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地理一轮复习巩固作业:4-2 风力作用与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

合集下载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课时风沙地貌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课时风沙地貌
种草
种草是另一种有效的生物措施。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可 以种植一些耐风蚀、适应性强的草本植物来防止土壤风蚀和 固定流沙。这些草本植物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覆盖度较高的 植被层,有效地减缓风沙的危害。
05
实验操作:模拟风沙搬运和沉积过 程
实验目和原理介绍
实验目的
通过模拟风沙搬运和沉积过程,了解 风沙地貌的形成机制,加深对相关地 理知识的理解。
防治措施
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可有 效减少风沙地貌的消极影响,保护当地生态 环境。
02
风力作用与风沙搬运过程
风力作用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
风力作用表现形式
风力吹扬、搬运和堆积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风沙地貌。
影响因素
风速、风向、地面性质、植被覆盖等。
风沙搬运过程中颗粒运动规律
跃移运动
沙粒在风力作用下以跳跃方式向 前移动。
形成机制
颗粒的沉积速率、沉积位 置以及地形等因素共同影 响堆积形态的形成。
侵蚀作用与地表形态改造
侵蚀作用
风力对地表岩石和土壤的 剥蚀作用,形成风蚀地貌 。
地表形态改造
风蚀作用使地表形态发生 变化,如风蚀蘑菇、风蚀 城堡等。
影响因素
岩性、风速、风向、降水 量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类活 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观察记录三
改变风速和沙子粒径后,沙子的运 动轨迹和沉积情况发生明显变化。
实验结论总结
实验结论一
风沙地貌的形成与风力作用密切 相关,风速、风向、沙子粒径等 因素都会影响风沙地貌的形态和
分布。
实验结论二
障碍物对风沙运动具有重要影响 ,可以改变沙子的运动轨迹和沉 积情况,从而形成不同的风沙地
貌。
实验结论三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第17讲:外力作用(风海冰)与地貌》配套练习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第17讲:外力作用(风海冰)与地貌》配套练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练习小题狂练第17讲:外力作用(风海冰)与地貌风蚀坑是在地表富含沙源沉积物且具有植被覆盖的地区,以风为动力,并受人类活动等作用影响形成的地貌。

下图为青海省某县风蚀坑形状示意图。

1.该风蚀坑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风力强盛B.植被破坏严重C.粉砂表土深厚D.坡度较陡2.甲处物质( )A.可延缓风蚀坑扩展速度 B.加速古风成沙出露地表C.逐渐堆积,变得越来越厚 D.来源于背风坡的粉砂土3.推测图示风蚀坑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风蚀坑不断加深 B.风蚀坑积水成湖 C.风蚀坑坡度逐渐增大 D.风蚀坑内出现流动沙丘黄土高原拥有世界70%的黄土分布,这里处在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交界处,降水集中,植被破坏严重。

下图为黄土高原兰州—郑州沿线地形剖面图,a、b为线上两地。

4.图中黄土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基岩风化B.流水堆积C.风力堆积D.风力侵蚀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地地表凹陷的主要原因是风力侵蚀。

B.b地位于郑州附近,流水堆积抬高地势。

C.从a至b堆积的黄土层厚度逐渐变薄。

D.从b至a堆积的黄土层颗粒逐渐变细。

6.a地位于b地的(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巴丹湖位于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的东南缘,湖泊被沙山分为东湖和西湖两部分。

地质历史时期,该湖所在地区风向多变,影响着巴丹湖的地貌演化,并造就了不同的湖泊形态。

7.如图示意巴丹湖的地貌演化过程,据此推断Ⅰ、Ⅱ、Ⅲ阶段的盛行风向分别是A.东北风;西北风;西南风 B.西南风;东南风;东北风C.东北风;西北风;东北风 D.西南风;东南风;西南风8.巴丹湖冬、春季节水位较高,其主要原因是A地下水补给量大 B.湖水蒸发量小C.大气降水量大 D.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量大丹娘沙丘位于青藏高原雅鲁藏布大峡谷,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

在河流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知识必备第一模块第五章地貌第14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常见地貌类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知识必备第一模块第五章地貌第14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常见地貌类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知识必备:第14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和常见地貌类型必备知识学科素养1.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3.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等常见地貌的成因、主要类型及分布。

