰撞火花飞。
百家争鸣共研讨,智慧结晶映日辉。
数海泛舟寻真谛,严谨治学显英姿。
条分缕析明规律,曲径通幽得真知。
研讨交流气氛浓,师生互动乐融融。
妙语连珠话教学,春风化雨润心田。
教案展示竞风采,教学技艺共分享。
一堂好课育桃李,春风化雨润心田。
难题攻克如破竹,教学研究谱新篇。
创新思维领航向,砥砺前行展翅飞。
三尺讲台传智慧,千锤百炼铸师魂。
数学教研共奋进,桃李芬芳满园春。
数海无涯求真知,教研活动谱华章。
挥洒汗水育英才,砥砺前行共成长。
数学之美如诗画,教研之光耀人间。
携手同行共筑梦,辉煌未来展翅飞。
课题研究探究竟,数学教学更上一层楼。
精诚团结谋发展,共创辉煌新时代。
思维火花燃课堂,教研活动谱新篇。
传道授业解惑者,桃李满天下。
数学之美熠熠生辉,教研之光映照人生。
激荡思维启智慧,共铸教育辉煌梦。
求知若渴研数学,教研活动谱华章。
严谨治学求真知,砥砺前行共成长。
数海泛舟寻真理,教研活动现场香。
百花齐放竞芬芳,桃李满园春色浓。
携手同行数学路,教研活动共成长。
思维碰撞火花飞,智慧结晶映日辉。
数学之美如诗画,教研之光耀人生。
砥砺前行共奋进,桃李芬芳满园春。
破浪前行数学舟,教研活动谱新篇。
携手共进创辉煌,砥砺前行展翅飞。
探索未知数学路,教研活动共成长。
思维火花燃课堂,智慧结晶映日辉。
数学之美熠熠生辉,教研之光耀人间。
携手同行共筑梦,辉煌未来展翅飞。
三尺讲台传智慧,千锤百炼铸师魂。
数学教研共奋进,桃李满天下。
课题研究探究竟,数学教学更上一层楼。
精诚团结谋发展,共创辉煌新时代。
思维火花燃课堂,教研活动谱新篇。
传道授业解惑者,桃李满天下。
数学之美如诗画,教研之光耀人生。
砥砺前行共奋进,桃李芬芳满园春。
破浪前行数学舟,教研活动谱新篇。
携手共进创辉煌,砥砺前行展翅飞。
探索未知数学路,教研活动共成长。
思维火花燃课堂,智慧结晶映日辉。
数学之美熠熠生辉,教研之光耀人间。
携手同行共筑梦,辉煌未来展翅飞。
诗意课堂润心灵----参加2023年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学习心得体会

诗意课堂润心灵----参加2023年全国教育名家论坛学习心得体会“最美人间四月天,花开枝头满眼春。
”2023年4月7日至9日,我们河南省小学语文教学名师齐聚恢弘大气的人民会堂,在这里开展第十三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践行新课标大单元整体教学”名师观摩研讨会。
名师大家的课堂异彩纷呈、诗意灵动,书声琅琅的课堂蕴含着中国的悠久传统文化,充满着中国人的的文化自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人听后先是触动心灵、深受启发,进而深思,不禁发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慨,甚至于“头涔涔而泪潸潸”了......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的讲座《“践行新课标大单元整体教学”指向实践--------语文课程改革方向的抉择》让我们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资源,尝试设计几个学习任务群,从高到低逐步推进,关键是要转化学生的学习行为,最终形成学生的学习习惯。
吴教授同时强调朗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最有效的方法,让小学生多读,多背,多写,多实践,最后指出是是语文任务群是语文教师面临的挑战。
闽江师范专科学校教科所研究员、福建教育学院语文课程与教材研究所研究员、全国首届十大青年名师、首届具有重大影响的写作教学名师------何捷,他所讲的课例《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何老师的充满智慧、深入浅出,教学环节设计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他先从最简单的地方入手,让学生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再把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
他让学生读中感悟,以读促悟,让孩子们从老舍笔下的字里行间体会到猫既可爱又古怪的性格,最后教给学生“正话反说”的写作方法,并让学生“牛刀小试”。
何老师的课堂正如他自己所说“一切尽在掌握、一切皆能调控”般的游刃有余,最后他出示了冰心等作家家里的猫的照片,甚至出示了自己家里的猫的照片,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正是作家“心中有爱、笔下有法”才能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他的讲座《基于目标的“教学评一致性”设计》认为“凡事预则立”,首先应设定好学习目标,称之为“道”;其次设想好如何学习,谓之“形”;最后设计好实施步骤,这是“器”。
例说数学课的诗意表达

例说数学课的诗意表达作者:关勇来源:《师道》2011年第02期一诗歌寻求的是奔放、自由,数学寻求的是严谨、必然,恰似两条平行的琴弦,永不相交,但我们可以将它们靠得很近,让彼此感觉到对方的颤动,交相弹奏出人间最美的音符。
“给我一个支点,我便能移动地球!” 耳边突然响起了阿基米德那句豪言壮语,我同样可以自信地说:“给我一个恰当的角度,数学与诗歌能结合得非常完美。
”角度一:简洁、概括“两点决定一条直线”“三点决定一个平面”,只用最简洁的八个字就概括出一维空间和二维空间中最基本的几何规律,其实诗歌中的“千古绝唱”也无一不是简洁的、概括的。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仅仅用了十四个汉字,便简洁、生动、形象地概括出自然界无数条蚕的生物学规律、无数根蜡烛燃烧的物理现象,并将其拟人化,引申为为崇高和理想而献身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简洁、概括让数学与诗歌听到彼此的呼吸。
