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
高二下期末物理知识点

高二下期末物理知识点本文将介绍高二下学期末物理考试中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相关知识。
1. 力学1.1 牛顿三定律:包括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等。
1.2 运动学方程: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等。
1.3 动量定理和冲量定理:解析物体在力作用下产生的动量变化与冲量的关系。
1.4 弹力:包括胡克定律、弹性势能等。
1.5 平衡力和平衡条件:也即物体受力平衡时满足的条件,如力的合力为零。
2. 热学2.1 温度和热量:介绍温度的测量、热平衡、热传导等相关概念与原理。
2.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包括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推导与应用、气体的温度、压强和体积的关系等。
2.3 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即能量守恒定律,描述了能量转化与转移的原理。
2.4 热传递:包括热辐射、传导和对流等方式的热传递。
3. 光学3.1 光的反射和折射:包括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以及光的全反射等。
3.2 光的波动性:包括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3.3 光的光谱:介绍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和光谱分析的原理。
3.4 光的光电效应:描述光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现象和原理。
4. 电学4.1 电荷与电场:包括电场、电势差、电势能等概念的介绍。
4.2 静电场:介绍静电力、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等。
4.3 电流和电阻:包括欧姆定律、串联和并联电阻等。
4.4 电磁感应:包括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以及感应电动势等。
4.5 电磁波:包括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谱等。
5. 原子物理5.1 原子结构和稳定性:包括原子核、电子层、元素周期表等基本概念。
5.2 放射性衰变:介绍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行为和半衰期的概念。
5.3 核反应:包括裂变和聚变等核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5.4 量子物理学:简介量子的概念和不确定性原理等。
以上列举了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的主要知识点,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同学们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备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愿大家学有所获,考试顺利!。
物理高二下期末考知识点

物理高二下期末考知识点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学科,是研究物质的运动、相互作用和能量转化的规律的学科。
在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中,物理知识点的掌握至关重要。
以下是物理高二下学期末考的主要知识点:1. 力学1.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与计算1.2 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1.3 重力与重力加速度1.4 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及其守恒定律1.5 碰撞与动量守恒定律1.6 机械振动的基本概念与公式1.7 弹簧振子的运动规律2. 热学2.1 温度与热量的概念2.2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基本原理2.3 热平衡与热力学第零、第一、第二定律2.4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定律的应用 2.5 热力学循环与热效率3. 光学3.1 光的直线传播和折射定律3.2 能量守恒和光的衍射3.3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3.4 物体的成像与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3.5 光的色散与频谱4. 电学4.1 电荷、电流及其单位4.2 电势差、电压和电阻的概念4.3 电阻和欧姆定律4.4 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4.5 戴维南定理和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4.6 电功率和电能的计算4.7 电磁感应与电磁感应定律4.8 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应用5. 声学5.1 机械波与声音的传播5.2 声音的特性及其参数的定义与计算5.3 驻波和多普勒效应的原理以上是物理高二下学期末考的主要知识点概述。
在备考期末考试时,同学们应该重点理解这些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并能够运用到具体的问题中。
掌握好这些知识点,相信能够在物理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加油!。
高二下物理期末考试知识点

高二下物理期末考试知识点高二下学期的物理期末考试即将到来,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本文将整理并梳理高二下物理课程的重点知识点。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力和运动1.力的定义和计算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用单位为牛顿(N)来表示。
力的计算公式为:力=质量 ×加速度。
其中,质量用千克(kg)表示,加速度用米每平方秒(m/s²)表示。
2.牛顿三定律第一定律: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即F=ma,其中F表示力,m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
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着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3.摩擦力摩擦力是垂直于两个接触物体表面的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物体相互之间没开始滑动时的力,动摩擦力是物体相互之间滑动时的力。
计算摩擦力可以使用公式F=μN,其中μ表示摩擦因数,N表示物体的垂直力。
二、运动中的物体1.一维运动一维运动是指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
常见的一维直线运动有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匀速运动是指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相等。
变速运动是指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不相等。
2.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变化,可以用公式v=Δx/Δt表示。
加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可以用公式a=Δv/Δt表示。
3.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只受重力影响下的运动。
