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法律基本知识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法律基本知识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核心法律,其目的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民事诉讼法以其独立的原则和灵活的制度构建了我国现代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一、平等自治原则平等自治原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确保了各方在诉讼过程中的平等地位,无论是个人还是法人,无论经济地位高低,都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在民事诉讼中,法庭对各方当事人的权益保护应当均等无偏,公正对待,并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自治权。
二、公开公正原则公开公正原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另一个基本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法院应当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保持公开,实现阳光司法。
公开能够保证司法透明、减少司法腐败和滥用职权的发生,能够提高法律制度的公信力。
同时,公正也是民事诉讼法司法实践中最重要的核心价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个体都不能以任何方式干预司法公正性的实现。
三、合理程序原则合理程序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根据这一原则,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时应当遵循法定程序,确保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同时也要确保程序的效率。
合理的程序能够保证案件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为当事人提供充分的表达意见和辩护的机会。
四、调解和解原则调解和解原则是民事诉讼法中重要的制度安排。
根据这一原则,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时应当积极推动当事人通过调解或和解方式解决争议,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终结诉讼程序。
调解和解能够减少司法资源的浪费,缓解法院信息压力,同时也能提供更加灵活的解决争议方式,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五、证据自由原则证据自由原则是民事诉讼法中重要的证据制度原则之一。
根据这一原则,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可以自由选择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言等。
此外,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当确保证据的充分性和真实性,并依法进行认定和采纳。
证据自由原则在实践中能够保证案件的公正、准确和效率。
六、财产保全和执行制度财产保全和执行制度是民事诉讼法中重要的实施制度。
第二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一、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民
事诉讼法的整个过程中或者在重要 的诉讼阶段起指导作用的准则。 ❖二、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分类
第二节 基本原则Βιβλιοθήκη 述❖ 一、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 第一,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完全平等。 ❖ 第二,双方当事人有平等的刑事诉讼权利的机会,同时,人民法院平等
的保障双方当事人刑事诉讼权利。 ❖ 第三,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 二、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 三、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的原则 ❖ 四、辩论原则 ❖ 五、处分原则 ❖ 六、检查监督原则 ❖ 七、支持起诉原则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 一、合议制度 ❖ (一)第一审合议庭 ❖ (二)第二审合议庭 ❖ (三)再审合议庭 ❖ 二、回避制度 ❖ 三、公开审判制度 ❖ 四、两审终审制度
民事诉讼法——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和制度
第一节 基本原则
❖考点精解六:检察监督原则
❖《民事诉讼法》第14条对检察监督原则作 了规定,该原则的基本内容是:
❖1、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有权 进行监督。就现行民事诉讼法而言,人民 检察院不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进行监督, 也不具体参与通常的民事诉讼活动;
❖2、人民检察院对审判活动进行监督的具体 方式,是对法院已生效的判决、裁定按照 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LOGO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和制度
民事诉讼法 基本原则和制度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和制度
1
第一节 基本原则
2
第二节 基本制度
第一节 基本原则
❖第一节 基本原则
❖考点精解一: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含义包括
两个方面: ❖ 1、诉讼权利的相同性 ❖ 2、诉讼权利的对应性 ❖ 注意: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只
❖ 2、人民法院主持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即 调解的进行,应当是在双方当事人愿意调解的基础上,调 解程序应当合法,调解的协议也应合法;
第一节 基本原则
❖3、调解是解决民事案件的方式之一,若调 解未能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及时判决, 不应久调不决。注意应当将调解原则和调 解制度结合起来。
❖ 注意:调解作为必经程序的有两种情 况:(1)根据《民诉意见》第92条,离婚 诉讼应当调解;(2)根据《简易程序的司 法解释》第14条,在特定情况下人民法院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先行调解。