4.地貌观察的顺序和内容。

1.综合思维:结合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分析某地貌的形成过程和地貌特征。

2.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掌握不同地区内、外力作用的差异和地貌景观的差异。

3.地理实践力:绘制岩石圈物质循环图;识别常见的地貌类型;掌握地貌观察的方法。

一、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的□1 ________。

(2)分类:进行得很快的内力作用和进行得极其缓慢的内力作用。

(3)表现形式。

项目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定义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2________运动当岩石圈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表的过程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岩层在□3 ________方向上受到压力、张力等,从而发生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的变形或变位岩浆只有□4 ________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一般发生在□5 ________,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例证大陆漂移、地面抬升和沉降、□6 ________等富士山、乞力马扎罗山等—(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7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探究] 1.举例说明地壳运动形成的典型地貌。

[提示] (1)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水平挤压,使岩层弯曲变形形成的褶皱山脉。

(2)东非大裂谷:地壳强大的水平张裂运动使岩层发生断裂而形成。

(3)台湾海峡:在远古时代,台湾岛是与大陆相连的,由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台湾海峡。

2.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8 ________________能。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风化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风化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湘教版
使岩石发生机械破碎 化学风化
伴随着岩石化学成分的改变 生物风化
对地貌的影响
使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 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 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为其他外力 作用创造了条件
思维拓展·再提升 物理、化学风化主要发生在哪些地区?举例说明。 提示 物理风化主要发生在高寒、干旱地区,如高寒地区的冰劈作用。化学 风化主要发生在降水丰富的地区,如热带雨林地区。
9.推测恒河入海口地貌2万年以来的演变过程( ) A.河口湾→下切河谷→三角洲 B.下切河谷→三角洲→河口湾 C.下切河谷→河口湾→三角洲 D.三角洲→下切河谷→河口湾 10.有学者预测恒河三角洲未来将会萎缩,证据可能包括( ) A.气候变化,南亚夏季风变弱 B.流域植被破坏,生态进一步恶化 C.地壳变动,入海口地势抬升 D.环保意识增强,流域大坝多拆除 答案 9.C 10.A
融化频繁进行,使裂隙不断扩大,以至使岩石崩裂成为岩屑。据此完成1~3
题。
1.下列环境中容易产生冰劈作用的是( )
①干冷环境 ②冷湿环境 ③岩石水平层理多 ④岩石层理近垂直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下列成因与冰劈作用最为类似的是( )
A.风蚀蘑菇的形成 B.花岗岩球状风化
C.背斜构造形成山 D.断层地带形成谷
平原
水季节被淹没,枯水季节出露的河边滩地
三角洲 河流到入海(湖)口时,流速极缓,加上潮水顶托,其挟带的泥沙在 河口前方堆积
考题示例 (2022广东卷)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 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 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下列各 题。
(1)第Ⅰ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 A.地质构造差异抬升 B.河流的阶段性下切 C.原始河床地形差异 D.滑坡、泥石流作用 (2)在第Ⅱ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 ) A.淤积大于侵蚀 B.侵蚀大于淤积 C.侵蚀—淤积平衡 D.持续不断侵蚀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4第四章第二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24第四章第二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根据岩石特点:岩浆岩中,花岗岩致密坚硬,玄武岩有流纹或气孔;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或含有化石以及非金属矿产。
3.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1)岩浆:三进一出。
(2)岩浆岩:一进三出。
(3)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
课时质量评价(十七)
一、选择题
岩层和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证据。如果两组岩层之间出现沉积间断或地层缺失,则称为地层不连续。读某山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页岩颗粒小于砾岩),完成1~2题。
1.该地一定经历了()
A.一次断层活动B.多次地壳升降
C.海侵海退现象D.明显变质作用
2.从页岩到砾岩的物质积累期,自然环境变迁情况最可能是()
如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 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
(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
(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
第二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主要是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
2.表现形式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壳运动
大陆漂移、地面抬升和沉降、地震等
岩浆活动
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3.结果: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
变质作用(高温高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