角度二:无穷、极限圆周率π是大家熟知的,它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π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得到:π居然是如此充满规律的数通过无数步计算得到,您不充满敬畏吗?其实诗歌亦是充满无穷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滔滔的江水,只有无穷无尽的江水,才能表达亡国之君无穷无尽的惆怅,无穷无尽的孤独,无穷无尽的苦闷。
无穷、极限让数学与诗歌触摸到人类智力与灵魂的最深处。
角度三:奔放、优美小到细菌、病毒的生长,分子、原子的结构,大到天体的运动,宇宙的起源,都要用到数学模型,真乃“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捕虾” 。
号称天下第一方程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以极其优美的形式确立了电磁波理论,以下是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微分形式:千万别小看这四句“小诗”,没有它就没有今天的信息地球村。
如今信息能以光速传播,就是这四个方程的预言和应用。
初等的数值计算,同样也有优美的结果,如:3×4=1233×34=1122333×334=1112223333×3334=11112222……数学美是大自然和谐的反映,它会使人感到兴奋,受到吸引,产生美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学生克服困难,不断创新的巨大动力。
数学教研活动诗意报道稿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我们数学教研组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研活动。
在这场活动中,老师们以诗意的笔触,共同探讨数学教学的真谛,共谱教学新篇章。
一、诗意教研,开启思维火花教研活动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序幕。
首先,由教研组长张老师带领大家回顾了上学期的工作成果,并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张老师以一首《春暖花开教研时》的诗篇,将教研活动的主题巧妙地融入其中,激发了老师们对教研活动的热情。
春暖花开教研时,思维火花碰撞起。
携手共进齐探讨,教学之道共分享。
二、诗意课堂,演绎精彩瞬间本次教研活动以“诗意课堂”为主题,旨在让老师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之美,体验教学之乐。
活动中,各年级组分别展示了精彩的课堂片段。
一年级组的张老师以《认识图形》为例,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认识各种图形。
课堂上,孩子们笑声不断,张老师巧妙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二年级组的李老师以《数的认识》为主题,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数字的奥秘。
课堂上,李老师以诗意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组的王老师以《分数的意义》为例,通过动手操作,让孩子们在探索中理解分数的概念。
课堂上,王老师以诗意的教学方式,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四至六年级组也分别展示了精彩的课堂片段,老师们以诗意的教学方式,让数学课堂充满了活力。
三、诗意交流,共话教学之道课后,各年级组分别进行了教学研讨。
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诗意教学法的经验。
大家纷纷表示,诗意教学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研讨过程中,老师们以诗意的语言交流心得,例如:“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数学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用诗意的语言诠释数学之美,让课堂充满活力。
”等语句,将教研活动推向了高潮。
四、诗意总结,展望美好未来活动最后,教研组长张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
数学教学中诗意的课堂展现出灵动的魅力

数学教学中诗意的课堂展现出灵动的魅力摘要:教育应该具有诗意和美感,具有滋养人性的功能。
数学课堂也需要教师用诗去经营。
营造绿色课堂氛围,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设计开放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去积极建构诗意数学课堂。
诗意的数学课堂是师生经验的共享、情感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诗意的数学课堂是学生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和个性的彰显,学生在诗意的数学课堂里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诗意课堂氛围自主探究动态生成好的数学课堂就像演绎一首优美的诗歌,精彩洋溢、智慧飞扬和富有创造性,激荡着师生的灵气,弥漫着诗意的芳香。
这就需要我们让数学课堂成为一道富有诗情画意的风景线,让学生享受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使他们在“诗意”的数学课堂里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一、诗意的课堂简约而丰富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以师生的年龄作为数学活动的素材,将字母表示数的抽象的数学意义,以贴近学生生命特征的形式鲜活地呈现出来,学生思考的焦点也自始至终地集中在数的表示上。