❖ 注意:同等原则可以看成是国民待遇原则在民事诉讼 中的体现,具有普遍适用性;对等原则可以看成是国际法 上报复的反映。报复的适用是有针对性的,它只针对相应 的国家,而不涉及第三国。同时注意平等、同等、对等三 原则的区别,平等是指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诉讼地位的平等。
第三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第三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一、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案件,保证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需要遵守以下基本原则:1.平等原则:民事诉讼法保障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平等地位,不分贵贱、贫富、种族、性别等差别对待当事人。
法院应当公正地对待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保证当事人在诉讼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2.公正原则:民事诉讼法要求人民法院公正地审理案件,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平等保护。
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要坚持公正、客观、明细,不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
3.合法性原则:民事诉讼法要求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案件,遵守法律程序,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法院不能凭自己的意愿或者私心,违反法律规定来决定案件的处理方式。
4.等待原则: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必须在法定时限内进行,不得拖延审理案件。
法院应当高效地处理案件,不给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等待。
5.公开原则: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对一般民事案件的审理应当公开进行,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诉讼参与人等可以进入法庭旁听。
这样可以保证裁判程序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为了保障人民对司法公正的信任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1.审判权的独立性:民事审判应当独立于行政权力和其他干扰因素,确保法官能够自由、独立地审理案件。
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只考虑案件的事实和法律问题,不受非法因素的干扰。
2.审判程序的公正性:民事审判程序应当公开进行,当事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应当有权旁听审判过程。
审判程序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保证当事人的权益得到合法、公正的保护。
3.判决的合理性:民事审判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合理的裁决。
法院应当充分审查证据、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公正、合理地判决案件。
4.执行的及时性:民事审判的结果应当得到及时执行,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
法院应当监督和推动执行整个程序,防止拖延执行和逃避执行的行为。
第三章 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10
独任制,是指由审判员一人开庭审判案件 的制度,实行独任制的审判组织形式为独 任庭。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独任庭在我国的 适用范围很小,只有基层人民法院依照简 易程序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时,才采取这 种形式。
合议庭
第一审 民事案件
第二审 民事案件
发回重审 案件
再审案件
审判员+ 陪审员
审判员
审判员
种类:(注意掌握合议庭的组成) 一审合议庭:组成:A三人全是法官;B一个或两个人民 陪审员,其余为法官,中国不实行强制陪审制度; 二审合议庭:组成:三人全是法官; 重审合议庭:发回重审案件都要组成合议庭,合议庭成 员按一审程序另行组成,书记员可不变; 再审合议庭:都必须组成合议庭:a原由一审法院审结, 现又由一审法院再审;b二审再审由二审法院另行组成 合议庭;c再审案件由上级法院提审,按二审程序组成 合议庭。
(2008)38.甲向法院起诉,要求判决乙返还借款本金2万元。 在案件审理中,借款事实得以认定,同时,法院还查明乙 逾期履行还款义务近一年,法院遂根据银行同期定期存款 利息,判决乙还甲借款本金2万元,利息520元。关于法院 对该案判决的评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该判决符合法律规定,实事求是,全面保护了权利 人的合法权益 B.该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违反了民事诉讼的处分原 则 C.该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违反了民事诉讼的辩论原 则 D.该判决不符合法律规定,违反了民事诉讼的平等原 则
④一切证据材料都要经过当事人辩论和质证 (证据在质证之前只能是证据材料)。
(五)处分原则
处分权行使受国家法律制约;受人民法院的 监督与干预。 体现: 纠纷发生后,是否起诉、起诉的范围由当事 人自己决定; 诉讼过程中,原告可以放弃诉讼请求,也可 以变更; 被告可以承认原告请求,反驳原告请求,还 可提请反诉;
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1)
可整理ppt
按一审程序 另行组成 合议庭
按二审程序 另行组成 合议庭
6
我国历史上的审级制度
中华民国时期
新
1954年开始(1954年的法 院组织法正式确立,1982年 和1991年的民事诉讼法将此 规定为基本制度。)
两审终审制度
可整理ppt
刑事案件
9 名黑人、2 名白人和1 名西班牙裔 作出被告无罪的判决 组成的陪审 团
民事案件
陪审团中有 9名白人, 没有一名黑 人
辛普森对其前妻尼科尔及其男友戈 德曼的谋杀负有责任,并判辛普森 向戈德曼的父母赔偿850 万美元。 5天以后,同一陪审团再度判辛普 森支付2500万美元的惩罚性赔偿 费。
可整理ppt
4
第三节 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一、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概说 二、合议制与独任制 三、回避制度 四、公开审判制度 五、两审终审制度
可整理ppt
5
合议庭
第一审 民事案件
第二审 发回重审
民事案件
案件
再审案件
审判员+ 陪审员
审判员
审判员
按一审程序 另行组成 原来是一审 合议庭
原来是二审 或上级法院
7
世界主要国家审级制度比较
美国联 邦法院
三级三审制 德国
法国
英国 日本
四级三审制
地区法院、上诉法院和最高法 院
地方法院、地区法院和州高等 法院
基层法院、中级法院和最高法 院
郡法院、高等法院、民事上诉 法院和上议院
