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顶煤开采技术
放顶煤开采技术措施

放顶煤开采技术措施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日益消耗和需求的增大,对采煤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煤炭采掘过程中,放顶煤是一个被广泛采用的技术,在提高煤炭回收率、保护地面建筑和环境、降低采煤安全事故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那么,放顶煤开采技术措施有哪些呢?一、顶板支护技术顶板支护技术在放顶煤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其作用是为采煤机工作面提供保护,防止盖岩、地裂等顶板事故的发生。
这种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油压支架、钢拱架和钢筋网等,其中油压支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在实际操作中,顶板支护技术需要结合不同地质结构、顶板条件、采煤工艺等因素来进行选择和调整。
对于较坚硬的顶板,可以采用油压支架和钢拱架加强支护;对于较软的顶板,则需要采用钢筋网等加固措施来保障采煤面的安全稳定。
二、顶板注浆技术顶板注浆技术指的是利用水泥浆或环氧树脂等材料对采煤后的顶板进行胶结加固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提高顶板的强度和稳定性,防止采空区域坍塌、下沉和裂缝等事故的发生。
在实施顶板注浆技术时,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注浆材料和浆液比例,以及合理的注浆厚度和注浆点距离等参数。
同时,注浆前应首先清理顶板、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注浆区域,并严格控制注浆进度和饱和度,以确保注浆质量和效果。
三、采煤机工作面布置放顶煤开采中,采煤机工作面的合理布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采煤机工作面的布置应根据煤层厚度、倾角、顶板稳定程度等建立科学合理的采煤工艺方案,降低煤矸石产生率和能耗,提高煤炭回收率和经济效益。
采煤机工作面布置时需要考虑主攻方向、煤柱残留厚度、支护密度等因素,合理选取布置位置,以便最大限度利用采煤机的工作效能,同时避开顶板破坏的区域,保障采煤安全和效率。
四、压力管法技术压力管法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采煤方法,其采煤工艺是先预留好顶板间隔,然后在采煤面上方的顶板处打孔,将水泥浆从孔口注入,使其通过孔洞流向采煤面,在顶板和煤层之间形成一条自承式支承体。
这种方法可以保障顶板的稳定和盖岩不落,避免顶板事故的发生。
放顶煤开采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放顶煤开采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放顶煤开采是指矿井采取先放弃井下中部和下部煤炭,后采取顶部煤炭的开采方式。
为了保障放顶煤开采的安全生产,需要制定相关的技术规范。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放顶煤开采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1. 矿井设计与布置:根据放顶煤开采的特点,设计合理的矿井布置和通风系统,确保合理的通风流动和气氛控制,以减少瓦斯爆炸和煤尘爆炸的风险。
2. 放顶煤开采工艺:制定规范的放顶煤开采工艺,包括井下开采机械设备的选型和使用、煤炭的输送和支护等,确保煤炭开采的安全和高效。
3. 顶板管理:制定规范的顶板管理措施,包括顶板支护和防治顶板冒落的措施,以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4. 瓦斯抽采和通风系统:制定规范的瓦斯抽采和通风系统的设计和操作方法,确保瓦斯的有效抽采和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瓦斯事故的发生。
5. 煤尘控制:制定规范的煤尘控制措施,包括煤尘的喷水降尘、湿法除尘和煤尘防爆等,以减少煤尘爆炸的风险。
6. 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定规范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确保矿工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7. 安全监测和预警: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包括瓦斯、煤尘、地质等方面的监测设备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8. 安全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责任制、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安全检查和事故调查处理等,确保放顶煤开采的安全生产。
上述仅为建议内容,具体的放顶煤开采安全生产技术规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家法规进行制定。
《放顶煤采煤法》课件

可持续发展路径
资源循环利用
通过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提高 可持续发展水平。
生态保护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实现绿色发展。
社会和谐发展