教师告诉学生:老师和小华相差25岁,要求他们举例说说小华1、2……岁时,老师分别是多少岁。
当学生体验到“每人说一句,黑板装不下”时,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就自然生成了。
当学生思考“这里a表示什么?这时a与扑克牌的A一样吗?还表示固定的数1吗”时,“字母不仅可以表示固定的数,还可以表示变化的数”的认识就水到渠成了。
特别是当学生思考“a+23除了表示老师的年龄,还可以表示什么”时,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拓展,即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最后通过讨论“y能不能表示500呢”,学生对字母表示变化的数的认识又得到深化:“字母表示数是有一定的取值范围的。
”通过这一数学活动的探究,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数学本质应该说已经有了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收到了“一材多用,呈现本质”的效果。
二、诗意的课堂灵动而有智慧教师在引导学生交流长方体的特征时,一位学生说出了长方体有24条棱,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对的。
创建诗化数学促进课堂高效

创建诗化数学促进课堂高效摘要〕教师通过精心的备课,让数学课堂成为一道富有诗情画意的风景线,让学生享受诗一般情真意切的心灵感应,使他们在“诗化”的数学课堂里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诗化课堂诗意教学激发兴趣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把育才办成一个诗的学校……我要以诗的真、善、美来办教育……”。
实行新课改以来,广大教师从过去更多的关注教师的教,到现在既关注教师的教,又更多关注学生的学,并能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创造有利的条件。
不仅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而且还要为学生提供心灵高飞、情智高远的精神空间。
让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不再是应试的机器,不再是分数的奴隶,让数学课堂变成学生快乐学习的地方。
让我们的学生认识和感受到:数学是美的,数学课堂是美的,能够学习数学更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好的数学课堂就象演奏一首优美的乐曲,精彩洋溢、智慧飞扬和富有创造性,激荡着师生的灵气,弥漫着诗意的芳香。
要让学生享受诗一般情真意切的心灵感应,使他们在“诗化”的数学课堂里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诗化数学、诗意课堂”有助于新课改目标的达成,它不仅能创造让学生“乐学”、“主动学”的氛围,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那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诗化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在情景导入中诗化数学在数学课堂的情境导入中最容易为学生营造一种诗情画意的愉悦氛围,在学生心灵得以轻飞曼舞的同时,引领他们进入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欲,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独特魅力。
数学必修2 的立体几何中介绍平面的基本性质是这样开篇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散落着几座蒙古包;平静的湖面,山的倒影清晰无比。
这就是本章要学习平面。
欣赏着美丽的图画,学生的心里泛起了层层涟漪:数学也有诗意啊!2 在概念教学中诗化数学记得在教授线面垂直的定义时,我联系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当时就在脑海中出现一幅“一望无际的荒漠中,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显得格外醒目,挺拔而起”的图景从而线面垂直这一数学概念也就融合在美的诗意中去了,而且使学生听课的兴趣大增,对概念的理解,更深刻、更形象。
用诗形容数学教研活动

碧空如洗映秋光,教研之花满园香。
数海泛舟寻真谛,思维翱翔展宏图。
丹青妙手绘数图,翰墨飘香抒意趣。
几何图形展翅飞,函数曲线舞翩跹。
春华秋实育英才,数韵流觞聚一堂。
课题研讨激荡脑,智慧火花熠熠放。
千里之行始于足,教研之路谱华章。
探索未知披荆棘,携手同行共成长。
漫步数海逐浪高,研习之途逐梦遥。
匠心独运展风采,锐意进取扬帆航。
悠悠岁月谱新篇,数韵流觞映课堂。
教学相长谱华章,砥砺前行共辉煌。
谈笑风生论数理,笔走龙蛇绘精彩。
思维碰撞火花闪,智慧火花熠熠生。
教坛英姿耀我国,教研活动映辉煌。
交流互鉴共进步,桃李满园香飘扬。
启迪智慧指航标,砥砺前行谱华章。
数韵流觞聚一堂,共话教育谋发展。
繁星点点映夜空,数韵流觞照心房。
数学之美尽展露,教研之光熠熠亮。
高谈阔论论教学,数海泛舟觅真知。
思维碰撞生火花,智慧光芒照心扉。
浩渺星空探奥秘,数韵流觞映心房。
教研之途逐梦远,砥砺前行共成长。
春暖花开教研日,数韵流觞映芳华。
思维火花绽放时,桃李满园香飘洒。
砥砺前行谱华章,数韵流觞共成长。
探索未知披荆棘,携手同行共辉煌。
教育之舟破浪行,数韵流觞映辉煌。
桃李满园香满园,教研活动展风华。
数学之美尽展露,教研之光熠熠亮。
谈笑风生论数理,智慧火花熠熠放。
研思并举共进步,数韵流觞映心房。
砥砺前行谱华章,桃李满园香飘扬。
悠悠岁月谱新篇,数韵流觞映课堂。
匠心独运展风采,锐意进取扬帆航。
思维碰撞火花闪,智慧光芒熠熠生。