简易法院、地方法院、高等法 院和最高法院
可整理ppt
8
辛普森案陪审团的组成对判决结果的影响
原则 (五)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 (六)检察监督原则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该案后,由3名审判人员组 成了合议庭,经调查取证认定:1995年某材料公司 由某建筑公司担保,向原告借款200万元,期限1年, 担保合同是建筑公司的授权代理人签定的。据此,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担保合同有效,并判决:材 料公司偿还贷款200万元以及利息,建筑公司承担 连带还款责任,诉讼费由材料公司承担。 该案判决后,被告材料公司提出,在案件审理中。 虽然法院组成了合议庭,但是每次开庭不久,就只 剩下一名审判员和一名书记员,案件的审理实际上 并不是由合议庭共同审理的,但材料公司并没有提 出上诉。 此案的审理是否符合合议制的要求?
接到一审判决,申万刚表示不服,依法提出上 诉。二审法院在审理此案时,依法进行了调解。 经过二审法院法官多方耐心细致地做劝说工作, 被上诉人杨大红承认他们仍有一定的感情,表 示同意与上诉人申万刚继续共同生活,放弃离 婚打算。在二审法院调解下,双方和好。办理 该案的二审法院审判员告诉双方当事人说: “你们和好了,案件就此了结,因为和好的离 婚案件,不用制作调解书。现在把结婚证退还 给你们。” 【问题】二审法院审判人员的说法是否正确?
回避制度
回避制度是指同案件有某种利害关系 或其他关系的审判人员及其他人员, 不得参与本案审理活动的诉讼制度。 需要回避的人员:审判人员、书记 员、鉴定人、翻译人员和勘验人。
风雷影院诉黎民中学合同违约案
黎民中学为庆祝建校50周年,组 成校庆筹备委员会筹办校庆事宜。 校庆前5天,黎民中学与风雷影院 签定了租用影院场地的合同,约 定黎民中学在影院举办校庆晚会, 租金为2000元。黎民中学只支付 100元,还欠1000元未付。
同年12月,原告唐秀莲 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 承担夫妻间的抚养义务 以及偿还其自1988年以 来向他人借支用于家庭 生活的债务5000元及大 米1050公斤。
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32
合议庭
第一审 民事案件
第二审 发回重审
民事案件
案件
告的诉讼请求,当事人双方可以在诉讼中就民事争议的解 决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
21
• (一)处分原则与辩论原则的区别
1、当事人与法院在在诉讼程序方面的不同作用。辩论原则主要是从法 院裁判所依据的事实来源来确定当事人与法院的关系的。
2、对法院权利给予限制的功能,一个从诉讼程序的动态来限制法院, 使法院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辩论原则是从裁判依据的静态来限制法院。
当制作笔录,由合议庭成员签名。评议中的不同意见,必 须如实记入笔录。
35
根据我国民诉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关于审判组织的哪一表述
是错误的?(
)(单选)
A、二审程序中只能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
B、二审法院裁定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法院可以由审判员与陪审员共 同组成合议庭。
C、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只能采用独任制。
2、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攻击和防御是平等的,要保障 诉讼的公正就必须保障对抗的公正。
9
3、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 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
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 • 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 行对等原则。
10
• 二、依据
民事诉讼法整体框架
民事诉讼法整体框架一、引言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程序和实施方式,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依据。
本文将对民事诉讼法的整体框架进行详细解读。
二、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法明确了以下基本原则:1.平等自愿原则:民事诉讼的参与主体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自愿行使诉讼权利。
2.公开公正原则:民事诉讼应当公开进行,公正审理,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3.确权和解原则:鼓励当事人协商解决争议,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减轻司法负担。
4.快捷高效原则:民事诉讼应当及时审理,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5.法律适用原则:民事诉讼应当依法进行,法律是裁判的唯一依据。
三、民事诉讼的程序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诉讼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筹备期:包括立案、受理、送达等环节,确保诉讼程序的正常开展。
2.审理期:包括开庭审理、质证、辩论等环节,确保当事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3.判决期:包括作出判决、裁定、发出文书等环节,确保判决的及时执行。
4.执行期:包括执行申请、执行裁定、财产保全等环节,确保判决的有效履行。
四、民事诉讼的参与主体民事诉讼的参与主体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等,他们的权益应当得到平等保护。
1.原告:是提起诉讼的一方,有权请求法院保护其合法权益。
2.被告:是被诉讼的一方,有权进行抗辩,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证据。
3.第三人:是与诉讼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申请参与诉讼并提出自己的主张。
五、民事诉讼的证据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收集、认定和运用做出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证据的提供:当事人应当提供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
2.证据的举证责任:当事人应当自行承担举证责任,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
3.证据的鉴定:对需要专门知识进行鉴定的证据,可以由法院委托专家进行鉴定。
4.证据的保全:当事人可以申请证据保全,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5.证据的认定:法院应当根据证据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充分性进行认定。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14