活动:
都江堰水利工程
(1)在洪水期,为什么都江堰能 保证灌区不受洪水威胁?在枯水期, 又如何保证有足够的水量进入灌区?
弯道水流产生离心力 (水流在此打漩) 表层水流向凹岸 底层水流向凸岸
大部分水流随底层水流 向外江
(80%的砂石由外江带走)
活动:
都江堰水利工程
(2)为什么都江堰能最大限度地 减少泥沙通过宝瓶口进入灌区?
溯源侵蚀
溯源侵蚀是指在河流或沟谷 底部地形变陡之处,因流水 冲刷作用加剧,受冲刷的部 位不断向上游方向移动的现 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思考
万里长江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 腾而下,巴塘县城境内进入云南,与澜沧 江、怒江一起在横断山脉的高山深谷中穿 行形成了“三江并流”的壮丽景观。到了 香格里拉县的沙松碧村,突然来了个100 多度的急转弯,转向东北,形成了罕见的 "V"字形大弯,“江流到此成逆转,奔入中 原壮大观”,人们称这天下奇观为“长江 第一湾”。
山前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
中下游或河 流宽谷
河流中的沙洲,江心洲四面环 水
由河流挟带的泥沙沉积而成,有的江心洲平时出露水面, 洪水泛滥时顶部会没入水中,发生泥沙沉积;有的江心洲
则长期出露水面,洪水期也不没入水面以下
中下游
平坦开阔
在平原地区,河流侧向发展导致凹岸侵蚀后退、凸岸堆积 前伸,河曲不断向下游移动,形成曲流带。当河床弯曲越
江心洲因其规模较大, 在分汊河床消亡时与 河岸或河漫滩相连接, 可成为河漫滩的一部 分。
心滩与江心洲
活动
当河流进入海洋时,河水很快分散, 由于流速突然降低而产生沉积作用, 同时河水与海水混合,海水中的离子 使河水中不易沉积的胶体物质絮凝沉 降。在大河河口,尤其是河流泥沙含 量高的河口,因泥沙大量沉积而形成 三角洲。据此讨论三角洲形成的物质 条件和动力条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4.4 风力侵蚀地貌+堆积地貌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4.4 风力侵蚀地貌+堆积地貌

花岗岩 风化壳
风蚀柱
沙漠
风 是干旱、半干旱地区 地表形态的主要“雕刻师” 风力作用让地面受到破坏,形成风蚀地貌 风中挟带的沙粒在地面沉积,则形成各种风积地貌
锦绣地理微信公众号
二、风成地貌
1.概念: 指风力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所形成的地貌。分为风蚀地 貌和风积地貌。
2.分布: 集中分布在我国北方(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 典型气候特征: 干燥多大风昼夜温差大
起沙条件 植被缺少、地表湿度小,无冰覆盖等
7.风沙危害与u 治理措施
(1)风沙活动的危害
沙埋
埋压农田、村庄、工矿、铁路、公路、水源。
风蚀 污染大气
破坏建筑物;土壤肥力下降;大风袭击(毁坏房屋、刮翻火 车、摧毁电杆,造成人、畜伤亡)。
沙石、浮尘弥漫,空气浑浊,危害人体健康。
影响生产生活 影响交通出行与安全、室外作业等。
2024届高考一轮大单元专题复习
单元4:地球上的地貌
4.2 外力作用与地貌
锦绣地理微信公众号
课程标准 ①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②结合实例,解释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通过对课标及考情的分析,学习目标和备考建议如下:
学习目标: ①常见地貌的识别和描述常见地貌景观的特征。(重点) ②结合实例解释外力作用及其在地表形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重难点) ③能辨析河流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常见的河流地貌,并能分析其形成条件。(重点) ④能合理推导和解释河流地貌的发育和演化过程。(难点) ⑤知道地貌观察的顺序,明确地貌观察的内容。(难点) 备考建议: 1. 高考这部分内容考察是对常见的地貌类型的判读和认识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分布区及自然环境特点, 特别要积累常见的地貌的主要典型分布地区的区域地理知识的积累。 2.高考这部分内容考查一般以景观示意图、示意图等地图形式出现,所以解题时要特别注重对景观示意图、 示意图等地图的仔细阅读,应用逻辑思维方法从中发现地貌判读的细节和推导分析其成因和演化过程。

