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从描写老汉的词句中感悟老汉的崇高精神。

三、教学难点:理解“桥”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山洪的凶猛1、一连下了几天的大雨,一场可怕的灾难降临到这座美丽的小山村,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这个可怕的黎明。

(播放山洪视频)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可怕的场面,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概括山洪的特点。

(大、猛、狂)(二)扣课后提示,领悟表达特色1、导入:同学们,课文一次次地写到山洪和暴雨,请大家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

2、作者是怎样写的,才让我们有了这种可怕的感觉呢?(大屏幕出示句子)3、感受三种表达特色。

出示三个句子:(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天动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第一种表达特色:哪一种有最简短的句子?在哪儿?(像泼。

像倒。

)指导朗读(读得有力、并猛)看,简短,却写出了雨的力度,短而有力,是第一种表达特色。

在句后批注雨的力度。

第二种表达特色:由学生说;指导朗读(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个句子读好?):指名读、齐读。

第三种特色:让学生自己发现。

(指名回答);找出文中这样的句子读一读。

(教师课件出示);你们看,“跳舞、舔、爬”,单独看,似乎很美好,很亲昵,可是在这里,一点也不美好,反而写出了洪水的——?(可怕、令人畏惧、胆战心惊)句后批注洪魔的恐怖;指导朗读。

(三)抓关键词语,对比中感受形象1、在突发的山洪面前,村民怎样?书上是怎么写的?读3----10自然段,划出关键词语。

(学生汇报找出的关键词语,并结合句子指导朗读。

)2、同样是在山洪的突发时刻,谁的表现不一样呢?(老汉)该选哪些词来表现老汉呢?也在3---10处然段中找几个关键词。

《桥》教学设计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

《桥》教学设计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

《桥》教学设计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老汉的形象,感受他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2)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如设置悬念、结尾点明真相等。

2、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洪水肆虐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洪水的可怕。

2、提问:当面临这样的灾难时,人们会怎么做?3、引出课题《桥》(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读课文1、感受洪水的凶猛(1)找出描写洪水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2)通过朗读,体会洪水的来势汹汹。

2、分析老汉的形象(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老汉的语句,想一想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汇报。

抓住老汉的语言描写,如“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体会他的沉着冷静、指挥有方。

从老汉的动作描写“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感受他的无私无畏。

3、理解“桥”的含义(1)思考:题目“桥”仅仅指那座窄窄的木桥吗?(2)小组讨论。

(3)引导学生理解“桥”还象征着老汉,他用自己的身躯为村民们筑起了一座生命之桥。

(四)总结全文1、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2、再次强调老汉的精神品质。

(五)拓展延伸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像老汉这样的人。

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身边英雄的小短文。

(六)板书设计桥洪水——凶猛老汉——无私无畏、英勇献身桥——生命之桥五、教学反思在这堂公开课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在感受洪水的凶猛时,视频的播放让学生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分析老汉形象时,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讨论,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人物特点。

《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

《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

《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感受小说紧张、危急的氛围。

2.借助鱼骨图概括梳理故事情节,体会小说故事情节的特点。

3.通过细节品味,感受和体会老汉的人物形象。

4.通过环境描写的品味,体会其表达作用。

5.能体会小说题目“桥"的深意。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

能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2、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单元导读,揭示课题1.出示五下第二单元篇章页。

在五下第二单元,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阅读古典名著的一些方法。

这个单元,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小说阅读的方法。

2.出示本单元篇章页。

(1)读读篇章页上的文字,发现小说的基本特点。

交流,概括归纳两点:一是内容大多是虚构的,但又有生活的影子;二是小说具有三要素,即环境描写、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明确本单元的学习要求:一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二是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概括地说,就是学习如何阅读小说,并尝试写写小说。

3.揭示课题:桥。

指出这是一篇微型小说,又叫小小说。

简单了解作者:谈歌,当代作家。

二、初读课文,感知氛围1.分组读词。

说说读着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2. 师生逐段对读课文,以教师的朗读带节奏。

读后初步交流:这篇课文的段落,有什么特点?读起来有什么感觉?语句简短,段落也很简短,读起来有一种紧张、危急的氛围感。

三、梳理情节,把握内容1.默读课文,学生独立在学习单上概括梳理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