民事案件调解
15
3. 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4. 调解不是必经程序,但下列案件要先调解: 离婚案件、六种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 六种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
(1)婚姻家庭纠纷和继承纠纷; (2)劳务合同纠纷; (3)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引起的权利义务关系较 为明确的损害赔偿纠纷; (4)宅基地和相邻关系纠纷; (5)合伙协议纠纷; (6)诉讼标的额较小的纠纷。
36
38.关于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具体体现,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当事人有权决定是否委托代理人代为进行诉讼, 是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体现
B.当事人均有权委托代理人代为进行诉讼,是处 分原则的体现
C.原告与被告在诉讼中有一些不同但相对等的权 利,是同等原则的体现
D.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不仅要自愿,内容也不得 违法,是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原则的体现
起诉时:诉讼主体可自由地确定请求司法 保护的范围和选择保护的方法
起诉后:原告可以提出、变更、扩大、缩 小诉讼请求。但是,法院的判决不得超出原告 的诉讼请求。
诉讼中:原告可全部放弃其诉讼请求,被 告可部分或全部承认原告的诉讼请求;原被告 可达成或拒绝达成调解协议;在判决未执行之 前,双方随时可就实体问题自行和解。
(二)法条 民诉法第9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
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 应当及时判决。
12
法庭调解现场
13
(三)法院调解原则的内容
1、调解贯穿于审判程序始终,如一审程序、二审 程序、再审程序;
2、要在自愿与合法基础上进行调解;
自愿:一是当事人自愿决定是否接受调解; 二是当事人自愿形成与选择调解方案。
第六章民事诉讼法
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系统讲义(四川版).indd 102
2021/2/20 13:07:47
第一篇 法律知识
(4)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八、二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 15 日内向上 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 之日起 10 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 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 以不开庭审理。 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九、再审 (一)法院决定再审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 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 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二)当事人申请再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 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 法院申请再审。 (三)检察院抗诉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 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有民事诉讼再审情形的,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 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 十、民事诉讼调解制度 (一)调解原则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 非,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
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 管辖。
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 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确立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依据
第二节 当事人平等原则
当事人平等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平等地享 有和行使诉讼权利。
内容包括: 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权利表现为相等或对应。 当事人在诉讼中的诉讼地位平等 当事人诉平等原则,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平等地 享有和行使诉讼权利。
第二节 当事人平等原则
(一)回避制度的含义 1、回避制度的概念 回避制度,是指为公平和正义起见,法官和其他 有关人员,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退出对案件的 审理的制度。设立回避制度,直接目的在于排除
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法官参与案件的处理过程, 以保证案件得到公正审判。同时对于消除当事人 的疑虑,维护法院的形象,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公开审判是对诉讼案件审判的基本制度。它有两
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方面,公开审判形式上要求, 向群众公开,允许群众旁听案件的审判活动;向 社会公开,允许大众传媒对案件的审判情况进行 采访和报道。另一方面,公开审判内容上要求, 案件审理除法律明确规定不公开审理的外,一律 公开进行;不论是否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时一 律公开进行。对于公开审理的案件,为了便于群 众参加旁听和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民事诉讼法规 定应当在开庭前公告当事人的姓名、案由和开庭 的时间和地点。
思考题
1.什么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法的 基本原则体系应当是怎样的? 2.谈谈你对合议庭与审判委员会的关系的见解。 3.回避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4.哪些案件不公开审理?为什么?