加强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 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特点
放顶煤采煤法具有高产、高效、安全、低耗等优点,尤其适 用于埋藏稳定、顶板坚硬、底板平整的厚及特厚煤层。
历史与发展
01
起源
放顶煤采煤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在一些欧洲国家
开始尝试使用这种方法进行采煤。
02
发展历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采煤工艺的改进,放顶煤采煤法逐渐得到完善和
推广,成为现代采煤工艺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03
放顶煤采煤法实践应用
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矿区采用放顶煤采煤法,通过 合理布置工作面、优化开采参数 ,实现了高效、安全的生产目标 。
案例二
在另一矿区,针对复杂的地质条 件,采用放顶煤采煤法结合其他 辅助技术,成功解决了采煤过程 中的难题。
实践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
采煤效率、安全性能、经济效益等。
评估结果
03
现状与趋势
目前,放顶煤采煤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未来随着环境保
护意识的提高和资源开采技术的进步,放顶煤采煤法将继续向着高效、
环保、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适用条件
适用煤层厚度
放顶煤采煤法适用于厚度在6m以 上的煤层,特别是那些层理发育 、易于破碎的煤层。
适用地质条件
该方法适用于埋藏稳定、顶板坚硬 、底板平整的煤层,同时要求煤层 的地质构造简单、瓦斯含量低。
放顶煤开采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放顶煤开采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放顶煤开采是一种煤矿开采方法,其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煤矿顶板管理:包括采取稳定的顶板支护措施,如钢架支架、锚杆支护等,确保顶板的稳定和安全。
2. 工作面通风管理:要保证工作面的通风系统畅通有效,通过合理的通风设计和维护,确保工作面的瓦斯、粉尘等有害气体的有效控制。
3. 瓦斯抽放与防治:放顶煤开采中会产生大量的瓦斯,必须采取有效的抽放措施,如安装瓦斯抽放管道,确保瓦斯的及时排放和处理,防止瓦斯积聚引发矿难。
4. 环境监测:对煤矿周边的瓦斯、粉尘等有害气体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5. 安全教育和培训:对参与放顶煤开采的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他们能够正确、规范地操作和应对紧急情况。
6. 应急预案和逃生通道:制定完善的煤矿应急预案,并保证逃生通道畅通和标识清晰,以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撤离和救援。
7. 监控与管理:使用现代化的监控设备对煤矿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以上是放顶煤开采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通过严格遵守这些规范,可以有效降低放顶煤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放顶煤采煤法

放顶煤采煤法
采煤法是采煤的一种技术,是开采掘进和物料搬运工序的统称。
其中,以开采掘进为主体,在合理技术条件下,以煤炭采掘和运输为目的,采取
规定的技术方法,进行开采和物料搬运,实现煤炭的有效采用,改善工作
效率和安全性,节约开采成本。
常见的采煤法有空地顶煤法、回采顶煤法、管层顶煤法、直线顶煤法、倾斜拉煤法、移动作业面法、掘进顶煤法和全采顶煤法等。
空地顶煤法是在煤层的上面通过开掘下沿、断科、测量等技术手段,
暴露煤层上表面,在煤层上面开采,进行有效采煤。
它能够节省开采投资,大大降低采煤成本,由于利用了煤层的顶部势能,使得采出煤松软,降低
了煤的粉尘排放,大大提高了采煤的安全性。
但也会导致巷道的膨胀破裂,控制困难,劳动强度大。
放顶煤开采技术

放顶煤开采技术的应用案例
应用案例的背景
放顶煤开采技术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煤炭开采技术
01
应用案例的背景包括:煤矿地质条件、开采工艺、设备选型、安全措施等
02
应用案例的背景还包括:煤矿企业的生产规模、经济效益、环保要求等
减少环境污染:放顶煤开采技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放顶煤开采技术可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放顶煤开采技术的应用
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
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
降低开采成本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减少环境污染
放顶煤开采技术的原理
放顶煤开采技术的基本原理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放顶煤开采技术是一种通过控制顶煤的移动和破碎,实现高效、安全、环保的煤炭开采技术。
03
应用案例的背景还包括:国家政策、行业标准、地方法规等
04
应用案例的具体实施
案例一:某煤矿采用放顶煤开采技术,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降低了开采成本。