《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

《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

三、练习
结合下图,理解河流的不同河段流水作用的主要差异。
(1)指出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 ③ );c ——( ① a ——( ② );b ——( )
河流分布示意图
河道横断面示意图
(2)分析与河流位置 a,c对应的主导外力作用: 侵蚀作用 沉积作用
谢谢大家
风蚀蘑菇
冲积平原
冲积扇
三角洲
溶洞
戈壁 沙漠 黄土
一、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
请先将这些图片分成两类(受水或风力作用而形成的) 并尝试着按要求分析讨论一张图片。 ⑨ 指出地貌景观名称、典型分布区、成因。 请点击暂停,仔细思考
冲积扇景观








二、总结
外力 侵蚀地形 沉积地形 主要分布地区 沙丘、 风蚀洼地、 干旱、 沙漠、 风力 风蚀蘑菇、 半干旱地区 黄土沉积 风蚀城堡 黄土沟壑、 冲积扇、 湿润、 流水 河床加宽加深、冲积平原、 半湿润地区 喀斯特地形 三角洲、石钟乳 石笋、石柱
峡谷
黄土高原
瀑布
沙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风向
冲积扇景观一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请点击暂停仔细思考外力侵蚀地形沉积地形主要分布地区风力流水二总结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沙丘沙漠黄土沉积干旱半干旱地区黄土沟壑河床加宽加深喀斯特地形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石钟乳石笋石柱湿润半湿润地区结合下图理解河流的不同河段流水作用的主要差异
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
李虹特级教师工作室 陈芳芳
风力线
A
沙丘
1
风蚀蘑菇
B C
2
黄土高原
3
1
2
3
冲积平原 三角洲 峡谷
D F E G

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第四章第14讲河流地貌的发育作业

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第四章第14讲河流地貌的发育作业

一、选择题(2021·济南高三模拟)河槽一般由河岸、河漫滩、河底等部分组成,是河流的核心地貌单元。

河口河槽地处河流与海洋的交互地带,出河口地区后,河流径流受到潮汐顶托,盐淡水混合,水流趋缓,河槽展宽,出现分汊现象。

河槽沉积物具有河域与海域来沙的混合沉积特征,总体呈现主槽粗、边滩细。

下图示意长江口河槽等深线(理论最低潮面)分布状况。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甲地的地貌类型是()A.洪积扇B.冲积岛C.江心洲D.河漫滩2.南、北两支河槽等深线分布特征表明()A.长江干流北移B.南支不断淤塞C.北支河槽发育D.南支径流量大解析:第1题,从图中等深线分析,甲地是理论最低潮时出露水面,高潮时没入水下的泥沙沉积体,其地貌类型是河漫滩,D正确。

洪积扇为河流出山口形成的扇状堆积体,A错误。

冲积岛和江心洲是高潮时也能出露水面的河心岛,B、C错误。

故选D。

第2题,从图中分析,南支河槽宽度大,北支河槽宽度小,根据北半球河流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分析,北支河槽流量小,泥沙沉积快,河道变窄,南支冲刷强,河道变宽,长江干流南移,A、B、C错误。

南支河槽宽,河道深,径流量大,D正确。

故选D。

答案:(2021·景德镇高三月考)孤东位于黄河入海口北侧。

1976-2014年,在海岸线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孤东近岸海域5 m等深线与海岸之间的水域面积变化明显(下图)。

据此完成3~4题。

3.1976-2002年,孤东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一直以淤积为主B.先淤积,后侵蚀C.一直以侵蚀为主D.先侵蚀,后淤积4.推测2002-2014年期间,黄河中游地区()A.年降水量增加B.地表径流量增大C.年蒸发量减少D.植被覆盖率提高解析:第3题,1976-1996年,近岸海域5 m等深线与海岸之间的水域面积增加,说明近岸海域海底淤积严重,海水深度减小,近岸淤积明显,但淤积程度逐期减缓;1996-2002年,水深5 m等深线与海岸之间的水域面积减小,缩减速率逐期增大,海水深度增加,说明近岸海域海底以侵蚀为主,所以1976-2002年,孤东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先淤积,后侵蚀,故选B。

