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课《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精美课件(共22张PPT)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课《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精美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56448522e3f5727a5e96275.png)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自贡28中 梁蓉
二、立志振兴中华
16
自贡28中 梁蓉
1. 爱国,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屈原
范仲淹
顾炎武
17
自贡28中 梁蓉
2. 肩负历史使命,报效祖国
我们国家还不够发达,人民生活还不富裕,我们国家要赶
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还要走很长的路。
自贡28中 梁蓉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 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 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
6
自贡28中 梁蓉
李存勖
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贪图安逸,而是要时刻警醒,发愤图强
自贡28中 梁蓉
2. 树立忧患意识的必要性
视频:新中国历次大阅兵
自贡28中 梁蓉
党的面貌
国家的面貌
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 面貌9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目录/
DIRECTORY
01 树立忧患意识
02 立志振兴中华
1
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 祖国的百年沧桑 现实世界的激烈竞争
2
3
树立忧患意识,立志振兴中华
自贡28中 梁蓉
一、树立忧患意识
4
黄河壸口瀑布
自贡28中 梁蓉
5
1. 树立忧患意识的原因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20 我们应该勇敢地肩负起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胸怀理想,脚踏实
地,练就本领,报效祖国,为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贡28中 梁蓉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3课《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说课稿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3课《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2eebf0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f.png)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3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3课的一篇课文,本节课的主题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教材从历史的角度出发,通过讲述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对国家的发展负有责任。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的阐述,也有生动的实例,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但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部分学生可能对个人责任与国家兴亡之间的关系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明确自己的责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每个人都对国家的发展负有责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为国家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对国家的发展负有责任,并付诸实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历史变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之间的关系。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理论依据。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分析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之间的关系。
4.案例分析:教师呈现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责任担当,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教材内容,明确每个人都对国家的发展负有责任。
6.实践环节:让学生制定个人责任计划,以实际行动为国家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课《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课《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cbcd05f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d.png)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课的主题。
这一课的内容主要围绕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展开,让学生理解到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个人应该如何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于如何具体实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思考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并激发他们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意愿。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
2.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并激发他们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意愿。
四. 教学重难点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如何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物资和场地。
3.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短片,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个人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结合案例思考个人如何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引导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
九年级政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九年级政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https://img.taocdn.com/s3/m/77a8a42d0b4c2e3f572763d7.png)
材料二:按世界应银行方法计算,2000年中国 人均GNP比1990年增长67.6%,达到820美元。但 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880美元。发达国家平均 为24930美元,发展中国家平均为1090美元。中国 仍处于低收入国家行列。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大学生数
中国
日本
美国
树立忧患意识
1898年,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 1899年,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路 矿学堂。 1901年 路矿学堂毕业。 1902年 ,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 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喜读哲学与文艺之 书,尤注意于人性及国民性问题。 1904年,往仙台入医学专门学校肄业。 1906年复赴日本,在东京研究文艺,中止学 医。
科技是企业竞争的根本来源。据有关资料统 计,我国的发明专利只有日本和美国的 1/30, 韩国的1/4。近5 年,外国企业和国内企业在中 国申请发明专利的比例是6.4︰1。
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
每10万 人口中
所占比例 大学程 高中程 初中程 小学程 度者 度者 度者 度者
3529 3.53% 10892 10.89% 33188 33.2% 34888 34.89%
探究活动
经典透视—鲁迅几改志愿的启迪
(1)鲁迅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迪? (2)试分析上述材料,探究鲁迅几改志愿 的原因。 (3)你还能列举其他具有崇高志向的人物, 并说说他们的事迹吗?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钱学森-----“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 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钱三强----光明的中国,让我的生命为你燃烧吧。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九年级政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课件 教科版
![九年级政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课件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bb55892b0740be1e650e9a7b.png)
• 他喝着国家的奶水,用着国家纳税人的钱,拿民脂民膏培养出的却是一 个自私自利的小孩,培养出一批自私自利的老师,你想:这国家会有前 途吗?你读书的方向都 错了,读书不是为了自己,读书是为了我们的国 家,国家需要人才,国家需要干部,国家需要建国的栋梁。国家为什么 培养你?国家是欠你的吗?你能白白吃国家的 饭吗?白白享受这里的宿 舍和餐厅、白白地享受老师对你知识的传授吗?你凭什么?你对国家有 什么贡献?你对社会有什么贡献?有什么牺牲?你一切都没有,你只 是 个造粪的机器而已。你每天吃饭了,无所事事,你对国家有什么贡献? 国家在期盼着你的贡献,期盼着你的未来,因为有一天你会长大,有一 天你会学成,你要为 国家做事,所以国家才在你身上投资,让你为国效 命。因为道德教育必须以国家教育为前提,所以今天我们要爱我们的国 家。正好你们是读师大的,你们在三、四年 之后要培养跨世纪的接班人, 你的责任比谁都大。如果你都没有国家观念,你都不爱国,你怎么要求 你的学生爱国呢?所以说今天的老师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我跑来 跑去, 为师范生灌输爱国思想的原因所在!你们爱国,学生自然爱国!如果不 爱国,天天发牢骚,天天想转行,天天想下海,那下一代还有什么希望?