2.交流反馈,连起来说说小说的主要内容。

3.以山形图呈现故事情节,了解小说故事情节的特点: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四、品味细节,体会人物1. 再读课文,找一找小说中描写老汉的语句,圈出细节描写的关键词,体会老汉是个怎样的人,写写批注。

2.组织交流,点拨引导,体会老汉人物形象。

《桥》公开课教学设计

《桥》公开课教学设计

《桥》公开课教学设计《桥》公开课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整理的《桥》公开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桥》公开课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学习从某一个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桥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审美效果分析,指导学生获得一些美学基本知识;品味文中诗意的语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介绍作者三.基础识记和谐(xié)点缀(zhuì)煞(shà)它风景孕(yùn)育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美感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史诗停止脚步——驻足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四.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并探讨以下问题:在作者眼里桥美在何处?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联系课文说说怎样来欣赏一副画?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源于桥在不同环境下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举了四个例子:乌镇苇丛上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之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

《清明上河图》里的桥、乡间小桥、索桥(说明桥普遍具有的作用: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

)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成昆路上的桥(从反面说明桥与周围景物要互相衬托、呼应)五.文章结构:(一)、(1~3)指出作者爱桥的原因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二)、(4~6)举例说明桥在不同环境所起的形式作用(三)、(7)总结全文六.美句欣赏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桥》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桥》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桥》含反思一、教案背景简介本次教案是一堂针对幼儿园大班开设的科学课,主题为“桥”。

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培养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启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是十分重要的。

在科学课中,通过“桥”这一主题,可以让孩子们从实践中体会到物理、工程学等学科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他们对于工程建筑的兴趣和想象力。

本次教案荣获优质公开课奖项,是基于对幼儿园大班孩子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深入研究,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和校本课程特点精心设计而成。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堂获奖的科学公开课《桥》的具体教学设计和反思。

二、教学目标1.认识桥的形态和功能,了解桥的基本结构和设计原理;2.能够动手设计和制作简易小桥,培养观察、动手和团队协作的能力;3.通过构建小桥的过程,培养幼儿们对于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4.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倡导互助友爱,共同进步。

三、教学准备1.教学道具:纸板、牙签、胶水、小木棍等;2.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桌椅摆放整齐;3.教学助教:2名辅导老师,分工协作;4.教学资源:关于桥的简单图片、视频等;5.安全准备:注意材料选用安全无毒,细心呵护每位幼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在课程一开始,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各种不同形式的桥梁,激发幼儿们对桥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对于桥构造的思考。

引导幼儿谈论自己见过的桥,观察、比较和描述桥的特点。

2. 知识讲解介绍桥的基本概念、作用和种类,引导幼儿们了解桥的结构、原理和设计。

通过图示和简单语言让幼儿初步理解桥的概念。

3. 实践制作分组设计制作简易小桥,教师指导幼儿们选择材料、设计桥梁结构,并动手制作小桥。

鼓励幼儿们展示创意和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完成小桥的制作。

4. 制作展示每组幼儿完成小桥后,进行展示与讨论。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不同小桥的特点,让他们自主讨论桥梁的稳定性和设计优劣。

5. 反思与总结在活动结束前,教师组织幼儿们进行反思与总结。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相机教学“咆哮、狞笑、揪、瞪”等重点词语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抓住人物言行感受老汉伟岸的形象与不朽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言行感受人物品质,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难点是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桥》.2.桥是一篇小说,全文只有五百来字,由于篇幅短小也叫小小说,(师板书:小小说)它曾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到底有什么魅力获得如此佳绩呢?请你们也去读读课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8页.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提个醒,你可以抓时间、主要人物、事件来说文章的主要内容)(评: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读了课文,谁来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反馈2-3人,(评:概括能力不错,概括得很准确)师随机板书:老汉村民师点拨:你们说的是故事感人的情节,(板书:情节)故事中的主人公“老汉为了让村民顺利过桥,自己和儿子却牺牲了。