重力加速度在地球表面约为9.8 m/s²,向下取向。
自由落体运动可以用公式h=1/2gt²表示,其中h表示下落的高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t表示时间。
三、动能与势能1.动能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动能可以用公式K=1/2mv²表示,其中K表示动能,m表示质量,v表示速度。
2.势能势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相对其他位置具有的能量。
高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精编

高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精编高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精编导体的电阻①定义: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叫做这段导体的电阻。
②公式:R=U/I(定义式)说明:A、对于给定导体,R一定,不存在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的关系,R只跟导体本身的性质有关B、这个式子(定义)给出了测量电阻的方法――伏安法。
C、电阻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欧姆定律①定律内容:导体中电流强度跟它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②公式:I=U/R③适应范围:一是部分电路,二是金属导体、电解质溶液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1)伏安特性曲线:用纵坐标表示电流I,横坐标表示电压U,这样画出的I-U 图象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2)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通过原点的直线的电学元件。
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曲线,即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的电学元件。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1)对同一导体,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在相同电压下,U/I大的导体中电流小,U/I小的导体中电流大。
所以U/I 反映了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叫做电阻(R)(3)在相同电压下,对电阻不同的导体,导体的电流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串联电路①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强度相等。
I=I1=I2=I3=②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U1+U2+U3+③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R=R1+R2+R3+④电压分配:U1/R1=U2/R2U1/R1=U/R⑤n个相同电池(E、r)串联:En?=?nErn?=?nr⑥串联电路的功率分配:P=I2RP1/R1=P2/R2=P3/R3==Pn/Rn并联电路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U=U1=U2=U3=②电路中的总电流强度等于各支路电流强度之和。
I=I1+I2+I3+③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1/R=1/R1+1/R2+1/R3+对两个电阻并联有:R=R1R2/(R1+R2)④电流分配:I1/I2=R1/R2I1/I=R1/R⑤n个相同电池(E、r)并联:En?=?Ern?=r/n⑥并联电路的功率分配:P1R1=P2R2=P3R3==PnRn=U2几点注意事项:①几个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一个电阻的几分之一;②若不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其中最小的'电阻;③若某一支路的电阻增大,则总电阻也随之增大;④若并联的支路增多时,总电阻将减小;⑤当一个大电阻与一个小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接近小电阻。
高二物理期末大纲总结

高二物理期末大纲总结一、力学1.直线运动(1)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2)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3)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4)自由下落运动2. 曲线运动(1)速度的方向和大小(2)向心力和离心力(3)牛顿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3. 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和冲量的概念(2)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4. 能量转化和机械能守恒定律(1)势能和动能的概念(2)机械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5. 弹力(1)胡克定律(2)悬链线6. 圆周运动(1)角速度和角位移(2)向心力和离心力(3)圆周运动的势能和动能(4)质点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的受力分析7. 万有引力和行星运动(1)万有引力和万有引力定律(2)行星运动的分析二、热学1. 温度和热量(1)温度的定义和温区的划分(2)热量和热量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辐射)2.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物态方程(1)内能和内能变化(2)一定质量气体的内能和温度的关系3.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热机效率(1)卡诺热机和卡诺循环(2)热机效率和热机效率的最高值4. 气体分子运动理论(1)气体分子的运动状态和平均动能(2)分子运动的速率和分子平均自由程(3)分子平均自由程、平均速率和温度的关系5. 膨胀定律(1)等容膨胀、等压膨胀和绝热膨胀(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绝热过程的温度和压强关系(3)气体膨胀功和压强的关系三、电学1. 电荷和电场(1)电荷的基本性质(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电荷守恒定律)(2)电场和电场强度(3)二点之间的电势差和点电荷的电势2. 电流和电阻(1)电流的概念和电流的计算(2)欧姆定律和电阻的概念(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4)功率和电能3. 恒定电流和欧姆定律的应用(1)灯泡的亮度和电流的关系(2)电阻的选择和串并联电路的设计4. 磁场和磁感应强度(1)磁场和磁感应强度的概念(2)磁场中带电粒子的受力分析5. 安培力和安培定律(1)安培力和洛伦兹力(2)电流弯曲情况下的安培力与流向的关系(3)安培定律和滑动导体的电磁感应6. 电磁感应和法拉第定律(1)法拉第定律和感应电动势(2)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7. 电磁振荡和交流电(1)电磁振荡的条件和频率(2)交流电的性质和相位差的计算(3)交流电的大小和相位的关系(4)交变电流的功率和交流电的平均功率四、光学1. 光的传播和反射(1)光的传播和光线的反射(2)反射定律和镜像的成因(3)平面镜的成像特点2. 折射和透镜成像(1)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2)透镜的成像特点和成像公式(3)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应用3. 光的干涉和衍射(1)光的干涉现象和相干光的条件(2)杨氏双缝干涉和杨氏双缝干涉的条件(3)光的衍射现象和衍射的条件4. 光的偏振(1)光的偏振现象和偏振光的产生(2)椭圆偏振器和偏振片的应用以上是高二物理期末大纲的总结,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复习物理知识。