检察监督的内容和方式 1、对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是否正确、合法实行监 督,监督的方式是依法抗诉。 2、对审判人员在民事审判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监督。 3、对民事审判活动中的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实行监督。
思考:
完善民事诉讼中检察监督应注意的问题 1、法律监督权与独立审判权的关系。 2、检察监督权与当事人处分权的关系
第四节 诚信原则
具体适用: 对当事人 1、排除不正当的诉讼形态——变更义务履行地点以 争取管辖法院 2、诉讼上的禁反言——前后的诉讼行为相互矛盾 3、诉讼权利的失效——逾期行使异议权 4、诉讼权利滥用的禁止——不当地申请回避,提出 新的证人以拖延诉讼 对法院——禁止滥用自由裁量权;禁止突袭裁判 对其他诉讼参与人——诚实善意。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4条的规定,我国民事诉讼中的 检察监督原则有以下两个含义: 1.检察监督的对象是法院的审判活动,不包括当事人和 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活动。 2.检察监督的方式为事后监督。即法律文书生效后,如 果检察院认为确有错误,可以依法提出抗诉,要求法 院通过再审程序予以纠正。
第六节 检查监督原则
第三节
和法律问题,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进行 辩论、各自陈述自己的主张和根据,互相进行反驳与 答辩,从而查明案件事实,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条的规定,辩论是民事诉讼
当事人依法享有的一项诉讼权利。
第三节
辩论原则
辩论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事人辩论的范围既可以是程序方面的内容,也 可以是实体方面的内容。 (二)辩论原则贯穿民事审判的各个阶段。人民法院审 理民事案件,应当给当事人提供辩论的机会和条件。。 (三)当事人行使辩论权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口头 的,也可以是书面的。 (四)经当事人辩论所形成的“材料”应当是法院作出 判决的依据。一切证据材料,都要经过当事人的辩论 和质证。否则,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2、回避制度适用的对象 回避制度的适用对象首先是法官,包括职业
法官和非职业法官(陪审员)。其次是其他 有关人员,包括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 勘验人。
3、回避的事由 回避制度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适用。(1)回 避对象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 近亲属。所谓近亲属通常是指配偶、父母、子女、 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 女。(2)回避对象与本案有利害关系。这是指案 件处理的结果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自身的利益。 (3)回避对象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 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所谓其他关系是指除上述 两种关系之外的社会关系,例如师生、同学、亲 属、朋友关系等。,其他关系并不一定引起回避 后果,只有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才构成 回避的理由。
第二节 回避制度
回避,即不参与审理活动,是为保障司法公正而 设立的制度。 1. 回避人员:包括审判员、陪审员、书记员、鉴
定人、勘验人和翻译人员。 2. 回避的法定情形:根据《民事诉讼法》第 45 条 的规定,回避的法定情形是 :(1) 是本案当事人或 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2)与本案有利 害关系;(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 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第五节 处分原则
一)处分原则的内容 处分原则,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即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行使或如何行使自己的民事权利 和诉讼权利。 内容: 1、享有处分权的主体是当事人。 2、当事人处分权的范围包括对程序利益的处分和实 体利益的处分。
第三节 公开审判制度
公开审判制度,是指法院对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 和判决结果向群众、向社会公开的制度。 公开审判是相对于秘密审判而言的。公开审判取
代秘密审判是诉讼制度文明进步的表现。在封建 专制社会,审判多在秘密状态下进行,审判过程 不仅不公之于众,甚至在当事人之间也相互隔离。 秘密审判的不合理性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受到进 步思想家的猛烈批判。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 公开审判制度逐渐成为现代各国的一项重要诉讼 制度。
该原则的适用: 适用的主体。 适用的人民法院。该原则适用于审理民事案件的各级 人民法院和各专门法院。 适用于在我国人民法院进行民事诉讼的所有当事人。 适用的案件。凡是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案件,无论 是财产权益争议案件,或是身份关系争议案件,都适 用该原则。 适用的程序。除特别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等非诉讼程 序外,其他诉讼程序都适用该项原则