• 另一点,我们要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 为之”的敬业观念。天下有大事吗?没有。但任何 小事都是大事。集小恶则成大恶,集小善则为大善。 培养良好的 道德,是从尊敬老师开始的,是从那很 小很小的事开始的。这种道德是慢慢建立起来的, 而不专门找到大事才干。今天上午下课的时候,我 和师大校长一块出来,礼 堂里有很多废纸。我说不 要捡,要等下午学生自己捡——同学们,谁丢下这 些纸屑就是不爱国。天下无大事,请先把自己脚下 的纸屑捡起来——这就是我的“教材 ”。好的,同 学们捡起自己脚下的废纸,这就爱国的开始。我给 大家讲两个关于渍纸的故事。
初中思想品德教科版九年级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教科版九年级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580b16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d.png)
初中思想品德教科版九年级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教科版九年级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关心人民,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情感。
2、了解我国的国情。
3、认识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
2重点难点
重点:对现目前我国树立忧患意识的原因的认识,以及如何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难点:青少年的成长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预习导读,完成填空)
1、自主检测:
一、树立忧患意识
(1).人类的历史变迁,世界的激烈竞争,祖国的白来了沧桑,已经无数次的证明:它也在警示着我们:,。
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_______ 等方面仍然存在差距。
二、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2).阅读教科书第19页的第一段正文,把其中反映先人忧国忧民、自觉承担建设祖国重任的名句划出来。
(3).青少年肩负着怎样的建设祖国的重任?(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
(4).20页第一句话的寓意是: .
2、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1).我们为什么要树立忧患意识?
(2).为什么青少年要以振兴中华为已任?
(3).青少年应怎样承担振兴中华的责任?(为了振兴中华,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教科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第3课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说课稿
![教科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第3课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2d85c4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8.png)
教科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顾炎武的名言,这句话传递了每个人都有责任关心国家的兴衰,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课将围绕这一主题,引导学生理解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国家发展的责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国家、社会问题产生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古代思想家的观点理解有难度,需要教师引导他们结合现实生活,体会名言的内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认识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为国家和民族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认识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深入理解个人责任与国家、社会发展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来源和含义。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分享自己的观点。
4.讨论交流: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深入理解个人责任与国家、社会发展的关系。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内涵。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个人责任与国家、社会发展的关系。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3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课件教科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3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课件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a8fcadde5fbfc77da269b129.png)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钱学森-----“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 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钱三强----光明的中国,让我的生命为你燃烧吧。 李四光----抱负是一种欢乐,一种如地产一般可靠的财 产。 华罗庚----活着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祖国。
毕业歌
同学们,大家起来,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 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 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 同学们!同学们! 快拿出力量,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011年8月1日在东北太平洋海域完成了5000米级海试第五次 下潜科学考察和试验任务,全程历时8小时32分。标志着我国继美、法、俄、日之后,成 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国家海洋局表示,通过本 次海试,“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各项指标得到进一步检验,实现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的突 破,标志着中国具备了到达全球70%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极大增强了中国科 技工作者进军深海大洋、探索海洋奥秘的信心和决心。[
下面是温总理和记者的一段对话: 中国新闻社记者:· · · · · · 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连续四年超过10%,而 通胀率低于3%.这在中国和世界上都是少见的· · · · · 温家宝:近些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但无论是 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必评功摆好。我的脑子里充满了忧 患。· · · · · ·
3529 10892 10.89% 33188 33.2% 34888 34.89%
教科版九年级政治全册第3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课件(极品)
![教科版九年级政治全册第3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课件(极品)](https://img.taocdn.com/s3/m/02f04248312b3169a451a43b.png)
青少年为什么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P19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承担振兴中国的历史 责任自然要落到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每个人 都责无旁贷。 ②中国还不发达,人民生活还不富裕,中国 要赶上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还要走很长的艰 苦之路。