案例二:某煤矿采用放顶煤开采技术,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案例三:某煤矿采用放顶煤开采技术,提高了煤炭质量,降低了环境污染。
案例四:某煤矿采用放顶煤开采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开采周期。
演讲人
放顶煤开采技术
放顶煤开采技术的概述
放顶煤开采技术的原理
放顶煤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
放顶煤开采技术的应用案例
放顶煤开采技术的概述
放顶煤开采技术的定义
放顶煤开采技术是一种采煤技术,通过将煤层上方的岩层破碎,使煤层暴露出来进行开采。
放顶煤技术

放顶煤技术放顶煤技术是一种在矿井开采过程中用来降低矿井顶板压力的方法。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煤炭的开采,矿井顶板会受到压力的影响,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会导致矿井顶板的塌方,给矿工的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放顶煤技术通过合理安排支架的位置和采煤的顺序,有效地减少了矿井顶板的压力,保障了矿工的安全。
放顶煤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合理安排支架的位置。
在矿井的开采过程中,支架是用来支撑矿井顶板的重要设备。
传统的支架布置方式是按照固定的规则进行布置,但这种方式往往无法适应不同矿井地质条件的变化。
因此,放顶煤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支架布置方式,即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和煤层厚度合理选择支架的位置,使支架能够承受最大的压力。
在放顶煤技术中,还要合理安排采煤的顺序。
采煤是导致矿井顶板压力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合理安排采煤的顺序对于降低矿井顶板压力至关重要。
放顶煤技术通过分析煤层的结构和性质,确定最佳的采煤顺序,使矿井顶板的压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缓解。
放顶煤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矿井顶板的压力,提高矿工的安全性。
通过合理布置支架和安排采煤顺序,可以使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顶板压力保持在安全范围内,避免矿井顶板的塌方事故的发生。
同时,放顶煤技术还能提高采煤效率,减少煤炭的损失,对于煤矿的经济效益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然而,放顶煤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放顶煤技术需要对矿井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需要大量的工作量和时间。
其次,放顶煤技术需要对支架进行合理的布置和调整,需要矿工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此外,放顶煤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支架的移动困难、采煤顺序的调整等。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们正在不断努力改进和创新放顶煤技术。
他们通过引入先进的测量设备和技术,提高矿井地质条件的调查和分析的准确性;通过研发新型的支架和采煤设备,提高放顶煤技术的可行性和适用性;通过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矿工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放顶煤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矿井安全技术,对于保障矿工的安全和提高煤矿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放顶煤开采技术措施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置工作面,充分利用煤炭资 源,提高资源回收率。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研究瓦斯形成机理和运移规律,提出有效的瓦斯治 理措施,降低瓦斯事故风险。
开采安全与职业健康
关注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职业健康问题 ,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案。
提高资源回收率的措施
优化开采设计
根据地质条件和煤层赋存情况,合理设计开采方 案,提高资源回收率。
强化采煤工艺
采用先进的采煤工艺和技术装备,提高采煤效率 和资源回收率。
顶煤破碎机理与放出规律
顶煤破碎机理
顶煤破碎是放顶煤开采的重要前提,主要通过矿山压力和放炮等方式实现。在破 碎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破碎时间和破碎程度,以保证顶煤的充分破碎和放出。
放出规律
放出规律是指导放顶煤开采的重要依据,主要通过实验和现场观测等方法研究。 在实践中,需要掌握好放出规律,合理控制放煤高度、放煤方式和放煤顺序等参 数,以提高顶煤的回收率。
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优化开采工艺和减少岩石混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促进产业升级