4-2风力作用与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

4-2风力作用与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
考点· 出彩梳理 考向· 出彩探 考题· 出彩演练
一轮总复习 · 地理
考点· 出彩梳理
考向· 出彩探
考题· 出彩演练
一轮总复习 · 地理
(2016· 安徽皖南八校模拟)读下图,完成1~2题。
考点· 出彩梳理
考向· 出彩探
考题· 出彩演练
一轮总复习 · 地理
1. 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A. 侵蚀、搬运、堆积 B. 搬运、侵蚀、堆积 C. 侵蚀、堆积、搬运 D. 堆积、搬运、侵蚀
考点· 出彩梳理 考向· 出彩探 考题· 出彩演练
一轮总复习 · 地理
(2013· 福建卷)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 完成2~3题。
2. 该沙丘位于( A. 冲积扇 C. 三角洲
) B.洪积平原 D.河漫滩
考点· 出彩梳理 考向· 出彩探 考题· 出彩演练
一轮总复习 · 地理
3. 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较小 较大
考点· 出彩梳理
考向· 出彩探
考题· 出彩演练
一轮总复习 · 地理
3. 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 沿河呈线状 分布。 (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 冲积平原 向 山坡 过渡的 地带。
考点· 出彩梳理
考向· 出彩探
考题· 出彩演练
一轮总复习 · 地理
考向·出彩探究
考点· 出彩梳理 考向· 出彩探 考题· 出彩演练
一轮总复习 · 地理
1. 河流侵蚀地貌 河谷发 展阶段 初期 中期 成熟期 侵蚀类型 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 源头侵蚀为主 向下侵蚀作用减弱,向河 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 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 为主 地貌 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 横剖面呈“V”型 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 积,河流更为弯曲,河谷 拓宽 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 浅的“U”型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2.2风成地貌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2.2风成地貌
“治沙魔方”麦草方格沙障与石方格
沙障相比较的优势是( )C
A.成本低廉 B.获取方便 C.截留水分 D.清洁环保
四、风沙活动 3.治理措施
风沙活动的防治 · 生物措施
①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建设, 保护和恢复植被(保育自然植被、 植树造林、种草等),建设防护林;
②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生 态用水。
四、风沙活动 3.治理措施
风沙活动的防治 · 工程措施
草方格
石方格
高立式沙障
固沙:增大地面的粗糙度,降低风速,削弱风沙的破 阻沙:高立式沙障可阻止 坏作用,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利于植被存活。 沙丘流动
典例 宁 夏 回 族 自 治 区 荒 漠 化 严 重 , 其 中 沙 化 面 积 占 地 区 总 面 积 的 19.31%,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摸索出一系列防风固沙体系,并以 “治沙魔方”的麦草方格打底,产生了一道道绿色屏障。在沙区边缘拓 展的生存空间里,多种经营模式齐头并进,让果树、育苗、温棚、养殖、 光伏、沙漠旅游等沙产业焕发生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二、风蚀地貌 2.成因
(2)风蚀蘑菇成因
问题:从外力作用和岩石性质(物质组成、厚度、密度等)角度,分析风蚀蘑菇 “上大下小”特殊形态的成因。
a.接近地面处的风含砂石较多,对下部岩石(或 土体)磨蚀作用更强。 b.上部岩石岩性(或土体)坚硬,不易被侵蚀; 下部岩石岩性(或土体)疏松,易被侵蚀。
二、风蚀地貌
①空气稀薄 ②风沙强劲 ③气候极度干旱 ④滑坡分布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风蚀地貌 2.成因 (3)雅丹地貌成因
思考:鲸背状雅丹地貌b坡比a陡的原因是什么?
①b坡为迎风坡,岩石受侵蚀比 较严重;
②a坡为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 坡度较缓。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外力作用与地貌--风力,海浪,冰川地貌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外力作用与地貌--风力,海浪,冰川地貌

