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
4.1工程施工测量
4.1.1测量总则
本工程的轴线测放、标高控制及建筑物沉降观测工作的进行,主要以业主所提供的总平面图、定位图上的坐标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为依据。
施工测量的主要流程为:
4.1.2测量使用仪器
注:以上仪器均通过技术监督局计量测试单位检定合格。
4.1.3测量人员
组长由项目总工担任,组员包括项目工程师、专职质量员、测量员等。
4.1.4测量精度的标准及控制
4.1.4.1采用三测回,测角中误差±5″以内,总误差±10″以内;
4.1.4.2测距: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
4.1.4.3量距:用鉴定过的钢尺进行量测;
4.1.4.4每层轴线之间的偏差在±1mm以内,层高垂直偏差在±2mm以内,总高度垂直偏差在±10mm以内。
4.1.5定位放线
4.1.
5.1本工程根据业主提供的城市坐标网中的坐标控制点,结合总平面定位图,主控轴线一次性测定完成,然后固定在建筑物的四周龙门桩上,形成现场测量控制网。经业主、规划单位核验办妥定位验收记录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1.
5.2本工程总体测量均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定位,遵循先整体后局部
的控制原则,在施工现场设置矩形控制网,矩形控制网由建筑物的主要轴线组成,并根据建筑物的规模确定。土方开挖前做好引桩,作为平面控制的依据,引桩应该设在距基桩开挖边线1-1.5m的地方,至轴线交点的距离应为1m 的倍数。根据本工程的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0.000以上结构平面控制及垂直度控制决定采用内控法。
4.1.
5.3采用内控法时,为了保证建筑物轴线位置正确,用J2经纬仪轴线投测到楼板边缘或柱顶上。楼板中心线测设长(列)线、短(行)线各2-3条,其投点误差为±2mm。然后根据由下层测引上来的轴线,在楼板上分间弹线,投测时将基准面设在底层面上,把经纬仪安置在轴线控制桩上,后视原有轴线控制点,用正倒镜取中的方法,半轴线投测到楼层面边缘,在底面上投控制点,组成规则的几何图形,用钢卷尺实量其间距作为校核,其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2000。经校核后方可开始该层施工。基坑内轴线的投测也可用以上方法,即将轴线测设到基坑的护壁上,后采用两点对线的方法进行控制测量。
4.1.6内控法定位做法
4.1.6.1采用内控法时,每个单体都在底层楼面上(由于本工程楼层有24层的,因此考虑到投点的准确性,预备每十层重新做一次内控点)预埋四块200×200mm钢板,钢板中心刻痕或红三角标识。各栋单体网点位置根据具体楼号情况选择4个相互通视点。
主体结构楼层水平放线时,可选用1、2、3、4中任意三点进行控制,然后再用剩余1个点进行复核。
4.1.6.2轴线沿高度传递:2层以上楼层以内部测量控制网点为控制点,通过在楼面板上预留的俯视孔(200×200mm),采用天底法垂直测量,逐层传递,并予以复测闭合后,据此进行楼层细部放样测量。
4.1.6.3垂直度控制:外围墙柱分别挂2㎏线坠进行控制检查。第2层以上采用J2经纬仪(带弯管目镜)通高检测一遍,减少误差积累。
4.1.7定位测量记录
控制网测完后,要经有关人员(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现场复查验收。定位记录要有技术负责人、建设单位代表审核签字。做为施工档案归档保管。以备复查和做为交工资料。
4.1.8标高控制及垂直传递
4.1.8.1采用四等水准测量,将建设单位给定的城市高程点引测至施工现场,经精测、复核准确无误后,在现场设置施工水准基准点,作为施工中高程的控制依据,基础完成后,将高程引测至柱、梁边缘。施工水准基准点应设置在不受基础、土方工程施工变形影响及建筑物沉降影响范围以外。水准基准点埋设深度应低于自然地面以下0.6m,其做法采用钢筋砼预制桩现场埋设。水准基点的高程数据自高程基准点引测得到,为了水准基点间互相校核,考虑到本工程建筑规模,拟在建筑物周围布设6个水准基点,并对水准点定期进行高程闭合检测,以保证高程控制的准确及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
4.1.8.2主体以上各层水平标记,按不同设计层高,计算后用钢卷尺丈量。每层都应在周围外角主控制轴线处,先用水平仪复核每层丈量后的标记是否水平,经复核无误,然后再在其它轴线处或柱头处加密水平标记,包括中间柱头插筋处等,以便于各层标高的控制。高程闭合差不得超过±2mm,取其平均作为该楼层的标高控制点。
4.1.9沉降观测
4.1.9.1沉降观测点布设在建筑物四周。沉降观测点设在室外-0.10m处,式样为六角形2cm对角线粗铜棒,具体在±0.000m结构完成后设置。基础施工完、主体施工时,每完成一层楼面后,进行沉降观测1次,装饰完成观测1次,在主体封顶、竣工后继续观测1次。
4.1.9.2观测时先从水准点开始,逐点观测,前后视使用同一支水准尺,每个测站上读完各沉降点读数后,再观测后视读数2次,后视读数之差不得大于1mm,沉降观测后再进行观测记录的整理,检查各项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乎要求,然后计算各水准基点和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再计算本次沉降量和累计沉降量,最后将荷载情况同时记入沉降观测成果表中。
4.1.9.3保证沉降观测正确性的措施:
1)观测和整理成果;
2)使用固定的水准仪及塔尺;
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
4)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计划表
4.2钢筋工程
4.2.1钢筋连接:该工程为现浇框架筒体结构,水平钢筋d≥22mm剥肋直螺纹连接,竖向钢筋d≥16mm电渣压力焊,其它绑扎搭接。
4.2.2钢筋进场:进入工地的钢筋品种、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及质保书,并由监理核对炉批号后方准许进场。进入现场后按规格、型号堆放整齐,并按规定进行抽样复试,复试合格设置合格产品标识,钢筋操作人员见有合格标识,方可使用。
4.2.3钢筋加工:
4.2.3.1现场设置钢筋加工场,集中下料,钢筋下料严格按技术人员编制的下料单下料、制作。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钢筋不得使用。
4.2.3.2采用冷拉调直钢筋(圆盘)冷拉率控制在4%以内。
4.2.3.3纵向钢筋弯折: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当d>25mm,弯曲半径取6d,d<25mm时,取4d。
4.2.3.4箍筋弯钩要求:弯钩角度135。,弯钩平直长度≥10d。
4.2.3.5板中Ⅰ级钢筋末端作180。弯钩,其圆弧弯曲半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