教研之花满园香,桃李满园香飘扬。
砥砺前行谱华章,数韵流觞共成长。
探索未知披荆棘,携手同行共辉煌。
教育之舟破浪行,数韵流觞映辉煌。
桃李满园香满园,教研活动展风华。
悠悠岁月谱新篇,数韵流觞映心房。
匠心独运展风采,锐意进取扬帆航。
谈笑风生论数理,智慧火花熠熠放。
思维碰撞火花闪,教研之光熠熠亮。
砥砺前行谱华章,数韵流觞共成长。
探索未知披荆棘,携手同行共辉煌。
教育之舟破浪行,数韵流觞映辉煌。
桃李满园香满园,教研活动展风华。
悠悠岁月谱新篇,数韵流觞映心房。
营造数学课堂里的诗意

个考题 的讨论让 学生
Z J ‘ C
一
个 充满魅力 的地方 . 是让学 生感受人 文的精 神 、 享受
展 开 思 维 的翅 膀 。在 一 节 高 三 复 习课 上 .我 提 出 了一 个
/
U
幸福 的生活 、 徜徉开 放的课堂 , 也 是 学 生 追 寻 诗 意 的激
动 形 成 的 轨 迹 叫 曲线 , 那 么椭 圆 是 满 足 什 么 条 件 的点 的
轨 迹呢? 在这里我跟大 家讲一个亲身经历 的小插 曲 : “ 去 年装修新房 , 想搞 一个椭 圆形 的小装饰 , 我把设 想告诉 了木工师傅 。木工师傅 根据我 的要求 , 在夹板上钉上 两 个 小钉 , 将 一根细绳 的两端 固定在小 钉上 , 然 后用木 工 笔 扣 紧细 绳 ,三下 五除二就 画 出了一个符合要 求 的椭 圆。 当时我 问木工师傅 , 你怎么会画椭 圆的呢? 他说这是 我的师傅 教我的 , 我也不知道 为什么 。 同学们 思考一下 。
数) 进行对 照分析 。 让 学 生 用 朴 素 的 生 活 语 言 描 述 他 们
锷 论上证 明了这一结论 , 使另一部分 同学心服 口服 。
一
则装修轶 事让椭 圆的定义动 态生成 。 椭 圆的形状
是 美丽的 . 椭 圆的应用 又是如此 的广泛 . 所 以学 习 椭 圆
的有关知识十分必要 。我们知道, 动点按 照某种规律运
这是为什么呢?” 我 把 木 工 师 傅 制 作 椭 圆 的工 作 , 用《 几
对变化规律的理解 。 并请 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 为图形 语 言, 进 而得 出 : “ 图象 呈逐渐上 升趋势 , 数值 Y随 x的增 大而增 大 ; 图象呈逐渐 下降趋 势 , 数值 Y随 X的增 大而 减小 。 ” 这样做可使教学过程富有情趣和人文气息 , 可激 发学生 的学 习热情 , 教学起 点 的设定 也 比较 恰 当 , 学生 的参与度较高 。
例谈诗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例谈诗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美国数学家R·D·卡迈克尔曾说过:“数学和诗歌都具有永恒的性质。
历史上,诗歌使得通常的交际语言变得完美,而数学则在创造描述精确思想的语言中起了主要作用”。
华东师大张奠宙教授也说:“中小学课堂上使用的语言,既要能体现数学的理性,表达的简约和严谨,又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展现数学的美观与和谐”。
在数学课堂上,若能恰当的运用诗歌,让学生品味数学的神奇魅力,既有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又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更好的理解与把握。
本文通过具体案例,说明诗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运用诗歌,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课需要一个好的情境。
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运用诗歌创设学习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案例1:在两平面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齐声朗诵杜甫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并配上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让同学们观察茅屋屋顶的两个斜面;楼层与楼层之间的两个楼面。
从而引入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①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云平台的高中快乐学习实践研究”阶段成果。
课题批准号为:B—b/2013/02/060】案例2:在立体几何序言课教学中,我运用王尚志教授的诗歌:锥顶柱身立海天,高低大小也浑然。
平行垂直皆风景,有角有棱足壮观。
同时用多媒体播放现实中的一些建筑物及日用品的图片,呈现出形状、大小各异的几何体(有柱、锥、台、球等)。
这些几何体中蕴含了立体几何中的直线、平面等基本图形,呈现出平行、垂直等基本的位置关系.使学生从这首诗意及画面中感受立体几何研究的对象,激发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
二、运用诗歌,深化理解数学概念诗歌是诗人对人生、自然、社会至尊的感情,往往寓意深刻,内涵丰富。
数学课堂:三种诗境与三种课程观

孙 福 明
( 江苏省 常 州市教 育科 学研 究 院 , 2 1 3 0 0 1 )
摘
要: 用诗化 的语言诠 释数学课 程 , 让 浓浓 的诗意 在数 学课
堂上弥漫 , 用数学思想浸 润学生 的心 灵 , 是 数学课 程 的情 感态 度与
价值观 目标 的重要体现 。因此 , 数学课堂应立足学生主体 生活的课 程观 、 学生 自主建构 的课程观 、 学生德性张扬 的课程观 , 追 求情景相
的境界 。 ” 数学教学的境界也是这样 。
一
数学来源 于生 活 , 是对 客 观世 界 的一 种
表达方式 。但 由于数学 知识 的抽 象性及 以简 驭繁 的显著 特征 , 常 常 又会屏 蔽 了其 蕴 含 的 生活味 。例 如 , 数 学概 念 经过 数 学家 们 的一 再抽 象 , 虽 形式 简 洁 , 内涵丰 富 , 但 对 于青少