(板书:人物)3.那么,故事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发生的呢?(板书:环境)三、学习环境描写,感受洪水的可怕1、快速浏览课文,把描写洪水的句子划下来。

2、交流:出示句子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sì)地舔着人们的腰。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分句读句子,正音,适机引导朗读。

(评:找得真准)第1句:这雨下得很大呀,声音响点,读的“这雨很大很大的样子出来。

”第2句:咆哮一般指什么?(人暴怒喊叫。

)这里什么在咆哮,洪水好像受惊的野马在咆哮这是运用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更能让我们感觉到洪水的——(洪水来势凶猛,奔腾呼啸。

)学生读这句,分析后再让他读。

《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

 《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

《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桥》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咆哮,呻吟"等词语,会正确书写“瞪”字。

2、了解小说的特点“虚构",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3、让学生学会利用小说人物之间的四次冲突,去感悟老支书的伟大品质。

4、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推动情节发展,学会理清文章的情节。

5、了解结局揭示人物关系的写法有何好处。

6、深刻理解课题《桥》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对比人物不同的表现,找到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领悟老支书是一个忠于职守,舍己为人,不徇私情的共产党员。

教学过程:一、走近小说,了解小说特点。

同学们,今天开始我们走进第四单元,小说单元,请同学们看到P35面单元导读,小说有什么特点?(虚构)小说三要素是(环境,情节,人物)小说四部分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小说按篇幅长短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及微型小说。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微型小说《桥》。

二、检测生字词,初读课文。

1、出示两组词语: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当。

发抖,呻吟。

2、第一组词都要描写洪水,咆哮的洪水就像张开大口的猛兽,发出了很大很大的声音。

势不可当,当的意思是抵挡,加上提手旁的挡,但读还是读第一声。

想象画面,理解意思,可以帮助我们朗读。

3、指导朗读第一组词。

4、第二组词都是描写木桥的。

这窄窄的木桥在肆虐的洪水中,发抖。

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下不堪重负,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就是呻吟。

5、指导朗读第二组词。

三、关注环境,梳理情节。

1、出示书中所有的环境描写的句子,师生你一句,我一句配合朗读。

2、读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洪水越涨越(猛),情况越来越(危急)。

3、环境的变化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完成鱼骨头思维导图。

当洪水来临时,一百多村民在干什么(慌乱逃生,拥向木桥)。

洪水越涨越猛,谁出现了?(老支书)他干了什么?(组织村民有序撤离)小说中最打动人心的部分就是高潮。

发生了什么事呢?(老支书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让他排到后面去,结果桥塌了,老支书和小伙子都被山洪吞没)4、小说写到这里看起来是结束,人物命运的结局都写完了。

《桥》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

《桥》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

《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分析:通过桥这篇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二、教学对象分析: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和语言感悟能力。

本课叙述的故事扣人心弦,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应该很高,但对共产党员面对危险时把生的希望留给百姓,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精神的理解恐怕不够深入。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写本课的生字。

能正确读写“咆哮、惊慌、拥戴、沙哑、呻吟、党员、搀扶、废话、吞没、猛然、跌跌撞撞”等词语。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领悟环境描写的衬托作用。

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和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村支书临危不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四、教学重点:1、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句子,结合老支书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村支书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分析: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了解小小说“巧设悬念”前后照应的表达特点。

解决办法:充分解读文本结合补充资料感受老支书的高尚品质。

体会桥的深刻含义。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驼背老公公,趴在河当中,背上有人走,腹下也可通。

打一物,是什么呢?(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

2.齐读课题。

(二)新课学习任务一:检查预习,走进课文1、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的预习情况,请同学们来看看,这些词语你都会读吗?(出示词语,抽生朗读):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当(个别读或开火车读)拥戴清瘦沙哑揪出2.说一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自由发言。

3、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当这些词语在文中是描写什么的?(师相机板书:洪水)4.请你们在上面一排每个词语的前面,添上“洪水”两个字读读。

桥的课文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桥的课文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桥的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桥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了解桥的种类和结构;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4.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了解桥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难点:学生理解各种桥的结构和原理。