高二物理下册期末知识点归纳

高二物理下册期末知识点归纳1.高二物理下册期末知识点归纳篇一电流的测量1.电流定义:表示电流强弱,用I表示电流.单位:在国际单位制里,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A).电流的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μA)。
1安=1000毫安,1毫安=1000微安。
2.电流表使用: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选择合适的量程;电流必须从"+"接线柱流进去,从"-"接线柱流出来.读数:电流表的示数=指针偏转的格数×分度值。
注意: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这样造成短路,烧坏电流表.2.高二物理下册期末知识点归纳篇二串联和并联1.串联电路定义: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为串联电路.特点:电流只有一条通路,没有分支;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其作用与其位置无关.2.并联电路定义:把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为并联电路.特点: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电流用分支;各条支路互相不影响,可以独立工作;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该条支路.注意:电源两极到电路分支点之间的部分叫干路,分支点之间的部分叫支路.3.高二物理下册期末知识点归纳篇三1.摩擦起电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说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2.两种电荷正电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验电器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4.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最小的电荷叫做元电荷,一个电子的带的电荷是元电荷.单位:库仑,符号是C.5.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常见导体:各种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铅笔芯)、酸碱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空气、纯净的水等。
4.高二物理下册期末知识点归纳篇四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电动势1.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1)电源:电源就是把自由电子从正极搬迁到负极的装置。
高二下期期末物理知识点

高二下期期末物理知识点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高二下学期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将接触到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在学习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而且在今后的实践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高二下期期末物理知识点进行简要概述,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复习。
1. 动力学1.1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指出当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1.2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
F=ma,其中F为力,m为物体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1.3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力,且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力学2.1 重力:地球对物体施加的吸引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2 弹力:当物体发生形变时,恢复原状的力。
2.3 摩擦力:物体在相互接触的表面间相互作用的力。
2.4 浮力: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液体对物体所施加的向上的力。
3. 能量和功3.1 功:力在物体上产生的位移与力的大小和位移的方向相乘。
3.2 功率:功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工作量。
3.3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3.4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3.5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4. 电学4.1 电流和电阻:电流是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通过的程度。
4.2 电压和电势差:电压是单位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电势能;电势差是两点之间单位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差。
4.3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U=I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5. 光学5.1 反射和折射:反射是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发生改变方向的现象;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5.2 理想像和凸透镜公式:理想像的特点是物距和像距之比等于焦距和像的反比。
对于凸透镜,1/f=1/v-1/u,其中f为焦距,v 为像距,u为物距。
高二物理下学期复习提纲

高二物理下学期复习提纲恒定电流一、 根本概念与规律: 1、电源、电流、电阻.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电流强度是标量〕电源的正极电势高,负极的电势低.因此电源的电压叫做电动势.电动势E 〔标量〕是由电源本身性质决定........,那么路,一般电路中应考虑内电阻,那么内路.〔1〕在外电路中电流是从高电势流向低电势.〔2〕在内电路中,电流是从低电势〔负极〕流向高电势〔正极〕 〔3〕tqI =〔及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大小无关〕,(S 横截面积,v 定向移动速率,n 单位体积的自由电荷个数)注:①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自由电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电流速率.②如果正、负两种电荷往相反方向定向通过横截面积而形成电流,这时对应q 为两种电荷的电荷量之与〔负电荷等效反方向过来的正电荷〕假设是同种电荷,那么是电荷量之差。
〔4〕欧姆定律:RUI =适用对象:金属,电解质溶液〔对气态导体与半导体不适用〕或者是伏安特性曲线是直线的电阻,即纯电阻。