审判活动的司法制度。 陪审制度的出现,使普通公民能够参与司法过程,可 以防止法官徇私枉法、独断专行,纠正其不周之处。 同时陪审团的裁决更能反映社会一般人的观念,因而 陪审制度是使司法走向民主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是 英国法对世界法制的一大贡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 利后,陪审制度在法律上正式得以确立,并逐渐向全 世界推广。独立后的美国通过宪法及其修正案,牢牢 确立了陪审制度的独特地位。英国的许多殖民地国也 采用了陪审制度,就连司法制度迥异的法国和德国也 借鉴了英国的陪审模式。
第三章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本章重点: 1.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及其体系 本章难点: 1.基本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案例:
2005年9月,户口在甲区的张某向李某的户口所在 地乙区法院起诉要求与李某离婚。乙区法院受理 案件后,被告李某提出自己的户口虽然在乙区,
但自2003年10月起自己一直居住在丙区,乙区法 院对该案无管辖权。
合议制度的组织形式
合议庭 第一审 民事案件 第二审 民事案件 发回重审 案件
再审案件
审判员+ 陪审员
审判员
审判员
按一审程序 另行组成 合议庭
原来是一审
原来是二审 或上级法院 提审
按一审程序 另行组成 合议庭
按二审程序 另行组成 合议庭
特征: 1、一审合议庭:审判员+陪审员,同等权 利义务 二审合议庭:审判员 2、合议庭成员人数为单数 3、少数服从多数 4、共同参加,共同负责 5、中级人民法院以上,只能组成合议庭 6、再审:另行组成合议庭
思考:民事诉讼法赋予被告李某管辖权异议权,
这体现了哪一项基本原则?
第一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
一、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含义、特征和立法模式对 诉讼全过程起指导作用,或者对某个重要诉讼阶 段起指导作用。
基础性、导向性和抽象性 我国立法模式:集中规定
二、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功能
立法准则、行为准则、弥补法律漏洞
第四节 两审终审制度
(一)两审终审制度的概念 两审终审制度,是指一个民事案件经过两级法院 的审判,案件的审判即宣告终结的制度。也就是
说,第一审人民法院审理宣判的判决、裁定,尚 不能立即产生法律效力,而允许在规定的时间内 由当事人等提起上诉,经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后 做出的裁判一经宣判,立即产生法律效力。人民 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但是,依照 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 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制
3.申请回避的程序:(1)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在 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2)法院接到回避申请,应 当在 3 日内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 (3) 申请人对驳 回申请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但复议期间,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审理工作。 4. 申请回避的效力: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 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时停止参与 本案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的紧急措施除外。 5. 回避的批准权限:根据《民事诉讼法》第 47 条 的规定,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 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 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第四节 诚信原则
(一)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 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和进行民事诉讼时必须公正、诚 实和善意。 (二)世界各国立法都规定了诉讼中的真实义务 。确立 依据: 1、是个人本位主义向社会本位主义的诉讼观转变的 需要 2、是适应现实诉讼关系多样化与复杂化的需要 3、是该原则在全部法领域中不断得到重视的结果。
不准上诉的裁判外,对一般的民事案件、经济纠 纷案件都应实行两审终审制。凡当事人不服地方 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做出的裁判,都可以再上诉期 内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由上一级人民法 院进行二审。二审人民法院所作出的判决、裁定, 属终审裁判,当事人不得再行上诉
第五节 陪审制度
陪审制度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吸收非职业法官参加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