③我们青少年的祖国的希望,是21世纪社会 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们的成长关系着国家 的兴旺。
国
家
中国
日本
美国
科技是企业竞争的根本来源。据 科技实力(100分) 32.8分 58.6分 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的发明专利只有 我国用近50亿吨的自然资源创造了1.6万亿 日本和美国的1/30,韩国的1/4。近5 美元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而日本只用 年,外国企业和国内企业在中国申请 发明专利的比例是 6.4︰1。 5万亿美元;不到50年,韩国 20亿吨却创造出
草原上的较量
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 草原探险夏令营。
刚上路时,日本孩子的背包鼓鼓囊囊,装满了食品和野营用具;而 有些中国孩子的背包却几乎是空的,装样子,只背点吃的。才走一半 路,有的中国孩子便把水渴光、干粮吃尽,只好靠别人支援,他们的生 存意识太差! 运输车陷进了泥坑里,许多人都冲上去推车,连当地老乡也来帮 忙。可有位中国少先队“小干部”却站在一边高喊“加油”,当惯 了“官儿”,从小就只习惯于指挥别人。
可惜,有个中国漂亮女孩背的是军用迷彩包,带子结结实实,使她 没有理由把包扔进马车。男孩子背自己的包没劲儿,替那个女孩背 包不但精神焕发,还千方百计让她开心。他们打打闹闹,落在了日本 孩子的后面。 尽管有男孩子照顾,这位漂亮女孩刚走几里路就病倒了,蜷缩一团 瑟瑟发抖,一见医生泪如滚珠。于是,她被送回大本营,重新躺在席梦 思床上,品尝着内蒙古奶茶的清香。
九年级政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九年级政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https://img.taocdn.com/s3/m/a481fd1a03d8ce2f00662325.png)
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忧患可以兴国【知识点】历史的经验教训已经证明:忧患可以兴国,安逸可能亡国。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国防、文化、卫生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但是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综合国力等方面依然处于劣势。
对此,我们要有高度的紧迫感。
冷静分析现实,充分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
【知识点补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科技实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我国要迅速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但我国的教育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特别是西部地区和农村基础较差,全民族文化素质还比较低,高素质人才相对不足,人力资源处于劣势地位。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对我国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基本问题】1、当前,我国为什么要树立忧患意识?2、不断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意义。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3课《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3课《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0577930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3.png)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3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上册的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要让学生认识到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在面对国家兴亡时,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到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的基本国情,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培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对国家和社会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关系,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联系自身,理解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关系,认识到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在面对国家兴亡时,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到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
2.培养学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意识,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
3.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关系,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理解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之间的密切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事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关系。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关系。
2.设计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3.准备情景模拟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身临其境,体验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重要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国家兴亡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课件教科版
![九年级政治全册第一单元历史启示录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课件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01abebda38376baf1fae8c.png)
关闭
本题考查要树立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知识。对照四个选肢,④“事不关己,高 高挂起”是缺少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的表现,是错误的,故正确答案是 A 项。
关闭
A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5.当代青少年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是( ①争取实现祖国的独立 ③争取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A.①③ B.③④
)
②争取实现民族的解放和繁荣 ④振兴中华 C.②③ D.②④
关闭
D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2.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 15%左右,技术进步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率只有 29%,远低于发达国家 60%~80%的水平。这说明( A.我国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 B.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 C.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D.我国的经济增长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
第三课 第三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人类的历史变迁、世界的激烈竞争、祖国的百年沧桑,已经无数次地 证明,落后就要挨打。它也在时刻警示着我们,要树立忧患意识 ,立 志 振兴中华。 2.快乐记忆:
3. 振兴中华是当代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我们青少年必须继承中华民族 的优良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把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 世代相传。
关闭
本题考查对名言的理解分析能力。梁启超的话表明青少年的成长对于一个国 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性。A、B、D 三项观点都是错误的,故 C 项正确。
关闭
C
解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答案
1
2
3
4
九年级政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课稿教科版
![九年级政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课稿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e758b96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b.png)
九年级政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课稿教科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的“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经梁启超根据八字成文的语型得出的绝世名句。
它的意思就是国家的兴盛与衰亡,每位公民都是有责任的。
那么国家的兴盛与衰亡的基础是什么呢?那就是国家的独立是否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而军事实力的强弱决定了这个新兴国家在世界上的话语权,独立后国防实力即代表了军事实力。
“国防”二字对于中国人来说,首先是崇敬的。
古有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近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自古以来多少民族英雄为了保家卫国而豪不犹豫地担起了拯救国家的重担,战死沙场。
再者,“国防”对于中国人来说又是陌生的。
学生拼命学习,家长拼命工作,还真没有多少人关心国防。
就算有,也是愚味无知的,失去理智的爱国之情。
我求学于当地最好的高中,但屡次听到有学生愤怒的叫喊道要像曾经日本侵略中国一样报复日本,台湾再不“乖”就扔个原子弹的话时,我感到悲哀。
而在每年的12月13日听不到任何南京的声音,听不到关于任何关于战争的深刻反思,我感到极度的痛心。
最后,“国防”二字对于中国人来说,甚至是可怕的。
我遇见过许多崇拜希特勒的人,也有许多人认为日本在二战末采取的“自杀式”行动很“帅”。
我听到的第一反应是震惊,想到的第一个词是军国主义。
再来看看瑞士。
众所周知,瑞士是中欧的一个在缝隙中生存的小国家。
可能刚才说到的那些人还看不起它,但是就因为被意、德、法、奥四大军事强国夹在中间,所以瑞士国民十分重视国防。
第一,瑞士在宪法规定:凡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都必须义务服兵役,受4个月军训后返回原单位,尔后定期复训,直到42岁。
要知道一共才720万人的瑞士每年到部队或军事院校参加训练的预备役人员多达30万到50万人。
第二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军事演习、国防讲座,还有在网络上宣扬爱国思想,极大的激发民众的国防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教材
政治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政治教案 / 初中政治 / 九年级政治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指导思想,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了解社会,树立正确得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政治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忧患可以兴国”“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执教人意见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国情,了解我党的基本路线。
能力目标:认识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
过程方法阅读名言导入,自由交流,图片展示,教师讲解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关心人民,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情感。
重点、难点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因为只有让学生搞清楚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学生才能明白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教具、学具白纸,粉笔,多媒体(条件允许的话)
教学环节一:阅读名言导入
1.呈现教科书第17页《孟子》中的名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帝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学生阅读这句话并尝试进行解释。
2.教师:这句话的原意是,一个国家内部没有执法严明的世臣和直谏之士,外部没有抗
衡的邻国和受侵袭的忧虑,往往会走向灭亡。
由此可见,忧难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则会导致灭亡。
现在,我国与新中国成立前比,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有了保障,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时时不能忘记的就是“忧患”两个字。
教学环节二:忧患可以兴国
1.教师:在当前我们为什么还要树立忧患意识?
2.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
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讨论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
教师把学生的看法和意见写下来。
3.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树立忧患意识有两个原因:其一,对于个人来说,如果因为生活富足而变得毫无理想,整天沉浸在享乐之中,就必然会堕落;对于国家来讲,如果满足于自己的现状,则会走向灭亡。
其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才刚刚起步。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实力还很薄弱,社会政治制度还很不完善,公民的素质还比较低。
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不足,否则,必然会落后。
4.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7页的主题文字,懂得树立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阅读有关柏耀平的阅读资料,并交流对“文章反映了柏耀平怎样的精神”问题的认识。
5.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
教学环节三: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1.教师:我们前面说到“树立忧患意识”,那么,谁应该树立忧患意识?(学生回答:我们大家。
)确实,我国每个中华儿女都应承担起建设国家的重任,特别是我们青少年,祖国的未来属于你们,建设祖国未来的责任也属于你们。
青少年肩负着怎样的建设祖国的重任呢?
2.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9页的第一段正文,把其中反映先人忧国忧民、自觉承担建设祖国重任的名句找出来。
3.教师解释名句。
其具体解释见本教学案例后的附文。
4.学生就名言名句谈读后感,说说这些先辈高尚的思想境界。
5.学生查找资料,寻找“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人物或有关的故事,也可以查找当代的人物或者自己身边的普通人及其故事。
人物事迹
6.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9页左后一段主题文字,说说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
教学环节四:总结
学生齐读教科书第20页的主题文字,作为本节课的结束。
板书设计“忧患可以兴国”“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1忧患可以兴国
2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教学反思
要加强知识点的衔接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