〔5〕电阻定律:SLR ⋅=ρ,R .是反映自身的物理量.........,ρ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称为材料电阻率.纯金属的电阻率小,而合金的电阻率大.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是随温度变化,有的随温度增高而增大.有的随温度增高而减小,而有的随温度增高而不变化. 例如:在灯泡〔“220,100W 〞〕工作时电阻为484Ω,那么不工作时的电阻是小于484Ω〔随工作而升高的温度使R 变大〕.附:①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受温度、光照、掺入微量杂质影响. ②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数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为零的现象,这个现象叫做超导,其温度称为超导转变温度〔或临界温度〕零. ③rR E I +=〔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④ U 路 U 内I,,U 路I 叫做外电路的消耗功率或者电源输出功率, U内I 叫做内电路的发热功率.U 路—〔适用于一切电路〕,叫做电源功率或者电路总功率. 注:①当电源两端短路时,R 外=0,此时路端电压为零. ②路端电压及电流的图象: 2、电功与电功率.电功率单位:瓦特W ;电功单位:J ,常用单位:千瓦时又称“度“1 = 3.6×610J 〔1〕〔适用于一切电路〕 t RURt I W 22==〔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2〕UI tW P ==〔适用于一切电路〕R U R I P 22==〔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3〕焦耳定律:Rt I Q 2=〔适用于一切电路〕 W 总=Rt I t RU Rt I 222==〔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电功等于电热〕 W 总机热2机 〔适用于非纯电阻电路〕〔4〕热功率R I 2〔适用于一切电路〕热机2机〔适用于非纯电阻电路〕 注:①电动机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W 总机热 而在电动机被卡住的情况下,W 总= W 热等效于纯电阻电路,电动机在因电压缺乏而不能转时,也同样可等效纯电阻电路,亦可用欧姆定律.②在纯电路电路中,电路上消耗的总功率等于各个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之与〔无论是串联,还是并联〕. ③电源输出功率曲线:A 、当R 外= r 时,此时电源输出功率为最大.简证:P 输=⇒+'+='+RR r EI ),R (R I 2P输2rRR rR R E )R (R R)R (r E 2222++'++'='++'+=有最大值,那么R ' = r .B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的条件同样是 时,这时采用R 及r 等效为一个新的电源内阻.简证:P 滑=22r)(2R E 2r2R R r)(R R E R )rR R E(R I 22222⋅+≤++'++'='++'='⋅〔当r R R +='时取等号〕④关于并联电路的最大电阻电路问题. 大值.推导:22111212121R R R R R R R R≤⇒≥+=当R 1 = R 2, R 有最⑤处于开路的用电器相当于一根导线〔如图〕. 〔R 1相当于一根导线〕⑥串联,并联,混联特点是:其中任何一个阻值增大,那么总电阻增大. 3、电路中的规律:〔1〕电路中电表示数的判断:对于涉及电阻变化的动态直流电路问题,可运用“串反并同〞规律迅速分析各支路中电流的变化。
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既要及时跟上老师步伐,也要及时复习巩固,知识点要及时总结,这是做其他练习必备的前提。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提纲整理1、磁现象: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钢铁、钴、镍一类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磁体的分类:①形状:条形磁体、蹄形磁体、针形磁体;②来源:天然磁体(磁铁矿石)、人造磁体;③保持磁性的时间长短:硬磁体(永磁体)、软磁体。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的磁性最弱。
磁体的指向性:可以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磁针,静止后总是一个磁极指南(叫南极,用S表示),另一个磁极指北(叫北极,用N表示)。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无论磁体被摔碎成几块,每一块都有两个磁极。
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钢和软铁都能被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性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所以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2、磁场:磁场: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我们把它叫做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的方向: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方便形象的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对磁感线的认识:①磁感线是假想的曲线,本身并不存在;②磁感线切线方向就是磁场方向,就是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③在磁体外部,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在磁体内部正好相反。
④磁感线的疏密可以反应磁场的强弱,磁性越强的地方,磁感线越密;3、地磁场:地磁场: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在地球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磁场,叫做地磁场。
指南针:小磁针指南的叫南极(S),指北的叫北极(N),小磁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
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知识点

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知识点一、光学1. 光的传播与折射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在介质之间的折射c. 折射定律d. 全反射2. 光的成像a. 凸透镜成像规律b. 凹透镜成像规律c. 成像公式和物像距离关系d. 光的追迹法3. 光的色散a. 欧拉公式b. 普朗克公式c. 空气中的光的速度和折射率d. 不同颜色光的折射率和波长二、电磁感应1. 磁感线与磁感应强度a. 磁感线的定义与性质b. 磁感力线的画法c. 磁场强度的方向与大小d. 磁感应强度的计算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a. 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b. 动生电动势与静生电动势c.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式d. Lenz定律3. 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a.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b. 电磁铁的工作原理c.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三、电路1. 电阻与电路图a. 电阻的定义与单位b.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c. 电路图的绘制法2. 欧姆定律与电功率a.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b. 简单电路中电流、电势差与电阻之间的关系c.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d. 电功率与热功率3. 电容与电感a. 电容的定义与单位b. 串联与并联电容的等效电容c. 电感的定义与单位d. 串联与并联电感的等效电感四、力学1. 