放顶煤开采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推动煤炭产业的升级转型,实现绿色 、高效、安全的生产目标。
安全与环保问题
瓦斯与自燃防治
01
放顶煤开采过程中,应加强瓦斯抽采和监测工作,采取有效措
施防治瓦斯突出和自燃发火事故。
粉尘控制
0202放顶煤开采 Nhomakorabea术原理矿山压力与顶煤移动
矿山压力
矿山压力是放顶煤开采中的重要因素,它影响着顶煤的移动和破坏。矿山压力 主要由煤岩层的自重和构造应力等组成,通过合理控制矿山压力,可以实现顶 煤的有效移动和破坏。
顶煤移动
顶煤移动是放顶煤开采的关键环节,主要通过矿山压力的作用使顶煤向下移动 。在顶煤移动过程中,需要控制好采高、推进速度和放煤高度等参数,以保证 顶煤的充分移动和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 砂岩0.7 ,页岩 :0.45
3 煤层节理裂隙 节理裂隙发育好:冒落块度小,可放性好 节理裂隙发育差 : 冒落块度大,可放性差 4 煤层赋存深度:利用矿压破煤时,临界深度H: k : 应力集中系数 f : 内摩擦系数,取0.7 H 1 : 侧压系数 2 Rc 1 1 f f
Y 5.129R
0.7864 c
;Y 1.408e
285.24 H
Y 0.323e1.7017 j ; ;
Y 0.1536 0.3674ln B;
1 Y ; 2 3.9623h 2.1039
Y o.4562 0.035k
Y 0.1174 0.001388H 0.01162 Rc 0.53956 j 0.05602k 0.06983h 0.0433B
采煤技术“长壁采煤法综采工艺”等发明专利,获 得2项南非专利和1项澳大利亚专利,使得兖州煤业 在煤炭开采技术上累计获得国外发明专利6项。
2005年,兖州煤业把自己的专利技术“两柱掩护式
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以“非独家、不可转让”的 方式转让给世界500强企业DBT公司,获利近2000 万人民币,实现了我国采煤技术对外输出的零突破。 兖州煤业煤矿单产水平曾经连续13年保持行业第一, 煤炭回采率超国家标准6个百分点,并拥有创造世 界立井开采水平吉尼斯记录的煤矿。
2007年中国神华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为
0.006,大幅低于中国全国煤矿1.485和国有重 点煤矿0.383的平均水平。所属14个分子公 司有11个连续3年杜绝了责任死亡事故; 17处生产煤矿有16处全年实现了零死亡,其 中有10处煤矿连续安全生产1000天以上。 2007年,中国神华所属17处煤矿中有10个被 评为全国安全高效矿井,其中6处被评为特 级安全高效矿井。
进一步提高工作面回采率:采出率小于75%,达不到 国家规定标准。 配套设备系列化:端头支架改进 瓦斯灾害的防治问题 :高瓦斯煤层进行抽放 自然发火灾害的防治问题:初采、末采期间和两巷火 灾预防。 工作面粉尘的防治问题:特别是放煤期间煤尘飞扬。 沿底布置全煤回采巷道的支护技术:锚网和锚索支护 综合技术理论的研究
中国神华在煤炭储量方面的“天赋”异常优越,
不仅煤层埋藏浅、倾角小,而且煤层厚、地表 状况稳定、地质构造简单,同时大多数煤层瓦 斯含量低。这些都是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的先 决条件。正基于此,中国神华得以在短时间内 建成无数高产、高效的煤矿,并在一开始就购 买了全世界最先进的机械,在宽240~300米、 长3000~6000米的巨大平面上进行大规模机械 化采煤作业。
82年开始滑移支架放顶煤,并研制综 放支架 84年首个综放开采工作面在沈阳浦河 矿进行试验 86年综放开采技术在我国取得基本成 功
§1.绪论
国内发展过程分三个阶段 探索阶段(1984~1990) 逐渐成熟阶段(1990~1995) 技术成熟和推广阶段(1996~ )
当前放顶煤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及主要问题
2.
有限元数值模拟分类 (1) 综放开采顶煤冒放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的排序为:煤层硬度,赋存深度,节理裂隙发育 程度,放采比,夹石厚度和直接顶充填程度.各 自的权重系数分为:0.294, 0.277, 0.211, 0.103, 0.066, 0.039.
(2) 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各因素对顶煤冒放性的影 响规律有下列诸式:
ZY4800-26/50型掩护式液压支架 支架型号 ZY4800/26/50,支架工作阻力 4800 KN,支架高 度 2600-5000mm,支护强度 0.78-0.8 Mpa,底板比压 1.72.2 Mpa,推溜力 360 KN,拉架力 633 KN 简短说明:大采高掩护式支架,铰接前梁带二级护帮机构,能 及时支护防止片帮;整体底座设置有调架机构,带防倒防滑装 置。
3
中等
50~65
4
5
差
极差
0.6~0. 7
<0.6
30~50
<30
采取专门的顶煤预处理措施
不适宜放顶煤开采
s aebl
§3
长壁放顶煤工作面矿压显现及顶煤顶板 运移规律
一
工作面矿压特征 1 . 支架的初撑力、工作阻力普遍不高,为给定载荷 工 作特性:低于顶分层综采开采时相应阻力, 而且工作阻力与顶煤性质关系密切。 2. 支架前柱工作阻力普遍比后柱高: 3. 工作面其他影响因素
工作面推进速度: 顶煤的湿度 N = 959 x - 11.95 N为堵口发生次数, x为顶煤湿度,%
二
顶煤冒放性的分类
1 模糊聚类
顶煤冒放性各影响因素权重排序及权值范围
项目
煤层硬度f 节理裂隙发育程度j 赋存深度H 比煤硬夹石层厚度h 采放高度比k
权重程序
权值范围 0.25~0.38 0.15~0.36 0.15~0.30 0.07~0.15 0.07~0.14
根据计算所得的Y值就可以对照表找出相应的顶煤冒放性 类型及估算的放出率.此处顶煤冒放性分为五类,分别为:很好, 好,中等,差,极差.