机空中表演插 图及澳 门大桥 , 与体育运动有关 的公路 自行 车 比赛 、 跳 水 比赛 等 , 这 些材料 的 生活气息 扑面而来 , 表明我们 就生活在数学 的 世 界里 , 从而真正把教学的三维 目标尤其是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彰显出来。
( 二) 追 求课 程 的 生 活 性
原则: 第一, 要 与数 学 问题 同构 , 生 活或 社 会 情境 能反 映数学 问题 的本 质 ; 第二 , 情 境必须
1 5
月工资 ( 元)
7 5 6
1 8 3 4 .3 4 2 1
4 5 2 3
请 你分 别 求 出从 1 9 9 9年到 2 0 0 3年 , 从 2 0 0 3 年到 2 0 0 9 年, 从 2 0 0 9 年到 2 0 1 1年 的月 工资平均 变化 率。
构建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数学课堂

数学探究ShuXueTanJiu教师·TEACHER0512019年3月Mar.2019在语文的天地里,我们可以纵贯古今、细数落花,寻找诗和远方。
可在数学的宇宙中,只有单调的数字、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符号,还有纷繁复杂的公式和定理……然而,著名作家王蒙却一语道破天机:“最高的诗是数学 。
”他认为:数学充满了想象,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创造,充满了和谐,充满了情感,充满了挑战。
数学课堂理应精彩洋溢、智慧迸发,激荡着师生的灵气,弥漫着数学的芬芳,那些抽象枯燥的符号后面蕴含的是一个极为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数学原来也可以如此浪漫,如此让人回味。
如何打造生机盎然的数学课堂,让数学教学充满诗情画意,让学生们能挡住当今社会上的各种诱惑,还能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学习数学呢?要想让学生真正喜欢数学,使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那就需要诗意之水的浇灌和滋润,诗意语言的智慧表达,在诗意的情境中发现数学冰冷外表下的美丽,把数学严谨的学术形态转化成形象生动的诗情画意,让数学的抽象变成艺术化的生命形态。
一、情境导入,营造诗情画意的教学氛围数学从表面上看来是枯燥乏味的,然而却具有一种隐蔽的、深邃的美,一种理性的美。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和谐的、人文的、诗意的“生态环境”,提供适宜的“温度、空气和阳光”,让学生的心灵快乐成长,让学生的情感尽情流淌,让学生的个性自由飞扬,让学生的智慧自然生成。
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快乐的、和谐的、充实的,才能让学生遨游在数学的海洋中。
在数学教学中,很多知识点是以图片的形式导入的,教师常常会这样对学生发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学生总会东扯一句,西凑一句,抓不到要领。
但我们如果换一种语态,这样问学生:“图中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小故事?”这样的设问,可以让学生把情境图中的场景用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让学生完整地发掘图中的数学信息。
其实,诗情画意的故事导入,有时候会给数学课堂带来奇妙的效果。
诗性与数学教育

“诗性”与数学教育——苏州十中诗意数学课堂的校本研究与实践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吴锷由省苏州第十中学校长、诗人柳袁照倡导的“诗性教育”兴起于近几年,并通过其多年在苏州十中的成功实践而闻名于国内教育界。
近年来,我校数学组以“诗化数学,诗意课堂,诗润心灵”为主题,在构建充满诗意的数学课堂,给学生营造美的浸润和诗意的享受,使数学教学充满的活力,扎实有效,实现本真、唯美和超然的圆融和统一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在教师培养、提高学生素养等诸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 “诗性”、数学与数学教育教育对“诗”的追寻是一种对理想境界的追寻,充满诗情的教育往往是成功的教育。
诗性教育是一种以“浸润”和“体验”为特征的教育,体现为让教育成为一种自然的流露和呈现,包括人性伦理、文化、审美三个教育内涵层面,并以“本真、唯美与超然”为基本特征。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
数学和诗歌一样,都充满着奇异的想象,充满着创造,充满着审美。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伯兰特·罗素曾说过:“数学具有至高无上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种冷静而严肃的美。
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的那些华丽装饰,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能够达到严格得只有最伟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那种完美的境地。
一种真实的喜悦的精神,一种精神上的亢奋,一种觉得高于人的意识,这些是至高至美的标准,能够在诗里得到,也能够在数学里得到”。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姜伯驹先生也曾指出:“数学是理性的音乐”、“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是科学的语言”。