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选择与桥有关的相关教材或资料;2.教具:笔、纸。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简单介绍桥的基本概念,并与学生讨论桥的作用和重要性。

2.展示与讲解(10分钟):老师展示不同种类的桥的图片或模型,向学生详细讲解各种桥的结构和原理,引导学生关注桥的构造。

3.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桥的种类进行讨论。

要求学生通过讨论,了解并分析该种桥的构造和原理,并列举出相关的实例。

4.个人研究(15分钟):要求学生个人研究一座著名的桥,并撰写一篇关于该桥的研究报告。

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或互联网进行调研。

5.报告展示(20分钟):学生将自己研究的桥的报告进行展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老师和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和意见,进行互动和交流。

6.总结(5分钟):老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再次强调桥的作用和重要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研究,并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课堂作业:要求学生继续深入研究一种桥的结构和原理,并写一篇比较详细的研究报告。

报告包括桥的历史背景、结构特点、设计理念等。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桥的概念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不同种类的桥的结构和原理有了更好的认识。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研究,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时间的安排,要合理利用每一个环节的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参与讨论和研究,并在报告展示中展示自己的成果和观点。

新《桥》公开课教案

新《桥》公开课教案

新《桥》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桥》的基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升对文本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桥》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情节、人物关系等。

3. 探讨课文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及其现实意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课文中的具体情节进行深入剖析。

3. 运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桥》的背景及作者。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4. 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题和情节。

5. 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五、作业布置2. 选取一个课文中的情节,进行深入剖析,分析其现实意义。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课文中所反映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通过学生的读后感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感悟和思考深度。

3. 通过学生对课文情节的剖析,评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视角和思考方向。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对课文所反映问题的认识。

3. 开展课后活动,如辩论赛、写作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

3. 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并提供相应的帮助。

九、教学总结1. 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2. 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收获,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肯定。

3. 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和措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

《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

《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3 桥(共2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咆、哮"等8个字,会写“咆哮、惊慌”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短句。

3.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

4.能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能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8个字,正确读写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整体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课件2)1.教师出示桥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桥现代大桥的雄伟壮观。

2.教师导入:一座桥能连接两岸,一座桥能跨越天堑,一座桥甚至能带来生存的希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桥》为题的小说。

3.板书课题:桥,学生齐读课题。

二、介绍小说(出示课件3)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出示课件4)(1)教师提出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朗读课文,并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读课文,能够调动他们的思维紧跟课堂节奏,把握小说内容,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有助于培养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

)学习字词。

(出示课件5)四、再读课文,厘清结构1.(出示课件6)教师出示要求:认真朗读课文,思考这篇小说向我们展示了哪些情节。

2.学生认真朗读课文,梳理小说情节。

3.汇报交流(出示课件)教师板书:山洪暴发组织撤离祭奠亲人(设计意图:引导学梳理小说情节,厘清文章脉络,培养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桥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一等奖3篇

桥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一等奖3篇

1、桥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一等奖课时目标:1、了解课文的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崇高的人格魅力。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定。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体会课文中的老汉高尚的精神品质。

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桥》这一课,这些词你会读吗?出示:咆哮、狞笑、势不可当、跌跌撞撞、乱哄哄、拥戴、祭奠、读的真好!这篇课文写了什么样的内容,你能够选出上面的三到四个词语来说一说吗?二、感受“桥”是的,老汉一个人支撑起了这座桥,可是这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呢?找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座桥的?你来说说。

(东面、西面没有路。

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不错!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

同学们,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生:(桥窄窄的,)窄到什么程度?生:窄到一个人才能通过你还能体会出什么?哪个词(只有又让你想到了什么?生:(唯一一条,别无选择,十分重要)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分组读你读出了桥的窄。

你读出了村民过河的别无选择!你读出了桥对村民的十分重要!你还读出了为村民过桥的担心!三、感受“洪水”这座木桥可能年岁已高,平日里,很少有人关注它的存在,可是就在一个特殊的黎明,他不仅承载着一百多人的生命,还要面临突如其来的暴雨和山洪。