风化作用是在温度、水、及生物等影响下,地表或 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岩石碎块或沙粒 的作用
植物根系挤压岩石裂隙
表层岩石剥落
花岗岩地区球状风化最典型
辨析比较: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的差异
风化是指岩石在无外动力作用下,因热胀冷缩、 水的冻融、生物作用而发生的破坏。虽然有个 “风”字,但它与风并无关系。
侵蚀则是在“外动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这些 “外动力”包括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等 风化的结果是岩石破碎、变小;侵蚀的结果是物 质被移走,留下千疮百孔、沟壑纵横的面貌。
DL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
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 影
2 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 响
C. 热带雨林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
风力侵蚀作用: 风蚀城堡、风蚀柱、 风蚀蘑菇、风蚀洼地
风蚀蘑菇
思考: 平地会受风力影响吗?
较细的颗粒 物被吹走, 留下较大颗 粒的砾石。
风蚀洼地
松散物质组成的地方经风蚀所形成椭圆形的洼 地,它向主风向延伸。较深的风蚀洼地如以后 有地下水溢出或存储雨水即可成为干燥区的湖 泊。
分析当地利于风蚀蘑菇 形成的地理环境特点。
1.气候干旱; 2.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3.接近地面处风中含沙、 小石块的量多,磨蚀能 力强
风力吹蚀
风吹经地表时,由于风的动力作用,将地表的松散沉积物 或者基岩上的风化产物(沙物质)吹走,使地面遭到破坏,这 种作用称为吹蚀作用。风速愈大,其吹蚀作用愈强。一般情况 下,组成地表的沙质物质愈细小,愈松散、干燥,要求的启动 风速愈小,受到的吹蚀亦愈强烈。
(1)简析罗布泊“耳轮”的 成因。 (2)说明白龙堆雅丹地貌的 延伸方向。

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什么

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什么

风⼒作⽤形成的地貌是什么 风⼒作⽤与流⽔作⽤是两种重要的外⼒作⽤,在外⼒作⽤发育的地貌中这两种作⽤占据重要地位。

风⼒作⽤形成的地貌是什么呢?店铺在此整理了风⼒作⽤形成的地貌的资料,供⼤家参阅,希望⼤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风⼒作⽤形成的地貌介绍 风沙地貌在风⼒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中所形成的地貌。

亦称风成地貌,可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两⼤类。

⼀、风沙地貌定义:风对地表松散堆积物的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所形成的地貌,称为风沙地貌。

⼆、风沙地貌形成条件:表到处都可有风,但只有当风吹扬起地表松散颗粒,形成风沙流的过程中,才能形成各种风沙地貌。

三、风沙地貌分布范围: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旱⽓候区。

那⾥⽇照强、昼夜温差⼤、物⼒风化盛⾏、降⾬少(⼩于250mm/a)⽽集中,年蒸发量⼤,常超过降⾬量数倍甚⾄数百倍,植物被稀疏矮⼩,疏松的沙质地表裸露,特别是风⼤⽽频繁,所以风沙作⽤就成为⼲旱区塑造地貌的主要营利。

当然,风沙作⽤并不局限于⼲旱区,在半⼲旱区和⼤陆性冰川外缘,甚⾄在植被稀少的沙质海岸、湖岸和河岸,也有风沙作⽤,也可形成风沙地貌。

风蚀地貌(wind-erosion landform),是经由风和风沙流对⼟壤表⾯物质及基岩进⾏的吹蚀和磨蚀作⽤所形成的地表形态。

我国风蚀地貌主要分布区在青海柴达⽊,南疆和⽥、罗布泊,东疆哈密、吐鲁番,北疆克拉玛依附近地区。

风⼒对地⾯物质的吹蚀和风沙的磨蚀作⽤,统称风蚀。

风蚀作⽤形成风蚀地貌。

中国沙漠地区的风蚀地貌,除被⼴⼤沙丘所埋没的以外,在⼤风区域还有⼴泛的出露,特别是正对风⼝的迎风地段,发育更为典型。

主要分布在柴达⽊盆地的西北部,塔⾥⽊盆地东端的罗布泊洼地,东疆以及准噶尔盆地的西北部等地。

风积地貌(wind-accumulated landform)主要是指沙漠地区的沙丘⽽⾔。

沙丘在中国沙漠⾥分布⾯积最⼴⼤,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浩瀚⽆垠的茫茫沙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2016·湖北联考)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 下列地貌的形成与a、b、c、d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 溶洞—a
B.裂谷—b
C. 瀑布—c
D.沙丘—d
2. 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
()
A. a
B.b
C. c
D.d
1. A【解析】由图可知,a、b、c、d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溶洞是由流水对石灰岩的溶蚀而形成的;裂谷是板块张裂
而成,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瀑布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沙丘是沙漠地区常见的风力堆积地貌。

2. B【解析】题中“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反映的是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密度很大,这是风力搬运作用的表现。

(2016·南通三模)影响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发育形成的外力作用具有一定的联系。

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

读图回答3~4题。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4. 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①沙尘暴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土地荒漠化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3. A【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c表示流水搬运作用,d表示流水沉积作用。