数学的重要特征也是理性和感性的和谐统一,与诗性文化的特征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数学和诗性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理想的数学教学是理性精神和诗性特征的完美结合,而当前的数学教学过分弘扬了数学的理性精神、工具价值和功利意义,迫切需要呼唤“诗性”的回归。
形容数学教研活动的诗句

群贤毕至论学问。
妙算如泉涌不息,思维火花竞绽放。
数海泛舟任翱翔,几何图形巧绘成。
函数曲线如丝缕,代数方程解无穷。
勾股定理传千古,欧几里得智慧光。
三角函数谱华章,极限理论映苍穹。
教研交流共探讨,疑难杂症逐一破。
同行携手共奋进,教学相长谱新篇。
解析几何展画卷,解析几何美如画。
解析几何引深思,解析几何谱华章。
数学之美何其广,概率统计显神奇。
统计图表如山岳,概率论引众迷思。
数学教育薪火传,古今中外共辉煌。
立德树人担使命,砥砺前行谱华章。
教研活动传佳话,数学教师展风采。
言传身教育英才,桃李芬芳满园香。
互动研讨激情扬,思维碰撞火花扬。
取长补短共进步,教学艺术日日新。
砥砺前行研数学,开拓创新共辉煌。
立德树人树典范,砥砺前行谱华章。
教研活动传千里,数学教育展宏图。
传承文明播希望,砥砺前行谱华章。
数学之美如诗篇,教研活动传佳音。
砥砺前行共奋进,教学相长谱华章。
教研之花绽放时,数学之光照心田。
交流互鉴共成长,教学相长谱华章。
思维火花竞相映,数学之美共欣赏。
砥砺前行谱华章,教育之路任我行。
数学教研风华正茂,同舟共济谱新篇。
立德树人担使命,砥砺前行谱华章。
教研之路任尔行,数学之美共欣赏。
砥砺前行共奋进,教学相长谱华章。
数学教研如春潮,智慧之光照心田。
砥砺前行谱华章,教育之路任我行。
教研活动谱新篇,数学之美共传扬。
砥砺前行共奋进,教学相长谱华章。
数学之美映苍穹,教研活动共辉煌。
立德树人担使命,砥砺前行谱华章。
数学教研春风起,群贤毕至论学问。
妙算如泉涌不息,思维火花竞绽放。
(注:以上诗句仅为虚构,用于形容数学教研活动的氛围和意义,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
让数学课堂充满“诗情画意”——数学文化课堂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立体几何是一门研究空间图形及关系的 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起着重要 作用.而构成空间图形的最基本的要素是 “点、线、面、体”,可借用杜甫的诗句“两只黄 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 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让学生感受诗中美妙 的意境:第1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描写的是 两个“点”,第2句“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的 是“一条直线”,第3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描 写的是一个“面”,第4句“门泊东吴万里船”, 描写的是一个“空间体”.从诗中意境引导学 生从数学角度去理解和掌握点、线、面、体的 知识,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便于学生理解、掌 握立体几何中最基本的概念.新课引入的诗 句浸润,赋予数学人文色彩,可以引领学生在 想象中自然地进入教学情景,消除学生对数 学的神秘感、恐惧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 情和探究的欲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更好 地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万方数据
螗珈4 电
,,●
・・I -
矾9=J22In.
i
l
就是所要求的两曲线间的最小距离. 教师:其实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4:抓住题目中所给的式子,观察其 结构特征,从它们的几何意义人手. 教师:根据问题所给信息,通过数形联 想,挖掘其平面几何背景,进行图形表征,利 用转化思想,巧妙地解决了最值问题.所以在 解题中,我们要善于进行数与形之间的联想, 它往往能引领我们探求得到新颖、优美、简洁 的解题方法. 教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对“数形结合” 思想方法进行精辟的总结:“数形本是相倚 依,怎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 数时难人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
文化的教育功能.如“集合”教学时,组织学生 朗读苏教版必修1第一章集合引言“蓝蓝的 天空,一群鸟在欢快地飞翔;茫茫的草原,一 群羊在悠闲地走动;清清的湖水,一群鱼在自 由地游戏-..…・”并欣赏章头图:茫茫的草原 上,一群大象在悠闲地走动的场景,由此,让 学生感受到鸟群、羊群、鱼群、大象……都是 “同一类对象汇集在一起”,这就是本章将要 学习的“集合”,以及集合在实际生活中无处 不在的现实.这样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导人 方式,让数学学习从诗意场景开始,能够最大 程度地唤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激起学生 思维的浪花,使学生能够自然、快速进入课堂 学习之中. 许多数学概念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 来的,如果教师总是以抽象的方式讲解概念, 学生的理解就会存在障碍,学习就会陷入困 境,所以在概念的引入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合 理导人情境,诱发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究新概 念.笔者在引入数学概念时尝试运用古诗名 句导入,“诗化数学”,必然先声夺人,创设出 愉悦的教学情境,从而拨动学生的兴奋点,激 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概念的顺利引入奠定良 好的认知基础.如学习等比数列时,借用《庄 子・天下篇》中的名句“一尺之锤,日取其半, 万世不竭”引人等比数列概念,让学生体味名 句中给出的一个数列的特点,每一个数与前