请你们拿起手中的笔,默读课文,迅速用横线标出课文里描写大雨和山洪的句子。

来吧,咱们来交流交流,(……)集体的智慧就是了不起,一下子找了这么多,老师也摘录了五个句子。

课件出示: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5、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我们开火车,来读读这几个句子。

你从这几个句子中发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这些句子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是本篇课文在表达方法上的一大特点。

课文桥优秀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课文桥优秀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课文桥优秀教案导言课文桥是一种创新教学方式,旨在通过课文的主题、结构和语言特点,搭建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认知桥梁,促进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本教案旨在探讨课文桥优秀教案的设计与实施,为教师们提供一个借鉴与参考的框架。

一、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让学生细致阅读课文,理解文中的主题、情节及人物形象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文桥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语言技巧,进行口语和书面表达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课文桥的设计,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布置一个启发性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课文主题的思考。

例如: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你会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2. 预习阅读:要求学生在课前先独立阅读课文,带着问题和疑惑进行阅读。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思考。

3. 集体讨论: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分享他们的问题和观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思考和交流,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4. 课文分析:教师根据课文的主题、结构和语言特点,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解析和分析。

要求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等,并进行归纳总结。

5. 反思与拓展:通过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反思和拓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或口头表达。

6. 练习与巩固:为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巩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练习题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等形式。

7. 总结与评价:对本次课文桥的教学进行总结与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教学评价在课文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1. 观察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和练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参与度、思维开放度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新《桥》公开课教案

新《桥》公开课教案

新《桥》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桥》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提高学生对《桥》的设计、建造和维护的技术水平。

3. 培养学生对《桥》的安全使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桥》的定义和分类2. 《桥》的设计原理3. 《桥》的建造技术4. 《桥》的维护保养5. 《桥》的安全使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桥》的基本知识和概念,解析《桥》的设计原理和建造技术。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桥》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桥》的实际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桥》的维护保养和安全使用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桥梁工程,增强学生对《桥》的直观认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新《桥》公开课教材2.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PPT课件3. 视频资料:收集与《桥》相关的建造和维护保养视频资料4. 实地考察:联系桥梁工程,安排实地考察时间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桥》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桥》的定义和分类:讲解桥梁的基本概念,介绍不同类型的桥梁。

3. 解析《桥》的设计原理:讲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分析设计中的关键因素。

4. 分析《桥》的建造技术:介绍桥梁建造的基本流程和技术要求,解析建造中的关键技术。

5. 讨论《桥》的维护保养:分析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6. 讲解《桥》的安全使用:介绍桥梁安全使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7.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桥梁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桥梁的实际应用。

8.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桥梁维护保养和安全使用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9.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桥梁工程,增强学生对桥梁的直观认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桥》的基本知识和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观点,以评价他们对《桥》的维护保养和安全使用的理解。

《桥》公开课教案

《桥》公开课教案

《桥》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课文《桥》,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结构。

(2)学习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珍惜亲情、友情,学会关爱他人。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桥》的阅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桥》的阅读与理解。

(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次含义。

(2)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探讨作品主题。

3. 实例讲解:结合课文实例,讲解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桥》的作者及背景。

2.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大意。

3.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把握字词含义。

4. 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课文内容,探讨作品主题。

5. 教师引导实例讲解,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6. 学生练习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8.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课文《桥》的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1. 总结课堂教学成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思考下一步的教学策略。

桥 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桥 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桥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3 桥第一课时一、学情分析《桥》是一篇微型小说,叙述了一位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暴发的山洪,以自己的威信、忠于职守的信念和沉稳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第一课时初步了解小说在情节叙述上的特点,重点引导学生在检查预习时了解课文的情节脉络,初步体会不同的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究,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感知大意。

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读好短句子。

2.会写“咆、哮"等8个生字,会写“惊慌、嗓子”等11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主要内容,感受老支书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桥"的含义,结合语境,体会细节描写的表达特点。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我知道:提问生活中常见的桥,引发学生思考。