牛顿三定律a. 牛顿第一定律b. 牛顿第二定律c. 牛顿第三定律2. 动量与动量守恒a. 动量的定义与单位b. 动量定理c.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3. 能量与能量守恒a. 动能与重力势能b. 动能定理与重力势能定理c.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五、热学1. 热量与温度a. 热量的转移方式b. 内能与温度的关系c. 热平衡定律d.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2. 热量传递a. 热传导的三种方式b. 热传导的热阻与导热系数c. 辐射热量传递的特点与应用3. 理想气体与气体定律a. 理想气体的特性b. 摩尔气体与摩尔质量c.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d. 定压定容定律、查理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以上是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高二物理下册 期末复习 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物理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本章综合运用运动学、动力学和能的转化等方面的知识讨论了两种常见的运动形式——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于这两种运动,既要认识到它们的共同点——运动的周期性,如振动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回复力、能量等都呈周期性变化,更重要的是搞清它们的区别:振动研究的是一个孤立质点的运动规律,而波动研究的是波的传播方向上参与波动的一系列质点的运动规律.其中振动的周期、能量、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机械波的干涉、衍射等知识,对后面交变电流、电磁振荡、电磁波的干涉、衍射等内容的复习都具有较大的帮助.本章内容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其中命题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是波的图象、频率、波长、波速的关系,其次是单摆周期.题型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试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一道题往往考查多个概念和规律.特别是通过波的图象综合考查对波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更应在复习中予以重视.本章内容可分为以下两个单元组织复习:(Ⅰ)机械振动;(Ⅱ)机械波.第Ⅰ单元1.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所做的往复运动.回复力:振动物体所受的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合外力.它是根据作用效果命名的,类似于向心力. 2.(1)位移x :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动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2)振幅A :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是标量.表示振动的强弱.(3)周期T 和频率f :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叫周期,而频率则等于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它们是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二者互为倒数关系:T =f1. 当T和f 是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决定时(非受迫振动),则叫做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1.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 (1)回复力F =-kx . (2)运动特征:加速度a =-kx /m ,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总指向平衡位置.简谐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判断一个振动是否为简谐运动,依据就是看它是否满足上述受力特征或运动特征.(3)振动能量:对于两种典型的简谐运动——单摆和弹簧振子,其振动能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能量越大.简谐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4)物体做简谐运动时,其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等矢量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它们的变化周期就是简谐运动的周期T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也随时间周期性变化,其变化周期为21T . 2.(1)单摆:在一条不可伸长、忽略质量的细线下端拴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上端固定,构成的装置叫单摆.(2)单摆振动可看作简谐运动的条件:摆角α<10(3)周期公式:T =2πgl其中摆长l 指悬点到小球重心的距离,重力加速度为单摆所在处的测量值.(4)单摆的等时性:在振幅很小的条件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跟振幅无关.(单摆的振动周期跟振子的(5)单摆的应用:A.计时器(摆钟是靠调整摆长而改变周期,使摆钟与标准时间同步)B.测重力加速度:g =224Tl. 3.(1)如图7—1—1所示为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它反映了振子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而其轨迹并非正弦曲线.图7—1—1(2)①振幅A 、周期T 以及各时刻振子的位置. ②各时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位移的方向.③某段时间内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 ④某段时间内振子的路程.1.受迫振动:物体在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做受迫振动的物体,它的周期或频率等于驱动力的周期或频率,而与物体的固有周期或频率无关.2.共振:做受迫振动的物体,它的固有频率与驱动力的频率越接近,其振幅就越大,当二者相等时,振幅达到最大,这就是共振现象.1.弹簧振子的周期和频率只取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振子的质量,与其放置的环境和放置的方式无任何关系.如某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的周期为T ,不管把它放在地球上、月球上还是卫星中;是水平放置、倾斜放置还是竖直放置;振幅是大还是小,只要还是该振子,那么它的周期就还是T .2.单摆的周期公式T =2πgl是惠更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单摆的回复力是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并且指向平衡位置的分力,偏角越大回复力越大,加速度(g sin α)越大,由于摆球的轨迹是圆弧,所以除最高点外,摆球的回复力并不等于合外力.在有些振动系统中l 不一定是绳长,g 也不一定为9.8 m/s 2,因此出现了等效摆长和等效重力加速度的问题.(1)等效摆长:在图7—1—2中,三根等长的绳l 1、l 2、l 3共同系住一密度均匀的小球m ,球直径为d .l 2、l 3与天花板的夹角α<30°.若摆球在纸面内做小角度的左右摆动,则摆动圆弧的圆心在O 1处,故等效摆长为l 1+2d,周期T 1=2πg d l /)2(1+;若摆球做垂直纸面的小角度摆动,则摆动圆弧的圆心在O处,故等效摆长为l 1+l 2sin α+2d ,周期T 2=2πg dl l /)2sin (21++α.