4. B【解析】由上题可知,c为流水搬运作用。

在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现象。

5. (2016·广州调研)流域自然侵蚀速率是反映流域地貌形态变化的重要指标。

据研究,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自然侵蚀速率远低于南亚恒河流域,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降水量
C. 植被类型
D.城市化水平
5. A【解析】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主要位于平原地区,虽然该地降水很丰富,但受地形的影响,水流速度慢,故自然侵蚀速率低。

6. (2016·浙江名校联考)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的河流堆积扇状地貌。

它是冲积平原的一部分,规模大小不等,从数百平方米至数百平方千米。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形成大规模冲积扇的是()
A. 甲
B.乙
C. 丙
D.丁
6. D【解析】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知,丁地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其下游有广阔的平原,有利于大规模冲积扇的形成。

读“渭河水系示意图”,回答7~8题。

7. 渭河谷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 地壳断裂陷落
D.地壳褶皱凹陷
8. 渭河河道具有北移的历史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南岸支流多,流速快
B. 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C. 北岸支流含沙量大
D. 北岸地表组成物质较粗
7. C【解析】渭河处在断层构造带,地壳断裂陷落形成谷地。

形成谷地后流水汇聚成河,沉积成渭河平原。

8. A【解析】南岸支流众多,且由于发源于秦岭、落差大而流速快,将渭河水推向北岸,导致北岸流水冲击作用强;北岸为黄土高原沉积颗粒,组成物质较细,抗冲击能力弱于南岸。

(2016·南阳联考)读下列景观图,回答9~10题。

9. 四种地貌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
A. ①②
B.②④
C. ③④
D.②③
10. 四种地貌中,因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9. B【解析】四种地貌分别是河口三角洲、风积沙丘、河流侵蚀峡谷、风蚀雅丹地貌。

10. A【解析】河流入海时,因流速降低,所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段淤积延伸、填海造陆,逐渐形成河口三角洲平原。

风力携带的泥沙在遇到阻力或风速减弱时,沉积下来形成沙丘。

浙西南山区有许多保存着传统风貌的古村落。

下图为该区域松阴溪流域古村落分布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松阴溪流域的古村落多分布在()
A.鞍部B.盆地
C.溪谷D.山脊
12.北宋状元沈晦曾在松阴溪畔吟唱出这样一首诗,“西归道路塞,南去交流(亲)疏。

唯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

根据诗句判断,该流域古村落多保存完好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比较闭塞B.自然景观优美
C.旅游开发落后D.开发历史悠久
11.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松阴溪流域的古村落多分布在溪谷中,主要是因为溪谷地势相对平坦,水源充足,有利于聚落的发展。

12.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诗句中可知,该地交通比较闭塞,人口较少,人为破坏较小,使古村落保存完好。

二、综合题
13. (2016·长沙重点中学联考)读我国部分区域图,结合材料,说明阿拉善高原沙漠的沙土被搬运到黄河三角洲的过程。

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

【答案】西北风(沙尘暴)将粉尘继续向东(东南)方向搬运,途中受太行山、秦岭等山脉的阻挡,大量的粉尘被沉积在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大量被冲刷至黄河;泥沙被黄河携带至河口,由于流速减慢,泥沙逐渐淤积形成三角洲。

【解析】可以反推: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得益于黄河带来的泥沙的堆积,而黄河中的泥沙来自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的黄土来自于阿拉善高原沙漠。

然后正确表达、书写即可。

14. 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河谷形态差别很大,A处呈________,B处呈________。

(2)C处典型的河流地貌是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推测河口三角洲面积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试分析该地区聚落沿河、沿海岸分布的原因。

【答案】(1)“V”型“U”型
(2)冲积扇河水流出谷口,速度放慢,泥沙堆积形成
(3)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与1949年相比,该地2012年耕地面积增加,林地、草地面积减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携带的泥沙增多,在河流入海口处,河流流速减缓和海水的顶托作用,使泥沙的沉积增多,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4)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的发展。

【解析】(1)A位于河流的上游,河流的下蚀作用强,河谷呈“V”型;B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河谷呈槽型。

(2)C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处,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

(3)从图中可以看出几十年来,该地区耕地增加、林地草地面积减小,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重,导致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

(4)影响该地区聚落分布的原因主要与地形、土壤、水源和水运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