教师出示PPT,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旧时的吊桥、现代的港珠澳大桥、周庄拱桥等,并组织学生交流体会,导入课题。

2.品析题目: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课题《桥》,并提问:本文的体裁是什么?有什么特点?课文围绕“桥”展开了什么故事?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在预习时查到有关小说的资料,并整理展示小说的概念及三要素。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3.走近作者:介绍本课作者谈歌。

(二)检查预习1.朗读欣赏: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课文大意:出示本课大意,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本课讲述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把村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之桥,自己却英勇殉职的故事。

(三)字词拓展1.结构识字:巩固生字。

出示本课会写的生字,按照结构进行分类。

2.词语盘点:出示本课词语表词语,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3.词语理解:出示词语及意思。

(咆哮、拥戴、呻吟)4.巧记生字:教师拓展“口字旁"生字。

小学课文桥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小学课文桥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小学课文《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桥》是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一篇课文,它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女孩通过桥搭建,帮助大家解决了行走的难题。

这篇课文具有一定的情感渗透,在小学生中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启发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桥的作用,学习有关桥的词汇并掌握其读音和写法。

2.能力目标:通过合作搭建桥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勇敢面对困难、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课文《桥》,引导学生了解桥的作用,学习有关桥的词汇。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过程1.热身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桥的认知和兴趣。

例如:你们知道桥是用来干什么的吗?你们见过哪些种类的桥?2.阅读课文(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桥》,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义。

3.词汇学习(15分钟)教师将课文中涉及到的有关桥的词汇进行单词教学,例如:桥、石板、板条等,并进行读音和写法的讲解。

4.合作搭建桥活动(3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给定的材料,利用创造力和合作精神进行搭建桥的活动。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材料,如纸板、纸杯、竹棍等,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自行设计搭建桥的方案。

活动结束后,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评选出最佳的桥。

5.小结及反思(5分钟)教师对今天的活动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到的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五、课堂延伸1.桥的种类: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展示不同类型的桥梁,让学生了解桥的种类和不同的功能。

2.桥的故事:选取一些有关桥的故事,以故事的形式再一次启发学生对桥的认识和理解。

3.参观实地:带领学生到附近的桥梁处进行实地观察,感受桥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为了巩固今天学到的知识,布置一道相关的作业题目,例如:请你用一段话描述一下你想要建造的桥,以及它的设计理念。

桥公开课教学教案设计

桥公开课教学教案设计

桥公开课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桥的概述1.1 桥的定义与分类1.桥的定义:桥是一种建筑物,跨越障碍物(如河流、道路、铁路等)以便交通和联系两个岸边或地区的结构。

2.桥的分类:根据跨越障碍物的类型和结构形式,桥可以分为梁桥、拱桥、悬索桥、组合桥等。

1.2 桥的功能与作用1.桥的功能:桥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交通连接,促进地区间的交流与发展。

2.桥的作用:桥在交通运输、城市规划、经济发展、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章:桥的起源与发展2.1 古代桥的建筑技术1.石桥:以石头为主要材料,采用堆叠、雕刻等方法建造。

2.木桥:以木材为主要材料,采用搭建、拼接等方法建造。

2.2 近现代桥的建筑技术1.钢铁桥:采用钢铁材料,运用焊接、铆接等方法建造。

2.混凝土桥:采用混凝土材料,运用浇筑、模板等方法建造。

2.3 现代桥的建筑技术1.斜拉桥:采用悬索和梁结构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外观和受力方式。

2.悬索桥:采用悬索结构,实现大跨度跨越。

第三章:桥的设计与构造3.1 桥的设计原则1.安全性:确保桥的结构稳定、承载能力充足。

2.适用性:满足交通需求,适应不同荷载、气候等条件。

3.经济性:在满足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

4.美观性:注重桥的外观设计,与周围环境协调。

3.2 桥的主要组成部分1.桥跨:承担主要荷载,决定桥的跨度。

2.桥墩:支撑桥跨结构,传递荷载至地基。

3.桥台:位于桥的两端,用来支撑桥面和连接引道。

4.桥面:承载交通荷载,包括行车道、人行道等。

第四章:桥的施工与养护4.1 桥的施工流程1.前期准备:包括选址、勘察、设计等。

2.地基处理:加固地基,保证桥的稳定性。

3.桥跨施工:建造桥跨结构,如梁、拱、悬索等。

4.桥面施工:铺设桥面铺装、安装排水系统等。

5.竣工验收:确保桥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4.2 桥的养护与管理1.日常养护:定期检查桥的结构、设施,及时修复损坏部分。