图7—1—2(2)等效重力加速度:公式中的g 由单摆所在的空间位置决定. 由G2R M=g 知,g 随地球表面不同位置、不同高度而变化,在不同星球上也不相同,因此应求出单摆所在处的等效值g ′代入公式 ,即g 不一定等于9.8 m/s 2.第Ⅱ单元1.机械波的产生: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叫机械波.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要有做机械振动的物体作为波源,二是要有能够传播机械振动的介质.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有机械振动不一定有机械波. 但是,已经形成的波跟波源无关,在波源停止振动时仍会继续传播,直到机械能耗尽后停止.2.横波和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叫横波.凸起部分叫波峰,凹下部分叫波谷.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叫纵波.质点分布密的叫密部,分布疏的叫疏部.3.(1)波长λ: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在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在纵波中,两个相邻密部(或疏部)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在一个周期内机械波传播的距离等于波长.(2)频率f: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在任何介质中频率不变.(3)波速v:单位时间内振动向外传播的距离.波速与波长和频率的关系:v=λf,波速大小由介质决定.4.机械波的特点:(1)每一质点都以它的平衡位置为中心做简谐运动;后一质点的振动总是落后于带动它的前一质点的振动.(2)波传播的只是运动形式(振动)和振动能量,介质中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5.声波:一切振动着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的振动在介质中形成纵波.频率为20 Hz到20000 Hz的声波能引起听觉。
高二下学期物理知识点提纲

高二下学期物理知识点提纲一、力与运动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惯性现象和应用场景2.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与加速度的关系- 作用力与物体质量和加速度的定量关系- 合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作用- 物体间力的平衡与不平衡4.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滑动条件- 摩擦系数的概念与计算5.重力与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与引力场概念- 重力加速度和物体重力的相关性- 行星运动的万有引力解释二、能量与动量1.机械能及其守恒- 动能与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 弹簧势能与弹性力的关系2.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的定义与计算- 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3.功、功率与能量转化- 功的定义、计算与应用- 功率的概念与计算- 能量的转化与效率三、电学基础1.静电场与电场力- 电荷的性质与电荷守恒- 静电场的概念与性质- 电场力的计算与应用2.电场中的电势能与电势差- 电势能的概念与计算- 电势差的定义与计算- 电场力与电势能的关系3.电流与电阻- 电流的概念与计算- 电阻的性质与计算- 欧姆定律与应用4.串联与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特点- 等效电阻的计算- 串并联电路计算与应用四、磁学基础1.磁场与磁感应强度- 磁场的性质与计算- 磁感应强度的概念与计算- 磁场力的应用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磁感应强度变化产生电动势- 感应电流的概念与计算- 感应电动势及其应用3.电磁感应定律与发电机- 变化磁通量产生感应电动势-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与产生电能的过程5.电磁铁与电磁泵- 电磁铁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电磁泵的工作原理与应用五、光学基础1.光的传播与光线的反射- 光的传播方式与光线的传播规律- 光的反射定律与应用2.光的折射定律与像的成因- 光的折射定律与应用- 薄透镜成像原理3.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光的波粒二象性4.光的反射与折射的应用- 曲面镜的成像特点与计算- 光棱镜的工作原理与应用以上提纲涵盖了高二下学期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可根据具体的题目内容展开详细的讲解。
(完整word版)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doc(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本章综合运用运动学、动力学和能的转化等方面的知识讨论了两种常见的运动形式——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于这两种运动,既要认识到它们的共同点——运动的周期性,如振动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回复力、能量等都呈周期性变化,更重要的是搞清它们的区别:振动研究的是一个孤立质点的运动规律,而波动研究的是波的传播方向上参与波动的一系列质点的运动规律.其中振动的周期、能量、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机械波的干涉、衍射等知识,对后面交变电流、电磁振荡、电磁波的干涉、衍射等内容的复习都具有较大的帮助.本章内容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其中命题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是波的图象、频率、波长、波速的关系,其次是单摆周期.题型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试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一道题往往考查多个概念和规律.特别是通过波的图象综合考查对波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更应在复习中予以重视.本章内容可分为以下两个单元组织复习:(Ⅰ)机械振动;(Ⅱ)机械波.第Ⅰ单元一、机械振1.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所做的往复运动.回复力:振动物体所受的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合外力.它是根据作用效果命名的,类似于向心力.2.(1)位移x: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动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2)振幅A: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是标量.表示振动的强弱.(3)周期T和频率f: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叫周期,而频率则等于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它们是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二者互为倒数关系:1.f当T和f是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决定时(非受迫振动),则叫做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1.