类 别
1 2
冒放程 度
很好 好
Y值
放出率 /%
>80 65~80
放煤工艺特点
>0.9 0.8~0. 9 0.7~0. 8
选择有利于控制前冒顶的支架 选择合理低位放煤支架和放煤口 尺寸 除合理架型外,加大放煤口,选择合 理放煤参数
§2 顶煤的冒放性
一 顶煤冒放性的影响因素 1 煤的强度(与Rc 、 C、φ): f 表示 2c cos Rc Rc f Mpa 1 sin 10 2 夹矸
用
夹矸临界厚度:
h
3r矸+ 1200r煤h 煤R t +9r矸2 200Rt
夹矸层抗压强度:Rt
1 kRc 10
整套综采机械化放顶煤开采设备出口到俄罗斯
神东煤炭分公司是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
司的骨干煤炭生产企业,负责中国神华能源 股份有限公司在内蒙古南部、陕西省北部交 界地带神府东胜矿区,以及山西省保德煤矿 的开发建设。公司已取得矿权开发总面积661 平方公里,总地质储量89.9亿吨。 截止2007年,共完成投资288亿元,建成特 大型现代化高产高效煤矿10个(11个矿井), 以及洗选加工、外运装车、设备维修等配套 设施,形成千万吨矿井群的生产格局,建成 国内第一个亿吨级现代化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大柳塔煤矿是神东矿区建成的第一个特大型现
代化高产高效煤矿,由大柳塔井及活鸡兔井组 成,原为两个独立的矿井: 大柳塔井始建于1987年10月,原设计年生产能 力600万吨;活鸡兔井于1994年10月开工建设, 设计年生产能力500万吨。 2002年为了便于集中管理,两矿合并为一矿, 设立一套矿井生产管理机构。
§1.绪论
放顶煤开采具有高产高效的技术优势
高产高效:采放平行作业,增加1个出煤系统,增产 80~100% 巷道掘进率低: 工作面搬家次数少: 减少材料消耗与吨煤工资支出:电力、截齿、油脂消 耗少 对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适应性强:沿煤层底板布 置工作面 急倾斜特厚煤层可实现综合机械化开采,实行分段放 顶煤
拱-----拱组合结构
B b M cot H , B b M cot , H 2 tan 2 tan P M 2 1 H ;
拱-----拱砌体梁组合结构
q P M 2 1 h pq l
1 2 3 4 5
直接顶充填程度Kc
基本顶级别F
6
7
0.04~0.06
0.02~0.04
可放性好(1类): 顶煤强度低(f<1.0) ,能够自行垮落, 垮落块度较小(<300mm), 无硬夹石,节理裂隙很 发育,煤层深度大于300 m, 直接顶能够随采随冒, 并对采空区充填较好. 可放性较好(2类):顶煤强度中等(f=1~2.5) 结构简单, 含夹石,但夹石强度较小,层数较少, 夹石层厚度较 小,节理裂隙很发育,煤层厚度5m~12 m, 顶板能够 随采随冒,采深>200m,有时会出现大于500mm的 大块.
4 . 顶煤的坚固性系数对顶煤运移规律的影响 顶煤坚固性系数大,顶煤位移始动点距工作面近 顶煤坚固性系数大,顶煤位移量减少
三
顶煤放出规律
1. 形状:主轴偏转的椭球体和放煤漏斗
2. 影响放出体的主要因素
顶煤垮落角α
2. 影响放出体的主要因素
放煤口位置
3. 放煤高度
四
放顶煤支架工作阻力的确定 1. 利用煤岩组合特征估算法
二
顶煤移动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1. 顶煤运移规律曲线:负指数关系:
s aebl
2 . 顶煤的层位对顶煤运移规律的影响 上位顶煤开始移动的位置距工作面较远 上位顶煤的位移量大于下位顶煤的位移量(总位移)
3. 煤层的厚度对顶煤运移规律的影响 厚度大的煤层位移超前厚度小的煤层 相同位置的顶煤位移量厚度大的较大
r K 2 1 f f
:泊松比
H (28.22 ~ 95.79) Rc
有限元计算曲线表明 H <100m 冒放性极差, H >400m冒放性好 5 煤层顶板条件 随采随冒直接顶最低厚度 M : 采放高度, m hmin M kp Kp : 岩石碎涨系数 6 放采高度比 mf M mf mg k mg M h ks m f 则: 顶煤冒落充分必要条件: mg h h : 放煤口距底板高度 k mg (ks 1) Ks: 煤的松散系数
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 支架型号 ZZ5200/22/42,支架工作阻力 5200KN,支架高 度 2200-4200mm,支护强度 0.82Mpa,底板比压 1.58Mpa, 推溜力 223KN拉架力 410KN 简短说明:双伸缩立柱,双活动侧护板;铰接顶梁带护帮板, 能及时支护;整体底座正装推移,前端有抬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