2.定期检查:对桥的结构、设施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健康状况。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公开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公开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桥公开课教案教案一:《桥公开课》阅读教学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了解其用法。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桥公开课》的课件或者黑板。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教师与学生打招呼,问询学生的近况。

2. 引出新课《桥公开课》,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这篇文章。

Step 2: 预读课文1. 教师告诉学生要读一篇关于桥的文章,让学生想一下桥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学生思量一分钟,然后与同桌分享自己的想法。

3. 随机抽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

Step 3: 阅读课文1.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课文。

2.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

3. 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Step 4: 理解课文1.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赋予肯定的反馈。

Step 5: 学习生词和短语1. 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学生跟读并记忆。

2. 学生用生词和短语造句,教师赋予指导和纠正。

Step 6: 合作学习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 每一个小组讨论一下桥的作用和重要性,并写下自己的观点。

3. 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的观点和结论。

Step 7: 总结课堂内容1.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桥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赋予肯定的反馈。

Step 8: 课堂作业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桥的作用和重要性的短文。

2. 学生完成作业后,可以互相交流和修改。

教学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桥的实地考察,了解不同类型的桥。

2. 可以让学生设计和制作自己的小桥模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公开课教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人教版第十册语文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高年级教学的重点。

而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中,以教材为载体,学会一定的阅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老师教学中训练的重点。

本教学设计力图将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训练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真真正正的学习到一定的阅读方法。

并在阅读中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师生交流,在交流中表达独特的感受,在交流中升华自我情感。

二、教材分析
《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甚至牺牲了自己儿子的生命。

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也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

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2)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4)对比的手法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词句,结合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逐步深刻感受老汉在危急时刻把
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

2、积淀情感,让学生通过层层深入的感情朗读课文,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

3、注重篇章结构的渗透,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4、体会《桥》的深刻涵义。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山一般的伟大形象(镇定如山、威望如山、大爱如山、父爱如山),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
特点。

教学难点:难点是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五、教学准备
1、洪水发生时的音像资料。

2、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六课《桥》,谁能回顾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书课题】
二、感受险情,导入新课
1、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一场洪水当中,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浏览课文,找出描写洪水的句子。

(课件出示5个句子)
2、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句子一起出示)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预设:体会“一群”与“一匹”的不同,朗读感悟。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5)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预设:把“窜”字换一换,你会换成哪个字?从“窜”字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用简笔画在课题下画上水】
3、师小结:短句可以渲染紧张的气氛,要读得快而有力;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洪
水势不可当的形象更生动。

4、洪水到底有多么可怕看,(学生欣赏视频)你感受到了什么(可怕;来得太快了;
难以逃生……)带着你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几个句子吧。

(师生合作读)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转眼间)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一瞬间)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刹那间)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紧接着)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最后)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三、感受人们的慌乱
1、面对这势不可当,来势汹汹的洪水,乡亲们有什么反应?【板书:乡亲们】
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学生从“惊慌、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拥去”体会村民的惊慌失措。

【板书:惊慌、疯了】
四、品读人物
1、洪水势不可当,村民们惊慌失措,时间万分紧迫!但此时此刻,有一个人不一样谁【
板书:老汉】他是一个怎样的老汉?请在文中找出描写老汉外貌的词语。

2、什么是“清瘦”
3、但是这一段中有句话却说老汉“像一座山”“山”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4、一个清瘦的老汉,像一座山。

这本身就是值得好好探讨的问题。

请大家想着山的特
征,看看老汉的举动,再次走进课文,看从课文哪些内容中能读出老汉像一座山?
默读课文的第7到23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细心体会,把你的感受写在句子的旁边。