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1)回复力F=-kx.(2)运动特征:加速度a=-kx/m,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总指向平衡位置.简谐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在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判断一个振动是否为简谐运动,依据就是看它是否满足上述受力特征或运动特征.(3)振动能量:对于两种典型的简谐运动——单摆和弹簧振子,其振动能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能量越大.简谐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4)物体做简谐运动时,其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等矢量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它们的变化周期就是简谐运动的周期T.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也随时间周期1T.性变化,其变化周期为22.(1)单摆:在一条不可伸长、忽略质量的细线下端拴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上端固定,构成的装置叫单摆.(2)单摆振动可看作简谐运动的条件:摆角α<10(3)周期公式:T=2πgl其中摆长l 指悬点到小球重心的距离,重力加速度为单摆所在处的测量值. (4)单摆的等时性:在振幅很小的条件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跟振幅无关.(单(5)单摆的应用:A.计时器(摆钟是靠调整摆长而改变周期,使摆钟与标准时间同步)B.测重力加速度:g=224Tl.3.(1)如图7—1—1所示为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它反映了振子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而其轨迹并非正弦曲线.图7—1—1 (2)①振幅A 、周期T 以及各时刻振子的位置.②各时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位移的方向.③某段时间内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④某段时间内振子的路程.1.受迫振动:物体在周期性驱动力作用下的振动.做受迫振动的物体,它的周期或频率等于驱动力的周期或频率,而与物体的固有周期或频率无关.2.共振:做受迫振动的物体,它的固有频率与驱动力的频率越接近,其振幅就越大,当二者相等时,振幅达到最大,这就是共振现象.1.弹簧振子的周期和频率只取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振子的质量,与其放置的环境和放置的方式无任何关系.如某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的周期为T ,不管把它放在地球上、月球上还是卫星中;是水平放置、倾斜放置还是竖直放置;振幅是大还是小,只要还是该振子,那么它的周期就还是T.2.单摆的周期公式T =2πgl是惠更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单摆的回复力是重力沿圆弧切线方向并且指向平衡位置的分力,偏角越大回复力越大,加速度(gsin α)越大,由于摆球的轨迹是圆弧,所以除最高点外,摆球的回复力并不等于合外力.在有些振动系统中l 不一定是绳长,g 也不一定为9.8 m/s 2,因此出现了等效摆长和等效重力加速度的问题.(1)等效摆长:在图7—1—2中,三根等长的绳l 1、l 2、l 3共同系住一密度均匀的小球m ,球直径为d.l 2、l 3与天花板的夹角α<30°.若摆球在纸面内做小角度的左右摆动,则摆动圆弧的圆心在O 1处,故等效摆长为l 1+2d ,周期T 1=2πg d l /)2(1+;若摆球做垂直纸面的小角度摆动,则摆动圆弧的圆心在O 处,故等效摆长为l 1+l 2sinα+2d,周期T 2=2πg d l l /)2sin (21++α.图7—1—2(2)等效重力加速度:公式中的g由单摆所在的空间位置决定.M=g知,g随地球表面不同位置、不同高度而变化,在不同星球上也不相由G2R同,因此应求出单摆所在处的等效值g′代入公式,即g不一定等于9.8 m/s2.第Ⅱ单元1.机械波的产生: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叫机械波.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要有做机械振动的物体作为波源,二是要有能够传播机械振动的介质.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有机械振动不一定有机械波. 但是,已经形成的波跟波源无关,在波源停止振动时仍会继续传播,直到机械能耗尽后停止.2.横波和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叫横波.凸起部分叫波峰,凹下部分叫波谷.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叫纵波.质点分布密的叫密部,分布疏的叫疏部.3.(1)波长λ: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在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在纵波中,两个相邻密部(或疏部)间的距离等于波长.在一个周期内机械波传播的距离等于波长.(2)频率f: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在任何介质中频率不变.(3)波速v:单位时间内振动向外传播的距离.波速与波长和频率的关系:v=λf,波速大小由介质决定.4.机械波的特点:(1)每一质点都以它的平衡位置为中心做简谐运动;后一质点的振动总是落后于带动它的前一质点的振动.(2)波传播的只是运动形式(振动)和振动能量,介质中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5.声波:一切振动着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的振动在介质中形成纵波.频率为20 Hz到20000 Hz的声波能引起听觉。
高二下期末复习物理知识点

高二下期末复习物理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质的基本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高中阶段,我们学习了许多物理知识点。
下面将回顾一些高二下学期的重要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弹性形变与能量在弹性形变与能量这一章节中,我们学习了弹簧力的特点以及弹力的计算方法,例如胡克定律公式F=k*x。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弹性势能和弹性变形的关系,以及弹簧振动的周期和频率等相关概念。
第二章:机械振动与波动机械振动与波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本章中,我们学习了振动和波动的基本概念。
振动的周期、频率、角频率、幅度等是我们需要了解的重要参数。
此外,对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波,我们需要掌握相关的公式和性质。
第三章: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电磁学的重要内容。
在本章中,我们学习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了解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产生规律。
同时,对于电磁感应中的变压器和发电机的原理及应用也需要进行深入的学习。
第四章:电路基本知识电路基本知识是我们学习电学的基础。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需要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元件,例如电阻、电容和电感等。
此外,对于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以及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我们也需要掌握。