数学教研会主题诗句

悠然数韵飘香远,教研之路踏歌行。
岁月悠悠多磨砺,共谱华章育英才。
一、序曲
天边云彩漫卷舒,世间万物皆可数。
数海茫茫无边际,教研长河涌澎湃。
二、古韵篇
千年数学扬帆起,九章算术传千古。
勾股定理千古传,圆周率秘终难解。
勾三股四弦五长,勾股弦定理放光芒。
直角三角几何画,勾股世界映辉煌。
秦九韶《数书九章》,演绎数学千古韵。
天元术法传后世,数学精髓代代传。
三、现代篇
数学之光耀古今,现代数学谱新篇。
解析几何画图形,微积分法则横扫。
欧拉公式神秘奇,复数世界妙无穷。
线性代数解方程,矩阵运算展雄风。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分析见真章。
计算机科学兴数学,编程语言谱新篇。
四、教研篇
教研之路漫漫行,砥砺前行共成长。
研讨交流齐进步,共筑数学美好梦。
五、未来篇
数学之光耀未来,人才辈出展宏图。
传承创新谱华章,共绘数学新画卷。
六、尾声
数韵长歌,教研共鸣。
数学之路,砥砺前行。
桃李芬芳,春华秋实。
共谱华章,育我国之英才。
数学教学:呼唤“诗性”的回归

花隐隐传来胜 于雪 的香气 。情感是 指通过生 动真实的景物描写把读 者的各种感 官充分调 动起来 , 读者甚 至 能感觉 到寒 冷 中梅 花 的香
2 0 1 3 年第 3 期
教育研究与评论 ・ 中学教育教学
昧, 进 而产生 愉 悦 的情感 体 验 。心 声是 指 诗
之提升 , 思想为之开 阔。因此 , 由诗歌衍 生 出
【 编者按】教 育是 富有诗意的 , 教育应该是诗性 的。马卡连柯 曾经把 自己的著作 称为“ 教育 的诗篇” 。从 2 0 1 0年起 , 江苏省 苏州市第十 中学率先提 出“ 诗性教 育” 的主张 , 并在 学校教 育 的 方方面面开始 了不懈 的探 索。2 0 1 2年 1 1月, 由江 苏省 中小 学教 学研 究室主 办的“ 江 苏省第八 届 中学数 学教 育高级论坛” 在该校举行 , 论坛的主题就 是“ 诗化数 学、 诗意课 堂、 诗 润心灵” 。数 学是 理性 的、 严谨 的, 那么, 什 么样的数 学课 堂才是诗意的 、 诗性的?本期“ 本刊特稿” 栏 目, 刊发
来的“ 诗性” 也就几乎成为美好的代名词 。 上海师范 大学 刘 士林 教授 在其 论 著《 中
国诗学 精 神 》 中 提 出: “ 中 国文 化 是 诗 性 文 化。 ” “ 中 国文化 的本体 是诗 , 其精 神方式 是诗
学, 其文化基 因库是《 诗经》 , 其精 神峰顶 是唐 诗。 ” “ 诗这一精神方式 渗透 、 积 淀在 中国传统
刻的科学价值 、 应用价值 、 人文价值和 审美价值 , 数学学科 的诗性教
育。 更有其深刻 的教育价值 和现实意义 。数学课 堂的诗性 , 主要体
现在 对理 性的诗化 、 多元化的体 验和数学情感 的内化等方面。
诗意课堂:数学与诗性的圆融统一

情感上 的愉 悦 冲击 。教 育对 诗性 的追 寻 , 是
一
种对 理 想境 界 的追 寻 。我 国伟 大 的 教育
美 。这 种美 没 有 绘 画或 音 乐 的那 些 华 丽 装
数值 Y随z 的增大而减小 。
一
饰, 它 可以纯净 到崇 高 的地步 , 能够达 到严格 得 只有最伟 大的艺术才能 显示 的那种 完美 的 境地 。一种 真 实 的喜 悦 的精 神 , 一 种 精 神上
的亢奋 , 一种觉得 高于人 的意识 , 这些是 至高 至美 的标准 , 能够在 诗里 得到 , 也 能够 在数学
动态生成相得益彰 的精彩 。
【 案例 2 】
数学教 学就是 在展示人 类永 恒 的劳动之 美、 追求之美 、 精神之 美—— 用数 学文化 引领
数学课 堂 , 诗 化数学教学 过程 , 让 数学课 堂充
盈着美丽色 彩 、 创造 气息 、 生命 活力和智 慧生
成 。这 一方 面表 达 了对 数 学 课 堂 的诗 意 追 求, 另一方 面也 蕴 含 了数 学教 学应 该 是 整体
诗歌之 美 , 美在意境, 虽寥 寥 数语 , 却 能
勾 画 出万千 风情 ; 简约, 是 数学 之美 , 简 约 的 数 学课 堂教 学 , 通过情 境 创设 、 素材 选 择 、 活
傅根 据我 的要 求 , 在 夹 板 上钉 上 两个 小
钉, 将 一根细绳 的两 端 固定 在小钉 上 , 然 后用木工 笔扣 紧 细绳 , 很 快就 画 出 了一 个符 合 要 求 的 椭 圆 。当 时 我 问 木 工 师 傅: ‘ 你是怎么知道 这样 画椭 圆的呢? ’ 他
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意”并真正“动”起来

从生 活实际 中引 口数学 问题 ,让多姿 多彩的生 活实际成为数 学 联系主客体 的桥梁 ,是认识 发展的直接源 泉. ” 《 课程标准》 也
“ 动手 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 流是学生学 习数学 的重 知识 的源头 ,激起 学生学 习数学 的求 知欲 ,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 指 出:
在讲授 “ 圆与圆的位置关 系” 的教学中 ,借助动 画展示 解 和掌 握数学基 础知识 ,运用学到 的知识解决 实际生活 中的数 要方式.
课 堂上 在讲授一些 很难理解 的数学知 识时 ,学生 往往 听不 荡着师生 的灵气 ,弥漫着诗意的芳香.这就需要教师让数学课堂 懂 ,不理解 ,放弃本节 课的学 习 ,进而对 整个数学 的学习都失 成 为一 道富有诗情 画意的风景 线 ,让学生享受 诗一般 审美创造
去信心 ,没有 了激情 . 久而久之放弃学 习数 学. 在教学 中我 总在 的心灵感应 ,使他 们在 “ 诗 意”的数学课 堂里全面 、持 续 、和 思考如何降低数学难度 ,分解教学难点 ,激扬 “ 诗情 ”. 我在教 谐 地 发 展 .