(抓住老汉的动作、神态、语言和侧面描写来体会。


交流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预设:
(1)威望如山:村民心中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通过学生研读老汉在生死攸关时刻的冷静指挥,指导学生联系“拥戴”理解。

(2)沉稳、镇定如山。

威严如山.
教学预设:
抓住老汉的动作、神态、语言的生动描写,如指导读好“沙哑地喊”“冷冷地说”“吼道”的语言描写,
“站”(他是怎样的站着如果让你在“站”字前加一个词,你会加哪个词)
“盯”(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这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犀利的目光、严肃的目光、威严的目光、冷静的目光,这样的目光就像大山一样沉着镇定!我们带上自己的体会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冲”“揪”的动作以及“凶得像只豹子“的神态描写,体会老汉临危不乱,镇静指挥,因无私无畏而自然而生的威严。

【板书:站、盯】
(3)大爱如山。

村民们要过桥了,请你按顺序给他们排排队。

谁站前面谁站后面“小伙子”排在哪他怎么站到后面去的
你如何知道他们是父子?看,我们的作者不愧是大文学家,他巧设悬疑,不动声色的告知了人物的身份,又一次展示了独特的写作技巧。

这一段(15自然段)中的哪个字让你感受最深(吼、冲、揪、凶得像只豹子)指导朗读。

体会大爱如山。

五、感受父爱缱绻
1、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汉在全村命悬一线之际,他忠于职守,可谓仰不愧天。

在紧急关头,老汉作出的生死抉择,表现出的大爱让我们为之动容。

但是,作为一个父亲,他对于儿子的态度,我觉得有一点不近亲情。

你难道没有感觉到父亲的绝情吗?
生:我觉得他还是爱他的儿子的,大概因为当时的情况紧急,老汉作为老支书,儿子又是个党员,他只能这样做。

生:我从“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快走。

”和“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了木桥”这两句话读出了他们面临生死时,都先想着对方,看出父子情深。

2、这时再读这一个“吼”字,他为什么要吼从吼声了你听出了什么
生:我听出了对儿子的爱。

生:还吼出了对儿子的担心,因为老汉想让自己的儿子赶快逃生,不要再管自己。

3、同样是一个凶巴巴的“吼”字,第一次吼是对群众的大爱,对儿子的气愤;第二次
吼,吼出了父爱的深沉。

原来作者将对比的手法隐藏在了此处,藏得真深啊,你还能在文中找出这个写作手法吗?谁能把大作家的秘密都挖掘出来。

4、桥轰的一声,塌了,当儿子被洪水吞没的时候,“老汉似乎要喊什么”,大家想象
一下,老汉可能会喊什么(我听出来了,这是一个父亲痛失爱子的呼喊,是一种心存愧意而又无悔的呼喊。

只是那一瞬间,老汉什么都来不及喊了,就只剩下这——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5、那是一个父亲痛失爱子的绝望而伤心的喊,那是一种心存愧意而又无悔的喊。


是,只在那一瞬间,老汉什么都来不及想,也来不及喊,就只剩下这——(出示:“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学生齐读。

6、同学们,让我们把“儿子”这个充满亲情的字眼,送回到文章中去,你会看到一座
闪烁着人性至美的高山!
六、拓展升华
1、引读24——27段,【板书:边读边擦掉板书中的洪水】泪眼朦胧之中,她看见了
泪流满面的乡亲们,却看不见老伴清瘦的脸颊;她听见了人们嘤嘤的哭泣声,却再也听不见儿子深情的呼唤。

2、老汉用自己和儿子的生命,把群众送过了这座窄窄的木桥,此时我们再来看课题,
我想你一定明白“桥”作为课题的真正含义。

如果让你给这篇课文的题目前加上一个词,你会加什么词为什么【板书:点名让学生自己在课题前写】
3、后来,一座新桥横跨在小河两岸,宽阔、平坦,桥头有一块无字碑,人们聚集在桥
头,商量着碑上该写……(请同学们帮他们写一写石碑的内容吧!)
板书设计:
乡亲们:惊慌、疯了……

老汉:站、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