第五章:电磁场与电磁波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磁学的核心内容。
在此章中,我们需要了解电场和磁场的性质、计算方法和规律。
此外,对于电磁波与光的关系以及电磁波传播的特性也需要了解。
第六章:量子物理量子物理是近代物理学的重要分支。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需要了解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波粒二象性等重要概念。
此外,对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薛定谔方程等内容也需要进行深入学习。
综上所述,高二下期末复习物理知识点涉及了弹性形变与能量、机械振动与波动、电磁感应、电路基本知识、电磁场与电磁波以及量子物理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系统复习和巩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为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如阅读教科书、做习题、参加讨论等,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2024年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下学期范本(二篇)

2024年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下学期范本下学期的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如下:一、电磁感应和电动机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经过导体的感应电动势会产生。
2. 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感应电动势 E = -N·ΔФ/Δt,其中 E 为感应电动势的大小,N 为线圈的匝数,ΔФ 为磁通量的变化量,Δt 为时间的变化量。
3. 弗莱明左手定则: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由于感应电动势的产生,会引起闭合电流的流动。
根据弗莱明左手定则,当左手五指伸出,大拇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四指弯曲方向表示感应电流流动方向。
4. 电磁感应的应用: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等。
5.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在磁场中,通过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力与磁场相互作用,导致导线发生力矩和转动,从而实现机械能的转换。
6. 感应电动机:基本构成为转子和定子,当定子绕组中的电流改变时,会在转子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产生电磁力,驱动转子运动。
7. 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的转子和定子通过电刷和分配器进行电能输入和转换,交流电动机是靠交变电源的交变电流作用在固定磁极上产生旋转磁场来实现。
二、电磁波1. 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是由振荡的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当电荷振动时,会产生变化的电场,而变化的电场又会引发变化的磁场,电场和磁场相互交错传播,形成电磁波。
2. 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距离远、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和磁场方向、能量传播等特点。
3. 电磁波的分类:根据波长的不同,可以将电磁波分为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不同频段。
4. 光的电磁波性质:光既可以表现出粒子性,又可以表现出波动性。
根据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干涉和衍射等实验,证明光既有粒子的特性,也有波动的特性。
5. 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相互作用后产生的干涉现象,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狭缝或物体的边缘时产生的偏折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既要及时跟上老师步伐,也要及时复习巩固,知识点要及时总结,这是做其他练习必备的前提,下面为大家总结了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仔细阅读哦。
1、磁现象:
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钢铁、钴、镍一类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磁体的分类:①形状:条形磁体、蹄形磁体、针形磁体;
②来源:天然磁体(磁铁矿石)、人造磁体;
③保持磁性的时间长短:硬磁体(永磁体)、软磁体。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的磁性最弱。
磁体的指向性:可以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条形磁体或磁针,静止后总是一个磁极指南(叫南极,用S表示),另一个磁极指北(叫北极,用N表示)。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无论磁体被摔碎成几块,每一块都有两个磁极。
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钢和软铁都能被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性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
料。
所以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2、磁场:
磁场: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我们把它叫做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的方向: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磁感线: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方便形象的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对磁感线的认识:
①磁感线是假想的曲线,本身并不存在;
②磁感线切线方向就是磁场方向,就是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
③在磁体外部,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在磁体内部正好相反。
④磁感线的疏密可以反应磁场的强弱,磁性越强的地方,磁感线越密;
3、地磁场:
地磁场: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在地球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磁场,叫做地磁场。
指南针:小磁针指南的叫南极(S),指北的叫北极(N),小磁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
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磁偏角: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磁针所指的
南北方向与地理的南北极方向稍有偏离(地磁偏角),世界上最早记述这一现象的人是我国宋代的学者沈括。
(《梦溪笔谈》)
有了上文为大家总结的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大家及时提前复习,在考试中一定能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