谐 地 发展 .
一
个充满诗 意的数学课堂 ,让学生在诗般 的课堂中链康 成长 . 通
“ 诗 意 ” 的数 学课 堂 里真 正 “ 动 ” 起 来 ,并 实现 全 面 、持 续 、和 过 日常教 学 的 一些 尝 试 , 我从 以 下 五 方 面 浅 谈 如 何 让数 学 课 堂
充满 “ 诗意”并真正 “ 动”起来 .
、d ( 两圆的圆心 数学原型生 动地展现 在课堂 中 ,使学生 眼中的数学 不再 是枯燥 位置关系后分组讨 论得 出不 同位置关系下 R、r 经历这一探 索发现 的过程 ,可能会 耗费很 的数字 ,而是 富有情感 ,贴近生 活 ,具有 活力 的东西 ,从而引 距)之间的数量关 系. 多时问 ,但是探索 的过程恰恰 是学生思维 的认 识过程 ,学 生在 导学 生 利 用 自身 已有 的经 验 探 索 新 知 识 ,解 决 新 问 题 . 例如 ,在教学 “ 轴对称 图形 ”时 ,我 出示学 生熟悉 的徽标 、 这个 过程 中得 到的是 自己的认 知 ,而不是强求 的 、机械 的记忆 , 蝴蝶等 图形 ,让学生观察 ,探 索一些图案中蕴涵的轴对称关系 , 真实而 自然地展现了数学课堂 的价值.? 引导学生讨 论图形具 有的性质 ,还可 以让 学生 以互 相提问 的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第八届数学特级教师研讨会 暨数学教学高层论坛情况介绍
背景资料
♪ 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研讨会每年11月份轮流在各大市召 开,已分别在南师附中、扬大附中、常州中学、启东中学 等著名重点中学共举行了七届,每届会议都有鲜明的主题, 聆听专家报告,研讨课程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数学高 考方案的微调提出建议等,对数学教学起到了引领和指导 的作用。在教育要返璞归真的当今,我校诗性教育在社会 得到广泛认同的背景下,江苏省第八届数学特级教师研讨 会暨数学教育高层论坛将于11月22日—24日在我校隆重召 开,其会议的主题为 “诗化数学诗意课堂诗润心灵”。
会议主题:诗化数学诗意课堂诗润心灵
♪ 怎样的教学能使学生带着一份渴求、灵动的心情去探索 求知,并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学会归纳、反思、验证、 升华、补充、完善呢?我们认为唯有通过数学思想方法 的浸润,让其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形成一种 性格,一种智慧,这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 诗意课堂,是师生心灵和谐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 、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而“诗性、灵性、悟性” 的诗意数学课堂可以给学生美的浸润和诗意的享受。 ♪ 诗意数学课堂的重要特征是:“有疑问、有沉思、有猜 想、有想象、有联想、有争议、有惊讶、有笑声”。
♪ 4.数学教学、教师发展、高考评价等方面 的专题汇报
会议的筹备情况
♪ 1.6月17日在肇兴侗寨木屋成立了会议筹备小组并召开了第 一次筹备会。 ♪ 2.7月5日,数学组召开全体会议,对数学老师暑期业务进 修提出具体要求和布置任务。 ♪ 3.由学校负责牵头,联系高校和数学杂志社,依托高校和 专家的力量,为教师科研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建立高起点发展 平台。 ♪ 4.利用校园网,开辟诗化数学诗意课堂诗润心灵的专栏, 宣传和推广研究成果和展示研究过程。 ♪ 5.8月20日,向会议和论坛的主持人,省教研室李善良博士 汇报了我校对会议的筹备工作,李博士充分肯定了我校对本 次会议的重视和所做的工作。 ♪ 6.具体会务准备将会同学校相关部门协调完成。
会议主题:诗化数学诗意课堂诗润心灵
♪ 教育对“诗”的追寻是一种对理想境界的追寻, 充满诗情的教育往往是成功的教育。诗性是一种 感受,诗性的呈现是在一定的维度上进行的美的 展示,它给人的心灵以情感的、愉悦的冲击。 ♪ 数学和诗歌一样,都充满着奇异的想象,充满着 创造,充满着审美。数学给人以知识和技能,更 给人以智慧和灵感。数学教学就是在展示人类永 恒的劳动之美、追求之美、精神之美,用数学文 化总结课堂,能够诗化教学过程。
会议主题:诗化数学诗意课堂诗润心灵
♪ 我们数学组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和总结 : ♪ 1.关于数学美、数学文化的校本研究—— 诗化与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 养——诗润心灵
研讨会议程
♪ 1.苏州十中诗意课堂探索与研究专题发言 ♪ 2.数学诗意课堂研究课展示活动,集中体 现数学美与数学教学 ♪ 3.主题沙龙:数学美和数学教学高级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